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8254A - 在蜂窝路由器与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在蜂窝路由器与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8254A
CN115918254A CN202180007464.3A CN202180007464A CN115918254A CN 115918254 A CN115918254 A CN 115918254A CN 202180007464 A CN202180007464 A CN 202180007464A CN 115918254 A CN115918254 A CN 115918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m
cellular router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074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宰尔·艾哈迈德·楚泰
法瓦德·艾哈迈德
托马斯·塞里斯
关文杰
艾·阿明·库尤姆
杨瑜
何家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smo Labs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smo Labs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smo Labs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Pismo Labs Technolog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18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8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使用蜂窝路由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替换连接的方法和系统。当所述服务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连接失败时,所述服务器开始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失败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替换连接。所述连接用于在所述蜂窝路由器与所述服务器之间传输请求和响应。所述请求包括从所述蜂窝路由器传输到所述服务器的认证请求。所述响应包括从所述服务器传输到所述蜂窝路由器的认证响应。所述认证请求和所述认证响应将用于认证容纳在所述服务器中的一个或多个SIM卡。通过利用所述认证响应来保持维持使用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所述一个或多个SIM卡建立的相应蜂窝连接,所述蜂窝路由器认证所述一个或多个SIM卡。

Description

在蜂窝路由器与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计算机网络的领域,且更确切地说,涉及用于将连接切换到蜂窝路由器与订户识别模块(SIM)站之间的另一连接的改进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远程地使用SIM卡是认证请求和认证响应在两个装置之间保持连续地传输的技术。因此,例如蜂窝路由器的联网装置维持蜂窝连接,所述蜂窝连接使用来自远离蜂窝路由器定位的另一装置(例如SIM站)的SIM卡建立。当蜂窝路由器使用来自SIM站的多个SIM卡时,针对多个SIM卡中的每一个保持不间断地且无误地传输认证请求和认证响应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可能存在对传输认证请求和认证响应造成障碍的网络问题或其它问题。由于不能从SIM站接收认证响应,因此蜂窝路由器随后不能维持使用多个SIM卡建立的蜂窝连接。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方法和系统使用通过蜂窝路由器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SIM站建立的第二连接。蜂窝路由器开始使用蜂窝路由器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与SIM站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SIM站随后检测是否停止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当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停止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时,SIM站开始通过蜂窝路由器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使用与蜂窝路由器的第二连接。SIM站然后使用蜂窝路由器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连接将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到蜂窝路由器。
蜂窝路由器包括多个SIM卡以使用蜂窝路由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建立多个连接。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在蜂窝路由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中。
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中的每一个在使用多个SIM卡中的相应SIM卡建立的多个连接中。
SIM站包括至少一个广域网(WAN)接口,以使用蜂窝路由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与蜂窝路由器建立多个连接。
如果相应SIM卡在网络外或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损坏,则停止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请求包括对容纳在SIM站中的至少一个SIM卡的认证请求。
所述响应包括从容纳在SIM站中的至少一个SIM卡检索的认证响应。
在检测是否停止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后,SIM站在开始使用第二连接之前进一步等待一段时间。
SIM站进一步开始使用蜂窝路由器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连接与蜂窝路由器接收另外的请求并且发送另外的响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和其优点,现在参考下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其中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图1A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网络环境;
图1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网络环境;
图2A是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B是说明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A说明蜂窝路由器的硬件基础架构;
图3B说明SIM站的硬件基础架构;
图4A说明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通信模块通过连接发送每个请求和接收每个响应;
图4B说明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多个连接发送多个请求和接收多个响应;
图4C说明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相应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多个连接中的每一个发送多个请求中的每一个和接收多个响应中的每一个;
图5A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IP包的结构;
图5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包含在IP包中的多个请求和/或响应的结构;
图6A是说明在本公开的SIM站处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B是说明在本公开的SIM站处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C是说明在本公开的SIM站处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A是说明在本公开的蜂窝路由器处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B是说明在本公开的蜂窝路由器处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C是说明在本公开的蜂窝路由器处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8说明每个心跳包如何通过蜂窝路由器与SIM站之间的每个连接保持传输以维持多个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仅提供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施本公开的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启发性描述。应理解,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在以下描述中给出特定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所述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例如,可以框图示出电路以避免以不必要的细节混淆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可以在没有不必要的细节的情况下示出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以免混淆实施例。
而且,应注意,实施例可以描述为过程,过程说明为流程图、作业图、数据流图、结构图或框图。尽管流程图可以将操作描述为循序过程,但许多操作可以并行或同时执行。另外,可以重新布置操作的次序。过程在其操作完成时终止,但是可以具有不包含在图中的额外步骤。过程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过程、子例程、子程序等。当过程对应于函数时,过程的终止对应于函数返回到调用函数或主函数。
尽管已经根据所示实施例描述了方法和设备,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在不脱离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变化。因此,旨在将以上描述中包含的和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解释为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意义。
实施例或其各部分可以用程序指令实施,所述程序指令可在处理单元上操作以用于执行如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以及操作。构成各种实施例的程序指令可以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媒体中。此外,如本文所公开,术语“非暂时性存储媒体”可以表示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包含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性RAM、磁芯存储器、软盘、软磁盘、硬盘、磁带、CD-ROM、快闪存储器装置、存储卡和/或用于存储信息的其它机器可读媒体。术语“机器可读媒体”包含但不限于,便携式或固定存储装置、光学存储媒体、磁性媒体、存储器芯片或盒式磁盘、无线信道以及能够存储、容纳或载送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媒体。机器可读媒体可以通过虚拟化来实现,且可以是虚拟机器可读媒体,包含在基于云的实例中的虚拟机器可读媒体。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媒体”、“主存储器”或“辅助存储装置”是指参与向处理单元提供指令以供执行的任何媒体。计算机可读媒体仅是机器可读媒体的一个实例,所述机器可读媒体可以承载用于实施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或技术中的任一个的指令。此媒体可以采用许多形式,包含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媒体、易失性媒体和传输媒体。非易失性媒体包含(例如)光盘或磁盘。易失性媒体包含动态存储器。传输媒体包含同轴电缆、铜线以及光纤。传输媒体还可以采用声波或光波的形式,例如在无线电波和红外线数据通信期间产生的声波或光波。
易失性存储装置可以用于在通过处理器/处理单元执行指令期间存储临时变量或其它中间信息。非易失性存储装置或静态存储装置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的静态信息和指令,以及各种系统配置参数。
存储媒体可以包含多个软件模块,所述软件模块可以实施为通过处理单元使用任何合适的计算机指令类型来执行的软件代码。软件代码可以作为一系列指令或命令或作为程序存储在存储媒体中。
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可以涉及将一个或多个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序列载送到处理器以供执行。例如,指令可以首先携载在来自远程计算机的磁盘上。或者,远程计算机可以将所述指令加载到其动态存储器中,且向运行一个或多个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序列的系统发送指令。
处理单元可以是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那些装置的任何组合,或配置成处理信息的任何其它电路系统。
处理单元执行程序指令或代码段以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此外,实施例可以由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硬件描述语言或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码中实施时,用于执行必要任务的程序指令可以存储于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中。处理单元可以通过虚拟化来实现,且可以是虚拟处理单元,包含在基于云的实例中的虚拟处理单元。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使用计算机系统来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在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处理单元可以驻留在计算机平台等机器上。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计算机系统响应于处理单元执行包含在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序列而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此类指令可以从另一计算机可读媒体读取到易失性存储器中。对易失性存储器中所含的指令的序列的执行使得处理单元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过程步骤。在替代实施例中,硬接线电路系统可以用于取代或结合软件指令来实施本公开。因此,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硬件电路系统以及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程序指令等代码段可以表示步骤、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别或者指令、数据结构或程序语句的任何组合。代码段可以通过传递和/或接收信息、数据、自变量、参数或存储器内容而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信息、自变量、参数、数据等可以经由包含存储器共享、消息传递、令牌传递、网络传输等任何合适的手段传递、转发或传输。
或者,硬接线电路系统可以用于取代或结合软件指令来实施符合本公开的原理的过程。因此,符合本公开的原理的实施方案不限于硬件电路系统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网络接口可以通过独立的电子组件实施或可以与其它电子组件集成。根据配置,网络接口可以不具有网络连接或具有至少一个网络连接。网络接口可以是以太网接口、无线通信接口、帧中继接口、光纤接口、电缆接口、数字订户线(DSL)接口、令牌环接口、串行总线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火线接口、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等。
网络接口可以连接到有线或无线接入网络。接入网络可以携载一个或多个网络协议数据。有线接入网络可以使用以太网、光纤、电缆、DSL、帧中继、令牌环、串行总线、USB、火线、PCI或可以传递信息的任何材料来实施。无线接入网络可以使用红外线、高速分组接入(HSPA)、HSPA+、长期演进(LTE)、WiMAX、GPRS、EDGE、GSM、CDMA、Wi-Fi、CDMA2000、WCDMA、TD-SCDMA、蓝牙、WiBro、演进数据优化(EV-DO);数字增强型无绳通信(DECT);数字AMPS(IS-136/TDMA);集成数字增强型(iDEN)或任何其它无线技术来实施。
实施例或其各部分可以计算机数据信号来实施,所述计算机数据信号可以采用用于经由传输媒体进行通信的任何合适形式,使得所述计算机数据信号是可读的以用于通过功能装置(例如,处理单元)执行从而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计算机数据信号可以包含可以在例如电子网络信道、光纤、空气、电磁媒体、射频(RF)链路等传输媒体上传播的任何二进制数字电子信号,因此数据信号可以呈电信号、光信号、射频或其它无线通信信号等的形式。在某些实施例中,代码段可以经由计算机网络下载,所述计算机网络例如互联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卫星通信系统、电缆传输系统等。
信息包是包含例如地址信息的控制信息以及用户数据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信息包可以是例如互联网协议(IPv4或IPv6)的网络层PDU、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的传送层PDU,或能够通过通信链路携载信息的任何其它协议的PDU。
应理解,指示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具体实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给出,而并非作为限制。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并且本公开的原理包含所有这些修改。所有元件的对应结构、材料、动作和等效物旨在包含用于结合其它元件执行功能的任何结构、材料或动作。除非明确说明,否则对单数元件的引用并非旨在表示“一个且仅一个”,而是“一个或多个”。此外,当在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中使用类似于“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或“A、B和C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时,所述短语旨在表示以下任何一个:(1)A中的至少一个;(2)B中的至少一个;(3)C中的至少一个;(4)A中的至少一个和B中的至少一个;(5)B中的至少一个和C中的至少一个;(6)A中的至少一个和C中的至少一个;或(7)A中的至少一个、B中的至少一个和C中的至少一个。
图1A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网络环境。蜂窝路由器110可以是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之间转发IP包的联网装置。蜂窝路由器110包括多个SIM卡,以便分别使用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建立多个蜂窝连接。出于说明的目的,图1A中示出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11和112。因此,出于说明的目的,图1A中示出两个蜂窝连接,例如蜂窝连接104和105。蜂窝连接104和105分别用于与例如基站107和108的基站连接。蜂窝路由器110随后通过基站107和108连接到网络,例如互连网络100。基站107和108可以来自不同或相同SIM运营商。因此,多个SIM卡中的每个SIM卡根据SIM运营商连接到对应基站。使用容纳在蜂窝路由器110中的相应SIM卡建立蜂窝连接104和105。蜂窝连接104和105用于分别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1和112执行IP包传输。蜂窝路由器110还可以包括多个SIM槽以分别耦合多个SIM卡。
对蜂窝路由器110中的SIM卡和无线通信模块的数目和类型没有限制。
蜂窝路由器110被配置成使用容纳在SIM站120中的一个或多个SIM卡以建立一个或多个蜂窝连接。SIM站120的SIM卡可以来自蜂窝路由器110的SIM卡的不同或相同SIM运营商。
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的多个SIM卡中的每个SIM卡包括国际移动订户标识(IMSI)。IMSI包括一组无线网络标识值,例如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络码(MNC)和移动订户识别号(MSIN)。
当蜂窝路由器110使用来自SIM站120的一个或多个SIM卡时,蜂窝路由器110检索对应于一个或多个SIM卡的一个或多个IMSI以建立一个或多个蜂窝连接。蜂窝路由器110随后保持将请求发送到SIM站120,以保持从SIM站120接收对一个或多个SIM卡的响应。所述请求是由蜂窝路由器110从对应SIM运营商的相应基站接收的认证请求。响应是来自一个或多个SIM卡的认证响应以用于转发到相应基站。当蜂窝路由器110从一个或多个基站接收请求时,蜂窝路由器110将请求转发到SIM站120。在从蜂窝路由器110接收到请求之后,SIM站120从一个或多个SIM卡检索响应以用于转发到蜂窝路由器110。当从SIM站120接收响应时,蜂窝路由器110随后将响应转发到一个或多个基站。蜂窝路由器110随后认证一个或多个SIM卡,并且保持维持使用来自SIM站120的一个或多个SIM卡建立的一个或多个蜂窝连接。通过一个或多个IP包发送和接收请求和响应。
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可以包括多个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UICC通常还称为SIM卡。或者,UMTS订户标识模块(USIM)、移动用户标识模块(RUIM)或CDMA订户标识模块(CSIM)适用于UICC,而不是本公开中的SIM卡。此外,代替或除了多个UICC,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还可以包括用于存储多个电子订户识别模块(eSIM)的多个嵌入式通用集成电路卡(eUICC)。当从SIM站120使用eSIM时,蜂窝路由器110从SIM站120检索相应的eSIM配置文件。作为IMSI,应保持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传输相应的请求和响应,以使eSIM保持维持使用相应eSIM配置文件建立的一个或多个蜂窝连接。
SIM站120是包括多个SIM卡槽的电子装置或服务器。多个SIM卡槽被配置成分别耦合多个SIM卡。SIM站120进一步包括多个WAN接口,以便与互连网络100连接。出于说明的目的,图1A中示出一个WAN接口,例如WAN接口122。可以通过使用以太网端口、以太网供电(PoE)端口、无线局域网(WLAN)接口,或用于连接到网络的其它接口来实施WAN接口。SIM站120经由WAN接口122通过例如连接102的连接与互连网络100连接。连接102可以是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并且使用以太网缆线、DSL、T1、Wi-Fi、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GSM演进增强数据速率(EDGE)、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长期演进(LTE)、5G建立。对SIM站120中的WAN接口的数目和类型以及通过WAN接口建立的连接没有限制。
互连网络100可以是允许连接计算装置或网络装置的任何网络。互连网络100可以包含但不限于互联网和内联网。可以经由互连网络100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建立多于一个连接。例如,可以通过使用蜂窝路由器110的无线通信模块111和112以及SIM站120的WAN接口122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建立两个连接。
蜂窝路由器11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WAN接口(图1A中未示出)以与SIM站120连接。一个或多个WAN接口可以通过使用以太网端口、以太网供电(PoE)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Wi-FiWAN接口或其它接口实施。
蜂窝路由器110可以使用容纳在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两者中的SIM卡来建立并使用蜂窝连接。应注意,蜂窝路由器110可以在初始阶段使用容纳在蜂窝路由器110中的至少一个SIM卡,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与SIM站120建立至少一个连接。或者,蜂窝路由器110可以在初始阶段使用蜂窝路由器110的至少一个WAN接口,用于与SIM站120建立至少一个连接。此外,蜂窝路由器110使用容纳在SIM站120中的SIM卡以与SIM站120建立更多连接。
图1B说明网络环境,其中与图1A的蜂窝路由器110相比,蜂窝路由器150包括五个无线通信模块,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因此,蜂窝路由器150被配置成分别通过蜂窝连接156、157、158、159和160与互连网络100连接。此外,与图1A的SIM站120相比,SIM站170包括两个WAN接口,例如WAN接口171和172。因此,SIM站170被配置成经由使用WAN接口171和172建立的相应连接与互连网络100连接。可以经由互连网络100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建立多个连接。
用于图1A中的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的元件和组件,例如本文所描述的SIM卡、UICC、USIM、RUIM、CSIM、eUICC和eSIM还适用于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仅蜂窝路由器中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数目、蜂窝路由器与SIM站之间的连接的数目以及SIM站中的WAN接口的数目在图1B中与图1A中不同。
图2A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A和1B查看图2A。图2A说明本公开的通用情形。
在网络环境中,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建立两个连接。当蜂窝路由器110使用来自SIM站120的一个或多个SIM卡时,蜂窝路由器110可能需要保持与SIM站120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以维持使用来自SIM站的一个或多个SIM卡建立的一个或多个蜂窝连接120。两个连接中的一个用于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当所述一个连接失败且停止传输请求和响应时,使用不同连接以便保持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
在过程201中,蜂窝路由器110通过两个相应无线通信模块111和112与SIM站120建立两个连接。
在过程202中,两个连接中的一个用于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例如,两个连接中的第一连接用于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请求是从与容纳在SIM站120中的一个或多个SIM卡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基站接收的请求。在从一个或多个基站接收请求之后,蜂窝路由器110通过第一连接将请求转发到SIM站120。SIM站120从一个或多个SIM卡检索响应,以通过第一连接转发到蜂窝路由器110。第一连接随后用于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
在过程203中,SIM站120检测第一连接是否已失败。由于蜂窝路由器110的无线通信模块损坏、蜂窝路由器110的其它硬件或软件问题,或其它网络问题,例如如果相应的SIM卡发生故障,第一连接可能失败。
如果SIM站120在过程203中检测到第一连接已失败,则SIM站120在过程204中通过两个连接中的另一连接发送响应。例如,另一连接是第二连接。当SIM站120未能通过第一连接将响应中的一个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时,SIM站120通过第二连接发送所述响应。此外,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使用第二连接发送并接收另外的请求和另外的响应。
在一个变形例中,在使用第二连接之前,SIM站120等待一段时间。SIM站120可以等待,因为第一连接仍可能够发送响应。SIM站12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在所述时间段内再次发送未能通过第一连接发送的响应。
应注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如果网络地址转换器(NAT)放置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的互连网络100中,则SIM站120可能无法建立任何连接。在本文中,可以实施交互式连接建立(ICE)的众所周知的技术,以允许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彼此连接且建立第一连接。当实施ICE时,用于NAT的会话遍历实用工具(STUN)和使用中继穿过NAT(TURN)可以允许IP包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传输。或者,如果NAT放置在互连网络100中,则众所周知的冲孔技术可以用于建立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的直接连接。还可以使用与建立的第一连接相同的技术建立第二连接。心跳包保持通过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的第一连接和第二连接传输以维持两个连接。即使不使用第二连接,仍保持维持第二连接。同时维持两个连接有利于切换到第二连接,而无需在第一连接失败的情况下对网络性能造成任何中断。
应注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存在多种方式来检测任何连接是否已失败。例如,ping和traceroute是可以用于检测任何连接是否已失败的工具。通过使用ping或traceroute通过连接传输回显请求包和回显响应包,以便检测连接中的任一个是否已失败。在将回显请求包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之后,如果SIM站120不接收任何回显响应包,则连接被检测为失败。在一个变形例中,回显请求包可以包含响应。在另一变形例中,响应可以包含回显请求。在另一变形例中,当连接未使用时,仅传输回显请求包而不发送响应。
当蜂窝路由器110通过第一连接将请求发送到SIM站120时,SIM站120在接收到请求之后通过第一连接将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周期性地执行发送请求和接收请求的过程。当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未能由SIM站120通过第一连接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时,SIM站120检测到第一连接已失败,并且开始再次通过第二连接发送响应。
在过程205中,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重新建立第一连接。在重新建立第一连接之后,如果第二连接失败,则可以再次使用第一连接。
如果第一连接在过程203中未失败,则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在过程206中保持使用第一连接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
在一个变形例中,在过程201中在蜂窝路由器110与SIM站120之间仅建立一个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在过程202中,蜂窝路由器110随后开始与SIM站120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第二连接可以在开始图2A的过程之后的任何阶段建立,而不在第一连接失效之后建立。或者,可以在第一连接失败之后仅建立一个不同连接,例如第二连接。
图2A中所示的方法还适用于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
与图1A相比,图1B说明可以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建立多于两个连接。例如,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建立五个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蜂窝路由器150使用这五个连接中的一个(例如第一连接)来与SIM站170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如果第一连接失败并且蜂窝路由器150停止接收响应,则SIM站150通过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中的一个发送响应。例如,SIM站170通过第二连接发送响应。
在一个变形例中,SIM站170通过所有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发送相同响应。蜂窝路由器150随后选择这四个连接中的一个以保持从SIM站170接收响应。例如,蜂窝路由器150选择第三连接并且舍弃通过第二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接收的其它响应。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随后通过第三连接发送并接收另外的请求和另外的响应。
图2B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过程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查看图2B。图2B说明当建立多于两个连接时图2A中所示的技术的不同变形例。
在网络环境中,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建立多个连接以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例如,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建立五个连接。使用蜂窝路由器150的五个无线通信模块,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2、154和155建立这五个连接。在此情形中,所有五个连接用于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然而,这些请求和响应用于容纳在SIM站170中的不同SIM卡。因此,蜂窝路由器150通过特定连接发送特定请求。SIM站170随后通过所述特定连接将响应发送到特定请求。如果五个连接中的任一个失败且停止传输响应,则SIM站170使用与其它四个连接不同的连接来发送响应。与图2A相比,如果连接已失败,则SIM站170维持无线通信模块标识(ID)。在五个连接中的一个失败之后,SIM站170通过不同连接发送包含无线通信模块ID的响应。无线通信模块ID是用于建立已失败的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的ID。蜂窝路由器150随后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模块ID识别响应预期针对的对象。
在过程210中,蜂窝路由器150通过相应无线通信模块与SIM站170建立多个连接。例如,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建立五个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分别使用蜂窝路由器150的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建立这五个连接。
在过程211中,五个连接用于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
在过程212中,SIM站170监视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在一个变形例中,蜂窝路由器150监视这五个连接。监视这五个连接以检测这五个连接中的任一个是否已失败。还监视这五个连接以确定每个连接的性能。可以基于连接的带宽确定性能。具有最高带宽的连接确定为具有最佳性能的连接。或者,可以基于连接的时延确定性能。具有最低时延的连接确定为具有最佳性能的连接。应注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存在多种方式来确定连接的性能。然后可以根据性能对五个连接中的每一个进行优先级排序。例如,第一连接具有最佳性能并且优先级排序为第一等级。第二连接具有比第一连接相对较低的性能并且优先级排序为第二等级。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一致地具有较低性能,并且它们分别优先级排序为第三等级、第四等级和第五等级。
在一个变形例中,如在过程211中描述的SIM站170,蜂窝路由器150执行对连接的监视。
在另一变形例中,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都不执行过程212。可以在执行过程211之后直接执行过程213。
在过程213中,SIM站170检测这五个连接中的任一个是否已失败。在图2A的过程202的技术之后执行过程213。
在过程214中,如果五个连接中的任一个失败且停止传输响应,则SIM站170开始通过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五个连接中的一个发送响应。一个连接应该具有最高等级。例如,第一连接已失败,并且在第二连接优先级排序为第二等级时,SIM站170开始通过第二发送响应。发送响应,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蜂窝路由器150通过考虑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来确定预期的响应。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随后通过第二连接发送并接收另外的请求和另外的响应。
在一个变形例中,SIM站170不执行过程212的技术。然而,蜂窝路由器150执行过程212的技术。SIM站170通过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所有五个连接发送相同响应,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当第二连接具有最高等级时,蜂窝路由器150选择仅通过第二连接接收到的响应。蜂窝路由器150随后舍弃通过第三连接、第四连接、第五连接接收到的其它响应。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随后通过第二连接发送并接收另外的请求和另外的响应。
在另一变形例中,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不执行在过程212中集中的技术。SIM站170通过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多个连接中的多于一个连接发送响应。蜂窝路由器150随后选择早先已传输响应的连接中的一个。例如,第二连接是早先已将响应传输到蜂窝路由器150的连接。
在过程215中,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重新建立在过程213中已失败的连接。或者,如果多于一个连接失败,则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重新建立已失败的所有连接。在重新建立任何连接之后,如果任何连接再次失败,则可以再次使用连接。
如果在过程213中五个连接都没有失败,则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在过程216中保持使用五个连接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
在图2A和2B中描述的过程是由蜂窝路由器和SIM站执行的过程。取决于各种条件和情形,蜂窝路由器和SIM站可以具有所建立的不同数目的连接并且不仅限于本文中提及的连接数目。通过互连网络在蜂窝路由器与SIM站之间建立的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在检测到一个或多个特定连接失败之后,开始使用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可以是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定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替换、替代或代替连接。
图3A说明蜂窝路由器110的硬件基础架构的系统,例如系统300。
系统300包括例如SIM卡槽303和306的多个SIM卡槽、无线通信模块304和307。SIM卡槽303和306中的每一个将容纳相应SIM卡。SIM卡槽303直接连接到无线通信模块304。SIM卡槽306直接连接到无线通信模块307。
系统300进一步包括多个天线,例如天线309和310。天线309用于无线通信模块304并且天线310用于无线通信模块307,以建立相应蜂窝连接来连接到互连网络100。
系统300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302、主存储器301、辅助存储装置305和系统总线308。处理单元302直接连接到主存储器301。处理单元302进一步经由系统总线308连接到辅助存储装置305、SIM卡槽303和306,以及无线通信模块304和307。
系统300进一步包括例如网络接口311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以连接到互连网络100。网络接口311可以使用以太网端口、PoE端口、WLAN接口、USB接口、Wi-FiWAN接口、LAN接口或其它接口来实施。
对系统300中的SIM卡槽、无线通信模块、天线和网络接口的数目和类型没有限制。
系统300还可以适用于图1B的蜂窝路由器150。系统300随后可以具有五个无线通信模块作为无线通信模块304和307。五个无线通信模块随后直接连接到相应五个SIM卡槽且经由系统总线308连接到处理单元302。
图3B说明SIM站120的硬件基础架构的系统,例如系统320。
系统320包括多个SIM卡槽,例如SIM卡槽323和324以容纳多个SIM卡。系统320进一步包括例如网络接口326的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以连接到互连网络100。网络接口100可以使用以太网端口、PoE端口、WLAN接口、USB接口、Wi-Fi WAN接口、LAN接口,或用于连接到互连网络100的其它接口来实施。
系统320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322、主存储器321、辅助存储装置325和系统总线327。处理单元322直接连接到主存储器321。处理单元322进一步经由系统总线327连接到网络接口326、辅助存储装置325,以及SIM卡槽323和324。
对系统300中的SIM卡槽和网络接口的数目和类型没有限制。
系统320还可以适用于图1B的SIM站170。系统320随后可以具有两个网络接口作为网络接口326。两个网络接口经由系统总线327连接到处理单元322。
图4A是说明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第一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发送每个请求和接收每个响应的图式。图4A进一步说明如果第一连接失败且停止传输响应,则SIM站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连接发送响应。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A和图2A查看图4A。
蜂窝路由器110经由第一连接通过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11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将例如请求410的第一请求发送到SIM站120。在接收到请求410之后,SIM站12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响应411的第一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蜂窝路由器110进一步经由第一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1发送例如请求412的第二请求。在接收到请求412之后,SIM站120随后尝试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响应413的第二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然而,由于第一连接失败,SIM站120可以不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将响应413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SIM站120随后创建例如响应414的第三响应,以通过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12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连接发送。由SIM站120创建的响应414含有响应413的内容,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11的无线通信模块ID。在经由第二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2接收到响应414之后,蜂窝路由器110提取响应414以识别无线通信模块111的无线通信模块ID。蜂窝路由器110随后检测到响应414预期用于经由第一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11接收。
图4B是说明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多个连接发送多个请求和接收多个响应的图式。图4B进一步说明如果多个连接中的一个失败并且停止传输响应,则SIM站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相应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多个连接中的其它连接发送多个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和图2B查看图4B。
蜂窝路由器150经由多个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多个连接将多个请求发送到SIM站170。例如,在蜂窝路由器150中存在五个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使用五个相应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建立五个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蜂窝路由器15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请求461的第一请求发送到SIM站170。在接收到请求461之后,SIM站17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响应462的第一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蜂窝路由器150随后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请求463的第二请求发送到SIM站170。然而,由于第一连接失败,因此SIM站170未能将例如响应464的第二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SIM站170随后创建四个响应,例如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包含响应464的内容。每个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进一步含有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SIM站170随后经由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55、154、153和152的相应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第五连接、第四连接、第三连接和第二连接发送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蜂窝路由器150首先依序从SIM站170接收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中的一个。例如,蜂窝路由器150首先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5通过第五连接接收响应465。蜂窝路由器150提取响应465以标识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蜂窝路由器150随后检测到响应465预期用于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接收。蜂窝路由器150进一步选择使用第五连接,以将另外的请求发送到SIM站170。因此,SIM站170随后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5通过第五连接发送另外的响应。
在一个变形例中,SIM站170仅通过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中的一个发送一个响应。在此变形例中,SIM站170监视所有连接且确定在过程211的技术之后的连接中的每一个的性能。SIM站170随后通过具有最佳性能且在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连接中等级最高的连接发送响应。例如,使用无线通信模块152建立的第二连接具有等级最高的最佳性能。SIM站170随后选择第二连接以将一个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例如,响应是用响应464的内容创建的响应468,所述内容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蜂窝路由器150检测到响应468预期用于由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经由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接收。蜂窝路由器150随后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2通过第二连接发送另外的请求。因此,SIM站17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2通过第二连接将另外的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
在另一变形例中,蜂窝路由器150的所有连接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用于同时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在此变形例中,所有连接和无线通信模块同时用于传输其自身的相应请求和响应以及用于传输失败连接的请求和响应。
在另一变形例中,仅蜂窝路由器150的一个连接和相应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当这一个连接失败并且停止传输请求和响应时,另一连接和相应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
图4C是说明如何经由蜂窝路由器的相应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多个连接中的每一个发送多个请求中的每一个和接收多个响应中的每一个的图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查看图4C。
蜂窝路由器150经由相应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多个连接发送多个请求。例如,蜂窝路由器15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将例如请求481、请求482、请求483、请求484和请求485的五个请求发送到SIM站170。使用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的五个相应无线通信模块建立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在接收到请求481、请求482、请求483、请求484和请求485之后,SIM站170经由相应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相应连接发送五个相应响应,例如响应486、响应487、响应488、响应489和响应490。
在一个变形例中,SIM站150使用相应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五个连接中的一个仅发送一个响应。这一个响应含有响应486、响应487、响应488、响应489和响应490的所有内容,所述内容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的所有对应无线通信模块ID。
图5A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例如IP包500的IP包的结构。IP包500是本文所描述的请求或响应的样本。可以使用例如TCP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实施本文所描述的连接。当使用TCP建立连接时,IP包500是TCP包。或者,可以使用例如UDP的无连接协议实施本文所描述的连接。当使用UDP建立连接时,IP包500是UDP包。
IP包500的结构包括IP标头部分501,所述IP标头部分可以含有IP地址、IP版本、生存时间以及其它信息。IP地址是蜂窝路由器和SIM站的IP地址。
IP包500的结构进一步包括标头部分502。标头部分502可以是TCP标头部分或UDP标头部分。当IP包500是TCP包时,标头部分502可以含有蜂窝路由器的端口号、SIM站的端口号、序列号、确认号、TCP数据偏移、保留数据、控制标志、窗口大小TCP校验和、紧急指针和mTCP任选数据。端口号是蜂窝路由器的端口号和SIM站的端口号。当IP包500是UDP包时,标头部分502含有蜂窝路由器的端口号、SIM站的端口号、长度和校验和。
IP包500的结构进一步包括装置ID部分503,所述装置ID部分503可以包含蜂窝路由器的序列号和SIM站的序列号。IP包500的结构进一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ID部分504,所述无线通信模块ID部分504可以含有蜂窝路由器的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ID。无线通信模块ID用于识别IP包预期通过其传输的连接。
IP包500的结构进一步包括SIM消息部分505,所述SIM消息部分505可以含有用于容纳在SIM站中的一个或多个SIM卡中的一个或多个认证请求,和/或一个或多个认证响应。IP包500的结构进一步包括序列号部分506,所述序列号部分506可以含有当接收IP包时在蜂窝路由器或SIM站处将IP包重新排序的序列号。
当在蜂窝路由器与SIM站之间的互连网络中存在NAT时,蜂窝路由器和SIM站两者维持用于将IP包传输到彼此的相应NAT表。
当蜂窝路由器110通过连接将请求发送到SIM站时,SIM站将具有相应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ID中的每一个记录在表中。表可以存储在SIM站的存储媒体,例如辅助存储装置325中。SIM站随后遵循无线通信模块ID的表和相应连接,以通过连接将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
例如,存在使用蜂窝路由器的五个相应无线通信模块建立的五个连接。五个连接是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这五个相应无线通信模块的ID是“A”、“B”、“C”、“D”和“E”。不存在无线通信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ID应限于“A”、“B”、“C”、“D”和“E”的限制。本文所公开的无线通信模块ID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在一个变形例中,无线通信模块ID可以是整数。而且,不存在表应仅包含连接名称和无线通信模块ID信息的限制。在一个变形例中,下文呈现的表还可以包含执行本发明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能需要的其它相关联信息。将存储在表中的其它相关联信息可以由制造商,或由SIM站或蜂窝路由器的用户或管理员默认地设置。下文仅出于说明的目的提供样本表:
连接名称 无线通信模块ID
第一连接 A
第二连接 B
第三连接 C
第四连接 D
第五连接 E
在根据上述表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蜂窝路由器通过第一连接将请求发送到SIM站时,请求包含无线通信模块ID“A”。在接收到请求之后,SIM站从请求检测到无线通信模块ID“A”。SIM站通过考虑无线通信模块ID“A”从SIM卡检索响应。SIM站随后通过与无线通信模块ID“A”的连接中的任一个将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蜂窝路由器随后检测到响应是对预期用于通过第一连接接收的请求的响应。
在一个变形例中,可以在蜂窝路由器与SIM站之间使用仅一个连接来传输请求和响应。所有其它连接不在蜂窝路由器与SIM站之间使用。任何无线通信模块ID可以不与请求和响应一起传输。因为在此变形例中仅使用一个连接,所以蜂窝路由器和SIM站可以在没有无线通信模块ID的情况下识别请求和响应。当这一个连接失败且停止传输请求和响应时,随后开始另一连接以用于传输请求和响应。当通过另一连接传输时,任何无线通信模块ID可以不包含在请求和响应中。
当作为请求发送到SIM站时,IP包500可以是由蜂窝路由器封装的封装包。在接收封装包作为请求之后,SIM站对封装包进行解封装。在对封装包进行解封装之后,SIM站确定来自用于相应SIM卡的SIM消息部分505的一个或多个认证请求。SIM站进一步识别无线通信模块ID并且维持用于无线通信模块ID和相应连接的表。SIM站随后从相应SIM卡检索一个或多个认证响应,以作为对请求的响应封装在SIM消息部分505中的封装包中。由SIM站封装的封装包遵循IP包500的结构并且是对请求的响应。
SIM站将封装包作为对请求的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在接收到封装包之后,蜂窝路由器对封装包进行解封装,以确定一个或多个认证响应。
应注意,蜂窝路由器和SIM站应该将包含在IP标头部分501、TCP/UDP标头部分502、装置ID部分503、无线通信模块ID部分504和序列号部分506中的元素与包含在SIM消息部分505中的元素一起在相应IP包中封装和解封装。
图1A的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以及图1B的蜂窝路由器150和SIM站170使用IP包500的结构来发送并接收请求和响应。
图5B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包含在例如IP包500的IP包中的多个请求和/或响应的结构520。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5A查看图5B。
与图5A相比,图5B说明结构520中的多于一个SIM消息部分。另外,SIM消息1部分522、SIM消息2部分523和SIM消息3部分524中的每一个可以含有相应无线通信模块ID,以及用于相应SIM卡的认证请求和/或认证响应。蜂窝路由器可以通过一个连接将进入IP包中遵循结构520的用于SIM卡的多个认证请求发送到SIM站。通过考虑相应无线通信模块ID,SIM站随后检测认证请求中的每一个预期用于哪个SIM卡。SIM站进一步通过一个连接将进入另一IP包中的相应认证响应发送到蜂窝。通过考虑相应无线通信模块ID,蜂窝路由器随后检测认证响应中的每一个预期用于哪个SIM卡。
图6A是说明在本公开的SIM站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A和4A查看图6A。
在过程601中,SIM站12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从蜂窝路由器110接收例如请求410的第一请求。在过程602中,在接收到请求410之后,SIM站12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响应411的第一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
在过程603中,SIM站12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从蜂窝路由器110接收例如请求412的第二请求。在过程604中,在接收到请求412之后,SIM站120检测第一连接是否失败。当例如响应413的第二响应未能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发送时,SIM站120检测到第一连接已失败。
应注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即使在通过第一连接接收到请求410或任何其它请求之后,SIM站120可以检测第一连接是否已失败。
在过程605中,如果SIM站120在过程604中检测到第一连接已失败,则SIM站12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2通过第二连接发送例如响应414的第三响应。在本文中,在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之前,SIM站120用响应413的内容创建响应414,所述内容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11的无线通信模块ID。
在过程606中,如果在过程604中第一连接尚未失败,则SIM站12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将响应413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10。
图6B是说明在本公开的SIM站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4B和6A查看图6B。
与图6A相比,图6B说明蜂窝路由器包括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以与SIM站建立多个连接。例如,蜂窝路由器150包括五个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以与SIM站170建立相应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
当SIM站150在过程604中检测到第一连接已失败时,SIM站150随后通过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多个连接发送多个响应。多个响应是例如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这四个响应由SIM站170用响应(例如,响应464)的内容创建。响应644未能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发送。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
在一个变形例中,SIM站150确定可用连接的数目。可用连接是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因此,可用连接的数目是四。SIM站170随后创建四个响应,例如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
在过程625中,SIM站170分别通过第五连接、第四连接、第三连接和第二连接发送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
图6C是说明在本公开的SIM站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和4C查看图6C。
在过程641中,SIM站170经由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多个连接从蜂窝路由器150接收多个请求。SIM站170通过五个相应连接接收例如五个请求,例如请求481、请求482、请求483、请求484和请求486。五个连接是使用五个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建立的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五个无线通信模块是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
在过程642中,SIM站170经由相应的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相应连接将多个响应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在分别接收到请求481、请求482、请求483、请求484和请求486之后,SIM站170发送例如五个响应,例如响应486、响应487、响应488、响应489和响应490。
响应通过连接发送,对应请求通过所述连接接收。例如,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接收请求481。在本文中,对请求481的响应是响应486。SIM站17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将响应486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因此,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将响应487、响应488、响应489和响应490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
在过程643中,SIM站170检测连接中的任一个是否已失败。与图6A的过程604相比,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能失败,并且停止传输响应。因此,对应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未能通过一个或多个相应连接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例如,SIM站170检测已失败的连接,例如第一连接。因此,响应未能通过第一连接发送到蜂窝路由器150。SIM站170用未能发送的响应的内容创建新响应。新响应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并且通过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中的一个或全部发送。
当通过连接发送新响应时,SIM站170遵循连接的等级。SIM站170选择具有最高等级的连接并且通过所选择连接发送新响应。
在一个变形例中,当通过所有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发送响应时,SIM站170创建新的多个响应。当使用所有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发送新的多个响应时,SIM站170遵循过程625中描述的技术。
对在过程643中检测为失败的连接的数目没有限制。失败连接的数目可以多于一个连接,并且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中的任一个可能失败。应注意,对于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应在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同时维持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中的至少两个。
如果在过程643中,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都没有失败,则SIM站170随后在过程645中保持通过所有这些连接接收并发送另外的请求和另外的响应。
图6A、6B和6C是根据图2A和2B执行的SIM站的功能的不同变形例。
图7A是说明在本公开的蜂窝路由器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A、4A和6A查看图7A。
在过程701中,蜂窝路由器11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请求410的第一请求发送到SIM站120。
在过程702中,蜂窝路由器11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从SIM站120接收例如响应411的第一响应。
在过程703中,蜂窝路由器11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将例如请求412的第二请求发送到SIM站120。
在过程704中,蜂窝路由器11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从SIM站120接收例如响应413的第二响应。如果在图6A的过程604中,第一连接未失败,则响应413由蜂窝路由器110接收。
或者,蜂窝路由器11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2通过第二连接接收例如响应414的第三响应。如果在图6A的v604中,第一连接已失败,则响应414由蜂窝路由器110接收。当响应414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11的无线通信模块ID时,蜂窝路由器110从响应414识别无线通信模块111的无线通信模块ID。蜂窝路由器110随后检测到包含在响应414中的内容预期用于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11通过第一连接使用响应413接收。
图7B是说明在本公开的蜂窝路由器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4B、6B和7A查看图7B。
与图7A相比,图7B说明蜂窝路由器包括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以与SIM站建立多个连接。例如,蜂窝路由器150包括五个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以与SIM站170建立相应连接,例如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
在过程714中,蜂窝路由器150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通过第一连接从SIM站170接收例如响应464的第二响应。当第一连接在过程604中未失败时,响应464由蜂窝路由器150接收。
或者,蜂窝路由器150通过除了第一连接之外的多个连接从SIM站170接收多个响应。当在过程604中,第一连接失败并且停止传输响应时,多个响应由蜂窝路由器150接收。例如,蜂窝路由器150经由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55、154、153和152的四个相应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例如第五连接、第四连接、第三连接和第二连接的四个相应连接接收四个响应,例如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中的每一个包括响应464的内容,包含无线通信模块151的无线通信模块ID。
蜂窝路由器150可以同时接收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中的多于一个。蜂窝路由器150随后选择同时接收的响应中的一个。蜂窝路由器150进一步选择通过其接收所选择响应的连接。当蜂窝路由器150遵循图2B的过程211中描述的技术执行监视并且将连接优先级排序时,可以由蜂窝路由器150选择连接。由蜂窝路由器150选择的连接在所有连接中具有最高等级。
在一个变形例中,蜂窝路由器150选择在序列中首先接收到的响应,并且随后选择通过其接收第一响应的连接。例如,响应468是由蜂窝路由器150接收的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中的第一响应。当通过第二连接接收响应468时,蜂窝路由器150随后选择第二连接。蜂窝路由器150随后使用第二连接与SIM站170发送另外的请求并接收另外的响应。
在另一变形例中,蜂窝路由器150可以仅接收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中的一个。如果蜂窝路由器150仅接收响应465、响应466、响应467和响应468中的一个,则蜂窝路由器150随后选择通过其接收唯一的一个响应的连接。蜂窝路由器150随后开始使用所选择连接与SIM站150发送另外的请求并接收另外的响应。
图7C是说明在本公开的蜂窝路由器处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4C和6C查看图7B。
在过程720中,蜂窝路由器150分别经由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多个连接将多个请求发送到SIM站170。例如,蜂窝路由器150发送五个请求,例如,请求481、请求482、请求483、请求484和请求485。经由例如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的相应五个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例如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的五个相应连接发送这五个请求。
在过程721中,蜂窝路由器150分别经由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通过多个连接从SIM站170接收多个响应。例如,蜂窝路由器150接收五个响应,例如响应486、响应487、响应488、响应489和响应490。这些响应分别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51、152、153、154和155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接收。如果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中的一个或多个失败并且停止传输响应,则蜂窝路由器150通过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连接接收一个或多个响应。SIM站170创建这一个或多个响应。所创建的一个或多个响应包括由于故障而未能通过一个或多个连接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响应的内容。所创建的一个或多个响应进一步包括相应无线通信模块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模块ID。在接收到所创建的一个或多个响应之后,蜂窝路由器150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模块ID识别所创建的一个或多个响应预期针对的对象。
图7A、7B和7C是根据图2A和2B执行的蜂窝路由器的功能的不同变形例。
图8是说明每个心跳包如何通过蜂窝路由器150与SIM站170之间的每个连接保持传输以维持多个连接的图式。优选地使用UDP协议发送心跳包。然而,还可以使用例如TCP协议的其它通信协议。在一个变形例中,心跳包可以包含请求。在另一变形例中,请求可以包含心跳包。在另一变形例中,当连接不在使用中时,仅在没有所述请求的情况下传输心跳包。为了更好地理解实施例,应结合图1B和4C查看图8。
蜂窝路由器150通过多个连接将多个心跳包发送到SIM站170以维持多个连接。例如,蜂窝路由器150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第二连接、第三连接、第四连接和第五连接发送五个心跳包,例如心跳包801、心跳包802、心跳包803、心跳包804和心跳包805。蜂窝路由器150周期性地通过连接中的每一个发送心跳包。蜂窝路由器110和SIM站120还适用于图8。
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做出各种修改、添加或省略。例如,系统和设备的组件可以集成或分离。此外,本文所公开的系统和设备的操作可以由更多、更少或其它组件执行,并且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包含更多、更少或其它步骤。另外,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次序执行步骤。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使用通过蜂窝路由器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订户识别模块(SIM)站建立的第二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在所述蜂窝路由器处,开始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连接与所述SIM站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
b.在所述SIM站处,检测是否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
c.在所述SIM站处,当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响应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开始通过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使用与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连接;以及
d.在所述SIM站处,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将所述响应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发送到所述蜂窝路由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蜂窝路由器包括多个SIM卡以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建立多个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中的每一个在使用所述多个SIM卡中的相应SIM卡建立的所述多个连接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IM站包括至少一个广域网(WAN)接口,以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蜂窝路由器建立多个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相应SIM卡在网络外或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损坏,则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响应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包括对容纳在所述SIM站中的至少一个SIM卡的认证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响应包括从容纳在所述SIM站中的至少一个SIM卡检索的认证响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步骤(b)之后,在所述SIM站处,在步骤(c)处开始使用所述第二连接之前等待一段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步骤(d)之后,在所述SIM站处,开始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与所述蜂窝路由器接收另外的请求并发送另外的响应。
11.一种用于使用通过蜂窝路由器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订户识别模块(SIM)站建立的第二连接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所述蜂窝路由器;以及
所述SIM站;
其中所述蜂窝路由器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
至少一个第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
多个无线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SIM站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
至少一个第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
至少一个广域网(WAN)接口;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执行并且被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处理单元用于:
a.开始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连接与所述SIM站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执行并且被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b.检测是否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响应中的一个或多个;
c.当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响应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开始通过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使用与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连接;以及
d.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将所述响应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发送到所述蜂窝路由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蜂窝路由器进一步包括多个SIM卡以使用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块建立多个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在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块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连接和所述第二连接中的每一个在使用所述多个SIM卡中的相应SIM卡建立的所述多个连接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SIM站使用所述多个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WAN接口与所述蜂窝路由器建立多个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如果相应SIM卡在网络外或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损坏,则停止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所述响应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请求包括对容纳在所述SIM站中的至少一个SIM卡的认证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响应包括从容纳在所述SIM站中的至少一个SIM卡检索的认证响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进一步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执行并且被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在步骤(b)之后,在步骤(c)处开始使用所述第二连接之前等待一段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进一步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可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执行并且被配置成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在步骤(d)之后,在所述SIM站处,开始使用所述蜂窝路由器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与所述蜂窝路由器接收另外的请求并发送另外的响应。
CN202180007464.3A 2021-05-28 2021-05-28 在蜂窝路由器与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59182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21/054676 WO2022248923A1 (en) 2021-05-28 2021-05-28 Methods and systems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s between a cellular router and a serv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8254A true CN115918254A (zh) 2023-04-04

Family

ID=81175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07464.3A Pending CN115918254A (zh) 2021-05-28 2021-05-28 在蜂窝路由器与服务器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7176A1 (zh)
CN (1) CN115918254A (zh)
GB (1) GB2612386A (zh)
WO (1) WO202224892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4221A (zh) * 2011-11-27 2012-04-04 深圳市掌控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聚合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30201316A1 (en) * 2012-01-09 2013-08-08 May Patent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er based control
US20140051398A1 (en) * 2011-04-14 2014-02-20 Avi Ben Shlush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authentication and/or identification data of a cellular subscriber
US20160094985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to exchang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information over a distance
US20190373444A1 (en) * 2018-06-04 2019-12-05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remot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 at a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2561A1 (en) * 2012-07-19 2014-0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load balancing between cellular network subscriptions in a router having both short rang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US9854435B2 (en) * 2014-09-30 2017-12-26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SIM cards inserted at another device
US10270724B2 (en) * 2015-03-02 2019-04-23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messages at a multi-SIM network nod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1398A1 (en) * 2011-04-14 2014-02-20 Avi Ben Shlush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authentication and/or identification data of a cellular subscriber
CN102404221A (zh) * 2011-11-27 2012-04-04 深圳市掌控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聚合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20130201316A1 (en) * 2012-01-09 2013-08-08 May Patent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er based control
US20160094985A1 (en) * 2014-09-30 2016-03-31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to exchang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information over a distance
US20190373444A1 (en) * 2018-06-04 2019-12-05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remot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 at a device
CN110809905A (zh) * 2018-06-04 2020-02-18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在设备处使用远程订户标识模块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NETWORKS: "C4-151568 "Modify Bearer Request when amp;quot;Active flag amp;quot; is set"", 3GPP TSG_CT\\WG4_PROTOCOLLARS_EX-CN4, no. 4, 2 October 2015 (2015-10-02) *
马立新;金月光;: "关于WLAN Mesh漫游接入认证协议的研究", 软件, no. 06, 15 June 2013 (2013-06-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8923A1 (en) 2022-12-01
GB202203167D0 (en) 2022-04-20
GB2612386A (en) 2023-05-03
US20240057176A1 (en) 2024-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50321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remot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 at a device
CN111262772B (zh) 用于安置在网络环境中的节点的方法及节点
CN105723784B (zh) 用于通过隧道组传输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59564A (zh) 可信的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场景
US2024005717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s between a cellular router and a server
CN10987376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US20140177575A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n application session, device and corresponding notification
KR101896562B1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무선 장비 컨트롤러, 무선 장비, 그리고 기지국
KR20140115106A (ko) 통신 시스템의 모바일 ip 서버에서의 데이터 패킷 전달 방법 및 그 모바일 ip 서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8474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