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3444A -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3444A
CN115823444A CN202310125500.7A CN202310125500A CN115823444A CN 115823444 A CN115823444 A CN 115823444A CN 202310125500 A CN202310125500 A CN 202310125500A CN 115823444 A CN115823444 A CN 115823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ear
fixedly connected
suppor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55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23444B (zh
Inventor
丁伟强
闫俊斌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stitute of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Priority to CN2023101255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34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3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34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234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34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涉及地质测绘装置支撑底座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杆,用于安装支撑装置;地质测绘仪器,位于支撑杆的顶端,且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机构,位于支撑杆的底端;多角度支撑机构,位于固定机构的底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支撑杆的底端,且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滑动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便于自动调节底座支撑脚的角度,便于在凹凸不平山的地上快速稳固的放置地质测绘装置,便于在各种复杂的路面上进行地质测绘装置的放置,有利于提高地质测绘装置使用过程中安全性,有利于防止地质测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与地面碰撞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测绘装置支撑底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建设中,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路线测量和绘制地形图,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而测量过程中必须使用测绘仪器。
目前现有的地质测绘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有测绘装置的底座对装置进行支撑固定好在进行操作测绘,目前现有的地质测绘装置得底座大都是三脚支架构成,在平地使用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当架放在凹凸不平的山地上时,三脚支架底部的支脚在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山地表面后不处于一个平面上,导致支起的三脚支架发生晃动不稳,使得三脚支架底座只能在平整的地面上放置,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目前现有的地质测绘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有测绘装置的底座对装置进行支撑固定好在进行操作测绘,目前现有的地质测绘装置得底座大都是三脚支架构成,在平地使用时可以起到很好的支撑,当架放在凹凸不平的山地上时,三脚支架底部的支脚在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山地表面后不处于一个平面上,导致支起的三脚支架发生晃动不稳,使得三脚支架底座只能在平整的地面上放置,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包括:
支撑杆,用于安装支撑装置;
地质测绘仪器,位于支撑杆的顶端,且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固定机构,位于支撑杆的底端;
多角度支撑机构,位于固定机构的底端;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支撑杆的底端,且与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滑动腔,所述升降滑动腔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升降压板,所述升降压板顶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推杆,所述连接推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T形螺杆块,所述T形螺杆块一端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齿轮块,所述第一调节齿轮块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转环,所述第一调节转环的底端设有第二调节转环,所述第二调节转环的内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调节齿轮块,所述连接推杆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主齿轮,所述驱动主齿轮的两侧皆啮合连接有矩形齿槽板,所述矩形齿槽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升降压板,所述升降压板位于连接推杆与驱动主齿轮连接的位置处,所述升降压板底部的两端皆旋转连接有驱动副齿轮,所述驱动副齿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工形齿轮块,所述第三工形齿轮块的两侧皆啮合连接有连接齿轮杆,所述第三工形齿轮块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柱块,所述齿轮柱块的底端设有弧形齿槽板,所述弧形齿槽板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弧形转腔,所述弧形齿槽板底部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块,所述第一齿轮块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形齿轮块,所述第一工形齿轮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限位板,所述第一工形齿轮块的底端啮合连接有双头直齿轮杆,所述双头直齿轮杆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第二工形齿轮块,所述第二工形齿轮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槽盘,所述齿槽盘的一端啮合连接有齿轮转杆,所述齿轮转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条,所述推动块一端的外侧卡接有斜齿槽,所述斜齿槽的外侧固定连接有H形齿盘,所述H形齿盘的底端啮合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卡箍钉杆,所述齿轮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扇,所述抽气扇的外侧设有抽气腔,所述抽气腔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弧腔,所述多角度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半圆板,所述第一支撑半圆板位于弧形转腔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半圆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轨道槽,所述第一弧形轨道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半圆板,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通口,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轨道槽,所述第二弧形轨道槽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半圆板,所述第三支撑半圆板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半圆板,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开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调节转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转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转环和第二调节转环的内侧皆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拉杆内侧的大小与T形螺杆块外侧底端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定位腔,所述升降压板外侧的大小与升降滑动腔内侧的大小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齿槽板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十字限位块板,所述十字限位块板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十字限位凹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齿轮柱块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收纳凹槽,所述弧形齿槽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驱动齿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转腔,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外侧的大小与旋转限位转腔内侧的大小相匹配。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半圆板、第二支撑半圆板、第三支撑半圆板和第四支撑半圆板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轨迹限位转环块,所述轨迹限位转环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轨迹限位转环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自动调节底座支撑脚的角度,便于在凹凸不平山的地上快速稳固的放置地质测绘装置,便于在各种复杂的路面上进行地质测绘装置的放置,有利于提高地质测绘装置使用过程中安全性,有利于防止地质测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与地面碰撞受损。
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和多角度支撑机构,使用时,当底座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半圆板接触到地面时,如果地面平整的话,第一支撑半圆板、第二支撑半圆板、第三支撑半圆板和第四支撑半圆板底部的平面同时接触到地面上,没有了先后接触,也就失去了对第一支撑半圆板、第二支撑半圆板、第三支撑半圆板和第四支撑半圆板的推力,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第二支撑半圆板、第三支撑半圆板和第四支撑半圆板可以平稳的卡到地面上,如果地面不平整的话,第一支撑半圆板的一端在接触到第一个凸出的地面时,会推动第一支撑半圆板向没有接触地面的方向上旋转,第一支撑半圆板随着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底端的表面贴合在凸出的地面上,当第一个凸出地面上有第二个凸出地面接触到第二支撑半圆板时,推动第二支撑半圆板随着第二个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旋转后的第二支撑半圆板与第二个凸出地面贴合,当第二个凸出地面上有第三个凸出地面接触到第三支撑半圆板时,推动第三支撑半圆板随着第三个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旋转后的第三支撑半圆板贴合在第三个凸出地面的表面上,当第三个凸出地面上的第四个凸出地面接触到第四支撑半圆板时,推动第四支撑半圆板随着第四个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旋转后的第四支撑半圆板贴合在第四个凸出地面上,且在第一支撑半圆板旋转的过程中会通过第一支撑半圆板上设置的第一齿轮块带动第一齿轮块顶端啮合连接的弧形齿槽板沿着弧形转腔向一端滑动,由第一支撑半圆板、第二支撑半圆板、第三支撑半圆板和第四支撑半圆板旋转凸出的位置对地面凹陷的位置进行填补,同时由第一支撑半圆板、第二支撑半圆板、第三支撑半圆板和第四支撑半圆板旋转向底座内旋转凹陷的位置对地面凸出的位置进行卡合,底座在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也可以保持平稳,然后打开电磁开关,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与底座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一支撑半圆板吸附卡箍在底座上,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与第二支撑半圆板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二支撑半圆板吸附卡箍在第一支撑半圆板上,使得第二支撑半圆板与第三支撑半圆板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三支撑半圆板吸附卡箍在第二支撑半圆板上,使得第三支撑半圆板与第四支撑半圆板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四支撑半圆板吸附卡箍在第三支撑半圆板上,防止第一支撑半圆板、第二支撑半圆板、第三支撑半圆板和第四支撑半圆板调节后的位置在发生转动,旋转第一调节转环,由第一调节转环内侧固定连接的环形齿槽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一调节齿轮块旋转,由旋转的第一调节齿轮块带动一端啮合连接的T形螺杆块旋转,旋转的T形螺杆块带动外侧滑动连接的推拉杆下滑,推拉杆下滑的过程中推动推拉杆底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推杆下滑,使得连接推杆推动底端转动连接的升降压板下滑,由下滑的升降压板带动底端转动连接的驱动主齿轮、驱动副齿轮、驱动主齿轮和驱动副齿轮底端皆固定连接的第三工形齿轮块,第三工形齿轮块两侧皆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杆,同步下滑,当连接推杆外侧的顶端卡到第二调节齿轮块上时,第三工形齿轮块底端固定连接的齿轮柱块同步卡到弧形转腔内侧滑动连接的弧形齿槽板上,然后手动旋转第二调节转环,由第二调节转环通过内侧固定连接的弧形齿槽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调节齿轮块旋转,旋转的第二调节齿轮块带动一端啮合连接的连接推杆旋转,旋转的连接推杆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驱动主齿轮旋转,由旋转的驱动主齿轮带动两侧啮合连接的矩形齿槽板相对滑动,对底座内部两侧转动连接的驱动副齿轮旋转,旋转的驱动副齿轮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三工形齿轮块旋转,旋转的第三工形齿轮块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齿轮柱块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三工形齿轮块两侧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杆旋转,旋转的连接齿轮杆带动一侧啮合连接的齿轮柱块旋转,由旋转的齿轮柱块带动底端啮合连接的弧形齿槽板沿着弧形转腔向一端转动复位,弧形齿槽板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块旋转,旋转的第一齿轮块通过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工形齿轮块带动第一工形齿轮块底端啮合连接的双头直齿轮杆旋转,由旋转的双头直齿轮杆通过底端啮合连接的第二工形齿轮块,带动第二工形齿轮块一侧固定连接的齿槽盘旋转,由旋转的齿槽盘带动一端啮合连接的齿轮转杆旋转,由旋转的齿轮转杆通过转动连接的推动块和与推动块卡合的斜齿槽带动斜齿槽外侧固定连接的H形齿盘旋转,由旋转的H形齿盘带动底端啮合连接的调节螺杆旋转,带动调节螺杆外侧滑动连接的卡箍钉杆下滑卡到地面的泥土里,起到了便于自动调节底座支撑脚的角度,便于在凹凸不平山的地上快速稳固的放置地质测绘装置,便于在各种复杂的路面上进行地质测绘装置的放置,有利于提高地质测绘装置使用过程中安全性,有利于防止地质测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与地面碰撞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C部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支撑半圆板与第二支撑半圆板拆卸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压板底视图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H形齿盘与齿轮转杆连接侧视图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地质测绘仪器;3、固定机构;31、底座;32、升降滑动腔;33、升降压板;34、矩形齿槽板;35、弧形转腔;36、弧形齿槽板;37、第一齿轮块;38、第一工形齿轮块;39、双头直齿轮杆;310、连接限位板;311、第二工形齿轮块;312、齿槽盘;313、齿轮转杆;314、H形齿盘;315、调节螺杆;316、卡箍钉杆;317、抽气扇;318、连接弧腔;319、抽气腔;320、驱动主齿轮;321、连接推杆;322、推拉杆;323、T形螺杆块;324、第一调节齿轮块;325、第一调节转环;326、第二调节齿轮块;327、第二调节转环;328、驱动副齿轮;329、第三工形齿轮块;330、连接齿轮杆;331、齿轮柱块;332、斜齿槽;333、推动块;334、弹簧条;4、多角度支撑机构;41、第一支撑半圆板;42、第二支撑半圆板;43、第三支撑半圆板;44、第四支撑半圆板;45、电磁开关;46、第一弧形轨道槽;47、通口;48、第二弧形轨道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时将装置携带到指定的要测绘的位置上,将地质测绘仪器2的底座31放置到地面上,当底座31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半圆板41接触到地面时,由地面凸出的凸块推动第一支撑半圆板41转动,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41的一端向地面凹陷的位置转动卡到与凹陷位置的地面接触,若凹陷的凹槽内有凸块,当凸处地面接触到第一支撑半圆板41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半圆板42向一端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旋转后第二支撑半圆板42倾斜的角度可以紧密贴合在凸处地面的表面上,当有凸处地面接触到第三支撑半圆板43时,推动第三支撑半圆板43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贴合在凸处地面的表面上,当有凸处地面接触到第四支撑半圆板44时,推动第四支撑半圆板44时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贴合在凸处地面的表面上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之间相互配合,将放置位置地面的凹陷位置由旋转出的角板对地面凹陷的位置进行垫撑,使得放置后的底座可以平稳的贴合卡箍在地面上,然后打开电磁开关45,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在磁力的作用下相互吸附卡箍在底座31上,然后旋转第一调节转环325通过第一调节齿轮块324和T形螺杆块323带动推拉杆322下压推动连接推杆321下移,从而通过连接推杆321底端转动连接的升降压板33带动升降压板33底端转动连接的齿轮柱块331下移卡到弧形齿槽板36的顶端,由齿轮柱块331带动弧形齿槽板36滑动,从而由滑动的弧形齿槽板36通过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块37和与第一齿轮块37啮合连接的双头直齿轮杆39带动。双头直齿轮杆39底端啮合连接的齿槽盘312旋转,由齿槽盘312带动啮合连接的齿轮转杆313旋转,由齿轮转杆313带动外侧啮合连接的H形齿盘314旋转,由旋转的H形齿盘314带动啮合连接的调节螺杆315旋转,由旋转的调节螺杆315带动外侧滑动连接的卡箍钉杆316下滑卡到放置的泥土地面上,将放置的位置固定好。
当底座31底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半圆板41接触到地面时,如果地面平整的话,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底部的平面同时接触到地面上,没有了先后接触,也就失去了对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的推力,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可以平稳的卡到地面上,如果地面不平整的话,第一支撑半圆板41的一端在接触到第一个凸出的地面时,会推动第一支撑半圆板41向没有接触地面的方向上旋转,第一支撑半圆板41随着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41底端的表面贴合在凸出的地面上,当第一个凸出地面上有第二个凸出地面接触到第二支撑半圆板42时,推动第二支撑半圆板42随着第二个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旋转后的第二支撑半圆板42与第二个凸出地面贴合,当第二个凸出地面上有第三个凸出地面接触到第三支撑半圆板43时,推动第三支撑半圆板43随着第三个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旋转后的第三支撑半圆板43贴合在第三个凸出地面的表面上,当第三个凸出地面上的第四个凸出地面接触到第四支撑半圆板44时,推动第四支撑半圆板44随着第四个凸出地面倾斜的角度旋转,使得旋转后的第四支撑半圆板44贴合在第四个凸出地面上,且在第一支撑半圆板41旋转的过程中会通过第一支撑半圆板41上设置的第一齿轮块37带动第一齿轮块37顶端啮合连接的弧形齿槽板36沿着弧形转腔35向一端滑动,由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旋转凸出的位置对地面凹陷的位置进行填补,同时由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旋转向底座31内旋转凹陷的位置对地面凸出的位置进行卡合,底座31在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也可以保持平稳,然后打开电磁开关45,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41与底座31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一支撑半圆板41吸附卡箍在底座31上,使得第一支撑半圆板41与第二支撑半圆板42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二支撑半圆板42吸附卡箍在第一支撑半圆板41上,使得第二支撑半圆板42与第三支撑半圆板43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三支撑半圆板43吸附卡箍在第二支撑半圆板42上,使得第三支撑半圆板43与第四支撑半圆板44连接的弧轨槽处产生磁力,将第四支撑半圆板44吸附卡箍在第三支撑半圆板43上,防止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调节后的位置再发生转动,便于在放置底座的过程中自动调节支撑脚的角度,便于快速稳固地质测绘装置的底座,便于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快速稳固的放置底座。
调节固定底座时,先旋转第一调节转环325,由第一调节转环325内侧固定连接的环形齿槽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一调节齿轮块324旋转,由旋转的第一调节齿轮块324带动一端啮合连接的T形螺杆块323旋转,旋转的T形螺杆块323带动外侧滑动连接的推拉杆322下滑,推拉杆322下滑的过程中推动推拉杆322底端转动连接的连接推杆321下滑,使得连接推杆321推动底端转动连接的升降压板33下滑,由下滑的升降压板33带动底端转动连接的驱动主齿轮320、驱动副齿轮328、驱动主齿轮320和驱动副齿轮328底端皆固定连接的第三工形齿轮块329,第三工形齿轮块329两侧皆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杆330,同步下滑,当连接推杆321外侧的顶端卡到第二调节齿轮块326上时,第三工形齿轮块329底端固定连接的齿轮柱块331同步卡到弧形转腔35内侧滑动连接的弧形齿槽板36上,然后手动旋转第二调节转环327,由第二调节转环327通过内侧固定连接的弧形齿槽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调节齿轮块326旋转,旋转的第二调节齿轮块326带动一端啮合连接的连接推杆321旋转,旋转的连接推杆321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驱动主齿轮320旋转,由旋转的驱动主齿轮320带动两侧啮合连接的矩形齿槽板34相对滑动,对底座31内部两侧转动连接的驱动副齿轮328旋转,旋转的驱动副齿轮328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三工形齿轮块329旋转,旋转的第三工形齿轮块329带动底端固定连接的齿轮柱块331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三工形齿轮块329两侧啮合连接的连接齿轮杆330旋转,旋转的连接齿轮杆330带动一侧啮合连接的齿轮柱块331旋转,由旋转的齿轮柱块331带动底端啮合连接的弧形齿槽板36沿着弧形转腔35向一端转动复位,弧形齿槽板36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块37旋转,旋转的第一齿轮块37通过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工形齿轮块38带动第一工形齿轮块38底端啮合连接的双头直齿轮杆39旋转,由旋转的双头直齿轮杆39通过底端啮合连接的第二工形齿轮块311,带动第二工形齿轮块311一侧固定连接的齿槽盘312旋转,由旋转的齿槽盘312带动一端啮合连接的齿轮转杆313旋转,由旋转的齿轮转杆313通过转动连接的推动块333和与推动块333卡合的斜齿槽332带动斜齿槽332外侧固定连接的H形齿盘314旋转,由旋转的H形齿盘314带动底端啮合连接的调节螺杆315旋转,带动调节螺杆315外侧滑动连接的卡箍钉杆316下滑卡到地面的泥土里,将稳固放置的装置固定在放置的位置上,便于对放置的装置进行定位固定,有利于提高装置放置后的稳固性。
当齿轮转杆313顺时针旋转时,会带动齿轮转杆313顶端转动连接的推动块333逆斜齿槽332环形阵列的方向滑动,当推动块333在转动时接触到斜齿槽332凸出的位置时,由凸出的位置对推动块333进行推挤,使得推动块333向齿轮转杆313的内侧转动,当推动块333在齿轮转杆313的带动下移动到斜齿槽332所在的位置上时,由推动块333底端中部固定连接的弹簧条334对推动块333进行推挤,使得推动块333向外转动复位卡到斜齿槽332里,便于在齿轮转杆313顺时针旋转带动一端固定连接的抽气扇317旋转时防止齿轮转杆313带动H形齿盘314旋转,旋转的抽气扇317旋转通过底端设置的连接弧腔318,和与连接弧腔318卡合的通口47对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中部设有的吸盘里的空气进行抽取,使得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可以吸附在平整光滑的地面上,地质测绘装置放置的底座31进行固定。
当第二支撑半圆板42旋转时,会沿着第一支撑半圆板41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弧形轨道槽46旋转,防止第二支撑半圆板42旋转的轨迹发生偏移或晃动,当第三支撑半圆板43旋转时,会沿着第二支撑半圆板42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弧形轨道槽48旋转,防止第三支撑半圆板43旋转的轨迹发生偏移或晃动。
第一支撑半圆板41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轨迹限位转环块,第二支撑半圆板42顶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轨迹限位转环块,第三支撑半圆板43顶部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三轨迹限位转环块,便于在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和第三支撑半圆板43旋转的过程中对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和第三支撑半圆板43旋转的轨迹进行限定。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包括:
支撑杆(1),用于安装支撑装置;
地质测绘仪器(2),位于支撑杆(1)的顶端,且与支撑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
固定机构(3),位于支撑杆(1)的底端;
多角度支撑机构(4),位于固定机构(3)的底端;
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底座(31),所述底座(31)位于支撑杆(1)的底端,且与支撑杆(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1)内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滑动腔(32),所述升降滑动腔(3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升降压板(33),所述升降压板(33)顶端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推杆(321),所述连接推杆(32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推拉杆(322),所述推拉杆(32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T形螺杆块(323),所述T形螺杆块(323)一端的顶部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齿轮块(324),所述第一调节齿轮块(324)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调节转环(325),所述第一调节转环(325)的底端设有第二调节转环(327),所述第二调节转环(327)的内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调节齿轮块(326),所述连接推杆(321)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主齿轮(320),所述驱动主齿轮(320)的两侧皆啮合连接有矩形齿槽板(34),所述矩形齿槽板(34)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升降压板(33),所述升降压板(33)位于连接推杆(321)与驱动主齿轮(320)连接的位置处,所述升降压板(33)底部的两端皆旋转连接有驱动副齿轮(328),所述驱动副齿轮(32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工形齿轮块(329),所述第三工形齿轮块(329)的两侧皆啮合连接有连接齿轮杆(330),所述第三工形齿轮块(329)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柱块(331),所述齿轮柱块(331)的底端设有弧形齿槽板(36),所述弧形齿槽板(36)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弧形转腔(35),所述弧形齿槽板(36)底部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块(37),所述第一齿轮块(37)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工形齿轮块(38),所述第一工形齿轮块(38)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连接限位板(310),所述第一工形齿轮块(38)的底端啮合连接有双头直齿轮杆(39),所述双头直齿轮杆(39)的底端啮合连接有第二工形齿轮块(311),所述第二工形齿轮块(3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槽盘(312),所述齿槽盘(312)的一端啮合连接有齿轮转杆(313),所述齿轮转杆(313)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推动块(333),所述推动块(333)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条(334),所述推动块(333)一端的外侧卡接有斜齿槽(332),所述斜齿槽(33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H形齿盘(314),所述H形齿盘(314)的底端啮合连接有调节螺杆(315),所述调节螺杆(31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卡箍钉杆(316),所述齿轮转杆(3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扇(317),所述抽气扇(317)的外侧设有抽气腔(319),所述抽气腔(3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弧腔(318),所述多角度支撑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半圆板(41),所述第一支撑半圆板(41)位于弧形转腔(35)的底端,所述第一支撑半圆板(4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轨道槽(46),所述第一弧形轨道槽(4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半圆板(42),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42)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通口(47),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4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轨道槽(48),所述第二弧形轨道槽(48)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半圆板(43),所述第三支撑半圆板(4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支撑半圆板(44),所述底座(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磁开关(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转环(325)与支撑杆(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转环(327)与支撑杆(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转环(325)和第二调节转环(327)的内侧皆固定连接有环形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322)内侧的大小与T形螺杆块(323)外侧底端的大小相匹配,所述连接推杆(32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定位腔,所述升降压板(33)外侧的大小与升降滑动腔(32)内侧的大小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齿槽板(34)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十字限位块板,所述十字限位块板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十字限位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柱块(331)的中部滑动连接有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收纳凹槽,所述弧形齿槽板(36)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弧形驱动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4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转腔,所述第二支撑半圆板(42)外侧的大小与旋转限位转腔内侧的大小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半圆板(41)、第二支撑半圆板(42)、第三支撑半圆板(43)和第四支撑半圆板(44)的顶端皆固定连接有轨迹限位转环块,所述轨迹限位转环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轨迹限位转环槽。
CN202310125500.7A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Active CN1158234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5500.7A CN115823444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5500.7A CN115823444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3444A true CN115823444A (zh) 2023-03-21
CN115823444B CN115823444B (zh) 2023-04-14

Family

ID=8552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5500.7A Active CN115823444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344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30319A (en) * 1909-12-28 1910-12-28 Edward Harker Vintcent Melvill Instrument for Surveying and like purposes.
DE1910771A1 (de) * 1969-03-03 1970-09-17 Inst Plasmaphysik Gmbh Goniometer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eines Untersuchungsobjektes
CN211877037U (zh) * 2020-05-26 2020-11-06 李广锋 地质工程测绘用的测量仪
CN113154193A (zh) * 2021-02-23 2021-07-23 韩玉坤 一种便于调节的野外便携式测绘设备
CN113483223A (zh) * 2021-05-13 2021-10-08 张庆玲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测绘仪
CN113624216A (zh) * 2021-08-06 2021-11-09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勘测便携式工程测绘装置
CN115289356A (zh) * 2022-08-04 2022-11-04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地理测绘用定位平衡采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0930319A (en) * 1909-12-28 1910-12-28 Edward Harker Vintcent Melvill Instrument for Surveying and like purposes.
DE1910771A1 (de) * 1969-03-03 1970-09-17 Inst Plasmaphysik Gmbh Goniometer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eines Untersuchungsobjektes
CN211877037U (zh) * 2020-05-26 2020-11-06 李广锋 地质工程测绘用的测量仪
CN113154193A (zh) * 2021-02-23 2021-07-23 韩玉坤 一种便于调节的野外便携式测绘设备
CN113483223A (zh) * 2021-05-13 2021-10-08 张庆玲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测绘仪
CN113624216A (zh) * 2021-08-06 2021-11-09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一种勘测便携式工程测绘装置
CN115289356A (zh) * 2022-08-04 2022-11-04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地理测绘用定位平衡采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3444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7787B (zh) 一种高精度建筑工程测绘装置
CN115823444B (zh) 一种可多角度放置的地质测绘装置
CN212107644U (zh) 一种地理测量测绘装置
CN216277099U (zh) 一种土木建筑施工用可调式支撑装置
CN214373490U (zh) 一种便携式地质考察用岩土取样装置
CN212156387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测绘仪器支架
CN218544071U (zh) 一种便携式投光灯
CN209247012U (zh) 一种地理信息采集装置便携式地理信息测绘仪
CN213600385U (zh) 一种用于勘探开发中的地层样本采集器
CN21684045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自动贴墙砖装置
CN213239536U (zh) 一种便于多次取样的石灰岩地质检测用取样装置
CN115326033A (zh) 一种多功能土地资源管理用测量仪器
CN212806792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测量尺
CN215445734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矿山工程测绘装置
CN213629681U (zh) 一种具有测距功能的电子经纬仪
CN218153244U (zh) 一种测绘仪器
CN212132131U (zh) 一种景观灯的安装结构
CN110548785B (zh) 一种具有定位装置且能轻便使用的建筑施工用弯管器
CN216952680U (zh) 一种用于地质勘察的探照灯
CN220001150U (zh) 一种多功能绘图架
CN22052369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测绘装置
CN217541742U (zh) 一种测距装置
CN216341979U (zh) 一种换热中心管入井用的辅助下管装置
CN113932132A (zh) 一种测绘工程用测绘仪定位装置
CN220688589U (zh) 一种测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