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2578A -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2578A
CN115822578A CN202211559417.2A CN202211559417A CN115822578A CN 115822578 A CN115822578 A CN 115822578A CN 202211559417 A CN202211559417 A CN 202211559417A CN 115822578 A CN115822578 A CN 115822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ing
elastic wave
coal
coal seam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94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强
刘鎏
曾一凡
陶凤娟
刘春生
胡刚
王显辉
付吉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angsheng Mine Security Technology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angsheng Mine Security Technology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angsheng Mine Security Technology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UMTB filed Critical Wuhan Changsheng Mine Security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94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225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22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25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控制主机和与控制主机连接的钻机,钻机连接有钻杆,钻杆的端部为随钻探测探头;随钻探测探头包括探头主体,探头主体上设有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和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本公开利用钻机将随钻探测探头推进钻孔中,随钻探测探头在推进旋转过程中会自动智能定向向煤层顶板和底板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会接收煤层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弹性波的时间和煤层弹性波速度计算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的识别;进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探测煤层的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别。

Description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煤矿智能化开采的煤岩界面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作面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技术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建设智慧矿山是未来煤矿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顺煤层钻孔弹性波探测可以为建立高精度工作面三维动态地质模型服务,将实现采煤机由以往被动调整的“记忆截割”转变为主动适应煤层厚度变化的“预想截割”。能够为智能化、无人化开采提供有力的地质保障,提高采煤机效率,增加工作面回采率。整体来看,能够有助于智能化、无人化采煤技术的快速推广,同时,以此为契机可带动精细探测、地质信息平台的推广。
目前已有20余种煤岩分界感应机理和系统,诸如记忆程序控制系统,振动频谱传感系统,天然γ射线、测力截齿、同位素、噪声、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无线电波、雷达探测等,由于井下煤层和围岩条件十分复杂,难以准确、可靠地判断煤岩分界,都未成功地应用于实际。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公开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用于在煤层底板界面和煤层顶板界面之间的巷道内进行探测,包括控制主机和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钻机,所述钻机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端部为随钻探测探头;所述随钻探测探头包括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上设有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和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位于所述探头主体靠近前进方向的前端,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设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之间,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后端还设有随钻探测探头居中器,所述探头主体的后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钻杆的螺纹接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主体上开有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内;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用于隔除所述弹性波发射器的振动耦合传递至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主体上还开设有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内;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用于隔除所述钻杆的振动耦合传递至所述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的一端通过通过接收传感器电缆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连接,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发射器电缆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主体上还开设有随钻探测探头电路腔,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嵌入所述随钻探测探头电路腔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用于确保所述发射器和接收传感器与钻孔孔壁很好的接触,确保发射器发射的弹性波能耦合到煤层中,反射出来的弹性波能从煤层耦合到接收传感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弹性波发射电路、弹性波接收电路、三维惯导传感器、电池、无线网络模块和存储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三维惯导传感器能测量钻杆的旋转角度,当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旋转到正面向顶板煤层时,弹性波发射器自动发射弹性波并由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接收顶板煤层界面反射回波;当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旋转到正面向底板煤层时,弹性波发射器自动发射弹性波并由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接收底板煤层界面反射回波;所述三维惯导传感器还能够测量钻孔的方向和倾角。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主机记录钻机每推进一根钻杆时记录增加一根钻杆,记录随钻探测探头推进的钻孔深度;所述控制主机根据随钻探测探头存储的数据与自己记录的钻孔深度融合,生成煤层顶板探测的弹性波剖面图和底板探测的弹性波剖面图,提取顶板煤层厚度和底板煤层厚度;通过根据钻孔的方向、倾角、钻孔的深度和顶底板煤层厚度计算煤层顶底板的坐标。
在第二方面,还公开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钻机将随钻探测探头推进钻孔中,随钻探测探头在推进旋转过程中会自动智能定向向煤层顶板和底板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会接收煤层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信号;
随钻探测探头的三维惯导传感器测量钻孔探测点的钻孔姿态,根据接收到的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的时间、煤层弹性波速度计算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厚度;
再通过探测点的钻孔姿态和探测点的钻孔深度可以计算出探测点的三维坐标,然后根据探测点的顶板和底板的煤层厚度、探测点的三维坐标计算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坐标,进而达到煤岩界面的识别功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利用随钻探测探头在每推进一根钻杆的条件下,要求钻机将钻杆旋转一周,随钻探测探头中的三维惯导传感器根据随钻探测探头的状态自动煤层顶板和煤层底板发射弹性波并接收弹性波;
测量探测点的姿态,并将探测点的姿态与接收到的弹性波信号数字化保存在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的存储器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现在主机将钻机每推进一根钻杆时记录一次,当随钻探测探头退出钻孔后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将保存在随钻探测探头中的数据全部传送到控制主机中,控制主机根据记录的钻杆数量自动融合生成随钻探测点的三维坐标;
控制主机通过分析计算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煤层厚度,然后根据探测点的钻孔坐标计算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三维坐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煤层弹性波速度是根据已知的煤层厚度与煤岩界面的反射波时间来确定;
其中,煤层弹性波速度为V煤,钻孔到煤层的煤岩界面的距离L边界,读取的反射波时间为t反射,所述煤层弹性波速度确定方法如下式:
V=L边界/2t反射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利用钻机将随钻探测探头推进钻孔中,随钻探测探头在推进旋转过程中会自动智能定向向煤层顶板和底板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会接收煤层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信号,根据接收到的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的时间和煤层弹性波速度可以计算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的识别;进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探测煤层的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别,为煤矿智能化开采提供服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探测装置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探测装置的随钻探测探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的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原理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的随钻钻孔弹性波煤岩界面探测成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测试主机,2、随钻探测探头3、钻机,4、钻杆,5、钻孔,6、巷道,7、煤层底板界面,8、煤层顶板界面,2.0、探头主体,2.1、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2、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3、随钻探测探头电路腔,2.4、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5、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2.6、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2.7、发射器电缆,2.8、接收传感器电缆,2.9、随钻探测探头居中器,2.10、随钻探测探头的螺纹接头,2.4.1、弹性波发射电路,2.4.2、弹性波接收电路,2.4.3、三维惯导传感器,2.4.4、电池,2.4.5、单片机,2.4.6、无线网络,2.4.7、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结合图1所示,用于在煤层底板界面7和煤层顶板界面8之间的巷道6内进行探测,包括控制主机1,与所述控制主机1连接的钻机3,所述钻机3连接有钻杆4,并带动所述钻杆4转动,所述钻杆的端部为随钻探测探头2,令所述随钻探测探头2和钻杆4在钻孔5内;
结合图2所示,所述随钻探测探头包括探头主体2.0,所述探头主体2.0上设有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和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4,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位于所述探头主体2.0靠近前进方向的前端,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4设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之间,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后端还设有随钻探测探头居中器2.9,所述探头主体2.0的后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钻杆4的螺纹接头2.10。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主体2.0上开有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2.5,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设置在所述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2.5内;所述探头主体2.0上还开设有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2.6,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设置在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2.6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2.5用于隔除所述弹性波发射器2.1的振动耦合传递至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中;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2.6用于隔除所述钻杆4的振动耦合传递至所述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随钻探测探头的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2.5和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2.6可以隔除弹性波发射器2.1的振动和随钻钻杆4的振动耦合到接收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中;所述探头主体2.0上还开设有随钻探测探头电路腔2.3,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4嵌入所述随钻探测探头电路腔2.3内。
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用于确保所述发射器2.1和接收传感器2.2与钻孔5孔壁很好的接触,确保发射器2.1发射的弹性波能耦合到煤层中,反射出来的弹性波能从煤层耦合到接收传感器2.2。
并且,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4的一端通过通过接收传感器电缆2.8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连接,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4的另一端通过发射器电缆2.7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连接;通过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4对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和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进行控制。
结合图3所示,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2.4包括与单片机2.4.5连接的弹性波发射电路2.4.1、弹性波接收电路2.4.2、三维惯导传感器2.4.3、电池2.4.4、无线网络模块2.4.6和存储器2.4.7。所述三维惯导传感器2.4.3能测量钻杆4的旋转角度,当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旋转到正面向顶板煤层8时,弹性波发射器2.1自动发射弹性波并由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接收顶板煤层界面8反射回波;当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2.1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旋转到正面向底板煤层7时,弹性波发射器2.1自动发射弹性波并由弹性波接收传感器2.2接收底板煤层界面7反射回波;
其中,所述三维惯导传感器2.4.3还能够测量钻孔5的方向和倾角。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主机1记录钻机3每推进一根钻杆4时记录增加一根钻杆4,记录随钻探测探头2推进的钻孔深度;
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主机1根据随钻探测探头2存储的数据与自己记录的钻孔深度融合,生成煤层顶板探测的弹性波剖面图和底板探测的弹性波剖面图,提取顶板煤层厚度和底板煤层厚度;通过根据钻孔的方向、倾角、钻孔的深度和顶底板煤层厚度计算煤层顶底板的坐标。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利用钻机将随钻探测探头推进钻孔中,随钻探测探头在推进旋转过程中会自动智能定向向煤层顶板和底板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会接收煤层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信号,根据接收到的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的时间和煤层弹性波速度可以计算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的识别;进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探测煤层的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别,为煤矿智能化开采提供服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公开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钻机将随钻探测探头推进钻孔中,随钻探测探头在推进旋转过程中会自动智能定向向煤层顶板和底板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会接收煤层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信号;
S2:随钻探测探头的三维惯导传感器测量钻孔探测点的钻孔姿态,根据接收到的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的时间、煤层弹性波速度计算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厚度;
S3:再通过探测点的钻孔姿态和探测点的钻孔深度可以计算出探测点的三维坐标,然后根据探测点的顶板和底板的煤层厚度、探测点的三维坐标计算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坐标,进而达到煤岩界面的识别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4:在利用随钻探测探头在每推进一根钻杆的条件下,要求钻机将钻杆旋转一周,随钻探测探头中的三维惯导传感器根据随钻探测探头的状态自动煤层顶板和煤层底板发射弹性波并接收弹性波;
S5:测量探测点的姿态,并将探测点的姿态与接收到的弹性波信号数字化保存在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的存储器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S6:所述现在主机将钻机每推进一根钻杆时记录一次,当随钻探测探头退出钻孔后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将保存在随钻探测探头中的数据全部传送到控制主机中,控制主机根据记录的钻杆数量自动融合生成随钻探测点的三维坐标;
S7:控制主机通过分析计算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煤层厚度,然后根据探测点的钻孔坐标计算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三维坐标。
其中,所述煤层弹性波速度是根据已知的煤层厚度与煤岩界面的反射波时间来确定;
其中,煤层弹性波速度为V煤,钻孔到煤层的煤岩界面的距离L边界,读取的反射波时间为t反射,所述煤层弹性波速度确定方法如下式:
V=L边界/2t反射
同样的,本方法利用钻机将随钻探测探头推进钻孔中,随钻探测探头在推进旋转过程中会自动智能定向向煤层顶板和底板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会接收煤层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信号,根据接收到的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的时间和煤层弹性波速度可以计算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的识别。本说明书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探测煤层的顶板和底板的厚度,从而实现煤层的顶底板煤岩界面识别,为煤矿智能化开采提供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用于在煤层底板界面和煤层顶板界面之间的巷道内进行探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主机和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钻机,所述钻机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端部为随钻探测探头;
所述随钻探测探头包括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上设有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和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位于所述探头主体靠近前进方向的前端,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设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之间,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后端还设有随钻探测探头居中器,所述探头主体的后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钻杆的螺纹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主体上开有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弹性波发射器减振腔内;
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用于隔除所述弹性波发射器的振动耦合传递至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主体上还开设有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内;
所述弹性波接收传感器减振腔用于隔除所述钻杆的振动耦合传递至所述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主体上还开设有随钻探测探头电路腔,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嵌入所述随钻探测探头电路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的一端通过通过接收传感器电缆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连接,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的另一端通过发射器电缆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用于确保所述发射器和接收传感器与钻孔孔壁很好的接触,确保发射器发射的弹性波能耦合到煤层中,反射出来的弹性波能从煤层耦合到接收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包括与单片机连接的弹性波发射电路、弹性波接收电路、三维惯导传感器、电池、无线网络模块和存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惯导传感器能测量钻杆的旋转角度,当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旋转到正面向顶板煤层时,弹性波发射器自动发射弹性波并由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接收顶板煤层界面反射回波;当可伸缩弹性波发射器和可伸缩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旋转到正面向底板煤层时,弹性波发射器自动发射弹性波并由弹性波接收传感器接收底板煤层界面反射回波;所述三维惯导传感器还能够测量钻孔的方向和倾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记录钻机每推进一根钻杆时记录增加一根钻杆,记录随钻探测探头推进的钻孔深度;
所述控制主机根据随钻探测探头存储的数据与自己记录的钻孔深度融合,生成煤层顶板探测的弹性波剖面图和底板探测的弹性波剖面图,提取顶板煤层厚度和底板煤层厚度;通过根据钻孔的方向、倾角、钻孔的深度和顶底板煤层厚度计算煤层顶底板的坐标。
10.一种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钻机将随钻探测探头推进钻孔中,随钻探测探头在推进旋转过程中会自动智能定向向煤层顶板和底板发射弹性波,弹性波接收传感器会接收煤层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信号;
随钻探测探头的三维惯导传感器测量钻孔探测点的钻孔姿态,根据接收到的顶板和底板反射回来的弹性波的时间、煤层弹性波速度计算煤层顶板和底板的厚度;
再通过探测点的钻孔姿态和探测点的钻孔深度可以计算出探测点的三维坐标,然后根据探测点的顶板和底板的煤层厚度、探测点的三维坐标计算煤层的顶板和底板坐标,进而达到煤岩界面的识别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利用随钻探测探头在每推进一根钻杆的条件下,要求钻机将钻杆旋转一周,随钻探测探头中的三维惯导传感器根据随钻探测探头的状态自动煤层顶板和煤层底板发射弹性波并接收弹性波;
测量探测点的姿态,并将探测点的姿态与接收到的弹性波信号数字化保存在随钻探测探头控制采集电路板的存储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现在主机将钻机每推进一根钻杆时记录一次,当随钻探测探头退出钻孔后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将保存在随钻探测探头中的数据全部传送到控制主机中,控制主机根据记录的钻杆数量自动融合生成随钻探测点的三维坐标;
控制主机通过分析计算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煤层厚度,然后根据探测点的钻孔坐标计算出煤层顶板和底板的三维坐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层弹性波速度是根据已知的煤层厚度与煤岩界面的反射波时间来确定;
其中,煤层弹性波速度为V煤,钻孔到煤层的煤岩界面的距离L边界,读取的反射波时间为t反射,所述煤层弹性波速度确定方法如下式:
V=L边界/2t反射
CN202211559417.2A 2022-12-06 2022-12-06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58225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9417.2A CN115822578A (zh) 2022-12-06 2022-12-06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9417.2A CN115822578A (zh) 2022-12-06 2022-12-06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2578A true CN115822578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4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9417.2A Pending CN115822578A (zh) 2022-12-06 2022-12-06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225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7063A (zh) * 2023-07-14 2023-10-1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部空区随钻系统及通信质量评价方法
CN116877063B (zh) * 2023-07-14 2024-05-3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部空区随钻系统及通信质量评价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77063A (zh) * 2023-07-14 2023-10-13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部空区随钻系统及通信质量评价方法
CN116877063B (zh) * 2023-07-14 2024-05-3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深部空区随钻系统及通信质量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8690B (zh) 实现地质探测的组合式tbm及地质探测掘进方法
CN104656153B (zh) 随钻钻孔电磁波层析成像超前探测装置及方法
US5560437A (en) Telemetry method for cable-drilled boreholes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it out
CN1676874B (zh) 井斜及方位伽马随钻测量仪
US8800685B2 (en) Drill-bit seismic with downhole sensors
US7953554B2 (en) Signal thresholding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EP1613981B1 (en) Use of pattern recognition in a measurement of formation transit time for seismic checkshots
CN105317434A (zh) 一种钻孔超声波反射三维探测装置及方法
US6990045B2 (en) Methods for acquiring seismic data while tripping
CN101419277A (zh) 一种利用声波对矿山地下采掘点进行监测的系统与方法
CN104181581A (zh) 基于任意排布的地震波地下工程空间观测的系统及方法
CN201387488Y (zh) 一种差分定位随钻地震仪
CN109403954A (zh) 一种实时钻孔测斜纠偏装置
CN111948645A (zh) 煤矿巷道和隧道随钻钻孔雷达超前探测装置与方法
CN102518425A (zh) 方向性伽马随钻测井仪
CN112983402A (zh) 井下钻孔随钻瞬变电磁超前智能探测实时预警装置及方法
CN109322660B (zh) 一种水平主地应力方向随钻测量系统信号激励装置
CN109209360B (zh) 一种水平主地应力方向随钻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1273340A (zh) 一种随采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CN115822578A (zh) 顺煤层随钻煤岩界面识别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9184675B (zh) 一种水平主地应力方向随钻测量系统信号采集与存储装置
CN209228357U (zh) 一种近钻头井斜随钻测量仪器
CN112483070A (zh) 一种近钻头方位伽马仪器
CN109738964B (zh) 地震波和电磁波联合反演的隧道预报装置、掘进机及方法
CN116927757A (zh) 用于煤矿井下防冲钻孔的多参数随钻测量智能钻杆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