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8198A - 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8198A
CN115868198A CN202180040137.8A CN202180040137A CN115868198A CN 115868198 A CN115868198 A CN 115868198A CN 202180040137 A CN202180040137 A CN 202180040137A CN 115868198 A CN115868198 A CN 115868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noma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01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中健
相尾浩介
田中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Grou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868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81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04B7/0434Power distribution using multiple eigen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涉及能够提高通信质量的通信设备。提供了一种包括控制器的通信设备,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关于与相对于协调操作的多个其他通信设备的传播路径相关的信息的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的信息,以及关于所述特征向量之间或所述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的信息,并执行控制以将生成的所述第一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本技术例如可以应用于构成无线LAN系统的装置。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更具体地涉及能够提高通信质量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LAN)系统的普及,通信设备的高级化和通信应用的多样化不断发展,从而存在扩大通信设备的通信容量的需求。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关于使用多入多出(MIMO)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
作为通过由多个接入点(AP)协调的波束成形(BF)的联合发送(JT),存在其中每个接入点独立地进行BF来进行发送的非相干联合发送(NCJT)。通常,如上所述进行协调的多个接入点被称为多AP。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No.2016/158537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及,当在实施NCJT的多个接入点中实施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时,需要预先从接收终端得到关于传播路径的反馈信息,但是传播路径的反馈信息量增大,有效吞吐量会减少,从而通信质量会降低。
鉴于这种状况产生了本技术,目的在于能够提高通信质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通信设备包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和与相互协调地操作的多个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特征向量之间或所述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所述控制器将生成的所述第一信息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
在按照本技术的该方面的通信设备中,第一信息被生成,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和与相互协调地操作的多个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特征向量之间或所述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生成的所述第一信息被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
按照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通信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协调地操作。所述通信设备包括进行控制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信息,生成关于协调发送中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及所述通信设备的发送信号的控制的参数,所述第一信息是从第二其他通信设备通知的,并且包含和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之间或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所述控制器将与生成的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按照本技术的该方面的通信设备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协调地操作。在所述通信设备中,基于第一信息,生成关于协调发送中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及所述通信设备的发送信号的控制的参数,所述第一信息是从第二其他通信设备通知的,并且包含和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之间或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与生成的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被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注意,按照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通信设备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构成一个设备的内部块。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说明应用了本技术的无线网络系统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2是图解说明应用了本技术的通信设备的实施例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3是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一例子的示图。
图4是图解说明通过能力交换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5是图解说明通过反馈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6是图解说明通过NOMA通告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7是图解说明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8是图解说明通过NCJT NOMA发送的数据单元的构成例子的示图。
图9是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二例子的示图。
图10是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三例子的示图。
图11是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四例子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本技术的实施例>
在无线局域网(LAN)中,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中的接入点(AP)(或基站(BS))和用户终端(站(STA)或用户设备(UE))自主地获取BSS中的发送权以进行通信。
在发送终端上搭载多个天线的情况下,在同时使用多个天线的传输(多入多出(MIMO))中,通过对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乘以适当的权重,可以实现在期望方向的指向性的形成(以下称为波束成形(BF))。于是,不仅可以进行对所期望的目的地终端的高增益传输,而且可以进行对多个终端的同时通信,从而可以提高BSS中的系统吞吐量。
通过扩展上述BF,并通过由相互协调的多个接入点(多AP)协调的BF来实施联合发送(JT),可以进一步提高峰值速率。JT中有多种方法,其中有构成多AP的各个接入点独立进行BF来进行发送的非相干联合发送(NCJT)。此时,接收终端可以通过诸如迫零(ZF)方法或最小化最大平方误差(MMSE)方法之类的分离处理接收来自各个接入点的数据流。
在JT方法中,NCJT对接入点之间的频率同步精度的要求相对低,因此可以应用于高频频带或者高速波动的传播路径。然而,在从充当NCJT的目的地的接收终端来看接入点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相关性高的情况下,在诸如上述ZF方法或MMSE方法之类的线性操作的分离处理中,接收增益减小,从而通信质量可能会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的文献1设想了两个接入点的情况,但是报告了通过对于接入点之间的相应发送信号适当设定不同的复相位旋转量和不同的振幅,可以扩大接收信号的最小符号间距离,并且可以改善特性。本质上,它是以接收终端中的非线性操作的数据流分离为前提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一种。
文献1:Rohit U.Nabar,Helmut Bolcskei和Arogyaswami J.Paulraj,“TransmitOptimization for Spatila Multiplexing in th Presence of Spatial FadingCorrelation”,IEEE GLOBECOM Nov.2001
然而,为了如上所述适当地设定来自各个接入点的发送信号的复相位旋转量和振幅,需要获取各个接入点和接收终端之间的传播路径信息。然而,如果从接收终端来看不知道各个接入点的信道的复相位差,则无法获得要在上述接入点之间的发送信号中设定的复相位旋转量。于是,从接收终端来看需要知道各个接入点的信道的复相位差。
下面的文献2涉及JT中的传播路径信息的获取,具体地,提出通过多AP同时向接收终端发送已知信号,接收终端估计传播路径,并将估计结果反馈给多AP。
文献2:Kosuke Aio等,“Consideration on Multi-AP Sounding”,doc.:IEEE802.11-19/1134r1 9th Aug.2019
在下面的文献3中,作为要反馈的估计的传播路径信息,存在用于直接反馈传播路径信息的CSI反馈、用于反馈在传播路径信息被用作信道矩阵时的奇异向量的非压缩反馈(或非压缩波束成形反馈)。此外,存在一种压缩反馈(或压缩波束成形反馈),该压缩反馈用于反馈在假设通过Givens旋转对上述奇异向量进行线性操作时用Givens旋转表示时所需的参数。通常,信息量按以下顺序减小:CSI反馈、非压缩反馈、压缩反馈。
文献3:IEEE 802.11-2016
这里,压缩反馈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使奇异向量变形以使确定的元素为1并反馈剩余的元素的方法。
在上面所述的三种类型的反馈中,反馈量按以下顺序减小:CSI反馈、非压缩反馈、压缩反馈。然而,在诸如多用户MIMO之类的同时与多个STA进行传输的特殊情况下,反馈量增大,因此只允许利用压缩反馈进行反馈。
然而,在非压缩反馈和压缩反馈中,奇异向量的奇异值(物理上,复振幅增益)不被反馈为复数,因此不能够估计各个接入点的信道的复相位差。因而,为了在NCJT中实施如在文献1中所示的NOMA,只能以CSI反馈的形式来实现,因此存在反馈信息量增大而有效吞吐量减小的问题。
于是,本技术提出一种反馈方法:在实施NCJT的多AP中,即使只有少量的反馈信息,也能够在接入点之间实施基于振幅和复相位控制的NOMA。
按照本技术,在多AP在NCJT中实施NOMA的情况下,通过在多AP内通知有效权重,可以减少权重通知的开销,并实现有效速率的提高,因此可以提高通信质量。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系统构成)
图1图解说明作为应用了本技术的无线网络系统的无线LAN系统的构成例子。
在图1中,多个接入点AP1和AP2(以下也统称为多AP)和通信终端STA相互连接,并且,多AP被配置为对通信终端STA实施联合发送(JT)。
在图1中,设想了构成多AP的两个接入点AP和一个通信终端STA。然而,可以存在构成多AP的两个或更多个接入点AP,以及多个通信终端STA。
在构成多AP的接入点AP当中,在JT实施之前已获取发送权的接入点AP被称为共享AP(Sharing AP)、而没有获取发送权的接入点AP被称为被共享AP(Shared AP)的情况下,可以担负以下的作用。
即,在共享AP与被共享AP进行协调操作作为多AP的情况下,共享AP在获取发送权之后,向被共享AP通知要在自己获取的发送时间内进行协调操作。
此外,在实施JT的情况下,共享AP和被共享AP在共享AP和被共享AP之间共享数据并通知权重。然而,共享AP可以与被共享AP共享数据,并向被共享AP通知权重。类似地,被共享AP可以与共享AP和其他被共享AP共享数据,并向它们通知权重。
注意,在多AP内的通信和多AP与通信终端STA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频率信道可以不同。例如,在多AP内可以在6GHz频带中进行通信,而在多AP与通信终端STA之间可以在2.4GHz频带和5GHz频带中进行通信。
此外,多AP内的通信可以通过诸如光纤或电力线之类的有线通信来实施。此外,在实施JT时,接入点AP可以完全匹配用于与通信终端STA的传输的频率信道,或者可以只匹配频率信道中的一些。例如,当在接入点AP1和通信终端STA之间使用两个频率信道B1和B2、而在接入点AP2和通信终端STA之间使用两个频率信道B2和B3时,可以只在频率信道B2上实施JT。
(设备构成)
图2图解说明应用了本技术的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的实施例的构成例子。
图2中图解所示的通信设备10被配置为图1的无线网络系统中的接入点AP或通信终端STA。即,接入点AP和通信终端STA之间的基本构成相似。
通信设备10包括控制器100、通信部101和电源部102。通信部101包括无线控制器110、数据处理部111、调制-解调部112、信号处理部113、信道估计部114、无线接口部115-1~115-N和放大器116-1~116-N。
此外,在通信设备10中,针对通信部101(的放大器116-1~116-N)设置天线部117-1~117-N。这里,N为1以上的整数。可以设置多个通信部101。通信部101可以用LSI来实现。
控制器100包括微处理器等,并控制通信设备10的各部的操作。控制器100控制无线控制器110和电源部102。此外,控制器100可以代替无线控制器110实施无线控制器110的至少部分操作。
无线控制器110在各部之间交换信息(数据)。此外,无线控制器110进行数据处理部111中的分组调度,以及调制-解调部112和信号处理部113中的参数设定。此外,无线控制器110进行无线接口部115和放大器116中的参数设定和发送功率控制。
在发送的时候,当从上层输入数据时,数据处理部111从输入数据生成用于无线通信的分组,实施诸如用于媒体接入控制(MAC)的报头的添加或者检错码的添加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处理数据提供给调制-解调部112。
此外,在接收的时候,当输入来自调制-解调部112的数据时,数据处理部111对输入数据实施诸如MAC报头分析、分组错误检测和重新排序处理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处理数据输出到协议上层。
在发送的时候,调制-解调部112基于由无线控制器110设定的编码方式和调制方法,对从数据处理部111输入的输入数据实施诸如编码、交织和调制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数据符号流输出到信号处理部113。
此外,在接收的时候,调制-解调部112基于与发送时的处理相反的处理(即,由无线控制器110设定的解码方法和解调方法),对从信号处理部113输入的数据符号流实施诸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处理数据输出到数据处理部111。
在发送的时候,信号处理部113根据需要对从调制-解调部112输入的数据符号流实施诸如为空间分离或BF提供的信号处理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一个或多个发送符号流输出到无线接口部115-1~115-N中的每一个。
注意,信号处理部113可以通过对每个天线施加任意延迟量来应用发送(循环移位延迟(CSD)),而不进行空间分离。
此外,在接收的时候,信号处理部113根据需要对从无线接口部115-1~115-N输入的接收符号流实施诸如用于流的空间分离的信号处理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数据符号流输出到调制-解调部112。
信道估计部114从来自无线接口部115-1~115-N的输入信号当中的前导码部分和训练信号部分,计算关于传播路径的复信道增益信息。信道估计部114计算的复信道增益信息经由无线控制器110用于调制-解调部112中的解调处理和信号处理部113中的空间处理。
在发送的时候,无线接口部115-1将从信号处理部113输入的发送符号流转换成模拟信号,实施诸如滤波、到载波频率的上变频和相位控制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发送信号输出(发送)到放大器116-1。
此外,在接收的时候,无线接口部115-1对从放大器116-1输入的接收信号实施与发送时的处理相反的处理(即,诸如下变频之类的处理),并将作为结果获得的接收符号流输出到信号处理部113。此外,无线接口部115-1将通过处理获得的数据输出到信道估计部114。
在发送的时候,放大器116-1将作为从无线接口部115-1输入的发送信号的模拟信号放大到预定功率,并将该信号发送到天线部117-1。此外,在接收的时候,放大器116-1将作为从天线部117-1输入的接收信号的模拟信号放大到预定功率,并将该信号输出到无线接口部115-1。
注意,无线接口部115-2~115-N被类似于无线接口部115-1配置,放大器116-2~116-N被类似于放大器116-1配置,并且天线部117-2~117-N被类似于天线部117-1配置,因此这里省略它们的说明。
这里,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无线接口部115-1~115-N的情况下,这些无线接口部被称为无线接口部115。在不需要特别区分放大器116-1~116-N的情况下,这些放大器被称为放大器116。在不需要特别区分天线部117-1~117-N的情况下,这些天线部被称为天线部117。
此时,在放大器116中,发送时的功能和接收时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含在无线接口部115中。此外,在放大器116中,发送时的功能和接收时的功能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在通信部101外部的组成元件。此外,可以包括一组或多组无线接口部115、放大器116和天线部117作为组成元件。
电源部102包括电池电源或固定电源,并向通信设备10的各部供电。
注意,在通信设备10中,可以搭载多个通信部101并将其连接到一个控制器100。此时,多个通信部101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只用于与接入点AP的通信。例如,在接入点AP之间发生通信的情况下,通信部101可以用作专用通信部,并且可以在与通信终端STA的通信不同的频率信道中操作。
(总体序列)
图3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一例子。
在图3中,类似于图1中的无线网络系统,设想存在构成多AP的两个接入点AP(即,AP1和AP2),并且存在一个通信终端STA。注意在图3中,每个序列都是例子,并且,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其他序列,诸如部分被省略的那些序列。
(S11:能力交换)
首先,接入点AP1和AP2与通信终端STA相互实施与它们自身终端的能力关联的信息通知(能力交换)(S11)。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示是否能够实施诸如后面说明的JT或NOMA之类的通信方式,或者可以由终端用于传输的频带,但是不限于此。
能力交换可以通过被包含在例如由各个接入点AP定期发送的信标信号或者用于将接入点AP连接在一起以作为多AP操作的信息通知(联合)中来实施。
图4图解说明通过能力交换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
该帧包含帧控制、RA、TA和极高吞吐量(EHT)能力元素。然而,帧的组成元素不限于此。
帧控制包含指示帧是通过能力交换通知的帧的信息。
接收器地址(RA)和发送器地址(TA)分别包含指示目的地终端的信息和指示发送源终端的信息。例如,在RA和TA中,可以指示特定于终端的MAC地址、特定于多AP的标识信息,或者前述两者。
EHT能力元素包含与是否能够实施JT或NOMA关联的信息。在EHT能力元素中包含元素ID、长度和JT NOMA能力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元素ID包含指示元素是EHT能力元素的信息。长度包含指示EHT能力元素的比特长度的信息。然而,在终端之间已知EHT能力元素的比特长度的情况下(诸如当比特长度是固定长度时),可以不存在长度。
JT NOMA能力包含与在通知该帧的终端中是否能够实施JT和NOMA关联的信息。作为具体例子,在JT NOMA能力为2比特长的情况下,可以如下指示信息。
两比特为“00”的情况可以指示既不能实施非相干联合发送(NCJT)又不能实施NOMA。两比特为“01”的情况可以指示能够实施NCJT,但是不能实施NOMA。两比特为“10”的情况可以指示不能实施NCJT,但是能够实施NOMA。两比特为“11”的情况可以指示能够实施NCJT和NOMA。
注意,尽管图3图解说明了从接入点AP1实施能力交换的情况,不过也可以首先从接入点AP2实施能力交换,并且,能力交换中的通信的顺序不受限制。
(S12:联合探测触发/S13:联合探测)
在能力交换已向接入点AP1和AP2及通信终端STA通知多AP能够发送NCJT NOMA并且通信终端STA能够接收NCJT NOMA之后,多AP在NCJT NOMA的实施之前,实施将用于估计传播路径信息(CSI: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向通信终端STA的发送(联合探测)(S13)。
作为通过联合探测发送的参考信号,可以使用代码或频率分配,使得构成多AP的所有接入点AP的发送天线彼此正交。结果,在接收联合探测的通信终端STA中,可以对于构成多AP的所有接入点AP的每个发送天线估计传播路径信息。
如图3中图解所示,在联合探测之前,可以实施从接入点AP1到接入点AP2的指示要实施联合探测的通知(联合探测触发)(S12)。
注意,尽管没有在图3中图示,不过紧接在联合探测触发之后,可以对于实施联合探测的通信终端STA,实施与联合探测关联的信息的通知(联合探测通告)。
联合探测通告可以包含指示紧接在联合探测通告之后对于实施联合探测的目的地终端要实施联合探测的信息。此外,类似地,在联合探测通告中,当在反馈中充当联合探测目的地的终端向多AP通知传播路径信息的估计结果时,请求包含如后所述的图5中的相对相位反馈元素的信息可以被包含在要通知的帧中。
此外,充当联合探测触发的接收目标的接入点AP2可以通过包含在联合探测触发中的已知序列或参考信号,实施与接入点AP1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
通过联合探测触发通知的帧包含指示该帧本身是通过联合探测触发通知的帧的信息。此外,用于实施联合探测的时间可以包含该帧中明示的信息,或者可以预先在多AP和通信终端STA之间被隐含地了解。
作为预先在多AP和通信终端STA之间隐含地了解用于实施联合探测的时间的例子,在多AP内可以预先了解在从联合探测触发的接收起过去了预定时间之后,就要实施联合探测。作为另一个例子,在联合探测触发之后,接入点AP2向接入点AP1通知指示联合探测触发接收响应的信息,并且在多AP内可以预先了解在过去了预定时间之后,就要实施联合探测。
注意,图3图解说明其中从接入点AP1实施联合探测触发的情况,不过也可以从接入点AP2实施联合探测触发。
(S14:反馈)
从多AP对其实施联合探测的通信终端STA基于通过联合探测接收的参考信号,针对发送了参考信号的多AP的发送天线和接收到参考信号的通信终端STA的接收天线的各种组合,估计传播路径。
估计了传播路径信息的通信终端STA对多AP实施估计的传播路径信息的通知(反馈)(S14)。
图5图解说明通过反馈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
该帧包含帧控制、RA、TA、MIMO反馈控制元素、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和相对相位反馈元素。不过,该帧的组成元素不限于这些。
帧控制包含指示该帧是通过反馈通知的帧的信息。
RA和TA分别包含指示目的地终端的信息和指示发送源终端的信息。例如,在RA和TA中,可以指示特定于终端的MAC地址,但是在目的地是构成多AP的多个接入点AP的情况下,可以指示特定于多AP的标识信息。
MIMO反馈控制元素包含与后续的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关联的信息。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包含和与多AP的传播路径信息的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这里使用的与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可以是指示与多AP的传播路径的奇异向量的信息,或者可以是用于反馈对于通过对奇异向量应用Givens旋转而获得的向量、当用Givens旋转表示奇异向量时所需的参数的信息。此外,另外可以包含指示奇异向量的奇异值的信息。
相对相位反馈元素相对于包含在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中的与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包含与奇异向量之间的相对相位差关联的信息。
MIMO反馈控制元素包含元素ID、长度、AP Num、AP信息#1~#NAP和NOMA REQ字段。
元素ID包含指示该元素是MIMO反馈控制元素的信息。长度包含指示MIMO反馈控制元素的比特长度的信息。
AP Num包含指示与该帧中的传播路径信息有关的接入点AP的数量的信息。作为具体例子,AP Num包含指示通过联合探测接收到参考信号的接入点AP的数量NAP的信息。
AP信息#1~#NAP包含与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中的相应反馈信息#AP 1~#AP NAP关联的信息。不过,NAP被设想为表示任何正整数。每个AP信息包含Nc索引、Nr索引、BW和码本信息子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Nc索引和Nr索引包含指示由后续的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中的反馈信息指示的传播路径矩阵的矩阵大小(即,行数和列数)的信息。
BW包含指示包含在后续的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的反馈信息中的传播路径信息的频率的信息。作为具体例子,BW包含指示由各个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中的反馈信息#AP1~#AP NAP中的各个反馈矩阵子字段指示的信息的频率的信息。
码本信息包含相对于包含在后续的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中的反馈信息中的传播路径矩阵,指示矩阵元素可以表示多少比特的信息。
作为具体例子,Nc索引、Nr索引和码本信息分别包含指示包含上述奇异向量的矩阵的列数和行数,以及多少比特表述作为矩阵的元素的复数的信息。
NOMA REQ包含指示来自发送该帧的通信终端STA的、在多AP中的NCJT中通过NOMA的发送请求的有无的信息。此时,在NOMA REQ包含指示不存在通过NOMA的发送请求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不存在相对相位反馈元素。作为具体例子,NOMA REQ包含指示来自通信终端STA的通过NOMA的发送请求的信息。
在NOMA REQ中,通信终端STA可以通过探测使用多AP内的传播路径的相关性作为用于请求NOMA的判定标准。例如,在相对于通信终端STA和各个多AP之间的传播路径矩阵观察到一定程度以上的相关性的情况下(即,在判定传播路径的相关性超过由通信质量限定的阈值的情况下),指示NOMA请求的信息可以包含在NOMA REQ中。
此外,尽管没有在图3中图示,不过在联合探测通告中请求包含相对相位反馈元素的反馈的实施的情况下,指示用于NOMA的实施请求的信息包含在NOMA REQ中,并且可以通过包含相对相位反馈元素来实施反馈。
此外,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包含元素ID、长度和反馈信息#AP1~#AP NAP字段。
元素ID包含指示该元素是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的信息。长度包含指示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的比特长度的信息。
反馈信息#AP 1~#AP NAP包含指示通过联合探测由通信终端STA估计的各个接入点AP的传播路径信息的信息。
各个反馈信息字段包含反馈矩阵子字段。作为具体例子,反馈矩阵包含和与通过联合探测由通信终端STA估计的#AP 1~#AP NAP的传播路径矩阵的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
反馈矩阵包含与相对于任意频率下的传播路径矩阵的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和与传播路径的质量关联的信息。具体地,可以按照由上述文献3(IEEE 802.11 -2016)中的压缩波束成形反馈限定的格式来存储信息。
此外,相对相位反馈元素包含元素ID、长度、码本信息和相对相位反馈#1~#NC'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元素ID包含指示该元素是相对相位反馈元素的信息。长度包含指示相对相位反馈元素的比特长度的信息。码本信息包含指示由后续的相对相位信息#1~#NC'指示的复相位的分辨率的信息。
相对相位信息#1~#NC'包含与奇异值之间的相对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该奇异值是相对于在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中的多个不同的反馈矩阵是与同一频率关联的信息的情况下的、由所述多个不同的反馈矩阵指示的所有奇异向量的奇异值。
作为具体例子,对于任意正整数m,当相对相位反馈#m子字段包含在第k频率下的信息时,可以包含由以下的式(1)中的Φ(k)指示的信息。注意在式(1)中,arg(x)是表示相对于复数x的幅角的函数。
[式1]
Figure BDA0003977260210000141
然而,在式(1)中,λ满足以下式(2)的关系。
[式2]
Figure BDA0003977260210000142
在式(2)中,H((k);l)指示在第k频率下的通信终端STA与第l接入点AP之间的传播路径矩阵。
注意,这里为了便于说明,当示出A(b;c)时,b表示对于A的上标,c表示对于A的下标。例如,当示出H((k);l)时,意味着(k)是对于H的上标,并且l是对于H的下标。这些关系类似地适用于以下的说明。
此外,在式(2)中,U((k)H;l)和V((k);l)表示在对传播路径矩阵H((k);l)实施奇异向量分解时的左奇异向量和右奇异向量,diag[a1,a2,...,aN]表示把复数a1、a2、…、和aN作为对角分量的对角矩阵,并且N(l)表示U((k)H;l)和V((k);l)中行数较少一方的行数。
图5图解说明V((k);l)的行数大于U((k);l)的行数的情况。此时存在0,但是在行数相等的情况下则不存在0。
(S15:NOMA参数计算/S16:预编码计算)
从通信终端STA对其实施了反馈的接入点AP1实施用于实施NOMA的NOMA参数计算和预编码计算(S15和S16)。
在通过反馈通知的帧中的NOMA REQ包含请求NOMA的实施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实施NOMA参数计算。特别地,在可以实施BF的情况下,比如接入点AP1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的情况下,可以实施预编码计算。
这里,下面将说明由接入点AP1实施的计算过程的例子。首先,对于由通过反馈通知的帧中的多AP信道测量反馈元素中的反馈矩阵指示的传播路径信息,实施预编码计算。
在要通知的传播路径信息的格式遵循压缩反馈的情况下,通知与传播路径矩阵H的右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和与奇异值关联的信息,但是通过将所通知的右奇异向量乘以复常数而获得的向量可以被计算作为预编码。
此外,作为计算预编码的另一种方法,在可以获得由以下的式(3)表述的矩阵的情况下,对于该矩阵,通过特征向量分解、最小化最大平方误差(MMSE)方法等,可以获得预编码。
[式3]
HHH…(3)
注意,即使在按照压缩反馈通知传播路径矩阵的情况下,通过与右奇异向量和奇异值关联的信息,也可以计算式(3)。后面说明的预编码计算(S18)也可以参照该预编码的计算结果。
接下来,实施NOMA参数计算。作为该计算方法,可以使用在上述文献1中提及的算法。在后续的NCJT NOMA中,通过NOMA参数计算,计算相对于构成多AP的各个接入点AP的发送符号的振幅的大小以及复相位旋转量。
注意,为了确定NOMA参数,需要确定在NCJT NOMA中、各个接入点AP将以由各个接入点AP分配给通信终端STA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向通信终端STA发送的流的数量的上限。这可以通过NOMA参数计算(S15)或预编码计算(S16)来确定。
此外,在上面的说明中,说明了其中按NOMA参数计算和预编码计算的顺序进行NOMA参数计算和预编码计算的情况。不过,可以按相反的顺序进行NOMA参数计算和预编码计算,或者可以同时(Jointly)进行预编码和NOMA参数计算。
注意,在图3中,NOMA参数计算(S15)是在接入点AP1中实施的,不过NOMA参数计算可以在接入点AP2中实施。
(S17:NOMA通告)
已实施NOMA参数计算的接入点AP1对于在NCJT NOMA中向共享的通信终端STA发送信号的接入点AP2,预先实施要在NCJT NOMA中应用的NOMA参数的通知(NOMA通告)(S17)。
注意,除了接入点AP2之外,接入点AP1也可以在NCJT NOMA中将通信终端STA实施为目的地。
图6图解说明通过NOMA通告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
该帧包含帧控制、RA、TA、用户数和用户信息。不过,该帧的组成元素不限于这些。
帧控制包含指示该帧是通过NOMA通告通知的帧的信息。
RA和TA分别包含指示目的地终端的信息和指示发送源终端的信息。对于具体例子,在RA和TA中,可以指示特定于终端的MAC地址,但是在目的地是多个接入点AP的情况下,可以指示特定于多AP的标识信息。用户数包含指示作为后续的用户信息字段的数量的NSTA的信息。
用户信息#1~用户信息#NSTA针对在NCJT NOMA中充当目的地的每个通信终端STA,包含与各个接入点AP在NCJT NOMA中使用的参数关联的信息。在存在一个在NCJT NOMA中充当目的地的通信终端STA的情况下,对于用户信息只存在一个字段。然而,在存在多个通信终端STA的情况下,对于用户信息可以类似地存在多个字段。
各个用户信息包含AID、RU分配、目标RSSI、AP Num和NOMA信息#1~#NAP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AID包含用于识别通信终端STA的信息。RU分配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要分配给通信终端STA的频率资源的信息。
目标RSSI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由通信终端STA接收的信号的目标接收功率的信息。AP Num包含与后续的NOMA信息子字段的数量关联的信息。
对于每个接入点AP,NOMA信息#1~#NAP包含与在NCJT NOMA中使用的参数关联的信息。各个NOMA信息包含AP ID、空间流ID、NCJT MCS、振幅和复相位子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AP ID包含指示充当后续的子字段应用于的参数的目标的接入点AP的信息。对于每个接入点AP,空间流ID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通信终端STA用于进行信道估计的正交序列的信息。
NCJT MCS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接入点AP使用的编码方式(MCS)的信息。振幅和复相位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接入点AP应用的NOMA参数的信息。
作为具体例子,目标RSSI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通信终端STA接收的信号的目标接收功率的参考值的信息,并且在NOMA信息中的振幅中包含指示基于参考值对于每个接入点AP要应用于发送信号的振幅的校正系数的信息。因此,在通过帧通知的各个接入点AP中,通过目标RSSI和对应NOMA信息中的振幅可以确定NCJT NOMA中的发送功率。
各个NOMA信息所指示的信息可以是通过帧通知的每个接入点AP的信息,或者可以是通知帧的接入点AP1和通过帧通知的接入点AP2中的每一个的信息。此外,空间流ID可以被解释为要被通知的接入点AP在NCJT NOMA中使用的流的数量。
此外,振幅可以包含关于发送信号的振幅的参数,复相位可以包含关于发送信号的复相位旋转的参数,并且可以针对每个频率指示这些信息。例如,在NCJT NOMA中,在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案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可以包含所有子载波的信息,但是也可以只包含一些子载波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指示包含的子载波信息的信息可以包含在RU分配中。
在接入点AP1通过对于在NCJT NOMA中向共享的通信终端STA发送信号的接入点AP2实施NOMA通告而获取了要在NCJT NOMA中应用的NOMA参数的情况下,接入点AP2向接入点AP1通知接收确认(Ack)。
Ack表示指示对于紧接在先实施的信息通知的接收结果的信息的通知。这里,通过Ack通知的信息可以是在上述文献3中限定的Ack帧或块Ack帧。注意,可以不实施Ack通知。
注意,图3图解说明了联合探测触发(S12)和NOMA通告(S17)由接入点AP1实施的情况,但是这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由接入点AP2实施。例如,可以从接入点AP2到接入点AP1实施联合探测触发(S12),而可以从接入点AP1到接入点AP2实施NOMA通告(S17)。
(S18:预编码计算)
实施了NOMA通告的接入点AP按照在NOMA通告中通知的信息,计算在NCJT NOMA中使用的预编码(S18)。
注意,如后所述,在没有实施NOMA通告(S17)并且可以通过NOMA通告通知的信息的一部分通过NCJT-NOMA触发(S19)来通知的情况下,可以在实施NCJT-NOMA触发之后实施预编码计算(S18)。
预编码计算(S18)中的计算过程可以类似于预编码计算(S16),但是除此之外,还可以基于通过NOMA通告(S17)通知的信息进行以下的计算过程。
即,以下的计算过程说明了以下情况:通过类似于预编码计算(S16)的计算过程,AP#n计算在某个频率f下的对于STA#m的预编码W(m,nf),并且基于预编码W(m,nf),AP#n计算通过NCJT NOMA应用于STA#m的预编码W'(m,nf)。不过,f在RU分配中所指示的频率资源的范围之内。
此时,可以如在以下的式(4)中所示,从W(m,nf)计算W'(m,nf)。注意,这里为了便于说明,W'(m,nf)对应于左侧的W(m,nf)(在W上面标有波浪线)。
[式4]
Figure BDA0003977260210000191
然而,在式(4)中,C表示使W(m,nf)的各个列向量归一化的矩阵,并且γ1,...,γN
Figure BDA0003977260210000192
分别是在振幅和复相位中指示的信息。
(S19:NCJT-NOMA触发)
实施了NOMA参数计算(S15)的接入点AP1在NCJT NOMA之前,向其他接入点AP2通知引起NCJT NOMA的实施的信息(NCJT-NOMA触发)(S19)。
注意,除了前面说明的接入点AP2之外,在NCJT NOMA中,通信终端STA也可以被实施为目的地。
图7图解说明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帧的构成例子。
该帧包含帧控制、RA、TA、控制信息和用户信息。不过,该帧的组成元素不限于这些。
帧控制包含指示该帧是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帧的信息。RA和TA分别包含指示目的地终端的信息和指示发送源终端的信息。
控制信息包含与后续的用户信息字段关联的信息,和与在NCJT NOMA中接入点AP共同使用的参数关联的信息。控制信息包含触发类型、JT PPDU长度、BW和用户数子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触发类型包含与包含在帧控制中的信息结合地指示该帧是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帧的信息。注意,帧控制可以包含与通过控制信息中的触发类型指示的信息结合地指示该帧是将通过NOMA-NCJT触发通知的帧的信息。
JT PPDU长度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各个接入点AP发送的PHY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长度的信息。
BW包含指示在NCJT NOMA中使用的频带的信息。不过,BW可以包含与用户信息中的RU分配结合地指示要分配给各个通信终端STA的频率资源的信息。用户数包含指示后续的用户信息字段的数量的信息。
用户信息#1~用户信息#NSTA针对在NCJT NOMA中充当目的地的每个通信终端STA,包含与各个接入点AP在NCJT NOMA中使用的参数关联的信息。各个用户信息包含AID、RU分配、目标RSSI、AP Num和NOMA信息#1~#NAP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即,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帧的用户信息具有与图6中图解所示的通过NOMA通告通知的帧的用户信息相似的构成。然而,在实施NOMA通告的情况下,在该帧中可以不包含用户信息。
此外,在不存在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用户数可以包含指示不存在用户信息的信息,或者触发类型可以包含指示不存在用户信息的信息。此时,在该帧中只有接入点AP可以被设定为目的地。
被实施了NCJT-NOMA触发的接入点AP生成NCJT NOMA中的PPDU,其长度为控制信息中的JT PPDU长度所指示的PPDU长度。此时,当由各个接入点AP发送的数据量被生成为PPDU时,在可能以比JT PPDU长度所指示的PPDU长度小的长度生成PPDU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添加零信息来生成具有预定PPDU长度的PPDU。即,依据JT PPDU长度来进行补零。
在接入点AP1通过对于在NCJT NOMA中向共享的通信终端STA发送信号的接入点AP2实施NCJT-NOMA触发而获取了引起NCJT NOMA的实施的信息的情况下,接入点AP2向接入点AP1通知Ack。这里,Ack通知方法可以通过在上述文献1中限定的Ack或块Ack帧来实施。注意,可以不实施Ack通知。
(S20:NCJT NOMA)
被实施了NCJT-NOMA触发的接入点AP2和实施了NCJT-NOMA触发的接入点AP1在NCJT中实施通过NOMA的传输(NCJT NOMA)(S20)。
图8图解说明通过NCJT NOMA发送的数据单元的构成例子。
该数据单元包含EHT-信号(SIG)、EHT-短训练帧(STF)和EHT-长训练帧(LTF)。不过,该数据单元的组成元素不限于这些。例如,紧接在EHT-SIG之前,可以插入为解调EHT-SIG所需的同步信号和信道估计信号。
EHT-SIG包含为解调后续的EHT-STF和EHT-LTF所需的信息。EHT-STF包含在接收终端中用于时间同步和自动增益控制(AGC)的已知序列。EHT-LTF包含用于在接收终端进行与发送帧的各个发送天线的信道估计的已知序列。
这些字段可以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案来发送。特别地,EHT-STF可以是其波形按任意周期重复的信号,并且EHT-LTF可以是与在发送该数据单元的多个接入点AP中在所有发送天线之间彼此正交的不同序列相应的信号。
EHT-SIG包含用户数和用户信息字段中的至少一个。用户数包含指示后续的用户信息字段的数量的信息。用户信息包含用于解调充当帧的目的地的终端的后续字段的信息。
各个用户信息包含STA ID、AP Num和AP信息字段中的至少一个。STA ID包含用于识别指示用户信息中的信息的目标的通信终端STA,但是在只有一个用户信息的情况下,可以不存在STA ID。
AP Num包含指示后续的AP信息字段的数量的信息。AP信息包含与各个接入点AP在NCJT NOMA中应用的NOMA参数和频率资源/流信息关联的信息。注意,不同的AP信息可指示对于不同的接入点AP的上述信息。
各个AP信息包含AP ID、RU分配、空间流ID、NCJT MCS、振幅和复相位子字段。
AP ID包含用于识别接入点AP的信息。RU分配包含指示接入点AP在后续的信号中使用的频率资源的信息。空间流ID包含与接入点AP在后续的信号中使用的流关联的信息。
NCJT MCS包含指示接入点AP在后续的信号中使用的编码方式的信息。振幅和复相位包含与接入点AP在NCJT NOMA中使用的NOMA参数关联的信息。
注意,在NCJT MCS、振幅和复相位中指示的信息不应用于EHT-STF和EHT-LTF,而可以是应用于在EHT-LTF之后的信号的参数。
此外,尽管没有在图中图示,不过在EHT-SIG中可以包含指示在EHT-SIG中存在用户数和用户信息的信息。这是因为在通信终端STA通过NOMA通告或NCJT-NOMA触发预先获取由用户信息指示的信息的情况下,在EHT-SIG中不需要包含用户信息,因此在EHT-SIG中不包含用户信息的情况下不必传输数据单元。
此外,在EHT-LTF中复用的信号可以通过参照由RU分配和空间流ID指示的信息来发送,以便是可分离的。
注意,为了实施NCJT NOMA(S20),接入点AP1和接入点AP2中的每一个都需要保持传输到通信终端STA的数据。
例如,在只有接入点AP1连接到广域网(WAN)的情况下,接入点AP1可以获取从WAN到通信终端STA的数据。在通过NOMA NCJT传输该数据的情况下,该数据的一部分可以预先从接入点AP1传输到接入点AP2。
此时的接入点AP之间的传输手段可以是无线传输或者诸如光纤之类的有线传输。在接入点AP之间到通信终端STA的这种数据共享没有在图3中明确地图示,但是可以在任意定时实施,并且例如可以通过JT触发来实施。
(S21:解调)
被实施了NCJT NOMA的通信终端STA利用通知的EHT-SIG中的信息以及EHT-STF和EHT-LTF,解调来自各个接入点AP的信号(S21)。
这样,接入点AP1和AP2实施NCJT NOMA(S20),由此在通信终端STA中实施解调(S21),并且向接入点AP1通知Ack。这里,Ack通知方法可以通过在上述文献3中限定的Ack或块Ack帧来实施。注意,可以不实施Ack通知。
注意,在本技术中,在NOMA通告、NCJT-NOMA触发和NCJT NOMA内的EHT-SIG中,用户数和用户信息是共同通知的信息。然而,如上所述,这些信息不一定包含在每个帧通知或数据单元传输中。
然而,在NCJT NOMA中,由于它是为通信终端STA解调来自各个接入点AP的信号所需的信息,因此需要在帧通知和数据单元传输当中的至少一个中进行通知。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举例说明被通知用户数和用户信息的可能模式的序列例子。然而,在以下的序列说明中,与图3的序列重叠的部分的说明将由于重复而被适当地省略。
(总体序列)
图9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二例子。
与图3中的序列相比,图9中的序列图解说明了通过NOMA通告通知用户数和用户信息的情况。
在图9的步骤S31~S36中,类似于图3的步骤S11~S16实施能力交换、联合探测触发、联合探测、反馈、NOMA参数计算以及预编码计算。
在图9中,在接入点AP1实施NOMA通告时,不仅接入点AP2,而且通信终端STA也作为目的地被通知(S37)。通过该NOMA通告,向接入点AP2和通信终端STA通知用户数和用户信息。
此外,紧接在NOMA通告之后,从接入点AP2和通信终端STA向接入点AP1通知作为接收确认的Ack。
在图9的步骤S38~S41中,类似于图3的步骤S18~S21实施NCJT-NOMA触发、预编码计算、NCJT NOMA以及解调。然而,在步骤S38和S39中,与步骤S18和S19相比,NCJT-NOMA触发和预编码计算的顺序被颠倒。
在图9中,在NCJT-NOMA触发的目的地中包含通信终端STA,但是Ack可以通知从通信终端STA无误地接收到NOMA通告。此时,在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帧中可以不包含用户数和用户信息,并且在NCJT-NOMA触发的目的地中可以不包含通信终端STA。此外,类似地,通过NCJT NOMA发送的数据单元中的EHT-SIG可以不包含用户信息。
相反,设想从通信终端STA通知NOMA通告的接收失败,或者不通知Ack。在这些情况下,在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帧中可以包含用户数和用户信息的信息,并且可以将接入点AP2和通信终端STA作为目的地来实施NCJT-NOMA触发。此时,由于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最终将被NCJT NOMA设定为目的地的通信终端STA,因此在NCJT-NOMA触发之后需要实施接入点AP2中的预编码计算。
(总体序列)
图10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三例子。
与图3中的序列相比,图10中的序列图解说明了在不实施NOMA通告的情况下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用户数和用户信息的情况。
在图10的步骤S51~S56中,类似于图3的步骤S11~S16实施能力交换、联合探测触发、联合探测、反馈、NOMA参数计算以及预编码计算。
在图10中,接入点AP1实施NCJT-NOMA触发,而不实施NOMA通告(S57)。NCJT-NOMA触发向接入点AP2和通信终端STA通知用户数和用户信息。
此时,由于通过NCJT-NOMA触发通知的信息包含通过NOMA通告通知的信息,因此在图10中不需要实施NOMA通告。此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仅以接入点AP2作为目的地,而且以通信终端STA作为目的地来实施NCJT-NOMA触发。然后,在实施NCJT-NOMA触发之后,接入点AP2需要按照所通知的信息实施预编码计算(S58)。
在图10的步骤S58~S60中,类似于图3的步骤S18、S20和S21实施预编码计算、NCJTNOMA以及解调。
(总体序列)
图11图解说明本技术的总体序列的第四例子。
与图3中的序列相比,图11中的序列图解说明了在不实施NOMA通告的情况下通过NCJT-NOMA通知用户数和用户信息的情况。
在图11的步骤S71~S76中,类似于图3的步骤S11~S16实施能力交换、联合探测触发、联合探测、反馈、NOMA参数计算以及预编码计算。
在图11中,接入点AP1实施NCJT-NOMA触发和NCJT-NOMA,而不实施NOMA通告(S77,S79)。NCJT-NOMA向接入点AP2和通信终端STA通知用户数和用户信息。
此时,由于通过NCJT-NOMA通知的信息包含通过NOMA通告通知的信息,因此在图11中不需要实施NOMA通告。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实施NCJT时,需要在多AP内实施时间同步、频率同步和发送定时的同步,因此需要实施NCJT-NOMA触发。此时,可以在不使用通信终端STA作为目的地的情况下实施NCJT-NOMA触发。
在实施如上所述的处理的通信设备10中,通过控制器100和无线控制器110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以下处理。
即,在通信设备10(例如,通信终端STA)中,生成第一信息(例如,图5中的帧),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和与相互协调地操作的多个其他通信设备10(例如,接入点AP1和AP2)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例如,图5中的反馈矩阵),以及与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例如,图5中的相对相位反馈元素),并且生成的第一信息被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10。
注意在上面的说明中,说明了使用奇异向量的例子。然而,由于该奇异向量在数学上与特征向量相同或者对应于特征向量,因此可以代替奇异向量使用特征向量。
在该通信设备10(例如,通信终端STA)中,生成与充当第一信息的目标的频率和表示第一信息的分辨率关联的第二信息(例如,图5中的AP信息#1~#NAP中的BW和码本信息),并且生成的第二信息被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10。此外,在该通信设备10(例如,通信终端STA)中,生成指示第一信息的生成的第三信息(例如,图4中的JT NOMA能力),并且生成的第三信息被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10。
在该通信设备10(例如,通信终端STA)中,在多个其他通信设备10对于其他通信设备10实施协调发送的情况下,生成请求通过控制发送信号的振幅和复相位来实施协调发送的第四信息(例如,图5中的NOMA REQ),并且生成的第四信息被发送到其他通信设备10。此时,基于来自其他通信设备10的参考信号,判定多个其他通信设备10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相关性是否超过阈值。所述阈值由通信质量限定。在判定传播路径的相关性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可以生成第四信息。
此外,在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例如,接入点AP2)协调地操作的通信设备10(例如,接入点AP1)中,基于第一信息(例如,图5中的帧),生成关于协调发送中的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及该通信设备10的发送信号的控制的参数(例如,图6或图7的用户信息中的NOMA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是从第二其他通信设备10(例如,通信终端STA)通知的并且包含和与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并且与生成的参数关联的信息被发送到所有的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
在该通信设备10(例如,接入点AP1)中,对于充当协调发送的目的地的每个第二其他通信设备10生成包含第五信息(例如,图6的NOMA信息中的信息)的参数,并且与生成的参数关联的信息被发送到所有的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和第二其他通信设备10中的至少一者的通信设备10。第五信息包含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的标识符(例如,图6中的AP ID)、对于第二其他通信设备10的协调发送中的流的编号(例如,图6中的空间流ID)、用于每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的编码方式(例如,图6中的NCJT MCS)、与每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的发送功率关联的信息(例如,图6中的振幅)以及与用于控制每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的发送信号的复相位关联的信息(例如,图6中的复相位)中的至少一个。
在该通信设备10(例如,接入点AP1)中,除上述参数之外,生成包含引起协调发送的实施的信息(例如,图7中的帧控制)的第六信息(例如,图7中的帧控制或者图6或图7中的用户信息),并且生成的第六信息被发送到所有的第一其他通信设备10。此外,在该通信设备10(例如,接入点AP1)中,在从第二其他通信设备10通知了请求通过控制发送信号的振幅和复相位来实施协调发送的第四信息(例如,图5中的NOMA REQ)的情况下,按照参数实施协调发送。
由于在多个通信设备10(例如,接入点AP1、AP2和通信终端STA)之间实施这样的处理,因此即使利用少量的传播路径反馈信息,也能够在接入点之间实施基于振幅/复相位控制的NOMA,从而可以通过提高有效速率(有效吞吐量)来提高通信质量。
<2.变更>
注意,上述通信设备10的一系列处理可以由硬件执行,或者可以由软件执行。在所述一系列处理由软件执行的情况下,构成所述软件的程序安装在各个设备的计算机中。
此外,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此外,在上述总体序列中说明的各个步骤可以由一个设备执行,或者可以由多个设备分担地执行。此外,在多个处理包含在一个步骤中的情况下,包含在所述一个步骤中的处理可以由一个设备执行,或者可以由多个设备分担地执行。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系统意味着一组多个组成元件(设备、模块(部件)等),并且所有组成元件是否都在同一壳体内并不重要。于是,容纳在单独的壳体内并经由网络连接的多个设备,以及其中多个模块容纳在一个壳体内的一个设备都是系统。
此外,记载在本说明书中的效果仅仅是例子而不是限制,可以实现其他效果。
此外,本技术可以具有以下构成。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和与相互协调地操作的多个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特征向量之间或所述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将生成的所述第一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2)按照上述(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生成与充当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的频率和表示所述第一信息的分辨率关联的第二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二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3)按照上述(1)或(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生成指示生成了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三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三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4)按照上述(1)~(3)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在多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对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实施协调发送的情况下,生成请求通过控制发送信号的振幅和复相位来实施协调发送的第四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四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5)按照上述(4)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基于来自多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参考信号,判定多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相关性是否超过由通信质量限定的阈值,并且
在判定为传播路径的相关性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四信息。
(6)按照上述(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
(7)按照上述(3)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并且
所述第三信息包含于在时间上在所述第一阶段之前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二帧中。
(8)按照上述(4)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
(9)按照上述(1)~(8)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通信部,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10)按照上述(1)~(9)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是接入点,并且
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与多个所述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
(11)一种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协调地操作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信息,生成关于协调发送中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及所述通信设备的发送信号的控制的参数,所述第一信息是从第二其他通信设备通知的,并且包含和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之间或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将与生成的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12)按照上述(1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对于充当所述协调发送的目的地的每个第二其他通信设备,生成包含第五信息的参数,并且
将与生成的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通信装置,并且
所述第五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标识符、对于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的协调发送中的流的编号、用于每个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编码方式、与每个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发送功率关联的信息以及与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发送信号的复相位关联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3)按照上述(11)或(1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除所述参数之外,还生成包含引起所述协调发送的实施的信息的第六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六信息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14)按照上述(11)~(13)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在从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通知了请求通过控制发送信号的振幅和复相位来实施协调发送的第四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按照所述参数实施协调发送。
(15)按照上述(1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并且
所述第五信息包含于在时间上在所述第一阶段之后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二帧中。
(16)按照上述(13)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并且
所述第六信息包含于在时间上在所述第一阶段之后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二帧中。
(17)按照上述(11)~(16)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通信部,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将与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18)按照上述(11)~(17)任意之一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是接入点,并且
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是通信终端,并且
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与一个或多个所述接入点实施协调发送的接入点。
附图标记列表
10 通信设备
100 控制器
101 通信部
102 电源部
110 无线控制器
111 数据处理部
112 调制-解调部
113 信号处理部
114 信道估计部
115,115-1~115-N 无线接口部
116,116-1~116-N 放大器
117,117-1~117-N 天线部

Claims (18)

1.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器生成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含和与相互协调地操作的多个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或奇异向量关联的信息,以及与所述特征向量之间或所述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将生成的所述第一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生成与充当所述第一信息的目标的频率和表示所述第一信息的分辨率关联的第二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二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生成指示生成了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三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三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在多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对所述其他通信设备实施协调发送的情况下,生成请求通过控制发送信号的振幅和复相位来实施协调发送的第四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四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基于来自多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的参考信号,判定多个所述其他通信设备之间的传播路径的相关性是否超过由通信质量限定的阈值,并且
在判定为传播路径的相关性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第四信息。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并且
所述第三信息包含于在时间上在所述第一阶段之前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二帧中。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四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通信部,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到所述其他通信设备。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其他通信设备是接入点,并且
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与多个所述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
11.一种与一个或多个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协调地操作的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控制器,被配置为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第一信息,生成关于协调发送中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及所述通信设备的发送信号的控制的参数,所述第一信息是从第二其他通信设备通知的,并且包含和与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中的每一个的传播路径信息的特征向量之间或奇异向量之间的复相位差关联的信息,并且
所述控制器将与生成的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对于充当所述协调发送的目的地的每个第二其他通信设备,生成包含第五信息的参数,并且
将与生成的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和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的通信装置,并且
所述第五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标识符、对于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的协调发送中的流的编号、用于每个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编码方式、与每个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发送功率关联的信息以及与用于控制每个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的发送信号的复相位关联的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3.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
除所述参数之外,还生成包含引起所述协调发送的实施的信息的第六信息,并且
将生成的所述第六信息发送到所有的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在从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通知了请求通过控制发送信号的振幅和复相位来实施协调发送的第四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器按照所述参数实施协调发送。
15.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并且
所述第五信息包含于在时间上在所述第一阶段之后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二帧中。
16.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含于在第一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一帧中,并且
所述第六信息包含于在时间上在所述第一阶段之后实施的第二阶段中所通知的第二帧中。
17.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还包括
通信部,被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将与所述参数关联的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
18.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其他通信设备是接入点,并且
所述第二其他通信设备是通信终端,并且
所述通信设备被配置成与一个或多个所述接入点实施协调发送的接入点。
CN202180040137.8A 2020-06-10 2021-05-27 通信设备 Pending CN1158681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01073 2020-06-10
JP2020-101073 2020-06-10
PCT/JP2021/020123 WO2021251153A1 (ja) 2020-06-10 2021-05-27 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8198A true CN115868198A (zh) 2023-03-28

Family

ID=7884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0137.8A Pending CN115868198A (zh) 2020-06-10 2021-05-27 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167613A1 (zh)
KR (1) KR20230023622A (zh)
CN (1) CN115868198A (zh)
TW (1) TW202211719A (zh)
WO (1) WO20212511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2204125D0 (en) * 2022-03-24 2022-05-11 British Telecomm Multiple access scheme provision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61685B1 (ko) * 2009-07-27 2016-10-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출력 안테나 시스템을 사용하는 협동 무선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하향 링크 데이터 전송을 위한 기지국들간 협동 공간분할 다중접속 기술의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5421299B2 (ja) * 2011-01-07 2014-02-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728767B1 (en) * 2011-06-29 202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20180063819A1 (en) 2015-03-31 2018-03-01 Ntt Docomo, Inc. Radio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7613A1 (en) 2023-04-19
WO2021251153A1 (ja) 2021-12-16
KR20230023622A (ko) 2023-02-17
TW202211719A (zh) 2022-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5123B1 (en) Group management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s
US10075318B2 (en) Sounding and tone block allocation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multiple access (OFDMA)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99483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frame transmission for supporting MU-MIMO
KR101414115B1 (ko) 최소의 스테이션 타이밍 및 주파수 동기화를 요구하는 다수의 사용자 업링크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27665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813634B2 (ja) マルチステーション要求メッセージ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245809B (zh) 上行多用户数据传输方法及上行多用户输入输出系统
KR10188394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사운딩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KR101693907B1 (ko)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US9793966B2 (en) Link adap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CN115473551A (zh) 接入点集群中的分布式mimo通信调度
EP3373646B1 (en) Wlan with sdma concurrent packet transmission
US20240064811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bf sequential sounding
CN115004583A (zh) 基于发射机的链路适配
CN115868198A (zh) 通信设备
CN113452635B (zh) 用于频偏估计的方法、站点和接入点
WO2022054628A1 (ja) 通信装置
WO2023186563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4514705A (zh) 用于管理波束成形器设备的波束成形上行传输的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