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9387B -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9387B
CN115909387B CN202310016302.7A CN202310016302A CN115909387B CN 115909387 B CN115909387 B CN 115909387B CN 202310016302 A CN202310016302 A CN 202310016302A CN 115909387 B CN115909387 B CN 115909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bim
module
lofting
dimen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63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09387A (zh
Inventor
肖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inon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inon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inon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inon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63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9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9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9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09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9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原理框架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数据处理端口和反馈端口,所述数据采集端口包括BIM图像设计模块、BIM图像采集模块和人员位置采集模块,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使工程放样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能够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更直观的观察到建设中的工程项目,对放样的选取与实施效率都有优化和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处理是指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和处理,使其满足视觉、心理或其他要求的技术,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在图像领域上的一个应用,目前大多数的图像均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因而图像处理很多情况下指数字图像处理,此外,基于光学理论的处理方法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图像处理是信号处理的子类,另外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也有密切的关系,传统的一维信号处理的方法和概念很多仍然可以直接应用在图像处理上,比如降噪、量化,施工放样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上地形特征点,缩绘到图上,施工放样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在进行工程放样时,由于建筑工地在建设前参照物较少,仅依靠孤立的位置信息,过程中缺少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必要指引,无法体现放样数据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宏观定位,同时建筑工地空气中粉尘较多也会对查找放样过程造成阻碍,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施工放样把设计图纸上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测设到实地上去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测图工作是利用控制点测定地面上地形特征点,缩绘到图上,施工放样则与此相反,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尺寸,找出建筑物各部分特征点与控制点之间位置的几何关系,算得距离、角度、高程、坐标等放样数据,然后利用控制点,在实地上定出建筑物的特征点,据以施工,在进行工程放样时,由于建筑工地在建设前参照物较少,仅依靠孤立的位置信息,过程中缺少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必要指引,无法体现放样数据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宏观定位,同时建筑工地空气中粉尘较多也会对查找放样过程造成阻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流程框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设计并传输至数据处理端口;
S2:管理人员在后台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放样点的位置指定;
S3:人员进入放样区域,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指定放样点位置数据信息;
S4:摄像头采集附近环境图像,同时定位模块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定位;
S5:根据BIM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将模型图像与拍摄图像特征匹配,以人员所处的位置为基准位置,找出待放样点位置,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标识,同时向人员发放相对位置数据,其中包括方向以及距离信息,对施工人员进行路径的提示;
S6:施工人员移动至放样点,进行放样点确定;
S7:放样完成,拍照存档,继续进行下一点的放样。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S5的具体步骤为:501、对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并储存;502、对BIM三维设计图像按照不同角度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尺寸变换;503、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的提取,同时将拍摄图像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增强图像识别度,然后将整理后的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对整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504、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505、输出匹配后的二者对应特征的具体位置的对应点信息。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其原理框架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数据处理端口和反馈端口,所述数据采集端口包括BIM图像设计模块、BIM图像采集模块和人员位置采集模块,所述BIM图像设计模块用于对工程的BIM图像进行设计,所述BIM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采集,所述人员位置采集模块用于对人员的经纬度具体位置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所述数据处理端口包括图像分块模块、图像尺寸变换模块、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图像特征匹配模块和路径计算模块,所述图像分块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分成若干等大的块,所述图像尺寸变换模块用于对拍摄的图片进行尺寸的变换,所述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用于将视频拍摄图像进行去雾清晰化处理,所述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所述图像特征匹配模块用于对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并且根据对应点和对应角度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上的位置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所述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反馈端口包括图像特征反馈模块、放样点确定模块、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和路径反馈模块,所述图像特征反馈模块用于向使用人员反馈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所述放样点确定模块用于到达指定位置,对放样点位置进行确定,所述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放样点至使用者的位置数据信息,所述路径反馈模块用于反馈使用者至放样点的路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人员位置采集模块包括定位单元和视频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用于对人员位置进行定位,所述视频图像采集单元用于人员对定位处的环境视频进行视频拍摄。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中包括图像清晰化处理策略,所述图像清晰化处理策略为:将视频拍摄图像按照像素点划分,其模型公式为
Figure SMS_2
(1),其中/>
Figure SMS_8
为像素坐标,/>
Figure SMS_12
为待处理的有尘图像模型,/>
Figure SMS_1
为处理后的无尘图像模型,/>
Figure SMS_5
为全局大气光,此为定值,/>
Figure SMS_9
为该位置大气散射系数,此为定值,/>
Figure SMS_13
为景深,同时带入景深公式/>
Figure SMS_3
(2),其中,/>
Figure SMS_7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弥散圆半径,/>
Figure SMS_11
为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图像时的光圈值,/>
Figure SMS_14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镜头焦距,/>
Figure SMS_4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对焦距离,将(2)带入(1)式能够计算出
Figure SMS_6
,求出/>
Figure SMS_10
,即对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由于建筑工地粉尘较多,极易导致拍摄照片模糊,这样有利于对后续特征点的提取对比,加大了特征匹配的准确率。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的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15
,提取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20
,所述图像特征匹配模块中包括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所述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23
和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16
逐一代入相似度公式中计算拍照点与BIM三维图像中其中一个图像单元的相似度,其中相似度/>
Figure SMS_19
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22
,其中,/>
Figure SMS_24
为/>
Figure SMS_17
中的第i项,/>
Figure SMS_18
为/>
Figure SMS_21
中的第j项,将计算得到的相似度降序排列,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然后采用不同分割方式的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代入再次相关度计算公式中,再次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找到两个单块BIM三维图像的交点处,即为照片拍摄的位置,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对BIM三维设计图像按照不同角度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尺寸变换,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的提取,然后将整理后的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对整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输出匹配后的二者对应特征的具体位置的对应点,然后采用不同分割方式的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再次代入相关度计算公式中,再次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找到两个单块BIM三维图像的交点处,即为照片拍摄的位置,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使工程放样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能够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更直观的观察到建设中的工程项目,对放样的选取与实施效率都有优化和提升。
2)针对建筑工地空气中尘埃粒子较多易导致拍摄的照片发生雾化的情况,我们将视频拍摄图像进行去雾清晰化处理,这样有利于对后续特征点的提取对比,加大了特征匹配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的流程构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的图像对比流程构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的原理构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一号”、“二号”、“三号”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BIM三维设计图像按照不同角度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尺寸变换,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的提取,然后将整理后的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对整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输出匹配后的二者对应特征的具体位置的对应点,然后采用不同分割方式的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再次代入相关度计算公式中,再次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找到两个单块BIM三维图像的交点处,即为照片拍摄的位置,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使工程放样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能够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更直观的观察到建设中的工程项目,对放样的选取与实施效率都有优化和提升,具体方案为,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流程框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其流程框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设计并传输至数据处理端口;
S2:管理人员在后台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放样点的位置指定;
S3:人员进入放样区域,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指定放样点位置数据信息;
S4:摄像头采集附近环境图像,同时定位模块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定位;
S5:根据BIM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将模型图像与拍摄图像特征匹配,以人员所处的位置为基准位置,找出待放样点位置,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标识,同时向人员发放相对位置数据,其中包括方向以及距离信息,对施工人员进行路径的提示;
S6:施工人员移动至放样点,进行放样点确定;
S7:放样完成,拍照存档,继续进行下一点的放样;
其中,S5的具体步骤为:501、对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并储存;502、对BIM三维设计图像按照不同角度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尺寸变换;503、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的提取,同时将拍摄图像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增强图像识别度,然后将整理后的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对整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504、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505、输出匹配后的二者对应特征的具体位置的对应点信息;
其中,其原理框架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数据处理端口和反馈端口,数据采集端口包括BIM图像设计模块、BIM图像采集模块和人员位置采集模块,BIM图像设计模块用于对工程的BIM图像进行设计,BIM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采集,人员位置采集模块用于对人员的经纬度具体位置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数据处理端口包括图像分块模块、图像尺寸变换模块、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图像特征匹配模块和路径计算模块,图像分块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分成若干等大的块,图像尺寸变换模块用于对拍摄的图片进行尺寸的变换,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用于将视频拍摄图像进行去雾清晰化处理,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图像特征匹配模块用于对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并且根据对应点和对应角度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上的位置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反馈端口包括图像特征反馈模块、放样点确定模块、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和路径反馈模块,图像特征反馈模块用于向使用人员反馈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放样点确定模块用于到达指定位置,对放样点位置进行确定,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放样点至使用者的位置数据信息,路径反馈模块用于反馈使用者至放样点的路径,人员位置采集模块包括定位单元和视频图像采集单元,定位单元用于对人员位置进行定位,视频图像采集单元用于人员对定位处的环境视频进行视频拍摄;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的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25
,提取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29
,图像特征匹配模块中包括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32
和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27
逐一代入相似度公式中计算拍照点与BIM三维图像中其中一个图像单元的相似度,其中相似度/>
Figure SMS_28
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31
,其中,/>
Figure SMS_34
为/>
Figure SMS_26
中的第i项,/>
Figure SMS_30
为/>
Figure SMS_33
中的第j项,将计算得到的相似度降序排列,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然后采用不同分割方式的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代入再次相关度计算公式中,再次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找到两个单块BIM三维图像的交点处,即为照片拍摄的位置,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
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对BIM三维设计图像按照不同角度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尺寸变换,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的提取,然后将整理后的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对整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输出匹配后的二者对应特征的具体位置的对应点,然后采用不同分割方式的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再次代入相关度计算公式中,再次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找到两个单块BIM三维图像的交点处,即为照片拍摄的位置,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使工程放样相关人员在施工现场能够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更直观的观察到建设中的工程项目,对放样的选取与实施效率都有优化和提升,解决了由于建筑工地在建设前参照物较少,仅依靠孤立的位置信息,过程中缺少对现场操作人员的必要指引,无法体现放样数据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宏观定位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添加图像清晰化处理策略,具体方案为,针对建筑工地空气中尘埃粒子较多易导致拍摄的照片发生雾化的情况,我们将视频拍摄图像进行去雾清晰化处理,这样有利于对后续特征点的提取对比,加大了特征匹配的准确率,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流程框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设计并传输至数据处理端口;
S2:管理人员在后台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放样点的位置指定;
S3:人员进入放样区域,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指定放样点位置数据信息;
S4:摄像头采集附近环境图像,同时定位模块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定位;
S5:根据BIM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将模型图像与拍摄图像特征匹配,以人员所处的位置为基准位置,找出待放样点位置,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标识,同时向人员发放相对位置数据,其中包括方向以及距离信息,对施工人员进行路径的提示;
S6:施工人员移动至放样点,进行放样点确定;
S7:放样完成,拍照存档,继续进行下一点的放样。
其中,S5的具体步骤为:501、对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并储存;502、对BIM三维设计图像按照不同角度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尺寸变换;503、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的提取,同时将拍摄图像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增强图像识别度,然后将整理后的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对整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504、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505、输出匹配后的二者对应特征的具体位置的对应点信息;
其中,其原理框架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数据处理端口和反馈端口,数据采集端口包括BIM图像设计模块、BIM图像采集模块和人员位置采集模块,BIM图像设计模块用于对工程的BIM图像进行设计,BIM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采集,人员位置采集模块用于对人员的经纬度具体位置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数据处理端口包括图像分块模块、图像尺寸变换模块、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图像特征匹配模块和路径计算模块,图像分块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分成若干等大的块,图像尺寸变换模块用于对拍摄的图片进行尺寸的变换,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用于将视频拍摄图像进行去雾清晰化处理,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图像特征匹配模块用于对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并且根据对应点和对应角度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上的位置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反馈端口包括图像特征反馈模块、放样点确定模块、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和路径反馈模块,图像特征反馈模块用于向使用人员反馈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放样点确定模块用于到达指定位置,对放样点位置进行确定,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放样点至使用者的位置数据信息,路径反馈模块用于反馈使用者至放样点的路径,人员位置采集模块包括定位单元和视频图像采集单元,定位单元用于对人员位置进行定位,视频图像采集单元用于人员对定位处的环境视频进行视频拍摄;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中包括图像清晰化处理策略,图像清晰化处理策略为:将视频拍摄图像按照像素点划分,其模型公式为
Figure SMS_36
(1),其中/>
Figure SMS_40
为像素坐标,/>
Figure SMS_44
为待处理的有尘图像模型,/>
Figure SMS_37
为处理后的无尘图像模型,/>
Figure SMS_41
为全局大气光,此为定值,/>
Figure SMS_45
为该位置大气散射系数,此为定值,/>
Figure SMS_48
为景深,同时带入景深公式/>
Figure SMS_35
(2),其中,/>
Figure SMS_39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弥散圆半径,/>
Figure SMS_43
为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图像时的光圈值,/>
Figure SMS_47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镜头焦距,/>
Figure SMS_38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对焦距离,将(2)带入(1)式能够计算出
Figure SMS_42
,求出/>
Figure SMS_46
,即对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由于建筑工地粉尘较多,极易导致拍摄照片模糊,这样有利于对后续特征点的提取对比,加大了特征匹配的准确率;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的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51
,提取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53
,图像特征匹配模块中包括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56
和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SMS_49
逐一代入相似度公式中计算拍照点与BIM三维图像中其中一个图像单元的相似度,其中相似度/>
Figure SMS_52
计算公式为:/>
Figure SMS_55
,其中,/>
Figure SMS_58
为/>
Figure SMS_50
中的第i项,/>
Figure SMS_54
为/>
Figure SMS_57
中的第j项,将计算得到的相似度降序排列,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然后采用不同分割方式的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代入再次相关度计算公式中,再次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找到两个单块BIM三维图像的交点处,即为照片拍摄的位置,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
通过本实施例能够实现:针对建筑工地空气中尘埃粒子较多易导致拍摄的照片发生雾化的情况,我们将视频拍摄图像进行去雾清晰化处理,这样有利于对后续特征点的提取对比,加大了特征匹配的准确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流程框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设计并传输至数据处理端口;
S2:管理人员在后台对BIM三维设计图像进行放样点的位置指定;
S3:人员进入放样区域,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指定放样点位置数据信息;
S4:摄像头采集附近环境图像,同时定位模块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定位;
S5:根据BIM三维设计模型中的位置信息,将模型图像与拍摄图像特征匹配,以人员所处的位置为基准位置,找出待放样点位置,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标识,同时向人员发放相对位置数据,其中包括方向以及距离信息,对施工人员进行路径的提示;
S6:施工人员移动至放样点,进行放样点确定;
S7:放样完成,拍照存档,继续进行下一点的放样;
其中,所述S5的具体步骤为:501、对获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并储存;502、对BIM三维设计图像按照不同角度图像进行分块,并对拍摄图像进行图像尺寸变换;503、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的提取,同时将拍摄图像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增强图像识别度,然后将整理后的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对整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提取;504、对分块后的单块BIM三维设计图像和处理后的拍摄图像进行特征的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505、输出匹配后的二者对应特征的具体位置的对应点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理框架包括数据采集端口、数据处理端口和反馈端口,所述数据采集端口包括BIM图像设计模块、BIM图像采集模块和人员位置采集模块,所述BIM图像设计模块用于对工程的BIM图像进行设计,所述BIM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采集,所述人员位置采集模块用于对人员的经纬度具体位置和拍摄图像进行采集;所述数据处理端口包括图像分块模块、图像尺寸变换模块、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图像特征匹配模块和路径计算模块,所述图像分块模块用于对设计完成的BIM三维图像进行分成若干等大的块,所述图像尺寸变换模块用于对拍摄的图片进行尺寸的变换,所述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用于将视频拍摄图像进行去雾清晰化处理,所述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所述图像特征匹配模块用于对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进行特征匹配,获取匹配对应点的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上的具体位置,并且根据对应点和对应角度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上的位置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所述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端口包括图像特征反馈模块、放样点确定模块、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和路径反馈模块,所述图像特征反馈模块用于向使用人员反馈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所述放样点确定模块用于到达指定位置,对放样点位置进行确定,所述放样点位置反馈模块用于反馈放样点至使用者的位置数据信息,所述路径反馈模块用于反馈使用者至放样点的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位置采集模块包括定位单元和视频图像采集单元,所述定位单元用于对人员位置进行定位,所述视频图像采集单元用于人员对定位处的环境视频进行视频拍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清晰化处理模块中包括图像清晰化处理策略,所述图像清晰化处理策略为:将视频拍摄图像按照像素点划分,其模型公式为
Figure QLYQS_2
(1),其中/>
Figure QLYQS_7
为像素坐标,/>
Figure QLYQS_10
为待处理的有尘图像模型,/>
Figure QLYQS_4
为处理后的无尘图像模型,
Figure QLYQS_6
为全局大气光,此为定值,/>
Figure QLYQS_9
为该位置大气散射系数,此为定值,/>
Figure QLYQS_13
为景深,同时带入景深公式/>
Figure QLYQS_1
(2),其中,/>
Figure QLYQS_5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弥散圆半径,/>
Figure QLYQS_8
为视频采集设备采集图像时的光圈值,/>
Figure QLYQS_12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镜头焦距,/>
Figure QLYQS_3
为视频采集设备的对焦距离,将(2)带入(1)式能够计算出/>
Figure QLYQS_11
,求出/>
Figure QLYQS_14
,即对图像进行清晰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将单块BIM三维图像和去雾清晰化处理后的视频拍摄图像导入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提取的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QLYQS_15
,提取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QLYQS_20
,所述图像特征匹配模块中包括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所述图像特征匹配计算策略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将无尘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QLYQS_23
和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为
Figure QLYQS_16
逐一代入相似度公式中计算拍照点与BIM三维图像中其中一个图像单元的相似度,其中相似度/>
Figure QLYQS_18
计算公式为:/>
Figure QLYQS_21
,其中,/>
Figure QLYQS_24
为/>
Figure QLYQS_17
中的第i项,/>
Figure QLYQS_19
为/>
Figure QLYQS_22
中的第j项,将计算得到的相似度降序排列,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然后采用不同分割方式的全部单块BIM三维图像特征点序列模型代入再次相关度计算公式中,再次找到最大的相似度对应的单块BIM三维图像,找到两个单块BIM三维图像的交点处,即为照片拍摄的位置,通过照片拍摄位置找到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并通过照片拍摄的位置和检测人员实时所处的位置和人员与拍摄物形成的角度,将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对应点距离最近的放样点的距离和方向,并且在BIM三维设计图像与真实图像构成重合为一体的图像信息上清晰标注。
CN202310016302.7A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Active CN115909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302.7A CN115909387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6302.7A CN115909387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9387A CN115909387A (zh) 2023-04-04
CN115909387B true CN115909387B (zh) 2023-06-20

Family

ID=8649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6302.7A Active CN115909387B (zh) 2023-01-06 2023-01-06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938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6758A (zh) * 2017-05-11 2017-08-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摄影技术及bim技术下的室外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3105A (zh) * 2018-08-27 2019-03-26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与ar技术的可视化风险辨识方法及设备
CN111951398A (zh) * 2020-07-27 2020-11-17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技术的智能放样施工方法
CN113919634A (zh) * 2021-09-07 2022-01-11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现场支吊架点位的ar放样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6758A (zh) * 2017-05-11 2017-08-18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无人机摄影技术及bim技术下的室外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9387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3171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US9324003B2 (en) Location of image capture device and object features in a captured image
CN105286871B (zh) 一种基于视频处理的人体身高测量方法
CN103248822B (zh) 摄像终端的对焦方法及摄像终端
CN106826815A (zh) 基于彩色图像与深度图像的目标物体识别与定位的方法
CN111028358B (zh) 室内环境的增强现实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018411A (zh) 一种裂缝宽度的测量计算方法及测量装置
US20160267326A1 (en) Image abstraction system
CN107977656A (zh) 一种行人重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7741231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多运动目标快速测距方法
Liu et al. Deep-learning and depth-map based approach for detection and 3-D localization of small traffic signs
CN111970454A (zh) 一种拍摄画面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储存介质
Xue et al. A fast visual map building method using video stream for visual-based indoor localization
CN115854895A (zh) 一种基于目标立木形态的非接触式立木胸径测量方法
WO2022052409A1 (zh) 用于多机位摄像的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5909387B (zh) 一种基于增强影像图像处理技术的工程放样方法
CN111783849B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29711B (zh) 运用于固定场景关于身份信息和形体信息自动关联的方法
Peppa et al. Handcrafted and learning-based tie point features-comparison using the EuroSDR RPAS benchmark datasets
JPH08320920A (ja) 手動作認識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2990187B (zh) 一种基于手持终端图像的目标位置情报生成方法
CN114659499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智慧城市3d地图模型摄影建立方法
CN112541403B (zh) 一种利用红外摄像头的室内人员跌倒检测方法
CN114626112A (zh) 一种基于边界检验的未知物体表面测量视点规划方法
CN110705533A (zh) 一种用于检验报告的ai识别抓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