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21C -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21C
CN1157921C CNB001369806A CN00136980A CN1157921C CN 1157921 C CN1157921 C CN 1157921C CN B001369806 A CNB001369806 A CN B001369806A CN 00136980 A CN00136980 A CN 00136980A CN 1157921 C CN1157921 C CN 115792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service
intelligent
mobil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69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0426A (zh
Inventor
唐平方
张建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B001369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921C/zh
Publication of CN13604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04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92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2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融合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卡号业务的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使固定网上的卡号业务用户可以利用移动网手机业务用户的手机号码作为卡号进行呼叫,呼叫的费用记在该手机号码对应的用户账号上;该手机用户可以是预付费手机用户或非预付费手机用户,呼叫的费用由系统实时扣除或提供话单由用户随手机的通话费缴纳。本发明突破了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的单范围限制,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刺激卡号业务的发展,给电信运营商带来综合效益。

Description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信网中向网络终端提供业务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电信网中融合固定智能网、移动智能网实现融合卡号业务的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网(IN)作为一种在原有通信网上快速、有效地提供新业务的附加“增值”通信网络已有若干年的发展历史,智能网具有快速引入新业务及动态加载升级业务的特性,使电信营运部门能够经济有效地提供用户所需的各类电信新业务。
目前,基于固定电信网的智能网已有若干年的发展历史,智能网已经取得一定的规模,其中比较突出的业务是卡号业务,如IC卡、磁卡、200电话卡、300长途电话卡、201校园卡等卡号业务,另外还有许多本地网上开放的卡号业务如信用卡呼叫、电话付费等业务。
近两年来,移动通信网和基于移动网的移动智能网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日趋发展成熟。移动网业务有GSM业务如中国移动的全球通、中国联通的130等手机业务,其特征就是用户拥有一张能代表个人身份的SIM卡,用户所发生的费用记在该卡对应的用户账号上,用户的费用支付主要是通过银行、现金进行的,所以是非预付费的手机业务,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信用卡业务。这种移动手机业务存在着难以解决的欺诈问题和信用问题,因而限制了移动业务的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网提供的预付费智能手机业务则使这一问题有了突破,现在预付费手机业务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了非预付费的手机业务。移动预付费业务目前主要如中国联通的如意通、中国移动的神州行等预付费的智能卡号业务。
然而,到目前为止,固定智能网与移动智能网都是各自发展,没有相互结合,因此限制了卡号业务的更大应用。从用户角度考虑,如果在固定网、移动网上能采用同样的卡号进行呼叫,而且卡号能够提供多人共享使用,那么将为已有用户和新用户提供极大的方便性,也同时提高电信运营商的收入。从方便性上讲,用户可以从五花八门的电话卡中解脱出来,也不用再去记忆众多的卡号和密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融合的智能卡号业务,其结合了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的卡号业务,提供用户在固定网上可采用与移动网同样的卡号进行呼叫。
本发明一种融合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卡号业务的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该固定智能网至少包括业务控制点、连接固定网和固定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该移动智能网至少包括业务控制点、连接移动网和移动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该方法包括:在固定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和移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之间建立连接;将移动网上智能卡号业务用户的手机号码作为固定网上智能卡号业务的卡号来进行呼叫,呼叫所发生的费用由该移动智能卡号业务用户支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卡号业务用户可以是移动预付费业务用户,以该移动预付费业务用户手机号码为卡号在固定网上进行的呼叫,所发生的费用由该手机号码对应的用户账号实时扣除。当所述的移动预付费手机号码所对应的用户账户费用为零时,切断其所有的呼叫。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智能卡号业务用户还可以为移动非预付费业务用户,以该移动非预付费业务用户手机号码为卡号在固定网上进行的呼叫,所发生的费用以话单的方式记录,由用户随该手机的通话费一起支付。
移动非预付费业务用户是通过在移动智能业务受理处申请,成为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用户,系统受理后分配该移动非预付费业务用户一密码作为该手机卡号的密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作为卡号的移动智能卡号业务用户的手机号码可以提供多人同时使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固定电话网,GSM移动电话网,GPRS、CDMA等2.5G、3G电话网。
当固定网的智能卡号业务是200卡号业务时,其呼叫的流程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拨打200;
b)系统提示,请用户选择服务语言;
c)系统提示,请用户输入账号或缩位账号或手机号码;
d)系统提示,请用户输入账号对应的密码;
e)验证账号、密码是否正确;
f)系统提示,请用户输入目的电话号码;
g)进行接续和计费。
在步骤c),当用户选择输入手机号码且是预付费手机号码时,所述的步骤g)首先读取该手机号码对应用户账号的余额,再进行接续和计费。
本发明融合的智能卡号业务,使固定网上的卡号业务可以利用移动网手机用户的手机号码作为卡号进行呼叫,呼叫的费用记在手机号码对应的用户账号上,由系统实时扣除或提供话单由用户随手机的通话费通过银行、现金等方式支付。同时,该卡号可以被多人同时使用,即用户通过200等接入码使用手机号码作为固定网智能卡号业务的卡号使用时,不影响手机用户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能够将固定网上的卡号业务和移动网上的卡号业务相互结合,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性,刺激卡号业务的发展,给运营商带来综合效益。
本发明突破了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的单范围限制,把移动智能网的账号拿出来供固定智能网使用,使它们之间互联互通,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简化了用户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融合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原200业务与应用本发明的200业务的简单呼叫流程对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所示。
智能网是由业务交换点(SSP)、业务控制点(SCP)、智能外设(IP)、业务管理系统(SMS)、业务生成环境(SCE)等几部分组成。其中,SSP(ServiceSwitching Point)是连接现有电信网与智能网的连接点,提供接入智能网功能集的功能。SSP可检出智能业务的请求,并与SCP通信;对SCP的请求做出响应,允许SCP中的业务逻辑影响呼叫处理。SCP(Service Control Point)是智能网的核心构件,它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SCP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并查询数据库,进行各种译码;同时,SCP能根据SSP上报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根据业务逻辑向相应的SSP发出呼叫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各种智能呼叫。IP(Intelligent Peripheral)是协助完成智能业务的特殊资源。通常具有各种语音功能,如语音合成,播放录音通知,接收双音多频拨号,进行语音识别等等。IP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物理设备,也可以作为SSP的一部分,它接受SCP的控制,执行SCP业务逻辑所指定的操作。SMS(Service ManagementSystem)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SMS一般具备5种功能,即业务逻辑管理、业务数据管理、用户数据管理、业务监测以及业务量管理。在业务生成环境中创建的新业务逻辑由业务提供者输入到SMS中,SMS再将其装入SCP,就可在通信网上提供该项新业务。SCE(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的功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生成新的业务逻辑。SCE为业务设计者提供友好的图形编辑界面。客户利用各种标准图元设计出新业务的业务逻辑,并为之定义好相应的数据。
本发明提出的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结合了固定智能网卡号业务、移动智能网卡号业务,物理实现上是在固定智能网的SCP和移动智能网的SCP之间建立连接,实现两个系统的访问和数据共享。这种连接可以是通过ITU智能网的INAP与CS2的SCP互连规范建立的连接,使固定智能网上的卡号业务可以利用移动智能网卡号业务的账号作为计费的账号来进行呼叫。
下面参见图2所示,以固定网上的200智能卡号业务为原型介绍。
当前情况下用户拔打200业务,用户要输入卡号和密码,然后系统在判断用户有足够的余额时,允许用户输入接续的目的电话号码,系统接续呼叫并在该卡上实时地扣除呼叫所发生的费用。当前200业务已是一个已大众化的业务,其具体的细节如费用监视、个人设置管理等请恕不再详细描述。上述过程中所用到的卡是在固定网上发行的一种电话卡。
实施本发明方法后的200业务,用户在输入卡号时,除购买的200电话卡外,还可以输入移动用户的手机号码作为卡号。当移动用户为预付费手机用户时,密码是移动用户在移动智能网上相关的服务密码,呼叫所发生的费用记在移动预付费用户的账号上,费用同200卡一样实时控制、实时扣除。如果用户欲将普通手机号码作为固定网智能卡号业务的卡号输入,该用户需在移动智能网的业务受理处申请该项业务,受理后系统会分配用户一密码作为该手机卡号的密码,呼叫所发生的费用以话单的形式记录,由该手机用户随手机的通话费一起缴纳。
参见图2,当用户选择输入的是手机号码时,系统:
1、要求用户输入密码;
2、手机号码和密码正确吗?
3、如果不正确,提示用户错误并要求重新输入,如果正确,进入下一步;
4、要求用户输入目的电话号码;
5、如手机号码为预付费手机号码,则读取手机账号余额,计算通话费用,控制SSP的接续和计费;如手机号码为普通手机号码,则记录通话时长和费用等话单信息。
本发明以电信业务的形式实施,与具体的网络技术、网络形式、运营商都没有直接关系。目前来看,可以实用于当前的固定电话网、GSM移动电话网、GPRS、CDMA等2.5G、3G电话网。但其应用可能不限于以上明确列出的电话网和技术阶段。

Claims (10)

1、一种融合固定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卡号业务的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该固定智能网至少包括业务控制点、连接固定网和固定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该移动智能网至少包括业务控制点、连接移动网和移动智能网的业务交换点,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固定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和移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之间建立连接;
将移动网上智能卡号业务用户的手机号码作为固定网上智能卡号业务的卡号来进行呼叫,呼叫所发生的费用由该移动智能卡号业务用户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卡号业务用户为移动预付费业务用户,呼叫所发生的费用由该用户的移动预付费手机号码对应的用户账号实时扣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的移动预付费手机号码对应的用户账号费用为零时,切断其所有的呼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卡号业务用户为移动非预付费业务用户,呼叫所发生的费用以话单的方式记录,由该用户随手机的通话费一起支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移动非预付费业务用户通过在移动智能业务受理处的申请,成为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用户,系统受理后分配该移动非预付费业务用户一密码作为该手机卡号的密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为卡号的移动智能卡号业务用户的手机号码可以提供多人同时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应用于固定电话网,GSM移动电话网,GPRS、CDMA等2.5G、3G电话网。
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固定网的智能卡号业务是200卡号业务时,其呼叫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拨打200;
b)系统提示,请用户选择服务语言;
c)系统提示,请用户输入账号或缩位账号或手机号码;
d)系统提示,请用户输入账号对应的密码;
e)验证账号、密码是否正确;
f)系统提示,请用户输入目的电话号码;
g)进行接续和计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当用户选择输入手机号码且是预付费手机号码时,所述的步骤g)在进行接续和计费前进一步包括首先读取该手机号码对应用户账号的余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智能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固定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和移动智能网的业务控制点之间建立连接是通过ITU智能网的INAP和CS2的SCP互连规范实现的。
CNB001369806A 2000-12-22 2000-12-22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92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69806A CN1157921C (zh) 2000-12-22 2000-12-22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69806A CN1157921C (zh) 2000-12-22 2000-12-22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0426A CN1360426A (zh) 2002-07-24
CN1157921C true CN1157921C (zh) 2004-07-14

Family

ID=459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698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921C (zh) 2000-12-22 2000-12-22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92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50134C (zh) * 2002-08-08 2009-0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用户使用移动号码资源的系统和方法
CN1305252C (zh) * 2003-09-10 2007-03-14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线通信分公司 无线移动双模网卡及其工作模式控制与电源管理的方法
CN100370783C (zh) * 2004-12-13 2008-0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异种网络互通时服务质量的方法
CN101202982B (zh) * 2006-12-13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固网移动融合短信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40974B (zh) * 2008-03-18 2011-08-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移动智能网业务的实现方法、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0426A (zh) 2002-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7168C (zh) 一种宽带公话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6788927B2 (en) Financing party payment for calls with a wireless subscriber
CN1153438C (zh) 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USRE41488E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sing the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to conduct a transaction between customer accounts
US20030096591A1 (en) Financing party payment for calls with a wireless subscriber
US20020176553A1 (en) Procedure for accounting for communication fees
CA2430345A1 (en) Professional services billin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CN1142675C (zh) 一种在移动网上实现预付费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376357A (zh) 通信系统中的预付费业务
US6337903B1 (en) Call setup for prepaid services
CN107274164A (zh) 一种多渠道第三方移动支付融合转账系统及其方法
FI101664B (fi) Menetelmä maksupalvelun järjestämiseksi televerkossa
CN1157921C (zh) 融合智能网卡号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175634C (zh) 一种智能网卡号业务融合的实现方法
WO2000059238A1 (e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30130914A1 (en) Method of rating and charging of postpaid and prepaid subscribers using an intelligent network system
CN1130896C (zh) 智能公用电话通信方法
US20010010047A1 (en) Process, internet access device, exchange and charging device for charging for internet services
US20030130946A1 (en) Configuration and method for debiting charges
CN1161949C (zh) 移动预付费业务的充值实现方法
CN100417170C (zh) 一种预付费方法及其预付费系统
CN100461678C (zh) 一种后付费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0583936C (zh) 使用预付费方式实现传统后付费业务的方法
CN100459622C (zh) 一种对储值卡进行充值的方法
US8160961B1 (en) Charging for prepaid subscriber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