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0238A -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0238A
CN115920238A CN202310128920.0A CN202310128920A CN115920238A CN 115920238 A CN115920238 A CN 115920238A CN 202310128920 A CN202310128920 A CN 202310128920A CN 115920238 A CN115920238 A CN 115920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trol sheet
crosstalk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89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森飚
安子健
吴越
刘清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ke Tom Ca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ke Tom Ca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ke Tom Ca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ke Tom Cat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2892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0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0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0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穴位电刺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刺激系统。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包括:至少一片电极贴片;至少一电极控制片,与电极贴片可拆卸的电连接,提供电极贴片施加电刺激所需的能量,控制施加电刺激的参数;一充电盒,与电极控制片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提供电极控制片电能和施加电刺激的参数。本发明选用了体积较小的电路元件,实现了电极控制片的小型化,使得其能够与电极贴片相连接,搭建了穴位电刺激的可穿戴式设备,可以让使用者不依赖大型仪器,无需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方便轻松地在家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

Description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穴位电刺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刺激系统。
背景技术
皮肤电刺激疗法最初是通过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的电疗方法,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该疗法在止痛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在美国临床医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穴位电刺激是将皮肤电刺激和中国中医穴位针灸技术结合起来,在人体皮肤表面的特点穴位上施加特定的电信号,以此来取代针灸的侵入式治疗的一种电疗法。传统的针灸疗法需要用针刺破皮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目前,穴位电刺激一般由一些专业仪器来实现,这些仪器造价昂贵、体积庞大。治疗时,需要大量的导线连接人体与刺激装置,操作过程复杂,无法随身携带,不便于用户使用。不仅如此,典型的治疗通常需要同时对多个穴位进行刺激,常规的穴位电刺激仪器常使用其中一个电极作为参考点,其他电极与参考点电极形成回路,这样一方面不便于精确对穴位进行刺激,另一方面不同电极之间会存在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用户在非临床、无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无法居家方便地进行穴位电刺激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包括:
至少一片电极贴片,用于贴附到人体皮肤表面,对人体穴位施加电刺激;
至少一电极控制片,与所述电极贴片可拆卸的电连接,提供所述电极贴片施加电刺激所需的能量,控制施加电刺激的参数;
一充电盒,与所述电极控制片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提供所述电极控制片电能和施加电刺激的参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贴片包括:
一电极基底;
一电极负极,圆形,设置在所述电极基底上;
一电极正极,圆环状,设置在所述电极基底上且环绕于所述电极负极外;
一电极连接部,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与所述电极控制片的控制片连接部可拆卸的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基底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基底外形呈上窄下宽的圆台状,所述电极基底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所述电极基底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电极负极、所述电极正极分别通过埋设在所述电极基底内的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互为同心圆的设置在所述电极基底上,致使所述电极贴片形成同心圆双电极贴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的周围均涂覆有导电水凝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连接部优选为纽扣状电极插头;
所述控制片连接部优选为纽扣状凹陷插座,通过所述纽扣状凹陷插座插接所述纽扣状电极插头实现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控制片连接部的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控制片包括:
一控制片外壳,内部具有容纳腔,表面设置有内外连通的开口;
一控制片连接部,与所述电极贴片可拆卸的电连接,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用于连接的部分裸露于所述开口;
一控制片电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无线连接所述充电盒,与所述控制片连接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片外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控制片外壳以光敏树脂(DSMIMAGE 8000)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片电路包括:
一第一刚性基底;
一第一近场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与所述充电盒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
一第一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近场通讯模块的电源输出端;
一电源管理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电源输出端;
一第一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近场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控制端;
一隔离变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原边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副边连接所述控制片连接部;
所述控制片电路中各元器件之间通过埋设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内的导线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盒包括:
一充电盒外壳;
一第二电源,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内;
一第二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内,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电源输出端;
一第二近场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内,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与所述电极控制片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近场通讯模同时为至少一个所述电极控制片进行充电;
一交互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表面,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交互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盒外壳具有若干腔室,一个所述腔室对应容纳一片所述电极控制片;
当所述电极控制片放置于所述腔室时,所述电极控制片与所述第二近场通讯模块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室优选为5-6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盒外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充电盒外壳以光敏树脂(DSMIMAGE 8000)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包括:
一显示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显示当前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情况;
至少一控制按钮,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用于调节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具有四个控制按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也可以包括一触摸显示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交互装置还包括:
一蜂鸣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用于提示治疗过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充电盒还包括:
一近场通讯线圈,与所述第二近场通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近场通讯线圈采用NFC天线结合接受(Rx)线圈单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近场通讯线圈正对所述充电盒的腔室设置。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选用了体积较小的电路元件,实现了电极控制片的小型化,使得其能够与电极贴片相连接,搭建了穴位电刺激的可穿戴式设备,可以让使用者不依赖大型仪器,无需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方便轻松地在家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
2、电极贴片基于最短电流回流路径原则设计了同心圆双电极,电极控制片中也加入了隔离电源的设计,这些设计使得不同电极之间的电刺激不同发生相互串扰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电刺激装置的安全性,可以使用多个电极贴片同时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同步精确的对多个穴位进行电刺激。
3、选用了体积较小的电路元件,实现了充电盒的小型化和便携化,使得其能够与电极控制片进行无线通讯及对电极控制片进行无线充电,搭建了穴位电刺激的可穿戴式设备,可以让使用者摆脱线缆的束缚,无需专业人士指导的情况下方便轻松地在家进行穴位电刺激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贴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贴片的模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极控制片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盒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包括至少一片电极贴片1、至少一电极控制片2和充电盒3。
电极贴片1用于贴附到人体皮肤表面,对人体穴位施加电刺激。电极贴片1可以是一次性电极贴片,以便于使用后可丢弃或回收,避免使用时的交叉感染。
电极控制片2与电极贴片1可拆卸的电连接,电极控制片2提供电极贴片1施加电刺激所需的能量,电极控制片2还控制施加电刺激的参数。施加电刺激的参数优选包括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等参数。电极控制片2可以根据需要同时刺激的穴位数量设置有多个,例如5-6个。电极贴片1的数量优选不小于电极控制片2的数量,以便于在进行使用时,可以在每个电极控制片2上均可拆卸的设置有一片电极贴片1进行电刺激。
充电盒3与电极控制片2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充电盒3提供电极控制片2电能和施加电刺激的参数。
本发明使用时,电极控制片2放置到充电盒3上、充电盒3内或与充电盒3贴近的位置,以使得电极控制片2能与充电盒3进行近场通讯,获取充电盒3传输给电极控制片2的能量和参数。当需要进行电刺激时,将电极控制片2取出,电极控制片2与电极贴片1连接,将连接后的电极贴片1贴附在人体特点穴位上,开始电刺激。一次穴位电刺激结束后,可以将电极贴片1和电极控制片2的连接关系解除,若电极贴片1为一次性电极贴片,则丢弃一次性电极贴片,将电极控制片2收回,可继续与充电盒3进行近场通讯以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电极贴片1包括电极基底11、电极正极12、电极负极13和电极连接部14。电极正极12和电极负极13均设置在电极基底11上,电极正极12呈圆环状,电极负极13呈圆形,圆环状的电极正极12环绕于电极负极13外,即圆形的电极负极13位于圆环状的电极正极12中。电极连接部14分别电连接电极正极12和电极负极13,电极连接部14与电极控制片2的控制片连接部23可拆卸的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电极贴片1具有电极正极12和电极负极13,且呈内外绕包状态,相较于传统电刺激装置使用的单电极设计可以降低电极间串扰,提供更为精准的穴位刺激效果。电极连接部14作为中间的连接部件实现电极正极12、电极负极13与电极控制片2的可拆卸连接,便于使用、维护和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基底11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电极基底11外形呈上窄下宽的圆台状,电极基底11的底部设置有电极负极13和电极正极12,电极基底11的顶部设置有电极连接部14,电极连接部14和电极负极13、电极正极12分别通过埋设在电极基底11内的导线连接。在使用时,电极基底11顶部的电极连接部14与电极控制片2进行连接,电极基底11底部可直接贴附到人体皮肤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电极正极12和电极负极13互为同心圆的设置在电极基底11上,致使电极贴片1形成同心圆双电极贴片。采用同心圆双电极设计,可以为刺激电流提供最短回流路径,保证电刺激能量集中在电极覆盖区域,而传统单电极设计则需要在参考点与电极间形成电流通路,如果存在多个电刺激穴位,这些电流通路存在相互串扰的可能,刺激精确性将会受到影响。
本发明通过同心圆双电极的设计,使得多个电极贴片1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同时进行电刺激的情况下,不同的电极之间不会存在相互串扰,刺激的精确性将会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提升电极与人体皮肤接触时的导电能力,在电极负极13和电极正极12的周围均涂覆有导电水凝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部14优选为纽扣状电极插头。对应的,电极控制片2的控制片连接部23优选为纽扣状凹陷插座,通过纽扣状凹陷插座插接纽扣状电极插头实现电极连接部14和电极控制片2的控制片连接部的电连接。当然,电极连接部14和控制片连接部23不限于上述结构设计,两者可通过插接或卡接等结构均可,只要两者能实现可拆卸的电连接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正极12和电极负极13均采用铜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纽扣状电极插头的点连接部分采用铜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连接部14和电极负极13、电极正极12之间连接的导线为铜箔导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电极控制片2包括控制片外壳21、控制片电路22和控制片连接部23。
控制片外壳21内部具有容纳腔,控制片外壳21的表面设置有内外连通的开口。控制片电路22设置在容纳腔内,控制片电路22无线连接充电盒3,控制片电路22与控制片连接部23电连接。控制片连接部23与电极贴片1可拆卸的电连接,控制片连接部23设置在容纳腔内且用于连接的部分裸露于开口,以便于与电极贴片1连接。控制片电路22接收充电盒3提供的电能和参数,将电能经控制片连接部23传输给电极贴片1,经控制片连接部23控制电极贴片1施加电刺激的参数。电极控制片2既与电极贴片1可分开,又与充电盒3无线连接,独立设计的电极控制片2便于使用、维护和回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片外壳21为长方体结构,控制片外壳21以光敏树脂(DSMIMAGE 8000)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控制片电路22包括第一刚性基底221、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第一电源223、电源管理模块224、第一微控制器225和隔离变压器226。
第一刚性基底221表面分别焊接有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第一电源223、电源管理模块224、第一微控制器225和隔离变压器226。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第一电源223、电源管理模块224、第一微控制器225和隔离变压器226之间通过埋设在第一刚性基底221内的导线连接,以实现各元器件之间相互有序的电气连接。第一刚性基底221相对于柔性基底而言,第一刚性基底221即为刚性电路板,第一刚性基底221可以为酚醛纸层压板,环氧纸层压板,聚酯玻璃毡层压板和环氧玻璃布层压板中的一种。
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与充电盒3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采用近场通讯技术,通过NFC通讯和NFC供能的方式,接收充电盒3提供的能量和控制指令,即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将相关参数通过无线通讯传输到电极控制片2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近场通讯为电极控制片2提供能量。
第一电源223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的电源输出端。第一电源223用于储存充电盒3为电极控制片2提供的能量,在电极控制片2脱离充电盒3提供的能量时,也可以保持工作一段时间。
电源管理模块224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源223的电源输出端。电源管理模块224用于调整第一电源223的输出来给整个控制片电路22进行供电。
第一微控制器22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的信号输出端,第一微控制器22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管理模块224的控制端。在电极控制片2通过控制片连接部23与电极贴片1相连时,第一微控制器225可以经电源管理模块224来控制电极贴片1对人体穴位所施加电刺激的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
隔离变压器226的原边连接电源管理模块224的电源输出端,隔离变压器226的副边连接控制片连接部23。在电极控制片2通过控制片连接部23与电极贴片1相连时,将第一电源223提供电压与电极贴片1中电极正极12、电极负极13对人体皮肤施加的电刺激隔离开来,保证了电刺激过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采用NT3H2111(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荷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源223可以是锂离子电池(10mm×10mm×4mm,30mAh)。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224相关电阻电容可以选用0201封装类型的贴片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微控制器225选用MSP430FR2355(德州仪器公司,美国)作为微控制器,第一微控制器225的外围电阻电容可以选用0201封装类型的贴片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充电盒3包括充电盒外壳31、第二电源36、第二微控制器37、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和交互装置。第二电源36、第二微控制器37、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均设置在充电盒外壳31内,交互装置设置在充电盒外壳31表面,以便于人机交互。
第二电源36对充电盒3提供能量,第二电源36的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微控制器37的电源输入端、交互装置的电源输入端。
第二微控制器37连接交互装置的交互端,使用者通过交互装置可以显示当前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情况,使用者通过交互装置可以调节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
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连接第二微控制器37,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与电极控制片2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同时为一个或多个电极控制片2进行充电。充电盒3的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可以与电极控制片2的第一近场通讯模块222连接进行交互。一方面,充电盒3可以将设置好的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通过近场通讯技术传输到电极控制片2,电极控制片2可以控制电极贴片1按照充电盒3设置好的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进行电刺激;另一方面,充电盒3可以通过近场通讯技术为电极控制片2提供能量,电极控制片2的第一电源223可以将充电盒3提供的能量储存起来,在进行穴位电刺激的时候,电极控制片2可以以第一电源223作为能量供给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5,充电盒外壳31具有若干腔室35,一个腔室35对应容纳一片电极控制片2。当电极控制片2放置于腔室35时,电极控制片2与第二近场通讯模块222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腔室35可以装载电极控制片2进行充电和设置。充电盒3优选内部具有5-6个腔室35,在电刺激开始前或电刺激结束后,可将多个电极控制片2分别独立的收纳在各个腔室35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盒外壳31为长方体结构,充电盒外壳31以光敏树脂(DSMIMAGE 8000)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交互装置包括显示器32和控制按钮33,显示器3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微控制器37的信号输出端,显示器32用于显示当前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情况。显示器32还用于在设定的电刺激时长结束后,通过显示屏变色来提醒用户。
控制按钮33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二微控制器37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按钮33用于调节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设置。设置电刺激的参数可以通过充电盒3上的显示器32和控制按钮33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交互装置优选具有四个控制按钮33。具体设置电刺激的参数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第一和第二个控制按钮可以对电刺激的强度、频率、时长数值大小进行设置,第一个按钮为增加当前数值,第二个按钮为减小当前数值;第一和第二个控制按钮还可以对电刺激形式进行设置,第一和第二个控制按钮可以切换不同的电刺激形式;第三个控制按钮切换数位,在设置好一位数值后可使用该按钮切换为另一位数,方便对电刺激的强度、频率、时长数值大小进行设置;第四个控制按钮为切换设置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的控制按钮,可以按下此控制按钮可以对不同的参数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装置也可以包括一触摸显示屏,即将显示器和控制按钮集成于更便于使用的触摸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交互装置还包括蜂鸣器34,蜂鸣器3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微控制器37的信号输出端,蜂鸣器34用于提示治疗过程,例如用于在设定的电刺激时长结束后,发出声音提示用户治疗已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32可以是0.96寸4针IIC接口OLED显示屏(深圳市佳信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按钮33可以是4脚轻触开关(4.5mm×4.5mm×3.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蜂鸣器34可以是有源蜂鸣器12*9.5mm 12A03V(深圳市博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源36采用锂离子电池(31mm×20mm×4mm,160mAh)。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微控制器37采用MSP430FR2355(德州仪器公司,美国)作为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制器37的外围电阻电容可以选用0201封装类型的贴片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采用NT3H2111(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荷兰)。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盒3还包括近场通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线圈,近场通讯线圈与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的输出端连接。近场通讯线圈采用NFC天线结合接受(Rx)线圈单元。该单元具有轻与薄的特点,不影响装置尺寸,同时还具备耐冲击性,确保了高可靠性,解决了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的位置精度要求严格的问题,可以同时为多个电极控制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近场通讯线圈正对着朝向充电盒3的腔室35设置,可以一次为一个或多个电极控制片2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近场通讯线圈采用东京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TokyoDenkikagaku Kogyo K.K,TDK)的NFC天线结合接受(Rx)线圈单元。TDK通过磁性材料技术与工艺技术等技术专长,提供采用了独特柔性薄型磁性薄片的无线充电用Rx线圈单元以及NFC天线结合Rx线圈单元。其不仅实现了行业首屈一指的“轻”与“薄”,同时还具备耐冲击性,确保了高可靠性。在改善供电时的定位性这一电磁感应式弱点的同时,使其能够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充电。该NFC天线结合Rx线圈单元,改善NFC供电时定位要求严格这一缺点,使其无需进行定位的同时,还能够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盒3还包括第二刚性基底,第二刚性基底表面分别焊接第二电源36、第二微控制器37、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和近场通讯线圈,第二刚性基底和第二电源36、第二微控制器37、第二近场通讯模块38和近场通讯线圈一起作为充电盒3的电路系统,电路系统内的各个元器件之间通过埋设在第二刚性基底内的导线连接,以实现各元器件之间相互有序的电气连接。第二刚性基底的材质可以与第一刚性基底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本发明的系统工作时的工作流程如下:
1、在每次使用该设备时,先检查充电盒3剩余电量。
充电盒3的剩余电量可以通过交互装置,例如显示器32进行显示。
2、如果充电盒3剩余电量充足,将电极控制片2放置到能与充电盒3进行无线连接的位置,在充电盒3上通过交互装置设置电刺激强度、频率、时长以及形式等参数。
若充电盒3设置有腔室33,则优选将电极控制片2放置到充电盒3的腔室33中。
如果充电盒3剩余电量不足,可通过更换第二电源36方式,也可以采用为第二电源36充电的方式,补充充电盒3的电量。
3、设置好参数后,将电极控制片2取出,将其与电极贴片1连接。
电极贴片1优选为一次性电极贴片。
4、将连接后的电极贴片1贴附在人体特点穴位上,开始电刺激,充电盒3根据设置的电刺激时长开始计时,计时完成后充电盒3通过交互装置提示治疗结束。
可以是通过显示器32变色和蜂鸣器34报警的提示方式。
5、一次穴位电刺激结束后,可以将电极贴片1和电极控制片2的连接关系解除,丢弃或收回电极贴片1,将电极控制片2收回。
当电极贴片1为一次性电极贴片时,此时可直接丢弃电极贴片1。
当充电盒3设置有腔室33时,电极控制片2在收回时,可以直接放置到充电盒3的腔室33中进行充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6)

1.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片电极贴片;
至少一电极控制片,与所述电极贴片可拆卸的电连接,提供所述电极贴片施加电刺激所需的能量,控制施加电刺激的参数;
一充电盒,与所述电极控制片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提供所述电极控制片电能和施加电刺激的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片为一次性电极贴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片包括:
一电极基底;
一电极负极,圆形,设置在所述电极基底上;
一电极正极,圆环状,设置在所述电极基底上且环绕于所述电极负极外;
一电极连接部,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与所述电极控制片的控制片连接部可拆卸的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基底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基底外形呈上窄下宽的圆台状,所述电极基底的底部设置有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所述电极基底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电极连接部,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电极负极、所述电极正极分别通过埋设在所述电极基底内的导线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互为同心圆的设置在所述电极基底上,致使所述电极贴片形成同心圆双电极贴片。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负极和所述电极正极的周围均涂覆有导电水凝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连接部为纽扣状电极插头;
所述控制片连接部为纽扣状凹陷插座,通过所述纽扣状凹陷插座插接所述纽扣状电极插头实现所述电极连接部和所述控制片连接部的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控制片包括:
一控制片外壳,内部具有容纳腔,表面设置有内外连通的开口;
一控制片连接部,与所述电极贴片可拆卸的电连接,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用于连接的部分裸露于所述开口;
一控制片电路,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无线连接所述充电盒,与所述控制片连接部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片外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控制片外壳以光敏树脂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片电路包括:
一第一刚性基底;
一第一近场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与所述充电盒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
一第一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近场通讯模块的电源输出端;
一电源管理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电源输出端;
一第一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近场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控制端;
一隔离变压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上,原边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副边连接所述控制片连接部;
所述控制片电路中各元器件之间通过埋设在所述第一刚性基底内的导线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包括:
一充电盒外壳;
一第二电源,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内;
一第二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内,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电源输出端;
一第二近场通讯模块,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内,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与所述电极控制片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近场通讯模同时为至少一个所述电极控制片进行充电;
一交互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盒外壳表面,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电源输出端,交互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外壳具有若干腔室,一个所述腔室对应容纳一片所述电极控制片;
当所述电极控制片放置于所述腔室时,所述电极控制片与所述第二近场通讯模块通过近场通讯的方式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外壳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充电盒外壳以光敏树脂为材料,通过3D打印工艺制造。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装置包括:
一显示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至少一控制按钮,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
16.如权利要求12或15所述的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装置还包括:
一蜂鸣器,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
CN202310128920.0A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Pending CN115920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8920.0A CN115920238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8920.0A CN115920238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0238A true CN115920238A (zh) 2023-04-07

Family

ID=86649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8920.0A Pending CN115920238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02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84430B1 (ko) 재사용 가능한 절전 제어기가 구비된 전자 운송 장치
EP0789603B1 (en) Electrotransport system with remote telemetry link
US20210220677A1 (en) Hifu skin care device and cartridge
US20090118796A1 (en) External controller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system with coupleable external charging coil assembly
JP2008023353A (ja) バッテリ給電式の患者の皮下挿入器具
US20040044383A1 (en) Status indicator for implantable systems
KR100563587B1 (ko) 요실금 치료를 위한 리모콘형 전기 자극기
CN115920238A (zh) 一种无串扰的分体式多位点无线电刺激系统
JP2617942B2 (ja) 皮膚貼着型電気刺激装置キット
KR20110018021A (ko) 이종 광조사 휴대용 피부 트리트먼트 장치
CN216091368U (zh) 皮肤护理设备
CN219627435U (zh) 一种用于电刺激贴片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1986689U (zh) 一种用于多功能射频美容仪的控制系统
KR20190015662A (ko) 피부 미용을 위한 휴대용 핸드피스
CN220046828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理疗仪
CN111821566A (zh) 一种便携蓝牙式电针理疗仪
CN111068179A (zh) 一种柔性无源无线电刺激贴片及方法
CN219022545U (zh) 一种ems吸奶器
KR102507751B1 (ko) 저주파 뜸기 세트
CN219743692U (zh) 带遥控器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
CN209809318U (zh) 单磁扣无线脉冲按摩仪
CN221180627U (zh) 理疗仪收纳仓及理疗仪系统
CN213760226U (zh) 多功能电连接的磁力贴片与控制器结构
US20220361644A1 (en) Beauty device
CN108379737B (zh) 一种脉冲治疗排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