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9873A -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9873A
CN115809873A CN202310062530.8A CN202310062530A CN115809873A CN 115809873 A CN115809873 A CN 115809873A CN 202310062530 A CN202310062530 A CN 202310062530A CN 115809873 A CN115809873 A CN 115809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gital
payment
digital rmb
intelligent con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625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晓
雷瑞恒
罗攀峰
韩魏
黄自福
赵爱军
杨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ke Jiangnan Zheng'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tj Info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 Jiangnan Zheng'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tj Inf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 Jiangnan Zheng'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Ctj Inf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 Jiangnan Zheng'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625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9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9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9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基于原有财政安全支付通道,结合数字人民币的安全特性,实现双重安全保障,在创新数字人民币业务场景的同时,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的应用场景交付。建立财政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体系,通过保存交易信息以及数字人民币本身可追溯性,实现资金精准投放,财政设置资金发放规则,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智能合约,约定专项资金的使用场景,可规避私吞公款、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实现财政专款资金在终端用户的精准投放,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特性,提高财政支付效率,形成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管理中的常态化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验完成了顶层设计、功能研发、系统调试等工作。现已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广州、重庆等23个城市地区进行数字人民币试点。
数字人民币作为有望重塑现有支付产业链的主权数字货币,自2020年启动全国各大城市试点以来,各类应用场景纷纷展现。支付场景已经覆盖了生活服务、零售消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教育医疗、智慧民生、政务服务等各领域。
财政资金范围广、体量大,涉及公共运转、民生支出、乡村振兴等多方面。在数字人民币试点阶段,个别财政选取了部分补贴、实拨资金进行了数字人民币拨付场景应用,积攒了一定的应用经验,但在财政支付业务方面应用相对单一,无法充分展现财政业务管理应用数字人民币的业务特色,未形成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管理中的常态化应用,现有财政支付存在私吞公款以及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财政资金需要层层流转,无法实现财政专款资金在终端用户的精准投放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能够解决现有财政支付存在私吞公款以及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财政资金需要层层流转,无法实现财政专款资金在终端用户的精准投放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上述方案中,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开设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
所述第三终端在第二终端开设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包括财政部门,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银行机构,所述第三终端包括企业或个人。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调用合约模板;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合约模板上填写合约信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电子凭证库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判断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是否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
在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在所述在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的情况下,生成智能合约执行记录;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智能合约执行记录,并将所述智能合约执行记录封装为报文;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电子凭证库将所述报文传输给所述第一终端。
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的,实时保存交易记录;其中,所述交易记录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和交易者身份信息。
第二方面,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制定模块:用于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交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对现有技术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认识到现有数字人民币在财政支付业务方面应用单一,无法充分展现财政业务管理应用数字人民币的业务特色,未形成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管理中的常态化应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第一终端为财政部门,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为银行机构;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并保存交易信息。
本发明基于原有财政安全支付通道,结合数字人民币的安全特性,实现双重安全保障,在创新数字人民币业务场景的同时,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基于财政与代理银行的现有业务系统及支付链路架构,进行相关业务调整和改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的应用场景交付。建立财政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体系,通过保存交易信息以及数字人民币本身可追溯性,在技术上为地方财政资金支付业务监管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实现资金精准投放,财政设置资金发放规则,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智能合约,约定专项资金的使用场景,可规避私吞公款、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实现财政专款资金在终端用户的精准投放,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特性,提高财政支付效率,形成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管理中的常态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的数字人民币在财政部门应用框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的预算单位支付流程以及清算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的财政智能合约中心及系统功能衔接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的惠民惠农补贴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开设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三终端在第二终端开设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包括财政部门,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银行机构,所述第三终端包括企业或个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调用合约模板;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合约模板上填写合约信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包括: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电子凭证库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判断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是否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在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在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的情况下,生成智能合约执行记录;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智能合约执行记录,并将所述智能合约执行记录封装为报文;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电子凭证库将所述报文传输给所述第一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实时保存交易记录;其中,所述交易记录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和交易者身份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于现有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体系构建财政智能合约体系,由财政、单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则,发布智能合约,将资金以数币形式进行定向、定量、实时的精准发放,银行通过电子凭证库进行指令、合约接收及执行。利用数币的可追溯性,将资金交易信息反馈,最终实现财政资金全链条的有效监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要业务流程如下: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即运营机构可选择开立专用资金数字人民币账户,根据资金管理要求和特点制定智能合约;数字人民币使用方分别在商业银行对应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财政通过现有资金电子凭证库支付通道,在智能合约上规定使用用途和期限,将资金采用数字人民币方式进行拨付;商业银行根据智能合约,从数字人民币账户支付到符合条件的终端使用方;终端用户通过智能合约限定资金的使用场景进行资金使用;银行将数币交易信息通过电子凭证库通道反馈给财政。若发放资金未按约定使用,根据智能合约回收资金到财政专用资金数字人民币账户;财政基于电子凭证库的资金来源及流向数据信息,对各类资金进行全链路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构建财政智能合约体系,首先需要先进行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之后要通过建立财政智能合约中心,具体设计如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设计: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立数据人民币钱包账户,预算单位发送数字人民币支付指令,运营机构按照零余额流程进行资金垫款,财政/单位兑换数字人民币,将数字人民币支付到企业或个人。原清算流程保持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财政智能合约中心及系统功能衔接设计如下:基于现有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安全链路,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报文的传递及业务办理。基于现有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安全体系,建立财政智能合约中心,可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调用合约模板,填写合约信息,合约制定生效后,通过电子凭证库传递给银行端,银行端电子凭证库接收后进行解析,与柜面系统进行衔接展示,最后通过柜面系统与银行数字人民币商业合约进行对接转换,然后再在终端完成合约执行及数币的发放。
财政智能合约中心提供智能合约模板管理、智能合约报文发送、智能合约报文解析,智能合约执行反馈模块。
智能合约模板管理,首先需要从人民银行申请数字人民币可编程权限,获取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模板,财政或单位根据政策要求,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将支付规则内置到智能合约模板中,生成具体的智能合约信息。
智能合约报文发送,是依托于电子化凭证库安全支付通道,对智能合约进行加密传输。由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制定合约生效后,形成智能合约报文,发送到商业银行端电子凭证库
智能合约报文解析,银行柜面系统通过电子凭证库获取智能合约报文后,通过调用智能合约解析接口,获取智能合约具体代码信息,对接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安装智能合约信息。
智能合约执行反馈,实际支付过程中,预算单位发送数字人民币支付指令,柜面系统接收指令后,从零余额账户兑换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支付过程中系统会根据智能合约判断是否复合支付条件,形成合约执行记录,柜面系统获取合约执行记录,封装为报文再通过电子凭证库安全通道传输给财政,完成支付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以惠民惠农补贴为例:在惠农惠民补贴中进行相应的数字人民币应用,能实现资金的及时、精准发放、实现资金全流程监管。最终确保惠农补贴政策落实更好、资金拨付更快、资金使用效率更高。
具体步骤如下:惠农惠民补贴相关主管部门在商业银行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财政制定惠农惠民补贴的智能合约模板,约定发放人员资格、范围等;惠民惠农补贴系统调用财政智能合约中心的智能合约模板后,填写具体发放人员名单及资格等约束条件信息;将具体合约通过电子支付凭证库安全通道发送给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进行合约安装;具体支付时由惠农惠民补贴系统发起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通过电子凭证库传输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接收到支付凭证后,支付时会自动触发智能合约预先设定的规则,将相关补贴发放到相关人员的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通过柜面或电子渠道开立的存储数字人民币的实体介质,具有硬件单元介质的数字人民币载体。
数字人民币拨付后,会将合约执行结果通过电子凭证库同步到财政端进行记账。
上述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中,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双重安全保障,基于原有财政安全支付通道,结合数字人民币的安全特性,实现双重安全保障,在创新数字人民币业务场景的同时,进一步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快速业务场景交付,基于财政与代理银行的现有业务系统及支付链路架构,进行相关业务调整和改造,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数字人民币在财政业务的应用场景交付。
财政资金可控可管,将电子凭证库的标准规范性与数字人民币的可编程性相融合,建立财政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体系;将电子凭证库的凭证链条式管理与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性相结合,在技术上为地方财政资金支付业务监管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通过建立财政合约,实现资金精准投放。财政设置资金发放规则,建立财政专项资金智能合约,约定专项资金的使用场景,可规避私吞公款、挪用专项资金等现象,实现财政专款资金在终端用户的精准投放。
利用数币特性,提高财政支付效率。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即结算”特性,减少银行账户支付流转环节;利用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特性,对专项资金款项设置规则进行追踪,快速直观掌握专项资金发放情况,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支付效率,加强资金监管力度。
丰富资金形态,助力普惠金融。利用数字人民币可降低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的特征,在财政专项资金业务场景中,未开立银行账户的终端用户,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享受基础金融服务。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系统,包括以下程序模块:
制定模块:用于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交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关于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系统。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系统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涉及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涉及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第二终端开设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
所述第三终端在第二终端开设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财政部门,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银行机构,所述第三终端包括企业或个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调用合约模板;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合约模板上填写合约信息,生成所述智能合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电子凭证库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智能合约,判断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是否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
在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的支付信息符合所述智能合约限定的支付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的情况下,生成智能合约执行记录;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智能合约执行记录,并将所述智能合约执行记录封装为报文;
所述第二终端通过所述电子凭证库将所述报文传输给所述第一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保存交易记录;其中,所述交易记录包括交易时间、交易金额和交易者身份信息。
8.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制定模块:用于第一终端制定智能合约,其中,所述智能合约用于限定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资金的支付方式,所述支付方式包括:支付时限、支付场景和支付对象;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智能合约加密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智能合约进行解析,得到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并将所述智能合约的具体信息安装至所述第二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系统;
交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并将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转发至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数字人民币支付凭证和所述智能合约,将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中的目标资金划转至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
其中,所述第一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一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所述第二数字人民币账户为第三终端的数字人民币账户。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062530.8A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5809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2530.8A CN115809873A (zh)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2530.8A CN115809873A (zh)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9873A true CN115809873A (zh) 2023-03-17

Family

ID=8548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62530.8A Pending CN115809873A (zh)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987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96485A (zh) * 2023-07-17 2023-08-15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金申报系统及方法
CN116757684A (zh) * 2023-05-11 2023-09-15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9009A (zh) * 2017-06-26 2017-11-21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数字货币的支付方法和支付系统
CN112232808A (zh) * 2020-09-18 2021-01-1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种利用区块链实现政银补贴资金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12712353A (zh) * 2019-12-25 2021-04-27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US20210304193A1 (en) * 2020-03-27 2021-09-30 Carmelle Perpetuelle Maritza Racine Cadet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a digital currency payment and wallet solution with hybrid blockchain design
CN113762943A (zh) * 2021-10-09 2021-12-07 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养老数字货币投放方法及系统
CN115526617A (zh) * 2022-09-16 2022-12-27 苏州缓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69009A (zh) * 2017-06-26 2017-11-21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数字货币的支付方法和支付系统
CN112712353A (zh) * 2019-12-25 2021-04-27 深圳市文鼎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货币兑零支付方法、系统及终端
US20210304193A1 (en) * 2020-03-27 2021-09-30 Carmelle Perpetuelle Maritza Racine Cadet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a digital currency payment and wallet solution with hybrid blockchain design
CN112232808A (zh) * 2020-09-18 2021-01-15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种利用区块链实现政银补贴资金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13762943A (zh) * 2021-10-09 2021-12-07 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养老数字货币投放方法及系统
CN115526617A (zh) * 2022-09-16 2022-12-27 苏州缓流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57684A (zh) * 2023-05-11 2023-09-15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法及装置
CN116596485A (zh) * 2023-07-17 2023-08-15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合约的资金申报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100078A1 (zh) 智慧供应链区块链BaaS跨境数字支付平台
CN115809873A (zh) 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安全交易方法和系统
CN109447811B (zh) 在区块链网络中查询交易信息的方法、记账节点和介质
US11151566B2 (en) Authentication and fraud prevention in provisioning a mobile wallet
CN109711836A (zh) 一种交易的存储方法、存储网络和电子设备
CN108171489A (zh) 数据清算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80361B (zh) 一种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取现方法和系统
CN110992028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换汇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71951B (zh) 确定数据区块中交易信息的顺序的方法、记账节点和介质
EP376307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based proof of stake protocol
CN107203937A (zh) 一种基于开放平台的银行与小贷平台直贷联合放贷的方法
CN111309745B (zh) 虚拟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9323A (zh) 一种资源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
US20200007647A1 (en) Real-time Event Orchestrator
CN108022090A (zh) 虚拟账户管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09818A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线上支付方法及系统
WO2020050454A1 (ko) 채권자산 기반 암호화화폐 발행을 이용한 채권 회수 및 관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10008716A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009501A (zh) 基于区块链的融资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26617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人民币支付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0009323A (zh) 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767136A (zh) 一种多账户安全隔离方法及系统
CN113379543A (zh) 用于管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296882B2 (en) Multicomputer processing of client device request data using centralized event orchestrator and link discovery engine
CN113392117A (zh) 资源配置利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