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33243A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33243A
CN115933243A CN202211631194.6A CN202211631194A CN115933243A CN 115933243 A CN115933243 A CN 115933243A CN 202211631194 A CN202211631194 A CN 202211631194A CN 115933243 A CN115933243 A CN 115933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refraction
refractive index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11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11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33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3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33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折射率层、第二折射率层、遮光层,第一折射率层包括多个调光结构,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及开口,第一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调光结构包括折射面,折射面用于将从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开口内;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折射率层设置为包括多个调光结构,调光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折射面靠近遮光层的开口,由于第一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折射面可以将从第一基板入射的竖直方向的光线调整到遮光层的开口内,从而增加光线的利用率,防止该部分光线被遮光层吸收而损失,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的亮度是评价显示面板的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消费者青睐亮度更高的显示面板。在光源的亮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可以提升其亮度。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减小遮光层的关键尺寸的方式增加开口率,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金属线不能被遮光层遮蔽而引起漏光。为了避免漏光,另一种相关技术中遮光层的尺寸大于金属线的尺寸,从而导致从金属线的边界出射的光线被遮光层吸收,造成此部分光线损失,降低了光线的利用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既能避免漏光又能提升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既能避免漏光又能提升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
为解决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第一折射率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折射率层包括多个调光结构;
第二折射率层,接触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相邻的两所述遮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所述调光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所述调光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折射面靠近所述开口,所述折射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折射面包括至少一个折射斜面,所述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折射斜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折射面包括一个折射斜面,所述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折射面包括两个连接的折射斜面,其中,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小于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为1度至20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折射面包括至少一个折射弧面,所述折射弧面朝所述调光结构内部凹陷,所述折射弧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折射面靠近所述开口的边界在所述遮光单元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单元的边界重合。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电源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调光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以及至少部分所述折射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源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一侧,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折射面用于将从所述背光模组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折射率层、第二折射率层、遮光层,第一折射率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折射率层包括多个调光结构,第二折射率层接触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相邻的两所述遮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所述调光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所述调光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折射面靠近所述开口,所述折射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折射率层设置为包括多个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折射面靠近遮光层的开口,由于第一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折射面可以将从第一基板入射的竖直方向的光线调整到遮光层的开口内,从而增加光线的利用率,防止该部分光线被遮光层吸收而损失,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基板10、第一折射率层20、调光结构21、第二折射率层30、遮光层40、遮光单元41、开口42、折射面210、折射斜面2101、折射弧面2102,电源线50、背光模组60、第二基板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在光源的亮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可以提升其亮度。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减小遮光层的关键尺寸的方式增加开口率,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金属线不能被遮光层遮蔽而引起漏光。为了避免漏光,另一种相关技术中遮光层的尺寸大于金属线的尺寸,从而导致从金属线的边界出射的光线被遮光层吸收,造成此部分光线损失,降低了光线的利用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既能避免漏光又能提升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本申请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4中的虚线用于辅助说明遮光单元41、折射面210、电源线5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1至图4中的直线箭头用于说明光线的传播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请参阅图1,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第一折射率层20、第二折射率层30、遮光层40,第一折射率层2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上,所述第一折射率层20包括多个调光结构21,第二折射率层30接触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层20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的一侧,遮光层40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30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的一侧,所述遮光层40包括多个遮光单元41,相邻的两所述遮光单元41之间设置有开口42,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层20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30的折射率,所述调光结构21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210,所述调光结构21在所述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41在所述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折射面210靠近所述开口42,所述折射面210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10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42内。
本申请通过将第一折射率层20设置为包括多个调光结构21,所述调光结构21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210,折射面210靠近遮光层40的开口42,由于第一折射率层20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层30的折射率,折射面210可以将从第一基板10入射的竖直方向的光线调整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从而增加光线的利用率,防止该部分光线被遮光层40吸收而损失,从而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
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第一基板10可以为柔性基板,也可以为刚性基板。柔性基板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刚性基板的材料包括玻璃。
第一折射率层20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每一折射率层包括多个调光结构21,每一调光结构21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210。同一调光结构21中的相对的折射面210之间可以通过一个与第一基板10平行的平面连接,也可以不连接。位于调光结构21的折射面210之间的部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位于调光结构21的折射面210之间的部分的设置方式不影响本申请的实现。当同一调光结构21中的中间部分为与第一基板10平行的平面时,可以通过成膜工艺实现,此时,只需要对折射面210进行相应的刻蚀,能够简化调光结构21的制作工艺。
第二折射率层30覆盖于第一折射率层20的上表面。在第二折射率层30远离第一折射率层20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40,遮光层40包括多个遮光单元41,相邻的两个遮光单元41之间设置有开口42,开口42用于供显示面板的光源发射的光线穿过。一个开口42可以对应显示面板的一个子像素。例如,显示面板的光源可以为背光模组60,也可以为自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遮光层40可以为黑矩阵,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遮光功能的膜层。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一调光结构21与一遮光单元41对应设置,调光结构21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单元41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调光结构21的相对设置的折射面210分别靠近遮光单元41的两侧的开口42。由于第一折射率层20的折射率小于第二折射率层30的折射率,当光线从第一基板10一侧竖直入射到调光结构21的折射面210时,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面210能够将该区域的光线的方向调整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从而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折射率层20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第二折射率层30的材料可以为氮化硅。其中,氧化硅的折射率为1.45至1.55,氮化硅的折射率为1.8至2.0。第一折射率层20和第二折射率层30的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部分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线50,电源线50用于为显示面板内部的像素提供信号,电源线50可以为金属走线。电源线50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10上,且位于第一折射率层20靠近第一基板10的一侧。所述电源线50在所述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调光结构21在所述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至少部分折射面21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电源线5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从而保证从第一基板10一侧入射的光线至少有部分不被电源线50遮挡,从而此部分光线能够在折射面210折射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因而可提高光线的利用率,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
可选地,折射面21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电源线5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从而使整个折射面210都可以对从第一基板10一侧入射的光线的折射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折射面210包括至少一个折射斜面2101,所述折射斜面2101与所述第一基板10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折射斜面2101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10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42内。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折射面210包括一个折射斜面2101,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是指折射斜面2101与调光结构21的内侧的第一基板10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1和图2中,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A为锐角。可选地,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A的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在此角度范围内,折射面210的成膜工艺可靠性较好,能够提升折射面210的折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折射面210包括两个连接的折射斜面2101,其中,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与所述第一基板10的夹角小于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与所述第一基板10的夹角。图3中示出了折射面210包括两个连接的折射斜面2101的情形。
具体地,请参阅图3,图3中的两个折射斜面2101连接,靠近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为B,远离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为C,其中,B<C。其中,从靠近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出射的光线为第一光线S1,从远离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出射的光线为第二光线S2。由于B<C,则当从第一基板10的一侧入射的竖直光线到达两个折射斜面2101时,其折射角相同,但是由于两个折射斜面2101的法线方向不同,因此,第二光线S2与第一基板10的锐角夹角相比于第一光线S1与第一基板10的锐角夹角更小。这也就是说,远离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上折射出的第二光线S2相对于其入射方向(图3中的竖直方向)向开口42一侧的偏转角度更大,能够使远离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上的更多的光线被折射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进一步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应当说明出的是,折射面210还可以包括多个连接的折射斜面2101,从而使折射斜面2101的坡度较缓,避免膜层的锥角过大,防止后续沉积膜层时对应锥角过大处发生断线。本申请对于折射斜面2101的数量不作限定。其中,靠近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小于远离第一基板10的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可选地,与第一基板10连接的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1度至20度。朝着远离第一基板10的方向,折射斜面2101与第一基板10的锐角夹角逐渐增加,从而使折射面210上的所有竖直入射的光线都能被折射至开口42内,进一步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请参阅图4,所述折射面210包括至少一个折射弧面2102,所述折射弧面2102朝所述调光结构21内部凹陷,所述折射弧面2102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10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42内。折射弧面2102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圆弧或者曲线构成的面。例如,图4所示的折射弧面2102为内凹的圆弧面,因此,与多个连接折射斜面2101的原理类似,远离第一基板10的折射弧面2102上折射的光线与原入射方向偏转的角度更大,能够使更多的光线被调整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进一步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折射面210可以包括折射斜面2101和折射弧面2102的组合,其中,折射斜面2101和折射弧面210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第一折射率层20的厚度,使尽可能多的光线被调整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
在上述的所有实施例中,所述折射面210靠近所述开口42的边界在所述遮光单元4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单元41的边界重合。遮光单元41的边界是指遮光单元41与开口42相邻的边界。这也就是说,在靠近开口42的一侧,折射面210的边界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遮光单元41的边界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重合。从而保证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的光线不被折射面210折射,而位于折射面210投影内的光线可以被折射面210折射,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线50,折射面21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电源线5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外,且折射面210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单元41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内。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2至图4,折射面210靠近开口42的边界与遮光单元41的边界重合,折射面210靠近电源线50的边界与电源线50的边界重合。如图2至图4中的虚线所示,虚线垂直于第一基板10。其中,位于一个折射面210上分别设置有两条虚线,其中一条虚线经过折射面210靠近开口42的边界,另一条虚线经过折射210远离开口42的边界,两条虚线彼此平行。此时,折射210位于两条虚线之间,且两侧的边界分别与对应的虚线重合。从而减小调光结构21的尺寸,增大遮光层40的开口42的尺寸,提升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需要说明的是,折射面210的角度可以根据电源线50与开口42在第一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最小间距进行调整,以满足制程工艺要求。当位于同一侧的电源线50的边界距离遮光单元41的边界较大时,折射斜面2101的角度也越大,从而可以使光线调整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
在部分实施例中,折射面210的角度范围可以为30度至60度,在此角度范围内,折射面210的成膜工艺可靠性较好,能够提升折射面210的折射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折射面210包括多个连续的折射斜面2101或当折射面210包括折射弧面2102时,可以采用半色调光罩制作,通过将不同折射斜面2101或者折射弧面2102对应位置的光罩的透光率设置为不同,可以实现不同的刻蚀厚度,从而保证各个折射斜面2101或折射弧面2102的角度不同。实现折射面210的方法可以为干刻蚀,也可以为其他工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部分实施例中,遮光单元41靠近开口42的边界可以为斜面,在显示面板的剖视图方向上,遮光单元41靠近第一基板10一侧的下表面的宽度尺寸小于遮光单元41远离第一基板10一侧的上表面的宽度尺寸,即,遮光单元41的剖面为倒梯形形状,此时,遮光单元41的斜面允许更多与斜面方向平行的光线出射到开口42内,从而进一步提升光线的利用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请参阅图5,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60和上述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10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70,所述遮光层40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70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10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60的出光方向一侧,所述第二基板7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60的一侧,所述折射面210用于将从所述背光模组60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42内。
在本实施例中,从第一基板10的一侧入射的光源由背光模组60提供,背光模组60发出的光线经第一基板10入射到调光结构21,在调光结构21的折射面210上被折射,并从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出射,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当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线50时,电源线50的设置也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设置,从背光模组60发出的光照射到调光结构21时,一部分未被电源线50遮挡的光入射到折射面210上,这部分光线经折射面210折射后,从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出射,从而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显示面板模组包括背光模组60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70之间还设置有液晶层,第一基板10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70可以为彩膜基板,第一折射率层20和第二折射率层30设置在第一基板10上,遮光层40设置在第二基板70上。遮光层40的开口42处对应设置有多个彩色滤光片,从背光模组60发出的白光经彩色滤光片后转换为对应的彩色光,从而实现彩色显示。
在部分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时,显示模组不包含背光模组60,此时,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第一折射层设置于发光单元的出光方向一侧,第二折射率层30接触设置于第一折射率层20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遮光层40设置于第二折射率层30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遮光层40包括多个开口42,一开口42与一显示面板的像素对应。第一折射率层20的调光结构21的折射面210将从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调整到遮光层40的开口42内。显示面板还可以设置触控层等,触控层可以设置于遮光层远离发光单元的一侧,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所述显示终端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一折射率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折射率层包括多个调光结构;
第二折射率层,接触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
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相邻的两所述遮光单元之间设置有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二折射率层的折射率,所述调光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折射面,所述调光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且所述折射面靠近所述开口,所述折射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面包括至少一个折射斜面,所述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折射斜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面包括一个折射斜面,所述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为30度至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面包括两个连接的折射斜面,其中,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小于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折射斜面与所述第一基板的夹角为1度至2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面包括至少一个折射弧面,所述折射弧面朝所述调光结构内部凹陷,所述折射弧面用于将从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面靠近所述开口的边界在所述遮光单元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遮光单元的边界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射率层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电源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调光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内,以及至少部分所述折射面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的正投影与所述电源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一侧,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折射面用于将从所述背光模组入射的光线的出光方向调整到所述开口内。
10.一种显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211631194.6A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Pending CN115933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1194.6A CN115933243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1194.6A CN115933243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33243A true CN115933243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50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1194.6A Pending CN115933243A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332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9738B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11372538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78255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32164A1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KR102166727B1 (ko) 백라이트 모듈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068843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363235B (zh) 减反膜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US20190219853A1 (en) Coa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38504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130608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151735A (ja) レンズアレイ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並びにレンズアレイ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014071399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5047668B (zh) 显示面板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KR10166097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4527596B (zh) 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JP6398361B2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基板、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5933243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终端
CN11486484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US2023010009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0782796B (zh) 显示装置
CN115542611B (zh)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10948762B2 (en) Liquid crystal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822290B (zh) 发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9392421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