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4258A -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4258A
CN115834258A CN202310134014.1A CN202310134014A CN115834258A CN 115834258 A CN115834258 A CN 115834258A CN 202310134014 A CN202310134014 A CN 202310134014A CN 115834258 A CN115834258 A CN 115834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ncryption
decryption
cross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40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34258B (zh
Inventor
罗玉波
胡敏
余山海
李奎
彭森
高凯
王定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u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u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u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uzho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340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42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4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4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34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4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实现信息识别的过程为:在应用系统的不同平台中,对包含传输信息的信息中间件进行接口调用,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其中,所述信息中间件中封装有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并配置有对应的接口供不同平台调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信息集加密、解密、跨应用系统、跨平台、跨终端识别读取于一体的方案,采用信息中间件的方式实现,调用简单,使用方便,兼容性强,支持多种系统提供的加解密算法,基于采用的自定义密码映射表进行数据的二次加密,极大地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可用于安全性、私密性要求较高的仓储物流、物资管理、军工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兴起,应用软件平台、形态的多样化,通过物资标识作为介质,使物资信息在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操作平台、不同终端之间流转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物资标识跨系统、跨平台识别读取,在安全可靠、便利、快捷等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种物资标识加密(用户自定义密码表映射),跨应用系统、跨平台、跨终端识别读取于一体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实现了跨平台信息传输识别,且通过自定义密码映射表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及私密性。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实现信息识别的过程为:
在应用系统的不同平台中,对包含传输信息的信息中间件进行接口调用,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其中,所述信息中间件中封装有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并配置有对应的接口供不同平台调用;所述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在信息发送侧平台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加密,加密方法具体为:
SA1、确定信息加密参数,包括加密编码格式、秘钥、加密工作模式以及加密初始向量信息;
SA2、基于信息加密参数,调用系统加密算法对待传输信息进行初次加密;
SA3、采用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对待传输信息进行二次加密,并进行信息转换,实现信息加密。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在信息接收侧的平台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解密,获得识别信息,解密方法具体为:
SB1、调用信息加密时的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并进行信息转换,获得初次解密后的传输信息;
SB2、确定与信息加密参数对应的信息解密参数,包括解密编码格式、秘钥、解密工作模式以及解密初始向量信息;
SB3、基于信息解密参数,调用系统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并利用对初次解密后的信息进二次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传输信息,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进行秘钥补位、信息编码处理以及实现调用的加密、解密算法。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基于自定义密码映射表进行信息转换处理、信息位移处理、信息补位处理以及确定信息转换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中间件中的配置的接口包括加解密信息接口、编码格式接口、秘钥接口、工作模式接口、初始向量接口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接口。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系统,包括信息中间件,所述信息中间件中配置有供信息跨平台传输识别时供平台调用的数据接口;
所述信息中间件包括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
所述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对传输信息进行加密;
所述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对加密的传输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识别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实现秘钥补位、信息编码以及实现加密、解密算法;
所述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转换、信息位移以及信息补位。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加密模块和信息解密模块通信连接,且在信息解密过程中,调用与信息加密过程对应的参数、解密算法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实现传输信息解密,获得识别信息;
所述参数包括编码格式、秘钥、工作模式和初始向量信息。
进一步地,同一套应用系统下不同平台进行跨平台信息传输识别时,采用的编码格式、秘钥、工作模式、初始向量信息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相同。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信息集加密、解密、跨应用系统、跨平台、跨终端识别读取于一体的方案,采用信息中间件的方式实现,调用简单,使用方便,兼容性强,适用Windows、Linux、Android、IOS、鸿蒙操作系统研发的应用程序。
(2)基于本发明方案,用户可使用多种系统提供的加解密算法进行信息的加解密,支持常用的AES、DES、RSE、IDEA算法。
(3)本发明方案中,采用用户的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对加密后的数据进行了二次加密,要解密就必须要知道对于的解密映射表,极大地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可用于安全性、私密性要求较高的仓储物流、物资管理、军工等领域。
(4)本发明为实现信息跨平台识别的计算机程序提供了对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便用户直接使用该存储介质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跨平台信息识别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如图1所示,实现信息识别的过程为:
在应用系统的不同平台中,对包含传输信息的信息中间件进行接口调用,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其中,所述信息中间件中封装有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并配置有对应的接口供不同平台调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信息集加密、解密、跨应用系统、跨平台、跨终端识别读取于一体的方案,本实施例中采用信息中间件的方式实现,调用简单,使用方便,兼容性强,适用于Windows、Linux、Android、IOS、鸿蒙操作系统研发的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在信息发送侧平台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加密,加密方法具体为:
SA1、确定信息加密参数,包括加密编码格式、秘钥、加密工作模式以及加密初始向量信息;具体地,在秘钥长度不够64位时,进行补位处理;
SA2、基于信息加密参数,调用系统加密算法对待传输信息进行初次加密;
SA3、采用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对待传输信息进行二次加密,并进行信息转换,实现信息加密。
本实施例中的信息转换包括数据位移、异或、补位以及转换处理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在信息接收侧的平台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解密,获得识别信息,解密方法具体为:
SB1、调用信息加密时的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并进行信息转换,获得初次解密后的传输信息;其中的信息转换包括数据位移、异或、补位以及转换处理;
SB2、确定与信息加密参数对应的信息解密参数,包括解密编码格式、秘钥、解密工作模式以及解密初始向量信息;具体地,在秘钥长度不足64位时,进行补位处理;
SB3、基于信息解密参数,调用系统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并利用对初次解密后的信息进二次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传输信息,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信息的加解密算法包括AES、DES、RSE、IDEA等算法,其中DES算法适用于一般加密,RAS算法使用不同加、解密秘钥;AES算法基于排列与置换运算实现;IDEA算法为数据块加密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进行秘钥补位、信息编码处理以及实现调用的加密、解密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基于自定义密码映射表进行信息转换处理、信息位移处理、信息补位处理以及确定信息转换函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中间件中封装了上述数据处理模块、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的功能,对外提供对应的接口,用户不用关心具体的实现方式,只需要知道接口定义,直接进行信息中间件调用;基于此,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解密信息接口、编码格式接口、秘钥接口、工作模式接口、初始向量接口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接口供平台调用就能实现信息的跨平台传输识别。
在本实施例信息中间件可以采用C++、C#、JAVA等编程语言实现,保证了信息中间件在Windows、Linux、Android、IOS、鸿蒙操作系统中都能够进行调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实施例1中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的具体实例。
本实施例中的用户的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如表1所示:
表1:自定义密码映射表
序号 EncodeChars[1][64] EncodeChars[2][64] DecodeChars[1][64] DecodeChars[2][64]
1 A, B, C, D,E, F, G, H,I, J, K, L,M, N, O, P,Q, R, S, T,U, V, W, X,Y, Z, a, b,c, d, e, f,g, h, i, j,k, l, m, n,o, p, q, r,s, t, u, v,w, x, y, z,0, 1, 2, 3,4, 5, 6, 7,8, 9, +, /采用AES、DES、RSE、IDEA算法加密时使用 例如: 一,二,三,四, 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用户自定义加密密码映射表由用户自定义一个长度为64位长度的字符串,可以为任意字符,这个字符串与EncodeChars[1][64]对应,比如EncodeChars[1][1]与EncodeChars[2][1]为一组。 01, 02, 03,04, 05, 06,07, 08, 09,10, 11, 12,13, 14, 15,16, 17, 18,18, 20, 21,22, 23, 24,25, 26, 27,28, 29, 30,31, 32, 33,34, 35, 36,37, 38, 39,40, 41, 42,43, 44, 45,46, 47, 48,49, 50, 51,52, 53, 54,55, 56, 57,58, 59, 60,61, 62, 63,64EncodeChars[2][1]与DecodeChars[1][1]为一组,一一对应。 例如: 壹,贰,叁,肆, 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用户自定义解密密码映射表由用户自定义一个长度为64位长度的字符串,这个字符串与DecodeChars[1][64]对应,比如DecodeChars[1][1]与DecodeChars[2][1]为一组。
基于上述自定义密码映射表,进行传输信息的加解密过程为:
1、信息加密:
采用AES、DES、RSE、IDEA算法加密后对应的字符为EncodeChars[1][64]的数据,经过映射关系转换为EncodeChars[2][64]的数据,再将转换后的数据经过位移、异或处理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再与DecodeChars[1][64]的对应关系进行映射形成一串数字,再经过DecodeChars[2][64]用户自定义解密密码映射表,在根据形成加密后的信息,加密后的信息最终呈现是DecodeChars[2][64]里面的字符。因此,信息加密过程表示为:
加密过程: EncodeChars[1][64]->EncodeChars[2][64]->DecodeChars[1][64]->DecodeChars[2][64],并进行位移、异或及转换处理。
2、信息解密:
解密时,将加密后数据(DecodeChars[2][64]里面的字符)字符映射关系转换为DecodeChars[1][64],在经过逆向位移、异或处理解密成EncodeChars[2][64]里面的数据,在通过对应关系转换为EncodeChars[1][64],在调用算法(AES、DES、RSE、IDEA)解密成功。因此,信息解密的过程表示为:
DecodeChars[2][64]->DecodeChars[1][64]->EncodeChars[2][64]->EncodeChars[1][64],并进行逆向位移、异或及转换处理。
上述加解密过程中的映射关系表示为:
EncodeChars[1][64]->EncodeChars[2][64];
EncodeChars[2][64]->DecodeChars[1][64];
DecodeChars[1][64]->DecodeChars[2][64]。
3、信息中间件调用:
在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操作平台、不同终端之间通过信息中间件调用时,使用者可根据下述方法进行调用,实现信息识别;
1)设置字符编码“CHARSET”,根据使用者需要自定义(如:UTF-8)。
2)设置加解密算法、工作模式、填充模式“CIPHER_ALGORITHM”,根据使用者需要自定义(如:AES/CBC/ISO10126,采用AES算法加解密,工作模式为CBC,填充模式为ISO10126)。
3)设置秘钥长度64个字节范围:16-64字节“SECRET_KEY_LENGTH”(根据使用者需要自定义)。
4)设置秘钥“keyStr”,根据使用者需要自定义。
5)设置加密字符映射二维数组EncodeChars[2][64],设置解密二维数组DecodeChars[2][64](EncodeChars[1][64]为系统加密字符映射表,EncodeChars[2][64]为用户自定义加密映射表,DecodeChars [1][64]为系统解密字符映射表,DecodeChars[2][64]为用户自定义解密映射表)。
6)设置初始化向量“initVector”,根据使用者需要自定义,初始向量是使用系统加解密方法时需要的参数。
7)加密接口“string encrypt(stringdata)”,根据使用者可直接调用加密函数,传入加密信息即可返回加密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会经过加密、信息转换等步骤。
8)解密接口“string decrypt(stringData)”,根据使用者可直接调用解密函数,传入需解密的信息即可返回解密后的信息,在此过程中会经过信息转换、解密等步骤。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实施例1中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对应的跨平台信息识别系统,包括信息中间件,所述信息中间件中配置有供信息跨平台传输识别时供平台调用的数据接口;
所述信息中间件包括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
所述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对传输信息进行加密;
所述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对加密的传输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识别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实现秘钥补位、信息编码以及实现加密、解密算法;
所述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转换、信息位移以及信息补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息加密模块和信息解密模块通信连接,且在信息解密过程中,调用与信息加密过程对应的参数、解密算法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实现传输信息解密,获得识别信息;所述参数包括编码格式、秘钥、工作模式和初始向量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套应用系统下不同平台进行跨平台信息传输识别时,采用的编码格式、秘钥、工作模式、初始向量信息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信息中间件中配置的接口包括加解密信息接口、编码格式接口、秘钥接口、工作模式接口、初始向量接口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接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和选择加解密算法对信息进行两次加密,并进行位移、补位、异或及转换处理,进一步保障了不同平台之间信息传输的数据安全性。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实施例1中的信息识别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 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厚度”、“上”、“下”、“水平”、“顶”、“底”、“内”、“外”、“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由“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Claims (9)

1.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信息识别的过程为:
在应用系统的不同平台中,对包含传输信息的信息中间件进行接口调用,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其中,所述信息中间件中封装有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并配置有对应的接口供不同平台调用;
所述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在信息发送侧平台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加密,加密方法具体为:
SA1、确定信息加密参数,包括加密编码格式、秘钥、加密工作模式以及加密初始向量信息;
SA2、基于信息加密参数,调用系统加密算法对待传输信息进行初次加密;
SA3、采用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对待传输信息进行二次加密,并进行信息转换,实现信息加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在信息接收侧的平台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解密,获得识别信息,解密方法具体为:
SB1、调用信息加密时的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并进行信息转换,获得初次解密后的传输信息;
SB2、确定与信息加密参数对应的信息解密参数,包括解密编码格式、秘钥、解密工作模式以及解密初始向量信息;
SB3、基于信息解密参数,调用系统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并利用对初次解密后的信息进行二次解密,获得解密后的传输信息,实现跨平台信息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进行秘钥补位、信息编码处理以及实现调用的加密、解密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基于自定义密码映射表进行信息转换处理、信息位移处理、信息补位处理以及确定信息转换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中间件中的配置的接口包括加解密信息接口、编码格式接口、秘钥接口、工作模式接口、初始向量接口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接口。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的跨平台信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中间件,所述信息中间件中配置有供信息跨平台传输识别时供平台调用的数据接口;
所述信息中间件包括信息加密模块、信息解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信息转换模块;
所述信息加密模块用于对传输信息进行加密;
所述信息解密模块用于对加密的传输信息进行解密,获得识别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实现秘钥补位、信息编码以及实现加密、解密算法;
所述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在传输信息加密、解密过程中,对传输信息进行信息转换、信息位移以及信息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平台信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加密模块和信息解密模块通信连接,且在信息解密过程中,调用与信息加密过程对应的参数、解密算法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实现传输信息解密,获得识别信息;
所述参数包括编码格式、秘钥、工作模式和初始向量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平台信息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同一套应用系统下不同平台进行跨平台信息传输识别时,采用的编码格式、秘钥、工作模式、初始向量信息以及自定义密码映射表相同。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信息识别方法。
CN202310134014.1A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8342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4014.1A CN115834258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4014.1A CN115834258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4258A true CN115834258A (zh) 2023-03-21
CN115834258B CN115834258B (zh) 2023-05-02

Family

ID=85521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4014.1A Active CN115834258B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425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17770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Worldplay (Barbados) Inc. Decoder for multiple independent video stream decoding
CN103580851A (zh) * 2013-11-13 2014-02-12 福建省视通光电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加密及解密方法
US20140164785A1 (en) * 2011-07-27 2014-06-12 Fujitsu Limited Encryp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US20140201522A1 (en) * 2008-07-24 2014-07-17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web crawler access
CN106599723A (zh) * 2016-12-19 2017-04-2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加密方法及装置、文件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07066885A (zh) * 2016-10-11 2017-08-18 深圳市华威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平台可信中间件的实现系统及实现方法
US20180167667A1 (en) * 2004-07-16 2018-06-14 Virginia Innovation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CN115529587A (zh) * 2022-09-29 2022-12-27 联想长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蓝牙键盘数据传输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67667A1 (en) * 2004-07-16 2018-06-14 Virginia Innovation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US20140201522A1 (en) * 2008-07-24 2014-07-17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web crawler access
US20110317770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Worldplay (Barbados) Inc. Decoder for multiple independent video stream decoding
US20140164785A1 (en) * 2011-07-27 2014-06-12 Fujitsu Limited Encryp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CN103580851A (zh) * 2013-11-13 2014-02-12 福建省视通光电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加密及解密方法
CN107066885A (zh) * 2016-10-11 2017-08-18 深圳市华威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平台可信中间件的实现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6599723A (zh) * 2016-12-19 2017-04-26 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加密方法及装置、文件解密方法及装置
CN115529587A (zh) * 2022-09-29 2022-12-27 联想长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蓝牙键盘数据传输设备及其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彩;丁凰;: "网络信息安全中DES数据加密技术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4258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5411B2 (en) POS system with white box encryption key sharing
US8938067B2 (en) Format preserving encryption methods for data strings with constraints
CN103778590B (zh) 利用数字图像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98932B (zh) 一种so文件的调用方法及装置
US20140108813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with format-preserving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engines
US8600048B1 (en) Format-translating encryption systems
US20070226513A1 (en) Ic Card for Encryption or Decryption Process and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10826031B (zh) 加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39306A (zh) 离线软件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873587A (zh)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实现业务安全的方法
US11128455B2 (en) Data encryp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device authentication key
CN115834258B (zh) 一种跨平台信息识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287208A (zh) 数据库字段加密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6455572B (zh) 数据加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697008A (zh) 基于量子安全sim卡的通信系统及方法、量子安全sim卡、密钥服务平台
CN112637225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客户端及服务端
CN105718978A (zh) Qr码的生成方法、装置及解码方法、装置
CN110990848A (zh) 基于hive数据仓库的敏感字加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1064560B (zh) 数据加密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数据加密传输系统
CN115422561A (zh) 一种Web端明文数据交互安全加密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3392062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42050A (zh) 一种基于tee的保障虚拟sim卡远程初始化安全的方法
KR102592874B1 (ko) 무인 이동체, 무인 이동체의 중요 정보 보호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소스 파일을 생성하는 장치
CN104392153A (zh) 一种软件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06570410B (zh) 一种数据的加密方法、解密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