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2527A -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32527A
CN115832527A CN202211524484.0A CN202211524484A CN115832527A CN 115832527 A CN115832527 A CN 115832527A CN 202211524484 A CN202211524484 A CN 202211524484A CN 115832527 A CN115832527 A CN 115832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temperature
radiation heating
heat radiation
he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44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244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325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32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325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电池,电池位于壳体中;温度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位于壳体中,用于检测电池的温度;热辐射加热件,热辐射加热件位于壳体中且与电池间隔相对设置,热辐射加热件分别与电池及温度检测元件电连接,热辐射加热件用于根据电池的温度对电池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低导致电池的DCR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的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黏着度逐渐提升,对电子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电子设备处于低温环境,导致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处于低温环境时,会使得电池的DCR(Directive Current Resistance,直流阻抗)显著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会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其能够避免电池的DCR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使得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较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中;
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位于所述壳体中,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温度;
热辐射加热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位于所述壳体中且与所述电池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及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电连接,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温度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
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可以通过电池为热辐射加热件供电,进而可以使得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当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时,可以使得电池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低导致电池的DCR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由于热辐射加热件位于壳体中且与电池间隔相对设置,热辐射加热件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加热,通俗地讲,热辐射加热件不与电池直接物理接触,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即可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因此,相比于接触式加热的方式来说,一方面,通过热辐射加热的方式可以使得电池各个位置处的受热更加的均匀,可以避免出现热量局部集中的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与电池间隔相对设置,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过热时,热量通过热辐射加热件直接传导至电池,导致电池也过热的情况发生。还可以避免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过冷时,电池的温度通过热辐射加热件直接传导至其他元器件的情况发生。通俗地讲,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与电池间隔相对设置,可以避免电池将热辐射加热件作为中间的热传导体与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进行频繁的热交换的情况发生,使得电池的温度更稳定,更容易控制。
可选地,所述热辐射加热件为红外LED灯。
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为红外LED灯,一方面,由于红外LED灯的放热效率较高,因此,可以提高对电池的加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红外LED灯的成本低廉,因此,也可以降低整个电子设备的成本。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贴附于所述电池且位于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辐射范围之外。
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贴附于电池,一方面,可以使得温度检测元件直接与电池接触,因此,可以更精准的检测电池的温度。另一方面,相比于与电池间隔设置的方式来说,可以节省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避免温度检测元件带来的空间上的浪费。再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温度检测元件与电池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电子设备中的各个元器件模块化管理。
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位于热辐射加热件的辐射范围之外,可以避免温度检测元件直接被热辐射加热件辐射,导致温度检测元件附近的温度相比于电池的实际温度来说偏高,进而导致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温度相比于电池的实际温度偏高的情况发生。也即是,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位于热辐射加热件的辐射范围之外,可以使得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的温度与电池的实际温度更接近。
可选地,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NTC电阻。
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为NTC电阻,一方面,通过NTC电阻检测温度的技术成熟,另一方面,NTC电阻的检测精度较高,因此,可以在保证温度检测元件性能稳定的同时提高温度检测元件的检测精度。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相对设置,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热辐射加热件设置于所述主板。
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设置于主板上,可以使得主板的集成化程度更高。
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的温度;
根据所述电池的温度判断所述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
首先,可以获取电池的温度,在获取到电池的温度之后,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判断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这样,可以使得电池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低导致电池的DCR(Directive Current Resistance,直流阻抗)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停止加热。
当电池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停止加热。这么一来,一方面,可以达到节省电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池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包括: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时,获取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当所述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
由于电池DCR的升高除了跟电池的温度有关之外,还跟电池的剩余电量有关。通俗地讲,在一些情况下,虽然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但是由于电池的剩余电量较高,电池的DCR并不会急剧的升高,电池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还可以进一步地获取电池的剩余电量。当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时,才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电量阈值时,就通过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导致的浪费电池电量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以所述加热功率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
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可以保证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电池的升温速度大致相同,进而可以更好地保证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包括:
获取环境导热系数;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及所述环境导热系数确定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不同的环境导热系数影响着电池的升温速度,当环境导热系数较大时,热辐射加热件散发出的热量可以大部分被传导至电池,这样,电池的升温速度将较快。当环境导热系数较小时,热辐射加热件散发出的热量较难传导至电池,这样,电池的升温速度将较慢。
因此,根据环境温度及环境导热系数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导热系数确定出不同的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以保证电池的升温速度不至于太慢,进而可以更好地避免或者减少电池的DCR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可以通过电池为热辐射加热件供电,进而可以使得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当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时,可以使得电池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低导致电池的DCR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由于热辐射加热件位于壳体中且与电池间隔相对设置,热辐射加热件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加热,通俗地讲,热辐射加热件不与电池直接物理接触,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即可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因此,相比于接触式加热的方式来说,一方面,通过热辐射加热的方式可以使得电池各个位置处的受热更加的均匀,可以避免出现热量局部集中的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与电池间隔相对设置,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过热时,热量通过热辐射加热件直接传导至电池,导致电池也过热的情况发生。还可以避免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过冷时,电池的温度通过热辐射加热件直接传导至其他元器件的情况发生。通俗地讲,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与电池间隔相对设置,可以避免电池将热辐射加热件作为中间的热传导体与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进行频繁的热交换的情况发生,使得电池的温度更稳定,更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在A-A位置处的剖面图(简化版);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辐射加热件与电池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在A-A位置处的剖面图(简化版);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在A-A位置处的剖面图(简化版);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子设备在A-A位置处的剖面图(简化版);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2-电池;
3-温度检测元件;
4-热辐射加热件;
5-主板;
6-屏幕;
100-电子设备;
F-辐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在A-A位置处的剖面图(简化版)。
参见图1及图2,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电池2、温度检测元件3以及热辐射加热件4。其中,电池2位于壳体1中。温度检测元件3位于壳体1中,用于检测电池2的温度。热辐射加热件4位于壳体1中且与电池2间隔相对设置,热辐射加热件4分别与电池2及温度检测元件3电连接,热辐射加热件4用于根据电池2的温度对电池2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温度检测元件3及电池2均位于壳体1中,因此,可以通过温度检测元件3检测电池2的温度。在温度检测元件3检测到电池2的温度之后,由于热辐射加热件4分别与电池2及温度检测元件3电连接,因此,热辐射加热件4可以根据温度检测元件3检测到的电池2的温度对电池2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
具体地,当电池2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可以通过电池2为热辐射加热件4供电,进而可以使得热辐射加热件4对电池2启动加热。当热辐射加热件4对电池2启动加热时,可以使得电池2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可以避免电池2的温度过低导致电池的DCR(DirectiveCurrent Resistance,直流阻抗)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当电池2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电池2可以停止为热辐射加热件4供电,使得热辐射加热件4对电池2停止加热,这么一来,一方面,可以达到节省电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电池2的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池2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热辐射加热件4位于壳体1中且与电池2间隔相对设置,热辐射加热件4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电池2进行加热,通俗地讲,热辐射加热件4不与电池2直接物理接触,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即可实现对电池2进行加热。因此,相比于接触式加热的方式来说,一方面,通过热辐射加热的方式可以使得电池各个位置处的受热更加的均匀,可以避免出现热量局部集中的情况。
另一方面,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4与电池2间隔相对设置,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过热时,热量通过热辐射加热件4直接传导至电池2,导致电池2也过热的情况发生。还可以避免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过冷时,电池2的温度通过热辐射加热件4直接传导至其他元器件的情况发生。通俗地讲,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4与电池2间隔相对设置,可以避免电池2将热辐射加热件4作为中间的热传导体与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进行频繁的热交换的情况发生,使得电池2的温度更稳定,更容易控制。
其中,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元器件可以理解为主板。当其他元器件为为主板时,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高速运转时,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4与电池2间隔相对设置,主板的高温不会通过热辐射加热件4直接传导至电池2,保证了电池2高温下运行的稳定性。
上述温度阈值可以理解为一个比较适宜电池2发挥性能的温度范围,具体地,温度阈值可以为20℃-5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比如,温度阈值可以为20℃,30℃或者5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手表,也可以为手机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不作限定。
上述电池2可以为硅负极电池,硅负极电池是一种将硅含量较高的硅碳化合物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的电池。当然,上述电池2还可以为其他电池,比如,电池2还可以为石墨负极电池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当电池2为硅负极电池时,由于硅负极电池的截止电压为2.8V,通俗地讲,硅负极电池需放电至2.8V才能将电量全部释放完毕,相比于普通石墨负极电池3.4V的截止电压来说,硅负极电池的截止电压显然更低。
然而,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当电池2位于低压低温状态下时,电池2的DCR会显著的增加,而当电池2的温度位于上述温度阈值时,电池2的DCR会明显的减小,因此,根据温度检测元件3检测到的电池2的温度,通过热辐射加热件4对电池2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对于保证电池2的正常运行,尤其对于保证硅负极电池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示例性地,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当电池2位于低压低温状态下时,电池2的DCR甚至可以高达500毫欧,严重影响电池2的正常运行。而当电池2的温度为温度阈值时,发明人发现电池2的DCR将大幅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热辐射加热件4为红外LED灯。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4为红外LED灯,一方面,由于红外LED灯的放热效率较高,因此,可以提高对电池2的加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红外LED灯的成本低廉,因此,也可以降低整个电子设备的成本。
当然,热辐射加热件4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元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红外LED灯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对红外LED灯的数量不作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热辐射加热件4为红外LED灯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3及图4,红外LED灯的正负两端分别与电池的VBAT(电池电压)引脚及GND(接地)引脚连接,可以通过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技术来控制红外LED灯的功率。具体地,可以通过PWM的占空比来调整驱动电流,进而实现控制红外LED灯的功率的目的。
通过PWM技术来控制红外LED灯的功率时,由于可以通过PWM的占空比来调整驱动电流,因此,可以降低红外LED灯对电池2电量的大量消耗,进而可以起到节省电池2的电量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及图3,温度检测元件3贴附于电池2。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贴附于电池2,一方面,可以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直接与电池2接触,因此,可以更精准的检测电池2的温度。另一方面,相比于与电池2间隔设置的方式来说,可以节省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避免温度检测元件3带来的空间上的浪费。再一方面,还可以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与电池2形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电子设备中的各个元器件模块化管理。
为了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客观的反应电池2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温度检测元件3位于热辐射加热件4的辐射范围F之外,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位于热辐射加热件4的辐射范围F之外,可以避免温度检测元件3直接被热辐射加热件4辐射,导致温度检测元件3附近的温度相比于电池2的实际温度来说偏高,进而导致温度检测元件3检测到的温度相比于电池2的实际温度偏高的情况发生。也即是,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位于热辐射加热件4的辐射范围F之外,可以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检测到的温度与电池2的实际温度更接近。
其中,上述温度检测元件3可以为多种可能的元器件,只需能够检测电池2的温度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温度检测元件3不作限定。
上述辐射范围F可以位于40°-60°的范围内的任一数值,比如,辐射范围F可以为40°,50°或者6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3,上述温度检测元件3为NTC(Nega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电阻。通过使得温度检测元件3为NTC电阻,一方面,通过NTC电阻检测温度的技术成熟,另一方面,NTC电阻的检测精度较高,因此,可以在保证温度检测元件3性能稳定的同时提高温度检测元件3的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5,主板5与电池2相对设置,主板5与电池2电连接,热辐射加热件4设置于主板5上。
通过使得热辐射加热件4设置于主板5上,可以使得主板5的集成化程度更高。
当然,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热辐射加热件4还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热辐射加热件4可以与电池2的正面相对设置,也可以与电池的侧面或者背面相对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当电池为平板状电池时,上述电池2的正面可以理解为电池2的较大面中的靠近壳体1的一面,电池2的背面可以理解为电池2的较大面中的远离壳体1的一面,电池2的侧面可以理解为电池的侧壁。
当电子设备包括屏幕6时,上述电池2、主板5与屏幕6之间的位置可以有多种,比如,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6,可以根据屏幕6、主板5以及电池2的次序依次层叠设置。通过使得屏幕6、主板5以及电池2依次层叠设置,可以使得电池2比较靠近壳体1,便于对电池2的更换。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可以根据屏幕6、电池2以及主板5的次序依次层叠设置,通过根据屏幕6、电池2以及主板5的次序依次层叠设置,可以使得主板5比较靠近壳体1,便于主板5的散热。
实施例二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8,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种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801:获取电池的温度。
步骤802:根据电池的温度判断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
步骤803: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可以获取电池的温度,在获取到电池的温度之后,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判断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这样,可以使得电池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低导致电池的DCR(Directive Current Resistance,直流阻抗)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其中,由于热辐射加热件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加热,通俗地讲,热辐射加热件不与电池直接物理接触,通过非接触式的方式即可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因此,相比于接触式加热的方式来说,一方面,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可以使得电池各个位置处的受热更加的均匀,可以避免出现热量局部集中的情况。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当电池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停止加热。
可选地,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包括:
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获取电池的剩余电量;
当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
可选地,控制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
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控制热辐射加热件以加热功率对电池启动加热。
可选地,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包括:
获取环境导热系数;
根据环境温度及环境导热系数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的流程图。
参见图9,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任一种的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获取电池的温度。
可以通过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电池的温度,在温度检测元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之后,电子设备可以从温度检测元件处获取到该电池的温度。
步骤902:根据电池的温度判断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
具体地,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有温度阈值,接着,可以将电子设备获取到的电池的温度与温度阈值之间进行作差,当电池的温度与温度阈值之差小于0时,即可判断出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当电池的温度与温度阈值之差大于或等于0时,即可认为电池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温度阈值。也即是,通过将电子设备获取到的电池的温度与温度阈值之间进行作差,即可判断出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
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判断出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上述温度阈值可以为20℃-50℃范围内的任意数值,比如,温度阈值可以为20℃,30℃或者5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903: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可以通过下述步骤9031A-步骤9032A实现:
步骤9031A: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获取电池的剩余电量。
当电子设备判断出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可以从电池的电池管理模块中读取电池的剩余电量。
步骤9032A:当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电量阈值。在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电量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将剩余电量与电量阈值之间进行作差,当剩余电量与电量阈值之差小于0时,即可判断出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当剩余电量与电量阈值之差大于或等于0时,即可认为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电量阈值。也即是,通过将剩余电量与电量阈值之间进行作差,即可判断出剩余电量是否小于电量阈值。
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出剩余电量是否小于电量阈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由于电池DCR的升高除了跟电池的温度有关之外,还跟电池2的剩余电量有关。通俗地讲,在一些情况下,虽然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但是由于电池的剩余电量较高,电池的DCR并不会急剧的升高,电池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还可以进一步地获取电池的剩余电量。当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时,才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这样,可以避免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电量阈值时,就通过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导致的浪费电池电量的情况发生。
其中,上述电量阈值可以为10%或者2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可以通过下述步骤9031B-9033B实现:
步骤9031B:获取环境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境温度可以通过电子设备访问互联网的方式获取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设置用于获取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这样,电子设备可以从温度传感器处获取到环境温度。
步骤9032B: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有环境温度与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当电子设备获取到环境温度之后,可以从该对应关系中匹配到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也即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环境温度确定出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其中,上述环境温度与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大量实验测得,也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当然,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环境温度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出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的是,由于热辐射加热件在对电池加热的过程中,电池的温度升高至温度阈值需要一定的时间,理论上,电池的升温速度越快升高至温度阈值,可以越好地避免出现电池的DCR急剧升高的情况。
考虑到电池的升温速度越快,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则需要越大,基于此,只需保证电池以预设速度升温即可,无需为了提高升温速度而一味的增大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造成对电池电量的浪费。
当环境温度不同时,为了保证电池能够以预设速度升温,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将是不同的,这主要是考虑到不同环境温度下能量消散的问题。
示例性地,假设电池温度为0℃,温度阈值为20℃,环境温度为10℃,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电池需要以预设速度升温时,需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为1W,那么,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环境温度由10℃变为零下10℃,那么,考虑到不同环境下热量的消散,显然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需大于1W,才能够保证热辐射加热件能够以预设速度对电池进行升温。
基于此,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可以保证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电池的升温速度大致相同,进而可以更好地保证电池性能的稳定性。
步骤9033C:控制热辐射加热件以加热功率对电池启动加热。
通过控制热辐射加热件以加热功率对电池启动加热,可以使得电池的温度以较快的速度升温至温度阈值,并且也不会造成对电量的大幅浪费,在升温速度和电量消耗之间取得了平衡,使得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环境温度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可以通过下述步骤9032B1-9032B2实现:
步骤9032B1:获取环境导热系数。
环境导热系数即为电池与热辐射加热件之间的空气的导热系数。
环境导热系数可以通过实验得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环境导热系数可以通过实验得到之后预先存储在电子设备中,这样,电子设备即可获取到环境导热系数。
步骤9032B2:根据环境温度及环境导热系数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不同的环境导热系数影响着电池的升温速度,当环境导热系数较大时,热辐射加热件散发出的热量可以大部分被传导至电池,这样,电池的升温速度将较快。当环境导热系数较小时,热辐射加热件散发出的热量较难传导至电池,这样,电池的升温速度将较慢。
因此,根据环境温度及环境导热系数确定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导热系数确定出不同的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以保证电池的升温速度不至于太慢,进而可以更好地避免或者减少电池的DCR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综上所述,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会出现电池的DCR显著增加的情况,因此,当电池的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启动加热,可以使得电池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低导致电池的DCR(Directive CurrentResistance,直流阻抗)显著增加的情况发生,从而可以避免当电子设备打开一些高电压应用比如摄像机或者显示屏时,出现摄像机无法正常拍摄或者显示屏无法正常显示的情况发生,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
步骤904:当电池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停止加热。
当电池的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热辐射加热件对电池停止加热。这么一来,一方面,可以达到节省电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电池的温度过高导致的电池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中;
温度检测元件,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位于所述壳体中,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温度;
热辐射加热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位于所述壳体中且与所述电池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分别与所述电池及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电连接,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的温度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或停止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加热件为红外LED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贴附于所述电池且位于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辐射范围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为NTC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相对设置,所述主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热辐射加热件设置于所述主板。
6.一种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的温度;
根据所述电池的温度判断所述电池的温度是否低于温度阈值;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停止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包括:
当所述电池的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时,获取所述电池的剩余电量;
当所述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辐射加热件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包括:
获取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控制所述热辐射加热件以所述加热功率对所述电池启动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包括:
获取环境导热系数;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及所述环境导热系数确定所述热辐射加热件的加热功率。
CN202211524484.0A 2022-11-30 2022-11-30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Pending CN1158325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4484.0A CN115832527A (zh) 2022-11-30 2022-11-30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4484.0A CN115832527A (zh) 2022-11-30 2022-11-30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32527A true CN115832527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3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24484.0A Pending CN115832527A (zh) 2022-11-30 2022-11-30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325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91065B2 (en) Robust and high current smart-plug
US8278606B2 (en) Pocketable body warmer
JP4331500B2 (ja) 測定装置
US20080238357A1 (en) Ultra fast battery charger with battery sensing
US11152807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a supply source power
EP2362456A1 (en)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system
CN205233754U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散热的手机套
GB2346477A (en) Battery pack
CN106617608A (zh) 一种可自动控制散热的手机套
CN115832527A (zh)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CN101120900A (zh) 怀炉
CN210326036U (zh) 一种无人机锂电池温度控制装置
CN115764077A (zh) 电子设备及电池性能的提升方法
US11871669B2 (en)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structure and temperature measuring sensor
US20080236405A1 (en) Heat detecting device and cook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10143165U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219477162U (zh) 连接器电路和电子设备
CN210143129U (zh) 一种加热装置
EP2807968A1 (en) Food processor with safety and position detection
CN206880596U (zh) 一种新型保温容器
CN219017769U (zh) 一种电动车用智能温控型锂电池
CN220987778U (zh) 一种智能控制保温鞋
EP3754314B1 (en) Battery cable
CN111200175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CN207441912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