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7803A -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7803A
CN115827803A CN202210966659.7A CN202210966659A CN115827803A CN 115827803 A CN115827803 A CN 115827803A CN 202210966659 A CN202210966659 A CN 202210966659A CN 115827803 A CN115827803 A CN 115827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p
rock
sample data
aggreg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66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远
何明跃
杨眉
程印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21096665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78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7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78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岩矿化石标本资源是指地质工作者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和地球科学研究过程中,采集、收集、整理、研究测试和收藏的矿物、岩石、矿石和化石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数据和研究资料。岩矿化石标本资源的数据共享对于地学领域的科学研究、专业教学、科学普及等有很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标本资源共享网站一般都是通过文字、图片对标本数据进行展示,标本的产地位置信息通常也都是以文字来描述。文字性描述信息直观性和可视性差,标本数据间的关系不直观,用户无法直接了解标本采集地周边的地理信息,也难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直观的获取感兴趣的标本资源数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
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
根据所述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所述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
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所对应的产地信息按照省名称、市名称、区名称或县名称进行条件组合,得到组合结果;
将所述组合结果与预设标准化地名进行匹配;
若所述组合结果和所述预设标准化地名相匹配,则将匹配成功的组合结果对应的产地信息,生成与所述产地信息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包括:
利用天地图的在线地图作为WebGIS系统底图;
在所述底图上创建两个图层,所述两个图层至少包括:聚合图层和边界图层,其中,所述聚合图层用于按行政区划显示标本数据的聚合标注,所述边界图层用于动态显示用户当前选择的地图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地理边界。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还包括:
前端设备向后端接口发送请求;
前端设备获取后端按不同区域聚合的JSON格式数据;
前端设备对JSON格式数据进行解析,创建矢量要素,并将所述矢量要素存储到缓存数组中;
前端设备将缓存数组中的所有矢量要素添加到图层中,由图层所定义的样式函数动态生成样式,OpenLayers自动应用所述样式显示地图聚合标注,标注点位置为对应不同区域的中心经纬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聚类标注的查看指令,在显示页面预设位置分页显示聚合标注所关联的数据列表,所述数据列表中的每条资源数据与网站中与所述资源数据对应的详情页面相关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地图的缩放级数,在地图上分级显示不同级别的区域的聚合标注;
具体包括:
在初始页面上显示省级聚合标注,标注文本显示各省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一预设级数时,从省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市级聚合标注,显示各市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二预设级数时,从市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区级聚合标注,并显示各区或县的标本数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级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级数。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将鼠标移动到的标注点图标进行颜色切换;
在聚合图层之上的边界图层,将加载聚合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边界矢量要素,以使行政区划边界显示与当前聚合标注点所关联的地理区域。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显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
聚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所述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
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用于:
将获取的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所对应的产地信息按照省名称、市名称、区名称或县名称进行条件组合,得到组合结果;
将所述组合结果与预设标准化地名进行匹配;
若所述组合结果和所述预设标准化地名相匹配,则将匹配成功的组合结果对应的产地信息,生成与所述产地信息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用于:
利用天地图的在线地图作为WebGIS系统底图;
在所述底图上创建两个图层,所述两个图层至少包括:聚合图层和边界图层,其中,所述聚合图层用于按行政区划显示标本数据的聚合标注,所述边界图层用于动态显示用户当前选择的地图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地理边界。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用于:
向后端接口发送请求;
获取后端按不同区域聚合的JSON格式数据;
对JSON格式数据进行解析,创建矢量要素,并将所述矢量要素存储到缓存数组中;
将缓存数组中的所有矢量要素添加到图层中,由图层所定义的样式函数动态生成样式,OpenLayers自动应用所述样式显示地图聚合标注,标注点位置为对应不同区域的中心经纬度。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聚类标注的查看指令,在显示页面预设位置分页显示聚合标注所关联的数据列表,所述数据列表中的每条资源数据与网站中与所述资源数据对应的详情页面相关联。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根据地图的缩放级数,在地图上分级显示不同级别的区域的聚合标注;
具体用于:
在初始页面上显示省级聚合标注,标注文本显示各省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一预设级数时,从省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市级聚合标注,显示各市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二预设级数时,从市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区级聚合标注,并显示各区或县的标本数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级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级数。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将鼠标移动到的标注点图标进行颜色切换;
在聚合图层之上的边界图层,将加载聚合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边界矢量要素,以使行政区划边界显示与当前聚合标注点所关联的地理区域。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
第四个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显示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传统的标本资源共享网站一般都是通过文字、图片对标本数据进行展示,标本的产地位置信息通常也是以文字性来描述。文字性描述信息直观性和可视性差,标本数据间的关系不直观,不便于用户以可视化的方式直观的获取感兴趣的标本资源数据。
WebGIS是Web技术与GIS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能结合互联网的平台优势和GIS的空间可视化表达能力,为基于地理信息的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含有产地位置信息,因此可对其中内含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挖掘,结合WebGIS技术实现标本数据的Web地图可视化共享服务,以新的展示方式促进标本资源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
基于OpenLayers的WebGIS系统对海量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展示,较多的采用前端Cluster聚合技术,在前端对空间数据进行聚合,以减少页面标注点数量、提高页面渲染速度。虽然前端聚合能提高页面渲染速度,但浏览器对于海量空间数据的读取、加载和处理存在着速度和性能问题,对于此,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显示方法,用于对海量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显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数据显示装置,设置在终端设备上。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
具体地,终端设备获取大量的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及标本的名称、类别、特征、用途等。
S102、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
具体地,岩矿化石标本产地描述性信息主要包含采集地的省、市、区或县及相关地点等位置信息,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为其地理位置的最大公约数,因此结合全国行政区划相关编码标准,按照省市、区或县三级结构,对标本的产地属性进行地名匹配、地名修正和标准化编码处理。
(1)行政区划代码主要参考国家标准GB/T2260。在GB/T2260标准基础上补充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网站上最新公开的行政区划代码,将其转换成标准化的SQL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作为系统行政区划代码字典表。
(2)调用高德地图API接口,采集高德地图开放的省市区行政区划地理边界、中心经纬度等数据,将其保存到数据库中,作为系统行政区划地理字典表。系统行政区划地理字典表与代码字典表之间通过主键相关联。
(3)在数据库中编写SQL语句,将资源库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表的描述性产地信息所包含的省、市、区或县名称进行条件组合,然后与字典表中标准化地名进行匹配。对匹配成功的产地信息生成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未匹配成功的产地信息辅以人工干预,部分数据经人工检查、对产地信息进行修正后补充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如果产地信息错误或难以修正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保留为空。
终端设备包括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其中,前端设备用于显示,后端设备用于聚类处理。
S103、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
具体地,后端设备的数据访问层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海量标本数据按行政区划(省或市或区)进行聚类查询,将查询结果数据组织成JSON格式,内容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标本数量及其他统计属性
S104、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
具体地,前端设备利用天地图在线地图作为WebGIS系统底图,在底图上创建两个图层:聚合图层、边界图层。聚合图层用于按行政区划显示标本的聚合标注;边界图层用于动态显示用户当前选择的地图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地理边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通过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可选地,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包括:
将获取的岩矿化石标本数据所对应的产地信息按照省名称、市名称、区名称或县名称进行条件组合,得到组合结果;
将组合结果与预设标准化地名进行匹配;
若组合结果和预设标准化地名相匹配,则将匹配成功的组合结果对应的产地信息,生成与产地信息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
可选地,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包括:
利用天地图的在线地图作为WebGIS系统底图;
在底图上创建两个图层,两个图层至少包括:聚合图层和边界图层,其中,聚合图层用于按行政区划显示标本数据的聚合标注,边界图层用于动态显示用户当前选择的地图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地理边界。
可选地,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还包括:
前端设备向后端接口发送请求;
前端设备获取后端按不同区域聚合的JSON格式数据;
前端设备对JSON格式数据进行解析,创建矢量要素,并将矢量要素存储到缓存数组中;
前端设备将缓存数组中的所有矢量要素添加到图层中,由图层所定义的样式函数动态生成样式,OpenLayers自动应用所述样式显示地图聚合标注,标注点位置为对应不同区域的中心经纬度。
利用天地图在线地图作为WebGIS系统底图,在底图上创建两个图层:聚合图层、边界图层。聚合图层用于按行政区划显示标本的聚合标注;边界图层用于动态显示用户当前选择的地图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地理边界。
对聚合图层和边界图层分别创建StyleFunction函数,用于设置图层中矢量要素Feature的显示样式Style。前后端交互过程是:前端向后端接口发送请求,获取后端按省市区或县聚合的JSON格式数据;前端对JSON结果数据进行解析,创建矢量要素Feature并将其存储到缓存数组中;然后将缓存数组中的所有矢量要素Feature添加到图层中,由图层所定义的StyleFunction样式函数动态生成样式Style,OpenLayers自动应用所述样式到图层所有矢量要素,显示地图聚合标注,标注点位置为对应省市区划的中心经纬度。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聚类标注的查看指令,在显示页面预设位置分页显示聚合标注所关联的数据列表,数据列表中的每条资源数据与网站中与资源数据对应的详情页面相关联。
具体地,当用户鼠标点击聚类标注时,页面左侧分页显示该聚合标注所关联的数据列表,数据列表中每条资源数据与网站中该条数据的详情页面进行链接。当产地信息被点击后,先清空聚合图层,然后将该条标本数据对应的矢量要素添加到聚合图层,在地图上以该标本产地所在行政区划的区或县级中心地理位置显示标注图标。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地图的缩放级数,在地图上分级显示不同级别的区域的聚合标注;
具体包括:
在初始页面上显示省级聚合标注,标注文本显示各省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一预设级数时,从省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市级聚合标注,显示各市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二预设级数时,从市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区级聚合标注,并显示各区的标本数量,其中,第二预设级数大于第一预设级数。
具体地,根据地图的缩放级数在地图上自动分级显示省、市、区或县三种级别的聚合标注。初始页面呈现省级聚合标注,标注文本显示各省的标本数量;当地图放大到一定级数后,切换到市级聚合标注,显示各市的标本数量;继续放大地图,区级聚合标注将加载、显示各区或县的标本数量。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将鼠标移动到的标注点图标进行颜色切换;
在聚合图层之上的边界图层,将加载聚合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边界矢量要素,以使行政区划边界显示与当前聚合标注点所关联的地理区域。
具体的,当用户鼠标移到标注点图标上时,图标由绿色切换为红色状态,聚合图层之上的边界图层将动态加载聚合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边界矢量要素。行政区划边界的动态显示便于用户直观了解当前聚合标注点所关联的地理区域。同时Popup信息框弹出,冒泡显示聚类标注的详情和区域内标本资源类别、数量的概要统计信息。鼠标移出后,图标恢复原状,Popup信息弹出框自动关闭,同时清空边界图层所有矢量要素。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数据显示系统的结构框架图,采用基于OpenLayers的开源WebGIS方案,基于当前流行的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实现,该数据显示系统为岩矿化石标本资源WebGIS系统,包括前端应用层、后端逻辑层和数据层,其中,前端应用层面向用户,用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的地图显示与操作;后端逻辑层封装了系统业务处理逻辑,主要负责岩矿化石标本数据的聚类查询;数据层用于本地数据库表MySQL存储,以及天地图在线地图服务资源。
可选地,所述后端逻辑层采用Springboot+Mybatis框架开发数据接口,分为三层架构,包括:
(1)数据访问层(Dao)使用Mybatis框架封装操作数据的方法,该层包括两个部分:封装的SQL语句的XML配置文件和调用SQL的方法接口类。
(2)业务逻辑层封装基础业务逻辑操作,通过SpringIOC注入数据访问层的Mapper方法接口类。业务逻辑层通过调用Mapper接口类中的方法获取数据访问层的数据库操作结果,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业务逻辑处理。
(3)业务控制层提供用于外部访问的API接口,接收HTTP访问请求后调用业务逻辑层来完成业务逻辑的处理,并将结果数据返回给接口调用者。
基于前面的数据预处理,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经地名标准化后生成了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后端数据访问层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海量标本数据按行政区划(省或市或区)进行聚类查询,查询结果内容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标本数量及其他统计属性。查询结果数据经业务逻辑层最后由业务控制层转换为JSON格式,通过接口返回给前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通过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显示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获取模块501、处理模块502、聚类模块503和显示模块504,其中: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
处理模块502用于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
聚类模块503用于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
显示模块504用于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装置,通过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装置做进一步补充说明。
可选地,处理模块用于:
将获取的岩矿化石标本数据所对应的产地信息按照省名称、市名称、区名称或县名称进行条件组合,得到组合结果;
将组合结果与预设标准化地名进行匹配;
若组合结果和预设标准化地名相匹配,则将匹配成功的组合结果对应的产地信息,生成与产地信息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
可选地,显示模块用于:
利用天地图的在线地图作为WebGIS系统底图;
在底图上创建两个图层,两个图层至少包括:聚合图层和边界图层,其中,聚合图层用于按行政区划显示标本数据的聚合标注,边界图层用于动态显示用户当前选择的地图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地理边界。
可选地,显示模块用于:
向后端接口发送请求;
获取后端按不同区域聚合的JSON格式数据;
对JSON格式数据进行解析,创建矢量要素,并将矢量要素存储到缓存数组中;
将缓存数组中的所有矢量要素添加到图层中,由图层所定义的样式函数动态生成样式,OpenLayers自动应用所述样式显示地图聚合标注,标注点位置为对应不同区域的中心经纬度。
可选地,显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聚类标注的查看指令,在显示页面预设位置分页显示聚合标注所关联的数据列表,数据列表中的每条资源数据与网站中与资源数据对应的详情页面相关联。
可选地,显示模块还用于:
根据地图的缩放级数,在地图上分级显示不同级别的区域的聚合标注;
具体用于:
在初始页面上显示省级聚合标注,标注文本显示各省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一预设级数时,从省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市级聚合标注,显示各市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二预设级数时,从市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区级聚合标注,并显示各区或县的标本数量,其中,第二预设级数大于第一预设级数。
可选地,显示模块还用于: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将鼠标移动到的标注点图标进行颜色切换;
在聚合图层之上的边界图层,将加载聚合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边界矢量要素,以使行政区划边界显示与当前聚合标注点所关联的地理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可实施的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任意组合方式结合实施本申请不做限定。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装置,通过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
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通过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显示方法。
根据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根据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将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前后端设备分离模式开发WebGIS系统,后端设备按行政区划省、市、区或县对海量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为前端设备提供数据查询接口;前端设备由OpenLayers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加载、显示聚合数据,由于聚类查询后的数据量相对较小,能较大提升前端设备页面的数据加载及渲染速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电子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
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
根据所述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所述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
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所对应的产地信息按照省名称、市名称、区名称或县名称进行条件组合,得到组合结果;
将所述组合结果与预设标准化地名进行匹配;
若所述组合结果和所述预设标准化地名相匹配,则将匹配成功的组合结果对应的产地信息,生成与所述产地信息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包括:
利用天地图的在线地图作为WebGIS系统底图;
在所述底图上创建两个图层,所述两个图层至少包括:聚合图层和边界图层,其中,所述聚合图层用于按行政区划显示标本数据的聚合标注,所述边界图层用于动态显示用户当前选择的地图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地理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还包括:
前端设备向后端接口发送请求;
前端设备获取后端按不同区域聚合的JSON格式数据;
前端设备对JSON格式数据进行解析,创建矢量要素,并将所述矢量要素存储到缓存数组中;
前端设备将缓存数组中的所有矢量要素添加到图层中,由图层所定义的样式函数动态生成样式,OpenLayers自动应用所述样式显示地图聚合标注,标注点位置为对应不同区域的中心经纬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聚类标注的查看指令,在显示页面预设位置分页显示聚合标注所关联的数据列表,所述数据列表中的每条资源数据与网站中与所述资源数据对应的详情页面相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地图的缩放级数,在地图上分级显示不同级别的区域的聚合标注;
具体包括:
在初始页面上显示省级聚合标注,标注文本显示各省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一预设级数时,从省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市级聚合标注,显示各市的标本数量;
当地图的缩放级数大于第二预设级数时,从市级聚合标注切换到区级聚合标注,并显示各区或县的标本数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级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级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移动指令,将鼠标移动到的标注点图标进行颜色切换;
在聚合图层之上的边界图层,将加载聚合标注所对应的行政区划边界矢量要素,以使行政区划边界显示与当前聚合标注点所关联的地理区域。
8.一种数据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其中,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至少包括标本数据的产地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与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字段;
聚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政区划代码字段,对所述岩矿化石标本数据进行聚类查询,得到查询结果,其中,所述查询结果至少包括行政区划中心经纬度和标本数量;
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查询结果通过聚合图层以矢量要素标注形式进行地图显示。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显示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显示方法。
CN202210966659.7A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278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6659.7A CN115827803A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6659.7A CN115827803A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7803A true CN115827803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2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6659.7A Pending CN115827803A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78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2865A (zh) * 2023-07-17 2023-08-18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全病种标注的影像标注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2865A (zh) * 2023-07-17 2023-08-18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全病种标注的影像标注的方法及系统
CN116612865B (zh) * 2023-07-17 2023-10-20 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全病种标注的影像标注的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w et al. Getting to know ArcGIS desktop
CN107092680B (zh) 一种基于地理网格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方法
Smith Online interactive thematic mapping: Applications and techniques for socio-economic research
JP5856618B2 (ja) 地理空間データベース統合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TWI736894B (zh) 地圖資料顯示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電腦儲存媒體
US20140032554A1 (en) Note atlas
Teerarojanarat et al. Using GIS for linguistic study: a case of dialect change i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Thailand
CN115827803A (zh) 一种数据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10062A (zh) 生成设计方案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sou et al. User-centered design approaches for web mapping applications: A case study with USGS hydrological data in the United States
Yu et al. Web map-based POI visualization for spatial decision support
US20120159376A1 (en) Editing data records associated with static images
CN110569292A (zh) 基于电子地图的数据标注方法及系统
Mohammed Free and Open Source GIS: an overview on the recent evolution of projects, standards and communities
CN114417169A (zh) 信息推荐优化方法、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916164B (zh) 用于临床研究中的中心启动调研系统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14222317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ESCAP Producing land cover change maps and statistics: step by step guide on the use of QGIS and RStudio
CN106776966A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4519159A (zh) 民政地名区划的图形化展示方法及系统
US202202829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electronic map,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Sandinska et al. Web mapping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data integration
CN116719894A (zh) 基于gis的地理数据分析系统
Gao et al. An EF6 Code-First Approach Using MVC Architecture Pattern for Watershed Data Download,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Development Based on CUAHSI-HIS
CN113160344A (zh) 一种基于前端地图可视化平台的专题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