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8284A - 防泥包扶正器 - Google Patents

防泥包扶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8284A
CN115898284A CN202110908926.0A CN202110908926A CN115898284A CN 115898284 A CN115898284 A CN 115898284A CN 202110908926 A CN202110908926 A CN 202110908926A CN 115898284 A CN115898284 A CN 115898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izer
block
drill bit
centraliz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89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新
朱高磊
高玮
白冬青
张昕冉
施连海
钟富林
庄纯才
李晴
王西贵
刘孟玲
孙巍巍
陈振
杨发磊
张秋阳
梁大鹏
于盟
魏祥
孔庆东
黄辉建
贺婵娟
刘平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Great Wall Drill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Great Wall Drilling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NPC Great Wall Drilling Co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089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82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8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82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泥包扶正器,用于控制钻杆在井眼中的钻进方向,扶正器圆柱状主体的外壁上纵向排布有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和第二扶正块,从而初步避免扶正器与井内壁之间形成泥包。交错设置的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与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之间的间隙在主体的外壁上形成两端宽中间窄的导流槽,当钻井液携带着钻屑沿着井筒向上返并通过导流槽时,会在导流槽内被加速,对井内钻屑进行疏通,从而进一步预防扶正器与井内壁之间形成泥包,使得钻头能够按照设定的扭矩进行有效钻进,提高了钻井效率。

Description

防泥包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钻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泥包扶正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作业中,需要使用扶正器以控制钻杆和钻头的钻进轨迹,保证通过钻头的钻进能够形成工程设计要求的井眼。扶正器通常被设置在钻杆中部,扶正器的上下分别连接一段钻杆。
常规扶正器一般采用三棱螺旋结构设计,利用三棱与井眼壁之间的接触来对钻杆进行扶正,控制钻杆和钻头的钻进轨迹,使得钻杆在钻进时能够保持在工程设计要求的井眼的正中心。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旋转钻进时,常规扶正器的螺旋剖面及平面会减缓钻屑以及钻井液的返出,致使扶正器附近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增加,进而导致扶正器过流槽堵塞,形成泥包,增加钻杆的旋转扭矩,从而影响机械钻速和钻井效率。在滑动钻进时,常规扶正器螺旋扁平面与井眼壁之间会形成较大的摩擦阻力,同时无法有效排出的固相颗粒也会形成泥包,二者结合往往会导致对钻杆施加的压力无法到达钻头,也会影响机械钻速和钻井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泥包扶正器,能够有效防止泥包的形成,提高钻井效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泥包扶正器,用于控制钻杆在井眼中的钻进方向,扶正器包括主体、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以及导流槽。
主体呈圆柱状。
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主体的外壁上,且第一扶正块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的轴线平行。
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主体的外壁上,且第二扶正块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的轴线平行。
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与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呈上下交错分布。
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扶正块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导流段,每对交错相邻的第一扶正块和第二扶正块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导流段,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扶正块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导流段,第二导流段具有宽度小于第一导流段的宽度和第三导流段的宽度的区间。
可选择地,每个第一导流段与两个第二导流段连通,每个第三导流段与两个第二导流段连通。
可选择地,每个第一扶正块和每个第二扶正块的两端均呈楔形。
可选择地,第二扶正块比第一扶正块更靠近钻头,第一扶正块靠近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靠近钻头而逐渐内收,第二扶正块远离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远离钻头而逐渐内收。
可选择地,第二扶正块比第一扶正块更靠近钻头,第一扶正块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大于第二扶正块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
可选择地,每个第一扶正块和每个第二扶正块的两个侧面向内凹陷。
可选择地,每个第一扶正块和每个第二扶正块呈楔形的两端的坡面均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圆心比圆弧面更靠近主体的轴线。
可选择地,每个第一扶正块的第一外表面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每个第二扶正块的第二外表面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凸起的材料的硬度大于主体的材料的硬度。
可选择地,每个第一扶正块的第一外表面和每个第二扶正块的第二外表面均为与主体同轴的圆弧面。
可选择地,扶正器远离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内螺纹,扶正器靠近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外螺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泥包扶正器,用于控制钻杆在井眼中的钻进方向,扶正器圆柱状的主体的外壁上纵向排布有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和第二扶正块,从而初步避免扶正器与井内壁之间形成泥包。交错设置的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与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之间的间隙在主体的外壁上形成两端宽中间窄的导流槽,当钻井液携带着钻屑沿着井向上返并通过导流槽时,会在导流槽内被加速,对井内进行疏通,从而进一步预防扶正器与井内壁之间形成泥包,使得钻头能够按照设定的扭矩进行有效钻进,提高了钻井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泥包扶正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泥包扶正器的第一扶正块和第二扶正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
1-主体;
2-第一扶正块;
201-第一外表面
3-第二扶正块;
301-第二外表面;
4-导流槽;
401-第一导流段;
402-第二导流段;
403-第三导流段;
5-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现有技术中,在油田钻井作业时,需要使用扶正器以控制井眼轨迹,保证所钻井眼能够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形成井眼,常规扶正器一般采用三棱螺旋结构设计,在旋转钻进时,常规扶正器的螺旋剖面及平面会减缓钻屑的返出,致使扶正器附近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增加,进而导致扶正器过流槽堵塞,形成泥包,增加钻柱旋转扭矩,同时易造成憋泵、卡钻等井下事故。滑动钻进时,常规扶正器螺旋扁平面与井壁形成的摩阻及无法有效排出的固相颗粒而形成的岩屑床,往往会导致钻柱托压,严重影响机械钻速和钻井效率。
目前,国内已经尝试了很多扶正器的研发和应用,但还经常会有扶正器泥包及钻具托压现象发生,故常规扶正器效果并不理想。
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扶正器。该扶正器具有的交叉式扶正块布局不仅能够瞬时提高钻井液流速,增强井眼清洁效果,使得岩屑床堆积较少,同时又能减少泥包形成,减摩降阻,进而减少托压现象,提高钻压和扭矩的有效传递,对预防井下事故发生,提高机械钻速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泥包扶正器,用于控制钻杆在井眼中的钻进方向,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1、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以及导流槽4,下面将对各部件进行具体介绍:
主体1呈圆柱状。
可以理解的是,扶正器适于被设置在钻杆中部,扶正器的上下分别连接一段钻杆,因此主体1的直径可以和钻杆的直径一致,以保持扶正器与钻杆连接处的平滑过渡,避免增大钻杆下放以及钻进过程中的阻力。
具体的,主体1呈中空,内部设置有空腔,该空腔与扶正器的上下分别连接的钻杆内部的管道连通,形成完整的钻井液通道,使得从井口注入钻杆的钻井液可以顺着钻井液通道流至钻头,并从钻头处喷出,从而在钻头钻进的过程中将钻头钻下的岩屑输送至地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扶正器远离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内螺纹,扶正器靠近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外螺纹。
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主体1的外壁上,且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扶正块2呈长条形,与较长一边平行的方向就是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将第一扶正块2纵向设置在主体1外壁上,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可以在钻进过程中避免在第一扶正块2处形成泥包。
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主体1的外壁上,且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扶正块2类似的,第二扶正块3同样也呈长条形,与较长一边平行的方向就是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将第二扶正块3纵向设置在主体1外壁上,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可以在钻进过程中避免在第二扶正块3处形成泥包。
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数量均大于等于三。当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数量越多时,对钻杆的稳定效果越好,但第一扶正块2与第二扶正块3之间的缝隙就会相应变小,从而影响钻井液通过的流量,因此,优选的,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数量可以均为三,在稳定钻杆的同时,保证钻井液的顺畅流动。
当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数量均为三时,三个第一扶正块2之间互相呈120°夹角,同理,三个第二扶正块3之间也互相呈120°夹角。
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与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呈上下交错分布。
具体的,上下交错分布类似于拉锁在闭合的状态下两侧的齿之间的交错关系: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二扶正块3之间的间隙处,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一扶正块2之间的间隙处,而且在主体1外壁的周向上,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存在交叠部分。
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之间、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扶正块3之间,以及每对交错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留有缝隙,以便钻井液通过,具体的:
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导流段401,每对交错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导流段402,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扶正块3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导流段403,第二导流段402具有宽度小于第一导流段401的宽度和第三导流段403的宽度的区间。
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扶正器下放,携带钻屑的钻井液依次通过第三导流段403、第二导流段402和第一导流段401,的过程中,利用两端宽中间窄的导流槽4对携带钻屑的钻井液进行加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导流段401与两个第二导流段402连通,每个第三导流段403与两个第二导流段402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扶正器下放,携带钻屑的钻井液经过导流槽4的过程中,将第三导流段403中的钻井液先分成两股第二导流段402中的钻井液,然后将两股第二导流段402中的钻井液汇聚成通入第一导流段401的一股,从而对携带钻屑的钻井液进行加速。
下面对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形状进行具体介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端均呈楔形。
可以理解的是,将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端均呈楔形,可以降低扶正器下放过程中的阻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扶正块3比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第一扶正块2靠近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靠近钻头而逐渐内收,第二扶正块3远离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远离钻头而逐渐内收。
可以理解的是,在每对交错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依靠第一扶正块2靠近钻头的一端的两个逐渐内收的侧面,以及第二扶正块3远离钻头的一端的两个逐渐内收侧面,形成导流槽4中的第二导流段402。第二导流段402主要用于对钻井液进行加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扶正块3比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大于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大于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换言之,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比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尖利,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比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钝。且第二扶正块3比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在扶正器下放,钻头钻进的过程中,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是处于行进最前端的一端,最先与井壁接触,因此将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设置成比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尖利,可以减小扶正器下放过程中的阻力。同理,在将扶正器从井中抽出时,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是处于行进最前端的一端,最先与井壁接触。因此将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设置成比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钝,从而可以在将扶正器从井中抽出的过程中,利用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较钝的楔形对井壁进行修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个侧面向内凹陷。
可以理解的是,将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个侧面设置成向内凹陷,具体的,可以是向内凹陷的弧面,从而可以提高导流槽4的流量,降低钻井液的流动阻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呈楔形的两端的坡面均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圆心比圆弧面更靠近主体1的轴线。
可以理解的是,将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呈楔形的两端的坡面均设置成向外凸起的圆弧面,可以提高在扶正器下放的过程中,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对井壁的修整能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扶正块2的第一外表面201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5,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第二外表面301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5,凸起5的材料的硬度大于主体1的材料的硬度。
可以理解的是,凸起5可以增大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与井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对井内壁进行有效修整。
具体的,凸起5可以利用硬质合金制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扶正块2的第一外表面201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第二外表面301均为与主体1同轴的圆弧面。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增大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与井内壁的接触面积,对井内壁进行有效修整,同时增强扶正器稳定性。
下面对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形状进行更具体的介绍: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泥包扶正器的结构来对防泥包扶正器在钻井作业中的整个使用过程进行介绍:
在第一步中,将扶正器连接在钻杆中,设置在钻杆中部,两段钻杆与一个扶正器相连接,扶正器的上下分别螺纹连接一段钻杆。
扶正器远离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内螺纹,扶正器靠近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外螺纹。
在第二步中,将连接好的整个机构下放到井中。
由于呈圆柱形的主体1的直径和钻杆的直径一致,保证扶正器与钻杆连接处是平滑过渡的,避免增大钻杆下放以及钻进过程中的阻力。
在第三步中,完成下放后开启钻机,以带动钻杆和钻头旋转。
在第四步中,从井口向钻杆中注入钻井液。
由于主体1呈中空,内部设置有空腔,扶正器得空腔与扶正器的上下分别连接的钻杆内部的空腔连通,形成完整的管道,使得从井口注入钻杆的钻井液可以顺着管道流至钻头,并从钻头处喷出,从而在钻头钻进的过程中将钻头钻下的岩屑输送至地表。
钻井液可以为清水、泥浆、无粘土相冲洗液、乳状液、泡沫和压缩空气中的一种。
为了实现扶正钻杆,稳定钻杆钻进方向的目的,主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具体的,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主体1的外壁上,且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
第一扶正块2呈长条形,与较长一边平行的方向就是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由于第一扶正块2纵向设置在主体1外壁上,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从而在钻进过程中避免在第一扶正块2处形成泥包。
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主体1的外壁上,且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扶正块2类似的,第二扶正块3同样也呈长条形,与较长一边平行的方向就是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由于第二扶正块3纵向设置在主体1外壁上,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与主体1的轴线平行,从而在钻进过程中避免在第二扶正块3处形成泥包。
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数量均为三,在保证稳定钻杆的效果的同时,保证钻井液的顺畅流动。
当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的数量均为三时,三个第一扶正块2之间互相呈120°夹角,同理,三个第二扶正块3之间也互相呈120°夹角,以实现等间距环绕设置。
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与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呈上下交错分布。
具体的,上下交错分布类似于拉锁在闭合的状态下两侧的齿之间的交错关系: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二扶正块3之间的间隙处,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位于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一扶正块2之间的间隙处,而且在主体1外壁的周向上,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存在交叠部分。
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之间、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扶正块3之间,以及每对交错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留有缝隙,以便钻井液通过,具体的:
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导流段401,每对交错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导流段401,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扶正块3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导流段403,第二导流段401具有宽度小于第一导流段401的宽度和第三导流段403的宽度的区间。
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扶正器下放,携带钻屑的钻井液依次通过第三导流段403、第二导流段402和第一导流段401的过程中,利用两端宽中间窄的导流槽4对携带钻屑的钻井液进行加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导流段401与两个第二导流段402连通,每个第三导流段403与两个第二导流段402连通。
在扶正器完成下放,钻杆和钻头钻进的过程中,携带钻屑的钻井液经过导流槽4的过程中,将第三导流段403中的钻井液先分成两股第二导流段402中的钻井液,然后将两股第二导流段402中的钻井液汇聚成通入第一导流段401的一股,从而对携带钻屑的钻井液进行加速,避免泥包的形成。
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端均呈楔形。
将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端均呈楔形,降低了扶正器下放过程中的阻力。
第二扶正块3比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第一扶正块2靠近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靠近钻头而逐渐内收,第二扶正块3远离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远离钻头而逐渐内收。
在每对交错相邻的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之间,依靠第一扶正块2靠近钻头的一端的两个逐渐内收的侧面,以及第二扶正块3远离钻头的一端的两个逐渐内收侧面,形成导流槽4中的第二导流段402。第二导流段402主要用于对钻井液进行加速,避免泥包的形成。
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个侧面向内凹陷。
将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两个侧面设置成向内凹陷,具体的,可以是向内凹陷的弧面,从而可以提高导流槽4的流量,降低钻井液的流动阻力。
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呈楔形的两端的坡面均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圆心比圆弧面更靠近主体1的轴线。
将每个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呈楔形的两端的坡面均设置成向外凸起的圆弧面,可以提高在扶正器下放的过程中,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对井壁的修整能力。
每个第一扶正块2的第一外表面201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5,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第二外表面301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5,凸起5的材料的硬度大于主体1的材料的硬度。
凸起5可以增大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与井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对井内壁进行有效修整。
具体的,凸起5可以利用硬质合金制作。
每个第一扶正块2的第一外表面201和每个第二扶正块3的第二外表面301均为与主体1同轴的圆弧面。
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增大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与井内壁的接触面积,对井内壁进行有效修整,同时增强扶正器稳定性。
第二扶正块3比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大于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
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大于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换言之,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比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尖利,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比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钝。且第二扶正块3比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在扶正器下放,钻头钻进的过程中,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是处于行进最前端的一端,最先与井壁接触,因此将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设置成比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尖利,可以减小扶正器下放过程中的阻力。
在第五步中,钻头完成钻井后,将钻杆连带扶正器从井中抽出。
在将扶正器从井中抽出时,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是处于行进最前端的一端,最先与井壁接触。因此将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设置成比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更钝,从而可以在将扶正器从井中抽出的过程中,利用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较钝的楔形对井壁进行修整。
当钻杆连带扶正器从井中完全抽出后,钻井作业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泥包扶正器,用于控制钻杆在井眼中的钻进方向,扶正器圆柱状的主体1的外壁上纵向排布有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和第二扶正块3,从而初步避免扶正器与井内壁之间形成泥包。交错设置的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与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的间隙在主体1的外壁上形成两端宽中间窄的导流槽4,当钻井液携带着钻屑沿着井向上返并通过导流槽4时,会在导流槽4中最窄的第二导流段402内被初步加速。进一步的,由于携带钻屑的钻井液经过导流槽4的过程中,将第三导流段403中的钻井液先分成两股第二导流段402中的钻井液,然后将两股第二导流段402中的钻井液汇聚成通入第一导流段401的一股,从而对携带钻屑的钻井液进行二次加速。增加钻井液流速后,能够对井内进行有效疏通,从而进一步预防扶正器与井内壁之间形成泥包,使得钻头能够按照设定的扭矩进行有效钻进,提高了钻井效率。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泥包扶正器,用于控制钻杆在井眼中的钻进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包括主体(1)、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以及导流槽(4);
所述主体(1)呈圆柱状;
所述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扶正块(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1)的轴线平行;
所述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周向等间距地环绕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二扶正块(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1)的轴线平行;
所述至少三个第一扶正块(2)与所述至少三个第二扶正块(3)呈上下交错分布;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扶正块(2)之间形成一个第一导流段(401),每对交错相邻的所述第一扶正块(2)和所述第二扶正块(3)之间形成一个第二导流段(402),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扶正块(3)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导流段(403),所述二导流段(402)具有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导流段(401)的宽度和所述第三导流段(403)的宽度的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导流段(401)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段(402)连通,每个所述第三导流段(403)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段(40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所述第二扶正块(3)的两端均呈楔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第二扶正块(3)比所述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所述第一扶正块(2)靠近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靠近钻头而逐渐内收,所述第二扶正块(3)远离钻头的一端的两个侧面随着远离钻头而逐渐内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扶正块(3)比所述第一扶正块(2)更靠近钻头,所述第一扶正块(2)远离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大于所述第二扶正块(3)靠近钻头的一端的楔形的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所述第二扶正块(3)的两个侧面向内凹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扶正块(2)和每个所述第二扶正块(3)呈楔形的两端的坡面均为圆弧面,且圆弧面的圆心比圆弧面更靠近所述主体(1)的轴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扶正块(2)的第一外表面(201)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5),每个所述第二扶正块(3)的第二外表面(301)上设置有多排在轴向上交错的凸起(5),所述凸起(5)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所述主体(1)的材料的硬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扶正块(2)的第一外表面(201)和每个所述第二扶正块(3)的第二外表面(301)均为与所述主体(1)同轴的圆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远离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内螺纹,所述扶正器靠近钻头的一端设置有适于与钻杆连接的外螺纹。
CN202110908926.0A 2021-08-09 2021-08-09 防泥包扶正器 Pending CN1158982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926.0A CN115898284A (zh) 2021-08-09 2021-08-09 防泥包扶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8926.0A CN115898284A (zh) 2021-08-09 2021-08-09 防泥包扶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8284A true CN115898284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8926.0A Pending CN115898284A (zh) 2021-08-09 2021-08-09 防泥包扶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82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5981A (zh) * 2023-09-12 2023-10-20 山东优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井下开采作业用扶正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05981A (zh) * 2023-09-12 2023-10-20 山东优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井下开采作业用扶正器
CN116905981B (zh) * 2023-09-12 2023-12-15 山东优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井下开采作业用扶正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36645B2 (en) Drilling cuttings mobilizer and method for use
US442844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ticking tendency of a drill string
US8162081B2 (en) Force balanced asymmetric drilling reamer and methods for force balancing
US685453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lling with casing
CN201738848U (zh) 一种钻井用井眼清洁工具
AU2009208733B2 (en) Spiral ribbed aluminum drillpipe
EA018849B1 (ru) Элемент бурового снаряда, бурильная труб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ая колонна бурильных труб
CN108915615B (zh) 一种辅助提高环空岩屑分选程度的钻杆
US20180328118A1 (en) Dual Purpose Radial Drilling Tool String for Cutting Casing and Rock in a Single Trip
US10738547B2 (en) Borehole conditioning tools
US5601151A (en) Drilling tool
CN110886582A (zh) 对钻探井眼岩屑沉积床破碎清洗的一体式钻具
US9493998B2 (en) Drill string tubular component
CN115898284A (zh) 防泥包扶正器
CN108915620B (zh) 正反螺旋叶片组合式岩屑清洁工具
CN205297337U (zh) 一种钻井用扩孔掏穴器
US230979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menting wells
US10676995B2 (en) Drill stem element with fluid activation zone
US8955621B1 (en) Grooved drill string components and drilling methods
CN208057065U (zh) 一种提高固井质量的钻柱组合结构
CN217681628U (zh) 一种小口径绳索取芯钻杆扶正器
CN211692318U (zh) 一种钻井用平滑井壁工具
CN218324766U (zh) 一种钻杆及钻柱
CN220319491U (zh) 一种套管刚性扶正器
CN210829104U (zh) 一种用于井下清除岩屑的专用钻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