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01727A -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1727A
CN115801727A CN202111062234.5A CN202111062234A CN115801727A CN 115801727 A CN115801727 A CN 115801727A CN 202111062234 A CN202111062234 A CN 202111062234A CN 115801727 A CN115801727 A CN 115801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main name
target
address
information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22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常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223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17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1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17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公网服务器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其中,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由于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因此,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目标域名信息,以及数据库中针对各个内部网络预设的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直接获得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并向第一对象返回该目标IP地址,从而无需在各个内部网络内自行搭建域名服务器,进而有效降低了网络构建成本,以及网络运维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对目标域名信息进行解析的解析效率。

Description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互联网技术中,域名解析技术是进行站点或资源访问的重要基础。所谓域名解析技术,是指域名与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之间的一种转换技术;例如,将客户端输入的域名“example.com”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1.1.1.1”,进而,客户端可以利用IP地址访问域名对应的网站。
相关技术中,各个对象可以在公网环境下,申请注册内部网络,每个内部网络对应配置有至少一个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用于在相应的内部网络中提供针对特定的业务域名的域名解析服务。具体的,每台域名服务器在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之前,需要预先将对应的各个业务域名和各个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配置在该域名服务器上,这样,当该域名服务器接收到解析请求时,便会基于已配置的映射关系进行业务域名和IP地址的转换。
然而,基于前述的方式,针对不同的业务域名,各个内部网络需要分别搭建相应的域名服务器以提供域名解析服务,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运维复杂度,提升了网络运维成本,不利于大规模环境下的域名解析管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用于降低网络运维成本。
一方面,提供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应用于公网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所述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
当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IP地址时,向所述第一对象反馈所述目标IP地址。
一方面,提供一种域名解析装置,应用于公网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所述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
反馈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IP地址时,向所述第一对象反馈所述目标IP地址。
可选的,在接收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之后,在接收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针对预设时间段,统计接收到携带所述目标域名信息的其他域名解析请求的累计次数;
若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所述累计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对象针对所述接口地址进行重复性检查。
一方面,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域名解析方法。
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域名解析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意一种域名解析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由于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因此,公网服务器可以直接获得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并向第一对象返回该目标IP地址,从而无需在各个内部网络内自行搭建域名服务器,即减少了域名服务器的搭建和维护,进而有效降低了网络构建成本,以及网络运维成本。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域名解析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应用场景的一个可选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确定数据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象的标识和接口地址关联存储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对象的标识和接口地址关联存储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包括第一绑定关系的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配置域名配置信息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包括第二绑定关系的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包括第一绑定关系和第二绑定关系的完整数据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域名解析场景的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域名解析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展示累计次数的示意图;
图11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展示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域名解析的完整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域名解析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一个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这里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一些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1、内部网络:内部网络也可以称为内网或局域网,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因特网。内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之内,其具备的安装便捷、成本节约、扩展方便等特点使其在各类办公室内运用广泛。
2、公网:公网一般是相对于内网而言的,具体的,基于内网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是因特网上的保留地址,即内网一般是通过一个公共的网关访问因特网;而基于公网上网的计算机得到的IP地址是因特网的公用地址,即公网的计算机和因特网上的其他计算机可随意互相访问。
3、公有云:一般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因特网使用,公有云的核心属性是共享资源服务。
4、私有网络:私有网络一般指虚拟私有云(Virtual Private Cloud,VPC),虚拟私有云是公有云上的私有网络,即用户可以自可定义的网络,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或者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自定义私有网络网段、子网网段和路由控制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将网络继续划分为多个子网,并在子网内部署应用程序和服务。此外,私有网络可以配置公网网关来访问因特网。
5、Hosts:一般是指一个系统文件,其作用就是将一些常用的网址域名与其对应的IP地址建立一个关联“数据库”。
6、域名:域名又称网域,一般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因特网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对计算机的定位标识。
7、IP地址:一般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或者是网际协议地址,具体的,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目前,参阅图1所示,图1为相关技术中公网环境下,各个内部网络针对域名进行解析时的示意图。具体的,各个内部网络需要各自自行搭建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服务器,然后基于在域名服务器中设置其针对的各个业务域名与各个业务域名对应的各个IP地址,从而在接收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的域名信息时,可以通过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从而获得该域名信息对应的IP地址。
举例来说,内部网络1对应自行搭建一个域名服务器1,然后将业务A的域名,例如该域名为“xxx.zzzzz.com”,与业务A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对应配置在域名服务器1上,内部网络1对应的对象1,向当域名服务器1发送针对业务A的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然后域名服务器1可以基于该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的域名信息,确定域名服务器1中是否存在与业务A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当域名服务器1确定存在业务A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则将该IP地址反馈给内部网络1对应的对象1。
当域名服务器1确定不存在业务A的域名对应的IP地址,则可以首先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请求,询问“.com”的域名服务器地址是什么,然后根服务器返回包含“.com”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有“a到m”这么多台,从而域名服务器1基于根服务器返回的信息中的多台包括该域名信息的顶级域名服务器中任一台例如a顶级域名服务器发起请求,查询“zzzzz.com”的域名服务器地址是什么,然后该台顶级域名服务器向域名服务器1返回“zzzzz.com”的权威域名服务器有“s1到s4”这些台。进而域名服务器1向其中一台权威域名服务器,例如s1域名服务器发起请求,查询,“xxx.zzzzz.com”的解析值是什么,权威域名服务器返回域名有“fffff”。进一步地,在基于前述从域名服务器1到根域名服务器再到权威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顺序查询“fffff”的解析值,直到查询到IP地址为止,然后对象1可以获得域名服务器1发送的IP地址。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域名进行解析的系统架构,在该系统架构中不再对各个内部网络设置各自对应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而是基于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对应确定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具体的,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因此,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数据库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从而获得域名对应的IP地址。即有效降低了网络构建成本,以及网络运维成本,还有效提高了对域名进行解析的解析效率。此外,还可以实现在包括多个内部网络的大规模环境下,对多个内部网络分别对应的域名解析的整体管理。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的设计思想之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适用的应用场景做一些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介绍的应用场景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适用于大多数域名解析场景中。参阅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在该场景中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201和公网服务器202,其中,终端设备201-1、终端设备201-2、……、终端101-n中可以被不同的用户使用。
以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201上,登录其在公网中已申请注册的账户,并在登录后通过终端设备向公网服务器202发送域名解析请求。具体的,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201所对应的网络可以理解为内部网络,该内部网络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201所连接的办公室的网络,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201所连接的家庭的网络,或者,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201所连接的私有云网络,该私有云网络为用户使用其对应的账户在公网中已申请的网络。前述的账户可以是个人账户,也可以是公司账户,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并不做限制。
在后文中将“账户”可以描述为“对象”,例如,第一对象、第二对象等,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终端设备201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PAD)、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智能电视、智能车载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其中,每个终端设备101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11、存储器2012以及与服务器交互的I/O接口2013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服务器202可以是以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但并不局限于此。
举例来说,各个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201上,登录其在公网中已申请注册的账户,向公网服务器202发送域名解析请求,同样的,公网服务器202会对各个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处理,例如:对象A通过终端设备201-1向公网服务器202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那么公网服务器202会为对该域名解析请求进行处理,并向对象A反馈该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的域名信息对应的IP地址。
其中,终端设备201和公网服务器202之间,以及各个终端设备101之间均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网络203进行直接或间接的通信连接。该网络203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例如无线网络可以是移动蜂窝网络,或者可以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可能的网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并不限用于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中,还可以用于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制。对于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的各个设备所能实现的功能将在后续的方法实施例中一并进行描述,在此先不过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公网服务器中设置有数据库,各个对象均可以向公网服务器申请建立关联关系,并将公网服务器针对各个对象各自建立的关联关系记录在数据库中。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向公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的各个对象称为第一对象,以及将在预处理阶段,向公网服务器申请建立关联关系的各个对象称为第二对象;每个第二对象在申请建立关联关系之后,也可以作为第一对象向公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以及,各个第二对象之外的,未在公网中建立关联关系的其他对象,也可以作为第一对象向公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
参阅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一个第二对象为例,对数据库的建立过程进行介绍,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301: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关联关系建立请求,其中,第二对象已在公网中请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网络。
具体的,当确定第二对象已在公网中请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网络,则第二对象可以向公网服务器发送关联关系建立请求,该关联关系建立请求中至少携带第二对象的标识。
步骤302:基于关联关系建立请求,为第二对象分配相应的接口地址,以及为第二对象创建相应的域名解析实例,并生成相应的实例标识;其中,域名解析实例用于对第二对象请求建立的内部网络所对应的域名信息进行解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服务器可以为第二对象分配相应的接口地址,然后,第二对象可以基于公网服务器为其分配的接口地址,向公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从而公网服务器可以对第二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处理;或者,其他第一对象可以从第二对象获得相应的接口地址后,向公网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从而公网服务器可以对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处理。
其中,该接口地址可以是弹性公网IP地址(Elastic IP Address,EIP),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具体的,当公网服务器接收到第二对象发送的建立关联关系请求时,公网服务器可以判断该关联关系建立请求是否合法,当确定该关联关系建立请求合法时,可以基于关联关系建立请求和公网服务器对应的资源池,向第二对象分配相应的接口地址;以及,当第二对象申请撤销关联关系时,公网服务器可以回收该接口地址。
此外,公网服务器在对第二对象进行接口地址的分发和回收时,均可以对第二对象的标识和接口地址进行绑定,并存储于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中。需要说明的是,对象的标识的表述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字符、汉字、图形或者是其它语言文字,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在相关技术中,hosts文件仅包括域名与其对应的IP地址,例如参见表1所示,表1为相关技术中的hosts文件的存储示意表:
表1
域名 IP地址
www.example1.com 192.168.0.100
bbb.qq.com 192.168.100.100、201.201.203.204、10.10.10.13
xxx.example2.com 222.22.101.103、148.148.148.101、103.104.10.77
在本申请实施中,可以将第二对象的标识与为第二对象分配的地址以表的形式对应存储,例如,参见表2所示,表2为本申请中的存储示意表:
表2
第二对象的标识 接口地址
ID_a 134.158.11.13
ID_c 22.22.22.22
ID_f 10.134.156.11
基于表2可知,本申请中可以一个第二对象的标识对应一个接口地址关联存储。
举例来说,若确定第二对象A的标识表示为ID_a,将第二对象A分配成功的接口地址表示为IP_a,则可以得到的大致为(ID_a,IP_a)的一个数组,并将数组存储进数据库。
例如,参阅图4所示,数据库中包括第二对象1与其对应的接口地址1、第二对象2与其对应的接口地址2、……、第二对象n1与其对应的接口地址n1,其中,n1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服务器可以为一个第二对象分配一个接口地址,且该第二对象还可以将该接口地址分配给与之关联的其它对象,从而其它对象可以基于该接口地址实现域名解析的处理。
例如,将第二对象的标识、第二对象的子对象的标识,以及为第二对象分配的地址对应存储,例如,参见表3所示,表3为本申请中的又一存储示意表:
表3
第二对象的标识 第二对象的子对象的标识 接口地址
ID_a ID_a-1 134.158.11.13
ID_c ID_c-1、ID_c-2 22.22.22.22
ID_f ID_f-1、ID_f-2……、ID_f-n 10.134.156.11
又如,参阅图5所示,数据库中包括第二对象1与其对应的接口地址1、第二对象2与其对应的接口地址1、……、第二对象n1与其对应的接口地址n1。其中,第二对象1将其对应的接口地址1可以发送给第二对象1的子对象1-01、第二对象1的子对象1-02……第二对象1的子对象1-0m1;第二对象n1将其对应的接口地址n1,可以发送给第二对象n1的子对象n1-01、第二对象n1的子对象n1-02,m1和n1均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服务器还可以用于为第二对象创建应的域名解析实例,并生成相应的实例标识;其中,域名解析实例用于对第二对象请求建立的内部网络所对应的域名信息进行解析。
具体的,实例标识可以是与对象的标识含相关字符的标识,例如对象的标识表示为:ID_w,则实例标识可以表示为:Cloud_HostsID_W,当然,实例标识还可以是基于其它的标识确定方式确定,且标识可以是英文字母、数字以及其它字符,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步骤303:将第二对象对应的接口地址与实例标识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一绑定关系,并将第一绑定关系存储于数据库中。
具体的,公网服务器可以将第二对象对应的接口地址与实例标识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一绑定关系,并将第一绑定关系存储于数据库中。
可见,当获得第二对象对应的接口地址之后,可以基于接口地址对应确定实例标识,从而可以调用域名解析实例,这样的基于标识的关联触发,可以更简单快速的确定对应的实例。
具体的,公网服务器可以将申请建立关联关系的所有对象所对应的第一绑定关系存储于数据库中,为了便于数据库的管理,可以将任意一条第一绑定关系中的实例标识和接口地址以数组的方式存储于数据。
举例来讲,第1条第一绑定关系可以表示为(IP_c,Cloud_HostsID_C),第2条第一绑定关系可以表示为(IP_t,Cloud_HostsID_T),则数据库中保存为:IP_c,Cloud_HostsID_C);(IP_t,Cloud_HostsID_T)。
例如,请参阅图6所示,数据库中包括第二对象1对应的第一绑定关系1、第二对象2对应的第一绑定关系2、……、第二对象n2对应的第一绑定关系n2。其中,第一绑定关系1为接口地址1和实例标识1进行绑定所确定的关系、第一绑定关系2为对接口地址2和实例标识2进行绑定所确定的关系,以及第一绑定关系n2为接口地址n2和实例标识n2进行绑定所确定的关系,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304: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域名配置信息,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以及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
具体的,当确定第一绑定关系之后,公网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域名配置信息,然后将第二对象对应的实例标识与域名配置信息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二绑定关系,并将第二绑定关系存储于数据库中。
具体的,第二对象可以在终端设备上进行域名配置信息的选择,从而公网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域名配置信息。需要说明的是,选择的方式可以是以单击、双击或者是其它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对象可以配置其对应的DNS的IP地址为其分配的接口地址,然后在终端设备上进行域名配置信息的选择。具体的,可以先选择需要解析的解析记录,该解析记录例如是:www.IN.A.192.168.0.1、www.IN.A.168.168.0.1以及ccc.IN.A.10.101.10.10,再确定对应的域名信息,例如qq.com。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对象可以为一个域名配置多个IP地址,也可以为一个IP地址配置多个域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例如,参阅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域名配置信息选择的界面示意图。其中,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设置域名配置信息时,用户可以选择在终端设备上手动输入域名信息,也可以从预设的域名候选项中选择默认配置的域名信息,终端设备会基于用户的操作确定域名配置信息包含的各个域名信息。
如图7所示,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设置域名配置信息时,用户可以选择在终端设备上手动输入“xxx.zzzzzz.com”,也可以从预设的域名候选项中,即“xxx.zzzwsz.com、……、xxx.zzsopz.com”中选择默认配置的“xxx.zzzwsz.com”。
以及,针对域名配置信息包含的与域名信息对应的IP地址,用户可以选择在终端设备上手动输入IP地址,也可以从预设的IP地址候选项中选择默认配置的IP地址,终端设备会基于用户的操作域名配置信息包含的各个IP地址。
如图7所示,用户在终端设备上设置域名配置信息时,用户可以选择在终端设备上手动输入“11.11.34.222”,也可以从预设的IP地址候选项,即“11.11.20.221、……、11.11.13.146”中选择默认配置的“11.11.20.221”。
示例性的,域名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权重、记录类型以及可用状态信息。
其中,记录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地址记录(Address,A)记录、域名服务器记录(Name Server,NS)、邮件交换记录(Mail Exchanger,MX)以及别名记录(Canonical Name,CNAME)。具体的,A记录是用来指定主机名(或域名)对应的IP地址记录,即A记录是指定域名对应的IP地址;域名服务器记录是用来指定该域名由哪个DNS服务器来进行解析,即指定由哪个DNS服务器解析域名;邮件交换记录,它指向一个邮件服务器,用于电子邮件系统发邮件时根据收信人的地址后缀来定位邮件服务器;别名记录,允许将多个域名映射到同一台计算机。
具体的,权重用于表征同一个子域名的情况下实现记录返回的次数的策略,其主要用于实现各个IP地址对应的负载动态均衡的作用。权重的取值一般为大于1的正整数,例如:权重取值为1-100。
举例来讲,若同一域名对应两个IP地址,分别为第一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若该域名对应的第一IP地址对应的权重为1,且该域名对应的第二IP地址对应的权重为10,那么,当接收到针对该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时,若上次返回的是第一IP地址,则后续10次接收到针对该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均返回第二IP地址,以及,当在确定反馈10次第二IP地址后,再接收到针对该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时,返回第一IP地址。也就是说,在接收到针对该域名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基于权重循环反馈两个IP地址,从而尽量确保各个IP地址对应负载均衡。
进一步地,针对域名配置信息中的权重、记录类型以及可用状态的信息,都可以是用户在对应的候选项中选择确定的,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7是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界面显示图,在具体实施中,域名配置信息中的各个配置信息的功能模块显示方式可以基于实际实施情况对应确定,例如可以是横排展示,或者是各个功能模块的模块图形不一样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接口地址所对应绑定的域名配置信息中,每个域名信息是不同的,即域名配置信息中各个域名信息是唯一的,但每个域名信息对应的IP地址可以是多个。也就是说,域名配置信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域名信息,且每个一个域名信息可以对应多个IP地址。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域名配置信息还可以基于用户的操作进行更新,具体的,可以是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基于实际需求随时进行更新,也可以是基于预设时间间隔向终端设备发送更新提示,从而用户通过该终端设备进行域名配置信息的更新,其中,该预设时间间隔可以基于实际应用环境进行灵活配置,例如,一周、1个月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步骤305:将第二对象对应的实例标识与域名配置信息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二绑定关系,并将第二绑定关系存储于数据库中。
具体的,公网服务器为第二对象提供了接口地址之后,还可以将第二对象自行确定的域名配置信息和实例标识进行关联绑定,从而确定第二绑定关系。
采用上述配置方式,可以由第二对象自定义所需的域名配置信息,因而可以满足第二对象的实际使用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二对象所对应的域名配置信息和实例标识之后,可以对应确定第二绑定关系。
举例来说,第二绑定关系可以表示为:(Str_A,Cloud_HostsID_A,example.com INA 1.1.1.1,0,-1);其中,“Str_A”用于表示第二对象A的标识;“Cloud_HostsID_A”用于表示第二对象A的实例标识;“example.com 10IN A 1.1.1.1”中,“example.com”用于表征样例域名、“10”用于表征若接收101次到对“example.com”的解析,则10次返回“1.1.1.1”这个IP地址,“IN”用于表征记录的固定格式为记录类型,即向发送域名解析请求的对象反馈的类型是反馈IP地址,以及“1.1.1.1”样例域名对应的样例IP地址,“0”用于表征域名配置信息的是否可用的状态信息,“-1”用于表征样例域名是否处于被锁定的状态,即该域名配置信息除了配置其的人员,其他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更改。
例如,参阅图8所示,数据库中包括第二对象1对应的第二绑定关系1、第二对象2对应的第二绑定关系2、……、第二对象n3对应的第二绑定关系n3。其中,第二绑定关系1为域名配置信息1和实例标识1进行绑定所确定的关系、第二绑定关系2为对域名配置信息2和实例标识2进行绑定所确定的关系,以及第二绑定关系n3为域名配置信息n3和实例标识n3进行绑定所确定的关系,n3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上述实施例仅以一个第二对象为例进行介绍,实际应用中,各个第二对象均可以建立相应的第一绑定关系和第二绑定关系,并保存在数据库中。而前述第一绑定关系以及第二绑定关系所对应的数据的汇总,便形成了数据库中设置的各个域名信息和各个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绑定关系和第二绑定关系对应存储于一个表中,例如,参见表4所示,表4为本申请中的完整存储示意表:
表4
Figure BDA0003257091250000161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包括第二对象的标识、接口地址、云hosts实例标识以及域名配置信息组成的数组,组成一个表,存储数据库中。
例如,参阅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完整数据库的示意图。该完整数据库中包括第二对象1所对应的第一绑定关系1和第二绑定关系1、第二对象2所对应的第一绑定关系2和第二绑定关系2、……、以及第二对象n所对应的第一绑定关系n4和第二绑定关系n4,其中,n4为大于1的正整数。
参阅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示出的一种域名解析的系统架构图。即在任一对象基于使用对应的内部网络的终端设备触发域名解析服务请求时,公网服务器可以对各个对象基于终端设备发送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请求进行处理,并向各个对象反馈各自对应的IP地址。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域名进行解析的系统架构,在该系统架构中不再对各个内部网络设置各自对应的域名解析服务器,而是基于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对应确定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
具体的,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因此,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数据库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从而获得域名对应的IP地址。即有效降低了网络构建成本,以及网络运维成本,还有效提高了对域名进行解析的解析效率。此外,还可以实现在包括多个内部网络的大规模环境下,对多个内部网络分别对应的域名解析的整体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阅图11A所示,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解析的方法的流程的示意图。具体的,该方法可以由前述的公网服务器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其中,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具体的,该第一对象可以是任意一个在公网中已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网络的对象。此外,域名解析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对应的接口地址,其中,该接口地址可以是公网服务器对第一对象分配的,也可以是公网服务器为其它的第二对象分配的接口地址,且第一对象可以对应获取到该接口地址。
步骤1102:基于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公网服务器确定数据库还记录有:每个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以及可用状态的信息时,公网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之后,在执行步骤1102之前,进一步地,还可以先在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并在确定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再开始执行步骤1102。
举例来讲,数据库中记录有:包括可用状态信息的域名配置信息1、包括可用状态信息的域名配置信息2、……、包括可用状态信息的域名配置信息n5,公网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之后,可以在数据库中查询可用状态信息的域名配置信息1、包括可用状态信息的域名配置信息2、……、包括可用状态信息的域名配置信息n5中的可用状态信息的具体状态,若确定域名配置信息2中的可用状态信息对应的值为0,即表明域名配置信息2处于可用状态,则公网服务器可以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换言之,当确定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公网服务器才可以开始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这样的方式,可以确定域名配置信息是可用的,从而可以进行有效的域名解析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1102时,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其中,该数据库可以是基于前述图3的方法所创建的数据库。
示例性的,公网服务器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基于域名解析请求携带的目标接口地址和第一绑定关系,确定与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然后可以基于目标实例标识,调用相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例如,参阅图8所示,假设域名解析请求携带的目标接口地址为接口地址1,以及第一绑定关系为接口地址1与实例标识1绑定,则公网服务器可以对应确定与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为实例标识1,然后可以基于目标实例标识即实例标识1,调用与实例标识1对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在数据库中查找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具体的,公网服务器调用与实例标识1对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在数据库中查找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时,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二绑定关系,对应确定与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所对应的域名配置信息,从而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域名配置信息和目标域名信息,对应确定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例如: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Cloud_HostsID_2w”,从而可以基于第二绑定关系,对应确定目标IP地址为“11.123.13.46”。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在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第一绑定关系,对应确定与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从而可以基于目标实例标识,调用相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并基于第二绑定关系,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另一方面,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不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将域名解析请求转发给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域名服务器,以使域名服务器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对域名解析请求进行递归解析,获得另一目标IP地址,并将另一目标IP地址反馈至第一对象;其中,域名服务器设置于公网中。
具体的,当公网服务器确定不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则可以首先向根域名服务器转发前述域名解析请求,然后接收根服务器返回顶级域名服务器的信息,从而公网服务器向顶级域名服务器再次发送上述域名解析请求,并接收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信息,进而公网服务器基于顶级域名服务器返回的权威域名服务器的信息,再次向权威域名服务器发送上述域名解析请求,而权威域名服务器接收到上述域名解析请求,并执行相应的域名解析处理,并返回解析值。
若公网服务器确定获得的解析值不符合预设IP格式,则可以再基于相同方式再次获得新的解析值,直到查询到符合上述预设IP格式的另一目标IP地址为止,然后公网服务器可以向第一对象返回获得的另一目标IP地址。
例如,目标域名信息为“sss.vvvv.com”,则公网服务器可以向与域名信息关联的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以及权威域名服务器的发送目标域名信息,直至公网服务器确定权威域名服务器反馈的解析值符合预设IP格式,从而公网服务器可以获得“11.156.36.12”,并向第一对象反馈“11.156.36.12”。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公网服务器中不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还可以对域名解析请求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既可以实现在公网中自定义特定业务的域名解析,又可以支持公网递归解析服务。
步骤1103:当确定存在目标IP地址时,向第一对象反馈目标IP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中存在目标IP地址时,则可以向第一对象反馈目标IP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网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其中,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且由于公网服务器对应的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因此,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目标域名信息,以及数据库中针对各个内部网络预设的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直接获得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并向第一对象返回该目标IP地址,从而无需在各个内部网络内自行搭建域名服务器,即减少了域名服务器的搭建和维护,进而有效降低了网络构建成本,以及网络运维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对目标域名信息进行解析的解析效率。此外,由于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均存储于数据库中,因而可以实现大规模环境下的域名解析管理,提升对域名解析的管理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配到接口地址的第二对象可能将其接口地址分配给其它对象,或者,该第二对象的接口地址可能被盗用,若发现上述情况,会导致在较短时间内公网服务器接收多个域名解析请求,且该多个域名解析请求是针对同一域名信息,可见,公网服务器还需要针对前述情况进行定期检测。
具体的,仍以上述第一对象为例,公网服务器可以针对预设时间段,统计接收到携带上述目标域名信息的其他域名解析请求的累计次数,若确定预设时间段对应的累计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向第一对象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对象针对接口地址进行重复性检查。
例如:参阅图11B所示,在8:00-9:00时间段内,针对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的域名解析请求进行统计,从而获得8:00-9:00时间段内,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的域名解析请求的累计次数为50000次,且确定在8:00-9:00时间段内的累计次数对应的设定阈值为30000次,则可以确定在8:00-9:00时间段内的累计次数达到设定阈值。
例如:参阅图11C所示,当确定,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的域名解析请求的累计次数达到设定阈值时,从而向第一对象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第一对象针对其对应的接口地址进行重复性检查。其中,提示信息例如是:提示:对应绑定的接口地址,重复触发域名解析请求,请注意检查。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下面以对第一对象的域名解析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名解析方法,该方法由公网服务器执行,包括以下步骤,如图12所示:
步骤1201: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
例如,假设公网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域名信息为“mmm.wosz.com”,以及域名解析请求中还携带有第一对象对应的标识,从而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一对象所对应的标识,确定与第一对象对应的目标接口地址,如,该目标接口地址为“1.2.3.4”。当然,域名解析请求中还可以携带有目标接口地址,如,该目标接口地址为“1.2.3.4”。
步骤1202:在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其中,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若是,则执行步骤1203,否则,执行步骤1206。
具体的,公网服务器可以对数据库中存在的各个域名配置信息进行检测,确定各个域名配置信息所对应的是否处于可用状态,即确定各个域名配置信息是否可以被使用,避免最终基于域名配置信息所取得的目标IP地址无法使用。
步骤1203:基于域名解析请求携带的目标接口地址和第一绑定关系,确定与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
例如,当公网服务器确定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继续以上述目标接口地址为“1.2.3.4”,然后基于第一绑定关系,对应确定与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为“Cloud_HostsID_1”。
步骤1204:基于目标实例标识,调用相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例如,当公网服务器确定目标实例标识为“Cloud_HostsID_1”之后,则可以调用与“Cloud_HostsID_1”对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即HostsID_1对应的数据库中的hosts文件,且基于hosts文件可以对应确定第二绑定关系,然后可以基于第二绑定关系查找目标IP地址。具体的,hosts文件中关联存储有域名配置信息,该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域名信息以及与该域名信息对应的IP地址。
例如,当公网服务器确定hosts文件中存储的多个域名配置信息中的第一域名配置信息包括“mmm.wosz.com”这一域名信息,则可以将第一域名配置信息中的“mmm.wosz.com”对应的IP地址即“11.134.10.12”确定为目标IP地址。
步骤1205:当确定数据库中存在目标IP地址时,向第一对象反馈目标IP地址。
例如,公网服务器可以基于第二绑定关系,查找与“mmm.wosz.com”关联的目标IP地址为“11.134.10.12”时,则可以向第一对象反馈“11.134.10.12”。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需要解析的域名信息为数据库中的域名配置信息中所包括的域名信息,则可以直接基于前述步骤1201-步骤1205执行。很显然,当需要解析的域名信息为第一对象预先配置的域名信息时,即第一对象对应的内部网络可解析的域名信息时,则可以基于数据库中预存的信息直接快速对应确定。
此外,当需要解析的域名信息不为数据库中域名配置信息中所包括的域名信息,即第一对象请求进行的域名信息不为内部网络可解析的域名信息时,则可以执行以下步骤1206。
步骤1206: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将域名解析请求转发给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域名服务器,以使域名服务器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对域名解析请求进行递归解析,获得另一目标IP地址,并将另一目标IP地址反馈至第一对象。
具体举例已在前述确定另一目标IP地址的步骤中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可以实现在公网中自定义特定业务的域名解析,又可以支持公网递归解析的方案,避免内部网络自行搭建域名服务器,且可以基于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设置域名配置信息,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域名解析装置。如图13所示,其为域名解析装置130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1301,用于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该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
处理单元1302,用于基于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该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上述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
反馈单元1303,用于当确定数据库中存在目标IP地址时,向第一对象反馈该目标IP地址。
可选的,在接收单元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之前,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关联关系建立请求,其中,第二对象已在公网中请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网络,以及第二对象与第一对象为同一对象,或者,为不同对象;
基于关联关系建立请求,为第二对象分配相应的接口地址,以及为第二对象创建相应的域名解析实例,并生成相应的实例标识;其中,域名解析实例用于对第二对象请求建立的内部网络所对应的域名信息进行解析;
将第二对象对应的接口地址与实例标识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一绑定关系,并将第一绑定关系存储于数据库中。
可选的,在确定第一绑定关系之后,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域名配置信息,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以及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
将第二对象对应的实例标识与域名配置信息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二绑定关系,并将第二绑定关系存储于数据库中。
可选的,基于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时,处理单元1302具体用于:
基于域名解析请求携带的目标接口地址和第一绑定关系,确定与该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
基于目标实例标识,调用相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可选的,若数据库还记录有:每个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以及可用的状态信息;
则在该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之前,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
当确定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可选的,在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之后,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当确定不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将域名解析请求转发给与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域名服务器,以使域名服务器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对域名解析请求进行递归解析,获得另一目标IP地址,并将另一目标IP地址反馈至第一对象;
其中,域名服务器设置于公网中。
可选的,若基于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的对象所对应终端的标识,确定存在与第一对象使用相同接口地址的其他对象,则在接收域名解析请求之后,处理单元1302还用于:
针对预设时间段,统计接收到携带目标域名信息的其他域名解析请求的累计次数;
若确定预设时间段对应的累计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向第一对象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对象针对接口地址进行重复性检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避免了内部网络自行搭建域名服务器,引入了公网服务器,实现了既可以实现在公网中自定义特定业务的域名解析,又可以支持公网递归解析的,降低了内部网络的运维成本。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域名解析方法和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在一种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公网服务器,如图3所示的公网服务器。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连接的存储器1402和通信接口1403,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处理器1401与存储器14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图14中是以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之间通过总线1400连接为例,总线1400在图14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140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4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1401通过执行存储器1402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前述的域名解析方法中所包括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1401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故障检测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2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2内的数据,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4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4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处理器1401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4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处理器1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14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存储器1402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存储器14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1402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通信接口1403是能够用于进行通信的传输接口,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403接收数据或者发送数据。
此外,该电子设备还包括帮助电子设备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系统)1404、用于存储操作系统1405、应用程序1406和其他程序模块1407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408。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404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1409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1410。其中显示器1409和输入设备1410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400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404连接到处理器1401。其中,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404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具体的,大容量存储设备1408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1400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处理器1401。其中,大容量存储设备1408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该服务器包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大容量存储设备1408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该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该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连接在系统总线1400上的通信接口1403连接到网络1411,或者说,也可以使用通信接口1403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域名解析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电子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域名解析方法中的步骤,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图11A中所示的步骤。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装置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命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命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装置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装置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装置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装置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装置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装置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装置,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装置(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域名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公网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所述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
当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IP地址时,向所述第一对象反馈所述目标IP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关联关系建立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对象已在公网中请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网络,以及所述第二对象与所述第一对象为同一对象,或者,为不同对象;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建立请求,为所述第二对象分配相应的接口地址,以及为所述第二对象创建相应的域名解析实例,并生成相应的实例标识;其中,所述域名解析实例用于对第二对象请求建立的内部网络所对应的域名信息进行解析;
将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接口地址与所述实例标识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一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第一绑定关系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绑定关系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对象发送的域名配置信息,所述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以及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实例标识与所述域名配置信息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二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第二绑定关系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包括:
基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携带的目标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一绑定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实例标识,调用相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还记录有:每个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以及可用状态的信息;
则在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之后,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
当确定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不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转发给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域名服务器,以使所述域名服务器基于所述预设转发策略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进行递归解析,获得另一目标IP地址,并将所述另一目标IP地址反馈至所述第一对象;
其中,所述域名服务器设置于公网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预设时间段,统计接收到携带所述目标域名信息的其他域名解析请求的累计次数;
若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对应的所述累计次数达到设定阈值,则向所述第一对象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对象针对所述接口地址进行重复性检查。
8.一种域名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公网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所述域名解析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域名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所述数据库中记录有:在公网中已建立的各个内部网络各自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及关联的IP地址;
反馈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数据库中存在所述目标IP地址时,向所述第一对象反馈所述目标IP地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第一对象发送的域名解析请求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接收第二对象发送的关联关系建立请求,其中,所述第二对象已在公网中请求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网络,以及所述第二对象与所述第一对象为同一对象,或者,为不同对象;
基于所述关联关系建立请求,为所述第二对象分配相应的接口地址,以及为所述第二对象创建相应的域名解析实例,并生成相应的实例标识;其中,所述域名解析实例用于对第二对象请求建立的内部网络所对应的域名信息进行解析;
将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接口地址与所述实例标识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一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第一绑定关系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绑定关系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对象发送的域名配置信息,所述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以及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
将所述第二对象对应的实例标识与所述域名配置信息进行关联绑定,确定第二绑定关系,并将所述第二绑定关系存储于所述数据库中。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时,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域名解析请求携带的目标接口地址和所述第一绑定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接口地址关联的目标实例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实例标识,调用相应的目标域名解析实例,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12.如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库还记录有:每个域名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相应的内部网络对应的至少一个域名信息、每个域名信息关联的IP地址以及可用状态的信息;
则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所述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
当确定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目标IP地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库中查询是否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之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当确定不存在处于可用状态的域名配置信息时,基于预设转发策略,将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转发给与所述目标域名信息关联的域名服务器,以使所述域名服务器基于所述预设转发策略对所述域名解析请求进行递归解析,获得另一目标IP地址,并将所述另一目标IP地址反馈至所述第一对象;
其中,所述域名服务器设置于公网中。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062234.5A 2021-09-10 2021-09-10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017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2234.5A CN115801727A (zh) 2021-09-10 2021-09-10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2234.5A CN115801727A (zh) 2021-09-10 2021-09-10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1727A true CN115801727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17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2234.5A Pending CN115801727A (zh) 2021-09-10 2021-09-10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17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2816B (zh) 网关动态路由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095711B2 (en) DNS Resolution of internal tenant-specific domain addresses in a multi-tenant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1460460B (zh) 任务访问方法、装置、代理服务器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740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86621B (zh) 一种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访问处理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US20200067876A1 (en) Configuring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using one-to-one mappings
CN111212134A (zh) 一种请求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边缘计算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9729187B (zh) 一种代理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27559B (zh) 一种基于混合云平台的域名解析方法和装置
CN110795343B (zh) 测试系统、测试方法和计算设备
CN102868550A (zh) 全网流量调度器及使用该调度器查询域名解析记录的方法
CN108737591B (zh) 一种服务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83952A (zh) 重定向调度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存储介质
US20170195283A1 (en) Allocating identifiers with minimal fragmentation
US10243920B1 (en) 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reassignment betwee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CN114244842A (zh) 一种安全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972604B1 (en) Network address retention and assignment
CN104079682A (zh) 一种基于域名系统dns的地址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254165A (zh) 虚拟机和容器的负载流量分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US11303606B1 (en) Hashing name resolution requests according to an identified routing policy
CN109005071B (zh) 一种决策部署方法和调度设备
EP2321931B1 (en) Shared hosting using host name affinity
CN114885024B (zh) 应用实例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124883B (zh) 基于云存储地址的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5801727A (zh) 域名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830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