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9622A -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 Google Patents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9622A
CN115909622A CN202211177334.7A CN202211177334A CN115909622A CN 115909622 A CN115909622 A CN 115909622A CN 202211177334 A CN202211177334 A CN 202211177334A CN 115909622 A CN115909622 A CN 1159096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human body
module
powe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73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方伟
沈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uang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uang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uang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uangm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73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96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96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96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通过红外探测模块对监控区域持续探测并初步判断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并在有人体活动时唤醒雷达探测模块;通过雷达探测模块对红外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进行复核并在监控区域有人体时获取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打开以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或者将图像采集模块关闭,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外界环境对设备的影响,降低了设备工作时的平均功耗,减少图像采集模块被误触发的几率和不必要的信息记录。

Description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背景技术
在智能家居领域,往往需要确定人体所在位置来联动屋内外的智能设备,例如智能门锁、灯光、空调等的在线控制,当人不在场的情况下,这些设备自动进入低功耗或关闭状态以节省能源。传统业内使用的人体感应器是被动式红外线技术,通过检测移动红外信号来判断人体移动,但在人体在微动或静止时无法有效检测,并且容易受到热源、光源干扰导致失灵。另一种常用方法是通过摄像头来检测人体行为,这种方法设备功耗大,且对于普通用户安装不方便搭建成本高。
在入户安全监护方面,使用智能门铃和智能猫眼,可以不破坏门体原有结构,安装使用方便,但主要是依赖被动式红外传感器触发唤醒摄像头进行监控,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当有人在门口长期停留时或者有人快速通行时,摄像头不得不打开消耗电能,若与门保持安全距离时这完全没有必要拍摄和提醒用户;被动式红外传感器有被干扰误触发风险,如被热风、强光甚至射频信号干扰等。
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发明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包括:
红外探测模块,配置成探测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并配置成响应于人体活动发出触发信号;
雷达探测模块,具有开启状态和关断状态,所述雷达探测模块配置成当处于开启状态时发射雷达波以探测监控区域,根据回波确定并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
图像采集模块,具有开机状态和关机状态,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配置成处于开机状态时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
控制模块,分别与红外探测模块、雷达探测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通信连接,并配置成可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在关断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可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从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可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监控区域包括沿逐渐远离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防范区、第二防范区和第三防范区;
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当第一防范区和/或第二防范区内有人体时;
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开机状态;
经过第一延时;
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开机状态,并在第二延时后,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没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关机状态;
确定监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
当监控区域内有人体时,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当所述监控区域没有人体时,
经过第三延时;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未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保持雷达探测模块于开启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具有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当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并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从所述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将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后,控制模块切换至休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
光学镜头,配置成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
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光学镜头连接,配置成将所述光学镜头采集到的图像转换为图像信息;
图像信息处理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配置成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存储器,与所述图像信息处理器连接,并配置成存储图像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或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耦合,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配置成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在控制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开机状态后,根据所述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的结果,判断是否通过通信模块向外部输出告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蓄电池;
第一电源转换器,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雷达探测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电连接;和
第二电源转换器,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图像采集模块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电连接在蓄电池与第二电源转换器之间,或者电连接在第二电源转换器与图像采集模块之间;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接通或断开,以使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在开机状态与关机状态之间切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红外探测模块持续探测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所述红外探测模块响应于人体活动发出触发信号;
通过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将雷达探测模块从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
通过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发射雷达波以探测监控区域,所述雷达探测模块根据回波确定并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
通过控制模块,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处于开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监控区域包括沿逐渐远离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防范区、第二防范区和第三防范区;
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的步骤包括:
当第一防范区和/或第二防范区内有人体时;
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开机状态;
经过第一延时;
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开机状态,并在第二延时后,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没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关机状态;
确定监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
当监控区域内有人体时,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监控区域没有人体时,
经过第三延时;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未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保持雷达探测模块于开启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具有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将控制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在将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后,将控制模块切换至休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处于开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采集到的所述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
通过控制模块根据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的结果,判断是否通过通信模块向外部输出告警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门,包括如上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通过红外探测模块对监控区域持续探测并初步判断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并在有人体活动时唤醒雷达探测模块;通过雷达探测模块对红外探测模块的探测结果进行复核并在监控区域有人体时获取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打开以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或者将图像采集模块关闭,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外界环境对设备的影响,降低了设备工作时的平均功耗,减少图像采集模块被误触发的几率和不必要的信息记录。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的监控区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00、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10、控制模块;120、红外探测模块;130、雷达探测模块;140、图像采集模块;141、光学镜头;142、图像传感器;143、图像信息处理器;144、存储器;150、通信模块;160、电源模块;161、蓄电池;162、第一电源转换器;163、第二电源转换器;164、开关;210、第一防范区;220、第二防范区;230、第三防范区。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下面结合图1进行详细描述。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可以安装在住宅门外、办公室门外或者其它需要进行看护的位置。如图1所示,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包括控制模块110和分别与控制模块110通信连接的红外探测模块120、雷达探测模块130和图像采集模块140。
如图1所示,红外探测模块120用于对监控区域进行常态化探测,红外探测模块120可以配置成探测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并响应于人体活动发出触发信号。例如,在有人进入监控区域时,红外探测模块120向控制模块110发出触发信号。红外探测模块120在探测过程中不排除可能会因为误判(误判可能是因为监控区域内有动物、热风、阳光而引起的),而向控制模块110发出所述触发信号。具体的,红外探测模块120可以是被动式红外探测器。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无需主动发出信号,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可以直接接收和响应自然界的红外信号,具有极低的功耗,可以长期处于待触发状态。
如图1所示,雷达探测模块130用于探测监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以对红外探测模块120的探测结果进行复核。雷达探测模块130具有开启状态和关断状态,雷达探测模块130配置成当处于开启状态时发射雷达波以探测监控区域,并根据回波确定并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具体的,雷达探测模块130可以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例如调频连续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是一种主动探测设备,需要的功耗较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更高,但仍远低于摄像设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以发送频率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脉冲信号并检测脉冲信号的反射回波,利用回波来确定监控区域中是否有人体,并在监控区域中有人体时得到人体在监控区域中所处的位置。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可以探测到监控区域内的微小变化量,即使人在监控区域中没有移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也可以通过对人呼吸及心跳产生的生理运动特征进行探测,判断监控区域中是否有人体,准确率高。
如图1所示,图像采集模块140用于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图像采集模块140具有开机状态和关机状态。图像采集模块140配置成处于开机状态时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具体的,图像采集模块140可以包括光学镜头141、图像传感器142、图像信息处理器143和存储器144。其中,光学镜头141配置成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图像传感器142(例如可以是CMOS传感器,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与光学镜头141连接,用于将光学镜头141采集到的图像转换为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处理器143与图像传感器142连接,用于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存储器144,与图像信息处理器143连接,用于存储上述图像信息。
如图1所示,控制模块110可以将雷达探测模块130在关断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例如,控制模块110可以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将雷达探测模块130从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控制模块110可以在雷达探测模块130探测到监控区域中没有人体后,将雷达探测模块130从开启状态切换至关断状态。控制模块110还可以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110具有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控制模块110处于休眠状态时的功耗小于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功耗。常态下,控制模块110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控制模块110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控制模块110可以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当控制模块110将雷达探测模块130切换至关断状态后,控制模块110可以从工作状态切换至休眠状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的监控区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监控区域可以包括沿逐渐远离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防范区210、第二防范区220和第三防范区23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的工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上电启动后,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在低功耗休眠状态下,控制模块110处于休眠状态,雷达探测模块130处于关断状态,图像采集模块140处于关机状态,红外探测模块120持续对目标区域进行探测。
在有人体进入监控区域时,红外探测模块120响应于人体活动向控制模块110发出触发信号。控制模块110接收到触发信号后,由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并将雷达探测模块130切换至开启状态。
雷达探测模块130进入开启状态后,持续对监控区域进行探测,以确定并向控制模块110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若监控区域中有人体,控制模块110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第一防范区210和/或第二防范区220内,若人体未处于第一防范区210和/或第二防范区220内(即人体处于第三防范区230),则保持雷达探测模块130在开启状态,以持续对监控区域进行探测,确定并向控制模块110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若人体处于第一防范区210和/或第二防范区220内,控制模块110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开机状态,图像采集模块140采集监控区域内的图像,在经过第一延时后,通过雷达探测模块130输出的信息确定第一防范区210内是否有人体,其中,若第一防范区210内有人体,则维持图像采集模块140在开机状态,并在第二延时后再次确定第一防范区210内是否有人体,若第一防范区210内没有人体,则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关机状态,通过雷达探测模块130输出的信息确定监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若监控区域内有人体,确定第一防范区210内是否有人体。
其中,若监控区域内没有人体,经过第三延时,若在第三延时的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130未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控制模块110将雷达探测模块130切换至关断状态,若在第三延时的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130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保持雷达探测模块130在开启状态,控制模块110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第一防范区210和/或第二防范区220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还包括通信模块150,通信模块150与控制模块110耦接,在其它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50也可以与图像采集模块140耦接。图像采集模块140配置成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控制模块110配置成在控制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开机状态后,根据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的结果,判断是否通过通信模块150向外部输出告警信号。例如,存储器144中可以存储用户的人脸信息,图像信息处理器143可以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图像信息中包含的人脸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与用户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失败时,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50向外部(例如用户的手机)输出告警信号,在匹配成功时,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50向外部输出其它信号(例如,向智能门锁输出开锁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图像信息处理器143对一段时间内的图像信息中的人体进行识别,判断人体的运动方向,当人体持续靠近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和/或门时,通过通信模块150向外部(例如用户的手机)输出告警信号,当人体并未持续靠近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和/或门时,不向外部输出告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还包括电源模块160,电源模块160用于为其它部件供电。电源模块160可以包括蓄电池161、第一电源转换器162和第二电源转换器163。其中,第一电源转换器162的输入端与蓄电池161电连接,第一电源转换器162的输出端与雷达探测模块130、红外探测模块120、控制模块110、通信模块150电连接;第二电源转换器163的输入端与蓄电池161电连接,第二电源转换器163的输出端与图像采集模块140电连接,通过第一电源转换器162和第二电源转换器163可以将蓄电池161输出电压转换后提供给相应用电部件。优选的,电源模块160还包括开关164,开关164电连接在蓄电池161与第二电源转换器163之间,开关164与控制模块110通信连接,控制模块110可以通过控制开关164接通或断开,来使图像采集模块140在开机状态与关机状态之间切换。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关164也可以电连接在第二电源转换器163与图像采集模块140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利用雷达探测模块130的距离探测能力,将监控区域划分为多个防范区,并针对不同的防范区采取不同的监控方案,减少图像采集模块140误触发几率和不必要的信息记录,降低了设备工作功耗,提高了蓄电池161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人体存在探测的可靠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通过上述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实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下面结合图4分别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S210:通过红外探测模块120持续探测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红外探测模块120响应于人体活动发出触发信号。
在步骤S220:通过控制模块110,根据触发信号将雷达探测模块130从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其中,优选的,控制模块110具有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当控制模块110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控制模块110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在步骤S230:通过雷达探测模块130发射雷达波以探测监控区域,雷达探测模块130根据回波确定并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其中,若监控区域内有人体,进入步骤S240。
在步骤S240:通过控制模块110,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采集模块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在图像采集模块140处于开机状态时,通过图像采集模块140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24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41:判断人体是否处于第一防范区210和/或第二防范区220内。其中,若人体处于第一防范区210和/或第二防范区220内,则进入步骤S242,若人体未处于第一防范区210和/或第二防范区220内,则返回步骤S230。
在步骤S242: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开机状态。其中,在图像采集模块140处于开机状态时,通过图像采集模块140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并在经过第一延时后进入步骤S243。
在步骤S243:确定第一防范区210内是否有人体。其中,可以根据雷达探测模块130的探测结果对第一防范区210内是否有人体进行确定。若第一防范区210内有人体,进入步骤S244,若第一防范区210内没有人体,进入步骤S245。
在步骤S244: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或维持在开机状态。其中,若图像采集模块140已经处于开机状态,则将图像采集模块140维持在开机状态,若图像采集模块140处于关机状态,则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开机状态。在经过第二延时后,返回步骤S243。
优选的,图像采集模块140在开机状态时,还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140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通过控制模块110根据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的结果,判断是否通过通信模块150向外部输出告警信息。例如,通过图像采集模块140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获取图像信息中包含的人脸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中的人脸信息与预存的用户的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在匹配失败时,通过图像信息处理器143对一段时间内的图像信息中的人体进行识别,判断人体的运动方向,当人体持续靠近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和/或门时,通过通信模块150向外部(例如用户的手机)输出告警信号,当人体并未持续靠近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和/或门时,不向外部输出告警信号;在匹配成功时,可以通过通信模块150向外部输出其它信号(例如,向智能门锁输出开锁信号)。
在步骤S245: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或维持在关机状态。其中,若图像采集模块140已经处于关机状态,则将图像采集模块140维持在关机状态,若图像采集模块140处于开机状态,则将图像采集模块140切换至关机状态。
在步骤S246:确定监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其中,当监控区域内有人体时,返回步骤S24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方法还包括步骤S250。在步骤S230和步骤S246中,当监控区域内没有人体时,进入步骤S250。在步骤S250:经过第三延时,在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130持续对监控区域进行探测,若在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130未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将雷达探测模块130切换至关断状态,将控制模块110切换至休眠状态;若在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130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返回步骤S24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门,所述智能门包括如上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1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包括:
红外探测模块,配置成探测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并配置成响应于人体活动发出触发信号;
雷达探测模块,具有开启状态和关断状态,所述雷达探测模块配置成当处于开启状态时发射雷达波以探测监控区域,根据回波确定并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
图像采集模块,具有开机状态和关机状态,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配置成处于开机状态时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
控制模块,分别与红外探测模块、雷达探测模块和图像采集模块通信连接,并配置成可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在关断状态与开启状态之间切换,可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从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可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其中,所述监控区域包括沿逐渐远离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防范区、第二防范区和第三防范区;
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当第一防范区和/或第二防范区内有人体时;
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开机状态;
经过第一延时;
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开机状态,并在第二延时后,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没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关机状态;确定监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
当监控区域内有人体时,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当所述监控区域内没有人体时,
经过第三延时;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未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保持雷达探测模块于开启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具有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当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并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从所述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将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后,控制模块切换至休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其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
光学镜头,配置成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
图像传感器,与所述光学镜头连接,配置成将所述光学镜头采集到的图像转换为图像信息;
图像信息处理器,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配置成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存储器,与所述图像信息处理器连接,并配置成存储图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其中,所述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或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耦合,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配置成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在控制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开机状态后,根据所述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的结果,判断是否通过通信模块向外部输出告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其中,所述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蓄电池;
第一电源转换器,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与雷达探测模块、红外探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电连接;和
第二电源转换器,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与图像采集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其中,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电连接在蓄电池与第二电源转换器之间,或者电连接在第二电源转换器与图像采集模块之间;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通过控制所述开关接通或断开,以使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在开机状态与关机状态之间切换。
9.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红外探测模块持续探测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活动,所述红外探测模块响应于人体活动发出触发信号;
通过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将雷达探测模块从关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
通过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发射雷达波以探测监控区域,所述雷达探测模块根据回波确定并输出监控区域是否有人体及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
通过控制模块,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处于开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监控区域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控区域包括沿逐渐远离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的方向设置的第一防范区、第二防范区和第三防范区;
根据人体在监控区域中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模块在关机状态与开机状态之间切换的步骤包括:
当第一防范区和/或第二防范区内有人体时;
将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开机状态;
经过第一延时;
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开机状态,并在第二延时后,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当第一防范区内没有人体时,将图像采集模块切换至或维持在关机状态;
确定监控区域内是否有人体;
当监控区域内有人体时,确定第一防范区内是否有人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监控区域内没有人体时,
经过第三延时;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未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将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
若在所述第三延时过程中雷达探测模块在监控区域探测到人体,保持雷达探测模块于开启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具有休眠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将控制模块从休眠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
在将雷达探测模块切换至关断状态后,将控制模块切换至休眠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处于开机状态时,通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对采集到的所述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
通过控制模块根据人脸识别和/或运动识别的结果,判断是否通过通信模块向外部输出告警信息。
14.一种智能门,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
CN202211177334.7A 2022-09-26 2022-09-26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Pending CN1159096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7334.7A CN115909622A (zh) 2022-09-26 2022-09-26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7334.7A CN115909622A (zh) 2022-09-26 2022-09-26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9622A true CN115909622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7334.7A Pending CN115909622A (zh) 2022-09-26 2022-09-26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96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6367A (zh) * 2024-01-19 2024-02-23 安徽协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视频监控摄像头及其控制方法
CN118015771A (zh) * 2024-04-09 2024-05-10 贵州商学院 一种带主动警示功能的防盗报警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6367A (zh) * 2024-01-19 2024-02-23 安徽协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视频监控摄像头及其控制方法
CN118015771A (zh) * 2024-04-09 2024-05-10 贵州商学院 一种带主动警示功能的防盗报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909622A (zh) 低功耗智能看护系统、方法及智能门
CA2370848C (en) Low-powe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eader
US2012010522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ruder detection
US20130099893A1 (en) Lock control system using rfid
US11227476B2 (en) Auto-configurable motion/occupancy sensor
CN208705964U (zh) 一种接近感应式人脸识别门禁装置
US11425582B2 (en) Operating wireless devices and image data systems
US20190174045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surveillance system
ES2964996T3 (es) Cerradura de puerta, método de control de cerradura de puerta
CN105882510A (zh) 安全监控方法、装置和车辆
US20100194559A1 (e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Magnetizer
CN204360498U (zh) 物联网安全报警装置
KR20160095901A (ko) 홈네트워크 시스템과 연동하는 안전창호를 이용한 방범시스템
US20230064892A1 (en) Camera op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13844304U (zh) 移动侦测报警器及居家防护报警系统
CN215341222U (zh) 一种基于stm32和树莓派的智能门禁系统
CN217546181U (zh) 门禁监控系统及智能门
US11736666B2 (en) Detection device, detec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14157915A (zh) 待机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4101908U (zh) 移动式智能管家
CN112419633A (zh) 一种利用公共通讯网络的防盗报警装置
CN209514380U (zh) 一种防偷油智能监控装置
US20140354430A1 (en) Energy harvesting, ambient light fluctuation sensing intrusion detector
US10832543B2 (en) Activity sensor
CN110267019A (zh) 一种分体式低功耗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