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5198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5198A
CN115915198A CN202111165893.1A CN202111165893A CN115915198A CN 115915198 A CN115915198 A CN 115915198A CN 202111165893 A CN202111165893 A CN 202111165893A CN 115915198 A CN115915198 A CN 115915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message
reference signal
downlink
measurement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58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世通
刘凤威
宋兴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58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519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2237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6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5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5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通信质量。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所述上级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然后,所述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便于上级节点确定空分时隙(调整了下行传输功率后)下行传输调度的传输参数,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日趋紧张。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未来的基站部署将会更加密集。此外,密集部署还可以避免覆盖空洞的出现。在传统蜂窝网络架构下,基站通过光纤与核心网建立连接。然而在很多场景下,光纤的部署成本非常高昂。无线中继节点(relay node,RN)通过无线回传链路与核心网建立连接,可节省部分光纤部署成本。
一般情况下,中继节点与一个或多个上级节点建立无线回传链路,并通过上级节点接入核心网。另外,中继节点可为多个下级节点提供服务。与上级节点通信的链路一般称为回传链路;与下级节点或者UE通信的链路一般被称为接入链路。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以时分,空分或频分的方式进行资源复用。
在空分复用场景中,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可以在相同的时刻工作,中继节点可以同时接收回传链路上的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以及接入链路上的下级节点发送的上行信号,这样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当然,中继节点可以同时发送信号。
在空分接收场景中,如何提高通信质量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一节点中的部件,例如芯片、处理器等。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第一节点为例进行描述。首先,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上级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然后,所述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本申请中,为第一节点配置发送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或空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以便于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上报基于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或空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得到的测量结果,这样上级节点可以获取空分模式测量时的测量结果(例如CQI测量结果),便于上级节点确定空分时隙(调整了下行传输功率后)下行传输调度的传输参数,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第二节点与上级节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二节点与上级节点不同时,可选的,第二节点可以是接收第二消息的上级节点的上级节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上级节点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在现有的下行功率控制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比率的信息。第一消息采用沿用现有的消息(例如称为功控响应消息),可以节省信令交互。当然,该第一消息也可以是处功控响应消息外的其它消息,例如用于配置下行资源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在现有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第一比率的信息。第一消息采用沿用现有的消息,可以节省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节点可以先接收来自所述上级节点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之后再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比率为所述上级节点未进行下行功率调整之前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上报基于未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之前的(或时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得到的测量结果,这样上级节点可以获取时分模式测量时的测量结果(例如CQI测量结果),便于上级节点确定时分时隙(调整了下行传输功率后)下行传输调度的传输参数,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与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的情况下,则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或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若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不是与所述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则确定上报所述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第一波束为所述上级节点允许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的波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节点可以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之后,第一节点才会接收到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第二节点,也可以是应用于第二节点中的部件,例如芯片、处理器等。下面以执行主体是第一节点为例进行描述。首先,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所述第二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本申请中,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配置发送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或空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以便于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上报基于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或空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得到的测量结果,这样第二节点可以获取空分模式测量时的测量结果(例如CQI测量结果),便于第二节点确定空分时隙(调整了下行传输功率后)下行传输调度的传输参数,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上级节点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在现有的下行功率控制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比率的信息。第一消息采用沿用现有的消息,可以节省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在现有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携带第一比率的信息。第一消息采用沿用现有的消息,可以节省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节点可以先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之后才会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比率为所述第二节点未进行下行功率调整之前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上报基于未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之前的(或时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得到的测量结果,这样第二节点可以获取时分模式测量时的测量结果(例如CQI测量结果),便于第二节点确定时分时隙(调整了下行传输功率后)下行传输调度的传输参数,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二节点可以先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之后再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功能,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功能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第一节点的功能,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处理器处理后的信号,或者接收输入给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所述收发器可以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执行的发送动作或接收动作;或者,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执行的发送动作或接收动作。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也可以称为处理电路),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之间电耦合;所述存储器可以位于所述芯片系统中,也可以不位于所述芯片系统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第一节点的功能,或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的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也可以称为通信接口),所述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处理后的信号,或者接收输入给所述处理器的信号。所述输入输出接口可以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第一节点执行的发送动作或接收动作;或者,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执行的发送动作或接收动作。具体的,输出接口执行发送动作,输入接口执行接收动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功能的指令,或用于实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的功能的指令。
或者,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或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中由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的第一节点和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一可能的实现的方法中的第二节点。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中继节点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空分接收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到达时间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波束:
波束是一种通信资源。波束可以是宽波束,或者窄波束,或者其他类型波束。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成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手段。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具体为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模拟波束成形技术,混合数字/模拟波束成形技术。不同的波束可以认为是不同的资源。通过不同的波束可以发送相同的信息或者不同的信息。
可选地,可以将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特征的多个波束视为是一个波束。一个波束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用于传输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探测信号等。例如,发射波束可以是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指从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分布。可以理解的是,形成一个波束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天线端口集。
在使用低频或中频频段时,可以全向发送信号或者通过一个较宽的角度来发送信号。而在使用高频频段时,得益于高频通信系统较小的载波波长,可以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布置很多天线阵子构成的天线阵列,发送端以一定波束赋形权值发送信号,使发送信号形成具有空间指向性的波束。同时,在接收端用天线阵列以一定波束赋形权值进行接收,可以提高信号在接收端的接收功率,对抗路径损耗。
2)、准共址(quasi-co-location,QCL):
QCL用于表示多个资源之间具有一个或多个相同或者相类似的通信特征。对于具有QCL关系的多个资源,可以采用相同或者类似的通信配置。例如,如果两个天线端口QCL,那么一个端口传送一个符号的信道大尺度特性可以从另一个端口传送一个符号的信道大尺度特性推断出来。其中,大尺度特性可以包括:延迟扩展,平均延迟,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接收参数,终端设备接收波束编号,发射/接收信道相关性,接收到达角,接收机天线的空间相关性,主到达角(angel-of-arrival,AoA),平均到达角,AoA的扩展等。
在应用时,可以利用同位指示来指示至少两组天线端口是否具有QCL关系。其中,利用同位指示来指示至少两组天线端口是否具有QCL关系可以理解为:同位指示用于指示至少两组天线端口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是否来自相同的传输点,或同位指示用于指示至少两组天线端口发送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 RS)是否来自相同的波束组。
3)、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
TCI是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用于指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天线端口的QCL关系的字段。
TCI可以由高层,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配置。在配置信令中TCI可以被称为TCI状态(TCI-state),TCI-state是一个信息结构,其中包括波束相关的信息。在由RRC配置后,可以由基站发送媒体(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MAC-CE)以激活一个或多个TCI-state。基站可以进一步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指示多个被激活的TCI-state中的一个。
协议中的高层可以通过TCI-state来配置QCL,其中,TCI-state的参数可以用于在一到两个下行参考信号和PD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之间配置QCL关系。TCI可以包括一个或者两个QCL关系。由于QCL可以表征终端设备当前将要接收(或发送)的信号/信道,与之前已知的某参考信号之间的某种一致性关系,因此若存在QCL关系,终端设备可以继承之前接收(或发送)某参考信号时的参数,来接收(或发送)将要到来的信号/信道。
在应用时,如果TCI-state中包含标识为QCL Type-D的信息,则该TCI-state可以用于指示波束。如果TCI-state中包含的标识QCL Type-A、QCL Type-B或QCL Type-C的信息,则该TCI-state可以用于指示时域与频域偏移等信息(不包括空域信息),一般用于辅助终端设备进行数据接收解调。在实现时,可以考虑当两个TCI状态配置采用了相同的QCLType-D的源参考信号,则两个TCI状态具有QCL关系,或可以认为采用了相同的波束。
4)、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根据长期演进LTE/NR的协议,在物理层,上行通信包括上行物理信道和上行信号的传输。其中上行物理信道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行数据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等,上行信号包括信道探测信号SRS,上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UCCH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PUCCH-DMRS),上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USCH-DMRS,上行相位噪声跟踪信号(phasenoi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上行定位信号(uplink positioning RS)等等。下行通信包括下行物理信道和下行信号的传输。其中下行物理信道包括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PDCCH),下行数据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等,下行信号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简称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下行控制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DCCH-DMRS,下行数据信道解调参考信号PDSCH-DMRS,相位噪声跟踪信号PT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小区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CRS)(NR没有),精同步信号(time/frequency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LTE没有),LTE/NR定位信号(positioning RS)等。
5)、传输定时:
Case 1,Case 6和Case 7为标准会议讨论时的名称。
Case 1定时(即IAB MT与DU时分复用时采用的定时,此时MT的定时方案与普通UE没有本质差异)。
下行定时:IAB node和IAB donor node的下行传输定时对齐;
上行定时:IAB node的上行传输定时,与其他UE一样,按照协议规定的方式获取上行定时,例如基于基站发送的TA控制信令。
Case 7定时(用于IAB进行空分接收的定时方案)。
下行定时:IAB node和IAB donor node的下行传输定时对齐。
上行定时(接收或发送):IAB节点DU的UL接收定时可以与IAB节点的DL接收定时对齐。相应的,IAB节点的下级节点为了配合上级节点同时接收,需要在Case 1上行发送定时的基础上进行偏移。
在图3中,IAB node#1实现了接收Donor传输的下行信号的同时,接收下级节点IABnode#2传输的上行信号。从而使能了同时接收的SDM空分复用传输。
在实现中,IAB节点的MT可以获取一个上行发送时间偏移值offset,当需要自身需要进行复用传输,或者上级节点显式指示的情况下,IAB节点MT基于当前上行定时提前TA和offset确定上行发送时间,例如将TA和offset相加。或者Donor或上级节点预配置了一些时间资源,例如时隙集合,在所述时间资源上,IAB节点MT基于当前上行定时提前TA和offset确定上行发送时间。
Case 6定时(用于IAB进行空分发送的定时方案)。
下行定时:IAB node和IAB donor node的下行传输定时对齐。
上行定时(发送):IAB节点的UL发送定时可以与IAB节点的DL发送定时对齐。
6)网络设备,具有能够为终端设备提供随机接入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等。
7)终端设备,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终端等,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终端设备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或具有车与车(Vehicle-to-Vehicle,V2V)公共的无线终端等。
8)中继设备,是一种能够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或其他中继设备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发给其他终端、网络设备或其他中继设备的实体。中继设备的名称可以是中继节点(RN),中继设备的形态可以是小站、接入和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backhauling,IAB)节点、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终端设备、收发点(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point,TRP),继发送接收点(rTRP),IAB节点(IAB node)等。在NR中,中继节点一般被称为IAB节点。
9)、本申请中的“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系统架构进行简要说明。可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架构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卫星通信系统、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所述卫星通信系统可以与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即地面通信系统)相融合。通信系统例如: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信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系统,以及其他未来的通信系统等,还支持多种无线技术融合的通信系统,例如,还可以应用于无人机、卫星通信系统、高空平台(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HAPS)通信等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融合地面移动通信网络的系统。
本申请适用于具有中继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图1为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网络设备、中继设备和终端。对于下行传输,中继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转发给终端设备。对于上行传输,中继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
通信系统中每个网络设备和每个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如图2a所示,终端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和至少一个收发器103,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02。存储器102可以是独立存在,或者存储器102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一个芯片之内。其中,存储器10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10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收发器103包括发射机1031、接收机1032和天线1033。接收机1032可以用于通过天线1033接收来自网络设备20的数据或控制信令,发射机1031可以用于通过天线1033向网络设备20发送信息。
网络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和至少一个收发器203,可选的,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202。存储器202可以是独立存在,或者存储器202也可以和处理器201集成在一起,例如集成在一个芯片之内。其中,存储器202能够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201来控制执行,被执行的各类计算机程序代码也可被视为是处理器201的驱动程序。例如,处理器2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收发器203包括发射机2031、接收机2032和天线2033。发射机2031可以用于通过天线2033向终端设备10发送数据或控制信令,接收机2032可以用于通过天线2033接收终端设备10的信息。
在本申请中,图2a中的网络设备可能是IAB节点,或用于中继通信的节点。其中,中继设备的名称可以是中继节点(RN),中继发送接收点(rTRP),IAB节点(IAB node)等;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是gNB(包括gNB-DU,gNB-CU等),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
如图2b所示,中继节点(例如IAB节点)分为MT(mobile-termination)和DU模块(distributed unit)。MT(mobile termination)是IAB节点的UE功能模块,即IAB节点通过MT与上级节点进行通信;DU(distributed unit)是IAB节点的基站功能模块,即IAB节点通过DU与下级节点和UE进行通信。IAB节点的MT与DU均具有完整的收发模块,且两者之间具有接口。但应注意,MT与DU为逻辑模块,在实际中,两者可以共享部分子模块,例如可共用收发天线,基带处理模块等。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接下来对本请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一般情况下,中继节点与一个或多个上级节点建立无线回传链路,并通过上级节点接入核心网。上级节点可通过多种信令对中继节点进行控制(例如,数据调度、定时调制、功率控制等)。另外,中继节点可为多个下级节点提供服务。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另一个中继节点;此外,中继节点也可以为UE提供接入服务。与上级节点或者下级节点通信的链路一般称为回传链路;与UE通信的链路一般被称为接入链路。在某些情形下,上级节点也可以称为上游节点,下级节点也可以称为下游节点。
带内中继是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共享相同频段的中继方案,由于没有使用额外的频谱资源,带内中继方案具有频谱效率高及部署成本低等优点。带内中继方案一般具有半双工的约束,具体地,中继节点在接收其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时不能向其下级节点发送下行信号,而中继节点在接收其下级节点发送的上行信号时不能向其上级节点发送上行信号。NR的带内中继方案被称为一体化接入回传(IAB)方案,而中继节点被称为IAB节点。随着技术的演进,IAB可以进一步支持全双工。
在IAB节点正常工作时,接入链路与回传链路以时分,空分或频分的方式进行资源复用。
在时分复用场景中,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在不同的时刻工作,因此IAB节点需要在回传链路的收发与接入链路的收发之间切换。当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无间隔切换时,即接入链路与符号回传链路符号连续时,IAB节点具有最高的资源利用率。然而,在实现中,由于功放的开关时间,传输距离,非理想同步等各种因素,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不能实现无间隔切换。此时,IAB节点需要确定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的可用/不可用符号集合。
在空分复用场景中,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可以在相同的时刻工作,或者一个IAB节点MT和DU可以同时发送信号或接收信号,或者IAB节点可以同时接收回传链路上的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以及接入链路上的下级节点/UE发送的上行信号,这样可以提高频谱效率。
图3所示,介绍了一种IAB node#1的空分接收场景。如果将图3中箭头方向都翻转,就是空分发送的场景,即IAB node#1既向Donor发送信号,也同时向IAB node#2发送信号。
在空分接收场景中,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功率不平衡“power imbalance”,即回传链路上下行发送的功率与接入链路上上行发送功率相差较大,一般是回传链路上下行发送功率远远大于接入链路上上行发送功率。上级节点采用过高的功率发送下行信号,导致影响IAB节点DU接入侧的上行信号接收。
因此,由于空分接收时IAB节点可能的干扰,会影响传输性能,可以引入下行功率调整机制。标准上支持IAB节点向上级节点(例如donor node)上报一个期望的下行发送(DLTX)功率(power)调整量,用于指示上级节点在空分的时隙/符号上调整上级节点的下行的传输功率。在实际应用中,该调整量通常可以用于数据信号的功率调整量或参考信号的功率调整量。而在其余时分复用的时隙/符号(指IAB节点,例如上图3的IAB node#1在同一时刻仅有MT或DU中的一个模块在工作),上级节点可能不会按照IAB节点建议的下行功率调整量对下行发送功率进行调整。
可选的,IAB节点也可以指示下级节点下行发送功率的调整量。
在最近的标准会议中(RAN 1#106e)讨论了IAB下行功控的方法,同意了:
1)、至少针对特定时间资源提供由IAB-MT向其父节点指示的期望DL-TX功率调整,以协助父节点的DL-TX功率分配。
期望的DL-TX功率调整还可以与空间配置相关联。(例如,MT的DL RX波束)。
The desired DL TX power adjustment,indicated by the IAB-MT to itsparent-node to assist with the parent-node’s DL TX power allocation,isprovided at least for specific time resources.
The desired DL TX power adjustment can further be associated withspatial configuration.(e.g.,MT’s DL RX beams).
2)、支持IAB节点,该IAB节点指示至少针对特定时间资源调整其到子节点的DL-TX功率(例如,响应于从子节点接收DL-TX功率辅助信息)。
DL-TX功率调整指示还可与空间配置相关联。(例如,MT的DL RX波束)。
Support an IAB-node indicating adjustment to its DL TX power to achild node(e.g.,in response to receiving the DL TX power assistanceinformation from the child node)at least for specific time resources.
The DL TX power adjustment indication can further be associated withspatial configuration.(e.g.,MT’s DL RX beams)。
目前,UE基于下行参考信号(例如,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发送功率的偏移,确定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indicator,CQI)。原因为:UE接收并测量的下行参考信号是CSI-RS信号,但是UE需要在PDSCH上接收下行数据,因此,网络侧需要知道UE在PDSCH上的等效CQI,才能够更加准确的对UE进行调度(CQI表征信道质量,信道质量高时可以使用更高的码率和调制阶数)。为了UE能够计算并反馈PDSCH对应的CQI,基站可以向UE配置CSI-RS与PDSCH的每资源元素的能量(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EPRE)的比值(比值也可以称为比率)。比值的取值范围为[-8,15]dB,dB直接表征了两个信号的能量比率,为信号处理与通信中的常见表征手段,例如1:1时对应0dB。具体的,针对任意一个CSI-RS资源,基站可以配置“功率控制偏移powerControlOffset”,其在协议里的解释如下:powerControlOffset:which is theassumed ratio of PDSCH EPRE to NZP CSI-RS EPRE when UE derives CSI feedbackand takes values in the range of[-8,15]dB with 1dB step size.
在目前的协议中,基站通过RRC信令,在CSI-RS资源配置中,向UE发送上述配置。
对于普通UE,由于无需考虑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的空分复用(两侧同时接收或同时发送),所以现有协议设计CSI-RS资源配置时,仅需要配置CSI-RS与PDSCH EPRE的比值即可。
而为了降低空分复用时的干扰,IAB方案引入了下行功率调整机制,IAB节点的上级节点会降低下行发送功率。IAB节点进行CQI计算时,需要假设一个PDSCH的下行功率。而PDSCH的下行功率就是基于CSI-RS的功率,以及PDSCH EPRE与CSI-RS EPRE的比值得到的。如果IAB节点基于未调整之前的下行发送功率(即时分复用时,上级节点没有调整下行功率的PDSCH EPRE假设)计算CQI,会导致上级节点基于该CQI进行调度时不准确,例如,上级节点在调度时,可能调制阶数或码率过高,传输功率较高,而实际空分复用时的PDSCH传输功率没有那么高,这样会导致IAB节点(IAB的MT)难以正确接收解调信号。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IAB MT在不同的传输模式(空分或时分)下,上级节点(例如Donor节点)如何配置并指示用于空分复用的CSI-RS与PDSCH功率比值的方案,以及IAB MT根据存在两种反馈CSI的CSI-RS与PDSCH功率比值,在上报信息中如何进行区分的方案。即哪一个上报的CQI是用于时分复用(基于没有调整的PDSCH下行发送功率计算得到的),哪一个上报的CQI是用于空分复用(基于调整后的PDSCH下行发送功率计算得到的)。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方案进行详细介绍。附图中以虚线标识的特征或内容可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操作或者可选结构。
本申请中的第一消息也可以替换为第一信息,第二消息也可以替换为第二信息,第三消息也可以替换为第三信息,第四消息也可以替换为第四信息。多个信息可以在一条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在多条消息中发送。
一种示例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是直连关系,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不存在中间节点,第二节点是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例如,第一节点是下级IAB节点,或者下级IAB节点中的MT,第二节点可以是上级IAB节点,或者上级IAB中的DU,也可以是宿主节点donor。
一种示例中,本申请中的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也可以是非直连关系,即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存在中间节点。例如,第一节点是下级IAB节点,或者下级IAB节点中的MT,第二节点是donor,例如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还部署有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例如中间IAB节点)。
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上级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比率的配置粒度可以是:下行参考信号、CSI-RS资源,或者TCI状态,或者其他等效可以表征波束的方式,或者是与某个CSI-RS资源具有QCL关系的其他CSI-RS资源,或者是波束指示信息(例如TCI state,或QCL信息)指示为某个特定CSI-RS资源或ID的其他CSI-RS资源,本申请将第一比率对应的下行参考信号称为第一下行参信号。
本申请将本申请提及的比率是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第二比率为未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前的功率比率,第一比率为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功率比率。
可选的,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也可以替换为采用空分模式测量的。即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一比率为采用空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示例性的我,第一比率的取值范围可以是[-8,15]dB,dB直接表征了两个信号的能量比率,为信号处理与通信中的常见表征手段,例如1:1时对应0dB。第一比率的取值范围也可以是其他值和范围,本发明不做限定。
可选的,未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也可以替换为采用时分模式测量的。即一种可选的示例,第二比率为采用时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第二比率的取值范围可以是[-8,15]dB,dB直接表征了两个信号的能量比率,为信号处理与通信中的常见表征手段,例如1:1时对应0dB。
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也可以替换为PDSCH EPRE与NZP CSI-RSEPRE的功率比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A与B之间的功率比率,可以是A与B的比值,也可以是B与A的比值。
步骤402: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上级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
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与第二节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参考上文介绍。
测量结果可以是CSI测量结果(CSI reporting),该CSI测量结果中包括CQI测量结果。
该测量结果是以参考信号粒度进行上报的。
本申请中,为第一节点配置发送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或空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以便于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上报基于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或空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得到的测量结果,这样上级节点可以获取空分模式测量时的测量结果(例如CQI测量结果),便于上级节点确定空分时隙(调整了下行传输功率后)下行传输调度的MCS(调制与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conding scheme)等传输参数,可以提高通信性能。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第二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比率为上级节点进行下行功率调整之前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第一节点不但上报基于第一比率得到的第一测量结果,还会上报基于第二比率得到的第二测量结果,这可以便于上级节点确定时分时隙(未调整下行传输功率前)下行传输调度的MCS等传输参数,可以提高通信性能。第二比率可以在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配置给第一节点。通常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资源ID,资源映射的时频位置等。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结果可以在一条消息中发送给上级节点,也可以在多条消息中发送给上级节点。
在实际使用中,上级节点可以在不同的资源上向第一节点发送参考信号,可以在某些资源上采用未进行调整之前的下行传输功率发送,在某些资源上采用进行了调整之后的下行传输功率发送。具体在哪些资源上实际采用调整之后的下行传输功率发送信号,可以是donor节点或上级节点预先配置的时间资源,例如时隙索引的集合,也可以是上级节点DU进行动态指示的。
该测量结果可以是以参考信号粒度进行上报的,测量结果也可以是以波束粒度进行上报的。
在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的情况下,则第一节点可以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或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波束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在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不是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的情况下,则第一节点可以确定上报所述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下行功控波束可以是利用现有技术所支持的机制,上报了某一波束的下行传输功率的调整量,并且上级节点响应了该波束进行下行传输功率的调整,则该波束可以称为下行功控波束。
波束关联可以理解为,两个波束ID相同,或两个波束具有QCL关系。即,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与下行功控波束关联,可以理解为,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与下行功控波束的波束ID相同,或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与下行功控波束具有QCL关系。
例如,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波束1,或者需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波束指示信息指示波束1,波束1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有关联关系。则可以只上报波束1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也可以上报波束1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
例如,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波束2,或者需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波束指示信息指示波束2,波束2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没有关联关系。则可以只上报波束1对应的第二测量结果。
上述测量参考信号的波束指示方法可以基于3GPP标准协议中的现有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测量结果,且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与下行功控波束(下行功控波束即进行了下行传输功率调整的波束,即后文介绍的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第二测量结果为: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测量结果。例如,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测量结果,即MT采用某个波束指示TCI state ID所指示的配置对第一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的结果,或者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所基于的QCL信息为第一波束所指示的QCL信息,且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或者,第二测量结果为: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测量结果,且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不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
例如,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包括波束1、波束2和波束3,在这3个波束中,波束1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有关联关系。在上报第一测量结果时,上报波束1的第一测量结果。在上报第二测量结果时,可以是上报波束1、波束2和波束3分别对应的第二波束测量结果;也可以是只上报波束1的第二测量结果,不上报波束2和波束3的第二波束测量结果;也可以是只上报波束2和波束3的第二测量结果,不上报波束1的第二波束测量结果。
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的指示信息可以是在RRC信令中配置的。例如,对于周期性的下行参考信号(例如,CSI-RS),其波束指示信息可以配置在CSI-RS资源配置中。对于非周期下行参考信号(例如,CSI-RS)或非周期下行参考信号(例如,CSI-RS)测量上报,其波束指示信息可以配置在CSI关联的上报配置中,即上级节点或基站可以通过触发不同的上报配置,来实现对下行参考信号采用不同波束进行测量的效果;对于半持续(Semi-persistence)CSI-RS,其波束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上级节点或基站发送MAC-CE信令进行指示。
接下来针对非周期、半持续、周期这三种测量模式分别进行介绍。
现有技术中非周期的CSI测量上报,基站会向UE配置测量时使用的波束(TCIstate)。此处对于IAB,如果基于非周期CSI测量的波束为下行功控关联的波束时,则该上报需要上报两种模式下的结果,或仅上报空分模式的结果。
下行功控相关联的波束指IAB MT利用现有技术所支持的机制,上报了下行发送功率的调整量,该调整量(通常是数据的功率的调整量)是针对上级节点的某个下行参考信号来配置的,和/或下行波束(例如TCI state,或QCL type-D采用某下行参考信号的TCIstate)来配置的。
上报两种模式下的结果,指的是IAB MT利用两种假设的功率比率(例如PDSCHEPRE与CSI-RS EPRE的功率比率),计算得到的测量结果(例如CQI测量结果),进行上报。
仅上报空分模式的结果,指的是利用第一比率计算测量结果(例如CQI测量结果),并进行上报。
对于半持续CSI测量,若激活的半持续CSI测量上报所针对的CSI-RS resourceset(CSI-RS资源集合)对应的TCI为与下行功控相关的波束,则需要上报两种模式下的结果,或仅上报空分模式的结果。现有技术中,半持续的CSI-RS的波束可以被基站通过RRC信令配置。
对于周期CSI测量上报,若周期CSI测量上报所配置的波束为与下行功控相关的波束(现有技术中周期CSI-RS的波束可以被基站通过RRC信令配置)。若没有收到第一比率,则IAB MT仅上报时分复用模式下的CQI结果。若收到了第一比率,则需要上报两种模式下的结果,或仅上报空分模式的结果。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第一节点还可以向上级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可选的,上级节点可以向第一节点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本申请提及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通常是指下行数据的传输功率调整量,第一比率和第二比均率为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则第一节点基于下行数据的传输功率调整量和第一比率计算第一测量结果,还可以基于下行数据的传输功率调整量和第二比率计算第二测量结果。
可选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也可以是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调整量,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也可以替换为同步信号(例如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即第一比率和第二比均率为同步信号(例如辅同步信号)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则第一节点基于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调整量和第一比率计算第一测量结果,还可以基于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调整量和第二比率计算第二测量结果。或者用于配置或指示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的信息中,即包括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即包括下行参考信号的传输功率调整量,也包括下行数据的传输功率调整量。
辅同步信号SSS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具体为:CSI-RS RE与SSS RE的功率比率。这个比率可以通过Power offset of NZP CSI-RS RE to SSS RE字段配置。
当所述第二节点为上级节点时,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新的消息,或者,第一消息为用于更新CSI-RS资源配置信息的消息。
以第二节点为IAB节点(或IAB节点中的DU)为例,介绍一个示例:
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直连,第二节点为该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
当所述第二节点为IAB节点(或IAB节点中的DU)时,所述第一消息可以是一个新的消息,或者,第一消息为用于更新CSI-RS资源配置信息的消息。
当所述第二节点为IAB节点(或IAB节点中的DU)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该第一消息可以称为下行功率控制响应消息。本申请在现有的下行功率控制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比率的信息。第一消息采用沿用现有的消息,可以节省信令交互。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IAB节点(或IAB节点中的DU)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第一波束。第一比率也可以隐含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即无需在第一消息中额外指示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
第一波束进行了下行传输功率调整,该第一波束也可以称为下行功控波束。
第一消息可以承载在L1信令或L2信令中。L1/L2信令指示包括利用MAC-CE,或者DCI信令进行指示第一比率。
如图5所示,介绍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上级IAB节点(具体为IAB节点中的DU)向下级IAB节点(具体为下级IAB节点中的MT)配置第一比率,即第一节点为下行IAB节点中的MT(简称下级IAB MT),第二节点为上级IAB节点中的DU(简称上级IAB DU)。
包括以下步骤:
可选的,步骤501:宿主节点donor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和/或上报配置信息。
例如,Donor通过RRC信令向下级IAB MT发送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资信息,用以配置下级IAB MT进行下行参考信号测量反馈的资源。Donor为上级IAB节点的上级节点,也就是说donor与下级IAB节点之间还设置有上级IAB节点。针对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和/或上报配置信息,该上级IAB节点可以起到透传的作用。
下行参考信号例如是CSI-RS。
在该下行参考信号(例如CSI-RS)资源配置信息中,针对任一个下行参考信号资源,可以配置:资源ID,资源映射的时频位置,下行参考信号的第二比率,第二比率即采用时分模式测量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PDSCH RE和CSI-RS RE(resource element))之间的功率比率。可选的,对于采用周期或者半持续方式测量的下行参考信号,还可以配置该下行参考信号的周期与时域位置偏移。
上报配置信息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测量的资源,上报的方式(周期上报,半持续上报或非周期上报),上报的测量量(L1-RSRP,L1-SINR或CQI上报等),上报的资源(如PUCCH配置)等。相应的,上报的测量结果除了CQI,还可以包括L1-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L1-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预编码矩阵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秩指示RI(rank indicator),层指示LI(layer indicator)等。
上述步骤501也可以不执行。
步骤502:所述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向所述第二节点(上级IAB DU,也是上级节点)发送第四消息,相应的,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四消息。
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
在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时,可以是波束粒度的。本申请将第一节点期望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的波束称为第二波束。该第二波束可以是配置的波束中的部分或全部波束,所述配置的波束指donor为第一节点(下级IAB MT)配置的TCI状态,可以指用于第一节点与上级IAB节点通信的波束,例如激活的TCI状态。本申请中,下行功率调整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与配置的波束相关联的其他波束。
下级IAB节点向上级节点报告期望的下行功率调整量,和相应的波束信息。用于下级IAB节点的MT与DU进行空分复用的接收。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该第二节点(上级IAB DU)还可以向自身的上级节点发送该第二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波束。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第二节点可以将该第四消息发送给自身的上级节点,直至发送给donor,第二节点(上级IAB节点)在中间起到透传的作用。
步骤503:第二节点(上级IAB DU)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
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例如第一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下行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第一波束ID,第一波束对应的TCI stateID,该TCI state ID用于指示波束。
该第一消息可以称为下行功率控制响应消息。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在现有的下行功率控制响应消息中,携带第一比率的信息。
所述第一波束与第二波束相同,即第二节点同意对所有的第二波束进行调整。
或者在第二波束为多个时,第一波束可以为第二波束中的一部分,即第二节点只同意对第二波束中的一部分波束进行调整。
可选的,第一消息中可以不包括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第一比率也可以隐含指示所述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所以无需在第一消息中额外指示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
步骤504:所述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向所述第二节点(上级IAB DU)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在测量结果是以波束粒度上报的情况下:
如果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则第一节点可以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或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波束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如果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不是与下行功控波束(即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的情况下,则第一节点可以上报所述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具体细节可以参考前文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第二节点为donor为例,再介绍一个示例:
例如,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也就是第二比率与现有的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在一条消息中进行配置。第一消息采用沿用现有的消息,可以节省信令交互。
例如,第一比率的信息可以位于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
现有技术中,在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包括时分模式测量下的第二比率。在本申请中,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针对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可以配置两个比率,即时分模式测量和空分模式测量下的两个比率均通过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来配置。或者,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针对一个参考信号资源,只能配置一个比率,例如可以将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中的时分模式测量下的第二比率替换为空分模式测量下的第二比率。
如6所示,介绍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donor向下级IAB节点(具体为下级IAB节点中的MT)配置第一比率,即第一节点为下行IAB节点中的MT(简称下级IAB MT),第二节点donor。如果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部署中间节点IAB,该中间节点IAB为该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如果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直连,则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图6以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为例进行介绍。
包括以下步骤:
可选的,步骤601:所述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向所述第二节点(donor)发送第四消息,相应的,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四消息。
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
可选的,步骤602:第二节点(donor)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第三消息,相应的,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二节点的第三消息。
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另外,第一比率也可以隐含指示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所以无需额外发送第三消息,来指示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
步骤603:第二节点(donor)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包括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信息,可选的,还可以包括第二比率信息。
可选的,第一消息还可以包括上报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消息通过RRC信令配置。
步骤601与步骤602的先后顺序不进行限制,步骤601与步骤603的先后顺序也不进行限制。
步骤604:所述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向所述第二节点(donor)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第二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步骤604的过程可以参考步骤504,不再重复赘述。
例如,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例如是用于更新CSI-RS资源配置信息的消息,或者新定义的用于指示功率比率的信令。所述第一消息承载在RRC信令中。
如7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donor向下级IAB节点(具体为下级IAB节点中的MT)配置第一比率,即第一节点为下行IAB节点中的MT(简称下级IAB MT),第二节点为donor。如果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部署中间节点IAB,该中间节点IAB为该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如果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直连,则第二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图7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部署中间节点IAB为例进行介绍。
包括以下步骤:
可选的,步骤701:第二节点(donor)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和/或上报配置信息。
该过程与上文介绍的步骤501相同,不再重复赘述。
可选的,步骤702:所述第一节点(IAB MT)向上级节点(例如上级IAB的DU)发送第四消息,相应的,上级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四消息。
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
在一种可选的示例中,上级节点可以将该第四消息发送给自身的上级节点,直至发送给第二节点donor。
该过程可以参考上文介绍的步骤502,不再重复赘述。
可选的,步骤703:上级节点(例如上级IAB的DU)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第三消息,相应的,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上级节点的第三消息。
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另外,第一比率也可以隐含指示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所以无需额外发送第三消息,来指示第二节点(即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
步骤704:第二节点(donor)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第一消息,相应的,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
步骤704与步骤701、步骤702、步骤703的先后顺序不进行限制。
可选的,步骤705:上级节点(例如上级IAB的DU)向第一节点(下级IAB MT)发送动态信令(例如,MAC-CE或PDCCH),该动态信令用于将第一比率(例如PDSCH EPRE与NZP CSI-RS EPRE的功率比率)绑定到一个report ID,或者一个trigger state,或者一个CSI-RS资源,或者一个波束上。
一种示例:通过MAC-CE信令指示,Report ID=A对应的用于空分模式的PDSCHEPRE与NZP CSI-RS EPRE的功率比率为B。则当Report ID A被触发后,IAB MT(第一节点)需要根据预先获取的配置信息,进行测量上报,其中测量结果(例如CQI)的计算,按照功率比率B进行,并上报结果。或者同时上报时分测量结果与空分测量结果。
trigger state在现有技术中为基站触发UE进行非周期测量上报的DCI比特序列。当配置特定trigger state,例如‘001010’关联到report ID#2时,则当UE在DCI的CSI请求字段收到比特序列‘001010’时,UE可以确定网络希望触发的测量配置为report ID#2所对应的上报配置,其中包括参考信号资源标识。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特定trigger state通过预配置的方法,与空分复用的上报相绑定。当IAB MT在上级节点DU发送的DCI的CSI请求字段中收到预配置绑定了空分结果上报的比特序列时,利用上述获取的比率,测量并计算测量结果(例如CQI),并进行上报。
另一示例,上级节点通过动态信令,切换一个CSI上报所采用的功率比率(例如PDSCH EPRE与NZP CSI-RS EPRE的功率比率),即切换子节点MT上报的是时分测量结果或者是空分测量结果,或时分测量结果和空分测量结果都上报。
动态信令可以是DCI或者MAC-CE。例如DCI中增加一个比特来指示测量结果的上报情况。例如,当该比特为0时,DCI触发的CSI上报仅包含时分复用的结果(即不利用新配置的第一比率计算测量结果,只利用第二比率计算测量结果);例如,当该比特为1时,DCI触发的CSI上报包含空分复用的结果。或者为1时,同时上报时分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与空分测量结果(基于第一比率确定)。除了引入新的字段,还可以重新定义/解读一个(一些)已有字段,来实现上述功能。
步骤706:所述第一节点向上级节点(例如上级IAB的DU)发送第二消息,相应的,上级节点接收来自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或第二测量结果。
步骤706的过程可以参考步骤504,不再重复赘述。
在一些情况下,IAB节点包括DU部分和MT部分,以任一IAB节点1来说,IAB节点1需要使得上级节点2(例如上级IAB节点的DU或donor)向IAB节点1的MT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时间,与IAB节点1的下级节点3(例如下级IAB节点的MT或UE)向IAB节点1的DU发送的上行信号的到达时间对齐。这是因为基OFDM信号的原理,符号对齐的OFDM信号之间是正交的,不会产生载波间干扰。因此信号到达时间对齐,有利于IAB节点进行空分接收的操作。
图8提供了一种定时对齐的示例,其中,下级节点3发送的上行信号到达IAB节点1的DU的时间(第1#号符号)与上级节点2发送的下行信号的到达IAB节点1的MT的时间(第0#号符号)进行符号级对齐,即图中竖线所示位置。由于并不是#0号对齐到#0号,因此不是时隙/子帧级别的对齐。
然而图8中最下面一行,表示下级节点IAB MT在上级节点的非空分接收时隙的上行发送到达上级节点DU的时间,即下级IAB MT采用关键术语中Case 1定时的达到时间。可以看到与Case 7的到达时间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偏移量,标准上称为offset。
从图8中可以看出,Tg7=Tg1+offset,Tg7+Tp=符号时长。其中Tp表示上级节点的信号到达IAB MT的传输时延。由上面两个等式可以得到:
Tg1+offset+Tp=符号时长,其中Tg1是上行接收与下行发送之间的定时差,协议对实现中该值的范围做了限定,在协议中该值一般称为TA_offset;另外由于IAB考虑固定部署,Tp传输时延与传播距离相关,因此也是固定值。所以,为了使等式成立,offset与符号时长直接相关。
若不考虑IAB的空分问题,常规UE或者IAB仅工作在时分复用模式时,通过现有技术的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来确定上行发送定时。基站(IAB中的上级的DU)利用MAC-CE信令可以控制/调整TA的取值,从而控制UE或下级IAB MT的上行发送时间。
现有技术没有考虑offset与符号时长的关系,而实际上,OFDM符号的时长与子载波间隔有关。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方案,让IAB节点可以准确地确定其所需要的offset,用于开启Case 7定时,并用于空分复用。
例如,IAB节点或者Donor节点,向下级IAB节点MT指示上行发送定时的偏移量,该偏移量用于确定上行发送定时。该发送定时仅在部分时隙上生效,该发送定时基于TA加上偏移值得到。生效的时隙可以是上级节点或者Donor节点预配置时隙索引集合,或者作为复用参数集合的一部分进行配置。所述复用参数集合用于指示IAB节点进行复用发送或接收时应该采用的参数。
可选的,该配置参数包括下列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信息1:进行通信传输时频段间保护带设置情况。表示了当中继节点的MT和DU进行频分复用时,是否需要保护带。
信息2:保护带大小,表示在中继节点的接入与回传进行频分复用时,MT与DU所使用的频域资源之间预留频域资源的大小,所述预留频域资源不被MT或DU所使用,示例性的,所述保护带的大小可以通过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个数进行表示。
信息3:保护符号数量,表示中继节点MT与DU工作之间进行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信息4:不期望的波束集合,表示中继节点在MT与DU进行空分。
信息5:载频TRx数,表示中继节点在空分复用或频分复用时,接入或回传通信能够使用的端口数。
信息6:该中继节点中的移动终端MT的下行接收功率区间设置情况,表示中继节点在进行空分接收时,MT期望的下行发送功率的范围或调整量,例如在当前上级节点下行传输信号的功率基础上,降低X dB。
信息7:该中继节点中MT的下行调度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最大数量。
信息8:该中继节点中MT的上行调度的DMRS端口的最大数量。
信息9:生效的时隙集合,表示该复用传输参数应该用于哪些时隙。
上述信息可以在一个信令中配置,或者在多个信令中进行配置,本发明不做限定。或者上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分别在多个信令中配置为多个参数集合,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进一步通过动态信令将多个参数集合进行关联,并指示中继节点生效和应用。
例如,宿主基站或者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利用信令配置多组配置参数,每组配置参数包括上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每组参数可以用一个ID进行标识,如下所示结构:
复用参数配置:
{
参数集合ID
时隙集合:序列{0,40}
频分复用:选择{是,否}(可选的)
保护带大小:选择{2,4,8,16,32,64}(可选的)
期望的波束:TCI state ID#Y(可选的)
……
}
上述参数也可以是中继节点上报给上级节点或Donor节点,即上报中继节点期望的参数后,再由上级节点或Donor节点配置给中继节点的。
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还可以通过DCI信令,或者MAC-CE信令,进一步指示一个参数集合ID,用于指示中继节点生效的参数集合。在所述指示的参数集合生效后,中继节点在预配置的空分传输时间资源上,根据参数集合所指示的参数,进行空分传输。
例如,宿主基站或者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利用信令配置多组配置参数,每组配置参数包括上述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每组参数可以用一个ID进行标识,如下所示结构:
复用参数配置:
{
参数集合ID
频分复用:选择{是,否}(可选的)
保护带大小:选择{2,4,8,16,32,64}(可选的)
期望的波束:TCI state ID#Y(可选的)
……
}
上述参数也可以是中继节点上报给上级节点或Donor节点,即上报中继节点期望的参数后,再由上级节点或Donor节点配置给中继节点的。
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还可以通过DCI信令,或者MAC-CE信令,进一步指示一个参数集合ID,用于指示中继节点生效的参数集合。在所述指示的参数集合生效后,中继节点在预配置的空分传输时间资源上,根据所指示的参数,进行空分传输。
可选的,信令格式如下:
Figure BDA0003291638250000221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IAB节点或者Donor节点向下级IAB节点MT发送信令,包括多个offset值以及其对应的子载波间隔。
a)、下级IAB MT的激活的上行BWP(bandwidth part,部分带宽)采用哪一个SCS(sub-carrier spacing子载波间隔),则下级IAB MT就根据所述SCS,得到OFDM符号的时长Td,再计算得到相应的offset,计算公式为Offset=Td-TAoffset-Tp。Tp可以根据当前的上行定时提前量来确定,一种典型的配置下,上行定时提前量TA=2*Tp
b)、通过使用该值,可以在收到调度指示或者显式工作模式指示的情况下(例如图中的上行发送定时调整指示),配合上级节点进行空分接收。其中工作模式指示可以是显式或隐式的任意方式,仅用于帮助IAB节点确定应该采用的定时类型,具体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根据前述参数配置,确定在一些时隙上采用相应的定时类型,即应用相应的offset。
c)、Offset与SCS的对应关系例如下表1,不限定上级节点必须在一个信令提供所有SCS与offset的对应关系,即可以仅包括下表中的部分项。所述对应关系在实际信令中的体现,也可以不限于表格的形式,对于是否采用其他可以体现SCS与offset对应关系的方式,本实施例不做限定。SCS也不限于下列的SCS,例如还可以包括SCS为480khz和960khz的情况。
表1:子载波间隔与offset取值的对应关系。
SCS 相对于TA的定时偏移offset
15kHz Offset取值1
30kHz Offset取值2
60kHz Offset取值3
120kHz Offset取值4
d)、或者信令指示的对应关系为IAB MT BWP索引与offset的对应关系。BWP索引可以替换为下行BWP的索引,或者可以替换为上行BWP的索引。
e)、对于采用相同的SCS的不同BWP,可以采用相同的offset取值,而不需要重复通知。或者对于采用相同的SCS的不同载波(carrier),或服务小区(serving cell)和或BWP可以采用相同的offset取值,而不需要重复通知。
所述Offset的计算和确定的过程,也可以在IAB的上级节点进行,上级节点确定offset后,再通过信令指示IAB节点。所述offset的典型的取值范围为Td-Tp,max-TAoffset≤Offset≤Td-TAoffset,或者2Td-Tp,max-TAoffset≤Offset≤Td-TAoffset。其中,Tp,max表示规定的最大传播时延,取值范围与IAB部署所支持的最大传输距离有关,示例性的,在假设2.5公里传播距离下,Tp,max=8.333...μs(微秒)。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IAB节点或者Donor节点向下级IAB节点MT发送信令,包括一个offset值,以及其对应的SCS或BWP。
a)、如果IAB MT还被配置了采用其他SCS的BWP,当IAB MT基于这些参数进行传输时,IAB自主基于不同SCS之间符号时长的关系,换算并确定相应的SCS/BWP下的offset大小。并根据计算后的offset,加上TA,确定空分复用定时模式下的上行发送定时。
例如30kHz时的符号时长为A,则15kHz为2A,60kHz为A/2,120kHz则为A/4。
当针对30khz配置的offset长度为X时,IAB MT上行使用30kHz子载波间隔时,可以直接计算出,新的上行发送定时为TA+X。若IAB切换到15kHz的子载波间隔,则此时新的offset,令其为X’=X+A。
*上述换算为一种示例的情况,另一种情况为协议不显式规定换算方式,IAB MT基于实现,自己进行换算,从而确定在其他SCS下的offset。
b)、本实现方式还可以与第一种实现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例如根据1的方法,配置了15khz和60kHz子载波间隔下对应的offset,在利用2的方法,根据15khz的offset计算30kHz的offset,根据60khz的offset计算120kHz的offset.(这是由于一般15与30kHz子载波间隔用于低频,即协议定义的FR1频段;60与120kHz子载波间隔用于高频,如协议定义的FR2频段,FR=frequency range;不同的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可能需要配置不同的offset)。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每一次,当下级IAB节点MT需要改变激活的上行BWP,和或上行发送SCS时,IAB节点或者Donor节点向下级IAB节点MT发送信令,指示一个offset的取值或索引。
a)、仅当下级IAB MT需要配置额外发送定时偏移用于配合上级节点进行空分接收时,才需要发送上述信令。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下文中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方法、装置是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的,由于方法、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为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这些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具体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基于与上述方法的同一技术构思,参见图9,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900结构示意图,该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910,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模块920a、发送模块920b、存储模块930。处理模块910可以分别与存储模块930和接收模块920a和发送模块920b相连,所述存储模块930也可以与接收模块920a和发送模块920b相连。
在一种示例中,上述的接收模块920a和发送模块920b也可以集成在一起,定义为收发模块。
在一种示例中,该装置900可以为第一节点,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节点中的芯片或功能单元。该装置900具有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的任意功能,例如,该装置900能够执行上述图4、图5、图6、图7的方法中由第一节点执行的各个步骤。
所述接收模块920a,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接收动作。
所述发送模块920b,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发送动作。
所述处理模块91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动作中,除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外的其它动作。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接收模块920a,用于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上级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所述发送模块920b,用于向上级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在一种示例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上级节点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在一种示例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接收模块920a,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上级节点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比率为所述上级节点未进行下行功率调整之前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所述处理模块910,用于在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与所述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的情况下,则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或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若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不是与所述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则确定上报所述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所述发送模块920b,还用于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存储模块930,可以存储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模块910和接收模块920a和发送模块920b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
示例的,存储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存储模块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模块可以和处理模块集成在一起。存储模块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模块可以与处理模块相独立。
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
在一种示例中,该装置900可以为第二节点,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二节点中的芯片或功能单元。该装置900具有上述方法中第二节点的任意功能,例如,该装置900能够执行上述图4、图5、图6、图7的方法中由第二节点执行的各个步骤。
所述接收模块920a,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接收动作。
所述发送模块920b,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发送动作。
所述处理模块91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动作中,除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外的其它动作。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处理模块910,用于生成第一消息。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发送模块920b,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所述第二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所述接收模块920a,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在一种示例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上级节点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在一种示例中,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发送模块920b,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比率为所述第二节点未进行下行功率调整之前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所述接收模块920a,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存储模块930,可以存储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处理模块910和接收模块920a和发送模块920b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
示例的,存储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设备、电路中用于存储程序或者数据的器件。存储模块可以是寄存器、缓存或者RAM等,存储模块可以和处理模块集成在一起。存储模块可以是ROM或者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存储模块可以与处理模块相独立。
所述收发模块可以是输入或者输出接口、管脚或者电路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装置可以由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
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1000的示意性框图。
该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可选的,还包括收发器1020、存储器1030。该收发器1020,可以用于接收程序或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1010,或者,该收发器1020可以用于该装置100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比如交互控制信令和/或业务数据等。该收发器1020可以为代码和/或数据读写收发器,或者,该收发器1020可以为处理器与收发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收发器。所述处理器1010和所述存储器1030之间电耦合。
一种示例中,该装置1000可以为第一节点,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一节点中的芯片。应理解,该装置具有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的任意功能,例如,所述装置1000能够执行上述图4、图5、图6、图7的方法中由第一节点执行的各个步骤。示例的,所述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10,可以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03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或者通过所述收发器1020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
一种示例中,该装置1000可以为第二节点,也可以为应用于第二节点中的芯片。应理解,该装置具有上述方法中第二节点的任意功能,例如,所述装置1000能够执行上述图4、图5、图6、图7的方法中由第二节点执行的各个步骤。示例的,所述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010,可以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03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或者通过所述收发器1020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
图9中的处理模块910可以通过所述处理器1010来实现。
图9中的接收模块920a和发送模块920b可以通过所述收发器1020来实现。或者,收发器1020分为接收器和发送器,接收器执行接收模块的功能,发送器执行发送模块的功能。
图9中的存储模块930可以通过所述存储器1030来实现。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装置可以由通用处理器(通用处理器也可以称为芯片或芯片系统)来实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实现应用于第一节点的装置或第二节点的装置的通用处理器包括:处理电路(处理电路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处理电路内部连接通信的输入输出接口、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也可以称为存储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处理电路执行的指令,以执行上述示例中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
图9中的处理模块910可以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
图9中的接收模块920a和发送模块920b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来实现。或者,输入输出接口分为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输入接口执行接收模块的功能,输出接口执行发送模块的功能。
图9中的存储模块930可以通过存储介质来实现。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一个或多个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可以使得所述计算机用于执行上述通信的方法。或者说: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上述通信的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提供的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的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执行上述通信的方法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和CPU可以集成在一起,或者分开,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或其他通用处理器。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及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或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申请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收发器中可以包括单独的发送器,和/或,单独的接收器,也可以是发送器和接收器集成一体。收发器可以在相应的处理器的指示下工作。可选的,发送器可以对应物理设备中发射机,接收器可以对应物理设备中的接收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方法步骤和单元,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实施例的步骤及组成。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中的“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上级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上级节点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第二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来自所述上级节点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上级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比率为所述上级节点未进行下行功率调整之前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为与所述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的情况下,则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或确定上报所述测量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若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不是与所述第一波束关联的波束,则确定上报所述测量下行参考信号的波束对应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第二节点的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上级节点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下行参考信号对应的第一比率,所述第一比率为所述第二节点进行下行传输功率调整后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比率确定,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基于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上级节点时,所述第一消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donor时,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下行参考信号资源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二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节点采用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对应的第一波束。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第二比率确定,所述第二测量结果基于所述第一下行参考信号确定,所述第二比率为所述第二节点未进行下行功率调整之前的数据与下行参考信号之间的功率比率。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节点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节点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及所述期望的下行传输功率调整量对应的第二波束。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功能模块。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存储介质耦合;
所述处理电路,用于执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部分或者全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1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65893.1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9151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893.1A CN115915198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2/122237 WO2023051633A1 (zh) 2021-09-30 2022-09-28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5893.1A CN115915198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5198A true CN115915198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44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5893.1A Pending CN115915198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5198A (zh)
WO (1) WO202305163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020B (zh) * 2018-07-19 2022-1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1633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80972B2 (ja) 信号送信および受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1510267B (zh) 波束指示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JP6657474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csi報告を遂行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1082864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means of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id method
EP3573276B1 (en) Base st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determining a quasi-co-location relationship
CN112929139B (zh)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A3053235C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8228563A1 (zh) 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11010B (zh)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EP3562245A1 (en) Terminal, network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A3100559C (en) Beam train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A307883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signaling via csi-rs
CN11160244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36832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adaptation in a beam-bas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210142724A (ko) 단말 디바이스 능력을 보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CN111385042A (zh) 干扰测量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825325B2 (en) Dynamic indicatio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WO2012102483A1 (ko) 다중 노드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86858A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6472688A (zh) 一种用于灵活波束管理的信令框架的方法和装置
CN11591519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346114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EP4346115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ci indication for multiple trp transmission
EP4187828A1 (en) Ssb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4109710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