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8759A -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8759A
CN115818759A CN202211578861.9A CN202211578861A CN115818759A CN 115818759 A CN115818759 A CN 115818759A CN 202211578861 A CN202211578861 A CN 202211578861A CN 115818759 A CN115818759 A CN 115818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collecting
treatment tank
frame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88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锡林图雅
张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 Lintuya
Original Assignee
Xi Lintuy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 Lintuya filed Critical Xi Lintuya
Priority to CN2022115788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87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8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87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包括安装在处理池上表面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收集机构沿所述处理池边缘进行移动并对所述处理池底部泥渣进行收集的行走轮组。该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通过设置收集机构,能够通过对曝气主管内输送曝气,使得曝气从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喷出,曝气对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随水流向上浮动,受到曝气冲击的泥渣以及气泡向上鼓动,泥渣也随之被带动到收集框的内部,泥渣内附着的水分通过排放口排回处理池内,过滤网对泥渣进行拦截,使得泥渣存放在收集框内,进而对处理池内的泥渣进行高效率的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在进行净化之前需要将污水中的浮泥渣进行清除,现有的浮泥渣在进行清理时,通常是从处理池的底部使用刮板将底部的泥渣向上捞出,在水底对泥渣进行收集会附带大量的水,由于水的冲击使得泥渣散开,使得泥渣随着水流流出收集装置,降低了对处理池内的浮泥渣清理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的浮泥渣在进行清理时,通常是从处理池的底部使用刮板将底部的泥渣向上捞出,使得泥渣随着水流流出收集装置,降低了对处理池内的浮泥渣清理效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包括安装在处理池上表面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收集机构沿所述处理池边缘进行移动并对所述处理池底部泥渣进行收集的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收集机构沿所述处理池的深度方向进行移动的升降机构。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行走轮组一侧的集成安装块,两个所述集成安装块的相对表面均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顶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集成安装块上表面的穿孔,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外表面呈T形结构的吊块,所述吊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穿孔的内壁活动套接的起吊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导向槽对吊块进行导向,通过导向槽和吊块T形的结构特征使得吊块不会从导向槽内掉出,通过穿孔对起吊绳进行导向。
优选地,所述集成安装块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轴,另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两个安装孔对双轴电机和第一连轴进行安装。
优选地,所述双轴电机的其中一个主轴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连轴的一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用于对所述起吊绳进行卷绕的收卷轮,所述双轴电机的另一个主轴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连轴的另一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且两个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两个啮合的传动齿轮使得两个收卷轮同步转动,进而对起吊绳进行收卷,对吊块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对收集框的位置进行调节。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吊块一端表面的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铰接口,所述铰接口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用于对所述收集框内泥渣进行阻挡的拦截板,所述拦截板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上表面开设有插孔的插块,所述伸缩腔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插块进行挤压的第一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铰接口对拦截板进行旋转安装,并通过插块将拦截板与收集框之间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腔的内顶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拦截板上表面的控制口,所述控制口的内壁活动插接有与所述插孔的内壁活动插接对所述插块进行限位的插杆,所述收集框的两侧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插块的外表面相适配的限位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插孔对插杆进行安装和限位,通过插杆与限位口的配合对插块进行限位,防止拦截板受到挤压后倾倒。
优选地,所述收集框的内底壁分别开设有套接口和溢流口,所述套接口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的曝气主管,所述收集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曝气主管进行支撑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与所述曝气主管外表面螺纹连接的旋转齿环,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和与所述曝气主管通过旋转头进行连接的曝气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主轴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齿环进行转动的驱动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旋转齿环的旋转控制曝气主管进行升降,进而对曝气主管的位置进行控制,曝气机对曝气主管进行供气,使得曝气将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上浮。
优选地,所述曝气主管的下端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曝气支管,所述曝气主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曝气支管的数量相等的导向框,所述导向框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自由端与所述导向框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曝气支管的一端表面与所述滑动座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导向框对滑动座进行导向,并通过第二弹簧对滑动座进行挤压,随着曝气管内的气压升高,使得曝气支管向外扩张,增加曝气与处理池底面的接触范围。
优选地,所述曝气主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架,所述收集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部装有骨架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收集框位于所述溢流口的边沿处固定连接有阻隔环,所述收集框的两侧内壁的拐角处均开设有用于将泥渣内附着的水进行排放的排放口,所述收集框的两侧内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泥渣进行阻挡的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骨架使得导流罩不会由于水流的冲击力而产生变形,使得泥渣可以沿着导流罩流淌到收集框内,通过过滤网对收集框内泥渣上附着的水进行导流,是的水重新流到处理池内。
优选地,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的收集方法,步骤一、根据处理池内的水位对收集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控制双轴电机启动,两个传动齿轮啮合带动收卷轮运行,对起吊绳进行松卷,使得吊块在导向槽内移动,带动收集框向处理池内部移动,在收集框的下表面与处理池内的水面接触时,控制双轴电机停止;
步骤二、行走轮组进行运作,沿导轨进行移动,在行走轮组带动收集框进行移动时,曝气机启动,对曝气主管内输送曝气,使得曝气从曝气主管的下端喷出,同时,曝气流至曝气支管内,使得曝气支管内的气压大于第二弹簧的挤压力,曝气支管将第二弹簧挤压至导向框的一端,使得曝气支管展开,增加曝气的作用面积;
步骤三、曝气对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随水流向上浮动,由于导流罩将曝气作用的范围内进行围挡,使得受到曝气冲击的泥渣以及气泡向上鼓动,泥渣也随之被带动到收集框的内部,阻隔环防止泥渣回流,泥渣内的水分会通过排放口排回处理池内,过滤网对泥渣进行拦截,在对处理池内的泥渣清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插杆向上拔起,取消对插杆的限位,随后将拦截板向外推动,使得插块缩入控制口内,将拦截板打开后,即可对收集框内的泥渣进行清理。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通过双轴电机驱动两个传动齿轮啮合带动收卷轮运行,对起吊绳进行松卷,使得吊块在导向槽内移动,带动收集框在处理池内部移动,对收集框与处理池水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进而使得收集机构能够更好的对处理池内的浮泥渣进行收集。
2、通过设置收集机构,能够通过对曝气主管内输送曝气,使得曝气从曝气主管和曝气支管喷出,曝气对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随水流向上浮动,由于导流罩将曝气作用的范围内进行围挡,使得受到曝气冲击的泥渣以及气泡向上鼓动,泥渣也随之被带动到收集框的内部,阻隔环防止泥渣回流,泥渣内附着的水分通过排放口排回处理池内,过滤网对泥渣进行拦截,使得泥渣存放在收集框内,进而对处理池内的泥渣进行高效率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的集成安装块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的收集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的曝气主管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的导向框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的拦截板结构剖视图。
图中:1、导轨;2、行走轮组;3、集成安装块;31、导向槽;32、穿孔;33、吊块;34、起吊绳;35、安装板;36、第一连轴;37、双轴电机;38、收卷轮;39、传动齿轮;4、收集框;41、铰接口;42、拦截板;43、伸缩腔;44、插孔;45、插块;46、第一弹簧;47、控制口;48、插杆;49、限位口;410、套接口;411、溢流口;412、曝气主管;413、支撑座;414、旋转齿环;415、伺服电机;416、曝气机;417、驱动齿轮;418、曝气支管;419、导向框;420、滑动座;421、第二弹簧;422、环形架;423、导流罩;424、阻隔环;425、排放口;42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包括安装在处理池上表面的导轨1,导轨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收集机构沿处理池边缘进行移动并对处理池底部泥渣进行收集的行走轮组2,行走轮组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收集机构沿处理池的深度方向进行移动的升降机构。
如图1-图3所示,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行走轮组2一侧的集成安装块3,为了将收集机构安装在集成安装块3上,在两个集成安装块3的相对表面均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导向槽31,进一步的,为了对起吊绳34进行导向,在导向槽31的内顶壁开设有贯穿至集成安装块3上表面的穿孔32,进一步的,在导向槽31的内壁滑动插接有外表面呈T形结构的吊块33,并在吊块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穿孔32的内壁活动套接的起吊绳34,通过起吊绳34的收卷长度对吊块33的位置进行调节,能够通过导向槽31对吊块33进行导向,通过导向槽31和吊块33T形的结构特征使得吊块33不会从导向槽31内掉出,通过穿孔32对起吊绳34进行导向。
为了对起吊绳34进行卷绕,在集成安装块3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5,并在安装板35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其中一个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轴36,另一个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7,能够通过两个安装孔对双轴电机37和第一连轴36进行安装,进一步的,为了使两个收卷轮38同步运行,在双轴电机37的其中一个主轴外表面和第一连轴36的一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用于对起吊绳34进行卷绕的收卷轮38,并在双轴电机37的另一个主轴外表面和第一连轴36的另一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39,且两个传动齿轮39啮合传动,能够通过两个啮合的传动齿轮39使得两个收卷轮38同步转动,进而对起吊绳34进行收卷,对吊块33的位置进行调整,进而对收集框4的位置进行调节。
通过设置升降机构,能够通过双轴电机37驱动两个传动齿轮39啮合带动收卷轮38运行,对起吊绳34进行松卷,使得吊块33在导向槽31内移动,带动收集框4在处理池内部移动,对收集框4与处理池水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进而使得收集机构能够更好的对处理池内的浮泥渣进行收集。
如图1、图3-图6所示,收集机构包括固定于吊块33一端表面的收集框4,为了对收集框4的开口处进行封堵,防止收集框4内的泥渣重新流到处理池内,在收集框4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铰接口41,且铰接口41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用于对收集框4内泥渣进行阻挡的拦截板42,为了将拦截板42与收集框4之间进行连接,防止收集框4内泥渣达到一定量后对拦截板42进行挤压而倾倒,在拦截板42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伸缩腔43,进一步的,在伸缩腔43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上表面开设有插孔44的插块45,为了控制插块45能够向外伸出,在伸缩腔43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插块45进行挤压的第一弹簧46,能够通过铰接口41对拦截板42进行旋转安装,并通过插块45将拦截板42与收集框4之间进行连接。
为了在插块45与限位口49插接后,防止拦截板42倾倒,在伸缩腔43的内顶壁开设有贯穿至拦截板42上表面的控制口47,并在控制口47的内壁活动插接有与插孔44的内壁活动插接对插块45进行限位的插杆48,为了对拦截板42进行限位,在收集框4的两侧内壁开设有与插块45的外表面相适配的限位口49,能够通过插孔44对插杆48进行安装和限位,通过插杆48与限位口49的配合对插块45进行限位,防止拦截板42受到挤压后倾倒。
为了使处理池内部的泥渣进入收集框4内,在收集框4的内底壁分别开设有套接口410和溢流口411,套接口410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的曝气主管412,收集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曝气主管412进行支撑的支撑座413,为了控制曝气主管412进行升降,在支撑座413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与曝气主管412外表面螺纹连接的旋转齿环414,为了将处理池内的泥渣冲起,在支撑座413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15和与曝气主管412通过旋转头进行连接的曝气机416,并使伺服电机415的主轴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用于驱动旋转齿环414进行转动的驱动齿轮417,能够通过旋转齿环414的旋转控制曝气主管412进行升降,进而对曝气主管412的位置进行控制,曝气机416对曝气主管412进行供气,使得曝气将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上浮。
为了增加曝气的作用范围,在曝气主管412的下端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曝气支管418,进一步的,为了对曝气支管418的伸缩方向进行导向,在曝气主管4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曝气支管418的数量相等的导向框419,为了在曝气支管418内部失去气压时控制曝气支管418收缩,在导向框419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滑动座420,滑动座420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21,使得第二弹簧421的自由端与导向框419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在曝气支管418的一端表面与滑动座420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能够通过导向框419对滑动座420进行导向,并通过第二弹簧421对滑动座420进行挤压,随着曝气管内的气压升高,使得曝气支管418向外扩张,增加曝气与处理池底面的接触范围。
为了将曝气主管412与导流罩423之间进行支撑,在曝气主管41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架422,为了对曝气作用范围内的泥渣进行导向,在收集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部装有骨架的导流罩423,并导流罩423的收集框4位于溢流口411的边沿处固定连接有阻隔环424,通过阻隔环424防止流入收集框4的泥渣产生回流,为了对泥渣内的水分进行排出,在收集框4的两侧内壁的拐角处均开设有用于将泥渣内附着的水进行排放的排放口425,进一步的,为了在对水分排放时,防止泥渣重新流到处理池内,在收集框4的两侧内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泥渣进行阻挡的过滤网426,能够通过骨架使得导流罩423不会由于水流的冲击力而产生变形,使得泥渣可以沿着导流罩423流淌到收集框4内,通过过滤网426对收集框4内泥渣上附着的水进行导流,是的水重新流到处理池内。
通过设置收集机构,能够通过对曝气主管412内输送曝气,使得曝气从曝气主管412和曝气支管418喷出,曝气对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随水流向上浮动,由于导流罩423将曝气作用的范围内进行围挡,使得受到曝气冲击的泥渣以及气泡向上鼓动,泥渣也随之被带动到收集框4的内部,阻隔环424防止泥渣回流,泥渣内附着的水分通过排放口425排回处理池内,过滤网426对泥渣进行拦截,使得泥渣存放在收集框4内,进而对处理池内的泥渣进行高效率的清理。
工作原理:步骤一、根据处理池内的水位对收集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控制双轴电机37启动,两个传动齿轮39啮合带动收卷轮38运行,对起吊绳34进行松卷,使得吊块33在导向槽31内移动,带动收集框4向处理池内部移动,在收集框4的下表面与处理池内的水面接触时,控制双轴电机37停止;
步骤二、行走轮组2进行运作,沿导轨1进行移动,在行走轮组2带动收集框4进行移动时,曝气机416启动,对曝气主管412内输送曝气,使得曝气从曝气主管412的下端喷出,同时,曝气流至曝气支管418内,使得曝气支管418内的气压大于第二弹簧421的挤压力,曝气支管418将第二弹簧421挤压至导向框419的一端,使得曝气支管418展开,增加曝气的作用面积;
步骤三、曝气对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随水流向上浮动,由于导流罩423将曝气作用的范围内进行围挡,使得受到曝气冲击的泥渣以及气泡向上鼓动,泥渣也随之被带动到收集框4的内部,阻隔环424防止泥渣回流,泥渣内的水分会通过排放口425排回处理池内,过滤网426对泥渣进行拦截,在对处理池内的泥渣清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插杆48向上拔起,取消对插杆48的限位,随后将拦截板42向外推动,使得插块45缩入控制口47内,将拦截板42打开后,即可对收集框4内的泥渣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包括安装在处理池上表面的导轨(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收集机构沿所述处理池边缘进行移动并对所述处理池底部泥渣进行收集的行走轮组(2),所述行走轮组(2)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收集机构沿所述处理池的深度方向进行移动的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行走轮组(2)一侧的集成安装块(3),两个所述集成安装块(3)的相对表面均开设有两个呈镜像分布的导向槽(31),所述导向槽(31)的内顶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集成安装块(3)上表面的穿孔(32),所述导向槽(31)的内壁滑动插接有外表面呈T形结构的吊块(33),所述吊块(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穿孔(32)的内壁活动套接的起吊绳(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安装块(3)的另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5),所述安装板(35)的内壁分别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连轴(36),另一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双轴电机(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电机(37)的其中一个主轴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连轴(36)的一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用于对所述起吊绳(34)进行卷绕的收卷轮(38),所述双轴电机(37)的另一个主轴外表面和所述第一连轴(36)的另一端外表面均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39),且两个所述传动齿轮(39)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吊块(33)一端表面的收集框(4),所述收集框(4)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铰接口(41),所述铰接口(41)的内壁通过销轴铰接有用于对所述收集框(4)内泥渣进行阻挡的拦截板(42),所述拦截板(42)的两端表面均开设有伸缩腔(43),所述伸缩腔(43)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上表面开设有插孔(44)的插块(45),所述伸缩腔(43)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插块(45)进行挤压的第一弹簧(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腔(43)的内顶壁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拦截板(42)上表面的控制口(47),所述控制口(47)的内壁活动插接有与所述插孔(44)的内壁活动插接对所述插块(45)进行限位的插杆(48),所述收集框(4)的两侧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插块(45)的外表面相适配的限位口(49)。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4)的内底壁分别开设有套接口(410)和溢流口(411),所述套接口(410)的内壁活动套接有上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的曝气主管(412),所述收集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所述曝气主管(412)进行支撑的支撑座(413),所述支撑座(413)的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与所述曝气主管(412)外表面螺纹连接的旋转齿环(414),所述支撑座(413)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415)和与所述曝气主管(412)通过旋转头进行连接的曝气机(416),所述伺服电机(415)的主轴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齿环(414)进行转动的驱动齿轮(4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主管(412)的下端周侧面固定连通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曝气支管(418),所述曝气主管(4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曝气支管(418)的数量相等的导向框(419),所述导向框(419)的内壁滑动插接有滑动座(420),所述滑动座(420)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21),所述第二弹簧(421)的自由端与所述导向框(419)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曝气支管(418)的一端表面与所述滑动座(420)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主管(41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架(422),所述收集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内部装有骨架的导流罩(423),所述导流罩(423)的收集框(4)位于所述溢流口(411)的边沿处固定连接有阻隔环(424),所述收集框(4)的两侧内壁的拐角处均开设有用于将泥渣内附着的水进行排放的排放口(425),所述收集框(4)的两侧内壁的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泥渣进行阻挡的过滤网(426)。
10.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的收集方法,其收集方法为:步骤一、根据处理池内的水位对收集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调节时,控制双轴电机(37)启动,两个传动齿轮(39)啮合带动收卷轮(38)运行,对起吊绳(34)进行松卷,使得吊块(33)在导向槽(31)内移动,带动收集框(4)向处理池内部移动,在收集框(4)的下表面与处理池内的水面接触时,控制双轴电机(37)停止;
步骤二、行走轮组(2)进行运作,沿导轨(1)进行移动,在行走轮组(2)带动收集框(4)进行移动时,曝气机(416)启动,对曝气主管(412)内输送曝气,使得曝气从曝气主管(412)的下端喷出,同时,曝气流至曝气支管(418)内,使得曝气支管(418)内的气压大于第二弹簧(421)的挤压力,曝气支管(418)将第二弹簧(421)挤压至导向框(419)的一端,使得曝气支管(418)展开,增加曝气的作用面积;
步骤三、曝气对处理池底部的泥渣进行冲击,使得泥渣随水流向上浮动,由于导流罩(423)将曝气作用的范围内进行围挡,使得受到曝气冲击的泥渣以及气泡向上鼓动,泥渣也随之被带动到收集框(4)的内部,阻隔环(424)防止泥渣回流,泥渣内的水分会通过排放口(425)排回处理池内,过滤网(426)对泥渣进行拦截,在对处理池内的泥渣清理完毕后,工作人员将插杆(48)向上拔起,取消对插杆(48)的限位,随后将拦截板(42)向外推动,使得插块(45)缩入控制口(47)内,将拦截板(42)打开后,即可对收集框(4)内的泥渣进行清理。
CN202211578861.9A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Pending CN1158187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8861.9A CN115818759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8861.9A CN115818759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8759A true CN115818759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45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8861.9A Pending CN115818759A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875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41081U (zh) 一种建筑排水结构
CN111622287B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及其方法
CN111634378A (zh)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清理装置
CN112942270A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库用垃圾打捞设备
CN111676928A (zh) 一种水域水藻清理装置
CN113577899B (zh) 一种循环利用污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CN115818759A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浮泥渣集边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CN210145589U (zh) 一种矿山生活污水过滤装置
CN211245645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废水二次沉淀装置
CN112316499A (zh) 一种基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处理池
CN115233760B (zh) 一种基于水利工程的自动清淤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977185A (zh) 一种环境治理污泥抽吸处理装置
CN213538921U (zh) 一种环保清淤疏浚装置
CN115072484A (zh) 一种电缆施工用收线装置
CN211523806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屋顶排水结构
CN108212877A (zh) 一种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用自动清洗装置
CN214696506U (zh) 一种绿色建筑排水装置
CN220725199U (zh)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CN112922400B (zh) 一种用于高速公路的移动厕所装置
CN21653722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净水器
CN218090728U (zh) 一种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CN216865079U (zh) 用于人造景观湖的清洁设备
CN216537214U (zh) 一种水利工程过滤装置
CN217367314U (zh) 一种雨水处理用排污装置
CN217297368U (zh) 一种具有固液分离结构的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