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8929A -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8929A
CN115898929A CN202211639176.2A CN202211639176A CN115898929A CN 115898929 A CN115898929 A CN 115898929A CN 202211639176 A CN202211639176 A CN 202211639176A CN 115898929 A CN115898929 A CN 115898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fan
preset
deceleration
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39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永伟
杨美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391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8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8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8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基于所述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基于所述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根据所述用户属性、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所述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根据所述目标步进监测值和所述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用户属性、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以及用户的行为动作来逐步调整风扇的转速,能够在满足用户的乘凉需求的同时,保护用户的安全,减少风扇电机磨损,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电风扇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般为网罩或网罩加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检测;在感测到危险范围内有人体时,由敏感电子元器件容值变化来改变控制器输出的PWM信号,从而启动紧急制动功能停止扇叶转动,但在快速转动的扇叶,在启动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下,依然保存强大冲击力,并不能完全保护人体不受伤害;并且保护装置经常在风扇快速转动下启动紧急制动,停止扇叶转动,长期以来,不仅容易造成电机受损,且用户体验感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通过风扇控制保证风量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保护用户不被风扇所伤,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风扇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
基于所述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
基于所述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
根据所述用户属性、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所述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
根据所述目标步进监测值和所述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用户属性为用户年龄,所述电子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包括: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和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属性、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包括:
将所述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其中,所述预设年龄段表征为青年和中年人群的年龄段;
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
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其中,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数据包括:第一预设转速、第一减速调节数据、第二减速调节数据;所述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将所述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预设转速;
若所述目标距离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一减速值和第一步进监测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减速调节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二减速值、第二步进检测值和速度制停值;所述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将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所述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所述速度制停值;其中,所述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所述风扇停止;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二减速值和第二步进监测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数据包括:第二预设转速、第三减速调节数据、第四减速调节数据;所述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将所述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二预设转速;
若所述目标距离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三减速值和第三步进监测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大于所述第四减速调节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四减速值、第四步进检测值和速度制停值;所述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将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所述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所述速度制停值;其中,所述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所述风扇停止;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四减速值和第四步进监测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包括:
通过红外广角摄像头采集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其中,所述用户特征包括:外貌特征、身高特征、肤色特征和人眼特征;
将所述外貌特征转化为外貌特征向量元素,将所述身高特征转化为身高特征向量元素,将所述肤色特征转化为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将所述人眼特征转化为人眼特征向量元素,并将所述外貌特征向量元素、所述身高特征向量元素、所述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和所述人眼特征向量元素组合成用户特征向量;
将所述用户特征向量输入至预设的年龄识别模型进行年龄识别处理,得到所述用户年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风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
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属性、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所述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
调节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步进监测值和所述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用户属性为用户年龄;所述电子转速匹配关系表包括: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和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第一处理子模块和第二处理子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其中,所述预设年龄段表征为青年和中年人群的年龄段;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其通过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基于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基于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根据用户属性、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根据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因此,本申请通过用户属性、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以及用户的行为动作来逐步调整风扇的转速,能够在满足用户的乘凉需求的同时,保护用户的安全,减少风扇电机磨损,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的步骤S104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的步骤S202的流程图;
图4是图3中的步骤S304的流程图;
图5是图2中的步骤S203的流程图;
图6是图5中的步骤S504的流程图;
图7是图1中的步骤S101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9是图8中的处理模块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目前,传统电风扇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般为网罩或网罩加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检测;在感测到危险范围内有人体时,由敏感电子元器件容值变化来改变控制器输出的PWM信号,从而启动紧急制动功能停止扇叶转动,但在快速转动的扇叶,在启动紧急制动时,由于惯性作用下,依然保存强大冲击力,并不能完全保护人体不受伤害;并且保护装置经常在风扇快速转动下启动紧急制动,停止扇叶转动,长期以来,不但容易造成电机受损,且用户体验感差。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通过风扇控制保证在满足用户的乘凉需求的同时,保护用户的安全,减少风扇电机磨损,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具体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风扇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获取和处理。其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
人工智能基础技术一般包括如传感器、专用人工智能芯片、云计算、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处理技术、操作/交互系统、机电一体化等技术。人工智能软件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机器人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语音处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几大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终端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是落地扇、吊扇、台扇等;
参照图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图1中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101至步骤S105。
步骤S101,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
步骤S102,基于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
步骤S103,基于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
步骤S104,根据用户属性、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
步骤S105,根据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5,通过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基于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基于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根据用户属性、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最后根据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因此,通过根据用户属性、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并根据风扇调节数据调节风扇的转速,保证了在满足用户的乘凉需求的同时,保护用户的安全,减少风扇电机磨损,提高用户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步骤S10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201至步骤S203:
步骤S201,通过红外广角摄像头采集用户的用户特征,其中,用户特征包括:外貌特征、身高特征、肤色特征和人眼特征;
步骤S202,将外貌特征转化为外貌特征向量元素,将身高特征转化为身高特征向量元素,将肤色特征转化为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将人眼特征转化为人眼特征向量元素,并将外貌特征向量元素、身高特征向量元素、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和人眼特征向量元素组合成用户特征向量;
步骤S203,将用户特征向量输入至预设的年龄识别模型进行年龄识别处理,得到用户年龄。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201中,通过红外广角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视频数据,并对视频数据进行分帧处理得到视频帧图像,并对视频帧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用户特征,且用户特征包括外貌特征、身高特征、肤色特征和人眼特征,以便于根据外貌特征、身高特征、肤色特征和人眼特征判断确定风扇当前的用户属性。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202中,通过内置监控算法将图像中提取的外貌特征、身高特征、肤色特征和人眼特征转化成相应的特征向量元素,最后通过四种特征向量元素组合得到用户特征向量以代表具有用户年龄特征的用户特征向量。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203中,将用户特征向量输入至预设的年龄识别模型进行年龄识别处理,得到用户年龄,其中,年龄识别模型是通过大量各年龄段均匀分布的用户特征向量训练而得,能有效识别用户特征向量所属年龄段。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3,通过红外广角摄像头定时拍摄图像,若在摄像图中检测出用户,则通过内置监控算法采集用户的用户特征,其中,用户特征包括:外貌特征、身高特征、肤色特征和人眼特征,再将外貌特征转化为外貌特征向量元素,将身高特征转化为身高特征向量元素,将肤色特征转化为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将人眼特征转化为人眼特征向量元素,并将外貌特征向量元素、身高特征向量元素、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和人眼特征向量元素组合成用户特征向量,在转化和组合过程中通过内置监控算法通过预设转化算法和组合算法对用户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取和转化,使其更能代表用户的年龄特征,最后将用户特征向量输入至预设的年龄识别模型进行年龄识别处理,得到用户年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用户属性为用户年龄,电子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包括: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和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步骤S1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3:
步骤S301,将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其中,预设年龄段表征为青年和中年人群的年龄段;
步骤S302,若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
步骤S303,若用户年龄不位于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其中,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01中,预设年龄段包括:幼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群,通常,不同年龄段的人被风扇伤害的可能性不同,根据不同人群被风扇伤害的可能性高来进一步区分人群。例如,可以将青年以及中年人群确定为低风险人群,将幼年和老年人群确定为高风险人群。因此通过将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能准确的区分用户的所属人群。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02中,若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即确定风扇前用户属于低风险人群,则判断该用户使用风扇的安全性较高,可以为其提供更高转速的风力来提高用户的乘凉体验,但依旧需要保护用户在距离较近时的安全。通过根据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且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所以根据第一调节数据来控制风扇转速以保证用户安全的同时提供更好的乘凉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303中,若用户年龄不位于预设年龄段内,即确定风扇前的用户属于高风险人群,其容易受到风扇的伤害。因此,需要降低风扇的转速上限以保证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紧急制动且不伤害风扇电机,通过根据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然后根据第二调节数据来控制风扇转速。设定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因此确定风扇调节数据为第二调节数据,以保证第二调节数据的转速上限更低,更容易对风扇进行精准控制以提高高风险人群使用风扇时的安全性且不容易伤害风扇电机。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301至步骤S303,通过将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判断用户所属人群,对低风险人群提供更高转速的调节数据以此来保护低风险人群使用风扇时的安全性的同时不影响低风险人群的体验感,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对高风险人群使用较低的调节数据来保证用户安全和风扇电机安全。因此,根据不同类型人群对风扇采用不同的调速方案,使得风扇的控制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调节数据包括:第一预设转速、第一减速调节数据、第二减速调节数据;步骤S3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4:
步骤S401,若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将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步骤S402,若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预设转速;
步骤S403,若目标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一减速值和第一步进监测值;
步骤S404,若目标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大于第二减速调节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1中,通过将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此将用户再进一步限定为近距离人群和中距离人群以及远距离人群,并依此对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的人群中进行更为精确的动作监测,且限定了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的相对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2中,若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即代表用户距离风扇较远,说明用户属于远距离人群,其距离风扇较远,往往会因为在较远位置导致乘凉体验差,通过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预设转速,然后根据第一预设转速将风扇的转速调节至第一预设转速,其中第一预设转速是用户提前设置的转速,不对用户预设转速进行降速,以此来保证用户即使在离风扇较远的位置依旧能有较好的乘凉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3中,若目标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说明用户属于是中距离人群,其若进一步朝风扇移动则可能成为近距离人群,所以需要在其靠近风扇时做到减少风扇转速以此来保证当其突然朝风扇移动时,风扇的转速也能相应的减少,从而来保证风机不会从一个较高的转速水平紧急制动而导致风扇电机损坏。因此,通过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一减速值和第一步进监测值,以此来保证当其靠近风扇时,风扇的转速也会依照第一减速值和第一步进监测值来进行减速调节。
具体地,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变化第一步进检测值,则风扇的转速下降第一减速值,例如,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已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3m,则通过对用户与风扇的安全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1m做出判断,如果是大于等于1m,则以0.5m为第一步进检测值,且第一减速值为300转每步进,每减0.5m的距离后电机速度变化以此进行变速1800-n*300,其中1800为第一预设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404中,若目标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说明用户属于近距离人群,该群体是最容易对风扇作出危险动作的人群,因此风扇上方的红外摄像头会对用户的进行动作行为进行检测和识别,再根据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其中,因为在用户距离风扇更近的情况下,对用户的检测和调整也需要更加灵敏和迅速,因此,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大于第二减速调节数据。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401至步骤S404,通过检测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的用户与风扇的目标距离,对于远、中、近距离人群进行三种不同的风扇控制方式以此来保证用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也能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步骤S4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501至步骤S503:
步骤S501,若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将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
步骤S502,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速度制停值,其中,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风扇停止;
步骤S503,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二减速值和第二步进监测值。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501中,若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即对近距离人群进行行为动作检测,通过将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即如果动作判断结果与行为参考动作匹配则说明用户作出危险动作,反之,则未作出危险动作,依据此方式风扇可以精准的对于相应的匹配结果作出相应的风扇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502中,对于动作匹配的用户,即对作出危险动作的用户,通过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速度制停值,其中,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风扇停止,即当用户对风扇作出危险动作时,风扇能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503中,对于动作不匹配的用户,即对未作出危险动作的用户,通过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再根据第二减速调节数据来控制风扇转速,其中,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二减速值和第二步进监测值,以达到当用户离风扇越近风扇转速也会越低的效果,如果当用户在更近的距离作出危险动作时,风扇能以更低的转速进行紧急制动。因此,风扇电机根据用户距离靠近逐级降速,则风扇电机在低转速状态下紧急制动不会使电机受到较大伤害,且能够及时制停风扇,达到保护风扇电机的效果也能更快的完成紧急制动以保护用户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为0时,风扇的转速也降至为0,因为当用户与风扇距离过近时难以捕捉用户的行为动作,因此,当用户距离风扇距离过近时,停止风扇转动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501至步骤S503,若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通过将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速度制停值,用于紧急制动以保护用户安全,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二减速调节数据,用于减速调节风扇电机转速以保证用户的乘凉体验和安全,同时也能保证风扇电机不被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二调节数据包括:第二预设转速、第三减速调节数据、第四减速调节数据;步骤S303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601至步骤S604:
步骤S601,若用户年龄不位于预设年龄段内,将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步骤S602,若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二预设转速;
步骤S603,若目标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三减速值和第三步进监测值;
步骤S604,若目标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大于第四减速调节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601中,通过将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以此将用户进一步限定为近距离人群和中距离人群以及远距离人群,并依此对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的人群中进行更为精确的动作监测,且限定了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的相对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602中,若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即代表用户距离风扇较远,说明用户属于远距离人群,其距离风扇较远,往往会因为在较远位置导致乘凉体验差,通过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二预设转速,然后根据第二预设转速将风扇的转速调节至第二预设转速,其中第二预设转速是用户预先设置的转速,不对用户预先设置的转速进行降速,以此来保证用户即使在离风扇较远的位置依旧能有较好的乘凉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603中,若目标距离位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说明用户属于是中距离人群,其若进一步朝风扇移动则可能成为近距离人群,所以需要在其靠近风扇时做到减少风扇转速以此来保证当其突然朝风扇移动时,风扇的转速也能相应的减少,从而来保证风机不会从一个较高的转速水平紧急制动而导致风扇电机损坏,因此通过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三减速值和第三步进监测值,以此来保证当其靠近风扇时,风扇的转速也会依照第三减速值和第三步进监测值来进行减速调节。
具体地,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变化第三步进检测值,则风扇的转速下降第三减速值,例如,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已小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3m,则通过对用户与风扇的安全距离是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1m做出判断,如果是大于等于1m,则以0.5m为第三步进检测值,且第一减速值为200转每步进,每减0.5m的距离后电机速度变化以此进行变速1200-n*200,其中1200为第二预设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604中,若目标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说明用户属于近距离人群,该群体是最容易对风扇作出危险动作的人群。因此风扇上方的红外摄像头会对用户的进行动作行为进行检测和识别,通过根据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其中,因为在用户距离风扇更近的情况下,对用户的检测和调整也需要更加灵敏和迅速,因此,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大于第四减速调节数据。
具体地,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1m时,判断用户是否做出危险动作,如果做出伸手或用其它棍子靠近等危险动作时,电机直接调节转速为0,如果没有做出危险动作,那么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变化第四步进检测值,则风扇的转速下降第四减速值,例如,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小于1m,电机则以0.2m为第四步进检测值,每减0.2m速度为400-n*80速度进行减速直至到转速为0,如若在此期间内用户往远离风扇的方向移动,即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变大,那么风扇的转速也会随之变大。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601至步骤S604,通过检测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的用户与风扇的目标距离,对于远、中、近距离人群进行三种不同的风扇控制方式以此来保证用户有更好的乘凉体验也能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请参阅图7,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四减速值、第四步进检测值和速度制停值;步骤S604包括但不限于包括步骤S701至步骤S703:
步骤S701,若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将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
步骤S702,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速度制停值,其中,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风扇停止;
步骤S703,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四减速值和第四步进监测值。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701中,若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即对近距离人群进行行为动作检测,通过将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即如果动作判断结果与行为参考动作匹配则说明用户作出危险动作,反之,则未作出危险动作,依据此方式风扇可以精准的对于相应的匹配结果作出相应的风扇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702中,对于动作匹配的用户,即对作出危险动作的用户,通过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速度制停值,其中,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风扇停止,即当用户对风扇作出危险动作时,风扇能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的步骤S703中,对于动作不匹配的用户,即对未作出危险动作的用户,通过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再根据第四减速调节数据来控制风扇转速,其中,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四减速值和第四步进监测值,以达到当用户离风扇越近风扇转速也会越低的效果,如果当用户在更近的距离作出危险动作时,风扇能以更低的转速进行紧急制动。因此,风扇电机根据用户距离靠近逐级降速,则风扇电机在低转速状态下紧急制动不会使电机受到较大伤害,且能够及时制停风扇,达到保护风扇电机的效果也能更快的完成紧急制动以保护用户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为0时,风扇的转速也降至为0,因为当用户与风扇距离过近时难以捕捉用户的行为动作,因此,当用户距离风扇距离过近时,停止风扇转动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所示意的步骤S701至步骤S703,若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通过将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速度制停值,用于紧急制动以保护用户安全,若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四减速调节数据,用于减速调节风扇电机转速以保证用户的乘凉体验和安全,同时也能保证风扇电机不被损害。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可以实现上述风扇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801,用于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
检测模块802,用于基于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
第二识别模块803,用于基于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
处理模块804,用于根据用户属性、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
调节控制模块805,用于根据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处理模块804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901,用于将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其中,预设年龄段表征为青年和中年人群的年龄段;
第一处理子模块902,用于若用户年龄位于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
第二处理子模块903,用于若用户年龄不位于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在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
该风扇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风扇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风扇控制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扇控制方法、风扇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其通过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再基于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基于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然后根据用户属性、目标距离和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最后根据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根据用户与风扇的距离和用户的行为动作来实时调整控制风扇的转速以达到保证用户的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乘凉体验,并且当用户离风扇较近时作出危险动作时,通过本方案的实时调整转速策略可以保证风扇电机会以较低的转速启动紧急制动,因此也起到了保护风扇电机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实施例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演变和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中示出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步骤,或者组合某些步骤,或者不同的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
基于所述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
基于所述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
根据所述用户属性、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所述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
根据所述目标步进监测值和所述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属性为用户年龄,所述电子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包括: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和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属性、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包括:
将所述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其中,所述预设年龄段表征为青年和中年人群的年龄段;
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
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其中,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数据包括:第一预设转速、第一减速调节数据、第二减速调节数据;所述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将所述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预设转速;
若所述目标距离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一减速值和第一步进监测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一减速调节数据大于所述第二减速调节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二减速值、第二步进检测值和速度制停值;所述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将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所述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所述速度制停值;其中,所述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所述风扇停止;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二减速值和第二步进监测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数据包括:第二预设转速、第三减速调节数据、第四减速调节数据;所述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将所述目标距离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第二预设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阈值时,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二预设转速;
若所述目标距离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之间,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三减速值和第三步进监测值;
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其中,第三减速调节数据大于所述第四减速调节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四减速值、第四步进检测值和速度制停值;所述若所述目标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距离低于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将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和预设的行为参考动作进行动作匹配,得到动作判断结果;其中,所述行为参考动作表征为危险动作;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匹配,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出所述速度制停值;其中,所述速度制停值用于控制所述风扇停止;
若所述动作判断结果表征为动作未匹配,从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提取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其中,所述第四减速调节数据包括第四减速值和第四步进监测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包括:
通过红外广角摄像头采集所述用户的用户特征;其中,所述用户特征包括:外貌特征、身高特征、肤色特征和人眼特征;
将所述外貌特征转化为外貌特征向量元素,将所述身高特征转化为身高特征向量元素,将所述肤色特征转化为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将所述人眼特征转化为人眼特征向量元素,并将所述外貌特征向量元素、所述身高特征向量元素、所述肤色特征向量元素和所述人眼特征向量元素组合成用户特征向量;
将所述用户特征向量输入至预设的年龄识别模型进行年龄识别处理,得到所述用户年龄。
8.一种风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属性;
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属性获取用户与风扇之间的距离,得到目标距离;
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距离识别位于风扇前的用户行为动作;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属性、所述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从预设的电机转速调节匹配关系表中查找出风扇调节数据;其中,所述风扇调节数据包括:目标步进监测值和目标转速调节值;
调节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步进监测值和所述目标转速调节值调节风扇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属性为用户年龄;所述电子转速匹配关系表包括: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和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第一处理子模块和第二处理子模块;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年龄和预设年龄段进行比较;其中,所述预设年龄段表征为青年和中年人群的年龄段;
所述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年龄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一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一调节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子模块,若所述用户年龄不位于所述预设年龄段内,根据目标距离和所述用户行为动作在所述第二转速调节匹配表中查找出第二调节数据。第一调节数据大于第二调节数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控制方法。
CN202211639176.2A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98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9176.2A CN115898929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39176.2A CN115898929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8929A true CN115898929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39176.2A Pending CN115898929A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89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0905B2 (en) Efficient objec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CN105612533B (zh) 活体检测方法、活体检测系统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287828B2 (en) Obstacle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obot using the same
KR102008290B1 (ko) 영상에서 객체의 행동을 인식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191699A (zh) 一种配电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方法
CN111633686B (zh) 机器人的安全防护方法、装置与机器人
KR101551576B1 (ko) 로봇 청소기, 제스쳐 인식 장치 및 방법
CN112562159B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944381B (zh) 人脸跟踪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789500B (zh) 人机安全防护系统及安全防护方法
CN103810696A (zh) 一种目标对象图像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21534480A (ja) 顔認識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不揮発性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20170140215A1 (en) Gestur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output device
EP3757878A1 (en) Head pose estimation
CN112069887B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90001067A (ko) 음성 인식 방법 및 장치
CN113011211B (zh) 一种吸烟行为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36980A1 (en) Imag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2177453B1 (ko) 얼굴 인식 방법 및 얼굴 인식 장치
CN115898929A (zh) 一种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6406507B (zh) 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WO2014185691A1 (ko) 연속 촬영 이미지에서의 고조점 이미지 추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314587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792700B (zh) 一种电瓶车入箱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60113966A (ko) 행동 인식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