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5439A -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5439A
CN115935439A CN202310167009.0A CN202310167009A CN115935439A CN 115935439 A CN115935439 A CN 115935439A CN 202310167009 A CN202310167009 A CN 202310167009A CN 115935439 A CN115935439 A CN 115935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d information
data
information
party
busi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670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xiang Zhilia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xiang Zhilia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xiang Zhilia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xiang Zhilia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670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5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5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5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将第一网格信息和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数据方基于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是否交叉覆盖,返回结果给业务方。利用隐匿求交技术进行地理位置核验,解决了授权链路复杂冗长的问题,将详细的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模糊的网格信息,保护了客户隐私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地理位置核验场景中,当用户需要办理一个业务,填写了常住地、工作地等信息,业务方需要根据常住地信息判断用户的一些行为特性,在此之前需要判断用户填写的信息是否真实。判断真实性时,首先是需要有一个数据提供方可以提供用户精准的位置行为轨迹数据,其次需要用户精准定位常住地信息,然后需要两个信息作对比。通常做法是根据用户手动填写的地址信息转换成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位置服务)信息,然后根据用户手机号查询用户在数据方的常住地位置服务信息做明文对比。
现有的核验技术方案是在数据可以明文授权传递的情况才可以发生的,但是用户常住地是敏感个人信息,需要用户主动授权,且是数据方和业务方同步授权,链路复杂冗长;业务方不希望数据方知道他查询了哪位客户,这一方面会暴露业务方的业务信息,一方面也会泄露客户的个人隐私,知晓用户在办理什么业务;作为数据方,也不希望业务方可以把客户的明文常住地敏感信息明文获取走,存在泄露用户敏感信息的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理位置明文核验技术方案链路复杂冗长以及造成敏感信息泄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业务方,包括步骤: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
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为通过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
可选地,在所述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之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可选地,所述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可选地,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方使用与所述业务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方,包括步骤:获取业务方发送的第一网格信息和业务方分桶号,所述第一网格信息为通过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后得到,所述业务方分桶号为通过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后得到;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处理,得到第二网格信息,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
可选地,在所述业务方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可选地,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与所述数据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
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为通过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获取业务方发送的第一网格信息和业务方分桶号,所述第一网格信息为通过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后得到,所述业务方分桶号为通过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后得到;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处理,得到第二网格信息,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机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为通过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
通过上述方法,利用隐匿求交技术进行地理位置核验,不需要明文传递授权,解决了授权链路复杂冗长的问题。保护了客户隐私信息,详细的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模糊的网格信息。保护了业务方的客户数据,在进行PSI求交计算的时候,只会给数据方请求客户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分桶ID,数据方无法判断分桶内的哪个用户在做核验。保护数据方的客户敏感信息,业务方使用数据方提供的积累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泛化之后进行求交,整个过程业务方不会获取任何关于该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明文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的整体流程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装置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业务方,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业务方的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的流程图,应当理解的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框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框,本申请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处,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
具体地,参考图2,首先泛化业务方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把用户精准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一个预设数平方公里的第一网格信息(覆盖原地理位置),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并且对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业务方分桶号。
其中,位置服务信息,即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位置服务)信息。
地理哈希编码,即Geohash,是Gustavo Niemeyer在2008年发明的一个地理编码系统(geocode system),它将经度和纬度这个二维的地理坐标编码成一个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虽然geohash是从经纬度计算出来的,但是geohash并不能像经纬度那样能够表示出某个点在地图上的确切位置。实际上,Geohash表示的是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内所有的点都有着相同的geohash值。这意味着,geohash可以帮助用户隐藏确切的位置信息,从而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虽然可以通过geohash得知用户所在的区域,但是却无法知道用户到底在这个区域中的哪个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之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具体地,参考图2,为保护业务方用户信息,从原来的明文查询数据方客户信息对比,改造成范围覆盖,即,进一步使业务方把用户指定的Geohash第一网格信息做一个执行范围扩散,例如在附近3公里作为有效地址,同样满足业务的有效性判定。需要调整核验距离时需要调整网络编码的数量和geohash的长度,psi如果交出结果则认为是在要求的距离范围内。在图2中,使用方即业务方,index_wm3vzs……index_wm6jb5中的index为加密后的身份标识数据(加密后的使用方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或者数据方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wm3vzs……wm6jb5为使用方或者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或者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编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在步骤102处,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为通过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
具体地,参考图2,为了数据方的用户数据保护,数据方明文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Geohash泛化处理,变成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同时对数据方所有的用户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核验过程改变为范围覆盖判断。核验SDK处理逻辑:1根据sha256(手机号)的值做致性hash;2.计算sha256(手机号)对应的经纬度信息的GeoHash值;3.按照一致性hash的结果将GeoHash值分桶存入格式为index:geohash。
本申请的第一、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可以是手机号或者身份证号。数据方可以是电信运营商等掌握大量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一方。
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分桶的第二网格信息。数据方和业务方的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核验通过PSI求交的方式判断,即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对应的第一网格信息扩散范围是否可以和数据方统计的用户地理位置中对应分桶的第二网格信息互相交叉覆盖,并只返回是否覆盖的一个结果。
隐私集合求交(Private Set Intersection, PSI)属于隐私计算领域的特定应用问题,其兼具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极强的现实应用价值。随着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需求的日益提升,PSI可以在满足依赖个人信息的业务的便利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个人信息私密性需求。
PSI允许持有各自隐私数据集的多方计算他们数据的交集,同时不泄露任何交集以外的信息。本申请的方案假设求交发生在双方,应当理解的是,多方进行隐私集合求交同样可以使用本申请的方案,也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假设一方持有数据集A,另一方持有数据集B,则PSI的结果为A交B。A方从B方获得的信息仅为AB的交集;同理,B方从A方获得的信息仅为AB的交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方使用与所述业务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数据方,参考图3,图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另一种应用于数据方的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的流程图,应当理解的是,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框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框,本申请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处,获取业务方发送的第一网格信息和业务方分桶号,所述第一网格信息为通过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后得到,所述业务方分桶号为通过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后得到。
在步骤202处,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处理,得到第二网格信息,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业务方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与所述数据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具体实现方法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方法,利用隐匿求交技术进行地理位置核验,不需要明文传递授权,解决了授权链路复杂冗长的问题。保护了客户隐私信息,详细的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模糊的网格信息。保护了业务方的客户数据,在进行PSI求交计算的时候,只会给数据方请求客户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分桶ID,数据方无法判断分桶内的哪个用户在做核验。保护数据方的客户敏感信息,业务方使用数据方提供的积累的地理位置信息,通过泛化之后进行求交,整个过程业务方不会获取任何关于该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明文信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装置的模块框图。该装置包括:
存储器301;以及与所述存储器301连接的处理器302,所述处理器302被配置成: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
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为通过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2还被配置成:在所述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之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2还被配置成:所述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2还被配置成: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方使用与所述业务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2被配置成:获取业务方发送的第一网格信息和业务方分桶号,所述第一网格信息为通过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后得到,所述业务方分桶号为通过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后得到;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处理,得到第二网格信息,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2还被配置成:在所述业务方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302还被配置成: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与所述数据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具体实现方法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可以是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注意,除非另有直接说明,否则本说明书(包含任何所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所揭示的所有特征皆可由用于达到相同、等效或类似目的的可替代特征来替换。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所公开的每一个特征仅是一组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示例。在使用到的情况下,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和更优地是在前述实施例基础上进行另一实施例阐述的简单起头,该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后带的内容与前述实施例的结合作为另一实施例的完整构成。在同一实施例后带的若干个进一步地、较优地、更进一步地或更优地设置之间可任意组合的组成又一实施例。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申请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申请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业务方,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
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为通过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之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方使用与所述业务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
5.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方,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业务方发送的第一网格信息和业务方分桶号,所述第一网格信息为通过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后得到,所述业务方分桶号为通过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后得到;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处理,得到第二网格信息,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方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方之前,还包括: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做执行范围扩散,以扩大所述第一网格信息的覆盖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包括:
使用与所述数据方相同的所述哈希函数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得到对应的所述业务方分桶号。
8.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获取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所述第一位置服务信息泛化为具有预设面积的第一网格信息,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得到所述第一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业务方分桶号;
将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发送给数据方,以使所述数据方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第二网格信息,以及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为通过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经过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进行泛化处理后得到。
9.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与所述存储器连接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获取业务方发送的第一网格信息和业务方分桶号,所述第一网格信息为通过使用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将业务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一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后得到,所述业务方分桶号为通过将对应的所述业务方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数据进行分桶后得到;
使用所述地理哈希编码算法对数据方用户的地理位置数据对应的第二位置服务信息进行泛化处理,得到第二网格信息,使用哈希函数对所述数据方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数据进行一致性哈希处理,并获取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服务信息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按照所述第二身份标识数据一致性哈希处理的结果,对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分桶,基于所述业务方分桶号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对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进行隐匿求交,判断所述第一网格信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网格信息是否交叉覆盖,返回是否交叉覆盖的结果给所述业务方。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机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167009.0A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35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7009.0A CN115935439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67009.0A CN115935439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5439A true CN115935439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5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67009.0A Pending CN115935439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543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936A (zh) * 2017-01-19 2017-06-27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Geohash的网格化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US20180123999A1 (en) * 2016-10-27 2018-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cking client location using buckets
US20180262519A1 (en) * 2017-03-09 2018-09-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venting intersection attacks
CN109325365A (zh) * 2018-06-08 2019-02-12 浙江捷尚人工智能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19081015A1 (en) * 2017-10-25 2019-05-02 Nanto B.V. UNIVERSALLY NAMED LOCATIONS
CN111984754A (zh) * 2020-08-20 2020-11-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位置审核方法及系统
CN112258126A (zh) * 2020-11-06 2021-01-22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位置数据的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3905047A (zh) * 2021-09-24 2022-01-07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空间众包任务分配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4091045A (zh) * 2020-11-16 2022-02-25 神州融安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保护隐私的信息查询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67188A (zh) * 2022-11-11 2023-01-03 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键值隐匿求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23999A1 (en) * 2016-10-27 2018-05-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racking client location using buckets
CN106899936A (zh) * 2017-01-19 2017-06-27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Geohash的网格化位置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US20180262519A1 (en) * 2017-03-09 2018-09-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venting intersection attacks
WO2019081015A1 (en) * 2017-10-25 2019-05-02 Nanto B.V. UNIVERSALLY NAMED LOCATIONS
CN109325365A (zh) * 2018-06-08 2019-02-12 浙江捷尚人工智能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位置隐私保护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984754A (zh) * 2020-08-20 2020-11-2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位置审核方法及系统
CN112258126A (zh) * 2020-11-06 2021-01-22 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位置数据的校验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091045A (zh) * 2020-11-16 2022-02-25 神州融安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保护隐私的信息查询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05047A (zh) * 2021-09-24 2022-01-07 山东师范大学 一种空间众包任务分配隐私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5567188A (zh) * 2022-11-11 2023-01-03 蓝象智联(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键值隐匿求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万盛;李凤华;牛孙哲;李晖;: "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通信学报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99382B (zh) 在联盟链网络中创建节点组、基于节点组的交易方法
US9635053B2 (en) Computing system with protocol protect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105871786B (zh) 一种用户信息的验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658963B2 (e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validation
CN112200575B (zh) 在联盟链网络中创建节点组、基于节点组的交易方法
CN103107995A (zh) 一种云计算环境数据安全存储系统和方法
CN113032357A (zh) 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11184168B2 (en)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on a storage entity
CN109981576B (zh) 密钥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13300846B (zh) 签名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05860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tecting digitally transferred data
CN112600830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91027A1 (en) Mutual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CN111246407B (zh) 用于短信传输的数据加密、解密方法及装置
Stirbys et al. Privacy-preserving location-proximity for mobile apps
CN114240347A (zh) 业务服务安全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5879074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892206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 framework security
US20200028670A1 (en) Method for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key distribution in network coding systems
CN115935439A (zh) 一种基于隐匿求交的地理位置核验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50156607A1 (en) Mobile device location
CN115118520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4861210A (zh) 全流程加密的数据价值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US9755946B2 (en) Confidentially determining route diversity for network routes
US20200195778A1 (en) Avoiding identity fraud and unwarranted calls by authorization mechanism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