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3043A -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3043A
CN115903043A CN202211362040.1A CN202211362040A CN115903043A CN 115903043 A CN115903043 A CN 115903043A CN 202211362040 A CN202211362040 A CN 202211362040A CN 115903043 A CN115903043 A CN 115903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ismic
post
stack data
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20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03043B (zh
Inventor
李闯建
彭苏萍
崔晓芹
杜文风
林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to CN2022113620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3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3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3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03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3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本发明方法不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而是通过偏移后的数据特征间接确定局部倾角,由于偏移后,反射波归位,但依然保持局部线性特征,而绕射波将收敛到聚焦点。因此,利用本发明方法所确定的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能够从地震叠后数据中有效分离出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质勘探中,对于地质不连续性的准确预测对于探测精度以及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人工震源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地震波在地面传播时,当遇到地质异常区域会形成绕射波。在绕射波中包含该地质异常体的有效数据,可通过分析得到该异常体的详细属性,对于开采相关行业具有指导意义。
绕射波具有揭示小于地震波波长的小尺度物体的特性,然而由于绕射相对于镜面反射较弱,存在于绕射中的细节信息通常被镜面反射所掩盖。传统的绕射波分离方法是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计算结果中不仅包括反射波的倾角信息,同时也包含绕射波的倾角信息,使得绕射波与反射波混叠,如果利用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的局部倾角对反射波进行压制,必将对绕射波造成损耗,进而导致绕射波的分离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以从地震叠后数据中有效分离出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所述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基于所述偏移数据和所述偏移速度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基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偏移数据和所述偏移速度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包括: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和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包括: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平面波分解,得到所述偏移数据在空间方向的第一分量和在时间方向的第二分量;基于所述第一分量和所述第二分量计算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包括:沿着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方向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方向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包括:基于算式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21
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其中,D(x,t)表示所述绕射波数据,U(x,t)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x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的坐标信息,t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的走时信息,n表示均值滤波窗口的地震道数量,Δx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位移,Δt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时移,σ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绕射波分离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所述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偏移数据和所述偏移速度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分离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和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平面波分解,得到所述偏移数据在空间方向的第一分量和在时间方向的第二分量;基于所述第一分量和所述第二分量计算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区别与传统的绕射波分离方法,本发明方法不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而是通过偏移后的数据特征间接确定局部倾角,由于偏移后,反射波归位,但依然保持局部线性特征,而绕射波将收敛到聚焦点。因此,利用本发明方法所确定的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能够从地震叠后数据中有效分离出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射波分离装置的功能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地震叠后数据中,反射波具有局部线性特征,而绕射波常表现为双曲特征,这一差异是绕射波分离的理论基础。然而,绕射波双曲顶点也具有局部线性特征,传统局部倾角计算难以区分这部分绕射波与反射波,导致分离后绕射波能量损伤。在常规处理过程中,特别是在常规动校正和叠加过程中,绕射会遭到破坏。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绕射波的分离方式,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
要从地震数据中分离出绕射波,本发明实施例首先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U(x,t),以及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V(xm,tm),其中,x表示空间坐标信息,t表示走时信息,xm表示偏移后的空间坐标信息,tm表示偏移后的走时信息。
步骤S104,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
与传统绕射波分离方法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不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而是将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成像之后,再间接构建局部倾角场,因此,在获取到地震叠后数据U(x,t)和偏移速度V(xm,tm)之后,利用偏移方法对地震叠后数据和偏移速度进行处理,以得到偏移数据I(xm,tm),偏移数据就是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后得到的成像结果。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偏移方法进行具体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克希霍夫偏移方法,相移法。
步骤S106,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在计算出偏移数据之后,已知偏移后,反射波归位,同时绕射波收敛,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偏移过程中反射波和绕射波的运动学差异,利用偏移后绕射波收敛特点,在偏移数据中进行倾角估计,可得到准确的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然后再结合偏移速度与偏移前后的倾角映射关系,即可确定出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步骤S108,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在计算出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之后,沿局部倾角方向,对地震叠后数据中的反射波进行压制,即可提取出绕射波弱信号,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易将反射波和绕射波混叠,造成绕射波损伤的问题,实现了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本发明提供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区别与传统的绕射波分离方法,本发明方法不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而是通过偏移后的数据特征间接确定局部倾角,由于偏移后,反射波归位,但依然保持局部线性特征,而绕射波将收敛到聚焦点。因此,利用本发明方法所确定的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能够从地震叠后数据中有效分离出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06,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1,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在通过偏移方法得到偏移数据(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后的成像结果)之后,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通过平面波分解法对偏移数据进行分解处理,以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平面波分解法进行具体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使用二维希尔伯特变换算法。
因为偏移方法的结果和目的是将反射波归位,绕射波收敛。所以用偏移方法得到的偏移数据中的绕射波已收敛,因此,根据偏移数据所求得的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仅包含反射波的倾角信息。
步骤S1062,基于偏移速度和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计算出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之后,已知叠后数据上的某反射点(x,t)与该反射点偏移后的位置(xm,tm)之间关系和偏移前后的倾角映射关系: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71
其中,V表示偏移速度V(xm,tm)(已知数),σ表示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σ(x,t)(未知数),p表示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p(xm,tm)(已知数)。利用上述算式可以求得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1
由于p(xm,tm)仅包含反射波的倾角信息,因此σ(x,t)也仅包含反射波的倾角信息,利用σ(x,t)即可有效区分反射波和绕射波,为绕射波分离提供准确的倾角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61,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11,对偏移数据进行平面波分解,得到偏移数据在空间方向的第一分量和在时间方向的第二分量;
步骤S10612,基于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计算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下面以平面波分解算法采用二维希尔伯特变换为例,对计算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进行具体说明。已知地震平面波微分方程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2
其中,I表示偏移数据I(xm,tm),p表示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p(xm,tm),则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3
其中,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4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5
表示对偏移数据进行二维希尔伯特变换在xm和tm方向的分量,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6
表示偏移数据在空间方向的分量(第一分量),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7
表示偏移数据在时间方向的分量(第二分量)。因此,基于上述算式可知,在计算出第一分量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8
和第二分量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89
之后,将二者相除并取相反数,即可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p(xm,t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8,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沿着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方向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得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可选地,沿着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方向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操作:
基于算式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91
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其中,D(x,t)表示绕射波数据,U(x,t)表示地震叠后数据,x表示地震叠后数据中的坐标信息,t表示地震叠后数据中的走时信息,n表示均值滤波窗口的地震道数量,Δx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位移,根据地震数据的道头信息即可获取;Δt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时移,且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092
也即,上述位移与时移均是沿着倾角σ(x,t)方向的时移量和位移量,σ表示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σ(x,t)。
基于以上算式可知,在进行均值滤波时,本发明实施例是以当前位置x附近共n道地震数据进行均值滤波。n代表均值滤波窗口的地震道数量,也即均值滤波的滤波窗口尺度。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n值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可有效区分反射波和绕射波,避免两者的混叠,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可用于复杂构造的绕射波信号提取,准确定位地质异常绕射体位置,如断层断点,煤层尖灭点,裂缝带等,实现这些地下地质异常体的信息获取。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绕射波分离装置,该绕射波分离装置主要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绕射波分离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绕射波分离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绕射波分离装置的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获取模块10,处理模块20,确定模块30,分离模块40,其中:
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
处理模块20,用于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
确定模块30,用于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分离模块40,用于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绕射波分离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处理模块,用于基于偏移速度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偏移数据和偏移速度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分离模块,用于基于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区别与传统的绕射波分离方法,本发明装置不直接在地震叠后数据中计算其局部倾角,而是通过偏移后的数据特征间接确定局部倾角,由于偏移后,反射波归位,但依然保持局部线性特征,而绕射波将收敛到聚焦点。因此,利用本发明装置所确定的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能够从地震叠后数据中有效分离出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实现绕射波的高质量分离。
可选地,确定模块30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偏移速度和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确定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可选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偏移数据进行平面波分解,得到偏移数据在空间方向的第一分量和在时间方向的第二分量。
基于第一分量和第二分量计算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可选地,分离模块40包括:
滤波单元,用于沿着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方向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得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可选地,滤波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算式
Figure BDA0003922389960000111
对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其中,D(x,t)表示绕射波数据,U(x,t)表示地震叠后数据,x表示地震叠后数据中的坐标信息,t表示地震叠后数据中的走时信息,n表示均值滤波窗口的地震道数量,Δx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位移,Δt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时移,σ表示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实施例三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总线62和通信接口63,所述处理器60、通信接口63和存储器61通过总线62连接;处理器60用于执行存储器61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
其中,存储器6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
总线6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其中,存储器61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60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前述本发明实施例任一实施例揭示的过程定义的装置所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中,或者由处理器60实现。
处理器6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1,处理器60读取存储器6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所述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
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
基于所述偏移数据和所述偏移速度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基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偏移数据和所述偏移速度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包括:
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和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包括:
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平面波分解,得到所述偏移数据在空间方向的第一分量和在时间方向的第二分量;
基于所述第一分量和所述第二分量计算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包括:
沿着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方向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得到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方向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处理,包括:
基于算式
Figure FDA0003922389950000021
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均值滤波,得到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其中,D(x,t)表示所述绕射波数据,U(x,t)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x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的坐标信息,t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的走时信息,n表示均值滤波窗口的地震道数量,Δx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位移,Δti表示当前坐标位置x相对第i道地震数据的时移,σ表示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6.一种绕射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工区的地震叠后数据和所述待处理工区地下空间的偏移速度;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对所述地震叠后数据进行偏移处理,得到偏移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偏移数据和所述偏移速度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分离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从所述地震叠后数据中分离所述待处理工区的绕射波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射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利用平面波分解算法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偏移速度和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确定所述地震叠后数据的局部倾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射波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偏移数据进行平面波分解,得到所述偏移数据在空间方向的第一分量和在时间方向的第二分量;
基于所述第一分量和所述第二分量计算所述反射波同相轴对应的局部倾角。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绕射波分离方法。
CN202211362040.1A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5903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040.1A CN115903043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040.1A CN115903043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3043A true CN115903043A (zh) 2023-04-04
CN115903043B CN115903043B (zh) 2024-03-15

Family

ID=86490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2040.1A Active CN115903043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304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2083A1 (en) * 2004-09-23 2006-03-23 Shu-Schung Lee Method for depth migrating seismic data using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demigration, and post-stack depth migration
CN101937100A (zh) * 2010-08-17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CN102778693A (zh) * 2011-05-13 2012-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射波层拉平提取并消除的绕射波分离处理方法
CN104730571A (zh) * 2015-03-11 2015-06-2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利用绕射再聚焦识别小尺度地质体的方法与装置
CN105093288A (zh) * 2014-05-21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运动学波场属性的绕射波分离方法
CN105223607A (zh) * 2014-07-04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反稳相滤波的绕射波成像方法
CN112394414A (zh) * 2020-12-14 2021-02-2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两步法地震绕射波场叠前分离的工艺
US20210278558A1 (en) * 2020-03-09 2021-09-09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Identifying geologic feature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using a post-stack seismic diffraction imaging condition
CN113640872A (zh) * 2021-08-12 2021-11-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绕射波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671573A (zh) * 2020-05-14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数据叠前绕射波分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945969A (zh) * 2021-10-19 2022-01-1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不连续地质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2083A1 (en) * 2004-09-23 2006-03-23 Shu-Schung Lee Method for depth migrating seismic data using pre-stack time migration, demigration, and post-stack depth migration
CN101937100A (zh) * 2010-08-17 2011-01-05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CN102778693A (zh) * 2011-05-13 2012-11-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反射波层拉平提取并消除的绕射波分离处理方法
CN105093288A (zh) * 2014-05-21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运动学波场属性的绕射波分离方法
CN105223607A (zh) * 2014-07-04 2016-01-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反稳相滤波的绕射波成像方法
CN104730571A (zh) * 2015-03-11 2015-06-2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一种利用绕射再聚焦识别小尺度地质体的方法与装置
US20210278558A1 (en) * 2020-03-09 2021-09-09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Identifying geologic features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using a post-stack seismic diffraction imaging condition
CN113671573A (zh) * 2020-05-14 2021-11-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数据叠前绕射波分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394414A (zh) * 2020-12-14 2021-02-2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两步法地震绕射波场叠前分离的工艺
CN113640872A (zh) * 2021-08-12 2021-11-1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绕射波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945969A (zh) * 2021-10-19 2022-01-1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不连续地质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玉金;李振春;黄建平;孔雪;: "绕射波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及成像", 地球物理学进展, no. 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3043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593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oftware package for smoothing a subsurface property
CN113640872B (zh) 绕射波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929729B (zh) 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918168B1 (ko) 3차원 계측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945969B (zh) 不连续地质体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337981B (zh) 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249392B2 (en) Method for aligning point clouds
CN110118993B (zh) 绕射波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6907509A (zh) 基于图像匹配的auv水下辅助导航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946612B (zh) 外参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514526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gle of rotation from normal position of image
CN115903043A (zh) 一种绕射波分离方法和装置
CN113945987B (zh) 病害地质体检测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A2693247A1 (en) Seismic attributes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CN113203424B (zh) 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3608261B (zh) 绕射波成像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381786B (zh) 绕射波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15685320B (zh) 一种地震炮集数据去噪方法和装置
CN111929730A (zh) 小尺度地质异常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337982A (zh) 绕射波叠前炮集的分离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79420B (zh) 高精度弯曲测线叠前时间域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13267815B (zh) 重复断棱数据的滤除方法及装置
CN112700387A (zh) 激光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存储介质
CN113591891A (zh) 一种聚类的方法和装置
CN116067280B (zh) 集装箱焊接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