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6673A - 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管理 - Google Patents

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6673A
CN115866673A CN202210553744.0A CN202210553744A CN115866673A CN 115866673 A CN115866673 A CN 115866673A CN 202210553744 A CN202210553744 A CN 202210553744A CN 115866673 A CN115866673 A CN 115866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fd
requested
qos
packet
upd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37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英杰
邢龙达
R·纳兰迪加尔
J·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866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66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执行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用户装备(UE)和核心网络(CN)之间的服务质量(QoS)流;在该数据流改变时,由该UE创建UE请求的分组流描述(PFD);从该UE向该CN发送使用该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的请求;在该UE处从该CN接收使用该更新的PFD映射到该QoS流的下行链路(DL)分组。

Description

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并且涉及服务质量(QoS)。
背景技术
服务质量(QoS)是按优先级控制网络流量的机制。在联网中使用QoS可通过分配带宽、时延、比特率、延迟以实现预期服务质量来优化某些应用的性能。当网络针对应用提供QoS并且应用创建数据流时,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设立QoS流并将数据流映射到QoS流。QoS流向不同应用、用户或数据通信提供优先级信息。在应用改变数据流时,UE和网络相应地更新数据流到QoS流的映射以继续针对应用的QoS。可利用分组流描述(PFD)管理来更新该映射。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说明根据一些方面的包括用户装备(UE)和核心网络(CN)的无线系统的架构的框图。
图2示出了说明用于进行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PFD)管理以在数据流改变时更新数据流到QoS流的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4示出了描述根据一些方面的UE执行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描述根据一些方面的CN执行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一些方面可采用的设备的示例性部件的图示。
图7是示出根据一些方面可采用的基带电路的示例性接口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参考附图进行描述。通篇中相同附图标号用于指代相同元件。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并且提供这些附图仅用于示出本公开。下文参考用于例示的示例应用来描述本公开的若干方面。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关系和方法以提供对本公开的理解。本公开不受所例示的动作或事件的顺序的限制,因为一些动作可以不同的顺序发生和/或与其他动作或事件同时发生。此外,并非所有例示的动作或事件都是实现根据所选择的本公开的方法所必需的。
分组流描述(PFD)通过参数诸如协议、IP和端口号来描述用于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应用流量的分组流。PFD管理使得网络能够执行准确的应用检测以基于所接收的QoS流信息来更新QoS流。在一些情况下,QoS流信息可由网络预先配置。在一些其他情况下,可动态创建QoS流信息,例如按IP地址动态分派。QoS流信息还可由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外部数据网络(DN)提供给网络的用户平面功能(UPF)。然而,为了增强的个人安全,服务提供商(例如,应用、应用服务器或中间节点)可直接而不是通过载波向用户提供数据。因此,防火墙(例如,网络地址转换(NAT))可设置在网络和服务器之间。这导致DN和网络之间的分组地址的差异,从而防止DN向网络提供有效QoS流信息。
鉴于以上内容,本公开与用于由UE驱动的PFD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联装置相关。在一个方面,UE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与核心网络(CN)的QoS流。在数据流改变时,UE创建UE请求的PFD,并且向CN发送使用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的请求。然后基于更新的PFD将下行链路(DL)分组从CN传输到UE。通过采用UE驱动的PFD管理方法,PFD更新是从UE获得的,并且因此网络和服务器之间的防火墙不阻止网络接收有效QoS流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另外的方面中,基于从更新的PFD导出并且与DL分组一起接收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标记映射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被传输到CN。在一个方面,DSCP标记的DSCP值由UE请求的PFD提供或从UE请求的PFD导出。UE请求的PFD可包括相同的DSCP值。通过使用DSCP标记,UPF无需创建反射QoS分组,并且还允许配置多于一个数据流。采用DSCP标记可比其他另选方法(诸如NAS信令,或使用与DL分组一起传输的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随后更新UE的QoS规则)更有益。在使用NAS信令时,添加NAS负载,从而防止CN频繁更新PFD。此外,NAS消息无法向CN提供数据流认证信息,从而防止CN识别数据流所属的应用。在使用RQI设定时,网络的UPF需要检查分组流,诸如使用分组过滤器执行深度分组检查(DPI),以创建反射QoS分组,这消耗UPF资源并且减少UPF容量。此外,分组过滤器预先配置在UPF上,从而使得难以维持和更新。另外,通过使用反射QoS,UE需要支持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并且可允许配置不超过一个数据流。
图1示出了示出根据一些方面的包括UE 101和CN 120的无线系统100的架构的框图。以下描述是结合3GPP技术规范所提供的5G或NR系统标准提供的。然而,就这一点而言示例性方面不受限制,并且所述方面可应用于受益于本文所述原理的其他网络,诸如其他3GPP系统(例如,第四代(4G)或第六代(6G))系统、IEEE 802.16协议(例如,WMAN、WiMAX等)等。
如图1所示,无线系统100包括UE 101a和UE 101b(统称为“UE 101”)。在该示例中,UE 101被示出为智能电话(例如,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蜂窝网络的手持式触摸屏移动计算设备),但可包括任何移动或非移动计算设备,诸如消费电子设备(包括头戴式耳机、手持设备)、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功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计算机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寻呼机、无线手持设备、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信息娱乐(IVI)、车载娱乐(ICE)设备、仪表板(IC)、平视显示器(HUD)设备、车载诊断(OBD)设备、仪表板上移动装备(DME)、移动数据终端(MDT)、电子发动机管理系统(EEMS)、电子/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电子/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ECM)、嵌入式系统、微控制器、控制模块、发动机管理系统(EMS)、联网或“智能”家电、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机器对机器(M2M)设备、物联网(IoT)设备等。
UE 101可被配置为与无线电接入网络(RAN)110连接(例如,通信地耦接)。在一些方面,RAN 110可以是下一代(NG)RAN或5G RAN、演进UMTS地面RAN(E-UTRAN)或传统RAN(诸如UTRAN或GERAN)。如本文所用,术语“NG RAN”等可以是指在NR或5G无线系统100中操作的RAN 110,而术语“E-UTRAN”等可以是指在长期演进(LTE)或4G系统100中操作的RAN 110。UE101利用连接(或信道)102和104,这些连接(或信道)分别包括物理通信信道/接口。在该示例中,连接102和104被示出为空中接口以实现通信耦接,并且可与蜂窝通信协议保持一致,这些蜂窝通信协议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协议、码分多址(CDMA)网络协议、一键通(PTT)协议、蜂窝PTT(POC)协议、通用移动电信服务(UMTS)协议、3GPP LTE协议、5G协议、NR协议和/或本文所讨论的其他通信协议中的任一者。在各方面,UE 101可经由ProSe接口105直接交换通信数据。ProSe接口105可另选地被称为SL接口105并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和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
RAN 110可包括启用连接102和104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该一个或多个RAN节点包括基站(BS)111a和111b(统称为“BS 111”)。如本文所用,术语“接入节点”、“接入点”等可描述为网络与一个或多个用户之间的数据和/或语音连接提供无线电基带功能的装备。这些BS可称为接入节点、gNB、RAN节点、eNB、NodeB、RSU、发射接收点(TRxP)或TRP等,并且可包括在地理区域(例如,小区)内提供覆盖的地面站(例如,陆地接入点)或卫星站。根据各个方面,BS 111可实现为专用物理设备诸如宏小区基站和/或低功率(LP)基站中的一者或多者,该LP基站用于提供与宏小区相比具有较小覆盖区域、较小用户容量或较高带宽的毫微微小区、微微小区或其他类似小区。
RAN 110通信耦接到CN 120。CN 120被配置为向经由RAN 110连接到CN 120的客户/订阅者(例如,UE 101的用户)提供各种数据和电信服务。CN 120可包括网络曝光功能(NEF)122、会话管理功能(SMF)124和UPF 126。
数据网络(DN)130可经由接口127(例如,N6参考点)与UPF 126通信。在一些方面,DN 130包括应用服务器。在一些方面,DN 130的应用服务器经由接口127与UPF 126通信。DN130还可被配置为经由CN 120支持针对UE 101的一种或多种通信服务(例如,VoIP会话、PTT会话、群组通信会话、社交网络服务等)。在一些方面,UE 101导出上行链路业务相关信息,并且从对等UE或DN 130收集下行链路业务相关信息,如箭头107所指示。例如,下行链路业务相关信息可通过应用层协议收集。下行链路业务相关信息可以是每个IP流或每个端口,并且这种低功率信息无法由CN 120直接访问。在一些方面,DN 130与应用功能(AF)(未示出)通信和/或包括该AF,该AF与CN 120直接通信以提供QoS流信息。
对于经由接口127向UPF 126提供QoS流信息(例如,QoS类标识符(QCI))的DN 130或AF,DN 130必须与CN 120直接通信。然而,防火墙(例如,网络地址转换(NAT))可设置在CN120和DN 130之间,从而导致DN 130和CN 120之间的分组地址的差异并且阻止DN 130向CN120提供有效QoS流信息。为了向CN 120提供有效QoS流信息,在一个方面,UE 101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与CN 120的QoS流。在数据流改变时,UE 101创建UE请求的PFD,并且经由接口(例如,N33接口)向NEF 122发送使用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的请求,如箭头106所指示。NEF 122首先经由第二接口123(例如,N29参考点)将UE请求的PFD分发到SMF124,并且SMF 124经由第三接口125(例如,N4参考点)将UE请求的PFD分发到UPF 126。然后将基于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DL分组从CN 120传输到UE 101。通过采用UE驱动的PFD管理方法,CN 120和DN 130之间的防火墙不阻止CN 120接收有效QoS流信息。
图2示出了说明用于进行由UE驱动的PFD管理以在数据流改变时更新数据流到QoS流的映射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一些方面,在动作202处,在PDU会话内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CN 120和UE 101之间的QoS流。在一些方面,应用可创建多个数据流,并且可相应地在CN 120和UE 101之间建立多个QoS流。在一些方面,所创建的数据流的数量可大于所建立的QoS流的数量。
在一些方面,在动作204处,当应用改变数据流时,DN 130可经由应用编程接口(API)向UE 101通知数据流的改变,或者UE 101的操作系统(OS)可识别数据流的改变。在一些另选方面中,由于负载平衡、流量工程策略等,数据流的改变可替代地是或包括由中间节点对数据流的刷新、由应用添加的新数据流或由服务器对数据流的改变。在一些方面,DN130与AF(未示出)通信和/或包括该AF,该AF向UE 101通知数据流的改变。
在一些方面,在动作206处,UE 101创建UE请求的PFD。在一些方面,UE请求的PFD可以是协议、服务器端IP地址和端口号的三元组。在一些方面,UE请求的PFD可不同于CN PFD,并且可包括CN PFD的更新信息。在一些方面,UE请求的PFD可包括具有DSCP值的DSCP标记。
在一些方面,在动作208处,UE 101经由第一接口(例如,N33参考点)向NEF 122发送使用UE请求的PFD来更新CN PFD的请求。在一些方面,该请求使用HTTP作为传送层协议,并且因此该请求是HTTP请求。在一些方面,HTTP请求是HTTP PUT功能。在此类方面中的一些方面,UE请求的PFD是HTTP PUT功能的参数。在一些方面,在成功地从UE 101接收到HTTP请求之后,NEF 122发送接收到请求的确认。在这些方面中的一些方面,确认是HTTP 200响应。
在一些方面,在动作210处,NEF 122将UE请求的PFD分发到UPF 126。在一些方面,在接收到UE请求的PFD时,UPF 126确定是否接受UE请求的PFD。如果接受UE请求的PFD,则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如果拒绝UE请求的PFD,则维持CN PFD。
在一些方面,在动作212处,如果接受UE请求的PFD,则UPF 126传输基于CN PFD或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DL分组。在一些另外的方面,DL分组可包括用于UL分组映射的反射QoS的信息。在一些方面,DL分组的IP标头包括了包括在更新的PFD中或从更新的PFD导出的DSCP标记。在一个方面,DL分组与UE请求的PFD具有相同DSCP值。另选地,DL分组可包括从更新的PFD导出的RQI设定。然而,在使用RQI设定时,UPF 126需要检查分组流,诸如使用分组过滤器执行DPI,以创建反射QoS分组,这消耗UPF 126资源并且减少UPF 126容量。此外,分组过滤器预先配置在UPF 126上,从而使得难以维持和更新。另外,在使用RQI设定时,UE101需要支持SDAP并且可允许配置不超过一个数据流。通过替代地使用DSCP标记,UE 101不需要支持SDAP并且因此可允许配置多个数据流。另外,UPF 126不使用预先配置的分组过滤器检查分组流,并且因此UE 101能够向CN 120提供QoS流信息。此外,不消耗UPF 126资源并且不减少UPF 126容量。在一些方面,UPF 126的QoS配置文件是基于UE请求的PFD更新的。
在一些方面,在动作214处,在从UPF 126接收到DL分组之后,UE 101使用DL分组的信息来配置或导出UL分组的映射。在一些方面,基于所接收的DSCP标记或RQI设定利用更新的PFD来更新UE 101的QoS规则。在一些方面,UE 101进一步基于所接收的DL分组来更新分组过滤器。通过采用UE驱动的PFD管理方法,在CN 120和DN 130不直接通信的情况下更新QoS规则,并且因此防火墙不阻止QoS流更新。
在一些方面,UE 101,在动作216处,UE将使用所更新的QoS规则和/或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UL分组传输到UPF 126。通过采用UE驱动的PFD管理方法,UE 101能够针对UL分组更新UE 101和CN 120之间的QoS流,因此CN 120和DN 130之间的防火墙不阻止CN 120接收有效QoS流信息。在一些方面,使用多个更新的PFD将UL分组映射到多个QoS流。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方面的示例性系统架构300。系统300被示出为包括UE 101;(R)AN 110,并且该(R)AN可包括先前所讨论的RAN节点111、第一DN 130和第二DN 304,这些DN可以是例如应用服务器、运营商服务、互联网接入或第3方服务;AF 308;以及CN 120。在一些方面,CN 120可以是5G核心网络(例如,5GC)。CN 120可包括认证服务器功能(AUSF314)、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312、第一SMF 124、第二SMF 306、NEF 122、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SSF)318、策略控制功能(PCF)316、统一数据管理(UDM)310、第一UPF 126和第二UPF 302。
NEF 122可提供用于安全地曝光由3GPP网络功能为第三方、内部曝光/再曝光、应用功能(例如,AF 308)、边缘计算或雾计算系统等提供的服务和能力的装置。在此类方面,NEF 122可对AF进行认证、授权和/或限制。NEF 122还可转换与AF 308交换的信息和与内部网络功能交换的信息。例如,NEF 122可在AF服务标识符和内部5GC信息之间转换。NEF 122还可基于其他网络功能(NF)的曝光能力从其他网络功能接收信息。该信息可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在NEF 122处,或使用标准化接口存储在数据存储NF处。然后,所存储的信息可由NEF122再曝光给其他NF和AF,并且/或者用于其他目的诸如分析。另外,NEF 122可呈现出基于Nnef服务的接口。
NEF 122可经由N33接口106与UE 101直接交互。在一些方面,UE 101可经由N33接口向NEF 122发送如关于图2所描述的包括UE请求的PFD的请求。NEF 122可经由N29接口与第一SMF 124交互。在一些方面,NEF 122可经由N29接口将UE请求的PFD分发到第一SMF124。
第一UPF 126和第二UPF 302可充当RAT内和RAT间移动性的锚定点、分别与DN 130和DN 304互连的外部PDU会话点以及支持多宿主PDU会话的分支点。第一UPF 126和第二UPF302还可执行分组路由和转发,执行分组检查,执行策略规则的用户平面部分,合法拦截分组(UP收集),执行流量使用报告,对用户平面实施QoS处理(例如,分组过滤、门控、UL/DL速率实施),执行上行链路流量验证(例如,SDF到QoS流映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传送级别分组标记以及执行下行链路分组缓冲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触发。第一UPF 126和第二UPF 302可包括支持将流量流路由到数据网络的上行链路分类器。
第一DN 130和第二DN 304可表示各种网络运营商服务、互联网接入或第三方服务。第一DN 130和第二DN 304可包括应用服务器。第一UPF 126可经由第一SMF 124和第一UPF 126之间的第一N4参考点与第一SMF 124交互。第二UPF 302可经由第二UPF 302和第二SMF 306之间的第二N4参考点与第二SMF 306交互。在一些方面,第一SMF 124可经由N4参考点将UE请求的PFD分发到第一UPF 126。在一些方面,第一UPF 126包括CN PFD并且确定是否接受UE请求的PFD,并且在接受UE请求的PFD时,第一UPF 126使用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在一些方面,如果UE请求的PFD中存在一个或多个QoS流,则第一UPF 126发送DL分组与DSCP标记。在一些方面,如果UE请求的PFD中存在单个QoS流,则第一UPF 126发送DL分组与RQI设定。在一些方面,第一DN 130在CN 120外部。在一些方面,第一DN 130与AF308通信和/或包括该AF。
AF 308可提供对流量路由的应用影响,提供对NCE的访问,并且与策略框架交互以进行策略控制。NCE可以是允许5GC 120和AF 308经由NEF 122彼此提供信息的机制,该机制可用于边缘计算具体实施。在此类具体实施中,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服务可被托管在附件的UE 101接入点附近,以通过减少的传送网络上的端到端时延和负载来实现有效服务递送。对于边缘计算具体实施,5GC可选择在UE 101附近的UPF(例如,第一UPF 126或第二UPF302),并且经由N6接口执行从第一UPF 126到第一DN 130的流量导向和/或经由N6接口执行从第二UPF 302到第二DN 304的流量导向。这可基于UE订阅数据、UE位置和AF 308所提供的信息。以此方式,AF 308可影响UPF(重新)选择和流量路由。基于运营商部署,当AF 308被认为是可信实体时,网络运营商可允许AF 308与相关NF直接交互。另外,AF 308可呈现出基于Naf服务的接口。在一些方面,防火墙(例如,网络地址转换(NAT))可设置在PCF 316和AF308之间。这导致AF 308和CN 120之间的分组地址的差异,从而防止AF 308向CN 120提供有效QoS流信息。因此,通过执行UE驱动的PFD管理,该QoS流信息可由UE 101提供,因此防火墙不阻止该信息被提供给CN 120。
AUSF 314可存储用于UE 101的认证的数据并处理与认证相关的功能。AUSF 314可有利于针对各种访问类型的公共认证框架。AUSF 314可经由AMF 312和AUSF 314之间的N12参考点与AMF 312通信,并且可经由UDM 310和AUSF 314之间的N13参考点与UDM 310通信。另外,AUSF 314可呈现出基于Nausf服务的接口。
AMF 312可负责注册管理(例如,负责注册UE 101等)、连接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理和对AMF相关事件的合法拦截,并且访问认证和授权。AMF 312可以是AMF 312和第一SMF 124之间以及AMF 312和第二SMF 306之间的N11参考点的终止点。AMF 312可为UE 101和第一SMF 124之间以及UE 101和第二SMF 306之间的SM消息提供传送,并且充当用于路由SM消息的透明代理。AMF 312还可为UE 101和短消息服务功能(SMSF)(图3未示出)之间的SMS消息提供传送。AMF 312可充当安全锚定功能(SEAF),该SEAF可包括与AUSF 314和UE101的交互,由于UE 101认证过程而建立的中间密钥的接收。在使用基于通用用户身份模块(UMTS)的认证的情况下,AMF 312可从AUSF 314检索安全材料。AMF 312还可包括SCM功能,该SCM功能从SEA接收用于导出接入网络特定密钥的密钥。此外,AMF 312可以是RAN控制平面(CP)接口的终止点,该AMF可包括或者可以是(R)AN 110和AMF 312之间的N2参考点,并且AMF 312可以是NAS(N1)信令的终止点,并且执行NAS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AMF 312还可通过非3GPP(N3)互通功能(IWF)接口支持与UE 101的NAS信令。N3IWF可用于提供对不可信实体的访问。N3IWF可以是用于控制平面的(R)AN 110和AMF 312之间的N2接口的终止点,并且可以是用于用户平面的(R)AN 110和第一UPF 126之间以及(R)AN110和第二UPF 302之间的N3参考点的终止点。因此,AMF 312可处理来自SMF 624和AMF 312的用于PDU会话和QoS的N2信令,封装/解封分组以用于IPSec和N3隧道,在上行链路中标记N3用户平面分组,并且考虑到与通过N2接收的N3分组标记相关联的QoS需求,实施对应于这种标记的QoS。N3IWF还可经由UE 101和AMF 312之间的N1参考点在UE 101和AMF 312之间中继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控制平面NAS信令,并且在UE 101和第一UPF 126之间以及UE 101和第二UPF 302之间中继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N3IWF还提供用于利用UE 101建立IPsec隧道的机制。AMF 312可呈现出基于Namf服务的接口,并且可以是两个AMF 312之间的N14参考点与AMF 312和5G-EIR(图6未示出)之间的N17参考点的终止点。
UE 101可需要向AMF 312注册以便接收网络服务。RM用于向网络(例如,AMF 312)注册或解除注册UE 101,并且在网络(例如,AMF 312)中建立UE上下文。UE 101可在RM-REGISTERED状态或RM-DEREGISTERED状态下操作。在RM-DEREGISTERED状态下,UE 101未向网络注册,并且AMF 312中的UE上下文不保持UE 101的有效位置或路由信息,因此AMF 312无法到达UE 101。在RM-REGISTERED状态下,UE 101向网络注册,并且AMF 312中的UE上下文可保持UE 101的有效位置或路由信息,因此AMF 312可到达UE 101。在RM-REGISTERED状态下,UE 101可执行移动性注册更新程序,执行由周期性更新定时器的到期触发的周期性注册更新程序(例如,以向网络通知UE 101仍然处于活动状态),并且执行注册更新程序以更新UE能力信息或与网络重新协商协议参数等。
AMF 312可存储用于UE 101的一个或多个RM上下文,其中每个RM上下文与对网络的特定接入相关联。RM上下文可以是数据结构、数据库对象等,其指示或存储尤其每种接入类型的注册状态和周期性更新定时器。AMF 312还可存储可与先前所讨论的(E)MM上下文相同或类似的5GC MM上下文。在各个方面,AMF 312可将UE 101的共发射极(CE)模式B限制参数存储在相关联的MM上下文或RM上下文中。AMF 312还可在需要时从已经存储在UE上下文(和/或MM/RM上下文)中的UE的使用设定参数导出值。
连接管理(CM)可用于通过N1接口在UE 101和AMF 312之间建立和释放信令连接。信令连接用于实现UE 101和CN 120之间的NAS信令交换,并且包括UE和AN之间的信令连接(例如,用于非3GPP接入的RRC连接或UE-N3IWF连接)以及UE 101在AN(例如,RAN 110)和AMF312之间的N2连接。UE 101可在两个CM状态(CM-IDLE模式或CM-CONNECTED模式)中的一者下操作。当UE 101在CM-IDLE状态/模式下操作时,UE 101可不具有通过N1接口与AMF 312建立的NAS信令连接,并且可存在用于UE 101的(R)AN 110信令连接(例如,N2和/或N3连接)。当UE 101在CM-CONNECTED状态/模式下操作时,UE 101可具有通过N1接口与AMF 312建立的NAS信令连接,并且可存在用于UE 101的(R)AN 110信令连接(例如,N2和/或N3连接)。在(R)AN 110和AMF 312之间建立N2连接可致使UE 101从CM-IDLE模式转变为CM-CONNECTED模式,并且当(R)AN 110和AMF 312之间的N2信令被释放时,UE 101可从CM-CONNECTED模式转变为CM-IDLE模式。
第一SMF 124和第二SMF 306可负责SM(例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包括UPF和AN节点之间的隧道维持);UE IP地址分配和管理(包括任选授权);UP功能的选择和控制;配置UPF处的流量转向以将流量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终止朝向策略控制功能的接口;策略执行和QoS的控制部分;合法拦截(对于SM事件和与LI系统的接口);终止NAS消息的SM部分;下行链路数据通知;发起经由AMF通过N2发送到AN的AN特定SM信息;以及确定会话的SSC模式。SM可以是指PDU会话的管理,并且PDU会话或“会话”可以是指提供或实现由数据网络名称(DNN)识别的UE 101和第一DN 130之间以及UE 101和第二DN 304之间的PDU交换的PDU连接性服务。PDU会话可使用通过UE 101和SMF 124之间以及UE 101和第二SMF 306之间的N1参考点交换的NAS SM信令在UE 101请求时建立,在UE 101和5GC 120请求时修改,并且在UE101和CN 120请求时释放。在从应用服务器请求时,CN 120可触发UE 101中的特定应用。响应于接收到触发消息,UE 101可将触发消息(或触发消息的相关部分/信息)传递到UE 101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识别应用。UE 101中的所识别应用可建立到特定DNN的PDU会话。第一SMF124和/或第二SMF 306可检查UE 101请求是否符合与UE 101相关联的用户订阅信息。就这一点而言,第一SMF 124和/或第二SMF 306可从UDM 310检索和/或请求接收关于第一SMF124和/或第二SMF 306级别订阅数据的更新通知。
第一SMF 124和/或第二SMF 306可包括以下漫游功能:处理本地实施以应用QoSSLA(VPLMN);计费数据采集和计费接口(VPLMN);合法拦截(对于SM事件和与LI系统的接口,在VPLMN中);以及支持与外部DN的交互,以传送用于通过外部DN进行PDU会话授权/认证的信令。另外,第一SMF 124和/或第二SMF 306可呈现出基于Nsmf服务的接口。
PCF 316可提供用于控制平面功能以实施它们的策略规则,并且还可支持用于管理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PCF 316还可实现FE以访问与UDM 310的UDR中的策略决策相关的订阅信息。PCF 316可经由PCF 316和AMF 312之间的N15参考点与AMF 312通信,这可包括受访网络中的PCF 316和在漫游场景情况下的AMF 312。PCF 316可经由PCF 316和AF 308之间的N5参考点与AF 308通信;并且经由PCF 316和第一SMF 124之间以及PCF 316和第二SMF 306之间的N7参考点与第一SMF 124和第二SMF 306通信。系统300和/或CN 120还可包括(家庭网络中的)PCF 316和受访网络中的PCF 316之间的N24参考点。另外,PCF 316可呈现出基于Npcf服务的接口。
在一些方面,防火墙(例如,网络地址转换(NAT))可设置在PCF 316和AF 308之间的N5参考点处,第一UPF 126和第一DN 130之间的N6参考点处,以及第二UPF 302和第二DN304之间的N6参考点处。这导致AF 308和CN 120之间、第一DN 130和CN 120之间以及第二DN304和CN 120之间的分组地址的差异。这防止AF 308、第一DN 130和第二DN 304向CN 120提供有效QoS流信息。因此,通过执行UE驱动的PFD管理,该QoS流信息可由UE 101提供,因此防火墙不阻止该信息被提供给CN 120。
UDM 310可处理订阅相关信息以支持网络实体对通信会话的处理,并且可存储UE101的订阅数据。例如,可经由UDM 310和AMF之间的N8参考点在UDM 310和AMF 312之间传达订阅数据。UDM 310可包括两个部分:应用FE和UDR(图3未示出FE和UDR)。UDR可存储UDM 310和PCF 316的订阅数据和策略数据,和/或NEF 122的用于曝光的结构化数据以及应用数据(包括用于应用检测的PFD、多个UE 101的应用请求信息)。UDM可包括UDM-FE,其负责处理凭据、位置管理、订阅管理等。在不同的事务中,若干不同的前端可为同一用户服务。UDM-FE访问存储在UDR中的订阅信息,并且执行认证凭证处理、用户识别处理、访问授权、注册/移动性管理和订阅管理。UDR可经由UDM 310和第一SMF 124之间以及UDM 310和第二SMF 306之间的N10参考点与第一SMF 124和/或第二SMF 306交互。UDM 310还可支持SMS管理,其中SMS-FE实现如先前所讨论的类似应用逻辑。另外,UDM 310可呈现出基于Nudm服务的接口。
NSSF 318可选择为UE 101服务的一组网络切片实例。如果需要,NSSF 318还可确定允许的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NSSAI)以及到订阅的单个NSSAI(S-NSSAI)的映射。对用于UE 101的一组网络切片实例的选择可由AMF 312触发,其中UE 101通过与NSSF 318交互而注册,这可导致AMF 312发生改变。NSSF 318可经由AMF 312和NSSF 318之间的N22参考点与AMF 312交互;并且可经由N31参考点(图3未示出)与受访网络中的另一NSSF 318通信。另外,NSSF 318可呈现出基于Nnssf服务的接口。
如先前所讨论,CN 120可包括SMSF,该SMSF可负责SMS订阅检查和验证以及向/从UE 101向/从其他实体中继SM消息,这些其他实体诸如SMS-GMSC/IWMSC/SMS路由器。SMS还可与AMF 312和UDM 310交互以进行UE 101可用于SMS传输的通知程序(例如,设定UE不可到达标志,并且当UE 101可用于SMS时通知UDM 310)。
CN 120还可包括图3未示出的其他元素,诸如数据存储系统/架构、5G-EIR、SEPP等。数据存储系统可包括SDSF、UDSF等。任何NF均可经由任何NF和UDSF(图3未示出)之间的N18参考点将未结构化数据存储到UDSF(例如,UE上下文)中或从中检索。单个NF可共享用于存储其相应非结构化数据的UDSF,或者各个NF可各自具有位于单个NF处或附近的它们自己的UDSF。另外,UDSF可呈现出基于Nudsf服务的接口(图3未示出)。5G-EIR可以是NF,其检查PEI的状态,以确定是否将特定装备/实体从网络中列入黑名单;并且SEPP可以是在PLMN间控制平面接口上执行拓扑隐藏、消息过滤和警管的非透明代理。
另外,NF中的NF服务之间可存在更多参考点和/或基于服务的接口;然而,为了清楚起见,图3省略了这些接口和参考点。其他示例接口/参考点可包括由5G-EIR呈现出的基于N5g-EIR服务的接口、受访网络中的NRF和家庭网络中的NRF之间的N27参考点;以及受访网络中的NSSF和家庭网络中的NSSF之间的N31参考点。
图4示出了描述根据一些方面的UE执行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流程图。
如动作402所示,UE在应用创建数据流时建立与CN的一个或多个QoS流。在一些方面,UE可在PDU会话中建立一个或多个QoS流。
如动作404所示,UE在数据流改变时创建UE请求的PFD。在一些方面,UE请求的PFD可包括更新信息。在一些方面,如果UE建立多于一个QoS流,则UE请求的PFD可包括DSCP。
如动作406所示,UE向CN发送使用UE请求的PFD更新CN PFD的请求。在一些方面,UE通过N33接口向CN的NEF发送请求。在一些方面,该请求是HTTP请求。
如动作408所示,UE接收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DL分组与DSCP标记。在一些方面,UE请求的PFD可具有与DL分组的DSCP标记具有相同DSCP值的DSCP标记。另选地,在一些方面,DL分组可具有RQI设定而不是DSCP标记。
如动作410所示,UE传输基于所接收的DSCP标记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UL分组。另选地,在一些方面,UL分组可基于所接收的RQI设定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在其他另选方面,代替基于DSCP标记或RQI设定映射到QoS流,UL分组可使用NAS信令映射到QoS流。
图5示出了描述根据一些方面的CN执行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流程图。
如动作502所示,CN在应用创建数据流时建立与UE的一个或多个QoS流。在一些方面,UE可在PDU会话中建立一个或多个QoS流。
如动作504所示,在一些方面,CN在NEF处从UE接收请求CN PFD的更新的请求,该请求包括UE请求的PFD。在一些方面,UE通过N33接口接收请求。在一些方面,该请求是HTTP请求。
如动作506所示,CN将UE请求的PFD从NEF分发到UPF。在一些方面,NEF经由N29接口将UE请求的PFD分发给SMF,并且SMF经由N4接口将UE请求的PFD分发到UPF。
如动作508所示,CN确定是否接受UE请求的PFD。在一些方面,CN可基于包括在UE请求的PFD中的信息来确定是否接受UE请求的PFD。在一些方面,CN可基于仅可用于CN的数据来确定是否接受UE请求的PFD。在一些方面,UPF的QoS配置文件是基于UE请求的PFD更新的。
如动作510所示,如果CN确定不接受UE请求的PFD,则维持CN PFD。在一些方面,CN发送向UE通知UE请求的PFD被拒绝的消息(例如,HTTP响应)。
如动作512所示,如果CN确定接受UE请求的PFD,则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在一些方面,更新的PFD是基于由UE请求的PFD提供的更新信息。在一些方面,更新的PFD不同于UE请求的PFD和CN PFD两者。
如动作514所示,在一些方面,CN将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DL分组传输到UE。在一些另外的方面,DL分组与DSCP标记一起被传输。另选地,在一些方面,DL分组可具有RQI设定而不是DSCP标记。
如动作516所示,CN接收基于所传输的DSCP映射到多个QoS流的UL分组。另选地,在一些方面,UL分组可基于所接收的RQI设定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在其他另选方面,代替基于DSCP标记或RQI设定映射到QoS流,UL分组可使用NAS信令映射到QoS流。
图6是示出根据一些方面可采用的设备600的示例性部件的图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600可包括至少如图所示耦接在一起的应用电路602、基带电路604、射频(RF)电路606、前端模块(FEM)电路608、一个或多个天线610和电源管理电路(PMC)612。所示设备600的部件可包括在UE或RAN节点中。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该设备600可包括较少的元件(例如,RAN节点可不利用应用电路602,而是包括处理器/控制器以处理从CN接收的IP数据)。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设备600可包括附加元件,诸如例如存储器/存储装置、显示器、相机、传感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传感器,诸如位于设备600中不同位置处的单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等)或输入/输出(I/O)接口。在其他具体实施中,下述部件可包括在多于一个设备中(例如,所述电路可单独地包括在用于云RAN(C-RAN)具体实施的多于一个设备中)。
应用电路6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处理器。例如,应用电路602可包括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处理器可包括通用处理器和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处理器可与存储器/存储装置耦接或者可包括存储器/存储装置,并且可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存储装置中的指令以使得各种应用或操作系统能够在设备600上运行。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应用电路602的处理器可处理从演进分组核心(EPC)接收的IP数据分组。
基带电路604可包括诸如但不限于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的电路。基带电路6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或控制逻辑部件,以处理从RF电路606的接收信号路径接收的基带信号并且生成用于RF电路606的发射信号路径的基带信号。基带电路604可与应用电路602交互,以生成和处理基带信号并且控制RF电路606的操作。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604可包括第三代(3G)基带处理器604A、第四代(4G)基带处理器604B、第五代(5G)基带处理器604C、或其他现有几代、正在开发或将来待开发的几代(例如,第二代(2G)、第六代(6G)等)的其他基带处理器604D。基带电路604(例如,基带处理器604A-604D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可处理使得能够经由RF电路606与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通信的各种无线电控制功能。在其他具体实施中,基带处理器604A-D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可包括在存储器604G中存储的模块中,并且经由中央处理单元(CPU)604E来执行。无线电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于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射频移位等。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604的调制/解调电路可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预编码或星座映射/解映射功能。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604的编码/解码电路可包括卷积、咬尾卷积、turbo、维特比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器/解码器功能。调制/解调和编码器/解码器功能的具体实施不限于这些示例,并且在其他方面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功能。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6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DSP)604F。音频DSP 604F可包括用于压缩/解压缩和回声消除的元件,并且在其他具体实施中可包括其他合适的处理元件。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的部件可适当地组合在单个芯片、单个芯片组中,或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604和应用电路602的一些或全部组成部件可一起实现,诸如例如在片上系统(SOC)上。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604可提供与一种或多种无线电技术兼容的通信。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基带电路604可支持与NG-RAN、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或其他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等的通信。基带电路604被配置为支持多于一个无线协议的无线电通信的具体实施可称为多模基带电路。
RF电路606可使用经调制的电磁辐射通过非固体介质实现与无线网络的通信。在各种具体实施中,RF电路606可包括开关、滤波器、放大器等,以促进与无线网络的通信。RF电路606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用于对从FEM电路608接收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且向基带电路604提供基带信号的电路。RF电路606还可包括发射信号路径,该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用于对由基带电路604提供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且向FEM电路608提供RF输出信号以供发射的电路。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RF电路606的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混频器电路606a、放大器电路606b和滤波器电路606c。在一些具体实施中,RF电路606的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滤波器电路606c和混频器电路606a。RF电路606还可包括合成器电路606d,用于合成供接收信号路径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使用的频率。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合成器电路606d提供的合成频率来将从FEM电路608接收的RF信号下变频。放大器电路606b可被配置为放大经下变频的信号,并且滤波器电路606c可以是被配置为将不想要的信号从经下变频的信号移除以生成输出基带信号的低通滤波器(LPF)或带通滤波器(BPF)。可将输出基带信号提供给基带电路604以供进一步处理。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输出基带信号可以是零频率基带信号,但这不是必需的。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包括无源混频器,但具体实施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以被配置为基于由合成器电路606d提供的合成频率来上变频输入基带信号,以生成用于FEM电路608的RF输出信号。基带信号可由基带电路604提供并且可由滤波器电路606c滤波。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以被分别布置用于正交下变频和上变频。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混频器,并且可被布置用于图像抑制(例如,Hartley图像抑制)。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混频器电路606a可被布置为分别用于直接下变频和直接上变频。在一些具体实施中,接收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和发射信号路径的混频器电路606a可被配置用于超外差操作。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模拟基带信号,尽管具体实施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在一些另选的具体实施中,输出基带信号和输入基带信号可以是数字基带信号。在这些另选的具体实施中,RF电路606可包括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电路,并且基带电路604可包括数字基带接口以与RF电路606通信。
在一些双模式具体实施中,可以提供单独的无线电IC电路来处理每个频谱的信号,但是具体实施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合成器电路606d可以是分数-N合成器或分数N/N+1合成器,但具体实施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因为其他类型的频率合成器也可以是合适的。例如,合成器电路606d可以是Δ-∑合成器、倍频器或包括具有分频器的锁相环路的合成器。
合成器电路606d可被配置为基于频率输入和分频器控制输入来合成输出频率,以供RF电路606的混频器电路606a使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合成器电路606d可以是分数N/N+1合成器。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频率输入可由电压控制振荡器(VCO)提供,但这不是必须的。分频器控制输入可由基带电路604或应用电路602根据所需的输出频率提供。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分频器控制输入(例如,N)可基于由应用电路602指示的信道从查找表确定。
RF电路606的合成器电路606d可包括分频器、延迟锁定环路(DLL)、复用器和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分频器可以是双模分频器(DMD),并且相位累加器可以是数字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具体实施中,DMD可被配置为通过N或N+1(例如,基于进位输出)来划分输入信号,以提供分数分频比。在一些示例性具体实施中,DLL可包括一组级联的、可调谐的、延迟元件、鉴相器、电荷泵和D型触发器。在这些具体实施中,延迟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将VCO周期分成Nd个相等的相位分组,其中Nd是延迟线中的延迟元件的数量。这样,DLL提供了负反馈,以帮助确保通过延迟线的总延迟为一个VCO周期。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合成器电路606d可被配置为生成载波频率作为输出频率,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中,输出频率可以是载波频率的倍数(例如,载波频率的两倍,载波频率的四倍)并且可与正交发生器和分频器电路一起使用以在该载波频率上生成相对于彼此具有多个不同相位的多个信号。在一些具体实施中,输出频率可以是LO频率(fLO)。在一些具体实施中,RF电路606可包括IQ/极性转换器。
FEM电路608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56接收的RF信号进行操作,放大所接收的信号并且将所接收的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606以供进一步处理。FEM电路608还可包括发射信号路径,该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放大由RF电路606提供以供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56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发射的用于发射的信号。在各种具体实施中,通过发射信号路径或接收信号路径的放大可仅在RF电路606中、仅在FEM电路608中或者在RF电路606和FEM电路608两者中完成。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FEM电路608可包括TX/RX开关,以在发射模式与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FEM电路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和传输信号路径。FEM电路的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LNA,该LNA用于放大所接收的RF信号并且提供经放大的所接收RF信号作为输出(例如,提供给RF电路606)。FEM电路608的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功率放大器(PA),该PA用于放大输入RF信号(例如,由RF电路606提供);以及一个或多个滤波器,该一个或多个滤波器用于生成RF信号以供随后发射(例如,通过一个或多个天线56中的一个或多个天线)。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PMC 612可管理提供给基带电路604的功率。具体地,PMC 612可控制电源选择、电压缩放、电池充电或DC-DC转换。当设备600能够由电池供电时,例如,当设备包括在UE中时,通常可包括PMC 612。PMC 612可在提供期望的实现大小和散热特性时提高功率转换效率。
虽然图6示出了仅与基带电路604耦合的PMC 612。然而,在其他具体实施中,PMC612可另外地或另选地与诸如但不限于应用电路602、RF电路606或FEM608的其他部件耦接,并且执行类似的电源管理操作。
在一些具体实施中,PMC 612可控制或以其他方式成为设备600的各种省电机制的一部分。例如,如果设备600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其中该设备由于它期望立即接收流量而仍然连接到RAN节点,则在一段时间不活动之后,该设备可进入被称为非连续接收模式(DRX)的状态。在该状态期间,设备600可在短时间间隔内断电,从而节省功率。
如果在延长的时间段内不存在数据流量活动,则设备600可转换到RRC_Idle状态,其中该设备与网络断开连接并且不执行操作诸如信道质量反馈、移交等。设备600进入极低功率状态并且执行寻呼,其中该设备再次周期性地唤醒以收听网络并且然后再次断电。在该状态下,设备600可不接收数据;为了接收数据,该设备可转换回RRC_Connected状态。
附加的省电模式可以使设备无法使用网络的时间超过寻呼间隔(从几秒到几小时不等)。在此期间,该设备完全无法连接到网络,并且可以完全断电。在此期间发送的任何数据都会造成很大的延迟,并且假定延迟是可接受的。
应用电路602的处理器和基带电路604的处理器可用于执行协议栈的一个或多个实例的元素。例如,可单独地或组合使用基带电路604的处理器来执行第3层、第2层或第1层功能,而基带电路604的处理器可利用从这些层接收的数据(例如,分组数据)并且进一步执行第4层功能(例如,传输通信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层)。如本文所提到的,第3层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如本文所提到的,第2层可包括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如本文所提到的,第1层可包括UE/RAN节点的物理(PHY)层,下文将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7是示出根据一些方面可采用的基带电路的示例性接口的图示。如上文所讨论,图6的基带电路604可包括处理器604A-604E和由所述处理器利用的存储器604G。处理器604A-604E中的每个处理器可分别包括用于向/从存储器604G发送/接收数据的存储器接口704A-704E。
基带电路604还可包括用于通信耦接到其他电路/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接口,诸如存储器接口712(例如,用于向/从基带电路604外部的存储器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应用电路接口714(例如,用于向/从图6的应用电路602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RF电路接口716(例如,用于向/从图6的RF电路606发送/接收数据的接口)、无线硬件连接接口718以及电源管理接口720(例如,用于向/从PMC 612发送/接收电源或控制信号的接口)。
虽然本公开所述的方法在本文中被示出并且被描述为一系列动作或事件,但应当理解,所示出的此类动作或事件的顺序不应被解释为具有限制意义。例如,一些动作可以不同顺序并且/或者与除本文所示和/或所述的那些动作或事件之外的其他动作或事件同时发生。此外,可能并不需要所有所示动作来实现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此外,本文所描绘的动作中的一个或多个动作可在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动作和/或阶段中进行。为了便于描述,可参考上述附图。然而,方法不限于本公开内提供的任何特定方面、方面或示例,并且可应用于本文所公开的系统/设备/部件中的任一者。
众所周知,使用个人可识别信息应遵循公认为满足或超过维护用户隐私的行业或政府要求的隐私政策和做法。具体地,应管理和处理个人可识别信息数据,以使无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使用的风险最小化,并应当向用户明确说明授权使用的性质。
如本说明书中所采用的那样,术语“处理器”可以基本上指代任何计算处理单元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单核处理器;具有软件多线程执行能力的单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具有软件多线程执行能力的多核处理器;具有硬件多线程技术的多核处理器;平行平台;以及具有分布式共享存储器的平行平台。另外,处理器可以指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复杂的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栅极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成部分或它们的任意组合被设计为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和/或过程。处理器可以利用纳米级架构,诸如但不限于基于分子和量子点的晶体管、开关和栅极,以便优化空间使用或增强移动设备的性能。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处理单元的组合。
附加实施例
本文的示例可包括主题,诸如方法、用于执行该方法的动作或框的装置、至少一个包括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这些指令当由机器(例如,具有存储器的处理器(例如,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执行时致使机器执行方法或装置或系统的动作以根据所述的方面和示例使用多种通信技术进行并发通信。
实施例1是一种用户装备(UE)的基带处理器,该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操作,这些操作包括: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与核心网络(CN)的服务质量(QoS)流;在数据流改变时创建UE请求的分组流描述(PFD);向CN发送使用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的请求;以及接收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下行链路(DL)分组。
实施例2包括根据实施例1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DL分组与从更新的PFD导出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标记一起被接收,并且其中基于DSCP标记映射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被传输到CN。
实施例3包括实施例2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DSCP标记由UE请求的PFD提供。
实施例4包括实施例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UL分组使用多个更新的PFD映射到多个QoS流。
实施例5包括实施例2、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还包括:在接收到DL分组之后基于DSCP标记更新QoS规则,其中该UL分组使用所更新的QoS规则映射到QoS流。
实施例6包括根据实施例1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DL分组与从更新的PFD导出的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一起被接收,并且其中基于所导出的RQI设定映射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被传输到CN。
实施例7包括根据实施例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作为传送层协议。
实施例8包括实施例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经由N33参考点发送到CN的网络曝光功能(NEF)。
实施例9包括根据实施例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数据流的该改变由应用从API通知。
实施例10包括根据实施例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数据流的该改变由UE识别。
实施例11是一种网络实体,该网络实体被配置为执行操作,这些操作包括: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与用户装备(UE)的服务质量(QoS)流;在数据流改变时,在网络曝光功能(NEF)处从所述UE接收请求核心网络(CN)分组流描述(PFD)的更新的请求,该请求包括UE请求的PFD;将UE请求的PFD从NEF分发到用户平面功能(UPF);确定是否接受UE请求的PFD,并且如果接受UE请求的PFD,则使用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如果UE请求的PFD中存在多个QoS流,则传输下行链路(DL)分组与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或者如果UE请求的PFD中存在单个QoS流,则传输DL分组与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以及接收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该更新的PFD基于DSCP或RQI设定。
实施例12包括根据实施例11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将UE请求的PFD从NEF分发到UPF包括:将UE请求的PFD从NEF分发到会话管理功能(SMF),以及将UE请求的PFD从SMF分发到UPF。
实施例13包括根据实施例11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通过N33参考点在NEF处接收。
实施例14包括实施例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作为传送层协议。
实施例15包括实施例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UL分组使用多个更新的PFD映射到多个QoS流。
实施例16是一种用于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由第一应用创建第一数据流时,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内建立用户装备(UE)和核心网络(CN)之间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流;在第一数据流改变时,由UE创建第一UE请求的分组流描述(PFD),该第一UE请求的PFD包括更新信息;从UE向CN的网络曝光功能(NEF)发送CN PFD的更新的请求,该请求包括第一UE请求的PFD;将第一UE请求的PFD从NEF分发到用户平面功能(UPF);由UE从CN接收下行链路(DL)分组与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或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基于DSCP或RQI设定来更新UE的QoS规则;并且将使用第一更新的PFD映射到第一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从UE传输到CN,该第一更新的PFD是基于DSCP或RQI设定创建的。
实施例17包括根据实施例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题,还包括:在由第二应用创建第二数据流时,在PDU会话内建立UE和CN之间的第二QoS流;在第二数据流改变时,由UE创建第二UE请求的PFD,该第二UE请求的PFD包括更新信息,其中该UL分组使用第二更新的PFD映射到第二QoS流,该第二更新的PFD是基于所接收的DSCP创建的。
实施例18包括根据实施例17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包括该第二UE请求的PFD。
实施例19包括实施例17或18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UPF的QoS配置文件是基于第二UE请求的PFD更新的。
实施例20包括根据实施例16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通过N33参考点发送到NEF。
实施例21是一种用于执行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UE和核心网络(CN)之间的服务质量(QoS)流;在数据流改变时,由UE创建UE请求的PFD;从UE向CN发送使用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的请求;以及由UE从CN接收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QoS流的下行链路(DL)分组。
实施例22包括根据实施例21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DL分组与从更新的PFD导出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标记一起被UE接收,并且其中基于DSCP标记映射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被传输到CN。
实施例23包括根据实施例22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DSCP标记由UE请求的PFD提供。
实施例24包括实施例22或23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UL分组使用多个更新的PFD映射到多个QoS流。
实施例25包括实施例22、23或24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还包括:在接收到DL分组之后基于DSCP标记更新QoS规则,其中该UL分组使用所更新的QoS规则映射到QoS流。
实施例26包括根据实施例21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DL分组与从更新的PFD导出的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一起被UE接收,并且其中基于所导出的RQI设定映射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从UE传输到CN。
实施例27包括实施例2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作为传送层协议。
实施例28包括实施例2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请求由UE经由N33参考点发送到CN的网络曝光功能(NEF)。
实施例29包括根据实施例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数据流的该改变由应用从API通知。
实施例30包括根据实施例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任何变型的主题,其中该数据流的该改变由UE识别。
实施例31包括一种产品,该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有形计算机可读非暂态存储介质,该一个或多个有形计算机可读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能够操作以在被至少一个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根据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laims (20)

1.一种用户装备UE的基带处理器,所述基带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与核心网络CN的服务质量QoS流;
在所述数据流改变时创建UE请求的分组流描述PFD;
向所述CN发送使用所述UE请求的PFD将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的请求;以及
接收使用所述更新的PFD映射到所述QoS流的下行链路DL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
其中所述DL分组与从所述更新的PFD导出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标记一起被接收;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DSCP标记映射到所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被传输到所述C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DSCP标记由所述UE请求的PFD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UL分组使用多个更新的PFD映射到多个QoS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带处理器,所述基带处理器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DL分组之后基于所述DSCP标记更新QoS规则,
其中所述UL分组使用所更新的QoS规则映射到所述QoS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
其中所述DL分组与从所述更新的PFD导出的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一起被接收;并且
其中基于所导出的RQI设定映射到所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被传输到所述C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请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作为传送层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请求经由N33参考点被发送到所述CN的网络曝光功能NEF。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流的所述改变由所述应用从API通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带处理器,其中所述数据流的所述改变由所述UE识别。
11.一种网络实体,所述网络实体被配置为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针对应用的数据流建立与用户装备UE的服务质量QoS流;
在所述数据流改变时,在网络曝光功能NEF处从所述UE接收请求核心网络CN分组流描述PFD的更新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UE请求的PFD;
将所述UE请求的PFD从所述NEF分发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确定是否接受所述UE请求的PFD,并且如果接受所述UE请求的PFD,则使用所述UE请求的PFD将所述CN PFD更新为更新的PFD;
如果所述UE请求的PFD中存在多个QoS流,则传输下行链路DL分组与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或者如果所述UE请求的PFD中存在单个QoS流,则传输DL分组与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以及
接收使用更新的PFD映射到所述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所述更新的PFD基于所述DSCP或所述RQI设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将所述UE请求的PFD从所述NEF分发到所述UPF包括:
将所述UE请求的PFD从所述NEF分发到会话管理功能SMF;以及
将所述UE请求的PFD从所述SMF分发到所述UPF。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请求通过N33参考点在所述NEF处被接收。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请求使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作为传送层协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实体,其中所述UL分组使用多个更新的PFD映射到多个QoS流。
16.一种用于分组流描述PFD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由第一应用创建第一数据流时,在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内建立用户装备UE和核心网络CN之间的第一服务质量QoS流;
在所述第一数据流改变时,由所述UE创建第一UE请求的分组流描述PFD,所述第一UE请求的PFD包括更新信息;
从所述UE向所述CN的网络曝光功能NEF发送CN PFD的更新的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第一UE请求的PFD;
将所述第一UE请求的PFD从所述NEF分发到用户平面功能UPF;
由所述UE从所述CN接收下行链路DL分组与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或反射QoS指示符RQI设定;
基于所述DSCP或所述RQI设定来更新所述UE的QoS规则;以及
将使用第一更新的PFD映射到所述第一QoS流的上行链路UL分组从所述UE传输到所述CN,所述第一更新的PFD是基于所述DSCP或所述RQI设定而被创建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由第二应用创建第二数据流时,在所述PDU会话内建立所述UE和所述CN之间的第二QoS流;以及
在所述第二数据流改变时,由所述UE创建第二UE请求的PFD,所述第二UE请求的PFD包括更新信息,
其中所述UL分组使用第二更新的PFD映射到所述第二QoS流,所述第二更新的PFD是基于所接收的DSCP而被创建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包括所述第二UE请求的PFD。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PF的QoS配置文件是基于所述第二UE请求的PFD更新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通过N33参考点被发送到所述NEF。
CN202210553744.0A 2021-09-24 2022-05-19 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管理 Pending CN1158666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484,964 US11985536B2 (en) 2021-09-24 2021-09-24 UE-driven packet flow description management
US17/484,964 2021-09-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6673A true CN115866673A (zh) 2023-03-28

Family

ID=83151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3744.0A Pending CN115866673A (zh) 2021-09-24 2022-05-19 Ue驱动的分组流描述管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5536B2 (zh)
EP (1) EP4156767A1 (zh)
CN (1) CN11586667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9572B2 (en) * 2008-12-02 2012-09-04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ransmitt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KR20150079995A (ko) * 2011-10-03 2015-07-08 인텔 코포레이션 장치 간(d2d) 통신 메커니즘
CN106789117A (zh) * 2015-11-19 2017-05-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Pcc规则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047058B1 (ko) 2016-10-11 2019-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반영형 서비스 퀼리티 적용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355678B1 (ko) * 2017-05-08 2022-01-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QoS(Quality Of Service) Flow의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798754B2 (en) * 2017-07-24 2020-10-0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low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825346B2 (en) * 2017-11-09 202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24800B (zh) * 2018-03-30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策略控制的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12153758B (zh) 2018-04-10 2021-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580256B (zh) * 2018-05-22 2022-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应用标识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297530B2 (en) * 2018-11-02 2022-04-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policy to handle packets
US11777861B2 (en) * 2019-03-25 2023-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ocedures for packet flow description management
US11218438B2 (en) * 2019-04-12 2022-01-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support data server selection
WO2021026767A1 (en) * 2019-08-13 2021-02-18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of slrb configuration for nr v2x sidelink ue
US20230262098A1 (en) * 2020-07-15 2023-08-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cket flow descriptor provisio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85536B2 (en) 2024-05-14
EP4156767A1 (en) 2023-03-29
US20230096727A1 (en) 2023-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1030B2 (en)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s
US11671822B2 (en) UE capabilities provisioning and retrieval in cellular networks
US20230422102A1 (en) Flexible scope of packet filters for reflective quality of service
EP3451553A2 (en) Mechanisms for monitoring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with common search space and user equipment-specific search space in a beamformed system
US20190349765A1 (en) Fake gnb/enb detection using identity-based authentication and encryption
US11018903B2 (en)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beamformed reference signals
KR102583548B1 (ko) 정책 및 제어 기능에 의한 사용자 장비로의 v2x 정책 및 파라미터 프로비저닝
US20230032220A1 (en)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security policy negotiation between peer user equipment (ues)
CN110650515A (zh) 基于所支持的蜂窝物联网特征来选择核心网的装置和方法
US2023017934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acknowledgement (ack)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20377662A1 (en) Dual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in frequency range 1 (fr1) and frequency range 2 (fr2) carrier aggregation (ca)
US20190044810A1 (en) Channel whitelist and flexible frame design for 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1985536B2 (en) UE-driven packet flow description management
WO2021226968A1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203948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al user equipment (ue) power consumption in new radio (nr) 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drx) mode
CN111726781A (zh) 针对V2X服务进行PC5 QoS授权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