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7076A -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67076A
CN115967076A CN202310256653.5A CN202310256653A CN115967076A CN 115967076 A CN115967076 A CN 115967076A CN 202310256653 A CN202310256653 A CN 202310256653A CN 115967076 A CN115967076 A CN 115967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voltage
medium
photovoltaic
mvd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66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67076B (zh
Inventor
李晖
张桂红
王智冬
索之闻
王菲
蒋维勇
王世斌
张祥成
田旭
李红霞
刘飞
高得力
刘联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Qi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Qi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State Grid Qi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Qiangha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B412 State Grid Office
Priority to CN2023102566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67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67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7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67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67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包括: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沙戈荒地区大规模新能源开发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中压交流汇集电力系统在大规模新能源互联等场景中逐渐表现出汇集效率偏低、交流系统弱支撑导致失稳风险高等劣势。中压直流电网有望实现沙戈荒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高效接入,同时避免了锁相环等交流控制带来的稳定性问题。但直流汇集系统接入外送变换器、光伏、风机、储能等设备,汇集系统电压受多设备影响,各设备协调控制设计复杂,因而亟需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其能够兼容光伏、风电和储能等设备,保证系统在新能源充足、不足、以及启动等工况下实现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该控制方法包括: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进一步,所述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通讯断开,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仍按已有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进一步,所述第一阈值范围为: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一等级电压阈值,为第二等级电压阈值;
第一等级电压阈值和第二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储能变换器的SOC状态确定,并传输至储能变换器。
进一步,所述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包括:
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
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修正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
进一步,所述第二阈值范围为:
所述第三阈值范围为: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三等级电压阈值,为第四等级电压阈值;
第三等级电压阈值和第四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工作状态,以及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确定,并传输至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
进一步,储能变换器基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反馈控制的荷电状态能量管理,储能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SOC信息,包括:
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为反馈量,设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根据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设定下垂曲线,并基于电压下垂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的参考电流 I dc_ref;通过电流环PI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占空比,并由PWM调制控制电池充放电;
检测储能的 SOC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变化率,并在电池的电流内环控制中,引入与电容 SOC相关的虚拟电流扰动变量 I p,以控制储能放电速率;
当储能 SOC超出预设值时,则储能变换器退出参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的控制。
进一步,光伏变换器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包括:
正常工况下,光伏变换器运行于MPPT模式,光伏电源输出功率流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
故障工况下,光伏变换器由MPPT控制切换到下垂控制,稳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侧的直流母线电压,输出恒定功率,包括:
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低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功率增加,输入电压降低,趋近于MPPT点电压直至光伏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功率达到稳定值;
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输入电压远离MPPT点电压,并最终达到稳定点。
进一步,风机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风机变换器通过减载控制使风机变换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包括:
当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风机变换器需参与控制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恒定,同时需限制风机发电机转速小于最大转速,退出MPPT工作点,风机变换器根据外送变换器的指令确定减载曲线,保证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还包括:第一处理模块,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修正模块,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考虑了在新能源充足、不足以及启动工况下直流汇集的稳定控制,能够兼容光伏、风电和储能等设备,保证系统在新能源充足、不足、以及启动等工况下实现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的稳定控制,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的直流中压汇集高压输送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外送变换器下垂控制曲线;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外送变换器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储能变换器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光伏变换器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风机变换器减载曲线;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风机变换器控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具体涉及外送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具体考虑了在新能源充足、不足以及启动工况下直流汇集的稳定控制,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的直流中压汇集高压输送场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中,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协调控制主要包括采样、核心控制和通讯三部分功能。采样环节负责采集控制所需的反馈量,包括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储能变流器荷电状态、新能源工作点等信号;核心控制环节负责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控制方法的执行和下垂曲线的选择;通讯环节负责外送变换器与各变流器之间信号的传输。
协调控制方法根据检测到的中压汇集线路电压所在的电压范围,可将汇集外送系统分为正常工况和故障工况,具体的,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在电压偏差小于设定值时减小储能下垂系数,使储能下垂曲线比较平缓;
2)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由中压直流汇集系统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系统构成;中压直流汇集系统一台外送变换器和若干光伏变换器、风机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构成;外送变换器与其他变换器进行通信连接;外送变换器一端与若干中压直流汇集线路连接,另一端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连接;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由一台受端变换器、若干外送变换器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构成。
上述各步骤中,由于协调控制算法仅根据采集所得反馈量进行下垂曲线的修正和参数通讯,当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通讯断开,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仍按已有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具有断线时也可正常运行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阈值设定在外送变换器中,阈值设定考虑了储能SOC、新能源光伏和风机工作状态。本实施例的协调控制方法设定 U 1LU 1HU 2LU 2H四个等级的电压阈值对变换器下垂曲线进行分级修正,其中0< U 1L< U 2L,0< U 1H< U 2H
上述步骤1)中,第一阈值范围为: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一等级电压阈值,为第二等级电压阈值;
第一等级电压阈值和第二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储能变换器的SOC状态确定,并传输至储能变换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1)当储能 SOC(电池荷电状态)在[30%,70%]区间内时, U 1LU 1H设定为初始值 U 1L0U 1H0,如在本实施例中可被设定为0.03p.u.。
(12)当储能 SOC在[10%,30%]区间内时, U 1H设定为 U 1H0×(1+( SOC-30%)/20%), U 1L设定为初始值。如在本实施例中,当储能 SOC为10%时, U 1H设定为0,即 U MVDC大于 U MVDC_ref时,修改储能变流器下垂参数,使储能从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快速吸收能量。
(13)当储能 SOC在[70%,90%]区间内时, U 1L设定为 U 1L0×(1-( SOC-70%)/20%), U 1H设定为初始值。如在本实施例中,当储能 SOC为90%时, U 1L设定为0,即 U MVDC小于 U MVDC_ref时,修改储能变流器下垂参数,使储能向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快速释放能量。
上述步骤2)中,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包括以下步骤:
2.1)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MVDC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其余变流器下垂曲线保持不变;
其中,第二阈值范围为:
2.2)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修正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
其中,第三阈值范围为: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三等级电压阈值,为第四等级电压阈值;
上述步骤中,第三等级电压阈值和第四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工作状态,以及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确定,并传输至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211)当 U MVDC在区间内时,且当新能源光伏、风机处的工作点在最大功率跟踪区间内时, U 2LU 2H设定为初始值 U 2L0U 2H0,如在本实施例中可被设定为0.06p.u.;
(212)当 U MVDC小于内时, U 2L设定为 U 2L0-( U 2L0- U 1L)×(1- d), d为新能源光伏、风机的实时功率系数, U 1L设定为初始值。如在本实施例中,当 U 1L设定为0.03 p.u.,新能源光伏、风机的实时功率系数为0.3, U 2L设定为0.039,即新能源光伏、风机在小功率工况下迅速提升功率更快参与到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电压稳定。
(213)当 U MVDC大于时, U 2H设定为 U 2H0-( U 2H0- U 1Hdd为新能源光伏、风机的实时功率系数, U 1H设定为初始值。如在本实施例中,当 U 1H设定为0.03 p.u.,新能源光伏、风机的实时功率系数为0.7, U 2H设定为0.039,即新能源光伏、风机在大功率工况下迅速降低功率更快参与到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电压稳定。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阈值,储能变换器基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反馈控制的荷电状态能量管理,储能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 SOC信息,稳定储能功率,保证储能具有启动系统的能力。
具体的,储能变换器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如图5所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为反馈量,设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根据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设定下垂曲线,并基于电压下垂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的参考电流 I dc_ref;通过电流环PI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占空比,并由PWM调制控制电池充放电;
102)检测储能的 SOC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变化率,并在电池的电流内环控制中,引入与电容 SOC相关的虚拟电流扰动变量 I p,以控制储能放电速率;
其中,虚拟电流扰动变量 I p为:
 其中, K为修正系数, SOC ref为电容额定 SOCSOC为储能实时的 SOC反馈。当储能变换器处于放电状态时,若储能的荷电状态 SOC高于额定荷电状态 SOC ref时,在电池的电流反馈回路中引入负的虚拟电流扰动 I p,而加快储能放电速率,反之同理,从而维持储能 SOC的稳定。
103)当储能 SOC超出预设值时(例如, SOC高于上限 SOC max,或低于下限 SOC min),则储能变换器退出参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的控制。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光伏变换器为光伏DC/DC变换器,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201)正常工况下,光伏变换器运行于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光伏电源输出功率流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
202)故障工况下,光伏变换器由MPPT控制切换到下垂控制,稳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侧的直流母线电压,输出恒定功率,包括:
2021)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低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功率增加,输入电压降低,趋近于MPPT点电压直至光伏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功率达到稳定值;
2022)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高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输入电压远离MPPT点电压,并最终达到稳定点。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变化的影响下,考虑光伏输入功率裕度,并根据外送变换器指令,对下垂控制参数进行修正,计算基于光伏变换器输入端电压的下垂参数修正值。记修正后的下垂参数为:
式中, k j 为修正前的下垂控制参数,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低于目标值时下垂参数修正量,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下垂参数修正量, n为光伏变换器的总数量。
下垂系数具体修正方法如下:
采样获得光伏DC/DC变换器输入端电压 U in ( j=1,2,…, n)、输出端电压 U MVDC j ,判断光伏变换器输出电压是否在正常运行的电压区间[ U MVDC_refU 2L, U MVDC_ref+ U 2H],。设置采样时间 T s并对光伏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电压作离散化处理,分别记光伏变换器输出侧电压判断阈值为 ε 1,且 ε 1>0。
下垂参数修正情况一: U MVDC在区间[ U MVDC_refU 2L, U MVDC_ref+ U 2H]内,则
下垂参数修正情况二: U MVDCU MVDC_refU 2L,则=0。计算变换器输入输出侧电压变化情况,记 U( n)为离散后的当前时刻采样电压, U( n–1)为离散后上一时刻采样电压,若 U MVDC( n)– U MVDC( n–1)≤– ε 1则可认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快速下降,根据外送变换器的参数,以,将下垂参数修正为
下垂系数修正情况三: U MVDCU MVDC_refU 2L,则=0。若 U MVDC( n)– U MVDC( n–1)>– ε 1,则认为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低于目标值,但保持平稳,
下垂系数修正情况四: U MVDCU MVDC_ref+ U 2H,则=0。判断变换器输入、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若 U MVDC( n)– U MVDC( n–1)≥ ε 1则可认为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快速上升,则根据外送变换器的参数以为步长,将下垂系数修正为
下垂系数修正情况五: U MVDCU MVDC_ref+ U 2H,则=0。若 U MVDC( n)– U MVDC( n–1)< ε 1,则认为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但保持平稳,
基于 P- U下垂控制的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如下:
步骤一:根据所述得到的下垂修正系数,根据,设计电压外环,变换器输出电压 U MVDC作为负反馈,电压外环的输出作为变换器输出电流的参考给定,以稳定输出电压;
步骤二:电流内环的参考由电压外环输出给定,输出电流作为 I out j 负反馈量;
步骤三:光伏变换器输出电流 I out j 减去负载电流 I load j ,得到输滤波电容电流 I C j ,根据电容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得到变换器输出电压 U MVDC
步骤四:光伏变换器输出电压 U MVDC和输入电压 U in j 作为输入,并根据外送变换器指令对下垂系数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下垂系数,形成完整闭环控制。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风机变换器采用单向DC/DC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风机变换器通过减载控制使风机变换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具体为:
正常工作时,风机变换器根据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转速 ω PMSG控制发出的有功功率从而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即MPPT曲线,DC/DC变换器控制输入侧直流电压稳定在 U dc_ref
当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风机变换器需参与控制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恒定,同时需限制风机发电机转速小于最大转速,退出MPPT工作点,风机变换器根据外送变换器的指令确定减载曲线,保证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中,减载控制下,风机需根据外送变换器指令,确定合适的减载曲线(如图7所示),当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在所设定的减载曲线的作用下,风机变换器输出功率减少,风机转速工作点高于MPPT点直至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达到稳定值。由于风机变换器输出到直流汇集线路的功率降低,故风机侧直流电压会上升,故需调整风机侧整流器的控制策略,降低风机的输出功率,实现稳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的控制目标。
如图8所示,风机变换器输出电流 I wind,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经功率计算得到风机变换器输出功率 P wind;所述风机变换器功率指令值与变换器输出功率 P wind作差后,经比例积分(PI)控制器得到风机变换器电流指令;所述风机变换器电流指令值与变换器输出电流 I wind作差后,经比例积分(PI)控制器得到风机变换器控制指令;所述风机变换器控制指令根据风机变换器电路拓扑不同,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电子开关占空比、电力电子开关频率等控制指令值。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外送变换器采用 P o- U MVDC下垂控制。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低于电压阈值 U MVmin时,外送变换器功率指令值为0,即外送变换器不工作;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阈值后,采用下垂控制,如图3所示;外送变换器功率指令值大于最大值 P omax时,功率指令值保持最大值不再增加。
外送变换器可采用单向DC/DC变换器;外送变换器控制反馈量由外送变换器高压侧测量获取,外送变换器高压侧输出电流 I o,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压 U HVDC经功率计算得到外送变换器输出功率 P o;外送变换器功率指令值与变换器输出功率 P o作差后,经比例积分(PI)控制器得到外送变换器电流指令;外送变换器电流指令值与变换器输出电流 I o作差后,经比例积分(PI)控制器得到外送变换器控制指令,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送变换器控制指令根据外送变换器电路拓扑不同,可以是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电子开关占空比、电力电子开关频率等控制指令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
修正模块,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通讯断开,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仍按已有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上述实施例中,当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通讯断开,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仍按已有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阈值范围为: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一等级电压阈值,为第二等级电压阈值;
第一等级电压阈值和第二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储能变换器的SOC状态确定,并传输至储能变换器。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包括:
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
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修正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阈值范围为:
第三阈值范围为: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三等级电压阈值,为第四等级电压阈值;
第三等级电压阈值和第四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工作状态,以及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确定,并传输至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
上述实施例中,储能变换器基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反馈控制的荷电状态能量管理,储能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SOC信息,包括:
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 U MVDC为反馈量,设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根据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设定下垂曲线,并基于电压下垂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的参考电流 I dc_ref;通过电流环PI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占空比,并由PWM调制控制电池充放电;
检测储能的 SOC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变化率,并在电池的电流内环控制中,引入与电容 SOC相关的虚拟电流扰动变量 I p,以控制储能放电速率;
当储能 SOC超出预设值时,则储能变换器退出参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的控制。
上述实施例中,光伏变换器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包括:
正常工况下,光伏变换器运行于MPPT模式,光伏电源输出功率流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
故障工况下,光伏变换器由MPPT控制切换到下垂控制,稳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侧的直流母线电压,输出恒定功率,包括:
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低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功率增加,输入电压降低,趋近于MPPT点电压直至光伏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功率达到稳定值;
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输入电压远离MPPT点电压,并最终达到稳定点。
上述实施例中,风机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风机变换器通过减载控制使风机变换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包括:
当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风机变换器需参与控制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恒定,同时需限制风机发电机转速小于最大转速,退出MPPT工作点,风机变换器根据外送变换器的指令确定减载曲线,保证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是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和详细内容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存储器(memory)、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管理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服务器指令,该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该控制方法包括:
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
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通讯断开,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仍按已有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为: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一等级电压阈值,为第二等级电压阈值;
第一等级电压阈值和第二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储能变换器的SOC状态确定,并传输至储能变换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包括:
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二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
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位于设定的第三阈值范围内,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修正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阈值范围为:
所述第三阈值范围为:
U MVDCU MVDC_refU 2L,或U MVDCU MVDC_ref+U 2H,
其中,为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为第三等级电压阈值,为第四等级电压阈值;
第三等级电压阈值和第四等级电压阈值由外送变换器根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工作状态,以及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确定,并传输至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储能变换器基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反馈控制的荷电状态能量管理,储能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SOC信息,包括:
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为反馈量,设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参考电压,根据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设定下垂曲线,并基于电压下垂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的参考电流I dc_ref;通过电流环PI控制,输出储能变换器占空比,并由PWM调制控制电池充放电;
检测储能的SOC和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变化率,并在电池的电流内环控制中,引入与电容SOC相关的虚拟电流扰动变量I p,以控制储能放电速率;
当储能SOC超出预设值时,则储能变换器退出参与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的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伏变换器采用自适应下垂控制,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包括:
正常工况下,光伏变换器运行于MPPT模式,光伏电源输出功率流入中压直流汇集线路;
故障工况下,光伏变换器由MPPT控制切换到下垂控制,稳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侧的直流母线电压,输出恒定功率,包括:
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低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功率增加,输入电压降低,趋近于MPPT点电压直至光伏变换器的输入输出功率达到稳定值;
在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在下垂控制的作用下,光伏电源输入电压远离MPPT点电压,并最终达到稳定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风机变换器接收外送变换器传输至的指令,并向外送变换器传输工作点信息,风机变换器通过减载控制使风机变换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包括:
当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高于目标值时,风机变换器需参与控制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的电压恒定,同时需限制风机发电机转速小于最大转速,退出MPPT工作点,风机变换器根据外送变换器的指令确定减载曲线,保证中压直流汇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9.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中压直流汇集线路中光伏变换器、储能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均与外送变换器进行通讯连接,与外送变换器进行信息交互,由外送变换器协调控制各变换器工作;还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判定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是否在设定的第一阈值范围内,在则为正常工况,各变换器按照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按照最大功率跟踪方式运行;
修正模块,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为故障工况,根据中压直流汇集线路电压U MVDC值修正储能变换器的下垂曲线或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的下垂曲线,储能变换器、光伏变换器和风机变换器根据修正后的下垂曲线分配功率偏差。
10.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方法中的任一方法。
CN202310256653.5A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967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6653.5A CN115967076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6653.5A CN115967076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7076A true CN115967076A (zh) 2023-04-14
CN115967076B CN115967076B (zh) 2023-05-16

Family

ID=85905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6653.5A Active CN115967076B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6707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1297A1 (en) * 2010-11-08 2013-09-19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Inver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Photovoltaic Installation for Feeding Electrical Power into a Medium-Voltage Power Supply Grid
CN108418200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电压分层协调控制方法
CN110365004A (zh) * 2019-06-10 2019-10-22 广州大学 一种直流微电网功率分配控制方法
CN111245023A (zh) * 2020-03-24 2020-06-0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并离运行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15603356A (zh) * 2022-11-08 2023-01-1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Cn) 基于直流变压器的新能源直流汇集送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663780A (zh) * 2022-09-29 2023-01-31 山西大学 一种光伏直流微电网的改进自适应分段下垂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1297A1 (en) * 2010-11-08 2013-09-19 Sma Solar Technology Ag Inver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a Photovoltaic Installation for Feeding Electrical Power into a Medium-Voltage Power Supply Grid
CN108418200A (zh) * 2018-03-14 2018-08-1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电压分层协调控制方法
CN110365004A (zh) * 2019-06-10 2019-10-22 广州大学 一种直流微电网功率分配控制方法
CN111245023A (zh) * 2020-03-24 2020-06-05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网并离运行切换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15663780A (zh) * 2022-09-29 2023-01-31 山西大学 一种光伏直流微电网的改进自适应分段下垂控制方法
CN115603356A (zh) * 2022-11-08 2023-01-1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Cn) 基于直流变压器的新能源直流汇集送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索之闻 等: "高比例新能源直流送端系统分布式调相机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67076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573895T3 (en)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ind farm, the wind farm control unit and wind farm
CN104158202B (zh) 一种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系统及其协调控制方法
EP2562904B1 (en)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n optimal amount of energy derived from a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n a storage device
WO2015054878A1 (zh) 基于变化率控制储能电站平滑风光发电波动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86490A (zh) 分布式直流微电网能量控制方法
CN109617103B (zh) 一种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能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452061B (zh) 一种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59980B (zh) 发电系统和能量管理方法
CN115940235A (zh) 基于边缘计算风电储能协调控制系统
WO2022110824A1 (zh) 能量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156968A (zh) 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储能系统
CN110048410A (zh) 实现船舶电网稳定运行的变频负载控制方法
CN103296690A (zh) 风电场上网电量控制方法
CN109638864A (zh) 一种智能电网的控制系统
CN115967076A (zh) 一种新能源直流汇集与外送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411771A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18160993A (ja) 電力制御装置、方法及び発電システム
CN107612013B (zh) 一种直流电网电压范围控制方法
CN108054777B (zh) 风电制氢控制策略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4747111A (zh) 用于电网稳定性的可再生发电站中有功功率控制
CN111049180A (zh) 一种基于混合储能的孤岛微电网电压频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3406621U (zh) 风电场上网电量控制系统
CN114172158B (zh) 考虑重要度和参与意愿的电力电子负荷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4336774B (zh) 考虑储能的风电场agc和一次调频协调控制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276069B (zh) 一种大规模储能电站的虚拟构网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