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7753A -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7753A
CN115907753A CN202211712714.6A CN202211712714A CN115907753A CN 115907753 A CN115907753 A CN 115907753A CN 202211712714 A CN202211712714 A CN 202211712714A CN 115907753 A CN115907753 A CN 115907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target
request information
target vehicle
payment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27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长春
狄刚
郭建昌
赵新宇
张红波
张鹏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Digital Currency Institute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171271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77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7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77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关于一种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支付较为繁琐、用户支付体验不佳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目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

Description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支付的应用不断普及。但是,现有的电子支付多是基于手机进行支付。例如,用户在缴纳停车费用时,需要使用手机扫码、输入车牌号并进行支付,操作较为繁琐,支付时间较长,甚至造成停车场出口拥堵,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支付较为繁琐、用户支付体验不佳的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车联网支付系统,车联网支付系统包括收款终端、目标车辆以及目标移动终端,目标移动终端包括硬件钱包;方法包括: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目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目标车辆响应于目标用户的消费操作,触发收款终端向目标车辆发送支付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对目标用户进行在场检测,以获取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生成特征包括人脸信息、语音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目标车辆根据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对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车辆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小于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包括: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包括:目标车辆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包括:目标移动终端判断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在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的情况下,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发送数字货币币串至目标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目标车辆;方法包括: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接收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的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收款终端发送数字货币币串。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支付装置,应用于目标车辆;支付装置包括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发送单元,还用于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的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收款终端发送数字货币币串。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联网支付系统,车联网支付系统包括收款终端、目标车辆以及目标移动终端,目标移动终端包括硬件钱包;目标车辆用于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目标车辆,还用于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目标移动终端,用于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目标车辆还用于目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收款终端或者目标车辆或者目标移动终端执行的支付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收款终端或者目标车辆或者目标移动终端执行的支付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收款终端或者目标车辆或者目标移动终端执行的支付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车联网支付系统,车联网支付系统包括收款终端、目标车辆以及目标移动终端,目标移动终端包括硬件钱包。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发起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的认证请求。进一步的,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由于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且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因此目标车辆可以将支付金额转发至目标移动终端。而目标移动终端则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相应的,目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较于现有技术中繁琐的支付过程,本申请提供的支付方式能够根据车辆当前使用者的认证信息,向车辆当前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得到与当前支付金额对应的数字货币币串,并通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发送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整个支付过程无需用户操作包括硬件钱包的移动终端,操作简便,显著提升了用户的实际支付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联网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联网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相关技术术语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介绍。
数字货币(Digita l Currency,DC)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例如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安全元件(Secure E lement,SE),通常以芯片形式提供。SE相当于是一台微型计算机,通过安全芯片和芯片操作系统(Ch ip Operat ing System,COS)实现数据安全存储、加解密运算等功能。
硬件钱包是指将数字资产私钥单独储存在一个芯片(例如SE芯片)中,与互联网隔离,即插即用。
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主要是独立发行的,在发行硬件钱包时,通过将终端设备作为硬件钱包的载体,并在硬件钱包中预先充值一定的数字人民币,从而实现通过硬件钱包进行实现支付功能,这种情况下的硬件钱包对应的账户中的余额和限额都是单独维护的。
车联网通信技术(V2X):在车联网环境下,通过车与车、路、人、后台等信息交互和共享,使车和基础设施之间智能协同与配合,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控制、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动态信息服务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其中,汽车依托新型车载通信技术,具备了与外界直接点到点的通信能力,尤其是与路边单元、车可以实现实时、低延迟直接通信能力,无需通过网络运营商网络转发。
智能车辆终端技术:具备对车载各类传感器设备、汽车操控能力的统一管理,同时通过车载智能操作系统可以承载汽车多应用(车载APP),并可以通过NFC或者蓝牙等近场通信技术与手机保持通信互联。
随着互联网和汽车的发展,车联网场景下的支付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即用户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支付需求,例如驾驶车辆停车、高速收费、违章罚款等支付需求。
但是,相关技术模式下,汽车并不是支付终端,因此无法满足汽车使用过程中以汽车为核心场景的支付需求,还需要用户通过手机进行支付,然而这在驾驶场景中给用户带了不便。
示例性一:手机APP支付。用户在驾驶车辆过程中,若遇到支付场景,需要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支付。例如,用户在缴纳停车费用时,需要使用手机扫码、输入车牌号并进行支付,操作较为繁琐,支付时间较长,甚至造成停车场出口拥堵,体验不佳,还会影响用户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示例性二:后装车载单元支付。该方式典型的案例是ETC OUB设备,主要能解决高速公路收费问题,但无法解决租车缴、停车支付等其他场景,OBU设备办理时将会对设备进行初始化输入车牌号等信息,且必须绑定唯一支付卡,因此无法适用共享汽车场景。如需要支付过程中同步上传汽车车型、识别号、车牌等信息,支付并不便捷。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支付方法,用户在车联网场景的近距或远距消费时,可以利用汽车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 n-Veh ic le I nfotainment,IVI)或车载智能终端的能力,并根据汽车感应器、活体检测等技术判断用户在汽车座舱内进行消费,并通过座舱内私密、较为安静的空间可完成多种生物特征验证,并通过汽车IVI或智能终端与用户手机的近距通信连接完成在场证明和可信近距支付,可重复结合汽车座舱与手机SE安全芯片硬件钱包的优势,向用户提供良好的车联网支付体验,使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不必使用手机即可完成支付,在提升用户支付体验的同时,还提高了用户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实施架构)进行简单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可以适用于车联网支付系统,图1示出了该车联网支付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联网支付系统10包括收款终端11、目标车辆12以及目标移动终端13。其中,收款终端11、目标车辆12和目标移动终端13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进行连接,以实现收款终端11、目标车辆12和目标移动终端13之间数据信息的交互。
收款终端11可以为汽车服务器场景中任意一个收款终端,如图2所示,汽车服务器场景包括近距离服务场景下的停车场、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 lectron ic To l lCo llect ion,ETC),汽车服务场景还包括远距离服务场景下的电商、游戏、影视、外卖场景等。收款终端11用于向目标车辆12发送支付请求信息,并在确定目标车辆完成支付后,为目标车辆12提供相应的服务。
目标车辆12则可以为在上述汽车服务器场景下,进行消费服务的任意一个车辆。如图2所示,目标车辆12上可以安装有IVI、车载智能终端、近距离通信模块、远距离通信模块、生物特征认证模块、车载感应器等。目标车辆12用于向目标用户发起认证请求,以对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在身份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12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13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以请求得到数字货币币串,并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11,以完成支付。
目标移动终端13可以为目标用户所使用的任意一个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如图2所示,目标移动终端13包括硬件钱包、近距离通信模块。目标移动终端13用于接收目标车辆12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并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以向目标车辆12发送数字货币币串。
可选的,目标移动终端13中可以安装有目标应用程序,该目标应用程序可以为数字人民币应用程序,目标应用程序用于申请开立硬件钱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移动终端13中还可以包括安全单元,用于确定目标移动终端13中是否包括目标硬件钱包对应的安全域、且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安全写入条件;以在确定目标移动终端13中包括目标硬件钱包对应的安全域、且目标移动终端13满足安全写入条件的情况下,将目标数据写入到目标移动终端13中,得到硬件钱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移动终端13还可以通过读取目标设备中的数据信息,在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后激活目标设备中目标数据对应的硬件钱包。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请求信息、用户身份信息、用户的银行卡信息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付方法可以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车联网支付系统,如收款终端、目标车辆以及目标移动终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类似设备。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包括下述S201-S204。
S201、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收款终端向目标车辆发送支付请求信息。相应的,目标车辆接收支付请求信息,并响应于支付请求信息,向目标用户发起认证请求,以对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需要说明的,支付请求信息中包括目标车辆待付的支付金额。
在一种实施例中,目标车辆响应于目标用户的消费操作,触发收款终端向目标车辆发送支付请求信息。
例如,目标用户将目标车辆驾驶至停车场门口,此时位于停车场门口的收款终端感应到目标车辆后,向目标车辆发送支付请求信息,该支付请求信息中包括目标车辆需要交纳的停车费用。
上述情况属于近距离服务场景,目标车辆与收款终端可以使用近距离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如蓝牙、超宽带(U ltra Wide Band,UWB)、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ed icated ShortRange Commun icat ion,DSRC)、无线网络通信技术(WI FI)等。
再例如,目标用户通过目标车辆上的车载智能终端订阅了付费栏目,收款终端则响应于目标车辆的订阅内容,向目标车辆发送支付请求信息,该支付请求信息中包括目标车辆订阅付费栏目需要交纳的费用。
上述情况属于远距离服务场景,目标车辆与收款终端可以使用远距离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 ion Mobi le Commun icat ion Technology,5G)等。此时,收款终端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服务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SP)服务平台下发响应的服务内容。
可选的,目标用户可以为目标车辆内的任意用户,例如,目标用户可以为目标车辆的驾驶人员。
目标车辆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对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确定目标用户是否为目标车辆身份信息库中的用户。本申请实施例对目标车辆对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方式不作限定。
S202、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
其中,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目标用户为目标车辆身份信息库中的用户,目标车辆则确定目标用户通过认证。进一步的,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具有相同金额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并根据目标用户的身份确定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移动终端。目标车辆将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
需要说明的,目标移动终端可以为目标用户所使用的智能终端设备,目标用户在目标移动终端上的身份信息与目标车辆上的身份信息相同。
S203、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目标车辆发送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后,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移动终端在接收到目标车辆发送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后,对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
本申请实施例对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进行验证不作限定,例如,目标移动终端可以根据业务安全策略对通信距离、通信角度等进行组合验证。
需要说明的,数字人民币的价值特征是通过币串形式体现的。数字人民币由加密前置系统生产,并由分布在运营机构的加密前置机将用户的所有者标识及相关字段,添加至数字人民币的核心域,形成币串,发送到用户数字人民币钱包。当具有硬件钱包的目标移动终端收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后,将根据该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就有相应支付金额的数字货币币串。
S204、目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车辆接收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的数字货币币串,并将该数字货币币串发送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相应的,收款终端在收到数字货币币串后,确认收款。
本申请提供的上述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支付方法,应用于车联网支付系统,车联网支付系统包括收款终端、目标车辆以及目标移动终端,目标移动终端包括硬件钱包。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发起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的认证请求。进一步的,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由于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且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因此目标车辆可以将支付金额转发至目标移动终端。而目标移动终端则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相应的,目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较于现有技术中繁琐的支付过程,本申请提供的支付方式能够根据车辆当前使用者的认证信息,向车辆当前使用者的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得到与当前支付金额对应的数字货币币串,并通过车辆将数字货币币串发送至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整个支付过程无需用户操作包括硬件钱包的移动终端,操作简便,显著提升了用户的实际支付体验。
在一种设计中,如图4所示,为了向目标用户发起认证请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S201,具体包括下述S2011:
S2011、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对目标用户进行在场检测,以获取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
其中,生成特征包括人脸信息、语音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目标车辆通过车载智能终端发出在场检测请求,提示目标用户输入对应的生物特征。
例如,目标车辆在收到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后,通过中控屏以及语音播报,提示目标用户需要获取人脸信息。相应的,目标用户面部对准中控屏中的指定区域,目标车辆以此获取到目标用户的人脸信息。
可以理解的,目标车辆通过对目标用户进行在场检测请求,以请求获取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在对目标用户的身份验证做铺垫的同时,还可以确定目标用户位于目标车辆的座舱内,进一步保障了支付的安全性。
相应的,目标车辆在获取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后,目标车辆根据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对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例如,目标车辆将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与目标车辆身份信息库中的生物特征进行比对,以对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在生物特征对比结果一致的情况下,目标车辆则确定目标用户通过认证。
在一种设计中,目标车辆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二通信模块,其中,第一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小于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例如,第一通信模块可以为蓝牙模块,第二通信模块可以为5G通信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目标车辆通过第一通信模块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
可以理解的,目标车辆与目标移动终端通过第一信息模块可以实现近距离通信,以对通信距离和通信角度等进行限制,在规定安全距离范围内实现通信支付,避免远程远距离盗用攻击。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车辆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将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收款终端。
可以理解的,目标车辆与收款终端通过第二信息模块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以确定目标车辆具有远距离支付的能力。
在一种设计中,如图5所示,为了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目标车辆发送数字货币币串,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还包括下述S301-S302。
S301、目标移动终端判断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移动终端将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预设的免密限额进行对比,判断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
S302、在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的情况下,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发送数字货币币串至目标车辆。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的情况下,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发送数字货币币串至目标车辆。在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大于预设免密限额的情况下,目标移动终端则向目标车辆发送支付失败信息。
可以理解的,目标移动终端判断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以确定是否向目标车辆发送对应金额的数字货币币串。只有在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的情况下,目标移动终端根据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发送数字货币币串至目标车辆,否则目标移动终端则向目标车辆发送支付失败信息,这样一来,保障了支付的安全性。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支付装置或电子设备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性的对支付装置或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支付装置或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对应各个功能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字货币交易装置。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付装置框图。参照图6,该支付装置40应用于目标车辆;支付装置40包括发送单元401以及接收单元402。
发送单元401,用于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发送单元401,还用于在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目标车辆根据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的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收款终端发送数字货币币串。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50包括但不限于: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
其中,上述的存储器502,用于存储上述处理器501的可执行指令。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501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7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处理器501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5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5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集成到处理器501中。
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5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模块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此外,存储器5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502,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5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
在实际实现时,发送单元401以及接收单元402的处理功能均可以由图7中的处理器501调用存储器5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实现。其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考上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部分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 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一条或多条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一条或多条指令可以由电子设备50的处理器501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支付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一条或多条指令被电子设备50的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上述支付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与上述支付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分类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分类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分类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分类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联网支付系统,所述车联网支付系统包括收款终端、目标车辆以及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包括硬件钱包;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所述目标车辆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在所述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目标车辆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所述目标车辆根据所述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所述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
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所述数字货币币串;
所述目标车辆将所述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所述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车辆响应于所述目标用户的消费操作,触发所述收款终端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所述支付请求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所述目标车辆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响应于所述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所述目标车辆对所述目标用户进行在场检测,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所述生成特征包括人脸信息、语音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车辆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生物特征,对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车辆包括第一通信模块以及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目标车辆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包括:
所述在所述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所述目标车辆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车辆将所述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所述收款终端,包括:
所述目标车辆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将所述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所述收款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所述数字货币币串,包括:
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判断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免密限额;
在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免密限额的情况下,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发送所述数字货币币串至所述目标车辆。
9.一种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在所述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所述目标车辆根据所述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所述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
接收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的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所述收款终端发送所述数字货币币串。
10.一种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车辆;所述支付装置包括发送单元以及接收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所述目标车辆根据所述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所述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的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所述收款终端发送所述数字货币币串。
11.一种车联网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支付系统包括收款终端、目标车辆以及目标移动终端,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包括硬件钱包;
所述目标车辆用于响应于收款终端发送的支付请求信息,提醒目标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以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所述目标车辆,还用于在所述身份信息认证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用户的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发送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为所述目标车辆根据所述支付请求信息生成的,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与所述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相同;
所述目标移动终端,用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根据所述硬件钱包支付请求信息中的支付金额,生成数字货币币串,并向所述目标车辆发送所述数字货币币串;
所述目标车辆还用于所述目标车辆将所述数字货币币串转发至所述收款终端,以完成支付。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收款终端或者所述目标车辆或者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执行的支付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收款终端或者所述目标车辆或者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执行的支付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收款终端或者所述目标车辆或者所述目标移动终端执行的支付方法。
CN202211712714.6A 2022-12-29 2022-12-29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077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714.6A CN115907753A (zh) 2022-12-29 2022-12-29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2714.6A CN115907753A (zh) 2022-12-29 2022-12-29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7753A true CN115907753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2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2714.6A Pending CN115907753A (zh) 2022-12-29 2022-12-29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77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8333B2 (en) Mobile device enabled tiered data exchange via a vehicle
CN113923631B (zh) 车载访问系统和方法
CN106652227B (zh) 一种智能汽车支付系统以及支付方法
US200402366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using a personal transaction device with vehicle-accessed, payment-gateway terminals
CN105590345A (zh) 一种利用智能汽车在服务点进行支付的系统和方法
JP2014509414A (ja) ゲートのあるエリアへの安全な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2077659B1 (ko) 무선랜 장치 및 상기 무선랜 장치를 이용한 차량 인증 방법
KR20110038565A (ko) 생체인식 카드를 활용한 공용시설물에 대한 대여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40316992A1 (en) Method for charging an onboard-unit with an electronic ticket
CN109903401A (zh) 车辆支付管理方法、车载终端及电子设备
CN111163439A (zh) 基于非对称算法的车载单元收费和打卡方法
CN109598803B (zh) 高速公路收费方法、服务器、系统和存储介质
KR102406519B1 (ko) 하이패스 시스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15907753A (zh) 支付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0235A (zh) 车载支付方法、终端、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JP4710692B2 (ja)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TWI836622B (zh) 車載支付方法、終端、伺服器、系統及介質
CN110197535A (zh) 一种乘车方法、终端及车载装置
KR102369668B1 (ko) 차량 번호에 기반을 둔 결제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6843330A (zh) 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52293A (zh) 用于etc系统的付费方法、相关产品及etc系统
CN109255599A (zh) 车辆终端
CN117953631A (zh) 一种共享出行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7981275A (zh) 借助于车辆相关的数据的用户授权
CN114973432A (zh) 一种停车收费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