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52402B -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52402B
CN115952402B CN202211197756.0A CN202211197756A CN115952402B CN 115952402 B CN115952402 B CN 115952402B CN 202211197756 A CN202211197756 A CN 202211197756A CN 115952402 B CN115952402 B CN 1159524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onfly
standard sample
instrument
binary
sample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77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52402A (zh
Inventor
熊智新
胡云超
刘智健
王红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1977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524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52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2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52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52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将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的挑选抽象为二进制优化问题,利用蜻蜓算法进行求解,并引入策略来保证优化的全局性和收敛速度,挑选出最优的标样集。该方法将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问题转化为一个二进制优化问题,并创新性地利用蜻蜓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同时提出一系列策略来保证优化的全局搜索和收敛速度,从而挑选出最优的标样集。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挑选出数量少、具有代表性、优化模型传递效果的标样集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的挑选领域中。

Description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优选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绿色、高效、低成本的无损快速分析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和石化等领域。利用蛋白质分子中的C-H、N-H、O-H、C-O等化学键的泛频振动或转动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特性,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小麦粉蛋白质含量测定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样品状态、仪器性能或环境背景的差异,一台近红外光谱仪器上建立的模型往往不能直接应用于另一台仪器,进而影响了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通用性。因此,模型传递对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红外光谱的模型传递又称近红外光谱仪器的标准化,主要是用数学运算相关知识求解出两台或两台以上光谱仪测得的光谱数据之间的转换矩阵,进而实现不同仪器上测得的光谱数据的标准化。实现模型传递的方法主要分为有标样和无标样两类。其中,有标样法需要在主、从仪器上测得的光谱数据中选择一定数量的标样集,通过其建立主、从仪器之间光谱转换的数学模型,主要包括直接校正(Direct Standardization,DS)、分段直接校正(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Slop/Bias、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Correlation Analysis,CCA)以及Shenk’s等算法。无标样法则不需要标样集,主要包括有限脉冲响应算法(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等。
在有标样模型传递方法中,标样集的挑选很大程度上影响模型传递的效果,常用的标样集挑选方法有Kennard/Stone(K/S)法、杠杆点算法(Lev)和Maximizes theSmallest Inter-point Distance算法(MSID)。尽管这些常规的方法可以基于光谱特征挑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样品,但Lev法对样品的不同组份浓度分布比较敏感,当预测集样品超出标样集的空间时会出现奇异噪声;MSID法算法复杂,计算时间长,对模型传递的效率有一定影响;相较而言,K/S方法使用光谱间的欧氏距离或主成分之间的距离来选择代表性样品,不易受干扰且计算量较少,被广泛应用于模型传递实验中。然而,K/S算法挑选样品集时本身具有在特征空间中均匀取样和首选极值的特性,因此进行挑选标样集时,会将某些极端值样品选进标样集,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传递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K/S方法挑选标样集的模型传递方法相比,挑选的标样集规模更小,其所包含的信息能更充分表征仪器间的光谱差异,用于模型传递后预测精度有所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的挑选方法,将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的挑选抽象为二进制优化问题,利用蜻蜓算法进行求解,并引入策略来保证优化的全局性和收敛速度,筛选出最优的标样集。
将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的挑选抽象为二进制优化问题包括:
标样集的挑选,将校正集划分为k个子集,k为校正集的样品个数;
构造一个长度为k的二进制序列M=[m1,m2,…,mk],其中,mi∈{0,1},i=1,2,…,k,mi的取值0或1代表对应的样品未被选中或者被选中。
蜻蜓算法包括:
S1:初始化蜻蜓种群;
S2:蜻蜓个体适应度函数值评价;
S3:记录个体历史最优位置;
S4:记录全局历史最优位置;
S5:根据策略更新蜻蜓个体的位置,产生新的群体;
S6:判断是否满足停止条件,若满足,则结束并输出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优化结果;若不满足,则返回蜻蜓个体适应度函数值评价,进行循环计算,直至满足停止条件。
进一步的,S1所述的初始化蜻蜓种群为随机初始化,随机产生N个二进制序列的蜻蜓个体,组成初始种群S0={M1,M2,…,MN}。
进一步的,S2所述的适应度函数值为预测标准偏差(RMSEP),根据已经建立好的主仪器校正模型对从仪器的验证集经直接校正算法传递后的光谱矩阵Xs,tr预测的结果计算得到,具体步骤如下:
(1)计算转换矩阵FDS。转换矩阵FDS由主仪器和从仪器的标样光谱矩阵Xm和Xs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公式如下:
FDS=Xs +gXm
其中,Xm为主仪器标样集光谱矩阵;Xs为从仪器标样集光谱矩阵;Xs +为Xs的广义逆矩阵;FDS为m·m维的转换矩阵(m为波长点数)。
(2)计算传递后的光谱矩阵Xs,tr,公式如下:
Xs,tr=Xs,ungFDS
其中,Xs,tr为从仪器测得的未知样品的光谱矩阵。
(3)用已经建立好的主仪器校正模型对Xs,tr进行预测,计算预测标准偏差(RMSEP)。
进一步的,S3所述的计算个体历史最优位置,是将种群中的所有蜻蜓个体按照适应度函数值大小进行排序,适应度函数值最优的蜻蜓个体的位置作为个体历史最优位置。
进一步的,S5所述的根据策略更新蜻蜓个体的位置是指,若蜻蜓个体Mi的邻域内存在其他蜻蜓个体,每个蜻蜓个体的位置更新有以下五种策略:
(1)分离: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31
其中,X表示当前蜻蜓的位置,Xj表示第j个邻近蜻蜓的位置,N表示邻近蜻蜓的数量。
(2)结队: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32
其中,Vj表示第j个邻近蜻蜓的速率。
(3)聚集: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33
(4)觅食:Fi=X+-X,其中,X+表示食物的位置。
(5)避敌:Ei=X-+X,其中,X-表示危险或敌人的位置。
在连续的搜索空间中,蜻蜓算法的搜索代理通过在位置向量上添加步进向量来更新种群个体的位置,而在离散搜索空间中,位置向量只能赋值为0或1,利用传递函数将蜻蜓算法从连续域转换到离散域,再将传递函数接收的速度值作为输入并输出一个0或1的数字,表示位置变化的概率。V型传递函数如下: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34
用传递函数得出位置变化率后使用位置公式更新蜻蜓在空间中的搜索位置: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35
其中,r为[0,1]之间的随机数,负号表示逻辑取反运算。
进一步的,S2~S5中主仪器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决定系数(R2)和交互验证的校正标准偏差(RMSECV),模型传递效果和模型预测能力由样品预测值和标准值间的决定系数(R2)和预测标准偏差(RMSEP)综合评价,决定系数越接近1、标准偏差越小越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36
其中,yi,actual为第i样品参考方法的测定值,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41
为校正集或预测集预测所有样品参考方法测定值的平均值,n为校正集或预测集的样品数。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42
其中,yi,actual为第i样品参考方法的测定值,yi,predicted为校正集交互验证过程中第i样品的预测值,n为校正集的样品数。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43
其中,yi,actual为第i样品参考方法的测定值,yi,predicted为预测集预测过程中第i样品的光谱方法预测值,m为预测集的样品数。
进一步的,S6所述的停止条件为最大迭代次数。
有益效果
与传统的K/S方法挑选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相比,本方法以标样集自身作为决策变量,经模型传递后从机验证集的RMSEP为适应度函数值,直接在校正集样本空间中全局优化最优标样集,克服了K/S算法挑选的标样集是基于样品的差异而不能集中反映仪器之间的差异、挑选时具有在特征空间中均匀取样和首选极值的不足;与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等群智能优化算法相比,二进制蜻蜓算法在实施中需要分离、结队、聚集、觅食、避敌等因子在一定范围内能自动随机取值并收敛,减少了人为干预,从而可为小麦粉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过程提供方便、可靠和有效的方法;此外,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经过多次迭代所挑选的标样集少而精干,不仅降低了模型传递的复杂度,也提高了主机模型对从机光谱数据的预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采用BDA算法从校正集中挑选标样集的流程图;
图3是BDA-DS算法迭代过程中验证集RMSEP值变化图;
图4是K/S-DS方法预测集RMSEP值随标样集样品个数变化图;
图5是10次BDA-DS实验中入选标样集的样品出现频次图;
图6是标样集主成分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发明。
请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具体实施案例如下:
首先,主仪器和从仪器分别采集相同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同时测定样品待测指标的化学值。本实施例采集从超市购买的不同品牌以及不同批次的126个小麦粉样品。使用棱光S450(主仪器)和NeoSpectra Micro(从仪器)两台近红外光谱仪进行小麦粉光谱采集,两台仪器的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将面粉样品常温保存,并在室温(20~23℃)环境下不做任何前处理,分别采用棱光S450型和NeoSpectra Micro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小麦粉的近红外光谱。采集光谱时,面粉样品铺平样品池,按120°间隔采集得到三条不同检测点的光谱,取它们的平均作为该样品的最终采集光谱。本实施例按照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的标准测定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表2显示了本次样本小麦粉蛋白质含量的统计特征。
表1两台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主要参数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51
表2样本小麦粉蛋白质含量的统计特征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52
然后,将收集到的光谱数据和化学值对应整理,将样品划分为校正集、验证集和预测集。本实施例先从主仪器全部样品集中用K/S方法挑选出76个样品作为校正集,再采用随机选样的方法把剩下的50个样品划分成验证集(30个)和预测集(20个)。从仪器的校正集、验证集和预测集的构建与主仪器一致。各样品集划分及其化学值分布如表3所示。校正集用来建立主仪器校正模型以及从中挑选标样集;验证集用于对采用BDA算法所挑选出的某一标样集的模型传递效果以适应度函数予以评价;预测集用来评估最终优选的标样集的模型传递性能和模型的泛化能力。
表3各样品集样品数量及其化学值分布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53
接着,对主仪器的校正集先进行光谱预处理,再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主仪器的小麦粉蛋白质含量校正模型,经留一法交叉验证确定最佳主成分数为8,模型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为0.9743,RMSECV为0.3110。本实施例比较了均值中心化、标准化、归一化、Savitaky-Golay卷积平滑(S-G平滑)、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去趋势、多元散射校正(MSC)及多种组合的预处理方法,最终选择的预处理方法为S-G平滑+SNV+去趋势的组合,以减少甚至消除无关的信息和噪声,后续利用该模型预测小麦粉蛋白质含量时,被预测的样品应先进行与主机校正集方法一致的预处理。
最后,使用二进制蜻蜓算法(Binary Dragonfly Algorithm,BDA)从校正集中优选标样集,并结合直接校正算法(Direct Standardization,DS)对从仪器样品进行模型传递,带入主仪器校正模型,得到从仪器样品预测集的预测结果。挑选标样集的流程请见图2,本实施例设置迭代次数50次,种群数1000,标样集样品数量最小为5,最大为30。由于BDA算法的优化过程及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不能保证每次都收敛到最优解,本实施例进行了10次BDA-DS实验(序号记为B1~B10),以便通过多次计算验证BDA-DS方法选择标样集的可行性。迭代过程中验证集RMSEP值变化如图3所示,每次实验迭代约40次后,算法收敛到当次寻优的最优解,此时标样集数量约8个左右,最多10个,最少6个,RMSEP均小于0.26,平均值为0.2407。
本实施例对比了BDA与K/S算法挑选标样集的模型传递方法,K/S法选择标样集样品数n分别取n=5,7,9,…,N(N最大取73),模型传递后预测集RMSEP如图4所示,当标样集个数为39时,模型传递预测效果最好(实验序号记为K11),R2为0.9617,RMSEP为0.2407。如表4所示,BDA法挑选标样集进行模型传递得到的预测集R2平均值为0.9740,且均超过0.96,其中实验B1和B10选择的标样集完全相同,且达到最好的模型传递效果(R2=0.9812,RMSEP=0.1838),并最接近主仪器预测集的预测结果(R2=0.9820,RMSEP=0.1795)。
表4 AE-BDA与K/S挑选标样集结合DS方法模型传递与预测效果比较
Figure BDA0003871097860000061
校正集样品在10次BDA-DS实验中入选标样集的样品出现频次如图5所示,其中,入选标样集超过6次的样品有3个,编号分别为94(6次)、96(8次)和127(7次),其中样品96和127也被实验K11(K/S-DS方法)挑选进标样集。从K11实验标样集中剔除这两个样本后用剩余标样集进行模型传递,得到对从仪器预测集的预测结果R2为0.9368,RMSEP为0.3367,相较剔除之前的预测结果有所下降,这表明样品96和127在反映主、从仪器差异上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其是否入选标样集对模型传递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图6为实验B1和实验K11前两个主成分(PCA)分布图,使用PCA结合马氏距离对主仪器校正集进行异常样品识别,发现样品91为光谱残差界外异常样品。剔除实验K11标样集的样品91再进行模型传递,主仪器模型对从仪器预测集预测评价参数R2为0.9621,RMSEP为0.2606,较未剔除样品91之前预测精度略有提升。实际上检查所有K/S-DS实验,样品91均被选进标样集,这是因为K/S算法以距离最大的两个样品作为第一和第二标样集样品,从而使得样品91最初被选进标样集。而在10次BDA-DS实验中,由于BDA的寻优机理只有实验B6和B9的标样集挑选到了样品91,模型传递结果也都不是最优,而其余8次实验均未挑选到,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异常样品入选。通过图5可以看出,共有6个样本被实验B1和K11选进标样集,且较均匀地散步在K/S算法所选择的标样集中间,进一步表明BDA-DS方法所选较少的标样集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
综合表4、图6得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的挑选方法可以挑选出更少、更具有代表性的标样集,降低了模型传递的复杂度,提高了模型传递后预测结果的精度。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变形等,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需要进行指标检测的代表样品集,分别用主仪器和从仪器对所述样品进行检测,得到样品集的主仪器和从仪器近红外光谱数据,并利用化学方法测得样品待测指标的含量,将所述近红外光谱与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后,剔除光谱或化学测量值异常的样品,生成新的数据样本;
S2选出设定比例数量的数据样本作为主仪器的校正集,在剩余数据样本的中随机划分成验证集和预测集;从仪器的校正集、验证集和预测集比例与主仪器保持一致;
S3对所述主仪器测得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主仪器的待测指标的定量校正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待测指标含量;
S4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Binary Dragonfly Algorithm BDA从主仪器和从仪器校正集中挑选用于模型传递的标样集,利用主仪器校正集建立的定量模型预测从仪器验证集经直接校正法Direct Standardization DS模型传递后的光谱矩阵,以其预测标准偏差RMSEP为适应度函数构成BDA-DS方法,基于BDA-DS方法挑选出RMSEP最小时的标样集作为最优标样集;
S5利用最优标样集对应的光谱转换矩阵求出从仪器预测集经模型传递后的光谱矩阵,采用该光谱矩阵及主仪器校正模型预测从仪器预测集的待测指标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的选取抽象为二进制优化问题:将主仪器、从仪器的全部校正集划分为k个子集,k为校正集的样品个数;构造一个长度为k的二进制序列M=[m1,m2,…,mk],其中,mi∈{0,1},i=1,2,…,k,mi的取值0或1代表对应的样品未被选中或者被选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进化好的二进制蜻蜓算法根据以下过程得到:
步骤4.1:初始化蜻蜓种群;
步骤4.2:蜻蜓个体适应度函数值评价;
步骤4.3:记录个体历史最优位置;
步骤4.4:记录全局历史最优位置;
步骤4.5:根据策略更新蜻蜓个体的位置,产生新的群体;
步骤4.6:判断是否满足停止条件,若满足,则结束并输出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优化结果;若不满足,则返回蜻蜓个体适应度函数值评价,进行循环计算,直至满足停止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化蜻蜓种群,随机产生N个二进制序列的蜻蜓个体,组成初始种群S0={M1,M2,…,M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蜻蜓个体适应度函数值评价中,适应度函数值为预测标准偏差RMSEP,根据已经建立好的主仪器校正模型对从仪器的验证集经DS方法传递后的光谱矩阵预测的结果计算得到,具体实现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4.2.1:计算转换矩阵,转换矩阵由主仪器和从仪器的标样集光谱矩阵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
步骤4.2.2:计算验证集传递后的光谱矩阵;
步骤4.2.3:用已经建立好的主仪器校正模型对验证集传递后的光谱矩阵进行预测,计算预测标准偏差RMSEP。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种群中的所有蜻蜓个体按照适应度函数值优劣进行排序,适应度函数值最优的蜻蜓个体的位置作为个体历史最优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种群中每个蜻蜓个体位置更新是指,若蜻蜓个体Mi的邻域内存在其他蜻蜓个体,每个蜻蜓个体的位置更新有以下五种策略:
(1)分离: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21
其中,X表示当前蜻蜓的位置,Xj表示第j个邻近蜻蜓的位置,N表示邻近蜻蜓的数量;
(2)结队: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22
其中,Vj表示第j个邻近蜻蜓的速率;
(3)聚集: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23
(4)觅食:Fi=X+-X,其中,X+表示食物的位置;
(5)避敌:Ei=X-+X,其中,X-表示危险或敌人的位置;
在连续的搜索空间中,蜻蜓算法的搜索代理通过在位置向量上添加步进向量来更新种群个体的位置,而在离散搜索空间中,位置向量赋值为0或1,利用传递函数将蜻蜓算法从连续域转换到离散域,再将传递函数接收的速度值作为输入并输出一个0或1的数字,表示位置变化的概率;
V型传递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24
用传递函数得出位置变化率后使用位置公式更新蜻蜓在空间中的搜索位置: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25
其中,r为[0,1]之间的随机数,负号表示逻辑取反运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仪器模型的评价指标为决定系数R2和交互验证的校正标准偏差RMSECV模型传递效果和模型预测能力由样品预测值和标准值间的决定系数R2和预测标准偏差RMSEP综合评价,决定系数越接近1,标准偏差越小越优;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31
其中,yi,actual为第i样品参考方法的测定值,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32
为校正集或预测集预测所有样品参考方法测定值的平均值,n为校正集或预测集的样品数;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33
其中,yi,actual为第i样品参考方法的测定值,yi,predicted为校正集交互验证过程中第i样品的预测值,n为校正集的样品数;
Figure FDA0004253024390000034
其中,yi,actual为第i样品参考方法的测定值,yi,predicted为预测集预测过程中第i样品的光谱方法预测值,m为预测集的样品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停止条件为最大迭代次数。
CN202211197756.0A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Active CN115952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7756.0A CN115952402B (zh)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7756.0A CN115952402B (zh)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2402A CN115952402A (zh) 2023-04-11
CN115952402B true CN115952402B (zh) 2023-06-27

Family

ID=85896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7756.0A Active CN115952402B (zh) 2022-09-29 2022-09-29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5240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981A (zh) * 2016-11-18 2017-05-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沥青蜡含量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双向传递方法
CN106990056A (zh) * 2017-04-20 2017-07-28 武汉大学 一种土壤全氮光谱估算模型校正样本集构建方法
CN108519347A (zh) * 2018-04-10 2018-09-11 中北大学 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红外光谱波长选择方法
CN108548794A (zh) * 2018-04-16 2018-09-18 山东大学 一种生物制品近红外模型转移方法
CN113033074A (zh) * 2021-02-25 2021-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策略组合机制融合蜻蜓算法孔隙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158575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晶格码(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假定标样的在线近红外光谱模型的转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87072B (zh) * 2019-10-17 2020-12-01 山东大学 一种基于光谱相似度的校正集和验证集的选择及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9981A (zh) * 2016-11-18 2017-05-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沥青蜡含量红外光谱校正模型双向传递方法
CN106990056A (zh) * 2017-04-20 2017-07-28 武汉大学 一种土壤全氮光谱估算模型校正样本集构建方法
CN108519347A (zh) * 2018-04-10 2018-09-11 中北大学 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红外光谱波长选择方法
CN108548794A (zh) * 2018-04-16 2018-09-18 山东大学 一种生物制品近红外模型转移方法
CN113033074A (zh) * 2021-02-25 2021-06-25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策略组合机制融合蜻蜓算法孔隙度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158575A (zh) * 2021-04-29 2021-07-23 晶格码(青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假定标样的在线近红外光谱模型的转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avelength Selection for NIR Spectroscopy Based on the Binary Dragonfly Algorithm;Yuanyuan Chen等;《molecules》;全文 *
基于光谱比值分析的无标样近红外模型传递方法;倪力军等;《分析测试学报》;第37卷(第5期);全文 *
基于衰减消去蜻蜓算法的小麦粉蛋白质近红外特征波长优选;陈勇等;《食品科学》;第43卷(第1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52402A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33189A1 (zh) 一种传感网络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Li et al. Applying various algorithms for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ling
CN110210681B (zh) 一种基于距离的监测站点pm2.5值的预测方法
CN115828140B (zh) 邻域互信息与随机森林相融合故障检测方法、系统及应用
Roussel et al.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chemometrics)
CN112308288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lssvm的违约用户概率预测方法
CN110687072A (zh) 一种基于光谱相似度的校正集和验证集选择及建模方法
CN110990718B (zh) 一种公司形象提升系统的社会网络模型构建模块
Liu et al. Neighborhood mutual inform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on hyperspectral band selection for classification
CN113987033B (zh) 主变在线监测数据群体偏差识别与校准方法
WO2022121055A1 (zh) 基于代谢组学的生理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0736707B (zh) 一种主仪器向从仪器光谱模型传递的光谱检测优化方法
CN116842459B (zh) 一种基于小样本学习的电能计量故障诊断方法及诊断终端
Wang et al. Near-infrared wavelength-selection method based on joint mutual information and weighted bootstrap sampling
Karrar The effect of using data pre-processing by imputations in handling missing values
CN112285056B (zh) 一种用于光谱样品个性化校正集选择及建模方法
CN108519347A (zh) 一种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红外光谱波长选择方法
CN117857202B (zh) 一种信息系统的多维度安全评估方法
Zh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swarm intelligence algorithms to the characteristic wavelength selec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CN117288441B (zh) 一种Langley定标辅助方法及系统
CN115952402B (zh) 基于二进制蜻蜓算法的近红外模型传递标样集挑选方法
JP2023521757A (ja) ラマンスペクトルに基づいて試料の特質を識別するためのモデルを決定するための遺伝的アルゴリズムの使用
CN118035815A (zh) 压缩机健康状态劣化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ang et al. SVM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waxy corn seeds with different vitality levels based on hyperspectral imaging
Nikolikj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RF+ clust for Leave-one-problem-out Performance Predi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