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7611A -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7611A
CN115967611A CN202111193109.8A CN202111193109A CN115967611A CN 115967611 A CN115967611 A CN 115967611A CN 202111193109 A CN202111193109 A CN 202111193109A CN 115967611 A CN115967611 A CN 1159676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er
domain
service
address
disaster reco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31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67611B (zh
Inventor
范良泽
唐国均
谢虹辉
刘华廷
冉玮伟
王明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I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931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76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7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7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67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76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方法包括:监控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CT域与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本公开能够基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实现IT域和CT域的协同切换。

Description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通常基于单一领域,例如,仅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领域或者仅CT(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通信技术)领域,采用云计算架构下的虚拟资源或者依赖于全局负载均衡器进行流量切换,提供单一领域部分场景下的高可用方案,并不能满足跨IT和CT领域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所述CT域与所述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将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携带在所述切换消息中,其中,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其中,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所述协同业务的请求端所在位置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将最大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将与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之间的心跳时延最小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将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最大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所述负载率最低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转换为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所述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N为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根据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根据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请求所述协同业务的服务的请求端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心跳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之间的心跳时延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负载率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大小负相关;
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为所述权重值最大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差异值最小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转换为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所述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N为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根据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根据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选择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负载率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负载率的差值负相关;
其中,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为所述权重值最大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换消息,用于指示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并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分别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DNS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仲裁服务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仲裁服务分布式部署在所述IT域的数据中心和/或所述CT域的数据中心上;
多个所述仲裁服务之间,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进行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数据中心更换的信息同步,和/或业务调度的协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送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分别与所述IT域与所述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分别向部署在所述IT域的DNS服务和/或部署在所述CT域的DNS服务发送所述切换消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S数据中心运行产生的数据同步备份至对应所述第S数据中心的第F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F数据中心为所述第S数据中心的备份数据中心;
其中,所述同步备份的备份方式包括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和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所述切换消息是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其中,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切换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IT域的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CT域的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包括:
当所述切换消息指示所述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时,确定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分别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DNS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所述IT域与所述CT域之间的网关接收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所述装置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所述CT域与所述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发送模块,用于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所述切换消息是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其中,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方法包括:当根据对IT域和CT域的当前主数据中心监控的状态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其中,切换消息,会使得CT域和IT域同时更换数据中心,且使得CT域和IT域的各自的DNS服务更新,如此,基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实现IT域和CT域协同切换,减少具有业务系统的IT域和CT域仅有一个的数据中心更换或者DNS切换导致的协同业务无法提供或者提供质量差的问题,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业务系统的CT域和IT域的数据中心的协同更新和DNS服务的同步更新,能够有效地提高跨域系统的协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又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的一个具体示例的部署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一个场景示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的另一场景示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队列数据同步方案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块数据同步方案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高可用是系统经过专门的设计从而减少系统停止工作的时间,以保持服务的正常提供。灾备是工作系统在遭遇地震等重大灾难事件时切换到容灾系统,从而保持系统正常运作的高可用机制。
多中心是指系统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一方面多中心共同承载业务解决单个数据中心的物理容量限制,另一方面根据用户位置可以就近选择数据中心部署降低时延,同时多中心部署也是灾备建设的主要方向。
通常基于单一领域,仅信息技术IT领域或者仅通信技术CT领域,采用云计算架构下的虚拟资源或者全局负载均衡器以及分布式数据库,提供单一领域部分场景下的高可用方案,并不能满足跨IT和CT领域的系统。
例如,基于网络层二互通的高可用方案中,建立联通层(多个数据中心间大二层互通),仅适用单个或层二互通云计算集群环境,无法解决系统跨多个或物理网络隔离的云计算集群、甚至跨IT域和CT域的场景。
又如,基于云计算架构的高可用方案,仅适用单一领域下的基于云原生架构进行构建部署的应用系统,未采用云原生构建的系统不支撑。
再如,全局负载均衡方案依赖所有负载服务的网络打通,仅适用于IT或者CT单一领域,涉及IT和CT领域的系统不可能全网络打通,因此不支持跨IT域和CT域的场景。
此外,适用于使用了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以及OLTP类别系统,尤其是依赖分布式数据库将限制OLAP能力,对于使用大数据集群处理海量用户的高吞吐通信能力的不适用,仅仅依赖存储系统的远程复制能力,无法保障数据同步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对本公开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进行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其中,仲裁服务可以部署在IT域的数据中心和/或CT域的数据中心上,也可以部署在IT域与CT域之外的服务器上,该服务器可以采用独立的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实现。
在该方法中,当仲裁服务仅部署在IT域的数据中心上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与IT域的通信无需通过跨域网关,而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与CT域的通信,则需要通过IT与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
当仲裁服务仅部署在CT域的数据中心上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与CT域的通信无需通过跨域网关,而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与IT域的通信,则需要通过IT与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
当仲裁服务部署在IT域的数据中心和CT域的数据中心上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分别与CT域和CT域的通信无需通过跨域网关,而部署在IT域的仲裁服务与部署在CT域的仲裁服务之间的通信,则需要通过IT域与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
参阅图1所示,该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可包括:
S11,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CT域与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其中,IT域的数据中心负责提供IT类业务的服务,CT域的数据中心负责提供CT类业务的服务。IT域与CT域的数据中心均可以是多个,IT域的不同数据中心所在的地区可以不同,CT域的不同数据中心所在的地区可以不同。若一地区的数据中心为主数据中心时,其他地区的数据中心均可以作为该主数据中心的灾备数据中心。
这里,协同业务是指需要IT域与CT域协同处理的业务。CT域与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可以是:部署在第一主数据中心的IT服务及部署在第二主数据中心的CT服务。
在一个示例中,CT服务用于协同IT服务处理协同业务。
例如,IT服务处理IT类业务时,IT服务需要请求访问CT服务,并基于CT服务返回的响应结果执行该IT类业务的处理。
在另一个示例中,IT服务用于协同CT服务处理协同业务。
例如,CT服务处理CT类业务时,CT服务需要请求访问IT服务,并基于IT服务返回的响应结果执行该CT类业务的处理。
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的当前状态,该当前状态可以包括:正常状态和正常状态以外的故障状态。
示例性地,状态信息指示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主数据中心和/或第二主数据中心是否发生故障;
第一主数据中心与第二主数据中心的通信链路是否发生故障;
第一主数据中心与第二主数据中心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是否不可用。
在步骤S11中,可以由仲裁服务分别向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发送心跳请求信息,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各自反馈的心跳响应情况,确定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
具体地,仲裁服务可以基于第一主数据中心的服务注册信息向第一主数据中心上的已注册的IT服务发送心跳请求信息,并基于第二主数据中心的服务注册信息向第二主数据中心上的已注册的CT服务发送心跳请求信息,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的IT服务和第二主数据中心的CT服务各自反馈的心跳响应情况,确定第一主数据中心以及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
S12,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
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上部署的IT服务与第一主数据中心上部署的IT服务相同,该IT服务可以用于处理协同业务。
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上部署的CT服务与第二主数据中心上部署的CT服务相同,该CT服务可以用于协同IT服务处理协同业务。
具体地,当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可以由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确定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基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生成切换消息并同步发送至IT域与CT域的DNS服务。
此外,也可以由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切换消息至IT域与CT域的DNS服务,在IT域的DNS服务与CT域的DNS服务接收到切换消息后,基于IT域的DNS服务预先存储的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以及CT域的DNS服务预先存储的第二主数中心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上述的切换消息可以包括:第一切换消息和第二切换消息。第一切换消息与第二切换消息分别被同步发送至IT域的DNS服务与CT域的DNS服务;第一切换消息用于指示IT域的DNS服务的更新,第二切换消息用于至少CT域的DNS服务的更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消息可为一个,将同时发送至CT域和IT域,触发CT域和IT与的DNS服务的更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基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实现IT域和CT域协同切换,减少具有业务系统的IT域和CT域仅有一个的数据中心更换或者DNS切换导致的协同业务无法提供或者提供质量差的问题,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业务系统的CT域和IT域的数据中心的协同更新和DNS服务的同步更新,能够有效地提高跨域系统的协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方法还可以包括:
S21,确定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S22,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S23,将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携带在切换消息中。
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DNS服务更新后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上述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灾备数据中心的编号或其他可以用于标识灾备数据中心的信息,示例性地,可以将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直接作为该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仲裁协调服务集群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确定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将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携带在切换消息中,发送至IT域与CT域的DNS服务,如此,使得IT域的DNS服务可以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将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CT域的DNS服务可以根据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将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1中确定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其中,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包括心跳间隔;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其中,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其中,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上部署的IT服务与第一主数据中心上部署的IT服务相同,该IT服务可以用于处理协同业务。
示例性地,假设第一主数据中心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为IT服务1,那么IT域内当前正常运行的所有部署有IT服务1的数据中心均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中心。
具体地,可以基于IT域的服务注册信息确定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IT域内部署的IT服务与第一主数据中心上部署的IT服务相同的数据中心作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
其中,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也即是最大业务容量,是指在没有帧丢失的情况下,第一备选数据中心在单位时间内的每秒钟处理的事务数(Transaction PerSecond,TPS)或者每秒钟处理完请求的次数(Queries Per Second,QPS)。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是指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实际负载量与最大负载量之间的比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心跳信息、最大业务吞吐量、剩余业务吞吐量以及负载率中的至少一个,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能够选择出可靠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有利于提高系统灾备的高可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a1,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协同业务的请求端所在位置距离最近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a2,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第一主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a3,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将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之间的心跳时延最小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a4,将最大最大业务吞吐量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a5,将剩余业务吞吐量最大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a6,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负载率最低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a1至a6的至少之一实现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这样在海量用户场景下,能够使得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业务时延满足低时延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可以包括:
b1,根据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转换为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具体地,根据预设的状态信息与计算值之间的转换关系,将第n个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转换为第n个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
示例性地,以最大吞吐量为例,当第n个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最大吞吐量介于第一区间范围时,对该最大吞吐量转换得到的计算值确定为第一预设值,当第n个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最大吞吐量介于第二区间范围时,对该最大吞吐量转换得到的计算值确定为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一区间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等于第二区间范围的最大值,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b2,根据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具体地,可以对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值进行累加,将累加结果确定为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b3,根据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第一备选数据中心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b1至b3实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选择,由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是根据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转换的第m计算值确定的,这样通过综合不同状态信息进行第一灾备数据的选择,有利于选择出更合适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能够保障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主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请求协同业务的服务的请求端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心跳信息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之间的心跳时延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最大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剩余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负载率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大小负相关;
其中,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为权重值最大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2中,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其中,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其中,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上部署的CT服务与第二主数据中心上部署的CT服务相同,该CT服务可以用于协同IT服务处理协同业务。
示例性地,假设第二主数据中心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为CT服务1,那么CT域内当前正常运行的所有部署有CT服务1的数据中心均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备选数中心。
具体地,可以基于CT域的服务注册信息确定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CT域内部署的CT服务与第二主数据中心上部署的CT服务相同的数据中心作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
其中,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是指在没有帧丢失的情况下,第二备选数据中心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发送/接收的比特数。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是指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实际负载量与最大负载量之间的比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最大业务吞吐量、剩余业务吞吐量以及负载率中的至少一个,选择第二灾备数据中心,这样通过综合不同状态信息作为选择因素,能够选择出更合适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有利于提高系统灾备的高可用性。
另外,由于选取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同时结合了与其相互协作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以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为参照,使得选取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在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能够减少由于第二灾备数据中心选取的不合理而导致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业务时延较高的情形发生,从而能够有效应对海量业务流量,提高跨域系统的协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c1,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c2,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c3,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c4,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差异值最小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c1至c4的至少之一实现选择第二灾备数据中心,这样在海量用户场景下,使得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协同处理业务的时延能够满足低时延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d1,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转换为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具体地,根据预设的状态差异信息与计算值之间的转换关系,将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n个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转换为第n个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
示例性地,以位置信息为例,当第n个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介于第一距离范围时,对该距离转换得到的计算值确定为第一预设计算值,当该距离介于第二距离范围时,对该距离转换得到的计算值为第二预设计算值,其中,第一距离范围的最小值大于等于第二距离范围的最大值,第一预设计算值小于第二预设计算值。
d2,根据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具体地,可以对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一个或多个计算值进行累加,将累加结果确定为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d3,根据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第二备选数据中心选择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步骤d1至d3实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选择,由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是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转换的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确定的,这样通过综合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不同的状态差异信息进行第二灾备数据的选择,能够减少由于第二灾备数据中心选取的不合理而导致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业务时延较高的情形发生,从而能够有效应对海量业务流量,提高跨域系统的协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最大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剩余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负载率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负载率的差值负相关;
其中,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为权重值最大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消息,用于指示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并根据确定出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分别更新IT域和CT域的DNS服务。
本实施例中,域名解析服务器预先存储有第一主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标识以及第二主数据中心对应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标识,在域名服务器接收到切换消息后,可以确定需要对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切换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标识对应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并确定需要对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切换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标识对应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进而根据确定出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分别更新IT域的DNS服务与CT域的DNS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仲裁服务为一个或多个,多个仲裁服务分布式部署在IT域的数据中心和/或CT域的数据中心上;多个仲裁服务之间,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进行IT域和CT域的数据中心更换的信息同步,和/或业务调度的协调。
其中,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的具体实现包括但不限于采用Zookeeper基础框架服务组建,一致性协议可以采用Raft协议或Zab协议。
业务调度的协调包括:通过仲裁协调机制实现相同的多个服务之间的互斥和/或同一服务的不同服务实例之间的互斥。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2中发送切换消息,可以包括:
通过分别与IT域与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分别向部署在IT域的DNS服务和/或部署在CT域的DNS服务发送切换消息。
由于IT域的网络为互联网,CT域的网络为IP承载网,IT域与CT域之间的网络也是物理隔离的,IT域与CT域之间的通信需要跨域网关来实现不同网络间的互通。因此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切换消息时,需要使用分别与IT域与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分别向IT域的DNS服务和CT域的DNS服务发送切换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可以包括:
将第S数据中心运行产生的数据同步备份至对应第S数据中心的第F数据中心,其中,第F数据中心为第S数据中心的备份数据中心,同步备份的备份方式包括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和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第S数据中心可以是IT域或CT域中的任意一个主数据中心或该主数据中心对应的备选数据中心。
可以基于具体的业务场景确定数据中心之间的同步备份的备份方式。
对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归档日志同步方式,对于消息类数据采用消息队列同步方式,对于文件类数据采用块数据同步方式。
具体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同时具备数据中心内部以及数据中心之间的一致性协调服务,并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采用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数据同步备份。
1)归档日志同步
关系型数据库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均有相应的操作日志,比如Oracle的Redo Log和Archived Log以及MySQL的Redo Log和Bin Log等,通过捕获一个数据中心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操作日志,然后压缩传输到待同步的另一个数据中心,最后在目的数据中心进行解压并完成操作日志重放,达到关系型数据库跨数据中心近实时同步的目的。
关系型数据库的这种同步方式已有不少应用场景,本公开不再详细赘述,采用这种方式对已有的系统的使用较早版本的数据库不需要迁移到新版数据库,比如大量线上运行的MySQL5以及Oracle9等关系型数据库不支持集群模式,也能够完成关系型数据库的多数据中心间的同步建设。
2)消息队列同步
本公开的消息队列同步方案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比如Kafka、Active MQ等消息队列,这里举例基于Kafka队列以及Kafka Mirror也是普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实例,并未依赖某特殊队列功能,不应该作为范围限定。
各承载业务的数据中心部署交互模块和实体队列,队列针对特定业务建立三类主题:接收主题、同步主题和全量主题,接收主题接收交互模块的数据写入,同步服务消费接收主题并将数据生产到其他数据中心的同步主题,汇聚服务消费接收主题和同步主题并将数据生产到本数据中心的全量主题,各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模块消费全量主题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3)块数据同步
本公开的块数据同步方案基于POSIX标准的文件系统接口(比如大数据集群的HDFS以及NFS等文件系统,不应该作为范围限定),块数据服务从客户端中截取文件变更操作,通过协调服务来协调数据中心之间数据变化并在在数据中心之间指挥数据传输交通。(本公开明显支持IT域,虽然总览图例中只在CT域做了应用展示,不应该作为范围限定。)
多个数据中心间的大数据集群同步可以根据组件情况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其中一个可能的是:基础组件HDFS采用块数据同步、Kafka集群采用消息队列同步、HBase也可以采用归档日志同步,本公开的数据同步方案完整地支撑传统的OLTP关系型数据存储以及大数据集群的数据同步。
如果采用上述任意一种同步方式进行数据中心之间的同步备份失败时,则采用不同于该同步方式的其他同步方式进行数据中心之间的同步备份。
相比较于仅仅依赖存储系统的远程复制方式,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数据同步备份,能够保障数据同步的一致性和及时性,另外,也能够满足多样化同步需求。
本实施例中,仲裁协调服务集群能够支持未采用云原生架构的独立虚拟机部署、传统单机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大数据集群技术的场景,并同时支撑OLTP(OnlineTransaction Processing,在线事务处理)场景和OLAP(Online Analysis Processing,在线分析处理)场景的数据同步备份,保障数据同步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参阅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切换消息是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S32,根据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解析DNS服务。
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消息携带有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上述步骤S32中,根据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解析DNS服务,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IT域的DNS服务更新后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根据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CT域的DNS服务更新后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其中,上述标识信息可以是灾备数据中心的编号或其他可以用于标识灾备数据中心的信息,示例性地,可以将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直接作为该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2中,根据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解析DNS服务,可以包括:
当切换消息指示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时,确定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根据确定出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分别更新IT域和CT域的DNS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1中,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可以包括:
通过IT域与CT域之间的网关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基于接收到的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解析DNS服务,实现IT域和CT域协同切换,减少具有业务系统的IT域和CT域仅有一个的数据中心更换或者DNS切换导致的协同业务无法提供或者提供质量差的问题,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业务系统的CT域和IT域的数据中心的协同更新和DNS服务的同步更新,能够有效地提高跨域系统的协同业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接下来,将结合图4至图8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的一个具体示例的部署示意图,以跨域部署场景下的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为例进行说明,即,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中的多个仲裁服务分布式部署在IT域的多个数据中心和CT域的多个数据中心。
参阅图4所示,IT域和CT域同时部署有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IT域包含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CT域包含数据中心4和数据中心5,IT域和CT域分别采用独立的DNS服务,IT域与CT域之间通过跨域网关进行交互。数据中心1、数据中心2和数据中心3通过多中心部署的仲裁服务组成高可用的IT域的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为描述简洁,图4中只展示了3个数据中心组成的集群,但本公开实施例并不限于此)。相应地,数据中心4、数据中心5和数据中心3(或者是图4中未展示的数据中心6)通过多中心部署的仲裁服务组成高可用的CT域的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
上述IT域与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用于跨域通信,可包括但不限于:
跨域部署场景下的仲裁服务集群内部的仲裁服务之间的通信;
IT域和CT域的业务服务分别向仲裁服务进行的信息注册;
IT域和CT域的业务服务分别与仲裁服务间的心跳;
在灾难发生后需要协同切换时,IT域和CT域的业务服务间通过仲裁服务间的资源竞争;
IT域和CT域的业务服务间通过仲裁服务间的资源竞争结束后(即仲裁完成后)进行的协同切换。
此外,在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4是同一个数据中心以及数据中心2和数据中心5是同一个数据中心的情况下,IT域和CT域的两个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可以合二为一,任何一个仲裁协调服务集群都可以完成所需任务。仲裁协调服务集群负责各数据中心的业务服务信息以及切换消息(即IT域公网DNS和CT域内网DNS的路由策略)同步,同时完成数据中心内部以及数据中心之间的一致性协调。
其中,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负责提供IT类的业务(为描述简洁,示意图中没有数据存储层,但本公开实施例明显支持,不应视为范围限定)并由IT域公网DNS控制路由负载,数据中心4和数据中心5负责提供CT类的业务并由CT域内网DNS控制路由负载,数据中心3提供数据备份类的业务并协同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提供仲裁类的业务(为描述简洁示,图4中没有其他业务,但本公开实施例明显支持,不应视为范围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当数据中心1和/或数据中心2可以提供数据备份类的业务,数据中心4和/或数据中心5可以提供数据备份类的业务时,可以无需将仲裁服务部署到数据中心3上,仅部署在IT域的数据中心和/或CT域的数据中心。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应用场景中,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也可以部署在IT域与CT域之外的服务器上,其中,该服务器可以采用独立的服务器或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实现。
上述的各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同步采用归档日志同步方式、大数据集群间采用消息队列同步和块数据同步两种方式,数据处理层收到的消息类数据通过消息队列同步方式在承载业务的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同步。
在海量用户场景下,单数据中心的物理限制不足以支撑业务容量,由多数据中心协同提供业务,数据中心之间采用心跳同步和选主仲裁方式进行协调。其中,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可以采用Zookeeper基础框架服务组建,实现Raft或Zab等分布式一致性协议,每个数据中心都至少部署一个协调仲裁服务以进行数据中心的状态监测,示例性地,IT域的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数据中心1、数据中心2和数据中心3上的仲裁服务可以采用3*3*3的方式部署,即这三个数据中心都部署有3个仲裁服务,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各数据中心上部署仲裁服务,例如2*2*1的方式部署。
上述的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可以基于各数据中心的服务注册信息,对各数据中心的状态进行监控。具体实现时,每一个IT服务启动时都向仲裁协调服务集群注册自己的服务ID和数据中心ID,IT服务终止或者中心灾难均会因为协调服务集群收不到心跳而注销服务。每一个CT服务启动时都向仲裁协调服务集群注册自己的服务ID和数据中心ID,CT服务终止或者中心灾难均会因为协调服务集群收不到心跳而注销服务。
示例性地,IT服务及CT服务的注册情况可以参见表1。
表1:IT服务以及CT服务的注册情况
IT服务的注册情况 CT服务的注册情况
IT服务1,数据中心1 CT服务1,数据中心4
IT服务2,数据中心1 CT服务2,数据中心4
IT服务1,数据中心2 CT服务1,数据中心5
IT服务3,数据中心2 CT服务3,数据中心5
IT服务2,数据中心3 CT服务2,数据中心6
IT服务3,数据中心3 CT服务3,数据中心6
此外,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中可以配置每个数据中心的省份或者位置、最大业务吞吐量以及负载率。示例性地,配置各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可以参见表2。
表2:各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Figure BDA0003302024150000271
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不同域的数据中心1与数据中心4可以共用同一数据中心,属于不同域的数据中心2与数据中心5可以共用同一数据中心。
其中,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中的多个仲裁服务之间,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进行IT域和CT域的数据中心更换的信息同步,和/或业务调度的协调。
其中,业务调度的协调包括通过仲裁协调机制实现相同的多个服务之间的互斥和/或同一服务的不同服务实例之间的互斥。
具体地,当服务完成启动和注册后,不要协同的服务就可以按需提供业务功能,但是有一些存在协同要求的服务,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多个数据中心间提供同一个业务功能但是只能有一个服务去执行,其他服务处于等待。比如,IT域需要将推送APP或者微信消息,在多个数据中心都部署了推送服务,但只能推送一次;同理,CT域需要将短信发送到用户终端,多个数据中心都部署了短信服务网关,但只能发送一次。防止重复执行,这类服务只能在一个数据中心的一个服务实例中进行,需要在多中心之间进行互斥。
b)多个数据中心间提供同一个业务功能但是只能有一个服务在同一时间点提供服务,其他服务处于等待。比如,IT域针对特定的关系型数据库的表,已经通过归档日志同步方式进行多中心间的数据同步,同时还有定时或者周期性的服务扫描并操作特定表。防止业务服务和归档日志同步都可能操作特定表,这个服务对数据表的操作只能在一个数据中心的一个服务实例中进行,需要在多中心之间进行互斥。
c)单个数据中心内部有多个服务实例提供同一个业务功能,但只有一个服务实例执行,其他服务处于等待。比如,IT域的缓存初始化服务,如果多个服务实例同时执行将会存在缓存重复初始化甚至发生死锁的情况,因此这类服务只能其中一个服务实例执行,需要在中心内部互斥。
在执行实际的业务逻辑前,互斥功能通过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的仲裁协调机制进行,需要协调或者互斥的服务实例申请同一个临时的约定资源,比如基于ZooKeeper组建的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可以创建同一个服务属性的路径并将其特征设置为自己的数据中心ID以及实例ID,如果成功就执行实际的业务逻辑,如果失败就订阅其他服务实例创建成功的路径。可以理解的是,数据中心间和数据中心内的仲裁协调方法类似,仅采用不同的服务属性路径,此处不再赘述。
申请成功的服务的业务逻辑执行完成后将会释放约定资源,待业务发起时需要协同的服务实例再次申请。如果提供业务服务的数据中心故障,临时的约定资源会由仲裁协调服务集群自动释放,剩余的数据中心的符合条件的业务服务实例订阅到临时资源释放,待业务发起时需要协同的服务实例再次申请。
参阅图5所示,服务1在数据中心1中部署了实例1和实例2这两个实例,在执行业务时两个服务实例都可以去申请/SYNC/DC1/SVR1这个路径,图例中实例1成功了,因此路径特征值设置为INST1,实例2将不能同时成功申请这个路径资源,因此只有实例1会执行服务1的业务逻辑,完成中心内两个实例的互斥。服务2在数据中心2中部署了实例1和实例2这两个实例,在执行业务时两个服务实例都可以去申请/SYNC/DC2/SVR2这个路径,图例中实例2成功了,因此路径特征值设置为INST2,实例1将不能同时成功申请这个路径资源,因此只有实例2会执行服务2的业务逻辑,完成中心内两个实例的互斥。服务3在数据中心1部署了实例1和实例2、在数据中心2部署了实例3和实例4这四个实例,在执行业务时四个服务实例都可以去申请/SYNC/SVR3这个路径,图例中实例4成功了,因此路径特征值设置为INST4,其余三个实例将不能同时成功申请这个路径资源,因此只有实例4会执行服务3的业务逻辑,完成两个中心间四个实例的互斥。
其中,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可以通过自适应的方式路由至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以及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具体地,在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与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若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监控到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之一发生灾难时,基于前述的服务注册信息确定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以及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结合业务流量的来源位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及其可用中心距离,选取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中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以及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中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并将切换消息同步到IT域与CT域各自的DNS服务。利用切换消息使IT域与CT域的DNS服务将协同业务的流量路由至IT域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及CT域的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使得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完成IT和CT的协同切换,以保障低延时场景的用户需求。
例如,在前述的服务注册信息下,省份2的客户通过公网访问服务1,公网服务1由IT服务1提供,IT服务1在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均有部署并且都正常提供服务,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分别建设在省份1和省份2,IT域的公网DNS将流量路由至省份2的数据中心2的IT服务1提供服务。另外,IT服务1在业务上需要使用CT服务1,CT服务1在数据中心4和数据中心5均有部署并且都正常提供服务,数据中心4和数据中心5分别建设在省份1和省份2,IT服务1访问CT服务1的时候,CT域的内网DNS将流量路至省份2的数据中心5的CT服务1完成全链路的业务闭环。
此外,为了满足低延时需求,IT域和CT域会尽量建设在同一个数据中心或者地理位置相近的数据中心,即便如此IT域和CT域的网络也是物理隔离的。因此,如果IT域发生切换,CT域也需要切换到相应数据中心或者临近数据中心;如果CT域发生切换,IT域也需要切换到相应数据中心或者临近数据中心。
参阅图6所示,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分别部署了IT域服务并由IT域DNS控制路由,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分别部署了CT域服务并由CT域DNS控制路由,CT域和IT域之间通过跨域网关访问,数据中心1、数据中心2和数据中心3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在CT域组建了多中心分布式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可以理解的是,当满足条件时,也可以在部署有IT域服务的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以及部署有数据备份服务的数据3组建仲裁协调服务集群。
CT域各数据中心部署一个DNS服务,具备业务能力的数据中心的DNS服务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交互进行竞争获取/SYNC/DNS/CTDNS资源的控制权,特征值DC1表示数据中心1的DNS服务成功获取资源的控制权,并将/SYNC/DNS/CTDNS和/SYNC/DNS/ITDNS的特征值都设置为DC1。CT域获取资源控制权失败的DNS服务和IT域的DNS服务分别监测/SYNC/DNS/CTDNS和/SYNC/DNS/ITDNS并将变更同步DNS服务,完成业务路由解析到数据中心1的设置,此时整个业务在数据中心1变成闭环。
当数据中心1发生灾难时,数据中心1的CT域的DNS服务也不能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交互因而失去/SYNC/DNS/CTDNS的控制,此时CT域其他具备业务能力的正常工作的数据中心的DNS服务能正常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交互并重新竞争获取资源的控制权,假如数据中心2的CT域的DNS服务成功获取并将/SYNC/DNS/ITDNS和/SYNC/DNS/CTDNS的特征值都调整为DC2,CT域获取失败的DNS服务和IT域的DNS服务分别监测/SYNC/DNS/CTDNS和/SYNC/DNS/ITDNS并将变更同步DNS服务,完成业务路由解析到数据中心2的设置,此时整个业务在数据中心2变成闭环。
其中,上述的各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同步可以是将第S数据中心运行产生的数据同步备份至对应第S数据中心的第F数据中心,其中,第F数据中心为第S数据中心的备份数据中心。其中,同步备份的备份方式包括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和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
具体地,对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归档日志同步方式、对于消息类数据采用消息队列同步方式、对于文件类数据采用块数据同步方式。
下面,以消息队列同步方式及块数据同步方式为例对数据中心之间的同步备份进行说明。
参阅图7所示,承载业务的各数据中心均部署了接收服务、汇聚服务、同步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并且都通过多中心分布式仲裁协调集群进行服务注册维护和协同切换以及路由分担,不再赘述,此处仅介绍队列数据同步方法本身,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方案明显支持多于2个数据中心的场景,虽然图例中只在CT域做了应用展示,但明显支持IT域,不应作为范围限定。
a)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都部署的示例的Kafka队列集群并就某一特定业务创建了接收主题、同步主题和全量主题。
b)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的交互服务分别向各自中心内部的接收主题生产业务数据。
c)数据中心1的同步服务消费本数据中心的接收主题并将数据生产到数据中心2的同步主题,同理地,数据中心2的同步服务消费本数据中心的接收主题并将数据生产到数据中心1的同步主题。
d)数据中心1的汇聚服务消费本数据中心的接收主题和同步主题并将数据生产到本数据中心的全量主题,同理地,数据中心2的汇聚服务消费本数据中心的接收主题和同步主题并将数据生产到本数据中心的全量主题。
e)数据中心1和数据中心2的数据处理模块分别消费各种数据中心的全量主题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参阅图8所示,各数据中心均部署了块数据服务和协同服务,并且都通过多中心分布式仲裁协调集群进行服务注册维护和协同切换以及路由分担,不再赘述,此处仅介绍块数据同步方法本身(本公开方案明显支持多于2个数据中心的场景,不应作为范围限定):
a)客户端向兼容POSIX文件接口的块数据同步服务请求打开文件,就近的块数据服务通知协同服务在配置了需要同步的各数据中心中分别打开底层文件系统的文件。
b)客户端向块数据服务写数据,块数据服务在就近的数据中心完成向底层文件系统的数据写操作并通知协同服务其他数据中心的块数据服务可以进行数据同步,其他中心的块数据服务向协调服务请求数据,协同服务获取数据并传送到其他中心的块数据服务,其他中心的块数据服务完成向底层文件系统的数据写操作。
c)客户端向块数据服务请求关闭文件,块数据服务就近完成底层文件系统的文件关闭并通过协调服务通知其他数据中心的块数据服务分别关闭底层文件系统的文件。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相关技术通常基于单一领域--仅IT域或者仅CT域,提供单一领域部分场景下的高可用方案,并不能满足跨IT和CT领域的系统;而本公开基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并利用跨域交互网关完成IT域和CT域协同切换方案,完美支持跨IT域和CT域的协同切换。
2.相关技术通常采用云计算架构下的虚拟资源或者全局负载均衡器以及分布式数据库,在没有采用云原生架构或者采用多个云计算集群部署以及无法建立全局负载均衡的等场景无法支持;而本公开基于多中心分布式仲裁协调集群并利用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数据同步备份,支持未采用云原生架构的独立虚拟机部署、传统单机关系型数据库以及大数据集群技术的场景,并同时支撑OLTP和OLAP场景的数据同步,采用IT域和CT域各自独立DNS服务负载路由方案解决无法建立全局负载均衡的场景。
参阅图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装置可以包括:
监控模块91,用于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CT域与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发送模块92,用于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其中,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携带在切换消息中,其中,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DNS服务更新后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其中,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其中,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协同业务的请求端所在位置距离最近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第一主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将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之间的心跳时延最小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将最大最大业务吞吐量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将剩余业务吞吐量最大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负载率最低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转换为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根据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根据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第一备选数据中心选择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主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请求协同业务的服务的请求端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最大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剩余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负载率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大小负相关;
其中,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为权重值最大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其中,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差异值最小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状态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转换为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N为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根据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根据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第二备选数据中心选择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最大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剩余业务吞吐量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当第m个状态信息为负载率时,第m计算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负载率的差值负相关;
其中,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为权重值最大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消息,用于指示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并根据确定出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分别更新IT域和CT域的DNS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仲裁服务为一个或多个,多个仲裁服务分布式部署在IT域的数据中心和/或CT域的数据中心上;
多个仲裁服务之间,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进行IT域和CT域的数据中心更换的信息同步,和/或业务调度的协调。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分别与IT域与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分别向部署在IT域的DNS服务和/或部署在CT域的DNS服务发送切换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备份模块,备份模块具体用于:
将第S数据中心运行产生的数据同步备份至对应第S数据中心的第F数据中心,其中,第F数据中心为第S数据中心的备份数据中心;
其中,同步备份的备份方式包括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和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在实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侧相应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相应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参阅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切换消息是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更新模块102,用于根据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解析DNS服务;其中,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换消息携带有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更新模块102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IT域的DNS服务更新后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根据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CT域的DNS服务更新后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更新模块102具体用于:
当切换消息指示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时,确定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根据确定出的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分别更新IT域和CT域的DNS服务。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01具体用于:
通过IT域与CT域之间的网关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在实现域名解析服务器侧相应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相应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计算机设备110包括:处理器110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1102;其中,
计算机设备110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时,处理器1101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
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CT域与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其中,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计算机设备110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侧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时,处理器1101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切换消息是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根据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解析DNS服务;其中,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实际应用时,计算机设备1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3。计算机设备11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1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1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1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4。其中,处理器1101的个数可以为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103用于计算机设备110与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计算机设备110的操作。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101中,或者由处理器1101实现。处理器11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11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02,处理器1101读取存储器11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11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时,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以下步骤:
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CT域与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第一主数据中心和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其中,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侧的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时,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切换消息是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根据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CT域的解析DNS服务;其中,在DNS服务更新前,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DNS服务更新后,I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CT域提供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公开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所述CT域与所述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将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携带在所述切换消息中,其中,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用于确定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其中,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所述协同业务的请求端所在位置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心跳信息,将与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之间的心跳时延最小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将最大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将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最大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所述负载率最低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转换为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所述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N为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根据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根据各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选择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请求所述协同业务的服务的请求端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心跳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之间的心跳时延负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吞吐量的大小正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负载率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大小负相关;
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所述第一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为所述权重值最大的第一备选数据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
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为对应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和当前已使用业务吞吐量之间的差值;
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位置信息,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异值最小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根据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负载率,将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负载率的差异值最小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确定为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之间的差异信息,转换为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第m计算值,其中,所述n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所述N为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个数;所述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M为状态信息的个数;
根据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确定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
根据各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从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选择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位置信息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负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所述最大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所述剩余业务吞吐量的差值负相关;
或者,
当第m个所述状态信息为所述负载率时,所述第m计算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与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之间的负载率的差值负相关;
其中,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权重值,与第n个所述第二备选数据中心的所述第m计算值的大小正相关;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为所述权重值最大的第二备选数据中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消息,用于指示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并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分别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DNS服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裁服务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仲裁服务分布式部署在所述IT域的数据中心和/或所述CT域的数据中心上;
多个所述仲裁服务之间,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进行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数据中心更换的信息同步,和/或业务调度的协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分别与所述IT域与所述CT域之间的跨域网关,分别向部署在所述IT域的DNS服务和/或部署在所述CT域的DNS服务发送所述切换消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第S数据中心运行产生的数据同步备份至对应所述第S数据中心的第F数据中心,其中,所述第F数据中心为所述第S数据中心的备份数据中心;
其中,所述同步备份的备份方式包括归档日志同步、消息队列同步和块数据同步中的一个或多个。
15.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所述切换消息是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其中,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消息携带有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IT域的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CT域的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包括:
当所述切换消息指示所述域名解析服务器确定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时,确定出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根据确定出的所述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和所述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分别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DNS服务。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包括:
通过所述IT域与所述CT域之间的网关接收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
19.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仲裁协调服务集群,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内部署有仲裁服务;所述装置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信息技术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通信技术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的状态;所述CT域与所述IT域共同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
发送模块,用于当根据监控的状态确定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和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切换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消息,用于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域名解析DNS服务;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20.一种跨域的切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域名解析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发送的切换消息,所述切换消息是所述仲裁协调服务集群在确定出IT域的第一主数据中心和CT域的第二主数据中心中的至少一个无法提供协同业务的服务时发送的;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消息,同步更新所述IT域和所述CT域的解析DNS服务;其中,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前,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主数据中心的网络协议IP地址,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所述第二主数据中心的IP地址;
在所述DNS服务更新后,所述I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IP地址为:第一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且所述CT域提供所述协同业务的域名映射的IP地址为第二灾备数据中心的IP地址。
2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93109.8A 2021-10-13 2021-10-13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9676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3109.8A CN115967611B (zh) 2021-10-13 2021-10-13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3109.8A CN115967611B (zh) 2021-10-13 2021-10-13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7611A true CN115967611A (zh) 2023-04-14
CN115967611B CN115967611B (zh) 2024-07-16

Family

ID=87356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3109.8A Active CN115967611B (zh) 2021-10-13 2021-10-13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76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6805A (zh) * 2023-07-10 2023-08-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体系容灾抗毁的节点跨域调度方法、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6761A1 (en) * 2004-07-29 2006-0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ed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ar real-time data center switching for client requests
US8156199B1 (en) * 2006-11-10 2012-04-10 Juniper Networks, Inc. Centralized control of client-side domain name resolution using VPN services
CN204859222U (zh) * 2015-06-02 2015-12-09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同城数据中心双活高可用系统
US9294433B1 (en) * 2012-11-02 2016-03-22 8X8, Inc. Multiple-master DNS system
CN106407042A (zh) * 2016-09-06 2017-02-15 深圳市华成峰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源数据库的跨数据中心容灾解决系统及方法
US20170353544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utomated multi-network failover for data centers
CN111371535A (zh) * 2020-02-27 2020-07-03 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11464332A (zh) * 2020-03-06 2020-07-28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容灾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03716A (zh) * 2019-12-12 2020-11-27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一种数据中心双活实现方法
CN112380072A (zh) * 2020-12-07 2021-02-1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数据中心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12583648A (zh) * 2021-02-24 2021-03-30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ns的智能服务故障处理方法
CN113037560A (zh) * 2021-03-18 2021-06-25 同盾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6761A1 (en) * 2004-07-29 2006-0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etworked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ar real-time data center switching for client requests
US8156199B1 (en) * 2006-11-10 2012-04-10 Juniper Networks, Inc. Centralized control of client-side domain name resolution using VPN services
US9294433B1 (en) * 2012-11-02 2016-03-22 8X8, Inc. Multiple-master DNS system
CN204859222U (zh) * 2015-06-02 2015-12-09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同城数据中心双活高可用系统
US20170353544A1 (en) * 2016-06-06 2017-12-0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Automated multi-network failover for data centers
CN106407042A (zh) * 2016-09-06 2017-02-15 深圳市华成峰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开源数据库的跨数据中心容灾解决系统及方法
CN112003716A (zh) * 2019-12-12 2020-11-27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一种数据中心双活实现方法
CN111371535A (zh) * 2020-02-27 2020-07-03 广东南粤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地主备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11464332A (zh) * 2020-03-06 2020-07-28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容灾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80072A (zh) * 2020-12-07 2021-02-1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多数据中心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12583648A (zh) * 2021-02-24 2021-03-30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ns的智能服务故障处理方法
CN113037560A (zh) * 2021-03-18 2021-06-25 同盾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流量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UOXIN LIU等: "Selective Data Replication for Online Social Networks with Distributed Datacenter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vol. 27, no. 8, 1 October 2015 (2015-10-01) *
朱祥磊: "跨数据中心高可用DNS技术在BOSS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山东通信技术, no. 02, 15 June 2013 (2013-06-15) *
秦波: "灾备数据中心网络切换的实现及管理", 万方, 18 May 2015 (2015-05-1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6805A (zh) * 2023-07-10 2023-08-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体系容灾抗毁的节点跨域调度方法、装置
CN116566805B (zh) * 2023-07-10 2023-09-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体系容灾抗毁的节点跨域调度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7611B (zh) 202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60854B2 (en) Storage cluster configuration change method, storage cluster, and computer system
US11445019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media for providing distributed database access during a network split
CN107707393B (zh) 基于Openstack O版特性的多活系统
US11307943B2 (en) Disaster recovery deploy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127018B1 (en) Geographically-distributed file system using coordinated namespace replication
WO2020147331A1 (zh) 一种微服务监控方法及系统
EP2904763B1 (en) Load-balancing access to replicated databases
US773494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rtual interface failover within a cluster
CN113641511B (zh) 一种消息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535656B (zh)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749954B2 (en) Cross-data center hierarchical consensus scheme with geo-aware leader election
CN108964948A (zh) 主从服务系统、主节点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KR101670343B1 (ko) 피어투피어 데이터 복제를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및 마스터 노드 전환을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US10430217B2 (en) High availability using dynamic quorum-based arbitration
US10826812B2 (en) Multiple quorum witness
US20130254590A1 (en) Real time database system
CN114301972B (zh)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区块链节点分级部署方法和系统
CN111158949A (zh) 容灾架构的配置方法、切换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2058210B2 (en) Multichannel virtual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affinity
CN115794499B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块存储集群间双活复制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10175089A (zh) 一种具有读写分离功能的双活灾备系统
CN116257380A (zh) 跨数据中心的Kubernetes联邦管理控制平面的高可用方法和系统
CN115967611B (zh) 跨域的切换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2171346A1 (zh) 电话号码映射域名解析系统(enum-dns)及其容灾方法
CN114625566A (zh) 数据容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