CN115968234A -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8234A
CN115968234A CN202211699011.4A CN202211699011A CN115968234A CN 115968234 A CN115968234 A CN 115968234A CN 202211699011 A CN202211699011 A CN 202211699011A CN 115968234 A CN115968234 A CN 115968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substrate
peep
pixel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990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亮
周婷
吴来弟
穆琦
李静
黄添钧
袁海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990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82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8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82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防窥显示面板的衬底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域;每一像素区域均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各子像素区域内均设有发光器件层,封装层覆盖各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多个子像素区域至少包括防窥像素区域和多个显示像素区域;防窥像素区域内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与显示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不同;封装层的第一隔离层覆盖在各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封装层的平坦层覆盖在第一隔离层上;防窥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遮光层与防窥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相对设置,并位于平坦层远离第一隔离层的一侧。本方案的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无需防窥膜也能够实现防窥功能。

Description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普及及应用,带有防窥功能的显示屏越来越被大众所需求。目前,市场上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防窥主流方式为外贴一张防窥膜,不需要防窥功能时,只能撕离防窥膜,不能达到一键切换,非常不便于切换使用。而当OLED显示面板常规使用时,无法使用广视角模式,进而损失了屏幕的分享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无需防窥膜也能够实现防窥的目的。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封装层,所述衬底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域;每一所述像素区域均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各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均设有发光器件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并覆盖各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所述多个子像素区域至少包括防窥像素区域和多个显示像素区域;所述防窥像素区域内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与所述显示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不同;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隔离层和平坦层,所述第一隔离层覆盖在各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平坦层覆盖在所述第一隔离层上;所述防窥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防窥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隔离层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为金属遮光层,其厚度范围为0.1-0.6μm;或者,所述遮光层为非金属遮光层,其厚度范围为0.5-3μm。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一部分与所述防窥像素区域的开口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防窥像素区域的开口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发光器件层的间距与所述第二遮光部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3-3.5。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覆盖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平坦层与所述第二隔离层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遮光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覆盖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还包括第三遮光部;其中,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第二遮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层远离所述平坦层的一侧;所述平坦层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遮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覆盖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远离所述平坦层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包括行方向和列方向;所述防窥像素区域在所述行方向的开口宽度范围为6-20μm;所述防窥像素区域在所述列方向的开口长度值等于所述显示像素区域在所述列方向的开口长度值加上5-23μm。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上述的防窥显示面板,所述防窥显示面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每一个像素区域内均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且多个子像素区域中至少包括防窥像素区域和多个显示像素区域;其中,防窥像素区域内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与显示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不同。因此,当防窥显示面板防窥显示时,通过打开防窥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后,防窥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一部分光线受遮光层的遮挡无法射出屏幕,另一部分的光线向着相邻的显示像素区域照射,进而与显示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发出的光线形成混光,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异色,进而干扰正常显示,以干扰他人读取屏幕上的信息,最终实现防窥;当防窥显示面板正常显示时,关掉防窥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即可。
此外,遮光层设置在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隔离层的一侧,且发光器件层与平坦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隔离层。因此,遮光层的设置不会对整个发光器件层造成影响。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防窥像素的光线路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三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四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衬底;11、封装层;111、第一隔离层;112、平坦层;113、第二隔离层;12、像素区域;121、防窥像素区域;122、显示像素区域;13、发光器件层;14、遮光层;141、第一遮光部;142、第二遮光部;143、第三遮光部;a、行方向;b、列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公开了一种防窥显示面板。防窥显示面板例如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防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衬底1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域12;每一像素区域12均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各子像素区域内均设有发光器件层13。
示例的,发光器件层13包括阳极层、阴极层以及位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的发光功能层。此外,防窥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衬底10上的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定义出多个阵列设置的像素区域12,且像素定义层绕着发光功能层设置。
应理解的是,至少的,发光功能层位于各子像素区域内的开口区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防窥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11,封装层11设置于衬底10上,并覆盖各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13;封装层11包括第一隔离层111和平坦层112,第一隔离层111覆盖在各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13远离衬底10的一侧,平坦层112覆盖在第一隔离层111上。
示例的,第一隔离层111例如由无机材料形成,并用于水氧阻隔的作用。平坦层112例如由有机材料形成,并用于起平坦膜层的作用。
进一步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多个子像素区域至少包括防窥像素区域121和多个显示像素区域122。其中,防窥像素区域121内的发光器件层13的发光颜色与显示像素区域122的发光器件层13的发光颜色不同。
示例的,多个显示像素区域122可以为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第三子像素区域。第一子像素区域、第二子像素区域、第三子像素区域内的发光器件层13的发光颜色可以分别为RGB(红绿蓝)三色光,而防窥像素区域121内的发光器件层13的发光颜色为除RGB(红绿蓝)三色光以外的其他颜色的光线。
示例的,结合图1所示,衬底10包括行方向a和列方向b。沿着行方向a,防窥像素区域121两侧的子像素区域为第一子像素区域(蓝色子像素区域);沿着列方向b,防窥像素区域121两侧的子像素区域为第二子像素区域(红色子像素区域);位于防窥像素区域121四个对角处的子像素区域为第三子像素区域(绿色子像素区域)。
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防窥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14,遮光层14与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发光器件层13相对设置,并位于平坦层112远离第一隔离层111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防窥显示面板的每一个像素区域12内均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且多个子像素区域中至少包括防窥像素区域121和多个显示像素区域122;其中,防窥像素区域121内的发光器件层13的发光颜色与显示像素区域122的发光器件层13的发光颜色不同。因此,当防窥显示面板防窥显示时,通过打开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发光器件层13后,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发光器件层13一部分光线受遮光层14的遮挡无法射出屏幕,另一部分的光线向着相邻的显示像素区域122照射,进而与显示像素区域122的发光器件层13发出的光线形成混光,使得显示面板的显示异色,进而干扰正常显示,以干扰他人读取屏幕上的信息,最终实现防窥;当防窥显示面板正常显示时,关掉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发光器件层13即可。
此外,遮光层14设置在平坦层112远离所述第一隔离层111的一侧,且发光器件层13与平坦层1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隔离层111。因此,遮光层14的设置不会对整个发光器件层13造成影响,且防窥视角α值为15-45°,优选为25°。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14为不透光的金属遮光层14,其厚度范围为0.1-0.6μm;或者,遮光层14为非金属遮光层14,其厚度范围为0.5-3μm。
示例的,遮光层14为不透光的金属遮光层14,其厚度为0.1μm、0.15μm、0.2μm、0.25μm、0.3μm、0.35μm、0.4μm、0.45μm、0.5μm或0.55μm。
示例的,遮光层14为非金属遮光层14(例如为BM),其厚度为0.5μm、0.75μm、0.8μm、0.95μm、1μm、1.35μm、1.5μm、2.45μm、2.5μm或2.55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遮光层14包括第一遮光部141和第二遮光部142,第一遮光部1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一部分与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完全相重合,第二遮光部1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环绕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设置。
示例的,第二遮光部142为环状遮光部,并与第一遮光部141为一体结构,且两者之间无间隙。
示例的,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范围为:1.5-6.5μm。
可选地,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为1.5μm、2.45μm、2.5μm、3.5μm、4μm、4.5μm、4.85μm、5.55μm、5.85μm或6.45μm。
应理解的是,遮光层14不仅覆盖了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还覆盖了防窥像素区域121的部分非开口区,进一步地减小了光线在防窥像素区域121从显示面板的正面出光的几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14与发光器件层13的间距与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3-3.5,此时,能够在满足防窥功能的同时提高显示像素区域122的开口面积,进而提升寿命。
示例的,遮光层14与发光器件层13的间距为遮光层14与发光器件层13之间的封装层11的厚度;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为遮光层14位于非开口区内的部分遮光层14的宽度。
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封装层11还包括第二隔离层113,第二隔离层113覆盖在平坦层112远离衬底10的一侧,第二隔离层113例如由无机材料形成,并用于水氧阻隔的作用。遮光层14位于平坦层112与第二隔离层113之间。
示例的,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示例的,平坦层112的厚度范围为4-20μm。
可选地,平坦层112的厚度为5μm、7μm、8μm、10μm、12.5μm、15μm或20μm。
示例的,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所示,防窥像素区域121在行方向a的开口宽度范围为6-20μm;防窥像素区域121在列方向b的开口长度值等于显示像素区域122在列方向b的开口长度值加上5-23μm,此时,进一步地在满足防窥功能的同时提高显示像素区域122的开口面积,进而提升寿命。
示例的,防窥像素区域121在行方向a的开口宽度为7μm、8μm、9μm、10μm、11μm、12μm、14μm、16μm、18μm或20μm。
示例的,防窥像素区域121在列方向b的开口长度值等于显示像素区域122在列方向b的开口长度值加上7μm、8μm、9μm、10μm、11.5μm、12μm、14μm、16μm、18μm或20μm。
实施例二
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4与实施例一中的遮光层14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4的位置与实施例一中的遮光层14的位置不同。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封装层11还包括第二隔离层113,第二隔离层113覆盖在平坦层112远离衬底10的一侧;遮光层14位于平坦层112与第二隔离层113之间。
示例的,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示例的,平坦层112的厚度范围为4-20μm。
可选地,平坦层112的厚度为5μm、7μm、8μm、10μm、12.5μm、15μm或20μm。
示例的,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此外,遮光层14同样包括第一遮光部141和第二遮光部142,第一遮光部1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一部分与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完全相重合,第二遮光部1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环绕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设置。
示例的,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范围为:1.2-5μm。
可选地,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为1.5μm、2.45μm、2.5μm、3.5μm、4μm、4.5μm或4.85μm。
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112设有第一凹槽,遮光层14完全位于第一凹槽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遮光层14也可以部分位于第一凹槽内
示例的,第一凹槽的深度范围为:0.5-5μm。
可选地,第一凹槽的深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应理解的是,通过对平坦层112进行开槽形成第一凹槽,将遮光层14置于第一凹槽内后,能够起到缩短遮光层14与发光器件层13之间的间距。并且,可以减小遮光层14及发光器件层13的尺寸,进而可以增大显示像素区域122的面积,以提高寿命,且防窥视角α值为15-45°,优选为25°。
实施例三
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4与实施例一中的遮光层14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4的位置与实施例一中的遮光层14的位置不同。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封装层11还包括第二隔离层113,第二隔离层113覆盖在平坦层112远离衬底10的一侧。
示例的,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示例的,平坦层112的厚度范围为4-20μm。
可选地,平坦层112的厚度为5μm、7μm、8μm、10μm、12.5μm、15μm或20μm。
示例的,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此外,遮光层14同样包括第一遮光部141和第二遮光部142,第一遮光部1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一部分与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完全相重合,第二遮光部1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环绕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设置。
示例的,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范围为:1.2-5μm。
可选地,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为1.5μm、2.45μm、2.5μm、3.5μm、4μm、4.5μm或4.85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遮光层14还包括第三遮光部143;其中,第一遮光部141与第二遮光部142位于第二隔离层113远离平坦层112的一侧;平坦层112设有第二凹槽,第三遮光部143设置在第二凹槽内,且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一遮光部1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设置。
示例的,第二凹槽可以是两个间隔设置的槽体相对设置在平坦层112上,其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一遮光部1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设置;也可以是连续不断的一个槽体呈圆环形,同样地,其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环绕第一遮光部1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设置。相应地,第三遮光部143的形状与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应理解的是,防窥像素区域121内的发光器件层13发出的光通过平坦层112后,部分光线径直穿过平坦层112、第二隔离层113后被第一遮光部141与第二遮光部142遮挡;另一部分光线会在未穿过平坦层112前向着侧边发生偏射,此时,位于第二凹槽内的第三遮光部143能够起到阻挡该部分光线的作用。
其中,第一遮光部141与第二遮光部142设置在第二隔离层113之后,因此,能够在进一步提高显示区像素开口面积的同时减少对封装层11的损害,且防窥视角α值为15-45°,优选为25°。
实施例四
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4与实施例一中的遮光层14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的遮光层14的位置与实施例一中的遮光层14的位置不同。具体地:
在本实施例中,封装层11还包括第二隔离层113,第二隔离层113覆盖在平坦层112远离衬底10的一侧。
示例的,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一隔离层111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示例的,平坦层112的厚度范围为4-20μm。
可选地,平坦层112的厚度为5μm、7μm、8μm、10μm、12.5μm、15μm或20μm。
示例的,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范围为0.5-2μm。
可选地,第二隔离层113的厚度为0.5μm、0.7μm、0.8μm、1.0μm、1.2μm、1.5μm或2μm。
此外,结合图6所示,遮光层14同样包括第一遮光部141和第二遮光部142,第一遮光部141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一部分与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完全相重合,第二遮光部14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环绕防窥像素区域121的开口区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设置。
示例的,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范围为:2-8μm。
可选地,第二遮光部142的宽度为1.5μm、2.45μm、2.5μm、3.5μm、4μm、4.5μm、4.85μm、5.45μm、6.95μm或7.75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遮光层14第二隔离层113远离平坦层112的一侧,进而能够在保证实现防窥功能的同时,不对封装层11以及发光器件层13造成损害,且防窥视角α值为15-45°,优选为25°。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防窥显示面板,防窥显示面板与壳体连接。
示例的,显示装置例如为车载显示装置、手机或电脑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及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封装层,所述衬底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域;每一所述像素区域均包括多个子像素区域,各所述子像素区域内均设有发光器件层,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并覆盖各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子像素区域至少包括防窥像素区域和多个显示像素区域;所述防窥像素区域内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与所述显示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的发光颜色不同;
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隔离层和平坦层,所述第一隔离层覆盖在各所述子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平坦层覆盖在所述第一隔离层上;
所述防窥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防窥像素区域的发光器件层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第一隔离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为金属遮光层,其厚度范围为0.1-0.6μm;或者,
所述遮光层为非金属遮光层,其厚度范围为0.5-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一部分与所述防窥像素区域的开口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防窥像素区域的开口区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与所述发光器件层的间距与所述第二遮光部的宽度的比值范围为3-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覆盖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平坦层与所述第二隔离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遮光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覆盖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遮光层还包括第三遮光部;其中,
所述第一遮光部与所述第二遮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隔离层远离所述平坦层的一侧;
所述平坦层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遮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且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环绕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二隔离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覆盖在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所述遮光层所述第二隔离层远离所述平坦层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包括行方向和列方向;
所述防窥像素区域在所述行方向的开口宽度范围为6-20μm;
所述防窥像素区域在所述列方向的开口长度值等于所述显示像素区域在所述列方向的开口长度值加上5-23μ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窥显示面板,所述防窥显示面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CN202211699011.4A 2022-12-28 2022-12-28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9682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9011.4A CN115968234A (zh) 2022-12-28 2022-12-28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99011.4A CN115968234A (zh) 2022-12-28 2022-12-28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8234A true CN115968234A (zh) 2023-04-14

Family

ID=8736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99011.4A Pending CN115968234A (zh) 2022-12-28 2022-12-28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8234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54323A1 (en) * 2014-07-02 2016-09-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 Ltd. Oled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oled display panel and oled display apparatus
CN115528193A (zh) * 2022-09-30 2022-12-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54323A1 (en) * 2014-07-02 2016-09-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 Ltd. Oled uni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oled display panel and oled display apparatus
CN115528193A (zh) * 2022-09-30 2022-12-2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9298B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透明显示面板
TWI528546B (zh)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713018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20140145159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JP2016173460A (ja) 表示装置
KR20210021216A (ko) 표시 장치
US8937430B2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JP2007220395A (ja)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20520041A (ja) 表示基板、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13540158A (zh) Oled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KR20150125207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584319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94282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88461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17315A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和显示屏设备
US2024009907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TWI555186B (zh) 有機發光顯示設備
CN115968234A (zh)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171060A (zh) 防窥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4589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623437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67358B2 (en) Color film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panel
US9206960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195438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6709824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