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6580A -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6580A
CN115866580A CN202111673790.6A CN202111673790A CN115866580A CN 115866580 A CN115866580 A CN 115866580A CN 202111673790 A CN202111673790 A CN 202111673790A CN 115866580 A CN115866580 A CN 115866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sr
buffer data
lcg
size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37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秀斌
戴博
陆婷
谈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6737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658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8293 priority patent/WO202312492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6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6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04L43/065Generation of reports related to network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进行缓冲状态报告BSR上报。

Description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新空口(New Radio,NR)网络中,上行业务的业务量通过缓冲状态报告(BufferStatus Report,BSR)上报。而BSR上报中考虑到BSR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单元(MediaAccess Control-Control Element,MAC CE)的资源开销,业务量大小标识部分采用5bit或8bit。而NR终端的业务缓存比较大,业务量取值范围也比较大,比如从0到81338368 Bytes以上,用5bit或8bit很难精确表示0到81338368 Bytes之间的业务量大小。而BSR业务量大小上报不精确,导致基站资源调度不精确,造成无线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
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进行缓冲状态报告BSR上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包括:
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通信模块,配置为在与其它通信节点进行通信交互;
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内所包含Short BSR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内所包含Long BSR MACCE的配置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ong BSR 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ong BSR 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Long BSR MAC CE的配置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描述,所举实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
表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BSR中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取值示意表;表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BSR中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取值示意表。其中,表1是对业务量大小标识采用5bit的业务量取值范围进行说明,表2是对业务量大小标识采用8bit的业务量取值范围进行说明。如表2所示,index=200和index=201的Buffer Size值相差188367Bytes,这么大的误差导致基站资源调度不精确。
表1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0 0 8 ≤102 16 ≤1446 24 ≤20516
1 ≤10 9 ≤142 17 ≤2014 25 ≤28581
2 ≤14 10 ≤198 18 ≤2806 26 ≤39818
3 ≤20 11 ≤276 19 ≤3909 27 ≤55474
4 ≤28 12 ≤384 20 ≤5446 28 ≤77284
5 ≤38 13 ≤535 21 ≤7587 29 ≤107669
6 ≤53 14 ≤745 22 ≤10570 30 ≤150000
7 ≤74 15 ≤1038 23 ≤14726 31 >150000
表2
Figure BDA0003453763230000031
/>
Figure BDA0003453763230000041
因此,如何实现UE可以精确地上报业务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可以根据待传输业务的信息特征选择性地配置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或确定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或者,采用的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从而使得UE可以精确地上报业务量。
在一实施例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由信息传输设备执行。其中,信息传输设备可以为第一通信节点。示例性地,第一通信节点为终端侧(比如,用户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S110-S120。
S110、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
S120、基于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进行BSR上报。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为第二通信节点通过广播信令或UE专用信令配置。其中,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所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BSR上报类型指示,用于指示BSR上报值的类型或粒度;BSR格式指示,用于指示BSR采用哪种BSR MAC CE格式进行上报;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用于指示第二通信节点是否支持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 MAC控制单元CE等预定义的BSR上报方式。K为正整数。在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通过广播信令或UE专用信令配置第一通信节点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或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以向第一通信节点指示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方式。当然,在第二通信节点未向第一通信节点指示的情况下,则第一通信节点默认采用表1进行BSR上报。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还包括: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业务量信息特征。其中,业务量信息特征用于表征待传输业务的属性。
在一实施例中,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的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在实施例中,应用层业务类型可以包括:交互类小速率业务;视频流或文件下载类业务等。在实施例中,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的是第一通信节点可以采用的一个或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可以理解为,可以根据应用层业务类型配置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示例性地,假设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包括三个,分别为表1所示的业务量大小标识采用5bit的业务量取值范围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交互类小速率业务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视频流或文件下载类业务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用于指示期望BSR上报值的类型或粒度;期望BSR格式指示,用于指示期望BSR采用哪种BSR MAC CE格式进行上报。
在一实施例中,以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逻辑信道组(LogicalChannel Group,LCG)或专用无线承载(Dedicated Radio Bearer,DRB)为粒度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包括:BSR MAC CE中包含LC标识(LC ID)或DRB标识(DRB ID)。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上报BSR的粒度与第二通信节点指示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粒度是相同的。示例性地,在第二通信节点以LC为粒度指示使用的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则第一通信节点以LC为粒度上报BSR;又如,在第二通信节点以LCG为粒度指示使用的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则第一通信节点以LCG为粒度上报BSR;又如,在第二通信节点以DRB为粒度指示使用的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则第一通信节点以DRB为粒度上报BSR。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支持同一MAC 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多个BSR MAC控制单元CE的指示。示例性地,进行BSR上报包括:
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内包含K个BSR 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BSR MAC CE中所述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在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多个BSR进行串联,以准确地表达TBS。在实施例中,同一MACPDU或同一TTI中包含多个BSR MAC CE的情况下,某个LCG标识对应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等于多个BSR MAC CE中该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示例性地,假设同一个MACPDU或同一TTI内包含了三个BSR MAC CE,且这三个BSR MAC CE中均包含一个LCG标识,并且,这三个BSR MAC CE中的LCG标识的取值相同,则该LCG标识对应的数据量大小值为这个三个BSR MAC CE中每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这样,相当于把一个不精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拆分为多个精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进行上报,从而节省了上行调度的资源开销。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BSR上报格式指示;示例性地,进行缓冲状态报告BSR上报包括:
BSR MAC CE中包括:LCG标识的数量,至少两个LCG标识,以及每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其中,每个BSR MAC CE中所包含的LCG标识的个数,与LCG标识的数量相同;LCG标识和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按照顺序一一对应;
同一个LCG标识在BSR MAC CE出现K次,则该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所述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在实施例中,LCG标识的数量指的是用于指示每个BSR MAC CE中所包含的LCG标识的数量,比如,LCG标识的数量可以记为LCGNum,即在LCG Num为3,则每个BSR MAC CE中包含三个LCG标识。在实施例中,每个LCG标识与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按照顺序一一对应,即每个BSR MAC CE中所包含的LCG标识的数目与该LCG标识的数量(即LCG Num)相同,并且,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也与LCG Num相同。在实施例中,同一个BSR MAC CE中的LCG标识可以相同,即一个LCG标识可以对应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相应的,该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等于该LCG标识所对应的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LCG标识的数量和对应的LCG标识所占用的比特数并非8比特的整数倍,通过保留比特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中的最小比特数。在实施例中,在LCG标识的数量所占用比特和所有LCG标识所占用比特的总数不是8比特的整数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保留比特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以使得LCG标识的数量所占用比特、所有LCG标识所占用比特和保留比特的总数为8比特的整数倍。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BSR上报格式指示;示例性地,进行缓冲状态报告BSR上报包括:
BSR MAC CE中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和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指示域;K由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决定。K为正整数。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所述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对应的所有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按照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上报BSR。在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所占用比特之后的比特位中配置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以使得该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其对应的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从而可以减少LCG标识的资源开销,以及可以支持更细粒度的BSR上报,也可以按照LC标识或DRB标识进行上报。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确定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参数;在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目标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值;
相应的,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最大TBS值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或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按照LC、LCG或DRB配置可以支持的最大TBS值,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最大TBS值确定所使用的缓冲大小级别表。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使用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在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目标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广播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指示信息、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和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相应的,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指示信息、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和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中的至少之一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在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节点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可以理解为,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向第一通信节点指示该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则第一通信节点就采用该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当然,若第一通信节点所对应小区未广播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信息,则第一通信节点默认采用表1进行BSR上报。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在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目标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还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广播或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
相应的,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中的至少两个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所对应小区广播或第二通信节点向第一通信节点按照LC、LCG或DRB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第一通信节点根据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中的至少两个自动计算每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或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
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中每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至少占用两个字节。在实施例中,对每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分配更多比特,以定义更细粒度的BSR值,从而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预配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
根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其中,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等于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内缓冲数据量大小取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其中,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指的是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取值范围,其中,不同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所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不同,即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在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二通信节点预定义多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以使第一通信节点根据自身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确定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进而可以确定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在一实施例中,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以由信息传输设备执行。其中,信息传输设备可以为第二通信节点。示例性地,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S210-S220。
S210、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S22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
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三通信节点指示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其中,所述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通信节点按照分组数据单元会话、服务质量QoS流或服务质量QoS子流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业务量信息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以LC、LCG或DRB为粒度指示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之前,还包括:
将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值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包括: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 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所述BSR MAC CE中所述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在一实施例中,在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之前,还包括:
将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所述参数以LC、LCG或DRB为粒度指示;
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为第二通信节点通过广播信令或UE专用信令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以LC、LCG或DRB为粒度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指示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第一通信节点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的BSR;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包括:BSR MAC CE中包含LC标识或DRB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进行BSR上报,包括:
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BSR MAC CE中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其中,K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进行BSR上报,包括:
BSR MAC CE中包括:LCG标识的数量,至少两个LCG标识,以及每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其中,每个BSR MAC CE中所包含的LCG标识的个数,与LCG标识的数量相同;LCG标识和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按照顺序一一对应;
同一个LCG标识在BSR MAC CE出现K次,则该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LCG标识对应的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LCG标识的数量和对应的LCG标识所占用的比特数并非8比特的整数倍,通过保留比特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中的最小比特数。
在一实施例中,BSR MAC CE中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和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指示域;K由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决定;
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对应的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其中,K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每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至少占用两个字节。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预配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
根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其中,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等于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内缓冲数据量大小取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各个参数的解释,见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1
在实施例中,以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记为:Buffer size levels表,缓冲数据大小值记为Buffer size,第一通信节点为UE,第二通信节点为基站,以及第三通信节点为核心网为例,对业务量信息的上报过程进行说明。针对典型业务特征,确定待传输业务的Buffer Size波动范围,并预定义多个Buffer size levels表。
示例性地,针对业务量大小标识采用5bit的业务量取值范围(Buffer sizelevels(in bytes)for 5-bit Buffer Size field),按照应用层业务类型配置两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表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BSR中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取值示意表;表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BSR中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取值示意表。其中,为交互类小速率业务设置表3(即Buffer size levels取值较小);为视频流或者文件下载类业务设置表4(即Buffer size levels取值较大)。
表3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0 0 8 BS<=31 16 BS<=107 24 BS<=376
1 ≤10 9 BS<=36 17 BS<=125 25 BS<=440
2 ≤14 10 BS<=42 18 BS<=146 26 BS<=515
3 ≤20 11 BS<=49 19 BS<=171 27 BS<=603
4 ≤28 12 BS<=57 20 BS<=200 28 BS<=706
5 ≤38 13 BS<=67 21 BS<=234 29 BS<=826
6 ≤53 14 BS<=78 22 BS<=274 30 BS<=967
7 ≤74 15 BS<=91 23 BS<=321 31 967<BS
表4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Index BS value
0 BS=0 8 BS<=4677 16 BS<=16507 24 BS<=58255
1 BS<=1000 9 BS<=5476 17 BS<=19325 25 BS<=68201
2 BS<=1817 10 BS<=6411 18 BS<=22624 26 BS<=79846
3 BS<=2127 11 BS<=7505 19 BS<=26487 27 BS<=93479
4 BS<=2490 12 BS<=8787 20 BS<=31009 28 BS<=109439
5 BS<=2915 13 BS<=10287 21 BS<=36304 29 BS<=128125
6 BS<=3413 14 BS<=12043 22 BS<=42502 30 BS<=150000
7 BS<=3995 15 BS<=14099 23 BS<=49759 31 BS>150000
在实施例中,UE或者核心网向基站指示业务量信息特征,业务量信息特征可以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比如,交互类小速率业务、视频流或者文件下载类业务等)、期望使用的Buffer size levels表指示(表1,表2,或者表3)。其中,核心网向基站指示业务量信息特征可以按分组数据单元会话(PDU session),服务质量流(QoSFlow)或服务质量子流(QoS sub-Flow)指示。UE向基站指示业务量信息特征可以按LC,LCG,DRB为粒度指示。
基站向UE配置使用的Buffer size levels表指示(指示使用表1,表2,或者表3),基站可以按LC,LCG,DRB为粒度来指示。
UE接收到基站向UE配置使用的Buffer size levels表指示(指示使用表1,表2,或者表3),则按照指示选择对应的BSR表进行BSR上报;如果未收到指示,则默认按现有的表(表1)进行BSR上报。
如果基站按LC为粒度来指示,则UE按LC为粒度上报BSR(BSR里包含LC ID);如果基站按LCG为粒度来指示,则UE按LCG为粒度上报BSR(BSR里包含LCG ID);如果基站按DRB为粒度来指示,则UE按DRB为粒度上报BSR(BSR里包含DRB ID)。
在实施例中,基站也可以不配置使用的Buffer size levels表指示,而是由UE来选择Buffer size levels表,此时Buffer size levels表通过MAC子头里的不同的上行LCID(LCID for UL-SCH)来区分。此时,基站基于MAC子头里的上行LC ID(LCID for UL-SCH)来判断UE使用的哪个Buffer size levels表
在实施例中,Buffer size levels表里的Buffer Size取值,Buffer size levels表的个数仅做示例,实际的Buffer Size取值和Buffer size levels表的个数可以与实施例不同。
实施例2
采用多个BSR串联表达准确的TBS的方法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内所包含Short BSR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3所示,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中包含多个BSR MAC CE,某个LCGID对应的Buffer Size等于多个BSR MAC CE中该LCG ID对应的Buffer Size之和。
示例性地,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中包含了3个BSR MAC CE,且3个BSR MAC CE中的LCG ID取值都相同,则表示该LCG ID对应的Buffer Size为3个BSR MAC CE中的BufferSize之和。
这样,相当于把一个不精确的Buffer Size拆分为多个精确的Buffer Size值上报。
比如,UE上报Buffer Size=1783Bytes的BSR,但表1中没有与Buffer Size=1783Bytes相近的取值;UE如果上报index=17,则eNB按照Buffer Size=2014Bytes分配资源,比期望上报的Buffer Size多231Bytes(=20146Bytes-1783Bytes),浪费上行UL-SCH的资源。但如果拆分为2个BSR MAC CE上报,比如第一个MAC CE上报值为Index=15(对应Buffer Size=1038Bytes);第二个MAC CE上报值为I ndex=14(对应Buffer Size=745Bytes),则基站按照1038Bytes+745Bytes=1783bytes来分配资源,与UE的期望一致。尽管UE上报BSR时增加了2Bytes的开销,但节省了后续上行调度中的231Bytes的资源开销。
此实施例以short BSR MAC CE为例,同样也适用于Long BSR MAC CE场景。示例性地,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在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内所包含Long BSR 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两个Long BSR MAC CE包含在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中,则表达的BSR上报含义为:两个Long BSR MAC CE中每个LCG ID对应的Buffer Size之和为该LCG ID的Buffer Size。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同一MAC PDU或同一TTI里只能包含一个BSR MACCE;所以无法把一个buffer size拆分成多个。如果把buffer size拆分为多个值放在不同MAC PDU里进行多次传输,基站可能以最新一次收到的MAC PDU为准,而且增加BSR传输延迟。
实施例3
采用多个BSR串联表达准确的TBS的另一方法(相对于实施例2中的Long BSR MACCE串联的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减小LCG ID的开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ong BSR 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BSRMAC CE里包含LCG ID个数(记为LCG Num),多个LCG ID,以及每个LCG ID对应的BufferSize值:LCG ID和Buffer Size值按顺序一一对应。
LCG ID个数(LCG Num)指示有几个,就有几个LCG ID和几个LCG ID对应的BufferSize值。
同一个BSR MAC CE里的LCG ID可以相同,也就是一个LCG ID值可以对应多个Buffer Size。此时,该LCG ID对应的Buffer Size等于该LCG ID值对应的多个Buffer Size之和。
如果LCG ID Num和对应的LCG ID所占用的比特数不是8bit的整数倍,则通过reserved bit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中的最小比特数。
示例性地,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Long BSR 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BSR MAC CE中的LCG ID Num=2表示有两个LCG ID,对应两个Buffer Size。两个LCG ID的取值都为1,该BSR MAC CE表达的含义是:LCG ID=1的Buffer Size值=BufferSize 1+Buffer Size 2。
由于LCG ID Num和2个LCG ID占用12个比特,不是8比特的整数倍,采用4个reserved bit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LCG ID Num,2个LCG ID和4个reserved bit,共占用16bit,是6bit的整数倍)。
此实施例中,LCG ID也可以为LC ID或DRB ID,每个域占用的比特数只做示例,实际使用值可以与示例不同。
由于该BSR MAC CE的结构与现有标准里的BSR MAC CE的结构不同,UE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结构,并通过MAC子头里的不同的上行LC ID(LCID for UL-SCH)来区分两种结构;也可以由基站指示UE使用其中一种结构。
实施例4
采用多个BSR串联表达准确的TBS的另一方法(相对于实施例2中的Long BSR MACCE串联的另外一种方法,可以减小LCG ID的开销,且可以支持更细粒度的BSR上报,也可以按LC ID或DRB ID上报)。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Long BSR MAC CE的配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BSR上报中,UE可以按照LCG ID,LC ID or DRB ID上报BSR。每个ID所对应比特的后面可包含若干个Buffer Size,并由Length域指示所包含的Buffer Size数量。该LCG ID,LC IDorDRB ID对应的Buffer Size为其对应的多个Buffer Size之和。
实施例5
小区广播或基站向UE按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可支持的最大TBS值或最小TBS值,然后基于最大TBS值或最小TBS值确定Buffer size level表。
在实施例中,小区广播或基站向UE按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可支持的最大TBS值,UE和基站基于最大TBS值确定Buffer size level表。比如:对于实施例1中的三个Buffer size level表,小区广播最大TBS为967,则使用表3;小区广播最小TBS为1000,则使用表4;如果未广播,则使用表1。
实施例6
小区广播所使用的Buffer size level表指示,UE按照指示选择Buffer sizelevel表
比如:对于实施例1里的三张表,小区广播中指示使用表3,则UE和基站都按表3理解Buffer size level(Index)的值的含义。如果基站没广播指示,则默认按现有的表(表1)进行BSR上报。
实施例7
小区广播或基站向UE按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或粒度。UE和基站自动计算每个Buffer size level(Index)对应的Buffer size值
在实施例中,不引入新的Buffer size level,而是基于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及粒度自动计算Buffer size level(Index)对应的Buffer size值。比如基站向UE配置TBS的最小为2,粒度为2,则可计算出的Buffer size level(Index)对应的Buffer size值为:0,2,4,6,8,10...(0用于指示数据传输完成,或者数据缓冲区为空,不包括在Buffer size值的计算范围内);基站向UE配置TBS的最小为2,最大值为1000,则基站计算出的Buffer size步长为(1000-2)/30,floor((1000-2)/30),第一个可计算出的Buffer size level(Index)对应的Buffer size值为:floor(2+(1000-2)/30)或cell(2+(1000-2)/30)
其中,Floor表示下取整,cell表示上取整。
基站向UE配置TBS的最小,最大值,和/或粒度可以按LCG来配置,或者按照LC,DRB来配置;如果按照LC或DRB来配置,则UE按LC或DRB来上报BSR。
实施例8
定义更细粒度的BSR值,一个Buffer Size level表占用更多比特。
比如:一个Buffer Size level表占用2byte或3byte,与表1相比,可以表征更细粒度的BSR值。
具体使用哪个BSR表,可以由基站广播指示,或者基站向UE按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指示,也可以由UE自主选择,并通过MAC子头里的上行LC ID(LCID for UL-SCH)来区分
实施例9
预定义N个Buffer Size区间,且Buffer Size值为上报的多个区间值的累加结果。
比如: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1(Buffer Size区间0~1000)
UE上报值为XX:占用8bit;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2(Buffer Size区间1000~10000)
UE上报值为YY:占用4bit;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3(Buffer Size区间10000~100000)
UE上报值为ZZ:占用4bits;
则:上报的Buffer size值=ZZ*10000+YY*1000+XX 16bits做多能表达200000的值。
方式1: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1表示Buffer Size区间0~100000000
UE上报值为XX:占用8bit,间隔T3为524288(2的幂次)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2表示Buffer Size区间0~524288
UE上报值为YY:占用4bit,间隔T2为32768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3表示Buffer Size区间0~32768
UE上报值为ZZ:占用4bits,间隔T1为2048
则:UE上报的Buffer size值=ZZ*524288+YY*32768+XX*2048
方式2: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1现有的8比特表格
UE上报值为XX:占用8bit,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2表示Buffer Size区间0~T2*16
UE上报值为YY:占用4bit,间隔T2,T2为4096、16384、T1*16等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3表示Buffer Size区间0~T1*16
UE上报值为ZZ:占用4bits,间隔T1为256、512、768、1024、1536、2048等
则:UE上报的Buffer size值=ZZ+YY*T2+XX*T1
方式3: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1现有的8比特表格
UE上报值为XX:占用8bit,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2表示Buffer Size区间T~T*256,其中,T为间隔,T可以为256、512、768、1024、1536、2048等。
UE上报值为YY:占用8bit,
则:UE上报的Buffer size值=ZZ+YY
方式4: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1现有的8比特表格
UE上报值为XX:占用8bit,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2表示Buffer Size区间为从现有8比特表格中抽取出来的16取值作为间隔区间,可以等间隔,也可以不等间隔。
UE上报值为YY:占用4bit,
Buffer size levels Table 3表示Buffer Size区间为从现有8比特表格中抽取出来的16取值作为间隔区间,可以等间隔,也可以不等间隔。
UE上报值为ZZ:占用4bits,
则:UE上报的Buffer size值=ZZ+YY+XX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表格中各区间间隔的颗粒度不一定相同,例如:现有表格中在大值范围内间隔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在一实施例中,只定义大的表格,例如:buffser size值的间隔为1024,或者,65536,或,32768的大表,基站对每个逻辑信道配置BSR指示大表中index起始到结束的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下述buffser size值的公式也可以写为,
如果是三个表,假设表1中对应取值范围Z1~Z2,表2中对应取值范围Y1~Y2,表3中对应取值范围X1~X2,
UE上报的Buffer size值取值范围为:X1+Y1+Z1到X2+Y2+Z2
如果是两个表,假设表1中对应取值范围Z1~Z2,表2中对应取值范围Y1~Y2,
如果是两个表,UE上报的Buffer size值取值范围为:Y1+Z1到Y2+Z2。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表格可以颗粒度越来越小,也可以针对不同取值范围定义不同的表;也可以是一个legacy表格和其他新颗粒度的表格的组合。
在一实施例中,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集成于第一通信节点。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接收器810和上报模块820。
其中,第一接收器810,配置为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
上报模块820,基于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进行缓冲状态报告BSR上报。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所述参数以LC、LCG或DRB为粒度指示;
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为第二通信节点通过广播信令或UE专用信令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指示模块,配置为在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待传输业务对应的业务量信息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以逻辑信道LC、逻辑信道组LCG或专用无线承载DRB为粒度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节点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包括:BSR MAC CE中包含LC标识或DRB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进行BSR上报包括:
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BSR MAC CE中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其中,K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进行BSR上报包括:
BSR MAC CE中包括:LCG标识的数量,至少两个LCG标识,以及每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其中,每个BSR MAC CE中所包含的LCG标识的个数,与LCG标识的数量相同;LCG标识和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按照顺序一一对应;
同一个LCG标识在BSR MAC CE出现K次,则该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LCG标识对应的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LCG标识的数量和对应的LCG标识所占用的比特数并非8比特的整数倍,通过保留比特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中的最小比特数。
在一实施例中,BSR MAC CE中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和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指示域;K由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决定;
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对应的所有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其中,K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器,配置为在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目标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接收第二通信节点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值;
相应的,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最大TBS值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接收器,配置为在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目标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广播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指示信息、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和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相应的,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指示信息、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中的至少之一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四接收器,配置为在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目标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之前,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广播或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
相应的,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中的至少两个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每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至少占用两个字节。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预配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
根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其中,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等于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内缓冲数据量大小取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设置为实现图1所示应用于第一通通信节点的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本实施例中的信息传输装置集成于第二通信节点。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发送器910和第五接收器920。
其中,第一发送器910,配置为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第五接收器920,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六接收器,配置为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三通信节点指示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其中,所述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通信节点按照分组数据单元会话、服务质量QoS流或服务质量QoS子流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业务量信息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以LC、LCG或DRB为粒度指示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
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器,配置为在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之前,将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值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包括;
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所述BSR MAC CE中所述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器,配置为在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之前,将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所述参数以LC、LCG或DRB为粒度指示;
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为第二通信节点通过广播信令或UE专用信令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信节点以逻辑信道LC、逻辑信道组LCG或专用无线承载DRB为粒度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指示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第一通信节点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的BSR;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包括:BSR MAC CE中包含LC标识或DRB标识。
在一实施例中,进行BSR上报包括:
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BSR MAC CE中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其中,K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进行BSR上报包括:
BSR MAC CE中包括:LCG标识的数量,至少两个LCG标识,以及每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其中,每个BSR MAC CE中所包含的LCG标识的个数,与LCG标识的数量相同;LCG标识和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按照顺序一一对应;
同一个LCG标识在BSR MAC CE出现K次,则该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LCG标识对应的至少两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
在一实施例中,LCG标识的数量和对应的LCG标识所占用的比特数并非8比特的整数倍,通过保留比特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中的最小比特数。
在一实施例中,BSR MAC CE中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和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指示域;K由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决定;
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对应的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其中,K为正整数。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每个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至少占用两个字节。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预配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
根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其中,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等于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内缓冲数据量大小取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设置为实现图2所示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实施例的信息传输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设备,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和通信模块1030。该设备中处理器10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0中以一个处理器1010为例。该设备中存储器10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图10中以一个存储器1020为例。该设备的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和通信模块103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1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在该实施例中,该设备为可以为终端侧(比如,用户设备)。
存储器10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任意实施例的设备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信息传输装置中的第一接收器810和上报模块820)。存储器10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模块1030,配置为用于与其它通信节点进行通信交互。
在信息传输设备为第一通信节点的情况下,上述提供的设备可设置为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效果。
在信息传输设备为第二通信节点的情况下,上述提供的设备可设置为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基于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进行缓冲状态报告BSR上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的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设备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光盘(Compact Disk,CD))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通信节点,包括:
接收或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
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进行缓冲状态报告BSR上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所述参数以逻辑信道LC、逻辑信道组LCG或专用无线承载DRB为粒度指示;
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为第二通信节点通过广播信令或UE专用信令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所述待传输业务对应的业务量信息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LC、LCG或DRB为粒度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节点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所述以LC或DRB为粒度上报BSR包括:BSR MAC CE中包含LC标识或DRB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 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所述BSR MAC CE中所述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其中,K为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SR MAC CE中包括:LCG标识的数量,至少两个LCG标识,以及每个所述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所述LCG标识和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值按照顺序一一对应;
同一个LCG标识在BSR MAC CE出现K次,则该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所述LCG标识对应的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CG标识的数量和对应的LCG标识所占用的比特数并非8比特的整数倍,通过保留比特对齐8比特的整数倍中的最小比特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BSR MAC CE中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和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指示域;K由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数量指示域决定;
所述LCG标识、LC标识或DRB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对应的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第二通信节点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值;
所述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最大TBS值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广播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指示信息、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和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中的至少之一;
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的指示信息、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和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中的至少之一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所在小区广播或第二通信节点发送的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
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TBS最小值、所述TBS最大值和所述粒度中的至少两个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
每个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至少占用两个字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预配置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
根据所述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确定待传输业务采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
其中,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等于K个缓冲数据量大小区间内缓冲数据量大小取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16.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通信节点,包括:
将预先配置的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指示,BSR上报类型指示,BSR格式指示、支持特定BSR上报方式的指示;
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节点或第三通信节点指示的待传输业务的业务量信息特征;其中,所述业务量信息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业务量取值范围;应用层业务类型;期望使用的缓冲数据量大小级别表;期望BSR上报类型指示,期望使用的BSR格式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信节点按照分组数据单元会话、服务质量QoS流或服务质量QoS子流向第二通信节点指示业务量信息特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节点以LC、LCG或DRB为粒度指示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最大传输块大小TBS值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二通信节点基于所述缓冲数据量大小报告相关参数上报的BSR,包括;
同一媒体接入控制层MAC协议数据单元PDU或同一传输时间间隔TTI内包含K个BSR MAC控制单元CE;
一个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为K个所述BSR MAC CE中所述LCG标识对应的缓冲数据量大小值的总和;K为正整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按照逻辑信道、逻辑信道组或DRB配置的TBS最小值、TBS最大值和粒度发送至第一通信节点。
23.一种信息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块,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所述通信模块,配置为与其它通信节点进行通信交互;
所述存储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15或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权利要求1-15或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673790.6A 2021-12-31 2021-12-31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66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3790.6A CN115866580A (zh) 2021-12-31 2021-12-31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2/138293 WO2023124928A1 (zh) 2021-12-31 2022-12-12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3790.6A CN115866580A (zh) 2021-12-31 2021-12-31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6580A true CN115866580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3790.6A Pending CN115866580A (zh) 2021-12-31 2021-12-31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6580A (zh)
WO (1) WO20231249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4475B (zh) * 2023-12-08 2024-05-14 江苏云工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边缘云存储的智能管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771B (zh) * 2010-06-21 2015-08-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缓冲区状态上报的方法及系统
CN102547669B (zh) * 2012-02-10 2014-12-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数据缓存状态上报及上行资源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03889066B (zh) * 2014-03-12 2017-10-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智能电网通信中精细上行资源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4928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2876B (zh)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4827987B (zh) 资源分配方法、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
CN102685895B (zh) 一种上行数据的调度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298117B (zh) 一种时频资源的指示及确认方法和装置
EP1756975B1 (en) Notificat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59532B2 (en) User equipment, network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2938690B (zh) 应答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2035807B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通知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8811154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1107010B (zh) 传输控制方法和装置
US89646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cell broadcast message
CN104378825A (zh) 一种上报缓存状态报告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98119B (zh) 一种时频资源的指示及确认方法和装置
CN102892145A (zh)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CN110139388B (zh) 缓冲区状态的上报、数据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1741707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1771942B (zh)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分组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595444A (zh) 调度方法、判断链路不平衡的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5866580A (zh) 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83914B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及系统
CN110495119B (zh) 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终端
CN107820216B (zh) 基于sc-mtch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521224B (zh) 直连通信的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CN104995932B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59808B (zh) 媒体接入控制层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