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2878A -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2878A
CN115832878A CN202211688437.XA CN202211688437A CN115832878A CN 115832878 A CN115832878 A CN 115832878A CN 202211688437 A CN202211688437 A CN 202211688437A CN 115832878 A CN115832878 A CN 1158328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disconnector
isolating switch
circuit brea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84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荣键
郑文新
黎舟洋
魏昌东
徐文玮
佘嘉泓
吴志军
刘延伟
钟明
孙瑞
纪梓扬
张保明
孙永斌
王文超
李小红
邹纯
郑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84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28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2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28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包括:母线,所述母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关于所述母线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为主变侧和出线侧;多个第一类间隔,均位于所述母线的主变侧;多个第二类间隔,均位于所述母线的出线侧;其中,所述第二类间隔为出线间隔;多个所述第一类间隔与多个所述出线间隔关于所述母线呈背靠背布置。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实现了减小纵向面积的占用和降低误入间隔的可能性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接收及分配电能,与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需求量越来越大,更多的变电站建设被提上议程,如何更好更地建设变电站是重中之重。在现有技术中,敞开式变电站同一电压等级的设备间隔随母线呈一字型布置。设备间隔是指一个完整的回路,含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等设备。凡具有功能完善的电气单元称为一个间隔,如进、出线间隔、主变间隔、母联间隔、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等。由于同一电压等级的设备间隔是数量较多,采用一字型布置占用的纵向面积较大,且各类型间隔位于一排导致误入间隔的可能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以减小纵向面积的占用,以及降低误入间隔的可能性。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包括:
母线,所述母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关于所述母线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为主变侧和出线侧;
多个第一类间隔,均位于所述母线的主变侧;
多个第二类间隔,均位于所述母线的出线侧;
其中,所述第二类间隔为出线间隔;多个所述第一类间隔与多个所述出线间隔关于所述母线呈背靠背布置。
可选地,所述母线包括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类间隔包括母联间隔,所述母联间隔连接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
所述母联间隔与所述出线间隔关于所述母线呈背靠背布置。
可选地,所述出线间隔包括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三隔离开关、第一避雷器和线路电压互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隔离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出线端,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线路电压互感器均连接至所述出线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开关、所述第二隔离开关、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三隔离开关、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线路电压互感器沿第二方向的正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母线的下方;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母线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母联间隔包括第四隔离开关、第二断路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五隔离开关;
其中,所述第四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母线电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母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四隔离开关、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五隔离开关沿第二方向的负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四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母线的下方;所述第五隔离开关通过高架线与所述第二母线连接;
其中,所述高架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高架线、第二高架线和第三高架线;所述第一高架线位于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负方向,所述第二高架线位于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第四隔离开关之间,所述第三高架线位于所述出线间隔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间隔还包括:主变间隔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所述主变间隔包括:第六隔离开关、第七隔离开关、第三断路器、第三电流互感器、第八隔离开关和第二避雷器;
其中,所述第六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所述第六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七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隔离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八隔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主变接线端,所述第二避雷器连接至所述主变接线端。
可选地,所述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包括:第九隔离开关和母线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九隔离开关连接于所述母线和所述母线电压互感器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变电站背靠背的布置结构,将同一电压等级的第一类间隔布置在母线的主变侧,第二类间隔(即出线间隔)统一布置在母线的出线侧,在不改变电气连接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简单布置构思,巧妙地同时解决了多个设备间隔纵向占用面积大以及误入间隔可能性大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实现了减小纵向面积的占用和降低误入间隔的可能性的有益效果。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联间隔与出线间隔背靠背布置的电气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联间隔与出线间隔背靠背布置的实体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的示意图。参见图1,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包括:
母线10,母线10沿第一方向X延伸,关于母线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为主变侧11和出线侧12;
多个第一类间隔20,均位于母线10的主变侧11;
多个第二类间隔30,均位于母线10的出线侧12;
其中,第二类间隔30为出线间隔;多个第一类间隔20与多个出线间隔关于母线10呈背靠背布置。
示例性地,第一类间隔20包括:母联间隔、主变间隔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第二类间隔30(即出线间隔)的数量为四个。在现有技术中,将各设备间隔一字型排列,在纵向(第一方向X)上需要占用七个设备。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三个第一类间隔20和四个第二类间隔30(即出线间隔)背靠背布置,在纵向(第一方向X)上仅需要占用四个设备间隔,能够更好地适应纵向长度较小的变电站场地。另外,由于一字型排列的设备间隔的数量较多,在实际应用中,误入间隔的可能性较大。本发明实施例将第一类间隔20和第二类间隔30(即出线间隔)分列母线10的两侧,使得主变侧的设备间隔的数量为三个,出线侧的设备间隔的数量为四个,减少了一侧排列的设备间隔的数量,从而降低了误入间隔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变电站背靠背的布置结构,将同一电压等级的第一类间隔20布置在母线10的主变侧11,第二类间隔30(即出线间隔)统一布置在母线10的出线侧12,在不改变电气连接关系的基础上,采用简单布置构思,巧妙地同时解决了多个设备间隔纵向占用面积大以及误入间隔可能性大的问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实现了减小纵向面积的占用和降低误入间隔的可能性的有益效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参见图2,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母线10包括第一母线1M和第二母线2M。第一类间隔20包括:母联间隔21、主变间隔22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23中的至少一种。图2中示例性地示出了母联间隔21、主变间隔22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23三种第一类间隔20,四个第二类间隔30(出线间隔)。三种第一类间隔20和四个第二类间隔30(出线间隔)关于母线10呈背靠背布置。
继续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地,第二类间隔30(出线间隔)包括第一隔离开关31、第二隔离开关32、第一断路器33、第一电流互感器34、第三隔离开关35、第一避雷器36和线路电压互感器37。
其中,第一隔离开关31的第一端与第一母线1M电连接,第一隔离开关31的第二端与第一断路器3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隔离开关32的第一端与第二母线2M电连接,第二隔离开关32的第二端与第一断路器3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断路器33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流互感器34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电流互感器34的第二端与第三隔离开关3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隔离开关35的第二端连接出线端ABC,第一避雷器36和线路电压互感器37均连接至出线端ABC。
可选地,第二类间隔30(出线间隔)还包括多个接地隔离开关38,接地隔离开关38分布于出线线路和地之间。
继续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母联间隔21连接第一母线1M和第二母线2M,母联间隔21包括第四隔离开关211、第二断路器212、第二电流互感器213和第五隔离开关214。
其中,第四隔离开关211的第一端与第一母线1M电连接,第四隔离开关211的第二端与第二断路器21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断路器21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流互感器21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流互感器213的第二端与第五隔离开关214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隔离开关214的第二端与第二母线2M电连接。
可选地,母联间隔21还包括多个接地隔离开关215,接地隔离开关215分布于母联间隔21的主线路和地之间。
继续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地,主变间隔22包括:第六隔离开关221、第七隔离开关222、第三断路器223、第三电流互感器224、第八隔离开关225和第二避雷器226。
其中,第六隔离开关221的第一端与第一母线1M电连接,第六隔离开关221的第二端与第三断路器22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隔离开关222的第一端与第二母线2M电连接,第七隔离开关222的第二端与第三断路器22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断路器22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流互感器224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电流互感器224的第二端与第八隔离开关22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八隔离开关225的第二端连接主变接线端,第二避雷器226连接至主变接线端。
可选地,主变间隔22还包括多个接地隔离开关227,接地隔离开关227分布于主变间隔22的主线路和地之间。
继续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23包括:第九隔离开关231和母线电压互感器232;第九隔离开关231连接于母线10和母线电压互感器232之间。即第九隔离开关231的第一端与第一母线1M电连接,第九隔离开关231的第二端与母线电压互感器232的第一端电连接,母线电压互感器232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23还包括接地隔离开关233,接地隔离开关233连接于第九隔离开关231的第二端和地之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联间隔与出线间隔背靠背布置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母联间隔与出线间隔背靠背布置的实体布置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母联间隔21与第二类间隔30(出线间隔)关于母线10呈背靠背布置。
继续参见图3和图4,具体地,第一隔离开关31、第二隔离开关32、第一断路器33、第一电流互感器34、第三隔离开关35、第一避雷器36和线路电压互感器37沿第二方向Y的正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第二方向Y与第一方向X垂直,第二方向Y的正方向即出线侧12的延伸方向。第三方向Z为高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构成三维立体坐标系。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构成的平面平行于地平面,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构成的平面。
继续参见图3和图4,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隔离开关31位于第一母线1M的下方;第二隔离开关32位于第二母线2M的下方。第四隔离开关211、第二断路器212、第二电流互感器213和第五隔离开关214沿第二方向Y的负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第一隔离开关31和第四隔离开关211均位于第一母线1M的下方,第一隔离开关31更靠近第二隔离开关32,第四隔离开关211更靠近第二断路器212。
继续参见图3和图4,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五隔离开关214通过高架线与第二母线2M连接。其中,高架线包括沿第二方向Y的正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高架线41、第二高架线42和第三高架线43;第一高架线41位于第五隔离开关214的负方向,第二高架线42位于第二断路器212和第四隔离开关211之间,第三高架线43位于第二类间隔30(出线间隔)内,以此实现第五隔离开关214与第二母线2M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对母联间隔21和第二类间隔30(出线间隔)的具体布置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主变间隔22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23的布置方式均与母联间隔21类似,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以第一类间隔20为母联间隔21、主变间隔22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23为例进行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其他设备间隔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背靠背布置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母线,所述母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关于所述母线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为主变侧和出线侧;
多个第一类间隔,均位于所述母线的主变侧;
多个第二类间隔,均位于所述母线的出线侧;
其中,所述第二类间隔为出线间隔;多个所述第一类间隔与多个所述出线间隔关于所述母线呈背靠背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包括第一母线和第二母线,所述第一类间隔包括母联间隔,所述母联间隔连接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
所述母联间隔与所述出线间隔关于所述母线呈背靠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间隔包括第一隔离开关、第二隔离开关、第一断路器、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三隔离开关、第一避雷器和线路电压互感器;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隔离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隔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出线端,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线路电压互感器均连接至所述出线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所述第二隔离开关、所述第一断路器、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所述第三隔离开关、所述第一避雷器和所述线路电压互感器沿第二方向的正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母线的下方;所述第二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二母线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联间隔包括第四隔离开关、第二断路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和第五隔离开关;
其中,所述第四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母线电连接,所述第四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母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隔离开关、所述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和所述第五隔离开关沿第二方向的负方向依次排列;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隔离开关位于所述第一母线的下方;所述第五隔离开关通过高架线与所述第二母线连接;
其中,所述高架线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正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高架线、第二高架线和第三高架线;所述第一高架线位于所述第五隔离开关的负方向,所述第二高架线位于所述第二断路器和所述第四隔离开关之间,所述第三高架线位于所述出线间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间隔还包括:主变间隔和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变间隔包括:第六隔离开关、第七隔离开关、第三断路器、第三电流互感器、第八隔离开关和第二避雷器;
其中,所述第六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所述第六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隔离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七隔离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断路器的第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断路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流互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隔离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八隔离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主变接线端,所述第二避雷器连接至所述主变接线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电站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电压互感器间隔包括:第九隔离开关和母线电压互感器;所述第九隔离开关连接于所述母线和所述母线电压互感器之间。
CN202211688437.XA 2022-12-27 2022-12-27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Pending CN1158328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8437.XA CN115832878A (zh) 2022-12-27 2022-12-27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8437.XA CN115832878A (zh) 2022-12-27 2022-12-27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2878A true CN115832878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1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8437.XA Pending CN115832878A (zh) 2022-12-27 2022-12-27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287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0114743A (pt) Posto de alta tensão hìbrido de conexões de barras coletoras opostas confrontantes, e módulos blindados de interrupção e de comutação para um tal posto
CN212485806U (zh) 一种变电站的主接线结构
CN204067884U (zh) 一种基于双母线接线的配电线路
CN115832878A (zh) 变电站的布置结构
US6473294B1 (en)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and data in energy distributing facilities
US4247787A (en) Power switching apparatus
CN106505415A (zh) 一种电源列柜
CN203014185U (zh) 一种500kV配电装置进出线交叉配串的连线结构
CN111613974B (zh) 一种优化布置的交流滤波器场布置结构
CN201061090Y (zh) 直流配电装置和通信机柜
CN101366156B (zh) 具有单独可隔离的功能区的配电系统
CN209419008U (zh) 配电柜
CN215528200U (zh) 一种220kv敞开式布置反出线布置结构
CN217087302U (zh) 一种变电站站内倒换出线间隔的出线布置结构
CN204720935U (zh) 终端塔进出线间隔布置结构
CN220291363U (zh) 用于变电站的接线布置装置及具有接线布置装置的变电站
CN214479606U (zh) 一种接地电路及接地系统
CN205051235U (zh)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的新型布置结构
CN215990543U (zh) 一种中压变频器
CN211790039U (zh) 开关柜
CN220172596U (zh) 一种开关柜
CN213068914U (zh) 电容补偿电路
CN217769094U (zh) 一种单构架的敞开式配电装置分段间隔布置结构
CN111856182B (zh) 电容塔
CN114362230B (zh) 共用接地装置的多变压器并联柔直换流站及其投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