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3510B -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3510B
CN115843510B CN202211669864.3A CN202211669864A CN115843510B CN 115843510 B CN115843510 B CN 115843510B CN 202211669864 A CN202211669864 A CN 202211669864A CN 115843510 B CN115843510 B CN 115843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tilizer
driving wheel
fertilizing
cor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698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3510A (zh
Inventor
王春吉
曹宏鑫
秦海龙
杨力
王文彬
周艳
李长亚
金鑫
刘洪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GRAIN OIL CROP TECHNOLOGY DIRECTION S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GRAIN OIL CROP TECHNOLOGY DIRECTION S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GRAIN OIL CROP TECHNOLOGY DIRECTION STATION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GRAIN OIL CROP TECHNOLOGY DIRECTION STATION
Priority to CN2022116698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3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3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3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3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3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Fertiliz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领域。本发明包括装置本体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的施肥机构,施肥机构包括外壳、动力组件、施肥组件以及掩埋组件,通过施肥组件与掩埋组件进行配合,能够使由于二者是同一驱动电机驱动的,所以二者的运动是同步的,所以掩埋组件能够在装置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精准地在施肥组件刚施肥的地方进行掩埋,所以在后续播种的时候,能够精准地找到施肥的地方,实现精准施肥,肥料在种子周围,提高了肥料的利用度。

Description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指玉米和大豆间套作种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了两种作物之间的种间互惠,通过高大作物玉米与矮小作物大豆之间的时间、 空间格局合理搭配, 实现光、热、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中为保证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正常生长,需要使用施肥装置定期进行施肥。
在公开号“CN114793578A”公开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施肥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上端贯穿安装有抛洒件,所述机壳的上方安装有落肥件,所述落肥件位于抛洒件的上方,所述落肥件的上方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抛洒件相连接,所述机壳的前后端面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机壳的侧面中部与落肥件之间安装有牵引架。
现有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在进行施种肥以及追肥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精准施肥和均匀施肥,而且施肥过后,肥料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造成施肥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在进行施种肥以及追肥的过程中,无法实现精准施肥和均匀施肥,而且施肥过后,肥料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造成施肥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为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底部的施肥机构;
所述施肥机构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施肥机构相互平行,通过双向液压组件连接,所述施肥机构包括外壳、动力组件、施肥组件以及掩埋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传动轮、传动带、齿轮、从动传动轮一、从动传动轮二以及曲柄滑块部,所述主传动轮、从动传动轮一以及从动传动轮二活动设置在外壳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主传动轮上,所述主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从动传动轮一进行传动,所述从动传动轮二通过传动带与从动传动轮一进行传动,每个所述从动传动轮一以及从动传动轮二连接一个齿轮,每个与从动传动轮一以及从动传动轮二相连的所述齿轮旁设置有与其啮合的齿轮,每个所述齿轮通过连接轴连接一个曲柄滑块部;
其中,通过设置两个施肥机构,两个所述施肥机构相互平行,肥组件以及掩埋组件也一一对应,能够进行不同田垄间的工作,在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的过程中,能够对两个不同的田垄进行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够多肥一施,一施两用,前施后用,实现一次施肥,玉米、大豆共同享用,实现底(种)追合一,前施后用,生物肥化肥结合,提高施肥效果;
其中,底(种)追合一为底肥、种肥和追肥三者合一。
所述施肥组件包括夹块、气囊、输气管、单向阀、连接管以及撒料箱,两个相邻的所述曲柄滑块部的输出端各连接一个夹块,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两个夹块之间,所述气囊上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气囊与撒料箱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撒料箱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开合板,开合板可活动,其承重略大于肥料的重量;
其中,通过设置夹块、气囊、输气管、单向阀、连接管以及撒料箱,在需要进行肥料撒出时,驱动电机旋转带动主传动轮,主传动轮带动从动传动轮一,从动传动轮二带动齿轮,两个齿轮旋转方向相反,分别带动两个曲柄滑块部的滑块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相连的夹块进行相合运动,挤压中间的气囊,此时单向阀处于密封状态,气囊中的气压配合肥料自身的重量使撒料箱开口处的开合板打开,内部的肥料从开口处掉落,能够实现稳定的肥料输出,且气囊的饱和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较为精准的把控施肥量,使得每个种子那一片的肥料量大致相同,实现精准施肥,施肥均匀,提高施肥效率,而且能够根据气囊的不同进行不同施肥量的控制。
所述掩埋组件包括连接块以及活动板,另两个相邻的所述曲柄滑块部各通过一个连接块与一个活动板连接;
其中,通过设置连接块以及活动板,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配合曲柄滑块部,同样当两个滑块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相连的活动板进行相合运动,将活动板两侧的土填回沟道内,将沟道刚施肥的地方重新填回土,保持施肥过后肥料能够迅速隔绝空气,防止一些易挥发的肥料在空气中过早挥发,提高了施肥效果。
而且,通过施肥组件与掩埋组件进行配合,能够使由于二者是同一驱动电机驱动的,所以二者的运动是同步的,所以掩埋组件能够在装置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精准地在施肥组件刚施肥的地方进行掩埋,所以在后续播种的时候,能够精准地找到施肥的地方,在沟道中,会有很明显的厚度差别,播种时可以选择手动播种,或者继续使用本装置进行播种,将肥料箱内部的肥料换成种子,可以实现精准施肥,肥料在种子周围,提高了肥料的利用度。
优选地,所述外壳内部中空,所述外壳内部为传动腔室,传动腔室中主要设置的是齿轮以及曲柄滑块部。
优选地,所述曲柄滑块部包括旋转盘、连杆以及滑块,所述旋转盘连接在齿轮上,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旋转盘,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滑块,所述传动腔室内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与导轨活动配合;
其中,曲柄滑块部的旋转盘随着齿轮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连杆带动滑块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优选地,所述输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输入端设置有防尘网;
其中,气泵进行抽气,气泵抽外界的空气进入气囊,且防尘网能够防止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气囊,防止堵塞,小颗粒的杂质能够直接被气泵输出的气体清理。
优选地,所述装置本体包括行进部、肥料箱、开沟器以及机架,所述行进部、肥料箱以及开沟器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行进部以及开沟器位于机架底部,所述肥料箱位于机架上方。
优选地,所述肥料箱通过连通部与撒料箱连通,所述开沟器、撒料箱以及掩埋组件位于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施肥机构中,施肥组件靠近开沟器;
其中,开沟器靠近的一边为装置的前方,顺序为开沟器开沟,施肥组件施肥,掩埋组件掩埋。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
检查施肥装置,其中,单向阀、气泵、驱动电机以及行进部能否正常工作,并将装置本体移动到田间,将肥料放入肥料箱;
S2、开沟;
装置的行进部进行匀速行进,底部的开沟器将田垄中心形成一条沟道,开沟后的土位于活动板两侧;
S3、施肥;
在装置进行行进的过程中,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旋转带动主传动轮,主传动轮带动从动传动轮一,从动传动轮一以及从动传动轮二带动齿轮,两个齿轮旋转方向相反,分别带动两个曲柄滑块部的滑块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相连的夹块进行相合运动,挤压中间的气囊,此时单向阀处于密封状态,气囊中的气压使撒料箱内部的肥料从开口处掉落,进行施肥;
S4、掩埋;
装置继续向前行进,当掩埋组件行进到施肥的地方时,同S的过程,两个曲柄滑块部的滑块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相连的活动板进行相合运动,将活动板两侧的土填回沟道内;
S5、再充气;
当两个滑块进行相离运动时,与滑块相连的夹块进行相离运动,此时,单向阀流通,气泵使气囊重新充气;
S6、结束;
施肥结束,将施肥装置移离田间。
其中,在工作过程中,重复按顺序进行S3、S4以及S5,S5完成后,再进行S3,多个循环进行施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夹块、气囊、输气管、单向阀、连接管以及撒料箱,在需要进行肥料撒出时,驱动电机旋转带动主传动轮,主传动轮带动从动传动轮一,从动传动轮二带动齿轮,两个齿轮旋转方向相反,分别带动两个曲柄滑块部的滑块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相连的夹块进行相合运动,挤压中间的气囊,此时单向阀处于密封状态,气囊中的气压配合肥料自身的重量使撒料箱开口处的开合板打开,内部的肥料从开口处掉落,能够实现稳定的肥料输出,且气囊的饱和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较为精准的把控施肥量,使得每个种子那一片的肥料量大致相同,实现精准施肥,施肥均匀,提高施肥效率,而且能够根据气囊的不同进行不同施肥量的控制。
2、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块以及活动板,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配合曲柄滑块部,同样当两个滑块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相连的活动板进行相合运动,将活动板两侧的土填回沟道内,将沟道刚施肥的地方重新填回土,保持施肥过后肥料能够迅速隔绝空气,防止一些易挥发的肥料在空气中过早挥发,提高了施肥效果。
3、本发明通过施肥组件与掩埋组件进行配合,能够使由于二者是同一驱动电机驱动的,所以二者的运动是同步的,所以掩埋组件能够在装置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精准地在施肥组件刚施肥的地方进行掩埋,所以在后续播种的时候,能够精准地找到施肥的地方,在沟道中,会有很明显的厚度差别,播种时可以选择手动播种,或者继续使用本装置进行播种,将肥料箱内部的肥料换成种子,可以实现精准施肥,肥料在种子周围,提高了肥料的利用度。
4、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施肥机构,两个所述施肥机构相互平行,肥组件以及掩埋组件也一一对应,能够进行不同田垄间的工作,在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的过程中,能够对两个不同的田垄进行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够多肥一施,一施两用,前施后用,实现一次施肥,玉米、大豆共同享用,实现底(种)追合一,前施后用,生物肥化肥结合,提高施肥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施肥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施肥组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施肥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B-B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2中C-C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图5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流程示意。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10、装置本体;120、行进部;130、肥料箱;140、开沟器;150、机架;210、外壳;220、驱动电机;230、主传动轮;240、传动带;250、齿轮;260、曲柄滑块部;270、从动传动轮一;310、双向液压组件;320、夹块;330、气囊;340、输气管;350、单向阀;360、撒料箱;370、开口;380、开合板;390、连接管;410、连接块;420、活动板;510、旋转盘;520、连杆;530、滑块;540、导轨;550、气泵;560、防尘网;610、传动腔室;620、连通部。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实施列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10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110底部的施肥机构;
施肥机构设有两个,且两个施肥机构相互平行,通过双向液压组件310连接,施肥机构包括外壳210、动力组件、施肥组件以及掩埋组件,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20、主传动轮230、传动带240、齿轮250、从动传动轮一270、从动传动轮二以及曲柄滑块部260,主传动轮230、若干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活动设置在外壳210上,驱动电机220的输出端连接在主传动轮230上,主传动轮230通过传动带240与从动传动轮一270进行传动,从动传动轮二通过传动带240与从动传动轮一270进行传动,每个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连接一个齿轮250,每个与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相连的齿轮250旁设置有与其啮合的齿轮250,每个齿轮250通过连接轴280连接一个曲柄滑块部260;
其中,通过设置两个施肥机构,两个施肥机构相互平行,肥组件以及掩埋组件也一一对应,能够进行不同田垄间的工作,在玉米与大豆复合种植的过程中,能够对两个不同的田垄进行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够多肥一施,一施两用,前施后用,实现一次施肥,玉米、大豆共同享用,实现底(种)追合一,前施后用,生物肥化肥结合,提高施肥效果。
施肥组件包括夹块320、气囊330、输气管340、单向阀350、连接管390以及撒料箱360,两个相邻的曲柄滑块部260的输出端各连接一个夹块320,外壳210底部设置有气囊330,气囊330位于两个夹块320之间,气囊330上设置有输气管340,输气管340上设置有单向阀350,气囊330与撒料箱360之间通过连接管390连通,撒料箱360底部设置有开口370,开口370处设置有开合板380,开合板380可活动,其承重略大于肥料的重量;
其中,通过设置夹块320、气囊330、输气管340、单向阀350、连接管390以及撒料箱360,在需要进行肥料撒出时,驱动电机220旋转带动主传动轮230,主传动轮230带动从动传动轮一270,从动传动轮二带动齿轮250,两个齿轮250旋转方向相反,分别带动两个曲柄滑块部260的滑块530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夹块320进行相合运动,挤压中间的气囊330,此时单向阀350处于密封状态,气囊330中的气压配合肥料自身的重量使撒料箱360开口370处的开合板380打开,内部的肥料从开口370处掉落,能够实现稳定的肥料输出,且气囊330的饱和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较为精准的把控施肥量,使得每个种子那一片的肥料量大致相同,实现精准施肥,施肥均匀,提高施肥效率,而且能够根据气囊330的不同进行不同施肥量的控制。
掩埋组件包括连接块410以及活动板420,另两个相邻的曲柄滑块部260各通过一个连接块410与一个活动板420连接;
其中,通过设置连接块410以及活动板420,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220配合曲柄滑块部260,同样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活动板420进行相合运动,将活动板420两侧的土填回沟道内,将沟道刚施肥的地方重新填回土,保持施肥过后肥料能够迅速隔绝空气,防止一些易挥发的肥料在空气中过早挥发,提高了施肥效果。
而且,通过施肥组件与掩埋组件进行配合,能够使由于二者是同一驱动电机220驱动的,所以二者的运动是同步的,所以掩埋组件能够在装置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精准地在施肥组件刚施肥的地方进行掩埋,所以在后续播种的时候,能够精准地找到施肥的地方,在沟道中,会有很明显的厚度差别,播种时可以选择手动播种,或者继续使用本装置进行播种,将肥料箱130内部的肥料换成种子,可以实现精准施肥,肥料在种子周围,提高了肥料的利用度。
外壳210内部中空,外壳210内部为传动腔室610,传动腔室610中主要设置的是齿轮250以及曲柄滑块部260。
曲柄滑块部260包括旋转盘510、连杆520以及滑块530,旋转盘510连接在齿轮250上,连杆520一端连接旋转盘510,连杆520另一端连接滑块530,传动腔室610内部设置有导轨540,滑块530与导轨540活动配合;
本实施例中,曲柄滑块部260的旋转盘510随着齿轮250旋转,在旋转过程中,连杆520带动滑块530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输气管340远离气囊330的一端设置有气泵550,气泵550输入端设置有防尘网560;
本实施例中,气泵550进行抽气,气泵550抽外界的空气进入气囊330,且防尘网560能够防止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气囊330,防止堵塞,小颗粒的杂质能够直接被气泵550输出的气体清理。
装置本体110包括行进部120、肥料箱130、开沟器140以及机架150,行进部120、肥料箱130以及开沟器140均设置在机架150上,行进部120以及开沟器140位于机架150底部,肥料箱130位于机架150上方。
肥料箱130通过连通部620与撒料箱360连通,开沟器140、撒料箱360以及掩埋组件位于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施肥机构中,施肥组件靠近开沟器140;
本实施例中,开沟器140靠近的一边为装置的前方,顺序为开沟器140开沟,施肥组件施肥,掩埋组件掩埋。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
检查施肥装置,其中,单向阀350、气泵550、驱动电机220以及行进部120能否正常工作,并将装置本体110移动到田间,将肥料放入肥料箱130;
S2、开沟;
装置的行进部120进行匀速行进,底部的开沟器140将田垄中心形成一条沟道,开沟后的土位于活动板420两侧;
S3、施肥;
在装置进行行进的过程中,启动驱动电机220,驱动电机220旋转带动主传动轮230,主传动轮230带动从动传动轮一270,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带动齿轮250,两个齿轮250旋转方向相反,分别带动两个曲柄滑块部260的滑块530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夹块320进行相合运动,挤压中间的气囊330,此时单向阀350处于密封状态,气囊330中的气压使撒料箱360内部的肥料从开口370处掉落,进行施肥;
S4、掩埋;
装置继续向前行进,当掩埋组件行进到施肥的地方时,同S3的过程,两个曲柄滑块部260的滑块530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活动板420进行相合运动,将活动板420两侧的土填回沟道内;
S5、再充气;
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离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夹块320进行相离运动,此时,单向阀350流通,气泵550使气囊330重新充气;
S6、结束;
施肥结束,将施肥装置移离田间。
其中,在工作过程中,重复按顺序进行S3、S4以及S5,S5完成后,再进行S3,多个循环进行施肥。
本实施例中,关于施肥量,为充分发挥大豆的固氮能力,提高作物的肥料利用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亩施氮量比单作玉米、单作大豆的总施氮量可降低4公斤,须保证玉米单株施氮量与单作相同。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区的玉米选用高氮缓控释肥,每亩施用50~65公斤(折合纯氮14~18公斤/亩,如N‒P2O5‒K2O=28‒8‒6),大豆选用低氮缓控释肥,每亩施用15~20公斤(折合纯氮2.0~3.0公斤/亩,如N‒P2O5‒K2O=14‒15‒14)。
大豆-玉米带状套作区播种玉米时每亩施20~25公斤玉米专用复合肥(N‒P2O5‒K2O=28‒8‒6);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机播大豆,距离玉米行20~25厘米处每亩追施复合肥40~50公斤(折合纯氮6~7公斤/亩,如N‒P2O5‒K2O=14‒15‒14),实现玉米大豆肥料共用。
带状复合种植下的玉米、大豆氮磷钾施肥需统筹考虑,不按传统单作施肥习惯,且需结合播种施肥机一次性完成播种施肥作业,根据各生态区气候土壤与生产特性差异,可采用以下几种施肥方式:
1、采用一次性施肥方式,在播种时以种肥形式全部施入,肥料以玉米、大豆专用缓释肥或复合肥为主,如玉米专用复合肥或控释肥(如N‒P2O5‒K2O=28‒8‒6),每亩50-70公斤;大豆专用复合肥(如N‒P2O5‒K2O=14‒15‒14),每亩15-20公斤;施肥量参照下表:
2、底肥+种肥,适合需要整地的春玉米间春大豆模式,底肥采用全田撒施低氮复合肥(如N‒P2O5‒K2O=14‒15‒14),用氮量以大豆需氮量为上限(每亩不超过4公斤纯氮);播种时,利用施肥播种机对玉米添加种肥,玉米种肥以缓释肥为主,施肥量参照当地单作玉米单株用肥量,大豆不添加种肥。另一种是种肥+追肥,适合不整地的夏玉米带状间作夏大豆,播种时,大豆施用低氮量复合肥,玉米按当地单作玉米总需氮量的一半(每亩6~9公斤纯氮)施加玉米专用复合肥;待玉米大喇叭口期时,追施尿素或玉米专用复合肥(每亩6~9公斤纯氮)。计算方法:亩用肥量(公斤/亩)=每亩施纯氮量×100/复合肥含氮百分率;每个播种单体10米下肥量(公斤/10米)=【亩用肥量×10米×平均行距(厘米)/100(换算成米)】/667平方米;按每亩种肥12公斤纯氮计,每增加(减少)1公斤纯氮,每10米下肥量增加(减少)75克;
3、采用种肥与追肥两段式施肥方式,即玉米播种时每亩施25公斤玉米专用复合肥(N‒P2O5‒K2O=28‒8‒6),玉米大喇叭口期将玉米追肥和大豆底肥结合施用,每亩施纯氮7~9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氯化钾3~5公斤,肥料选用氮磷钾含量与此配比相当的颗粒复合肥,如N‒P2O5‒K2O=14‒15‒14,每亩施用45公斤,在玉米带外侧15~25厘米处开沟施入,或利用2BYSF-3型大豆施肥播种机同步完成施肥播种作业。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10)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110)底部的施肥机构;
所述施肥机构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施肥机构相互平行,通过双向液压组件(310)连接,所述施肥机构包括外壳(210)、动力组件、施肥组件以及掩埋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20)、主传动轮(230)、传动带(240)、齿轮(250)、从动传动轮一(270)、从动传动轮二以及曲柄滑块部(260),所述主传动轮(230)、若干所述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活动设置在外壳(210)上,所述驱动电机(220)的输出端连接在主传动轮(230)上,所述主传动轮(230)通过传动带(240)与从动传动轮一(270)进行传动,所述从动传动轮二通过传动带(240)与从动传动轮一(270)进行传动,每个所述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连接一个齿轮(250),每个与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相连的所述齿轮(250)旁设置有与其啮合的齿轮(250),每个所述齿轮(250)通过连接轴(280)连接一个曲柄滑块部(260);
所述施肥组件包括夹块(320)、气囊(330)、输气管(340)、单向阀(350)、连接管(390)以及撒料箱(360),两个相邻的所述曲柄滑块部(260)的输出端各连接一个夹块(320),所述外壳(210)底部设置有气囊(330),所述气囊(330)位于两个夹块(320)之间,所述气囊(330)上设置有输气管(340),所述输气管(340)上设置有单向阀(350),所述气囊(330)与撒料箱(360)之间通过连接管(390)连通,所述撒料箱(360)底部设置有开口(370),所述开口(370)处设置有开合板(380),开合板(380)可活动,其承重大于肥料的重量,气囊(330)中的气压配合肥料自身的重量使撒料箱(360)开口(370)处的开合板(380)打开,肥料箱(130)通过连通部(620)与撒料箱(360)连通;
所述掩埋组件包括连接块(410)以及活动板(420),另两个相邻的所述曲柄滑块部(260)各通过一个连接块(410)与一个活动板(4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0)内部中空,所述外壳(210)内部为传动腔室(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滑块部(260)包括旋转盘(510)、连杆(520)以及滑块(530),所述旋转盘(510)连接在齿轮(250)上,所述连杆(520)一端连接旋转盘(510),所述连杆(520)另一端连接滑块(530),所述传动腔室(610)内部设置有导轨(540),所述滑块(530)与导轨(540)活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340)远离气囊(330)的一端设置有气泵(550),所述气泵(550)输入端设置有防尘网(5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10)包括行进部(120)、肥料箱(130)、开沟器(140)以及机架(150),所述行进部(120)、肥料箱(130)以及开沟器(140)均设置在机架(150)上,所述行进部(120)以及开沟器(140)位于机架(150)底部,所述肥料箱(130)位于机架(150)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140)、撒料箱(360)以及掩埋组件位于一条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机构中,施肥组件靠近开沟器(1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
检查施肥装置,其中,单向阀(350)、气泵(550)、驱动电机(220)以及行进部(120)能否正常工作,并将装置本体(110)移动到田间,将肥料放入肥料箱(130);
S2、开沟
装置的行进部(120)进行匀速行进,底部的开沟器(140)将田垄中心形成一条沟道,开沟后的土位于活动板(420)两侧;
S3、施肥
在装置进行行进的过程中,启动驱动电机(220),驱动电机(220)旋转带动主传动轮(230),主传动轮(230)带动从动传动轮一(270),从动传动轮一(270)以及从动传动轮二带动齿轮(250),两个齿轮(250)旋转方向相反,分别带动两个曲柄滑块部(260)的滑块(530)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夹块(320)进行相合运动,挤压中间的气囊(330),此时单向阀(350)处于密封状态,气囊(330)中的气压使撒料箱(360)内部的肥料从开口(370)处掉落,进行施肥;
S4、掩埋
装置继续向前行进,当掩埋组件行进到施肥的地方时,同S3的过程,两个曲柄滑块部(260)的滑块(530)进行相合相离运动,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合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活动板(420)进行相合运动,将活动板(420)两侧的土填回沟道内;
S5、再充气
当两个滑块(530)进行相离运动时,与滑块(530)相连的夹块(320)进行相离运动,此时,单向阀(350)流通,气泵(550)使气囊(330)重新充气;
S6、结束
施肥结束,将施肥装置移离田间。
CN202211669864.3A 2022-12-25 2022-12-25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5843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9864.3A CN115843510B (zh) 2022-12-25 2022-12-25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69864.3A CN115843510B (zh) 2022-12-25 2022-12-25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3510A CN115843510A (zh) 2023-03-28
CN115843510B true CN115843510B (zh) 2023-09-08

Family

ID=85654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69864.3A Active CN115843510B (zh) 2022-12-25 2022-12-25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3510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2944A (ja) * 2006-09-21 2008-04-03 Keiki Oshida 播種機
JP3189548U (ja) * 2013-12-20 2014-03-20 正一 黒澤 電動施肥装置
CN208768413U (zh) * 2018-08-10 2019-04-23 青岛理工大学 精量种肥同施浅埋滴灌铺管与覆膜集成的农机装备和拖拉机
CN110402645A (zh) * 2019-09-12 2019-11-05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气助式分层深施肥机及使用方法
CN210519426U (zh) * 2019-07-30 2020-05-15 扎赉特旗兴义农丰农牧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种子的精量播种装置
CN111480426A (zh) * 2020-04-29 2020-08-04 杨贵娟 一种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排种装置
CN113016307A (zh) * 2021-03-03 2021-06-25 马边青山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农田土壤改良的自动施肥装置
CN114342622A (zh) * 2022-02-22 2022-04-15 刘子龙 一种应用于现代农业的土地施肥设备
CN114600612A (zh) * 2022-03-28 2022-06-10 白城师范学院 一种农业的管理型自动化施肥设备
CN216752717U (zh) * 2022-02-15 2022-06-17 西安户县双永农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套作复合播种机
CN114679942A (zh) * 2022-03-18 2022-07-01 河南大学 一种农业机械化施肥装置及方法
WO2022167010A2 (zh) * 2022-04-01 2022-08-1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变尺度变量追肥装置
CN115362798A (zh) * 2022-09-07 2022-11-22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流域生态研究所) 一种重金属土壤改善用植物套种种植系统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1914B2 (en) * 2009-06-12 2011-08-23 Great Plains Manufacturing, Inc. Air-assisted planting system having a single fan with pressure-responsive splitting of air streams for conveying and metering function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72944A (ja) * 2006-09-21 2008-04-03 Keiki Oshida 播種機
JP3189548U (ja) * 2013-12-20 2014-03-20 正一 黒澤 電動施肥装置
CN208768413U (zh) * 2018-08-10 2019-04-23 青岛理工大学 精量种肥同施浅埋滴灌铺管与覆膜集成的农机装备和拖拉机
CN210519426U (zh) * 2019-07-30 2020-05-15 扎赉特旗兴义农丰农牧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种子的精量播种装置
CN110402645A (zh) * 2019-09-12 2019-11-05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气助式分层深施肥机及使用方法
CN111480426A (zh) * 2020-04-29 2020-08-04 杨贵娟 一种气吸式播种机精量排种装置
CN113016307A (zh) * 2021-03-03 2021-06-25 马边青山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农田土壤改良的自动施肥装置
CN216752717U (zh) * 2022-02-15 2022-06-17 西安户县双永农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谷物套作复合播种机
CN114342622A (zh) * 2022-02-22 2022-04-15 刘子龙 一种应用于现代农业的土地施肥设备
CN114679942A (zh) * 2022-03-18 2022-07-01 河南大学 一种农业机械化施肥装置及方法
CN114600612A (zh) * 2022-03-28 2022-06-10 白城师范学院 一种农业的管理型自动化施肥设备
WO2022167010A2 (zh) * 2022-04-01 2022-08-1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变尺度变量追肥装置
CN115362798A (zh) * 2022-09-07 2022-11-22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流域生态研究所) 一种重金属土壤改善用植物套种种植系统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3510A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2758A (zh) 一种可选取块状农作物的种植施肥一体机
CN102491850B (zh) 番茄专用长效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203120438U (zh)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
CN115250661B (zh) 一种整地施肥播种一体化水稻旱作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18444A (zh) 一种富硒大米的种植方法
CN109644626A (zh) 一种谷子全覆膜播种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843510B (zh) 一种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用施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332978A (zh) 冬小麦配方种肥及施用方法
CN106688414A (zh) 一种玉米根区一次施肥方法
CN2884837Y (zh) 花生联合播种机
CN104782279B (zh) 有机无机一体化施肥精播机
CN205510781U (zh) 一种小型手推式玉米播种机
CN104488416B (zh) 一种水稻育秧控释肥料与稻籽接触施肥装置
CN113575036B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的同步施肥播种装置
CN102126900A (zh) 一种西芹专用控释bb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7646254A (zh) 一种播种施肥机
CN113841484A (zh) 一种农业播种机用可调节播种机构
CN115119574A (zh) 具有分层施肥功能的播种机及使用方法
CN209659913U (zh) 联合直播机主动防堵深施肥装置
CN105638034B (zh) 用于大蒜播种机的栽种机构
CN106576717A (zh) 一种黑花生的种植方法
CN113273336A (zh) 一种免耕精播覆膜一体机
CN207573883U (zh) 一种播种施肥机
CN206380265U (zh) 一种分层精准施肥宽苗带小麦播种机
CN2826944Y (zh) 一种花生专用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Chunji

Inventor after: Cao Hongxin

Inventor after: Qin Hailong

Inventor after: Yang Li

Inventor after: Wang Wenbin

Inventor after: Zhou Yan

Inventor after: Li Changya

Inventor after: Jin Xin

Inventor after: Liu Hongjin

Inventor before: Wang Wenbin

Inventor before: Cao Hongxin

Inventor before: Qin Hailong

Inventor before: Yang Li

Inventor before: Wang Chunji

Inventor before: Zhou Yan

Inventor before: Li Changya

Inventor before: Jin Xin

Inventor before: Liu Hongji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