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64411A -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64411A
CN115864411A CN202310034667.2A CN202310034667A CN115864411A CN 115864411 A CN115864411 A CN 115864411A CN 202310034667 A CN202310034667 A CN 202310034667A CN 115864411 A CN115864411 A CN 115864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power flow
distribution entropy
flow distribution
system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346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静波
贾勇勇
贾宇乔
李铮
朱鑫要
李文博
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346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64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64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64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能够提升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的效率,并提高选址定容评估的准确性,从而使线间潮流控制器充分发挥控制线路潮流的作用,使系统潮流分布均匀,缓解线路重载的问题,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交流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第三代柔性交流输电(FACTS,FlexibleAC Transmission Systems)设备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Unified PowerFlow Controller)在我国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应用,为提升电网输电能力、增强局部电网稳定性做出了较大贡献。线间潮流控制器(IPFC,Interline PowerFlow Controller)也是新一代潮流控制功能极为强大的柔性交流输电装置,可对多回共廊输电线路的潮流进行准确、灵活地控制,从而均衡各输电通道潮流,提升稀缺廊道资源的输电效率。此外,IPFC还能够通过自身拓扑结构的切换在所控线路发生故障后利用剩余线路上的换流器继续对系统潮流的进行控制,避免故障后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因此,IPFC对于解决已有负荷密集型电网中由潮流分布不均而引起的输电瓶颈问题以及提升电网柔性控制程度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现有技术中,IPFC一方面可以控制系统有功潮流,另一方面也可对系统提供无功支撑。但是对于如何有效确定IPFC的安装位置的相关研究尚不深入,相关评估指标有效性不足,需要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确定IPFC的选址定容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的效率,并提高选址定容评估的准确性,从而使线间潮流控制器充分发挥控制线路潮流的作用,使系统潮流分布均匀,缓解线路重载的问题,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包括:
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
优选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
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优选地,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确定系统潮流是否收敛;
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优选地,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根据公式(1)计算系统潮流分布熵: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21
其中,V代表系统潮流分布熵,m代表电力系统中的起始线路编号,q代表电力系统中的终止线路编号,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22
代表电力系统中的平均负载率,pm代表系统潮流在每条线路的概率。
优选地,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包括:
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的第一目标线路;
将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的第二目标线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装置,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确定模块,用于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
优选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优选地,第二计算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系统潮流是否收敛;
计算子单元,用于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优选地,计算子单元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根据公式(1)计算系统潮流分布熵: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31
其中,V代表系统潮流分布熵,m代表电力系统中的起始线路编号,q代表电力系统中的终止线路编号,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32
代表电力系统中的平均负载率,pm代表系统潮流在每条线路的概率。
优选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的第一目标线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的第二目标线路。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能够提升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的效率,并提高选址定容评估的准确性,从而使线间潮流控制器充分发挥控制线路潮流的作用,使系统潮流分布均匀,缓解线路重载的问题,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前后电力系统的功率分布变化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提供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为了更清楚的阐述本方案,先对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电力系统包括多条输电线路和线间潮流控制器,为了充分发挥线间潮流控制器控制线路潮流的作用,使系统潮流分布均匀,缓解线路重载的问题,提高输电线路利用率,需要确定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路线。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选址定容方法可以包括:
S110、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可以在具备电力系统仿真能力的软件中构建所研究的电力系统模型,然后在电力系统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之前,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利用仿真软件的潮流计算功能对每次断开后的系统潮流进行计算,再分别对应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直至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都断开一次,得到各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利用PSASP(Power SystemAnalysis SoftwarePackage)、Matlab等仿真软件中的可视化仿真工具simulink实现潮流计算功能。
S120、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潮流分布熵越大,则该条线路导致系统不均衡的程度就越严重,并需要进行潮流控制;相反,潮流分布熵越小,则该条线路导致系统不均衡的程度就越低,即可以承担一定的功率波动,因此,可以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使得电力系统在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之后,当电力系统发生线路故障后,线间潮流控制器可以及时控制潮流重载的部分线路,进而缓解线路重载的问题,提高输电线路利用率。
以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通过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能够提升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的效率,并提高选址定容评估的准确性,从而使线间潮流控制器充分发挥控制线路潮流的作用,使系统潮流分布均匀,缓解线路重载的问题,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10中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
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后,可以根据电力系统发电、拓扑结构、运行数据和负荷数据等进行潮流计算,得到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进而计算出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需要说明的是,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熵可以描述电力系统在某一确定状态下潮流的分布规律,分布越均匀系统越稳定。
更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步骤中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系统潮流是否收敛;
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计算出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后,先判断潮流计算是否收敛,若潮流计算收敛,则进一步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可以理解的是,若潮流计算不收敛,则不计算潮流分布熵。
更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步骤中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根据公式(1)计算系统潮流分布熵: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71
其中,V代表系统潮流分布熵,m代表电力系统中的起始线路编号,q代表电力系统中的终止线路编号,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72
代表电力系统中的平均负载率,pm代表系统潮流在每条线路的概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潮流在每条线路的概率pm,可以通过将计算出的系统潮流等比例分成若干区间段,并计算各条线路位于各个区间段的概率得到;平均负载率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73
可以根据电力系统中所有线路的负载率求平均值得到。进而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的第一目标线路;
将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的第二目标线路。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可以准确控制线路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因此,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的第一目标线路;同时,由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只能控制线路的无功功率,一般不参与线路控制,因此,将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的第二目标线路。如此,使得原系统潮流较重的部分线路在加入潮流控制器后传输功率减小,原系统潮流较轻的部分线路在加入潮流控制器后传输功率增大,进而使系统整体潮流分布更为均衡,线路重载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线路容量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为展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的有效性,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基于matpower使用IEEE(中文全称: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英文全称:Institute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标准118节点电力系统进行仿真,同时,为了简便起见,以两换流器线间潮流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首先,在电力系统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之前,分别计算电力系统中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接着,根据计算结果,选择系统潮流分布熵较大的线路36作为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选择与线路36相邻的线路54作为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然后,基于相同的控制参数,在电力系统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之后,再次计算电力系统中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前后电力系统的功率分布变化图。如图3可知,原系统潮流较重的部分线路在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控制后传输功率减小,原系统潮流较轻的部分线路在加入线间潮流控制器控制后传输功率增大,系统整体潮流分布更为均衡,线路重载的情况得到一定缓解,线路容量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装置。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选址定容装置可以包括:
计算模块100,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确定模块200,用于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计算模块100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计算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系统潮流是否收敛;
计算子单元,用于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更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计算子单元在确定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根据公式(1)计算系统潮流分布熵: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91
其中,V代表系统潮流分布熵,m代表电力系统中的起始线路编号,q代表电力系统中的终止线路编号,
Figure BDA0004048795490000092
代表电力系统中的平均负载率,pm代表系统潮流在每条线路的概率。
可选的,上述实施例中,确定模块200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的第一目标线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的第二目标线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执行相关操作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 S I 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Unit)、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或者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
根据所述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确定所述系统潮流是否收敛;
在确定所述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确定所述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根据公式(1)计算系统潮流分布熵:
Figure FDA0004048795480000011
其中,V代表系统潮流分布熵,m代表电力系统中的起始线路编号,q代表电力系统中的终止线路编号,
Figure FDA0004048795480000012
代表电力系统中的平均负载率,pm代表系统潮流在每条线路的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址定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包括:
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的第一目标线路;
将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的第二目标线路。
6.一种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确定模块,用于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和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目标线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址定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将电力系统中的每条线路依次断开,并分别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选址定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计算单元包括:
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系统潮流是否收敛;
计算子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选址定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子单元在确定所述系统潮流收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系统潮流,计算每条线路断开时的系统潮流分布熵,包括:
根据公式(1)计算系统潮流分布熵:
Figure FDA0004048795480000031
其中,V代表系统潮流分布熵,m代表电力系统中的起始线路编号,q代表电力系统中的终止线路编号,
Figure FDA0004048795480000032
代表电力系统中的平均负载率,pm代表系统潮流在每条线路的概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选址定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最大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主控线路的第一目标线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具有最小系统潮流分布熵的对应线路确定为用于安装线间潮流控制器的辅控线路的第二目标线路。
CN202310034667.2A 2023-01-10 2023-01-10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864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4667.2A CN115864411A (zh) 2023-01-10 2023-01-10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34667.2A CN115864411A (zh) 2023-01-10 2023-01-10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64411A true CN115864411A (zh) 2023-03-28

Family

ID=8565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34667.2A Pending CN115864411A (zh) 2023-01-10 2023-01-10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644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3245A (zh) 基于混合雾计算的无线接入网络及其资源调配方法
CN104794541B (zh) 一种基于模拟退火和锥优化的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
SE1551671A1 (sv) Converter station power set point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WO2014036209A2 (e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loss reduction with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 control
CN108667005B (zh) 一种计及新能源影响的电网静动态结合脆弱性评估方法
Cheng et al. Optimal DC-segmentation for multi-infeed HVDC systems based on stability performance
Li et al. Novel MTDC droop scheme with decoupled power control for enhancing frequency stabilities of weak AC systems
Lin et al. A two-layer frequency control method for large-scale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clusters
Gao et al. An Efficient Half-Bridge MMC Model for EMTP-Type Simulation Based on Hybrid Numerical Integration
CN115864411A (zh) 用于线间潮流控制器的选址定容方法及装置
CN103618322A (zh) 一种面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动态无功效能量化评估方法
CN112152184A (zh)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元器件冗余数量确定方法
CN116307110A (zh) 一种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聚合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81434B (zh)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5693745A (zh) 一种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控制方法和装置
Kawabe et al. Improvement of transient stability and short‐term voltage stability by rapid control of batteries on EHV network in power systems
CN111626591B (zh) 一种柔性台区的风险评估方法
CN110611335B (zh) 一种考虑电力系统和信息系统联合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58687A (zh) 一种确定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的方法
CN107634513A (zh) Mmc换流站接入直流电网的控制方法及控制器
de la Rubia Herrera et al.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of MVDC system in a distribution grid compared to a UPFC system
CN109327051A (zh) 交直流配电网设计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887005B (zh) 一种交直流电力系统仿真建模方法、装置
CN117200278B (zh) 涉及储能的新能源输电网规划方法、规划模型构建方法
CN110311384A (zh) 电力系统动态无功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