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9708A -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9708A
CN115929708A CN202211718806.5A CN202211718806A CN115929708A CN 115929708 A CN115929708 A CN 115929708A CN 202211718806 A CN202211718806 A CN 202211718806A CN 115929708 A CN115929708 A CN 115929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hydraulic pump
valve
hydraulic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880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婿邵
袁华强
肖承丰
颜宇光
雷发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Zoomlion Intelligent Aerial Work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880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97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9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9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发动机、第一液压泵、离合器、发电电机和第二液压泵;主多路阀,包括多个主工作联和为多个所述主工作联供油的总进油口;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泵的第一泵送油路和所述第二液压泵的第二泵送油路并联汇集于所述主多路阀的所述总进油口。其中,可采用常规的负载敏感泵、电磁离合器、负载敏感多路阀作为混合动力液压系统构成部件,使发动机与发电电机的动力以液压传动的方式进行混合,能够很方便地实现无机械耦合和冲击的动力混合,降低了对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的要求;而且,既能实现装在发动机、发电电机上的液压泵独立或组合工作,又能实现发动机带动发电电机发电。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高空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高空作业机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高空作业机械普遍采用液压传动方式,通过液压系统将燃油发动机从化学能或电动机从电能转化而来的机械能传递至执行机构。行业内为了使高空作业更节能、环保,高空作业机械的动力广泛采用电驱动与混合动力形式。
在充电方便、禁止尾气污染、噪声严控的室内应用场景中,电驱动高空车基本能够覆盖绝大部分工况需求,但是在室外充电不便的场合,燃油动力依然是更好的选择。为了兼顾环保要求和续航能力,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场景适应能力和利用率,作为集燃油动力续航力强与电驱动绿色环保两种优势于一体的混合动力产品,成为能同时满足前述不同要求的最优折衷方案。
现有的混动技术中,一些技术的动力传递依靠机械传动装置较多,结构相对复杂,液压系统主要用于驱动油缸类执行机构,并回收势能驱动发电机发电;一些技术是通过附加蓄能器和优化控制的方法来更好地提升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也有一些技术采用气动、电动的供能方式为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其液压系统构成与控制相对简单,适用于特定条件的场合,使用范围有限;更有部分技术采用了高空作业机械常用的内燃机与电机结合的动力提供方案,这种将内燃机与电动机以离合器接合共同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构成形式在控制上相对复杂,需要对内燃机、电动机的转速与扭矩进行实时匹配,当转速、扭矩匹配出现误差时,混合动力系统中的某个动力可能出现过输出或无输出现象,将面临过度耗能、连接轴过载等风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当前的至少一项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以实现无机械耦合和冲击的动力混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
依次同轴连接的发动机、第一液压泵、离合器、发电电机和第二液压泵;
主多路阀,包括多个主工作联和为多个所述主工作联供油的总进油口;
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泵的第一泵送油路和所述第二液压泵的第二泵送油路并联汇集于所述主多路阀的所述总进油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
前多路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泵送油路中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泵的输出流量;
其中,所述前多路阀包括前工作联,所述前工作联的工作油口连接至所述主多路阀的所述总进油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泵送油路设有用于防止泵送回流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泵送油路设有用于防止泵送回流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前工作联的工作油口与所述总进油口之间的连接油路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多路阀包括前卸荷阀,所述主多路阀包括主卸荷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为能够根据反馈压力进行自动排量调节的负载敏感液压泵,所述前多路阀和所述主多路阀为负载敏感液压多路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发电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泵工作,通过所述第二泵送油路向所述总进油口泵送压力油;
控制所述主工作联工作,其中所述主工作联向所述第二液压泵反馈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
控制所述发电电机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液压泵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自动调节泵排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泵工作,通过所述第一泵送油路泵送的压力油经过所述前多路阀的前工作联流向所述总进油口;
控制所述前工作联工作并向所述第一液压泵反馈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
控制所述发动机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设置为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调节所述前工作联的输出流量,所述第一液压泵根据所述前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节泵排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发电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泵工作,通过所述第二泵送油路向所述总进油口泵送压力油;
控制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泵工作,通过所述第一泵送油路泵送的压力油经过所述前多路阀的前工作联流向所述总进油口;
控制所述主工作联工作;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设置为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相应调节所述前工作联的输出流量作为所述第二液压泵的输出流量的补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供给流量不足;
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泵根据所述主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节至最大泵排量;
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大所述前工作联的输出流量;
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泵根据所述前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调增泵排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供给流量过剩;
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泵根据所述主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减泵排量;
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减所述前工作联的输出流量;
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泵根据所述前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调减泵排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减所述前工作联的输出流量,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前工作联的输出流量并未调减;
控制所述主多路阀中的流量控制阀,将多余流量卸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主多路阀、所述前多路阀均处于卸荷状态;
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使得所述发动机带动所述发电电机发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离合器为电磁式离合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压泵和第二液压泵为电比例变量泵。
本申请提供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中,通过设置依次同轴连接的发动机、第一液压泵、离合器、发电电机和第二液压泵,可采用常规的负载敏感泵、电磁离合器、负载敏感多路阀作为混合动力液压系统构成部件,使发动机与发电电机的动力以液压传动的方式进行混合,能够很方便地实现无机械耦合和冲击的动力混合,降低了对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的要求;而且,负载敏感液压泵可分别连接在发动机输出轴、发电电机输出轴上,通过离合器将发电电机连接至装在发动机输出轴的液压泵上,既能实现装在发动机、发电电机上的液压泵独立或组合工作,又能实现发动机带动发电电机发电。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的动力连接与传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的液压源部分的液压原理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与控制部分的液压原理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的动力连接与传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的执行机构与控制部分的液压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发动机 2发电电机
3第一液压泵 4第二液压泵
5离合器 6前多路阀
7第一单向阀 8第二单向阀
9主多路阀 10行走分流阀
11行走马达 12变幅油缸
13伸缩油缸 14平衡阀
15先导阀组 16辅泵
17辅泵电机 18连接轴
21行走联 22变幅联
23伸缩联
61前卸荷阀 62前工作联
91主卸荷阀 92流量控制阀
L1第一泵送油路L2第二泵送油路
D1总进油口D2总回油口
D3反馈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
依次同轴连接的发动机1、第一液压泵3、离合器5、发电电机2和第二液压泵4;
主多路阀9,包括多个主工作联和为多个主工作联供油的总进油口D1;
其中,第一液压泵3的第一泵送油路L1和第二液压泵4的第二泵送油路L2并联汇集于主多路阀9的总进油口D1。
在本申请中,如图1所示,动力与液压源部分由发动机、发电电机、离合器、两个液压泵组成。第一液压泵3与发动机1通过联轴器(即连接轴18)连接且无需分离,第二液压泵4与发电电机2通过联轴器连接且无需分离,第一液压泵3与发电电机2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离合器5两端。发动机1与发电电机2通过离合器5、液压系统进行传动,实现燃油动力与电动力的动力混合。
如图3所示,通过包括多个主工作联的主多路阀9,将两个液压泵的液压动力通过动作联输出。这样,发动机1与发电电机2的动力以液压传动的方式进行混合,很方便地实现了无机械耦合和冲击的动力混合,降低了对机械结构与电气控制的要求。液压泵分别连接在发动机输出轴、发电电机输出轴上,通过离合器5将发电电机2连接至装在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一液压泵3上,既能实现装在发动机1、发电电机2上的液压泵独立或组合工作,又因发电电机2具备电动机功能,还具备发电机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电动机与发电机功能切换,因而还能实现发动机1带动发电电机2发电,以下还将详叙。
参见图2,进一步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可包括:
前多路阀6,设置在第一泵送油路L1中并用于控制第一液压泵3的输出流量;
其中,前多路阀6包括前工作联62,前工作联62的工作油口连接至主多路阀9的总进油口D1。
这样,前多路阀6用于控制第一液压泵3的输出流量,主多路阀9用于分配流入执行机构的流量,在第二液压泵4独立工作时,会自动根据主多路阀9的总流量需求而自动调节输出流量。
在图1至图3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压泵3和第二液压泵4均为能够根据反馈压力进行自动排量调节,从而防止泵的输出过载的负载敏感液压泵,前多路阀6和主多路阀9相应为负载敏感液压多路阀。
其中,离合器5优选电磁式离合器,便于结合与分离控制。另外,为防止泵送液压油倒流,第一泵送油路L1设有用于防止泵送回流的第一单向阀7,第二泵送油路L2设有用于防止泵送回流的第二单向阀8,第一单向阀7设置在前工作联62的工作油口与总进油口D1之间的连接油路上。而且为便于将多余油液卸除,确保系统安全,前多路阀6中包括前卸荷阀61,主多路阀9中包括主卸荷阀91。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发电电机2驱动第二液压泵4工作,通过第二泵送油路L2向总进油口D1泵送压力油;
控制主工作联工作,其中主工作联向第二液压泵4反馈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
控制发电电机2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
其中,第二液压泵4根据各个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自动调节泵排量。
结合图2、图3,发电电机2可单独提供动力。此时,主卸荷阀91得电,液压系统处于非卸荷状态。发电电机2驱动第二液压泵4运行所泵送的油液进入主多路阀9进行流量分配,或汇入平衡阀14、行走分流阀10驱动行走马达11旋转,或流入平衡阀14、变幅油缸12推动油缸伸缩动作,或流入平衡阀14、伸缩油缸13推动油缸伸缩动作。
当主多路阀9的主工作联动作时,同时会将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通过LS2’、LS2传递至第二液压泵4,该压力是实时控制第二液压泵4的输出排量的必要条件,用于实现泵排量的自动调节。
此时,电机可以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通过主多路阀9控制各个执行机构的动作速度,第二液压泵4自动根据主多路阀9各联(即图示的行走联21、变幅联22、伸缩联23等)的控制信号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调节排量,达到减少能耗浪费的目的。
此外,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
控制发动机1驱动第一液压泵3工作,通过第一泵送油路L1泵送的压力油经过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流向总进油口D1;
控制前工作联62工作并向第一液压泵3反馈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
控制发动机1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
其中,控制器还设置为根据各个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调节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第一液压泵3根据前工作联62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节泵排量。
此为发动机单独提供动力的工况。前多路阀6中的前卸荷阀61得电,主多路阀9中的主卸荷阀91得电,液压系统处于非卸荷状态。
发动机1带动第一液压泵3输出液压油从P1、P1’口进入前多路阀6,控制前多路阀6中的前工作联62,使油液从A1口流出,经过第一单向阀7流入主多路阀9的进油口P2’,并由主多路阀9进行流量分配,或流入平衡阀14、行走分流阀10驱动行走马达旋转,或流入平衡阀14、变幅油缸12推动变幅油缸执行伸缩动作。
当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动作时,同时会将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通过LS1’、LS1传递至第一液压泵3,该压力是实时控制第一液压泵3的输出排量的必要条件,用于实现泵排量的自动调节。
此时,发动机1可以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通过前多路阀6控制第一液压泵3的输出流量,并由主多路阀9对此流量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分配,从而控制各个执行机构的动作速度。第一液压泵3的输出流量根据主多路阀9各联控制信号对应的总流量需求,由控制系统计算后对应调节前多路阀6工作联的输出流量,第一液压泵3则自动根据经LS1’、LS1传递而来的节流口压力信号调节输出流量,通过这种根据需求输出的方式,达到减少能耗浪费的目的。
此外,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控制发电电机2驱动第二液压泵4工作,通过第二泵送油路L2向总进油口D1泵送压力油;
控制发动机1驱动第一液压泵3工作,通过第一泵送油路L1泵送的压力油经过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流向总进油口D1;
控制主工作联工作;
其中,控制器还设置为根据各个主工作联的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相应调节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作为第二液压泵4的输出流量的补充。
此为发电电机与内燃机同时提供动力的工况。多路阀6中的前卸荷阀61得电,主多路阀9中的主卸荷阀91得电,液压系统处于非卸荷状态。发动机1带动第一液压泵3输出液压油从P1、P1’口进入前多路阀6,控制前多路阀6中的前工作联62使油液从A1流出,经过第一单向阀7流入主多路阀9的进油口P2’。
主多路阀9中的主卸荷阀91得电,液压系统处于非卸荷状态。发电电机2带动第二液压泵4输出液压油,油液流经P2口、第二单向阀8,进入主多路阀9的P2’油口。
此时,第一液压泵3与第二液压泵4输出的液压油进入在主多路阀9的总进油口D1合流,控制系统根据主多路阀9各联控制信号对应的总流量需求,由控制系统计算后对应调节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作为第二液压泵4的输出流量的补充,二者合流后由主多路阀9进行流量分配,或流入平衡阀14、行走分流阀10驱动行走马达旋转,或流入平衡阀14、变幅油缸12推动变幅油缸执行伸缩动作,从而实现燃油动力与电动力的混合动力输出。
进一步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供给流量不足;
控制第二液压泵4根据主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节至最大泵排量;
根据各个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大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
控制第一液压泵3根据前工作联62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调增泵排量。
或者,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供给流量过剩;
控制第二液压泵4根据主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减泵排量;
根据各个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减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
控制第一液压泵3根据前工作联62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调减泵排量。
进一步的,确定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并未调减;控制主多路阀9中的流量控制阀92,将多余流量卸流。
在发电电机与内燃机同时提供动力的工况下,若流量不足时,第二液压泵4自动根据经LS2’、LS2传递而来的节流口压力信号将输出调至最大。第一液压泵3则由控制系统识别主多路阀9各联的流量控制信号之后,相应增大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再自动根据经LS1’、LS1传递而来的节流口压力信号来增加输出。
当总流量过剩时,第二液压泵4自动根据经LS2’、LS2传递而来的节流口压力信号减小输出。第一液压泵3则由控制系统识别主多路阀9各联的流量控制信号之后,相应减小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再自动根据经LS1’、LS1传递而来的节流口压力信号来减小输出。若前多路阀6工作联的输出流量没有正确减小输出,此时主多路阀9的流量控制阀92则将多余的流量自动卸回油箱,起到以相对较低的压力卸荷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量浪费。
另外,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主多路阀9、前多路阀6均处于卸荷状态;
控制离合器5结合,使得发动机1带动发电电机2发电。
此为发动机带动发电电机发电的工况。当设备执行机构空闲时,液压系统不工作,控制系统可根据设备电量自动对电池充电。
此时,多路阀6中的前卸荷阀61失电,主多路阀9中的主卸荷阀91失电,液压系统处于卸荷状态,液压系统无负载。离合器5结合,发动机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液压泵3的轴、离合器5的轴与发电电机2连接,由发动机1带动发电电机2发电,为设备电池充电。
综上,本申请采用常规的负载敏感泵、负载敏感多路阀、电磁离合器作为混合动力液压系统构成部件,系统简单、元器件采购便捷、应用成熟。多个液压泵合流的传动方式简化了内燃机与电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结构,降低了对控制系统的要求,避免了复杂的机械传动装置,内燃机、电动机即便在混合动力工况中,各自依然能够独立运转,二者无需复杂的转速、扭矩匹配控制,从设计源头降低了系统构建成本和故障率。
在图4、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液压泵3和第二液压泵4采用电比例变量泵。其中,以电比例变量泵替代图1至图3中所示的负载敏感泵,可直接由控制系统根据执行机构速度需求对电比例泵进行排量调节。在图4中,还增设了带有先导阀组15的辅泵16,由辅助电机17驱动,作为补液泵。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这样能够做到相对负载敏感泵系统来说更节能,当然这也对电控系统要求稍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
依次同轴连接的发动机(1)、第一液压泵(3)、离合器(5)、发电电机(2)和第二液压泵(4);
主多路阀(9),包括多个主工作联和为多个所述主工作联供油的总进油口(D1);
其中,所述第一液压泵(3)的第一泵送油路(L1)和所述第二液压泵(4)的第二泵送油路(L2)并联汇集于所述主多路阀(9)的所述总进油口(D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
前多路阀(6),设置在所述第一泵送油路(L1)中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泵(3)的输出流量;
其中,所述前多路阀(6)包括前工作联(62),所述前工作联(62)的工作油口连接至所述主多路阀(9)的所述总进油口(D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送油路(L1)设有用于防止泵送回流的第一单向阀(7),所述第二泵送油路(L2)设有用于防止泵送回流的第二单向阀(8),所述第一单向阀(7)设置在所述前工作联(62)的工作油口与所述总进油口(D1)之间的连接油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多路阀(6)包括前卸荷阀(61),所述主多路阀(9)包括主卸荷阀(91)。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泵(3)和第二液压泵(4)为能够根据反馈压力进行自动排量调节的负载敏感液压泵,所述前多路阀(6)和所述主多路阀(9)为负载敏感液压多路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发电电机(2)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泵(4)工作,通过所述第二泵送油路(L2)向所述总进油口(D1)泵送压力油;
控制所述主工作联工作,其中所述主工作联向所述第二液压泵(4)反馈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
控制所述发电电机(2)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液压泵(4)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自动调节泵排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发动机(1)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泵(3)工作,通过所述第一泵送油路(L1)泵送的压力油经过所述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流向所述总进油口(D1);
控制所述前工作联(62)工作,并向所述第一液压泵(3)反馈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
控制所述发动机(1)以恒定的经济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设置为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调节所述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所述第一液压泵(3)根据所述前工作联(62)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节泵排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发电电机(2)驱动所述第二液压泵(4)工作,通过所述第二泵送油路(L2)向所述总进油口(D1)泵送压力油;
控制所述发动机(1)驱动所述第一液压泵(3)工作,通过所述第一泵送油路(L1)泵送的压力油经过所述前多路阀(6)的前工作联(62)流向所述总进油口(D1);
控制所述主工作联工作;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设置为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控制信号所对应的总流量需求而相应调节所述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作为所述第二液压泵(4)的输出流量的补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供给流量不足;
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泵(4)根据所述主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节至最大泵排量;
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大所述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
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泵(3)根据所述前工作联(62)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调增泵排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确定供给流量过剩;
控制所述第二液压泵(4)根据所述主工作联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自动调减泵排量;
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减所述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
控制所述第一液压泵(3)根据所述前工作联(62)反馈的控制阀节流口压力信号而调减泵排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各个所述主工作联的流量控制信号,调减所述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前工作联(62)的输出流量并未调减;
控制所述主多路阀(9)中的流量控制阀(92),将多余流量卸流。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包括控制器,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主多路阀(9)、所述前多路阀(6)均处于卸荷状态;
控制所述离合器(5)结合,使得所述发动机(1)带动所述发电电机(2)发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5)为电磁式离合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泵(3)和第二液压泵(4)为电比例变量泵。
CN202211718806.5A 2022-12-29 2022-12-29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Pending CN1159297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8806.5A CN115929708A (zh) 2022-12-29 2022-12-29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8806.5A CN115929708A (zh) 2022-12-29 2022-12-29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9708A true CN115929708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55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8806.5A Pending CN115929708A (zh) 2022-12-29 2022-12-29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970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8017B (zh) 液压驱动系统
CN101439663B (zh) 混合动力汽车空调压缩机及液压泵驱动系统
CN109282028B (zh) 混合动力车辆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60686C (zh) 用于在车辆中移动式使用的紧凑的螺旋式压缩机
CN102416867B (zh) 工程机械的双动力驱动装置
CN103370218A (zh) 蓄能器辅助的流体静力学动力传动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CN108533546B (zh) 采用双泵直驱及差动快进自动换接的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
CN213088564U (zh) 混动变速器液压系统
US9884538B2 (en) Turbo compound system for vehicle
CN201071519Y (zh) 原动机输出扭矩均衡控制装置
CN210133103U (zh) 一种辅助制动系统及车辆
CN202690564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带压力补偿的负载敏感多路换向阀
CN208330867U (zh)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双变量泵的分布式直驱挖掘机液压系统
CN213920655U (zh) 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液压系统、变速箱、动力系统
CN115929708A (zh) 混合动力液压系统
CN104500219A (zh) 活塞透平复合发动机
CN216478189U (zh) 一种液压系统和车辆
CN204402649U (zh) 活塞透平复合发动机
CN114151056A (zh) 一种油液混合动力压裂车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48440B (zh) 背压和动力油电液复合调控多执行器系统
CN11315385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CN209856328U (zh) 一种机电耦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和混合动力汽车
CN111536088B (zh) 一种高效机液耦合式液压变压器
CN208330872U (zh)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单变量泵的分布式直驱挖掘机液压系统
CN111255874A (zh) 一种机电耦合器液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