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0983B -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40983B
CN115840983B CN202310121728.9A CN202310121728A CN115840983B CN 115840983 B CN115840983 B CN 115840983B CN 202310121728 A CN202310121728 A CN 202310121728A CN 115840983 B CN115840983 B CN 115840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levation
identification
network
pile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17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40983A (zh
Inventor
张社荣
刘涵
王超
王枭华
张世航
张耀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12172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40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40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0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40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40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将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基于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本发明解决了地下厂房布置设计及参数过多及数据割裂的难题。

Description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工程BIM模型二次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总体来说国内企业、机构基于数字化应用痛点和工程实际做了大量开发工作,从能功能实现的角度解决了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但也表现出以下问题:
研发功能单一:主要研发成果以单一异形构件参数化产品生成插件为主,功能只针对单构件级别的造型和图形化。缺乏空间拓扑设计参数化软件:缺乏针对项目或工程类别的基于空间布置规则,生成集成模型功能的研发,无法适应大型项目全数字化快速建模解决方案。传值窗口导致数据割裂:传统参数化设计由于输入参数过多,参数关系复杂,造成用户使用门槛过高和设计数据的割裂。在原生参数输入时匹配专业知识取值范围和关键参数取值分析算法,提示和规范用户参数输入行为并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理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通过模型信息智能识别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用户建模过程中的参数录入工作,减少原生参数,实现智能建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包括:
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布置参数,包括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
将所述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所述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
基于所述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
利用所述数据识别标签识别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所述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面布置参数,包括厂纵数据和厂横数据,其中,所述厂纵数据,包括主厂房左侧桩号、主厂房右侧桩号、安装间端部桩号、副厂房端部桩号、主变室左侧桩号、主变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左侧桩号、机组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倒角、右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右侧排水廊道倒角和主变运输洞中心线;
所述厂横数据,包括主厂房上游桩号、厂横、主厂房下游桩号、主变室上游桩号、主变室下游桩号、尾闸室上游桩号、尾闸室下游桩号、上游排水廊道中心线、上游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上层排水廊道线、上层排水廊道线和中层排水廊道线;
所述标高布置参数,包括尾水管层、蜗壳层、机组安装高程、水轮机层、中间层、发电机层、电缆层、控制室层、直流设备层、通风设备层、上层排水廊道、中层排水廊道、下层排水廊道、主变室底板、主变室二层、主变室通风层、尾闸室底板、尾闸室通风层和尾水管中心线高程。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包括:
获取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电子表格,并将电子表格中的厂横数据和厂纵数据生成不同轴方向偏移的轴网对象;
基于所述电子表格的命名字段得到厂横和厂纵轴网的第一命名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命名结果调整厂横和厂纵轴网的族类别和基于标高的视图范围以得到轴网调整结果;
基于所述轴网调整结果将所述空间拓扑数据中的标高数据创建为标高对象,并基于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的命名字段得到标高对象的第二命名结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数据识别标签识别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包括:
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厂横和厂纵轴网得到数据识别结果;
基于所述数据识别结果和包含预设名词的轴网对象名称识别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以得到轴网识别结果;
将根据所述轴网识别结果得到的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及获取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包含的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并将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调用所述对应全局变量得到对应识别数据。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得到标高对象的第二命名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命名结果和标高对象创建结构视图平面,并根据所述结构视图平面的名称调整视图范围得到视图调整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装置,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布置参数,包括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所述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
对象转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
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识别标签识别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所述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通过将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空间拓扑数据以图形对象化的方式转化为建模软件中的轴网与标高对象,在智能识别模型是用户无需通过复杂的传值窗口录入信息,通过开发识别轴网名称和标高对象并获得相应参数值。实现空间拓扑数据图形化,图形对象信息智能化识别的建模软件二次开发方法。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其中,第一布置参数,包括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根据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空间拓扑规则,建立水电工程地下厂典型布置模型。模型包含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通过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可以完整描述地下厂房布置规则。具体地,构建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将厂房布置参数拆分为标高布置参数与平面布置参数,并在重多布置参数中选择了19个参数构成的标高数据以及36个参数构成的平面布置数据。
平面布置参数确定:平面布置参数包含厂纵数据和厂横数据。厂纵数据包含主厂房左侧桩号、主厂房右侧桩号、安装间端部桩号、副厂房端部桩号、主变室左侧桩号、主变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左侧桩号、1#机组中心线、2#机组中心线、3#机组中心线、4#机组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倒角、右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右侧排水廊道倒角、主变运输洞中心线;
厂横数据包含主厂房上游桩号、厂横0、主厂房下游桩号、主变室上游桩号、主变室下游桩号、尾闸室上游桩号、尾闸室下游桩号、上游排水廊道中心线、上游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倒角(下游)、上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下游)、中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下游)、中层排水廊道倒角(下游)、下层排水廊道倒角(下游)、下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下游)、上层排水廊道线(上游中部)、上层排水廊道线(下游中部)、中层排水廊道线(中部);
标高布置参数确定:标高布置参数包含尾水管层、蜗壳层、机组安装高程、水轮机层、中间层、发电机层、电缆层、控制室层、直流设备层、通风设备层、上层排水廊道、中层排水廊道、下层排水廊道、主变室底板、主变室二层、主变室通风层、尾闸室底板、尾闸室通风层、尾水管中心线高程。
由此,本发明的地下厂房空间拓扑数据模型,采用有限的参数即可完整描述复杂的地下厂空间布置,并根据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可用于全场结构及机电布置定位。
S2,将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空间拓扑规则,通过输入机组台数、机组安装高程、机组间距、副厂房安装间布置方式、主厂房宽度即可计算得到地下厂房空间拓扑模型数据,并输出为EXCEL电子表格。
具体地,本发明输入参数的选择经过专业知识合并,将复杂的输入参数简化为特异性较大的原生参数及变化不大可按模式取值并由用户调整的默认参数,降低了用户参数输入难度。只需要输入有限的4个原生参数,并将其他参数作为默认参数供用户调节,即可计算得到所需的55个布置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界面录入主厂房宽度、机组安装高程、机组台数、母线洞间距等参数;调整默认参数;计算生成全部空间拓扑数据;将得到的孔间拓扑数据输出为电子表格。
S3,基于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建模软件二次开发,优选地,该建模软件可以为Revit软件,识别EXCEL电子表格数据,将平面布置参数转化为Revit轴网对象,并对轴网进行命名,作为后续识别数据标签。将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Revit标高对象,并对标高进行命名,作为后续识别数据标签。同时创建对应标高平面,以利于后续建模。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将厂横数据转化为横向轴网,将厂纵数据转化为纵向轴网,并对轴网族类别进行区分,便于用户观察和后续操作。将标高数据创建为标高对象,并对标高进行命名同时创建对应视图并根据视图名称调整视图范围。将空间拓扑数据可视化后,用户可以直接在模型空间通过可视化的轴网关联关系,直观判断布置合理性并及时做出调整,调整后的数据记录在对应的标高及轴网对象中,避免数据割裂。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界面获取空间拓扑数据电子表格,并读入数据;将厂横数据生成为y轴方向偏移的轴网对象,将厂纵数据生成为X方向偏移的轴网对象;将厂横和厂纵轴网按照空间拓扑数据电子表格中的命名字段进行命名;通过二次开发,调整轴网的族类别,以适应厂纵轴网的名称识别;通过二次开发调整轴网的视图范围对所有标高可见;通过二次开发,将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的标高数据创建为Revit标高对象;通过二次开发,将创建的标高对象按照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的命名字段进行命名;通过二次开发,对创建的标高对象创建Revit结构视图平面,并根据视图平面名称调整视图范围便于后续建模使用。
由此,通过二次开发可实现空间布置数据在Revit中的对象化,同时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修改完善空间布置数据。
S4,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建模软件二次开发,封装空间通铺数据智能识别方法。采用过滤器对轴网和标高数据进行过滤,并创建松散过滤条件,精准识别对应轴网和标高对象,并将对应数据作为全局参数。每次运行对应功能时只需智能识别方法,即可通过全局参数获取所需布置参数。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轴网对象特性性锚定词,并封装轴网对象的特异性锚定词包含条件过滤器方法,对于横向轴网获取对象的y值,对于纵向轴网获取对象x值,并将对应值传入全局参数供后续布置直接调用。对于标高对象封装按多个枚举对象名称获取标高值的方法,后续布置时可以直接调用。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类型过滤器识别轴网和标高对象;对于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主”、“左”、“厂”识别厂房左侧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主”、“左”、“右”识别厂房右侧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安”、“段”识别厂房安装间端部轴网、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副”、“端”、识别厂房副厂房端部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主”、“厂”、“上”识别主厂房上游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主”、“厂”、“下”识别主厂房下游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主”、“左”、“变”识别主变左侧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主”、“右”、“变”识别主变右侧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同时名称包含锚定词“主”、“变”、“上”识别主变上游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主”、“变”、“下”识别主变下游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尾”、“闸”、“左”识别尾闸左侧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尾”、“闸”、“右”识别尾闸右侧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同时名称包含锚定词“尾”、“闸”、“上”识别尾闸上游轴网对象,通过轴网对象名称同时包含锚定词“尾”、“闸”、“下”识别尾闸下游轴网对象;将获取的纵轴轴网对象的x值传入对应全局变量,将获取的横轴轴网对象的Y值传入对应全局变量;封装根据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包含的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的多输入参数枚举方法,并将标高对象的值传入对应全局变量;后续开发只需调用智能识别方法,即可按所需参数获取对应空间布置参数用于构件布置和定位计算。
由此,本发明通过识别在轴网及标高对象生成时嵌入的数据标签,配合固定的识别锚定词,获取图形对象数据用于后续结构布置及定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拓扑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的二次开发方法,其包括构建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空间拓扑数据模型、空间拓扑数据参数计算、空间拓扑数据图形化、以及空间拓扑数据识别。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构建水电工程地下厂房空间拓扑数据模型,通过较少的描述参数实现了水电工程地下厂房全场布置数据化建模模型,解决了地下厂房布置设计及参数过多及数据割裂的难题。空间拓扑数据参数计算通过程序化开发,实现了设计包含水工、机电、结构的设计规则嵌入,解决了参数确定难的问题。空间拓扑数据图形化方法提高了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模型创建的效率,同时依托较为直观的图形界面,实现了人机实时交互。空间拓扑数据的智能识别,实现了布置参数自动获取,为智能建模提供了必备的数据基础和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装置10,该装置10包括:模型构建模块100、数据计算模块200、对象转化模块300和参数生成模块400。
模型构建模块100,用于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其中,第一布置参数,包括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
数据计算模块200,用于将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
对象转化模块300,用于基于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
参数生成模块400,用于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
进一步地,平面布置参数,包括厂纵数据和厂横数据,其中,厂纵数据,包括主厂房左侧桩号、主厂房右侧桩号、安装间端部桩号、副厂房端部桩号、主变室左侧桩号、主变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左侧桩号、机组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倒角、右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右侧排水廊道倒角和主变运输洞中心线;
厂横数据,包括主厂房上游桩号、厂横、主厂房下游桩号、主变室上游桩号、主变室下游桩号、尾闸室上游桩号、尾闸室下游桩号、上游排水廊道中心线、上游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上层排水廊道线、上层排水廊道线和中层排水廊道线;
标高布置参数,包括尾水管层、蜗壳层、机组安装高程、水轮机层、中间层、发电机层、电缆层、控制室层、直流设备层、通风设备层、上层排水廊道、中层排水廊道、下层排水廊道、主变室底板、主变室二层、主变室通风层、尾闸室底板、尾闸室通风层和尾水管中心线高程。
进一步地,上述对象转化模块300,还用于:
获取空间拓扑数据的电子表格,并将电子表格中的厂横数据和厂纵数据生成不同轴方向偏移的轴网对象;
基于电子表格的命名字段得到厂横和厂纵轴网的第一命名结果,根据第一命名结果调整厂横和厂纵轴网的族类别和基于标高的视图范围以得到轴网调整结果;
基于轴网调整结果将空间拓扑数据中的标高数据创建为标高对象,并基于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的命名字段得到标高对象的第二命名结果。
进一步地,上述参数生成模块400,还用于:
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厂横和厂纵轴网得到数据识别结果;
基于数据识别结果和包含预设名词的轴网对象名称识别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以得到轴网识别结果;
将根据轴网识别结果得到的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及获取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包含的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并将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调用对应全局变量得到对应识别数据。
进一步地,还包括视图调整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命名结果和标高对象创建结构视图平面,并根据结构视图平面的名称调整视图范围得到视图调整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装置,解决了地下厂房布置设计及参数过多及数据割裂的难题。空间拓扑数据参数计算通过程序化开发,实现了设计包含水工、机电、结构的设计规则嵌入,解决了参数确定难的问题。提高了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模型创建的效率,同时依托较为直观的图形界面,实现了人机实时交互。空间拓扑数据的智能识别,实现了布置参数自动获取。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布置参数,包括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
将所述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所述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
基于所述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
利用所述数据识别标签识别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所述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
所述平面布置参数,包括厂纵数据和厂横数据,其中,所述厂纵数据,包括主厂房左侧桩号、主厂房右侧桩号、安装间端部桩号、副厂房端部桩号、主变室左侧桩号、主变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左侧桩号、机组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倒角、右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右侧排水廊道倒角和主变运输洞中心线;
所述厂横数据,包括主厂房上游桩号、厂横、主厂房下游桩号、主变室上游桩号、主变室下游桩号、尾闸室上游桩号、尾闸室下游桩号、上游排水廊道中心线、上游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上层排水廊道线、上层排水廊道线和中层排水廊道线;
所述标高布置参数,包括尾水管层、蜗壳层、机组安装高程、水轮机层、中间层、发电机层、电缆层、控制室层、直流设备层、通风设备层、上层排水廊道、中层排水廊道、下层排水廊道、主变室底板、主变室二层、主变室通风层、尾闸室底板、尾闸室通风层和尾水管中心线高程;
所述基于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包括:
获取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电子表格,并将电子表格中的厂横数据和厂纵数据生成不同轴方向偏移的轴网对象;
基于所述电子表格的命名字段得到厂横和厂纵轴网的第一命名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命名结果调整厂横和厂纵轴网的族类别和基于标高的视图范围以得到轴网调整结果;
基于所述轴网调整结果将所述空间拓扑数据中的标高数据创建为标高对象,并基于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的命名字段得到标高对象的第二命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数据识别标签识别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包括:
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厂横和厂纵轴网得到数据识别结果;
基于所述数据识别结果和包含预设名词的轴网对象名称识别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以得到轴网识别结果;
将根据所述轴网识别结果得到的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及获取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包含的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并将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调用所述对应全局变量得到对应识别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标高对象的第二命名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命名结果和标高对象创建结构视图平面,并根据所述结构视图平面的名称调整视图范围得到视图调整结果。
4.一种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地下厂房的第一布置参数和空间拓扑规则构建空间拓扑数据模型;其中,所述第一布置参数,包括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
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布置参数中的第二布置参数输入至所述空间拓扑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空间拓扑数据;
对象转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空间拓扑数据分别将平面布置参数和标高布置参数转化为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并基于轴网和标高的命名结果得到数据识别标签;
参数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识别标签识别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轴网数据和标高数据,并利用预设的识别方法识别对应的轴网对象和标高对象以得到对应识别数据,以根据所述对应识别数据得到所需要的第三布置参数;
所述平面布置参数,包括厂纵数据和厂横数据,其中,所述厂纵数据,包括主厂房左侧桩号、主厂房右侧桩号、安装间端部桩号、副厂房端部桩号、主变室左侧桩号、主变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右侧桩号、尾闸室左侧桩号、机组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左侧排水廊道倒角、右侧排水廊道中心线、右侧排水廊道倒角和主变运输洞中心线;
所述厂横数据,包括主厂房上游桩号、厂横、主厂房下游桩号、主变室上游桩号、主变室下游桩号、尾闸室上游桩号、尾闸室下游桩号、上游排水廊道中心线、上游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倒角、上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中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倒角、下层排水廊道中心线、上层排水廊道线、上层排水廊道线和中层排水廊道线;
所述标高布置参数,包括尾水管层、蜗壳层、机组安装高程、水轮机层、中间层、发电机层、电缆层、控制室层、直流设备层、通风设备层、上层排水廊道、中层排水廊道、下层排水廊道、主变室底板、主变室二层、主变室通风层、尾闸室底板、尾闸室通风层和尾水管中心线高程;
所述对象转化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空间拓扑数据的电子表格,并将电子表格中的厂横数据和厂纵数据生成不同轴方向偏移的轴网对象;
基于所述电子表格的命名字段得到厂横和厂纵轴网的第一命名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命名结果调整厂横和厂纵轴网的族类别和基于标高的视图范围以得到轴网调整结果;
基于所述轴网调整结果将所述空间拓扑数据中的标高数据创建为标高对象,并基于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的命名字段得到标高对象的第二命名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生成模块,还用于:
利用数据识别标签识别厂横和厂纵轴网得到数据识别结果;
基于所述数据识别结果和包含预设名词的轴网对象名称识别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以得到轴网识别结果;
将根据所述轴网识别结果得到的厂房不同轴向的轴网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及获取空间拓扑数据文件中包含的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并将所有标高名称的标高对象的值输入对应全局变量,以调用所述对应全局变量得到对应识别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视图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命名结果和标高对象创建结构视图平面,并根据所述结构视图平面的名称调整视图范围得到视图调整结果。
CN202310121728.9A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5840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1728.9A CN115840983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1728.9A CN115840983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0983A CN115840983A (zh) 2023-03-24
CN115840983B true CN115840983B (zh) 2023-08-11

Family

ID=8557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1728.9A Active CN115840983B (zh) 2023-02-16 2023-02-16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40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051983A (zh) * 2024-04-15 2024-05-17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空间拓扑数据及bim模型生成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0954A (zh) * 2018-11-19 2019-05-3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适用于电网可视化仿真模型自动生成的拓扑分层识别方法
CN109870987A (zh) * 2019-03-12 2019-06-11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大型厂房现场施工的物联网平台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223181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乌江渡发电厂 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632678A (zh) * 2020-12-29 2021-04-09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的拓扑数据结构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723023A (zh) * 2021-08-30 2021-11-30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cfd的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效果模拟分析方法
CN113779663A (zh) * 2021-07-30 2021-12-10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围护结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5423645A (zh) * 2022-08-23 2022-12-02 浙江浙能北海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厂人机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0954A (zh) * 2018-11-19 2019-05-31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适用于电网可视化仿真模型自动生成的拓扑分层识别方法
CN109870987A (zh) * 2019-03-12 2019-06-11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大型厂房现场施工的物联网平台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2231812A (zh) * 2020-10-15 2021-01-15 乌江渡发电厂 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632678A (zh) * 2020-12-29 2021-04-09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模型的拓扑数据结构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779663A (zh) * 2021-07-30 2021-12-10 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地铁车站围护结构三维建模方法、系统和介质
CN113723023A (zh) * 2021-08-30 2021-11-30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cfd的水电站地下厂房通风效果模拟分析方法
CN115423645A (zh) * 2022-08-23 2022-12-02 浙江浙能北海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厂人机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大型地下洞室群动态安全信息模型研究》;张社荣等;《水利水电技术》;第48卷(第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40983A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840983B (zh) 基于信息识别的水电工程地下厂房智能建模方法和装置
CN101483342A (zh)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地理信息系统
CN105808734A (zh) 一种基于语义网的钢铁制造过程知识间隐性关系获取方法
CN105807658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与调度主站图模信息共享的方法
CN105162252A (zh) 基于cid文件的即插即用配电终端信息实现自动映射的方法
CN104933224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用电子设备快速配置器
CN105573224A (zh) 基于抽象模型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Sučić et al. Semantic smart grid services: Enabling a standards-compliant Internet of energy platform with IEC 61850 and OPC UA
CN112488502A (zh) 一种标准的水资源管理一体化管控平台
Huang et al. Reconciling city models with BIM in knowledge graphs: A feasibility study of data integration for solar energy simulation
CN109447466B (zh) 一种基于配电网通信网络建设的全过程可视化管控系统
CN105550431A (zh) 一种核电厂三维布置设计数据集成的方法及系统
Hoefsloot et al. Expert-amateurs and smart citizens: How digitalization reconfigures Lima's water infrastructure
CN113312736A (zh) 基于云平台的河网水动力模拟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3955369A (zh) 一种基于扩展uml的软件模糊自适应建模工具构造方法
CN111400900A (zh) 一种面向对象的设备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05404741A (zh) 智能变电站智能电子设备的动态建模方法
CN116341071A (zh) 水电站电缆敷设自动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2819380B (zh) 电网调控全景透明访问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74623A (zh) 模型化埋件定位信息的读取系统及其方法
CN111754628A (zh) 输变电工程三维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Madrazo et al. Semantic modelling of energy-related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building lifecycle
He et al.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Extension for Multi-Energy Microgrids to Enable Digital Twin
CN109976797A (zh) 一种基于scd文件信息对象模型的算法配置及管理方法及系统
Knorr et al. Functional Smart Gr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