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6810A -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6810A
CN115796810A CN202310044628.0A CN202310044628A CN115796810A CN 115796810 A CN115796810 A CN 115796810A CN 202310044628 A CN202310044628 A CN 202310044628A CN 115796810 A CN115796810 A CN 115796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operative
user
users
j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46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智磊
吴永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a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a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ahe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446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6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96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681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涉及协同作业技术领域;所述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通过主作业用户添加协同作业用户,协同作业用户能够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主作业用户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本发明能够将用户的数据录入过程进行细致记录,在断网时进行独立的数据编辑操作,联网时能够及时将每个用户的数据编辑过程进行同步。

Description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协同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作领域中,由于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通常会将整个工作分成各个模块,然后由各个模块的人去完成相关的工作,并不是全部人都要做同样的工作,但是不同模块的工作最终需要进行汇总处理,这一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共享文档的方式进行;现有的共享文档的技术中,多个网络互联的用户可以通过联网的方式访问别人电脑上的共享文档,然后在共享文档中进行操作。
但是现有的文档共享的操作方式中存在很多弊端,其一,协同作业的人员需要访问共享者的电脑中的共享文档才能进行作业,如果在断网状态下,操作记录无法保存,作业无效;其二,在协同作业过程中,例如使用共享工作簿进行作业时,其中一个人在操作时,会把操作项的功能进行锁定,使其他人不能进行工作,因此不支持同步的作业更新,只能依次进行作业更新,导致协同作业的效率较低;其三,协同作业过程中对于数据的操作只记录最终的结果,使后续数据的可编辑性效果较低;其四,现有的协同作业技术的作业模板较为单一,通常只能进行文字数据的协同作业,协同作业的应用场景少,应用全面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所述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
S2:通过主作业用户添加协同作业用户,协同作业用户能够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
S3:通过主作业用户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
S4: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设置录入时间、录入动作以及录入数据;将录入动作根据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设置排序标号,其中,一个标号对应一个录入动作,一个录入动作对应一个录入数据;录入数据包括若干数据特征参数;
S5:通过数据共享分别获取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作业模板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
S6:将互相连接的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之间的作业模板根据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更新。
进一步地,所述主作业用户内设置有作业分工方法,所述作业分工方法包括:将作业模板划分为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
每个独立工作区域内分别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或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每个协同工作区域内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其中,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分别配置有作业权限,独立工作区域内的作业权限为主作业用户和分配的协同作业用户,协同工作区域的作业权限为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
进一步地,协同工作区域内配置有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比对方法,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比对方法包括:当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中存在多个用户对同一个数据进行录入时,设置若干比对框,并按照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若干比对框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协同工作区域内还配置有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确定方法,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确定方法包括:将协同工作区域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分别对若干比对框内的数据进行二次核定,选择核定的数据结果中占比最高的数据作为确定数据,删除其他比对框及其他比对框内的数据;
若核定的数据结果中所有的数据占比相同,则保留所有比对框及比对框内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方法还包括有表格模板特征配置方法,所述表格模板特征配置方法包括: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表格;
将录入数据配置为数字数据,所述数字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类型特征以及数字大小特征;
其中,表格配置有表格作业策略,所述表格作业策略包括: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通过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对作业模板进行更新;
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添加类型特征输入框进行作业模板更新;主作业用户根据类型特征输入框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录入数字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作业方法还配置有设计模板特征配置方法,所述设计模板特征配置方法包括: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设计图纸;
将录入数据配置为设计线条数据,所述设计线条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线条坐标以及线条色彩;
其中,设计图纸配置有设计图纸作业策略,所述设计图纸作业策略包括:将设计图纸划分为若干网状方格,根据设计图纸建立平面坐标系,其中网状方格的边长为平面坐标系的划分单位;
主作业用户根据设计图纸的平面坐标系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按照设计图纸的网状方格进行设计线条数据的录入;
记录设计线条覆盖的网状方格,并按照设计线条的经过顺序依次记录网状方格的坐标,其中网状方格的坐标为网状方格中心点的坐标;
其中,设计线条的线条坐标为覆盖的网状方格的坐标的集合,设计线条的录入数据中包括线条色彩。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作业系统包括作业创建模块以及协同互联模块;
所述作业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所述协同互联模块包括互联创建单元以及互联更新单元;
所述主作业用户通过互联创建单元添加协同作业用户,所述协同作业用户能够通过互联创建单元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
所述主作业用户通过互联更新单元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所述作业模板内配置有数据记录单元,所述数据记录单元能够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
所述数据记录单元配置有数据记录策略,所述数据记录策略包括:设置录入时间、录入动作以及录入数据;将录入动作根据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设置排序标号,其中,一个标号对应一个录入动作,一个录入动作对应一个录入数据;录入数据包括若干数据特征参数;
所述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互联更新单元获取数据记录单元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
所述互联更新单元能够将互相连接的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之间的作业模板根据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更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先通过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通过主作业用户添加协同作业用户,协同作业用户能够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该设计能够自由添加新的用户进行作业,提高协同作业的灵活性;通过主作业用户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该设计使所有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操作端进行数据录入;
2、本发明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设置录入时间、录入动作以及录入数据;将录入动作根据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设置排序标号,其中,一个标号对应一个录入动作,一个录入动作对应一个录入数据;录入数据包括若干数据特征参数;该设计能够将用户的数据录入过程进行细致记录,能够在断网的状态下,保存操作痕迹,同时记录每个用户的数据操作步骤,能够便于后续数据的查错,提高数据的可编辑性,便于修改,同时能够提高协同作业的应用多样性;
3、本发明通过数据共享分别获取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作业模板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将互相连接的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之间的作业模板根据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更新,该设计能够在断网时进行独立的数据编辑操作,联网时能够及时将每个用户的数据编辑过程进行同步。
本发明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作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作业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设计图纸的平面坐标系建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系统,具体的技术改进之处可以参照现有的共享文档技术,现有的共享文档技术为多用户需要连接一个服务器,通过一个服务器去连接到创建共享文档用户的电脑端,具体也可以是能够对文档进行编辑的终端设备;在使用共享文档时,一个人在操作时,会把功能进行锁定,使其他人不能进行工作,因此不支持同步的更新,只能进行排队更新操作,且在更新时需要连到指定创建文档的电脑上才能操作,如果创建文档的电脑不在一个共同的网络连接内,之前更新的文档则不能进行操作;
本发明通过新建一个项目,连相同局域网或网络的人员可以自由添加,添加到同一个项目中,提高协同作业人员添加的灵活性;协同作业的人员每个用户都能共享一套完整的数据,每个用户都可以在完整的数据上进行操作,并且联网状态下能够将每个用户的操作同步更新,每个用户也都可以对更新后的数据进行操作;本发明的技术点还在于:每个用户在进行数据编辑时能够记录动作,对每个用户的操作进行步骤记录,例如:第一步创建了一个文档,第二步,在文档中做了一个划线的动作,且划线的特征也进行了记录,通过打开划线可以看到划线的参数介绍,具体例如,划线的起点、终点、长度、宽度等参数或者相对于文档中的坐标的参数;共享时,其他用户可以看到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每一步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便于后续的查错改正;同时在不联网状态下先记录新加的内容的操作步骤;联网时将新加的内容的操作步骤同步给所有联网系统内的用户。
具体的,作业系统包括作业创建模块以及协同互联模块;
作业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协同互联模块包括互联创建单元以及互联更新单元;
主作业用户通过互联创建单元添加协同作业用户,协同作业用户能够通过互联创建单元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
主作业用户通过互联更新单元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作业模板内配置有数据记录单元,数据记录单元能够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
数据记录单元配置有数据记录策略,数据记录策略包括:设置录入时间、录入动作以及录入数据;将录入动作根据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设置排序标号,其中,一个标号对应一个录入动作,一个录入动作对应一个录入数据;录入数据包括若干数据特征参数;
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互联更新单元获取数据记录单元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主作业用户配置有作业分工策略,作业分工策略包括:将作业模板划分为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
每个独立工作区域内分别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或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每个协同工作区域内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其中,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分别配置有作业权限,独立工作区域内的作业权限为主作业用户和分配的协同作业用户,协同工作区域的作业权限为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例如,具体实施时,在主作业用户和协同作业用户进行分工时设置不同的分工策略,可以划分不同分工的独立的撰写单元,也可以设置共同的撰写单元,共同的撰写单元对具备协同作业权限的共同撰写用户进行撰写更新;例如,在会计数据中,有些表格的数据大家可以共同填写,有些可以进行独立分工填写。在设计数据中,有些板块可以共同设计,有些板块可以共同设计创作,具体地对设计图纸进行区域划分,不同人进行不同区域的设计。
互联更新单元能够将互相连接的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之间的作业模板根据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更新。
互联更新单元配置有竖向比对策略,竖向比对策略包括:当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中存在多个用户对同一个数据进行录入时,设置若干比对框,并按照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若干比对框进行排列。
互联更新单元还配置有数据确定策略,数据确定策略包括:将协同工作区域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分别对若干比对框内的数据进行二次核定,选择核定的数据结果中占比最高的数据作为确定数据,删除其他比对框及其他比对框内的数据;
若核定的数据结果中所有的数据占比相同,则保留所有比对框及比对框内的数据。例如,核定过程中,每个用户的核定结果都不一致,则保留所有的核定结果,后续有新的共同的核定结果之后,再进行更新或更改。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具体给出了一种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实施方式,例如,当操作模板为表格时,具体地,作业系统还配置有表格模板特征配置策略,表格模板特征配置策略包括: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表格;
将录入数据配置为数字数据,数字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类型特征以及数字大小特征;
其中,表格配置有表格作业策略,表格作业策略包括: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通过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对作业模板进行更新;
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添加类型特征输入框进行作业模板更新;主作业用户根据类型特征输入框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录入数字数据。
进一步地,录入数据为审计数据时,类型特征可以为进项数据、出项数据、利润数据等,数字大小特征可以为具体的金额。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所示,作业系统还配置有设计模板特征配置策略,设计模板特征配置策略包括: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设计图纸;
将录入数据配置为设计线条数据,设计线条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线条坐标以及线条色彩;
其中,设计图纸配置有设计图纸作业策略,设计图纸作业策略包括:将设计图纸划分为若干网状方格,根据设计图纸建立平面坐标系,其中网状方格的边长为平面坐标系的划分单位;
主作业用户根据设计图纸的平面坐标系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按照设计图纸的网状方格进行设计线条数据的录入;
记录设计线条覆盖的网状方格,并按照设计线条的经过顺序依次记录网状方格的坐标,其中网状方格的坐标为网状方格中心点的坐标;
其中,设计线条的线条坐标为覆盖的网状方格的坐标的集合,设计线条的录入数据中包括线条色彩。
进一步地,设计图纸为装修图纸时,根据卧室客厅等单元进行区域划分,擅长设计哪个单元的设计人员可以划分到不同的设计区域,也可以设置共同设计的区域,例如客厅区域,再进行汇总。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
步骤S2,通过主作业用户添加协同作业用户,协同作业用户能够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
步骤S3,通过主作业用户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
步骤S4,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
步骤S4还包括:
步骤S41,设置录入时间、录入动作以及录入数据;
步骤S42,将录入动作根据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设置排序标号,其中,一个标号对应一个录入动作,一个录入动作对应一个录入数据;
步骤S43,录入数据包括若干数据特征参数。
步骤S5,通过数据共享分别获取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作业模板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
步骤S6,将互相连接的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之间的作业模板根据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更新。
进一步地,主作业用户内设置有作业分工方法,作业分工方法包括:步骤A1,将作业模板划分为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
步骤A2,每个独立工作区域内分别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或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步骤A3,每个协同工作区域内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其中,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分别配置有作业权限,独立工作区域内的作业权限为主作业用户和分配的协同作业用户,协同工作区域的作业权限为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
进一步地,协同工作区域内配置有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比对方法,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比对方法包括:
步骤B1,当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中存在多个用户对同一个数据进行录入时,设置若干比对框,并按照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若干比对框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协同工作区域内还配置有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确定方法,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确定方法包括:
步骤B21,将协同工作区域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分别对若干比对框内的数据进行二次核定,选择核定的数据结果中占比最高的数据作为确定数据,删除其他比对框及其他比对框内的数据;
步骤B22,若核定的数据结果中所有的数据占比相同,则保留所有比对框及比对框内的数据。
进一步地,作业方法还包括有表格模板特征配置方法,表格模板特征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C1,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表格;
步骤C2,将录入数据配置为数字数据,数字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类型特征以及数字大小特征;
其中,表格配置有表格作业策略,表格作业策略包括:
步骤C31,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通过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对作业模板进行更新;
步骤C32,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添加类型特征输入框进行作业模板更新;主作业用户根据类型特征输入框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步骤C33,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录入数字数据。
进一步地,作业方法还配置有设计模板特征配置方法,设计模板特征配置方法包括:
步骤D1,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设计图纸;
步骤D2,将录入数据配置为设计线条数据,设计线条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线条坐标以及线条色彩;
其中,设计图纸配置有设计图纸作业策略,设计图纸作业策略包括:
步骤D31,将设计图纸划分为若干网状方格,根据设计图纸建立平面坐标系,其中网状方格的边长为平面坐标系的划分单位;
步骤D32,主作业用户根据设计图纸的平面坐标系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步骤D33,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按照设计图纸的网状方格进行设计线条数据的录入;
步骤D34,记录设计线条覆盖的网状方格,并按照设计线条的经过顺序依次记录网状方格的坐标,其中网状方格的坐标为网状方格中心点的坐标;其中,设计线条的线条坐标为覆盖的网状方格的坐标的集合,设计线条的录入数据中包括线条色彩。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
S2:通过主作业用户添加协同作业用户,协同作业用户能够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
S3:通过主作业用户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
S4: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设置录入时间、录入动作以及录入数据;将录入动作根据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设置排序标号,其中,一个标号对应一个录入动作,一个录入动作对应一个录入数据;录入数据包括若干数据特征参数;
S5:通过数据共享分别获取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作业模板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
S6:将互相连接的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之间的作业模板根据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更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作业用户内设置有作业分工方法,所述作业分工方法包括:将作业模板划分为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
每个独立工作区域内分别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或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每个协同工作区域内分配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进行作业;
其中,独立工作区域和协同工作区域分别配置有作业权限,独立工作区域内的作业权限为主作业用户和分配的协同作业用户,协同工作区域的作业权限为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协同工作区域内配置有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比对方法,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比对方法包括:当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中存在多个用户对同一个数据进行录入时,设置若干比对框,并按照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若干比对框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协同工作区域内还配置有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确定方法,多用户的同一数据录入的确定方法包括:将协同工作区域分配的一个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分别对若干比对框内的数据进行二次核定,选择核定的数据结果中占比最高的数据作为确定数据,删除其他比对框及其他比对框内的数据;
若核定的数据结果中所有的数据占比相同,则保留所有比对框及比对框内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方法还包括有表格模板特征配置方法,所述表格模板特征配置方法包括: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表格;
将录入数据配置为数字数据,所述数字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类型特征以及数字大小特征;
其中,表格配置有表格作业策略,所述表格作业策略包括: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通过设置类型特征输入框对作业模板进行更新;
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添加类型特征输入框进行作业模板更新;主作业用户根据类型特征输入框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将作业模板的表格中设置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数字大小特征输入框录入数字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方法还配置有设计模板特征配置方法,所述设计模板特征配置方法包括:将作业模板配置为设计图纸;
将录入数据配置为设计线条数据,所述设计线条数据的数据特征参数设置为线条坐标以及线条色彩;
其中,设计图纸配置有设计图纸作业策略,所述设计图纸作业策略包括:将设计图纸划分为若干网状方格,根据设计图纸建立平面坐标系,其中网状方格的边长为平面坐标系的划分单位;
主作业用户根据设计图纸的平面坐标系将作业模板划分为若干独立工作区域和若干协同工作区域;
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按照设计图纸的网状方格进行设计线条数据的录入;
记录设计线条覆盖的网状方格,并按照设计线条的经过顺序依次记录网状方格的坐标,其中网状方格的坐标为网状方格中心点的坐标;
其中,设计线条的线条坐标为覆盖的网状方格的坐标的集合,设计线条的录入数据中包括线条色彩。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的作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系统包括作业创建模块以及协同互联模块;
所述作业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作业模板,并将创建作业模板的用户设置为主作业用户;所述协同互联模块包括互联创建单元以及互联更新单元;
所述主作业用户通过互联创建单元添加协同作业用户,所述协同作业用户能够通过互联创建单元添加新的协同作业用户;
所述主作业用户通过互联更新单元将作业模板共享给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所述作业模板内配置有数据记录单元,所述数据记录单元能够分别将主作业用户以及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对于作业模板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逐步记录;
所述数据记录单元配置有数据记录策略,所述数据记录策略包括:设置录入时间、录入动作以及录入数据;将录入动作根据录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根据排列顺序设置排序标号,其中,一个标号对应一个录入动作,一个录入动作对应一个录入数据;录入数据包括若干数据特征参数;
所述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通过互联更新单元获取数据记录单元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
所述互联更新单元能够将互相连接的主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或若干协同作业用户和若干协同作业用户之间的作业模板根据逐步记录的数据录入步骤以及数据特征参数进行数据更新。
CN202310044628.0A 2023-01-30 2023-01-30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Withdrawn CN115796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628.0A CN115796810A (zh) 2023-01-30 2023-01-30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44628.0A CN115796810A (zh) 2023-01-30 2023-01-30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96810A true CN115796810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29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44628.0A Withdrawn CN115796810A (zh) 2023-01-30 2023-01-30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68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48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virtual world environments based upon existing physical environments
CN111506444A (zh) 表单的审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943777A (zh) 一种协同编辑、协同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1502303A (ja) リアルタイムコラボレーションの間のデータ及びローカル計算のプライベートビュー
CN112217656B (zh) Sd-wan系统中的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9241514A (zh) 数据自动导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1772A (zh) 发票区块链记录方法、装置、区块链网关服务器和介质
CN106716968A (zh) 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及账户管理系统
WO2023098374A1 (zh) 网络资源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80301A (zh) 支持多云生产环境的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7666493A (zh) 一种数据库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CN113360975A (zh) 建筑信息模型的视图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097015A (zh) 一种作业指导书处理系统及方法
US2017035940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cessing commands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CN110009295A (zh) 一种基于私有云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方法
CN112256760B (zh) 一种数据预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6613A (zh) 一种基于CAD和Revit的二、三维协同设计平台
CN115796810A (zh) 基于数据记录的协同作业方法及系统
CN115983232A (zh) 一种基于视图、数据一体化设计的表单系统
CN113269538B (zh) 并行审批节点的转交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49444B (zh) 面向领域工程的仿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2065315B (zh) 一种用于电视台技术信息监测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CN107783787A (zh) 一种软件系统拆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111768A (zh) 可交互窗口及自定义、引用、同步可交互窗口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04827A (zh) 一种由业务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知识上传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