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1718A - 一种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1718A
CN115811718A CN202111080193.2A CN202111080193A CN115811718A CN 115811718 A CN115811718 A CN 115811718A CN 202111080193 A CN202111080193 A CN 202111080193A CN 115811718 A CN115811718 A CN 11581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unit
nfc module
display screen
mainboard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01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静
梁宝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0801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17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828 priority patent/WO202303997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40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 H04W12/47Security arrangements using identity modules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壳体、显示屏、主板和NFC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透光区域,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主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NFC模块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NFC模块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NFC模块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内。这样,由于可以将NFC模块与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无需在主板上预留NFC模块的设置空间,减小了主板的体积,进而减小了整个控制器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控制器。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方便对电子设备实现控制,许多电子设备均配置有对应的控制器。当前许多控制器的主板上均设置有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但是控制器内的主板设置有NFC模块,容易导致主板的体积较大,进而易导致控制器的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以解决控制器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器,包括:壳体、显示屏、主板和NFC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透光区域,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主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NFC模块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NFC模块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NFC模块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可选地,所述NFC模块包括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设置于所述主板上,且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位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之间的间隙,且所述防尘件分别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抵接。
可选地,所述防尘件和所述天线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天线单元围合的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均与所述主板的第二表面电连接,且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主板电连接,第一表面为朝向所述透光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
可选地,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之间耦合馈电。
可选地,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透光区域相邻设置。
可选地,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
可选地,所述天线单元为柔性天线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壳体、显示屏、主板和NFC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透光区域,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主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NFC模块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NFC模块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NFC模块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这样,由于可以将NFC模块与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无需在主板上预留NFC模块的设置空间,减小了主板的体积,进而减小了整个控制器的体积;同时,由于将NFC模块与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即NFC模块更加靠近外界环境,从而可以增大NFC模块的传输距离,同时,NFC模块与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即NFC模块的体积受到主板的限制较小,即可以增大NFC模块的体积,进而增大了控制器的近场通信区域的面积,增强了控制器的近场通信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爆炸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包括:壳体10、显示屏20、主板30和NFC模块40,所述壳体10包括容置腔14,所述容置腔14包括透光区域141,所述显示屏20和所述主板30均位于所述容置腔14内,所述显示屏20与所述主板30电连接,所述显示屏20朝向所述透光区域141设置,所述NFC模块40与所述主板30电连接,所述NFC模块40与所述容置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20在所述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NFC模块40在所述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内。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由于可以将NFC模块40与容置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也就是说无需在主板30上再单独设置NFC模块40,也就无需在主板30上预留NFC模块40的设置空间,从而减小了主板30的体积,进而减小了整个控制器的体积;同时,由于将NFC模块40与容置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即NFC模块40更加靠近外界环境,从而可以增大NFC模块40的传输距离,同时,NFC模块40与容置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即NFC模块40的体积受到主板30的限制较小,即可以增大NFC模块40的体积,进而增大了控制器的近场通信区域的面积,增强了控制器的近场通信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可以包括盖体11、框体12和背板13,盖体11、框体12和背板13围合形成的空间可以被称作为容置腔14,而透光区域141可以设置在盖体11上。
另外,其中,NFC模块40在所述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可以位于所述主板30内,且所述显示屏20在所述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NFC模块40在所述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内,可以理解为:主板30的面积大于NFC模块40的面积,而NFC模块40的面积可以大于显示屏20的面积。这样,可以使得NFC模块40的面积较大,从而增强了NFC模块40的近场通信效果。
也就是说:NFC模块40在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大于显示屏20在主板30的垂直投影的面积,即使得NFC模块40的面积较大,增大了NFC信号的接收距离,从而增强了NFC模块40的无线通信性能,进而使得通信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NFC模块40对显示屏20的遮挡效果,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FC模块40可以采用透光材料制成,即显示屏20发射的光线可以透光NFC模块40和透光区域照射至外界环境中。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NFC模块40的第一端与容置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NFC模块40的第二端可以围绕第一端移动,当显示屏20处于工作状态,即显示屏20处于亮屏状态下时,NFC模块40的第二端可以位于第一位置,使得NFC模块40可以与显示屏20错位设置(NFC模块40可以处于收缩状态或者展开状态),从而使得NFC模块40不会对显示屏20的光线形成阻挡;当显示屏20处于非工作状态,即显示屏20处于灭屏状态下时,NFC模块40的第二端可以位于第二位置,使得NFC模块40可以与显示屏20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从而使得NFC模块40可以处于展开状态,增强NFC模块40的通信性能,也不会对显示屏20造成影响。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NFC模块40包括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时(具体可以参见后文中的相应表述),所述显示屏20在所述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天线单元围合的范围内。
其中,天线单元可以呈环形或者半环形等形状设置,从而使得天线单元围合的面积可以大于显示屏20在主板30上的垂直投影的面积。
这样,可以增大了天线单元的围合面积,从而增强了天线单元的通信性能,进而使得通信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器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即控制器可以与电子设备连接,例如:可以将目标文件存放在移动设备中,当移动设备位于控制器的目标范围内(即移动设备位于控制器的近场通信范围内),控制器可以通过上述NFC模块40从移动设备中获取到目标文件,并将目标文件传递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文件自动完成多项参数的设置,这样,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多项参数的设置效率,简化电子设备的多项参数的设置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也可以被称作为线控器,而上述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空调机。
另外,由于移动设备只要位于控制器的近场通信范围内,即可完成移动设备和控制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从而使得移动设备在使用时无需特意去寻找控制器的通信模块的位置,也无需在控制器上特意标识出通信模块的位置,从而使得使用更加方便。
其中,显示屏20与主板30电连接,且显示屏20可以固定连接于主板30上,这样,与显示屏20与主板30之间通过导电线连接的方式相比,可以减少导电线的设置,降低使用成本,以及减小整个控制器的体积,增强对显示屏20的固定效果。
其中,透光区域141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透光区域141可以指的是容置腔14上开设的透光孔,也可以指的是容置腔14包括的透光板,这样,由于显示屏20朝向透光区域141设置,从而可以使得显示屏20的显示内容透过上述透光区域141照射至外界环境中,使得用户可以清楚获得上述显示屏20的显示内容。当透光区域141为透光板时,既可以起到透光效果,同时,还可以对显示屏20起到保护效果,防止显示屏20被刮伤的现象的出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NFC模块40包括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容置腔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设置于所述主板30上,且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电连接。
其中,由于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电连接,且通信单元设置在主板30上,因此,上述也可以理解为:天线单元可以通过通信单元与主板30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为单独的两个部件,因此,在设计天线单元的位置和形状时,不用考虑通信单元的位置和形状,简化了设计的复杂性,同时,通信单元位于主板30上,从而可以增强对通信单元的固定效果和馈电效果。
上述通信单元和主板30可以被统称为馈源,而天线单元可以被称作为辐射体。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容置腔14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导电连接件,所述天线单元通过所述导电连接件与所述通信单元电连接。
其中,通信单元对应的容置腔14的位置也可以开设有通信通孔,而通信通孔内可以穿设有导电线,而导电连接件可以通过上述导电线与通信单元或者主板30电连接,也就是说: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之间的连接线路从壳体10外表面绕行,而并不是布置在壳体10的容置腔14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容置腔14的体积,进而进一步减小整个控制器的体积,同时,还可以减少信号在连接线路上传输时对主板30上其他元器件的干扰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线路也可以嵌设于容置腔14的内壁内,从而避免连接线路直接裸露于壳体10的外表面上,增强安全性能和美观程度。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可以通过导电连接件与通信单元电连接,从而使得通信单元上的辐射信号可以通过导电连接件稳定的传输至天线单元上,从而增强了对天线单元的馈电效果。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之间耦合馈电。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之间耦合馈电,即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之间无需额外设置连接线路,同时还能实现通信单元对天线单元的馈电,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个控制器的体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位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30之间的间隙,且所述防尘件分别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30抵接。
其中,防尘件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防尘件可以为防尘海绵,或者,又例如:防尘件可以为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可以为橡胶件,这样,在具有防尘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具有缓冲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防尘件可以位于天线单元和主板30之间的间隙,且防尘件分别与天线单元和主板30抵接,这样,可以在天线单元和主板30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天线单元从容置腔14的内壁上掉落的现象的出现。同时,还可以起到防尘效果,避免灰尘掉落至主板30上,从而使得主板30出现短路等现象;同时,还可以防止灰尘进入透光区域或者显示屏20所在的区域,从而影响显示屏20的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尘件和所述天线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可以增强防尘件和天线单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防尘件和天线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即两者处于连接状态,在装配时可以一次性完成上述两者的装配,进而提高了装配效率。
其中,主板30可以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而第一表面为朝向透光区域141的表面,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均与主板的第一表面电连接;或者,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中的一者可以与主板30的第一表面电连接,另一者可以和第二表面电连接,且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通过主板30实现电连接;或者,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可以均与主板30的第二表面电连接。
即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均与所述主板30的第二表面电连接,且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主板30电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为朝向所述透光区域141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通信单元和天线单元均与主板30的第二表面电连接,这样,可以简化了天线单元、主板30和通信单元的装配过程,提高装配的效率和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信单元和天线单元分别与主板30的相背两表面电连接时,通信单元和天线单元可以采用上述通过导电连接件进行电连接的方式,从而可以使得对天线单元的馈电稳定,且馈电信号的损失较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透光区域141相邻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位于容置腔14上设置有透光区域141的内表面上,从而可以使得天线单元可以更加靠近外界环境,便于与外部环境中的移动设备进行近场通信以传递数据,且可以减少容置腔14的内壁对天线单元的辐射信号的阻碍,增强了天线单元的辐射性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透光区域141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天线单元环绕透光区域141设置,也可以理解为:天线单元围绕透光区域141的边缘设置,这样,使得天线单元不会对显示屏20的光照射出透光区域141造成阻挡,同时,天线单元环绕透光区域141设置,还可以延长天线单元的长度,从而进一步增强天线单元的辐射性能。另外,天线单元环绕透光区域141设置,还可以充分利用容置腔14内壁与主板30之间的空间,尽量在不增大控制器的体积的同时,延长天线单元的长度,以增强天线单元的辐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天线单元的具体形状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天线单元可以呈矩形状或者圆形状设置,天线单元的形状可以与透光区域141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天线单元为柔性天线单元。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为柔性天线单元,从而可以方便将天线单元进行折弯,以设置在容置腔14的内壁上,同时,可以方便延长天线单元的长度,以增强天线单元的辐射性能。另外,柔性天线更轻薄,且易于成形,以方便制作。
其中,天线单元的制作材料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天线单元可以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制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显示屏、主板和NFC模块,所述壳体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透光区域,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主板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朝向所述透光区域设置,所述NFC模块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NFC模块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NFC模块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NFC模块包括天线单元和通信单元,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设置于所述主板上,且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防尘件,所述防尘件位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之间的间隙,且所述防尘件分别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主板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件和所述天线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在所述主板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天线单元围合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均与所述主板的第二表面电连接,且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通过所述主板电连接,第一表面为朝向所述透光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之间耦合馈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与所述透光区域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环绕所述透光区域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为柔性天线单元。
CN202111080193.2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控制器 Pending CN115811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0193.2A CN115811718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控制器
PCT/CN2021/123828 WO2023039970A1 (zh) 2021-09-15 2021-10-14 一种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0193.2A CN115811718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718A true CN115811718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0193.2A Pending CN115811718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1718A (zh)
WO (1) WO20230399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0792B (zh) * 2011-05-10 2015-07-0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具有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9608473B2 (en) * 2014-07-07 2017-03-28 Htc Corporati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and switch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107871928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上海德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通讯天线及nfc通讯设备
CN109638434A (zh) * 2018-11-23 2019-04-16 深圳市天威讯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环的nfc天线及智能手环
CN211128572U (zh) * 2019-12-24 2020-07-28 深圳市实佳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nfc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9970A1 (zh)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6726B2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274996B2 (en) Coupling member,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268245B2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040155B (zh) 一种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EP3683650A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4520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367155B2 (en) Touch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394276B2 (en) Connecting member,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80210496A1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3025107A (zh) 电子设备
US10268244B2 (en) Hous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734939B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135324A1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039564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989501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769301B (zh) 移动终端
CN110113460B (zh) 电子设备
CN108879073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5811718A (zh) 一种控制器
CN108600446B (zh) 移动终端
CN216118339U (zh) 导光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3845111U (zh) 键盘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11376471U (zh) 电子设备
CN108600445B (zh) 移动终端
CN212659084U (zh) 模组组合结构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