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5492A - 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15492A CN115915492A CN202211435181.1A CN202211435181A CN115915492A CN 115915492 A CN115915492 A CN 115915492A CN 202211435181 A CN202211435181 A CN 202211435181A CN 115915492 A CN115915492 A CN 1159154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tributed
- communication
- equipment
- authority
- identif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了解决分布式设备间交互不便利的问题,通过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第一分布式设备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第二分布式设备,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方便的将同一局域网下的设备自动进行组网,不需要像安卓系统那样手动进行繁琐的连接,能够提高设备组网的自动性与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Intelligent Device)是指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设备、器械或者机器。例如,智能头盔为智能设备,智能头盔是通过把普通头盔进行升级,达到所需要的智能功能,即为智能头盔。智能头盔可以实现音视频的采集功能,同时智能头盔需要与无线发射主机接驳使用,后端由相应的接收主机或者装有客户端软件的计算机来控制,实现可视化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具体的传输距离既要根据现场环境而定,也要根据不同的无线发射主机的功能功率等来决定。
传统技术中,智能头盔等智能设备主要是通过搭载安卓(Android)系统实现,安卓系统对于硬件的性能要求较高,并且基于安卓系统实现智能设备时,需要通过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启动相应的APP进行权限控制,头盔通过蜂窝数据网络把数据上传到对应的后台。由于智能设备是通过搭载Android系统实现的,所以在和其它分布式设备交互时,存在面临分布式设备间交互不便利的问题,特别是与无屏的分布式设备交互时会非常麻烦,例如,在一台设备只有蓝牙,另一台设备只有wifi的情况下,它们直接是无法进行数据的交互。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传统技术中分布式设备间交互不便利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近场通信,发送所述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包括:交互单元,用于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近场通信,发送所述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验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建立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通信方法通过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第一分布式设备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第二分布式设备,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方便的将同一局域网下的设备自动进行组网,不需要像安卓系统那样手动进行繁琐的连接,能够提高设备组网的自动性与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中不同的分布式设备触碰组网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头盔、屏显、摄录终端、AR/VR等有屏或者无屏的电子设备所属的分布式交互应用场景中,可以应用在基于但不限于鸿蒙系统的分布式能力下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进行分布式交互的过程中。
面对传统技术中分布式设备的交互不便利的技术问题,发明人提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思想为:在智能头盔应用场景中,智能头盔与其它的组网设备通过NFC碰一碰,获取组网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蓝牙,WiFi,UWB等),在确认组网设备能够进行组网的情况下,智能头盔向组网设备发送该无线通信方式所对应的无线热点,组网设备通过无线热点接入智能头盔,从而智能头盔与组网设备基于无线热点建立软总线通信,并且能够将不同的分布式设备基于分布式软总线进行组网,实现异构设备的组网。通过上述方法,将NFC、无线通信方式、软总线结合起来,可方便的将同一局域网下的多种设备自动进行异构组网,不需要像安卓系统那样手动进行繁琐的连接,能够提高异构设备组网的自动性与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S11-S14:
S11、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近场通信,英文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为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而来,可以称为“碰一碰”。在分布式设备上预先配置NFC功能,从而使分布式设备支持NFC功能,即分布式设备支持近场通信,分布式设备可以为无屏设备或者屏显设备,无屏设备为不包含显示屏的设备,例如,无屏设备可以为摄像头或者智能头盔等不包含显示屏的设备,屏显设备为包含显示屏的设备,例如,屏显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包含显示屏的设备。
基于上述配置,在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触发建立连接的情况下,例如,当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通过NFC“碰一碰”时,基于近场通信,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通过NFC碰一碰,交换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第二分布式设备自身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权限标识可以为第一分布式设备的域标识,域标识描述第一分布式设备的属性,例如,域标识可以描述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等属性,域标识可以用作鉴权,第二分布式设备通过域标识作为验证信息对第一分布式设备进行验证,能够在分布式设备环境下保证通信连接的安全性,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WiFi、UWB等,从而第一分布式设备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中不同的分布式设备触碰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示例中,设备1与设备2通过NFC碰一碰交换设备信息,设备1与设备3通过NFC碰一碰交换设备信息,在一示例情形下,设备1发送自身的权限标识至设备2,并获取设备2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即设备1获取设备2支持蓝牙、WiFi、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等无线通信方式中的哪种通信方式,从而确定设备1与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方式。设备1与设备3的情形与设备1与设备2的情形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12、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分布式设备接收到第一分布式设备发送的权限标识后,对权限标识的有效性、一致性等权限属性进行验证。例如,第二分布式设备可以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发送过来的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从而根据权限标识的一致性对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进行验证,并可以将对权限标识进行验证所对应的验证结果反馈至第一分布式设备,或者根据对权限标识进行验证所对应的验证结果采取相应的动作,例如,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允许第一分布式设备与自身建立连接,在验证不通过的情况下,不允许第一分布式设备与自身建立连接。
S13、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近场通信,发送所述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无线访问接入点,英文为Wireless Access Point,又称为无线AP(Access Point),即无线接入点,它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也是无线网络的核心。
在第一分布式设备获知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为蓝牙、WiFi或者UWB等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并且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以确定能够与第二分布式设备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基于近场通信,第一分布式设备发送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第二分布式设备。例如,在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为蓝牙的情况下,第一分布式设备将本端的无线访问接入点为蓝牙名称等蓝牙连接方式的标识发送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在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为WiFi的情况下,第一分布式设备将本端的无线访问接入点为WiFi的帐密等WiFi AP发送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在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为UWB的情况下,第一分布式设备将本端的无线访问接入点为UWB所对应的接入方式发送至第二分布式设备。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示例中,在设备1与设备2建立连接的过程中,在设备2对设备1的域标识验证通过,以确定允许与第一分布式设备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基于近场通信,设备1向设备2发送自身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设备2根据上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与设备1建立连接,设备1与设备3之间的连接与设备1与设备2之间的连接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S14、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无线访问接入点,第二分布式设备接入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无线网络,以与第一分布式设备建立无线网络连接,从而第一分布式设备建立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例如,根据WiFi AP,第二分布式设备接入第一分布式设备的WiFi无线网络,从而建立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同样地,根据蓝牙AP,第二分布式设备接入第一分布式设备的蓝牙无线网络,从而建立第一分布式设备建立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根据UWB AP,第二分布式设备接入第一分布式设备的UWB无线连接,从而第一分布式设备建立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UWB连接。请继续参阅图2,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方式,建立设备1与设备2之间的通信连接,还可以建立设备1与设备3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示例中,可以预先配置分布式设备支持包括但不限于鸿蒙操作系统(OpenHarmony)或者开鸿操作系统(KaihongOS)的分布式软总线,其中,KaihongOS为基于OpenHarmony的操作系统。基于此,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为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无线访问接入点,基于分布式软总线,建立与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从而实现在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情形下的分布式设备的通信连接。其中,软总线通信为分布式总线技术,为了解决所有1+8+N设备之间的方便、高效的互联而提出的技术,1指的是手机,8指的是车机、音箱、耳机、手表/手环、平板、大屏、PC、AR/VR,N指的是其他IOT设备,在该示例中,能够实现异构设备之间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自动组网。例如,请继续参阅图2,通过建立设备1与设备2之间的软总线通信,并且建立设备1与设备3之间的软总线通信,进一步地,尤其在设备2与设备3之间不能互联的情况下,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将设备1、设备2与设备3基于分布式软总线进行组网,能够实现设备2与设备3之间自动的异构组网与通信,尤其在分布式设备包含音箱、耳机、摄像头、智能头盔等无屏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将NFC、无线通信方式、软总线结合起来,可方便的将同一局域网下的多种异构设备自动进行组网,不需要像安卓系统那样手动进行繁琐的连接,能够提高异构设备组网的自动性与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进行验证,第一分布式设备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第二分布式设备,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可方便的将同一局域网下的设备自动进行组网,不需要像安卓系统那样手动进行繁琐的连接,能够提高设备组网的自动性与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之后,还包括:
第三分布式设备根据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
基于软总线通信,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述第三分布式设备进行组网。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与第一分布式设备、第二分布式设备建立软总线通信的类似方式,第一分布式设备还可以与第三分布式设备建立相对应的软总线通信,即根据与第三分布式设备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第三分布式设备接入第一分布式设备,第一分布式设备建立与第三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其中,第二分布式设备所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与第三分布式设备所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可以为不相同的无线通信方式,也可以为相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第二分布式设备与第三分布式设备可以为异构设备,基于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与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三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将第一分布式设备、第二分布式设备、第三分布式设备进行组网,从而能够将支持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异构设备进行组网。例如,请继续参阅图2,通过建立设备1与设备2之间的第一软总线通信,并且建立设备1与设备3之间的第二软总线通信,尤其在设备2与设备3之间不能互联的情况下,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将设备1、设备2与设备3基于分布式软总线进行组网,能够实现设备2与设备3之间异构设备的自动组网与通信,尤其在分布式设备包含音箱、耳机、摄像头、智能头盔等无屏设备的情况下,通过将NFC、无线通信方式、软总线结合起来,可方便的将同一局域网下的多种异构设备自动进行组网,从而解决分布式设备在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时通信链路的融合共享与冲突无法处理的问题,实现异构设备之间的多设备互联,不需要像安卓系统那样手动进行繁琐的连接,能够提高异构设备组网的自动性与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权限标识为域标识;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获取第四分布式设备写入的域标识;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验证所述域标识有效的情况下,将所述域标识进行本地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域标识进行本地存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向所述第四分布式设备反馈所述域标识有效的信息;
所述第四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域标识有效的信息,发送授权信息至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获取所述授权信息,并将所述授权信息进行云端存储。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在基于但不限于鸿蒙操作系统(OpenHarmony)或者开鸿操作系统(KaihongOS)的分布式应用环境中,第四分布式设备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的屏显设备,第一分布式设备可以为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头盔的无屏设备,在以第四分布式设备为平板、第一分布式设备为智能头盔的情形下,将第一分布式设备进行登记的过程为:平板与智能头盔通过NFC碰一碰分别获取对方的设备类型信息,并且,平板会向智能头盔发送域标识(此种情形下,一台平板生成唯一的一个域标识,此域标识具有同一局域网下的全网唯一性),智能头盔会验证域标识是否有效,若验证域标识有效,则将域标识进行本地存储,即第一分布式设备将域标识存储在本端,并且智能头盔向平板发送域标识有效的信息,平板在得到智能头盔确认域标识有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域标识有效的信息,向智能头盔发送授权信息,智能头盔把授权信息进行云端存储,并且平板向云端上报智能头盔的设备类型信息,智能头盔完成登记,以便智能头盔在基于但不限于鸿蒙操作系统(OpenHarmony)或者开鸿操作系统(KaihongOS)的分布式应用环境中进行设备的组网与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获取第四分布式设备写入的域标识,第一分布式设备在验证域标识有效的情况下,将域标识进行本地存储,从而在基于分布式软总线的分布式应用环境下,在将第一分布式设备登记过程中获相对应的域标识,能够避免未经鉴权认证的分布式设备可随意进行连接,能够保证分布式设备间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包括:
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
在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但不限于鸿蒙操作系统(OpenHarmony)或者开鸿操作系统(KaihongOS)的分布式应用环境中,建立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之间通信连接的情况下,预先将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分别进行登记,以使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在同一局域网下分别获取相同的包括但不限于域标识的权限标识。
基于上述设置,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通过NFC碰一碰互换设备信息,第一分布式设备将权限标识发送至第二分布式设备,第二分布式设备判断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在获取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一致的情况下,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并将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信息反馈至第一分布式设备,根据反馈,第一分布式设备确认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进一步地,在其它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获取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不一致的情况下,向第一分布式设备提示拒绝连接,从而保证第一分布式设备是具备域标识的通过确认的设备,能够保证分布式设备间通信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是否拥有权限标识;
在确认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拥有所述权限标识的情形下,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的步骤。
在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分布式设备与第二分布式设备通过NFC碰一碰互换设备信息,第一分布式设备将权限标识发送至第二分布式设备,第二分布式设备预先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是否拥有权限标识,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拥有权限标识的情形下,进而执行第二分布式设备判断获取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的步骤,然后在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一致的情况下,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权限标识验证通过,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不拥有权限标识的情形下,例如,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为空的情形下,第二分布式设备可以提示第一分布式设备先获取权限标识,例如,在基于但不限于鸿蒙操作系统(OpenHarmony)或者开鸿操作系统(KaihongOS)的分布式应用环境中,第二分布式设备可以提示第一分布式设备先完成登记以获取域标识,从而针对第一分布式设备的域标识的不同情形做相对应的提示处理,以便根据相对应的提示,进行相应的维护,能够提高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二分布式设备预先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是否拥有权限标识,在第二分布式设备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拥有权限标识的情形下,再判断获取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能够进一步保证分布式设备间通信的安全性,并且,由于第二分布式设备预先判断第一分布式设备是否拥有权限标识,相比判断获取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要简单,从而能够提高第二分布式设备对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权限标识进行验证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实施例中包含的技术特征重新进行组合,以获取组合后的实施方案,但都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对应于上述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如图3所示,该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的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单元,该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包含的单元可以被配置于计算机设备中。具体地,请参阅图3,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30包括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第一通信装置包括交互单元31与发送单元32,第二通信装置包括验证单元33与建立单元34。
其中,交互单元31,用于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
发送单元32,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近场通信,发送所述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
验证单元33,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
建立单元34,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建立单元34,具体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30还包括:
其它建立单元,用于第三分布式设备根据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
组网单元,用于基于软总线通信,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述第三分布式设备进行组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权限标识为域标识,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30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获取第四分布式设备写入的域标识;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验证所述域标识有效的情况下,将所述域标识进行本地存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30还包括:
第一反馈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向所述第四分布式设备反馈所述域标识有效的信息;
其它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四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域标识有效的信息,发送授权信息至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
第二存储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获取所述授权信息,并将所述授权信息进行云端存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33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
判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验证单元33还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是否拥有权限标识;
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确认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拥有所述权限标识的情形下,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和各单元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描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同时,上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中各个单元的划分和连接方式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单元,也可将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中各单元采取不同的连接顺序和方式,以完成上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上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在如图4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计算机设备500可以是台式机电脑或者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中的组件或者部件。
参阅图4,该计算机设备500包括通过系统总线501连接的处理器502、存储器和网络接口505,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和内存储器504,所述存储器也可以为易失性存储介质。
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可存储操作系统5031和计算机程序5032。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一种上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
该处理器502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以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500的运行。
该内存储器504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503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5032被处理器502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502执行一种上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该网络接口505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网络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500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500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可以仅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存储器及处理器的结构及功能与图4所示实施例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502用于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5032,以实现如上所描述的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502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因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
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存储介质为实体的、非瞬时性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实体存储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各个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
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近场通信,发送所述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
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
基于分布式软总线,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之后,还包括:
第三分布式设备根据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软总线通信;
基于软总线通信,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述第三分布式设备进行组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标识为域标识;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获取第四分布式设备写入的域标识;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验证所述域标识有效的情况下,将所述域标识进行本地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域标识进行本地存储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向所述第四分布式设备反馈所述域标识有效的信息;
所述第四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域标识有效的信息,发送授权信息至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
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获取所述授权信息,并将所述授权信息进行云端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包括:
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
在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一致的情况下,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是否拥有权限标识;
在确认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拥有所述权限标识的情形下,执行所述判断所述权限标识与本端的权限标识是否一致的步骤。
8.一种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通信装置与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包括:
交互单元,用于第一分布式设备基于近场通信,发送权限标识至第二分布式设备,并获取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所支持的无线通信方式;
发送单元,用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在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基于所述近场通信,发送所述无线通信方式相对应的无线访问接入点至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
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对所述权限标识进行验证;
建立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分布式设备根据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建立与所述第一分布式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通信方法的第一分布式设备的步骤或者第二分布式设备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35181.1A CN115915492A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35181.1A CN115915492A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15492A true CN115915492A (zh) | 2023-04-04 |
Family
ID=86487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35181.1A Pending CN115915492A (zh) | 2022-11-16 | 2022-11-16 | 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1549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74571A (zh) * | 2023-04-06 | 2023-05-05 |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音视频系统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232775A (zh) * | 2023-05-09 | 2023-06-06 | 北京天辰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权限设置的一对多通讯方法及系统 |
CN118200413A (zh) * | 2024-03-22 | 2024-06-14 | 深圳纵横电子有限公司 | 交通信号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11-16 CN CN202211435181.1A patent/CN11591549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74571A (zh) * | 2023-04-06 | 2023-05-05 | 深圳开鸿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音视频系统的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6232775A (zh) * | 2023-05-09 | 2023-06-06 | 北京天辰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权限设置的一对多通讯方法及系统 |
CN118200413A (zh) * | 2024-03-22 | 2024-06-14 | 深圳纵横电子有限公司 | 交通信号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330029A1 (en) | Method for mutual recognition or mutual trust between bluetooth devices | |
KR102657527B1 (ko) | 계정 관련 정보에 기반하여 장치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 |
CN105992306B (zh) | 一种终端与家庭网关的绑定方法 | |
CN115915492A (zh) | 分布式设备间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
US1019431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FC access control in a secure element centric NFC architecture | |
WO2021143280A1 (zh) | 登录认证方法、装置与系统 | |
CN109040122B (zh) | 一种新用户注册并绑定服务设备的方法、装置 | |
CN112291100B (zh) | 配网方法、配网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220417314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highly secure & resilient persistent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 |
JP2018501742A (ja) | 機器制御方法、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US1086355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KR20160137919A (ko) | 정보 제공방법, 장치,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 |
EP4172821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securing vpn communications | |
WO2022156253A1 (zh) | 支付方法、网关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KR102442063B1 (ko) | 데이터 통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 |
EP4152791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to provide ranging-based service | |
CN105325021B (zh) | 用于远程便携式无线设备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338529A (zh) | 一种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系统 | |
CN113556715A (zh) |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 |
WO2022089599A1 (zh) | 一种共享数据分发方法及电子设备 | |
KR20210004809A (ko) | 회선을 이동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114916038B (zh) | 自动入网、自动连接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US11943361B2 (en) | Method for seamlessly recovering a single sign-on password in Wi-Fi multi-access point device network | |
US11785569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enrolling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into a map wireless network | |
CN111399886B (zh) | 用于设备快速升级的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