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9951A -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9951A
CN115809951A CN202310130570.1A CN202310130570A CN115809951A CN 115809951 A CN115809951 A CN 115809951A CN 202310130570 A CN202310130570 A CN 202310130570A CN 115809951 A CN115809951 A CN 115809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footprint
component
product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305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曲
刘阳
池程
马宝罗
朱斯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to CN2023101305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99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9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99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其中,方法包括: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碳足迹”这个新的术语越来越广泛地为全世界所使用。碳足迹通常分为项目层面、组织层面、产品层面这三个层面。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PCF)是指衡量某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即从原材料获取阶段、生产制造阶段、分销阶段、使用到废弃处置/再生利用等多个阶段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累加。温室气体可以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和全氟化碳(PFCs)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包括:
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
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部件标识码从所述区块链中,确定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
计算所述碳排放系数和所述零部件活动数据的乘积,得到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的和,以得到的和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之前,还包括:
在生产所述目标产品时,通过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所述部件标识码,并将所述部件标识码写入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所述部件标识码和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所述区块链。
可选地,在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所述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解析权限,通过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中,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与所述目标产品在所述区块链中预存的多个可解析标识进行匹配;
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装置,包括:
解析请求模块,用于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
标识解析模块,用于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产品碳足迹数据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部件标识码从所述区块链中,确定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计算所述碳排放系数和所述零部件活动数据的乘积,得到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产品碳足迹数据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的和,以得到的和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存储模块,用于在生产所述目标产品时,通过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所述部件标识码,并将所述部件标识码写入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
数据上链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所述部件标识码和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所述区块链。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权限识别模块,用于在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所述标识解析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解析权限,通过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可选地,所述权限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区块链中,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与所述目标产品在所述区块链中预存的多个可解析标识进行匹配;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了绿色低碳发展中碳交易市场面临的交易不透明、参与门槛高、碳资产管理验证效率低等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可信、准确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公开中所指数据可以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也可以是结构化数据。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企业在产品碳足迹数据采集方面存在如下现状和痛点,一是伴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存在企业在碳核算、碳核查环节的违规操作,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势必会在碳排放核查上要求更加严格,碳采集端侧数据的准确、及时、可靠、可信变得极为重要,但很多企业碳管理意识不强,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无法获取详细的碳排放数据,碳资产管理难以实现,因此碳数据汇聚设备与产品的设计与推广尤为重要;二是企业碳采集设备数字化程度不足,现有碳计量体系仅包括能源计量数据的曲线检测和部分报表功能,采集后的数据分布在不同应用系统中,缺乏统一的碳排放采集设备产品,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利用;三是目前已有的碳数据采集设备品类繁多,缺乏数据和模型支撑,导致碳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仅能做到监视,无法快速有效分析原因,碳管理优化难度较大,更多依靠人员经验,稳定性和可靠性难以保障。
示例性方法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应用在电子设备上,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为手机等终端设备,目标产品可以为任意用户通过正规手段获得的产品,在该目标产品中设置有标识编码,标识编码可以为任意形式,例如,二维码、条形码等;例如,当标识编码为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得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
步骤120,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可选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是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其作用类似于互联网领域的域名解析系统(DNS)。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核心包括标识编码、标识解析系统和标识数据服务。其中:1、标识编码:机器、物品的“身份证”。2、标识解析系统:利用标识,对机器和物品进行唯一性的定位和信息查询,是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的精准对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智能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3、标识数据服务:能够借助标识编码资源和标识解析系统开展工业标识数据管理和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家的数据共享共用。本实施例通过对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每个零部件对应一个部件标识码。
步骤130,通过用户终端将多个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生产目标产品的过程中,将对应的多个部件标识码以及每个部件标识码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上传到区块链中进行保存,通过赋予零部件等唯一部件标识码,基于标识解析,打通上下游企业碳排放数据流通和交互;通过区块链存储部件碳足迹数据,避免了数据被篡改的问题。
步骤140,在用户终端基于多个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本实施例中,碳足迹的计算结果为产品生命周期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加权之和,用二氧化碳当量(CO2e)表示,单位为kgCO2e或者gCO2e。其中,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为这种气体的吨数乘以其产生温室效应的指数。这种气体的温室效益的指数叫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该指数取决于气体的辐射属性和分子重量,以及气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状况。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了绿色低碳发展中碳交易市场面临的交易不透明、参与门槛高、碳资产管理验证效率低等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可信、准确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有效保障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数据的可信流转和核验。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130获得部件碳足迹数据的过程可以包括:
基于部件标识码从区块链中,确定部件标识码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
计算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的乘积,得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本实施例中,每个部件碳足迹数据基于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的乘积确定,其中,碳排放系数(碳排放因子)是指某一流程单位活动水平的碳排放量,即将活动水平数据与碳排放量相对应的系数;而零部件活动数据是对应该零部件的活动水平数据,结合表达单位活动水平的碳排放系数和活动水平数据,即可得到部件碳足迹数据。
本实施例借助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统一接口和数据模型,降低建设成本,依托区块链技术,设计并研发碳数据采集、碳边缘计算、碳可信上链等功能的一批碳数据汇聚设备和产品,建设产品碳足迹数据汇聚平台,实现多来源、多类型、多场景的碳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密,提升企业碳管理数据和产业治理水平。
可选地,步骤140可以包括:
在用户终端,计算多个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的和,以得到的和确定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本实施例中,是由多个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零部件(或者还包括原材料)构成目标产品,本实施例通过赋予原材料、零部件等唯一标识编码,基于标识解析,打通上下游企业碳排放数据流通和交互,确保供应商上下游的碳数据安全可靠共享,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10之前,还可以包括:
在生产目标产品时,通过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目标产品对应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部件标识码,并将部件标识码写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
通过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部件标识码和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区块链。
可选地,针对碳足迹全生命周期数据,结合主动标识载体技术,运用5G、4G、NB-IoT、WiFi、蓝牙等通信技术,实现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运输、使用、回收、拆解、零部件再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碳数据主动采集和汇聚;通过赋予原材料、零部件等唯一碳标识编码,基于标识解析,打通上下游企业碳排放数据流通和交互,确保供应商上下游的碳数据安全可靠共享,碳采集数据与碳采集设备的标识强关联,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并且基于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实现可信存证。运用区块链技术,从全生命周期数据存储角度,借助安全芯片,将采集后的碳排数据的存证信息写入区块链网络系统,避免数据篡改,实现数据汇聚、可信存证和后期产业链上下游全生命周期可信追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10之前,还可以包括:
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包括:
响应于用户终端具有解析权限,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本实施例中,在对解析标识进行解析之前,需要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以提高解析标识的安全性,避免无权限用户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部件标识码;用户的解析权限可以在用户获得目标产品时同步获得,例如,用户购买目标产品时,对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的标识进行记录,并将记录的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上传到区块链进行保存,确定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用户终端具有该目标产品的解析权限。
可选地,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包括:
在区块链中,基于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与目标产品在区块链中预存的多个可解析标识进行匹配;
基于匹配结果,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本实施例通过在区块链中存储终端标识,例如,将合法手段(例如,购买等)获得目标产品的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都与目标产品对应的进行存储;本实施例避免了终端标识被篡改的风险,提升了解析权限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用户终端发起的模型解析的可信性。
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仅示出了包括两个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的示例,包括如下操作:
步骤201,第一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对应上游企业,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产品处理端)调用碳排放因子,基于碳排放因子和活动数据(该上游企业对应的零部件对应的活动数据)完成产品碳足迹二氧化碳当量的计算。
步骤202,标识注册:第一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将产品碳足迹写入部件标识码,并将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
步骤203,数据上链:第一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将部件标识码和产品碳足迹数据写入区块链。
步骤204,数据传输:第一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将部件标识码随产品转移到下游企业(第二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对应上述实施例中的产品处理端),汇聚各零部件的碳足迹数据。
步骤205,解析:第二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部件标识码进行解析,得到部件碳足迹数据。
步骤206,数据核验:第二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解析出的部件碳足迹数据上传到区块链中与区块链中存储的部件标识码对应的碳足迹数据进行匹配验证。
步骤207,第二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调用碳排放因子,基于碳排放因子和活动数据(该下游企业对应的零部件对应的活动数据)完成产品碳足迹二氧化碳当量的计算。
步骤208,标识注册:第二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将产品碳足迹写入部件标识码,并将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
步骤209,数据上链:第二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将部件标识码和产品碳足迹数据写入区块链。
本实施例仅示出了包括两个零部件的目标产品的碳足迹数据上链过程,如包括更多零部件,在其他零部件对应的产品碳足迹汇聚平台继续执行上述步骤204到209即可,即继续将上游企业(还包括另一个下游企业时,可将上次传输的下游企业作为上游企业)中的部件标识码发送到下游企业中;实现碳足迹数据的汇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可以由任意适当的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执行,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等。或者,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可以由处理器执行,如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相应指令来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及的任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下文不再赘述。
示例性装置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
解析请求模块31,用于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
标识解析模块32,用于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数据获取模块33,用于通过用户终端将多个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产品碳足迹数据模块34,用于在用户终端基于多个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装置,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有效解决了绿色低碳发展中碳交易市场面临的交易不透明、参与门槛高、碳资产管理验证效率低等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可信、准确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有效保障了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数据的可信流转和核验。
可选地,数据获取模块33,具体用于基于部件标识码从区块链中,确定部件标识码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计算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的乘积,得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产品碳足迹数据模块,具体用于在用户终端,计算多个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的和,以得到的和确定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标识存储模块,用于在生产目标产品时,通过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目标产品对应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部件标识码,并将部件标识码写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
数据上链模块,用于通过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部件标识码和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区块链。
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权限识别模块,用于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标识解析模块32,具体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具有解析权限,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可选地,权限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在区块链中,基于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与目标产品在区块链中预存的多个可解析标识进行匹配;基于匹配结果,确定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4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
图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1和存储器42。
处理器4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40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处理器可以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4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3和输出装置4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例如,在该电子设备是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时,该输入装置43可以是上述的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用于捕捉声源的输入信号。在该电子设备是单机设备时,该输入装置43可以是通信网络连接器,用于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接收所采集的输入信号。
此外,该输入装置4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4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装置4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4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40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40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9)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
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部件标识码从所述区块链中,确定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碳排放系数和零部件活动数据;
计算所述碳排放系数和所述零部件活动数据的乘积,得到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产品碳足迹数据,包括:
在所述用户终端,计算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的和,以得到的和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之前,还包括:
在生产所述目标产品时,通过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所有零部件对应的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所述部件标识码,并将所述部件标识码写入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产品处理端将所述部件标识码和部件碳足迹数据写入所述区块链。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所述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具有解析权限,通过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识别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中,基于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终端标识与所述目标产品在所述区块链中预存的多个可解析标识进行匹配;
基于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具有解析权限。
7.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请求模块,用于通过用户终端扫描目标产品上设置的标识编码,获得所述目标产品对应的解析标识;
标识解析模块,用于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所述解析标识进行模型解析,得到组成所述目标产品的多个零部件对应的部件标识码;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上传到区块链,从区块链中获得对应每个所述部件标识码的部件碳足迹数据;
产品碳足迹数据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基于多个所述部件标识码对应的多个部件碳足迹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产品的产品碳足迹数据。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
CN202310130570.1A 2023-02-03 2023-02-03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Pending CN1158099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0570.1A CN115809951A (zh) 2023-02-03 2023-02-03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30570.1A CN115809951A (zh) 2023-02-03 2023-02-03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9951A true CN115809951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30570.1A Pending CN115809951A (zh) 2023-02-03 2023-02-03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995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7552A (zh) * 2023-04-25 2023-05-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碳足迹确定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436819A (zh) * 2023-12-14 2024-01-23 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4988A (zh) * 2015-03-17 2015-08-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应链碳足迹信息自动采集与管理系统
CN112991060A (zh) * 2021-03-05 2021-06-18 苏州迈兰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碳迹数据跟踪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70144A (zh) * 2022-06-22 2022-11-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变压器碳足迹追踪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4988A (zh) * 2015-03-17 2015-08-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应链碳足迹信息自动采集与管理系统
CN112991060A (zh) * 2021-03-05 2021-06-18 苏州迈兰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碳迹数据跟踪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70144A (zh) * 2022-06-22 2022-11-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变压器碳足迹追踪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67552A (zh) * 2023-04-25 2023-05-2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碳足迹确定方法和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436819A (zh) * 2023-12-14 2024-01-23 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ichen et al. Blockchain for modern applications: A survey
CN115809951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碳足迹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介质
US20190303579A1 (en) Decentralized, immutable, tamper-evident, directed acyclic graphs documenting software supply-chains with cryptographically signed records of software-development life cycle state and cryptographic digests of executable code
US20190147553A1 (en) Storing linked lists of mineral rights transactions in directed acyclic graphs of cryptographic hash pointers
CN110598376A (zh) 基于区块链的版权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ung et al. Accounttrade: Accountability against dishonest big data buyers and sellers
Zhu et al. Emergent technologies in big data sensing: a survey
Joshi et al. Adoption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privacy and security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4.0
US11853970B2 (en) Trading partner relationship graph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CN114170482B (zh) 一种文档预训练模型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19894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90268377A1 (en) Platform for automated regulatory compliance monitoring of messaging services
CN116150349A (zh) 一种数据产品安全合规性检查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Shih et al. Preventing return fraud in reverse logistics—A case study of ESPRES solution by Ethereum
Liu et al. A financial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blockchain and supply chain
Konev et al. A survey on threat-modeling techniques: protected object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reats
Bragadeesh et al. Secured Vehicle Life Cycle Tracking Using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
Wang et al. Blockchain based data trust sharing mechanism in the supply chain
CN116860856A (zh) 一种财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57765A (zh) 一种面向智慧口岸的区块链数据溯源系统和方法
CN11059837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保护方法
CN112016285B (zh) 物流信息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CN109472518B (zh) 基于区块链的销售行为评价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130024388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Contractual Terms As Structured Data For License Compliance Analysis
CN114493850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在线公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