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4272A -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84272A
CN115884272A CN202211574112.9A CN202211574112A CN115884272A CN 115884272 A CN115884272 A CN 115884272A CN 202211574112 A CN202211574112 A CN 202211574112A CN 115884272 A CN115884272 A CN 115884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network
relay terminal
qos
network devic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41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雅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41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4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84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84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其中,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本申请保障了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另外,本申请并不限定由核心网中的哪一个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从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灵活设置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一方面吻合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提升了参数配置的兼容性和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参数配置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1月4日、国家申请号为202080083017.1的PCT国家阶段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在R13(Release 13,第13版本)ProSe(Proximity Service,近距离通讯服务)架构中引入了中继通信这一概念。
中继通信是指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层中继的UE(UserEquipment,终端设备)-to-Network(终端设备连接至网络)。也即,Remote UE(远程终端设备)通过Relay UE(中继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其中,Relay UE承担IP层中继的功能,在Remote UE和网络之间传输数据,以建立Remote UE与网络之间的通信连接。为了保障业务传输质量,相关技术引入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架构,支持不同业务对应于不同的QoS需求。针对非中继通信,终端设备直接与网络建立连接,网络可以按照不同的QoS参数规制终端设备与网络之间不同业务的传输。然而,针对中继通信,网络可以按照不同的QoS参数规制与网络直接连接的中继终端设备之间不同业务的传输,却无法规制远程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不同业务的传输,进而无法保障远程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
因此,针对中继通信,如何进行远程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的配置,还需要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应用于核心网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装置,设置在中继终端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系统,所述参数配置系统,用于:
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继终端设备,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中继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中继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中继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核心网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由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以配置中继终端设备和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解决了中继通信系统中核心网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的情况下,中继终端设备无法获取QoS参数的缺陷,保障了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由核心网中的哪一个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从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灵活设置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一方面吻合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提升了参数配置的兼容性和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参数配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5GS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5GS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中继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还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系统的框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GSM(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系统、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LTE频分双工)系统、TDD(Time Division Duplex,LTE时分双工)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通信系统、5GS(5th-Generation System,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或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者后续其它的演进系统等。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接入网设备20和核心网设备30。
终端设备10可以指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端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1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S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Pub1ic Land Mobi1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接入网设备20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接入网设备20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接入网设备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S中,称为gNodeB或者gNB。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接入网设备”这一名称可能会变化。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统称为接入网设备。
核心网设备30是指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会话管理、移动性关系、策略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30可以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第二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其中,第一核心网设备负责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第二核心网设备负责根据第一核心网设备的路由规则执行用户数据包转发;第三核心网设备负责用户策略管理。示例性地,在5GS系统中,第一核心网可以实现为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第二核心网设备可以实现为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第三核心网设备可以实现为PCF(Policy Control Function,策略控制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包括远程(Remote)终端设备12和中继(Relay)终端设备14。中继终端设备14可以与远程终端设备12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以建立远程终端设备12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该网络设备包括接入网设备20和/或核心网设备30。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5GS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架构200可以包括:UE、(R)AN((Radio)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Core(核心网)和DN(Data Network,数据网络)构成。其中,UE、AN、Core是构成架构的主要成分,逻辑上它们可以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两部分,控制面负责移动网络的管理,用户面负责业务数据的传输。图2中,NG2参考点位于RAN控制面和Core控制面之间,NG3参考点位于RAN用户面和Core用户面之间,NG6参考点位于Core用户面和数据网络之间。其中:
UE:是移动用户与网络交互的入口,能够提供基本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向用户显示业务窗口,接受用户操作输入。UE会采用下一代空口技术,与RAN建立信号连接、数据连接,从而传输控制信号和业务数据到移动网络。
(R)AN:类似于传统网络里面的基站,部署在靠近UE的位置,为特定区域的授权用户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传输用户数据。RAN能够管理自身的资源,合理利用,按需为UE提供接入服务,把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UE和核心网之间转发。
Core:负责维护移动网络的签约数据,管理移动网络的网元,为UE提供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策略管理、安全认证等功能。在UE附着的时候,为UE提供入网认证;在UE有业务请求时,为UE分配网络资源;在UE移动的时候,为UE更新网络资源;在UE空闲的时候,为UE提供快恢复机制:在UE去附着的时候,为UE释放网络资源;在UE有业务数据时,为UE提供数据路由功能,如转发上行数据到DN:或者从DN接收UE下行数据,转发到RAN,从而发送给UE。
DN:是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的数据网络,一般客户端位于UE,服务端位于数据网络。数据网络可以是私有网络,如局域网,也可以是不受运营商管控的外部网络,如Internet,还可以是运营商共同部署的专有网络,如为了配置IMS(IP Multimedia CoreNetwork Subsystem,IP多媒体网络子系统)服务。
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确定的详细架构,其中核心网用户面包括UPF;核心网控制面包括AUSF(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认证服务器功能)、AMF(Core 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SMF、UDM(Unified Data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PCF,AF(Application Function,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实体的功能如下:
UPF:根据SMF的路由规则执行用户数据包转发;
AUSF:执行UE的安全认证;
AMF:UE接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
SMF:UE会话管理;
UDM:用户签约上下文管理;
PCF:用户策略管理;
AF:用户应用管理。
在图3所示架构中,Uu接口为UE与AN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交互接入层消息及无线数据传输;N1接口为UE与AMF之间的参考点;N2接口为RAN和AMF的参考点,用于NAS消息的发送等;N3接口为RAN和UPF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N4接口为SMF和UPF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例如N3连接的隧道标识信息、数据缓存指示信息,以及下行数据通知消息等信息;N6接口为UPF和DN之间的参考点,用于传输用户面的数据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的名称可能为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图2和图3中包括的各个网元(比如SMF、AF、UPF等)的名称也仅是一个示例,对网元本身的功能不构成限定。在5GS以及未来其它的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也可以是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6G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沿用5G中的术语,也可能采用其他名称,等等,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此外,应理解,上述各个网元之间的所传输的消息(或信令)的名称也仅仅是一个示例,对消息本身的功能不构成任何限定。
终端设备接入网络之后,位于核心网的SMF通过控制信令将QoS规则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使用QoS规则对上行业务数据进行匹配,将上行业务数据映射到合适的QoS流进行QoS控制。5G网络中考虑对多种新业务的支持,可能导致向终端设备配置的QoS参数构造复杂、更新频繁等,为此5G网络中引入了可选的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该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主要思想是在下行数据包头添加QoS流的标识QFI以及反向映射指示,终端设备根据收到的下行数据包自行确定QoS规则,用于上行数据的传输,从而减少了SMF和终端设备的信令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一个终端设备既具有通过5G等网络连接外部数据网络的能力,还具有ProSe(Proximity-based Services,近距离业务)能力时,这个终端设备可以充当中继终端设备,另外一个具有ProSe能力的终端设备作为远程终端设备。具有Prose能力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与另一个具有Prose能力的终端设备直接通信。如图4所示,远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PC5接口与中继终端设备建立直接连接,并通过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建立的PDU会话与外部网络交互。
在一个示例中,核心网通过控制平面消息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也称为PC5 QoS参数),或者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网络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也称为Uu QoS参数),该网络设备包括核心网设备和/或接入网设备。从而,在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时,可以直接使用该QoS参数规制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在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时,可以根据网络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进一步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后续使用确定得到的QoS参数规制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
然而,针对中继通信,若核心网中的SMF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则中继终端设备不再与SMF进行信令交互,从而中继终端设备也无法获取QoS参数。因此,尽管核心网中的UPF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携带QFI,中继终端设备也无法确定与该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而无法保障远程终端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参数配置方法,通过在核心网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该参数配置信息即用于配置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既可以通过控制平面消息将参数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用户平面消息将参数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终端设备,并且,在采用不同的发送方式时,参数配置信息的内容也可能会有所区别。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或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510,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其中,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又可以称为PC5 QoS参数,用于保障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在确定需要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以配置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对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的时机和方式不作限定。在一个示例中,核心网在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机制,且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之前,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从而该参数配置信息是核心网通过控制平面消息发送给中继终端设备的,也即,核心网中的控制平面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在另一个示例中,核心网在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机制,且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过程中或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之后,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从而该参数配置信息是核心网通过用户平面消息发送给中继终端设备的,也即,核心网中的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由上述介绍说明可知,针对核心网在不同时机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该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有所区别。作为一个示例,在某一时机下,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与已有的信息交互架构中对应于该时机下与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核心网功能实体相吻合。
例如,在已有的信息交互架构中,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之前由核心网中的控制平面功能实体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交互,从而,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之前,由控制平面功能实体作为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又例如,在已有的信息交互架构中,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过程中或之后,由核心网中的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交互,从而,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过程中或之后,由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作为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
通过在不同时机下,设置与已有的信息交互架构相吻合的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能够避免对已有的信息交互架构进行过多地、繁琐地修改,提升了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时QoS参数配置的兼容性,另外,也避免了中继终端设备同时与过多不同的功能实体进行信息交互,有助于提升QoS参数配置的效率。
可选地,由核心网中不同的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的内容可能有所不同。示例性地,由控制平面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包括QoS参数,而由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包括QFI。尽管参数配置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参数配置信息均可以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有关参数配置信息的内容,以及中继终端设备如何确定QoS参数等的介绍说明,请参见下述实施例,此处不多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核心网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由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以配置中继终端设备和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解决了中继通信系统中核心网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的情况下,中继终端设备无法获取QoS参数的缺陷,保障了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由核心网中的哪一个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从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灵活设置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一方面吻合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提升了参数配置的兼容性和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参数配置的灵活性。
在一个示例中,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QFI对应的QoS参数。
PCC(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策略与计费控制)规则是与用户策略管理相关的规则,其中,PCC规则针对QoS流相关的要求进行了规定。由上述介绍说明可知,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过程中或之后,中继终端设备是根据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和反向映射指示,来确定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因此,可以建立QFI与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后续中继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确定对应的QoS参数。
基于此,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QFI对应的QoS参数。可选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定,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接入网设备,如基站等;也可以为核心网设备,如UPF等。
由于QoS参数由核心网中的控制平面功能实体配置,因此,在参数配置信息包括QoS参数的情况下,可以由控制平面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可选地,核心网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也即,第一核心网设备为控制平面功能实体。例如,第一核心网设备实现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SMF。因此,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第一核心网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参数配置信息中的QoS参数是与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相对应的,因而第一核心网设备需要确定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基于此,上述核心网还包括第三核心网设备,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也即,第三核心网设备也为控制平面功能实体。例如,第三核心网设备实现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PCF。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510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512,第三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用户策略管理,因而,由第三核心网设备生成PCC规则。第三核心网设备在生成PCC规则后,可以将该PCC规则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设备。可选地,第三核心网设备还可以确定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并将确定结果告知第一核心网设备。为了减少第三核心网设备与第一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信令往来,第三核心网设备可以在PCC规则中携带第一映射指示信息,以向第一核心网设备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514,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PCC规则对应的配置的状态。
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到PCC规则后,可以确定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进而将该QoS流标识QFI确定为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然后根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来配置参数配置信息。
此外,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是在中继通信过程中,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因此,第一核心网设备还需要确定PCC规则对应的配置是否为中继状态。若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非中继状态,则第一核心网设备无需为终端设备配置参数配置信息。可选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CC规则对应的终端设备、PCC规则对应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会话、PCC规则对应的SDF(Service Data Flow,业务数据流)。
步骤516,第一核心网设备在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且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在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并且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需要为中继终端设备配置参数配置信息。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根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确定了参数配置信息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之前,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启动过程中或启动之后,核心网中的控制平面功能实体不再与中继终端设备进行信令往来,而由核心网中的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与中继终端设备进行信令往来。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还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也即,第二核心网设备为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例如,第二核心网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UPF。基于此,如图6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522,第二核心网设备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
第二核心网设备可以中继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包,该下行数据包携带QFI,可选地,由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携带QFI。
步骤524,中继终端设备确定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中继终端设备接收到下行数据包之后,可以解析该下行数据包,以获取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步骤526,中继终端设备基于参数配置信息和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一方面,中继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明确了QFI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中继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包解析出QFI,从而,中继终端设备按照QFI和QoS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可确定与下行业务数据包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进而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由上述介绍可知,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中,与QFI对应的QoS参数可能是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也可能是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针对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中继终端设备直接确定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也即,上述步骤526,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将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针对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中继终端设备间接确定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也即,上述步骤526,包括:中继终端设备将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基于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核心网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之前,由核心网中的控制平面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该参数配置信息包括QFI以及与QFI对应的QoS参数,从而后续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来确定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有效保障了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
在一个示例中,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其中,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
系统QoS标识是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中最重要的部分,通常情况下,明确了系统QoS标识,也就明确了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另外,针对中继通信而言,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可以和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等,从而,中继终端设备明确了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也就可以进一步明确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因此,若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那么,中继终端设备明确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也就明确了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从而可以进一步明确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基于此,在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的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可选地,系统QoS标识包括5QI(5G QoSIdentifier,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QoS标识)。
由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之后,核心网与中继终端设备之间交互的为用户平面消息,且该消息中携带QFI。基于此,核心网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也即,第二核心网设备为用户平面功能实体。例如,第二核心网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UPF。因此,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第二核心网设备与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用户平面消息中。可选地,用户平面消息包括下行数据包,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是由核心网中的控制平面功能实体向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发送的。基于此,核心网还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也即,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为控制平面功能实体。例如,第一核心网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SMF,第三核心网设备为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PCF。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既可以由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也可以由第三核心网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下面,分别针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介绍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510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51A,第三核心网设备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有关步骤51A的介绍说明,请参见上述步骤512的介绍说明,此处不多赘述。
步骤51C,第一核心网设备在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接收到PCC规则之后,确定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由上述介绍说明可知,在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来确定QoS参数。因此,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是否能够等于系统QoS参数,来确定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此外,正如上述步骤514的介绍说明,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是在中继通信过程中,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因此,第一核心网设备还可以确定PCC规则对应的配置是否为中继状态。若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非中继状态,则第一核心网设备无需为终端设备配置参数配置信息。可选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CC规则对应的终端设备、PCC规则对应的PDU会话、PCC规则对应的SDF。
基于此,在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映射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并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告知第二核心网设备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三个条件不同时满足的情况下,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不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51E,第二核心网设备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第二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时,根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确定参数配置信息。可选地,第二核心网设备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在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也即,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从而,中继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包之后,即可解析得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正是由于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这一条件能够成立,中继终端设备才可以依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明确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因此,第一核心网设备还需要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系统QoS标识。基于此,可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在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系统QoS标识。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510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51B,第三核心网设备在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由上述介绍说明可知,在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来确定QoS参数。因此,第三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是否能够等于系统QoS参数,来确定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此外,正如上述步骤514的介绍说明,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是在中继通信过程中,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因此,第三核心网设备还可以确定PCC规则对应的配置是否为中继状态。若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非中继状态,则第三核心网设备无需确定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是否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可选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CC规则对应的终端设备、PCC规则对应的PDU会话、PCC规则对应的SDF。
基于此,在第三核心网设备确定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第三核心网设备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并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一映射指示信息,以告知第一核心网设备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三核心网设备确定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无法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不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51D,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明确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告知第二核心网设备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51F,第二核心网设备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有关步骤51F的介绍说明,请参见上述步骤51E的介绍说明,此处不多赘述。
由上述介绍说明可知,第一核心网设备还需要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系统QoS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中,既可以由第一核心网设备自行确定是否需要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系统QoS标识,也可以由第三核心网设备告知第一核心网设备是否需要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系统QoS标识。基于此,在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三核心网设备在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标识设置指示信息;第一核心网设备按照第一标识指示信息,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系统QoS标识。可选地,标识设置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PCC规则中,也可以独立于PCC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在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系统QoS标识。
中继终端设备在明确了参数配置信息,即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之后,即可根据该QFI来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基于此,如图7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532,中继终端设备基于参数配置信息,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步骤534,中继终端设备基于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核心网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过程中或之后,由核心网中的用户平面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该参数配置信息包括QFI,且该QFI等于系统QoS标识。由于中继终端设备明确了系统QoS标识,也就明确了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并进一步根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明确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从而,中继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等于系统QoS标识的QFI,来确定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有效保障了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
下面,以几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假设第一核心网设备为SMF、第二核心网设备为UPF、第三核心网设备为PCF、系统QoS标识为5QI等。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或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801,PCF向SMF发送PCC规则,该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802,SMF确定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SMF确定了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即可将该QoS流对应的QFI确定为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步骤803,SMF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的状态。SMF需要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是否处于中继状态。
步骤804,SMF向Relay UE发送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该QFI对应的QoS参数。QFI对应的QoS参数可以为Uu QoS参数,也可以为PC5 QoS参数。
步骤805,SMF向UPF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806,UPF向Relay UE发送下行数据包。该下行数据包携带QFI以及第三映射指示信息,该第三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807,Relay UE确定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步骤808,Relay UE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该QFI对应的QoS参数,确定PC5 QoS参数。
在上述步骤804中,若Relay UE获取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为PC5 QoS参数,则在步骤808中,Relay UE将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直接作为PC5 QoS参数;若Relay UE获取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为Uu QoS参数,则在步骤808中,Relay UE需要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进一步确定PC5 QoS参数。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或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901,PCF向SMF发送PCC规则,该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本申请实施例中,PCC规则中还可以包括5QI。
步骤902,SMF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的状态。SMF需要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是否处于中继状态。
在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处于中继状态、5QI能够被设置为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的情况下,SMF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机制,进而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903,SMF确定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并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5QI。SMF确定了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即可确定该QoS流对应的QFI,也即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同时,SMF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5QI,如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的值设置为5QI的值。
步骤904,SMF向UPF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905,UPF向Relay UE发送下行数据包。该下行数据包携带QFI以及第三映射指示信息,该第三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906,Relay UE确定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步骤907,Relay UE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PC5 QoS参数。由于SMF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等于5QI,因而,Relay UE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可以确定Uu QoS,进而根据Uu QoS进一步确定PC5 QoS。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或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001,PCF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的状态。PCF需要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是否处于中继状态。
在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处于中继状态、5QI能够被设置为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的情况下,PCF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机制,进而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002,PCF向SMF发送PCC规则以及标识设置指示信息,该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标识设置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5QI。该PCC规则还可以包括5QI。
步骤1003,SMF确定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并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5QI。SMF确定了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即可确定该QoS流对应的QFI,也即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同时,SMF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5QI,如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的值设置为5QI的值。
步骤1004,SMF向UPF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1005,UPF向Relay UE发送下行数据包。该下行数据包携带QFI以及第三映射指示信息,该第三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1006,Relay UE确定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步骤1007,Relay UE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PC5 QoS参数。由于SMF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等于5QI,因而,Relay UE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可以确定Uu QoS,进而根据Uu QoS进一步确定PC5 QoS。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图1或图4所示的通信系统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101,PCF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的状态。PCF需要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是否处于中继状态。
在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处于中继状态、5QI能够被设置为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的情况下,PCF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机制,进而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02,PCF向SMF发送PCC规则,该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该PCC规则还可以包括5QI。
步骤1103,SMF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的状态。SMF需要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是否处于中继状态。
在SMF确定PCC规则对应的UE或PDU会话或SDF处于中继状态时,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1104,SMF确定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并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5QI。SMF确定了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即可确定该QoS流对应的QFI,也即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同时,SMF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设置为5QI,如将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的值设置为5QI的值。
步骤1105,SMF向UPF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1106,UPF向Relay UE发送下行数据包。该下行数据包携带QFI以及第三映射指示信息,该第三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步骤1107,Relay UE确定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步骤1108,Relay UE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PC5 QoS参数。由于SMF发送的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等于5QI,因而,Relay UE基于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可以确定Uu QoS,进而根据Uu QoS进一步确定PC5 QoS。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申请实施例从中继终端设备和核心网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方法进行了介绍说明。上述有关中继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为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上述有关核心网执行的步骤,可以单独实现为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中继终端设备,也可以设置在中继终端设备中。如图12所示,该装置1200可以包括:配置信息接收模块1210。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1210,用于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1200还包括:数据包接收模块1220,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标识确定模块1230,用于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第一参数确定模块1240,用于基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模块1240,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模块1240,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基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其中,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系统QoS标识包括5QI。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用户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用户平面消息包括下行数据包,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装置1200还包括:第二参数确定模块1250,用于基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第一参数确定模块1260,用于基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核心网确定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由核心网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以配置中继终端设备和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解决了中继通信系统中核心网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的情况下,中继终端设备无法获取QoS参数的缺陷,保障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质量。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由核心网中的哪一个功能实体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从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灵活设置参数配置信息的发送实体,一方面吻合已知的信息交互架构,提升了参数配置的兼容性和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了参数配置的灵活性。
请参考图14,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参数配置系统的框图。该系统具有实现上述核心网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系统可以是上文介绍的核心网,也可以设置在核心网中。其中,该参数配置系统1400,用于:
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系统1400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参数配置系统1400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和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其中: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用于确定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的状态;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且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其中,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系统QoS标识包括5QI。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参数配置系统1400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用户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用户平面消息包括下行数据包,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参数配置系统1400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和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其中: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以及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所述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还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系统QoS标识设置为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参数配置系统1400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和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其中: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用于向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所述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1420,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1430,还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标识设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指示信息,将所述系统QoS标识设置为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1410,还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系统QoS标识设置为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PCC规则对应的终端设备、所述PCC规则对应的PDU会话、所述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流SDF。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终端设备15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中继终端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具体来讲,该中继终端设备150可以包括:处理器15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51相连的收发器152;其中:
处理器15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5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收发器152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可选地,收发器152是一块通信芯片。
在一个示例中,中继终端设备150还包括: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中继终端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器152,用于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所述收发器152,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的下行数据包;所述处理器151,用于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所述处理器151,用于基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处理器151,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处理器151,用于:将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基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其中,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系统QoS标识包括5QI。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用户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用户平面消息包括下行数据包,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处理器151,用于:基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基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请参考图1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160的结构示意图,例如,该核心网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具体来讲,该核心网设备160可以包括:处理器16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61相连的收发器162;其中:
处理器16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6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收发器162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可选地,收发器162是一块通信芯片。
在一个示例中,核心网设备160还包括:存储器和总线。存储器通过总线与处理器相连。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核心网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和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其中:
所述收发器162,用于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系统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系统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其中: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的状态;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且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PCC规则所绑定的QFI;其中,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等于系统QoS标识。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系统QoS标识包括5QI。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系统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用户平面消息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用户平面消息包括下行数据包,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中。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系统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第二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其中: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以及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所述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系统QoS标识设置为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参数配置系统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第二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其中: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第二映射指示信息以及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所述第二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用于向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的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且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能够等于系统QoS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标识设置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还用于按照所述第一标识指示信息,将所述系统QoS标识设置为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系统QoS标识设置为所述PCC规则所绑定的QFI。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PCC规则对应的终端设备、所述PCC规则对应的PDU会话、所述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流SDF。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中继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中继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中继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中继终端设备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核心网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如上述核心网侧的参数配置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服务质量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标识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的下行数据包;
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基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包括: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基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7.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心网中,所述方法包括:
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服务质量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标识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的状态;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且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PCC规则对应的终端设备、所述PCC规则对应的PDU会话、所述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流SDF。
13.一种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中继终端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服务质量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标识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包括第二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用户平面功能;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核心网设备的下行数据包;
标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
第一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和所述下行数据包所携带的QFI,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第一参数确定模块,用于:
将所述下行数据包的包头所携带的QFI对应的QoS参数,作为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基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确定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19.一种参数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系统,用于:
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服务质量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信息包括策略和计费控制PCC规则所绑定的QoS流标识QFI,以及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QFI对应的QoS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所述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系统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所述参数配置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交互的控制平面消息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配置系统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和第三核心网设备,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和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提供控制平面功能;其中:
所述第三核心网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CC规则,所述PCC规则包括第一映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是否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用于确定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的状态;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映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启动反向映射QoS参数机制,且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处于中继状态的情况下,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参数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CC规则对应的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PCC规则对应的终端设备、所述PCC规则对应的PDU会话、所述PCC规则对应的业务数据流SDF。
25.一种中继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于核心网的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服务质量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26.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的收发器;其中:
所述收发器,用于向中继终端设备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配置信息用于在启动反向映射服务质量QoS参数机制的情况下,配置所述中继终端设备与远程终端设备之间的QoS参数。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中继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参数配置方法。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核心网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至12任一项所述的参数配置方法。
CN202211574112.9A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84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4112.9A CN115884272A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80083017.1A CN114747253A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0/126536 WO2022094806A1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1574112.9A CN115884272A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3017.1A Division CN114747253A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4272A true CN115884272A (zh) 2023-03-31

Family

ID=814568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3017.1A Pending CN114747253A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1574112.9A Pending CN115884272A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3017.1A Pending CN114747253A (zh) 2020-11-04 2020-11-04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8378A1 (zh)
EP (1) EP4106398A4 (zh)
CN (2) CN114747253A (zh)
WO (1) WO20220948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0239A1 (zh) * 2022-09-23 2024-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913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05653A (zh) * 2018-05-17 2019-11-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9097B (zh) * 2017-01-09 2022-07-15 Idac控股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的中继
CN109548088B (zh) * 2017-07-31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配置QoS规则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913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505653A (zh) * 2018-05-17 2019-11-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C3-190214 "Corrections on Reflective QoS"", 3GPP TSG_CT\\WG3_INTERWORKING_EX-CN3, no. 3, 18 February 2019 (2019-02-18), pages 1 - 6 *
OPPO: "KI#3: Update to Sol #6, 24, 25 to address ENs", SA WG2 MEETING #141E S2-2008283, 23 October 2020 (2020-10-23), pages 24 - 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06398A1 (en) 2022-12-21
EP4106398A4 (en) 2023-04-26
WO2022094806A1 (zh) 2022-05-12
US20230018378A1 (en) 2023-01-19
CN114747253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0162B (zh) 一种5g系统的sdap层功能实现方法
CN112788543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226181A (zh) 网络节点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1399307B2 (en) Service authoriz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30021114A (ko) 통신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US20230018378A1 (en)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554620A (zh)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88007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223907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5835184A (zh) 终端设备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5843434A (zh) 网元发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04326A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93169B (zh) 数据传输方式的更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69213A (zh) 中继设备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1412A (zh) 通信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165787A1 (zh)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00638A1 (en) Relay mod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WO2020077645A1 (zh)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27805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3130274A1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3164849A1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4032041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126412A1 (zh) 一种重置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0140365A (zh) 一种连接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WO202319378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