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7870A -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7870A
CN115787870A CN202211278015.5A CN202211278015A CN115787870A CN 115787870 A CN115787870 A CN 115787870A CN 202211278015 A CN202211278015 A CN 202211278015A CN 115787870 A CN115787870 A CN 115787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late
friction
key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780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7870B (zh
Inventor
李富民
王政元
贾笑岩
方渝钰
任根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CUMT
Priority to CN2022112780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78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7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7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7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7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包括上下对称布置的两个盖板、夹在两个盖板之间左右对称布置的两个驱板、夹在盖板与驱板之间上下左右对称布置的四个拉伸摩擦块和四个压缩摩擦块、上下左右前后对称布置用于拉结摩擦块与盖板的十六个复位弹簧、穿过上下盖板前后左右对称布置的八个约束螺栓结构、上下左右前后对称布置套接在约束螺栓上的十六个碟簧组成。该耗能器可实现只在拉伸出位和压缩出位过程中耗能、而在拉伸复位和压缩复位过程中均不提供力响应的技术目标;该耗能器不需专门的复位组件;该耗能器可实现充分的工作位移量;该耗能器构造简单、控制简便、应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擦耗能器,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土木工程结构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当前,减小结构地震损害的一个主要技术路径是采用耗能减震技术。结构的耗能减震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主要技术思路是在结构的适当部位设置延性耗能钢筋或型钢、摩擦耗能器、黏滞阻尼器、黏弹性阻尼器等。其中,黏滞阻尼器和黏弹性阻尼器造价较高、长期性能控制难度较大,应用范围相对较小。
延性耗能钢筋或型钢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的耗能减震方案,这种方案是利用钢筋或型钢在大震时的塑性屈服耗散地震能量,存在的不足是耗能过程会引起钢筋或型钢发生冷作硬化而使耗能能力逐渐退化,同时会使钢筋或型钢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伤而导致整个结构失效。
摩擦耗能器是利用材料的摩擦将地震输入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这种耗能方案的构造简单、造价低、耗能效果好、对耗能器件的损伤轻微(基本不影响继续使用),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耗能方案。
但传统的摩擦耗能器属于拉压全程耗能器,虽然耗能效果好,但复位却十分困难,从而导致结构震后残余损伤和变形很大,修复难度大、造价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自复位耗能器(包括摩擦耗能器)虽然旨在解决震后复位问题,但复位弹性组件(如高强钢绞线、FRP筋、形状记忆合金丝等)的弹性变形能力有限,往往很难满足地震变形需求,且本身刚度和恢复力过大,导致地震变形过程中大量能量转换为其弹性势能而未被耗散,从而导致整体耗能效果欠佳。
因此,从更佳的抗震性能角度出发,需要耗能器在地震出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阻力和耗能能力,从而限制结构出位并有效耗散地震能量;而在地震复位过程中又尽可能没有阻力(当然也没有耗能),从而在整体结构弹性驱使下轻松复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应用方便、出位耗能、复位自由、兼顾优异耗能和复位效果的新型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包括两个盖板、两个驱板和两组摩擦块组,两个盖板上下对称布置,两个驱板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个盖板内,每组摩擦块组包括上下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个盖板内的四个摩擦块;
所述盖板包括一个基板,在基板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限位外键、两个限位腹板、两个限位内键和一个限位中键,限位中键设置在基板的中间位置,两个限位外键、两个限位腹板和两个限位内键均左右对称设置在限位中键的左右两侧;在限位中键的同一侧,限位腹板位于限位外键和限位内键的中间,且限位外键设置在基板的端部;限位腹板为横截面为梯形的四棱柱结构,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侧面贴合基板设置;限位腹板的斜面与相邻的限位外键或限位内键形成的梯形空间均称为寓槽;
所述驱板包括两块拼接成T型结构的钢板,向两侧延伸的一块钢板称为翼板,另一块钢板称为腹板,腹板的厚度不一;腹板中间部分的厚度较厚,其上下两个表面称为工作面;腹板两侧部分的厚度相等且较薄,靠近翼板部分的上下两个表面称为伸长顺应面,远离翼板部分的上下两个表面称为缩短顺应面,工作面和缩短顺应面之间通过伸长过渡坡过渡,工作面和伸长顺应面之间通过缩短过渡坡过渡;
所述摩擦块为七棱柱结构,两个端面分别称为前端面和后端面,七个侧面依次称为座底面、右斜面、右侧面、小斜坡、摩擦面、左斜面和左侧面,座底面与摩擦面平行(也包括趋于平行的情况),摩擦面左边线在座底面上的投影位于座底面右边线的右侧且彼此趋近;靠近限位中键的四个摩擦块称为压缩摩擦块,远离限位中键的四个摩擦块称为拉伸摩擦块;
所述驱板横置在上下两个盖板之间,限位内键和限位中键构成对翼板的限位结构,腹板向远离限位中键的方向延伸;摩擦块设置在腹板和基板的内侧面形成的空间内,在驱板自然位置,座底面无应力接触寓槽底面,摩擦面无应力接触伸长顺应面或缩短顺应面,小斜坡无应力接触伸长过渡坡或缩短过渡坡,左侧面无应力接触限位外键或限位内键,右斜面与限位腹板的斜面存在夹角,夹角能够保证摩擦块反向卸载转动时所需要的自然转动空间;
在基板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八个螺孔,每个寓槽前后两侧各分布一个螺孔,通过八个约束螺栓结构连接上下两块基板;所述约束螺栓结构包括一个螺杆、两个加载螺帽和两个限位螺帽,螺杆贯穿上下两块基板对应的螺孔,限位螺帽贴合基板内侧面安装在螺杆上,在螺杆上套设一组碟簧,通过加载螺帽将碟簧限制在基板外侧面和加载螺帽之间。
优选的,摩擦块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各通过一个复位弹簧与基板连接,复位弹簧在摩擦块上的连接点位于左侧面和座底面形成的夹角区域,复位弹簧在基板上的连接点在摩擦块所接触的限位外键或限位内键正对的区域。
本案通过八个约束螺栓结构将两个盖板、两个驱板和两组摩擦块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使得驱板能够相对于两个盖板发生一定的伸缩移动,在驱板发生相对于自然位置出位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块和驱板工作面的挤压摩擦达到耗能的目的;出位后,当驱板发生向着自然位置复位移动的过程中,摩擦块发生反向卸载转动,因而与驱板工作面的挤压摩擦消失,从而达到自由复位的目的。本案中设计的碟簧也使得整体结构的耗能效果便于控制。当摩擦块处在伸长或缩短顺应面与限位腹板之间时,复位弹簧会让摩擦块从卸载位态发生回归自然位置的转动。
优选的,沿基板前后方向(即沿基板的宽度方向),限位外键、限位腹板、限位内键和限位中键的长度相等且小于基板前后方向的宽度;该设计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支出,让整个耗能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和整齐,方便安装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基板为矩形钢板,限位腹板由一块矩形平面钢板两端对称各切掉一个三棱柱而成,以保证限位腹板的韧性,限位外键、限位内键和限位中键均为矩形四棱柱结构。
优选的,沿基板前后方向(即沿基板的宽度方向),驱板的腹板和翼板的宽度与限位腹板的长度相等;该设计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支出,让整个耗能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和整齐,方便安装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驱板移动到翼板与限位内键接触时,或拉伸摩擦块的右斜面刚转动到与限位腹板的斜面接触时,拉伸摩擦块的摩擦面移动到腹板的工作面对应区域;所述驱板移动到翼板与限位中键接触时,或压缩摩擦块的右斜面刚转动到与限位腹板的斜面接触时,压缩摩擦块的摩擦面移动到腹板的工作面对应区域;通过对整个耗能器结构材料和尺寸的设计,能够控制耗能器能够承受的位移幅度和轴力。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在地震出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阻力和耗能能力,能够限制结构出位并有效耗散地震能量;同时,本案的耗能器在地震复位过程中没有阻力,因而在整体结构弹性驱使下可以轻松复位;2、本案的耗能器构造更加简单、技术参数控制更加便捷;3、本案的耗能器工作位移量可以不受限制,能够省去复位专用高弹性材料的消耗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耗能器在自然位置(自然状态)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点划线以外为部分组件独立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摩擦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约束螺栓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没有画出摩擦块);
图7为本发明耗能器在拉长过程中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
图8为本发明耗能器在拉长后再回压过程中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
图9为本发明耗能器在压短过程中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
图10为本发明耗能器在压短后再回拉过程中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前视图);
图中包括:1-盖板,2-驱板,3-摩擦块,4-复位弹簧,5-约束螺栓结构,6-碟簧;
1-1-基板,1-2-限位腹板,1-3-1-限位外键,1-3-2-限位内键,1-4-限位中键,1-5-寓槽,1-6-螺孔;
2-1-1-伸长顺应面,2-1-2-缩短顺应面,2-2-工作面,2-3-1-伸长过渡坡,2-3-2-缩短过渡坡,2-4-翼板;
3-1-座底面,3-2-右斜面,3-3-右侧面,3-4-小斜坡,3-5-摩擦面,3-6-左斜面,3-7-左侧面;
5-1-螺杆,5-2-限位螺帽,5-3-加载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2所示,为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包括两个盖板1、两个驱板2和两组摩擦块组,两个盖板1上下对称布置,两个驱板2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个盖板1内,每组摩擦块组包括上下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个盖板1内的四个摩擦块3。
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1包括一个基板1-1,在基板1-1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限位外键1-3-1、两个限位腹板1-2、两个限位内键1-3-2和一个限位中键1-4,限位中键1-4设置在基板1-1的中间位置,两个限位外键1-3-1、两个限位腹板1-2和两个限位内键1-3-2均左右对称设置在限位中键1-4的左右两侧;在限位中键1-4的同一侧,限位腹板1-2位于限位外键1-3-1和限位内键1-3-2的中间,且限位外键1-3-1设置在基板1-1的端部;限位腹板1-2为横截面为梯形的四棱柱结构,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侧面贴合基板1-1设置;限位腹板1-2的斜面与相邻的限位外键1-3-1或限位内键1-3-2形成的梯形空间均称为寓槽1-5。所述基板1-1为矩形钢板,限位腹板1-2由一块矩形平面钢板两端对称各切掉一个三棱柱而成,限位外键1-3-1、限位内键1-3-2和限位中键1-4均为矩形四棱柱结构。
如图4所示,所述驱板2包括两块拼接成T型结构的钢板,向两侧延伸的一块钢板称为翼板,另一块钢板称为腹板,腹板的厚度不一;腹板中间部分的厚度较厚,其上下两个表面称为工作面2-2;腹板两侧部分的厚度相等且较薄,靠近翼板部分的上下两个表面称为伸长顺应面2-1-1,远离翼板部分的上下两个表面称为缩短顺应面2-1-2,工作面2-2和缩短顺应面2-1-2之间通过伸长过渡坡2-3-1过渡,工作面2-2和伸长顺应面2-1-1之间通过缩短过渡坡2-3-2过渡。沿基板1-1前后方向(即沿基板1-1的宽度方向),限位外键1-3-1、限位腹板1-2、限位内键1-3-2和限位中键1-4的长度相等且小于基板1-1前后方向的宽度;驱板2的腹板和翼板2-4的宽度与限位腹板1-2的长度相等。
如图5所示,所述摩擦块3为七棱柱结构,两个端面分别称为前端面和后端面,七个侧面依次称为座底面3-1、右斜面3-2、右侧面3-3、小斜坡3-4、摩擦面3-5、左斜面3-6和左侧面3-7,座底面3-1与摩擦面3-5趋于平行,摩擦面3-5左边线在座底面3-1上的投影位于座底面3-1右边线的右侧且彼此趋近;靠近限位中键1-4的四个摩擦块3称为压缩摩擦块,远离限位中键1-4的四个摩擦块3称为拉伸摩擦块。
所述驱板2横置在上下两个盖板1之间,限位内键1-3-2和限位中键1-4构成对翼板的限位结构,腹板向远离限位中键1-4的方向延伸;摩擦块3设置在腹板和基板1-1的内侧面形成的空间内,在驱板2自然位置,座底面3-1无应力接触寓槽1-5底面,摩擦面3-5无应力接触伸长顺应面2-1-1或缩短顺应面2-1-2,小斜坡3-4无应力接触伸长过渡坡2-3-2或缩短过渡坡2-3-1,左侧面3-7无应力接触限位外键1-3-1或限位内键1-3-2,右斜面3-2与限位腹板1-2的斜面存在夹角,夹角能够保证摩擦块3反向卸载转动时所需要的自然转动空间。所述驱板2移动到翼板与限位内键1-3-2接触时,或拉伸摩擦块的右斜面3-2刚转动到与限位腹板1-2的斜面接触时,拉伸摩擦块的摩擦面3-5移动到腹板的工作面2-2对应区域;所述驱板2移动到翼板与限位中键1-4接触时,或压缩摩擦块的右斜面3-2刚转动到与限位腹板1-2的斜面接触时,压缩摩擦块的摩擦面3-5移动到腹板的工作面2-2对应区域。
在基板1-1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八个螺孔1-6,每个寓槽1-5前后两侧各分布一个螺孔1-6,通过八个约束螺栓结构5连接上下两块基板1-1;如图6所示,所述约束螺栓结构5包括一个螺杆5-1、两个加载螺帽5-3和两个限位螺帽5-2,螺杆5-1贯穿上下两块基板1-1对应的螺孔1-6,限位螺帽5-2贴合基板1-1内侧面安装在螺杆5-1上,在螺杆5-1上套设一个碟簧6,通过加载螺帽5-3将碟簧6限制在基板1-1外侧面和加载螺帽5-3之间。
摩擦块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各通过一个复位弹簧4与基板1-1连接,复位弹簧4在摩擦块上的连接点位于左侧面3-7和座底面3-1形成的夹角区域,复位弹簧4在基板1-1上的连接点在摩擦块所接触的限位外键1-3-1或限位内键1-3-2正对的区域。
所述驱板2夹在两个盖板1之间,翼板2-4的上下表面与基板1-1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摩擦块3被夹在盖板1与伸长顺应面2-1-1或缩短顺应面2-1-2之间,其中座底面3-1与基板1-1的内表面相接触、摩擦面3-5与伸长顺应面2-1-1或缩短顺应面2-1-2相接触、小斜坡3-4与伸长过渡坡2-3-1或缩短过渡坡2-3-2相匹配接触;所述复位弹簧4的一端安装在摩擦块3的根部,另一端安装在基板1-1对应摩擦块3的根部的稍向外偏离位置;所述加载螺栓结构5的螺杆5-1穿过上下位置对应的螺孔1-6,限位螺帽5-2在盖板1内侧紧贴基板1-1,加载螺帽5-3在盖板1外侧;所述碟簧6穿过螺杆5-1并处在盖板1的外表面与加载螺帽5-3之间。
工作时,如图7所示,当左右两侧驱板2受到向外的拉力出位时,驱板2的伸长过渡坡2-3-1向外、向上挤压与之接触的拉伸摩擦块的小斜坡3-4,从而驱使拉伸摩擦块整体向盖板1方向移动,直到驱板2的工作面2-2与拉伸摩擦块的摩擦面3-5接触后停止移动,此过程中拉伸摩擦块的座底面3-1也驱动盖板1沿垂直板面向外的方向移动,但受到碟簧6和加载螺帽5-3的阻力,从而使拉伸摩擦块的摩擦面3-5与驱板2的工作面2-2之间产生强大的接触正压力,于是,当驱板2继续受拉向外移动时,拉伸摩擦块的摩擦面3-5与驱板2的工作面2-2之间就会产生强大的摩擦阻力,从而形成摩擦耗能,直到驱板2的翼板2-4与限位内键1-3-2接触后,滑动摩擦耗能结束;同时,当两侧驱板2受到向外的拉力出位时,驱板2的缩短过渡坡2-3-2与压缩摩擦块的小斜坡3-4却相互远离,因而压缩摩擦块将在伸长顺应面2-1-1范围内移动而不受到正压力、不产生摩擦阻力。
如图8所示,拉伸出位后,当左右两侧驱板2受到向内的压力复位时,拉伸摩擦块由于受力无法平衡而绕着座底面3-1与左侧面3-7的共同边转动,从而降低摩擦块3的垂直高度,上下盖板1顺势向内移动并释放碟簧6与加载螺栓5-3建立起来的压力,从而解除复位过程中的摩擦力,实现自由复位,直到拉伸摩擦块滑下驱板2的伸长过渡坡2-3-1之后,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又恢复受力前的位态;同时,在两侧驱板2受到向内的压力复位时,压缩摩擦块仍然在伸长顺应面2-1-1范围内移动而不受到正压力、不产生摩擦阻力。
工作时,如图9所示,当左右两侧驱板2受到向内的压力出位时,驱板2的缩短过渡坡2-3-2向内、向上挤压与之接触的压缩摩擦块的小斜坡3-4,从而驱使压缩摩擦块整体向盖板1方向移动,直到驱板2的工作面2-2与压缩摩擦块的摩擦面3-5接触后停止移动,此过程中压缩摩擦块的座底面3-1也驱动盖板1沿垂直板面向外的方向移动,但受到碟簧6和加载螺帽5-3的阻力,从而使压缩摩擦块的摩擦面3-5与驱板2的工作面2-2之间产生强大的接触正压力,于是,当驱板2继续受压向内移动时,压缩摩擦块的摩擦面3-5与驱板2的工作面2-2之间就会产生强大的摩擦阻力,从而形成摩擦耗能,直到驱板2的翼板2-4与限位中键1-4接触后,滑动摩擦耗能结束;同时,当两侧驱板2受到向内的压力出位时,驱板的伸长过渡坡2-3-1与拉伸摩擦块的小斜坡3-4却相互远离,因而拉伸摩擦块将在缩短顺应面2-1-2范围内移动而不受到正压力、不产生摩擦阻力。
如图10所示,压缩出位后,当左右两侧驱板2受到向外的拉力复位时,压缩摩擦块由于受力无法平衡而绕着座底面3-1与左侧面3-7的共同边转动,从而降低摩擦块3的垂直高度,上下盖板1顺势向内移动并释放碟簧6与加载螺栓5-3建立起来的压力,从而解除复位过程中的摩擦力,实现自由复位,直到压缩摩擦块滑下驱板2的缩短过渡坡2-3-2之后,在复位弹簧4的作用下又恢复受力前的位态;同时,在两侧驱板2受到向外的拉力复位时,拉伸摩擦块仍然在缩短顺应面2-1-2范围内移动而不受到正压力、不产生摩擦阻力。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盖板(1)、两个驱板(2)和两组摩擦块组,两个盖板(1)上下对称布置,两个驱板(2)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个盖板(1)内,每组摩擦块组包括上下左右对称布置在两个盖板(1)内的四个摩擦块(3);
所述盖板(1)包括一个基板(1-1),在基板(1-1)的内侧面设置有两个限位外键(1-3-1)、两个限位腹板(1-2)、两个限位内键(1-3-2)和一个限位中键(1-4),限位中键(1-4)设置在基板(1-1)的中间位置,两个限位外键(1-3-1)、两个限位腹板(1-2)和两个限位内键(1-3-2)均左右对称设置在限位中键(1-4)的左右两侧;在限位中键(1-4)的同一侧,限位腹板(1-2)位于限位外键(1-3-1)和限位内键(1-3-2)的中间,且限位外键(1-3-1)设置在基板(1-1)的端部;限位腹板(1-2)为横截面为梯形的四棱柱结构,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侧面贴合基板(1-1)设置;限位腹板(1-2)的斜面与相邻的限位外键(1-3-1)或限位内键(1-3-2)形成的梯形空间均称为寓槽(1-5);
所述驱板(2)包括两块拼接成T型结构的钢板,向两侧延伸的一块钢板称为翼板,另一块钢板称为腹板,腹板的厚度不一;腹板中间部分的厚度较厚,其上下两个表面称为工作面(2-2);腹板两侧部分的厚度相等且较薄,靠近翼板部分的上下两个表面称为伸长顺应面(2-1-1),远离翼板部分的上下两个表面称为缩短顺应面(2-1-2),工作面(2-2)和缩短顺应面(2-1-2)之间通过伸长过渡坡(2-3-1)过渡,工作面(2-2)和伸长顺应面(2-1-1)之间通过缩短过渡坡(2-3-2)过渡;
所述摩擦块(3)为七棱柱结构,两个端面分别称为前端面和后端面,七个侧面依次称为座底面(3-1)、右斜面(3-2)、右侧面(3-3)、小斜坡(3-4)、摩擦面(3-5)、左斜面(3-6)和左侧面(3-7),座底面(3-1)与摩擦面(3-5)平行,摩擦面(3-5)左边线在座底面(3-1)上的投影位于座底面(3-1)右边线的右侧;靠近限位中键(1-4)的四个摩擦块(3)称为压缩摩擦块,远离限位中键(1-4)的四个摩擦块(3)称为拉伸摩擦块;
所述驱板(2)横置在上下两个盖板(1)之间,限位内键(1-3-2)和限位中键(1-4)构成对翼板的限位结构,腹板向远离限位中键(1-4)的方向延伸;摩擦块(3)设置在腹板和基板(1-1)的内侧面形成的空间内,在驱板(2)自然位置,座底面(3-1)无应力接触寓槽(1-5)底面,摩擦面(3-5)无应力接触伸长顺应面(2-1-1)或缩短顺应面(2-1-2),小斜坡(3-4)无应力接触伸长过渡坡(2-3-2)或缩短过渡坡(2-3-1),左侧面(3-7)无应力接触限位外键(1-3-1)或限位内键(1-3-2),右斜面(3-2)与限位腹板(1-2)的斜面存在夹角;
在基板(1-1)上前后左右对称设置八个螺孔(1-6),每个寓槽(1-5)前后两侧各分布一个螺孔(1-6),通过八个约束螺栓结构(5)连接上下两块基板(1-1);所述约束螺栓结构(5)包括一个螺杆(5-1)、两个加载螺帽(5-3)和两个限位螺帽(5-2),螺杆(5-1)贯穿上下两块基板(1-1)对应的螺孔(1-6),限位螺帽(5-2)贴合基板(1-1)内侧面安装在螺杆(5-1)上,在螺杆(5-1)上套设一个碟簧(6),通过加载螺帽(5-3)将碟簧(6)限制在基板(1-1)外侧面和加载螺帽(5-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摩擦块(3)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各通过一个复位弹簧(4)与基板(1-1)连接,复位弹簧(4)在摩擦块(3)上的连接点位于左侧面(3-7)和座底面(3-1)形成的夹角区域,复位弹簧(4)在基板(1-1)上的连接点在摩擦块(3)所接触的限位外键(1-3-1)或限位内键(1-3-2)正对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沿基板(1-1)前后方向,限位外键(1-3-1)、限位腹板(1-2)、限位内键(1-3-2)和限位中键(1-4)的长度相等且小于基板(1-1)前后方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为矩形钢板,限位腹板(1-2)由一块矩形平面钢板两端对称各切掉一个三棱柱而成,限位外键(1-3-1)、限位内键(1-3-2)和限位中键(1-4)均为矩形四棱柱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沿基板(1-1)前后方向,驱板(2)的腹板和翼板的宽度与限位腹板(1-2)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板(2)移动到翼板与限位内键(1-3-2)接触时,或拉伸摩擦块的右斜面(3-2)刚转动到与限位腹板(1-2)的斜面接触时,拉伸摩擦块的摩擦面(3-5)移动到腹板的工作面(2-2)对应区域;所述驱板(2)移动到翼板与限位中键(1-4)接触时,或压缩摩擦块的右斜面(3-2)刚转动到与限位腹板(1-2)的斜面接触时,压缩摩擦块的摩擦面(3-5)移动到腹板的工作面(2-2)对应区域。
CN202211278015.5A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Active CN1157878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8015.5A CN115787870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78015.5A CN115787870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7870A true CN115787870A (zh) 2023-03-14
CN115787870B CN115787870B (zh) 2024-05-31

Family

ID=8543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78015.5A Active CN115787870B (zh) 2022-10-19 2022-10-19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78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4259A (ja) * 2005-07-20 2007-02-01 Shimizu Corp 摩擦ダンパー装置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JP2010249169A (ja) * 2009-04-13 2010-11-04 Miwa Tec:Kk 摩擦ダンパー
CN210421490U (zh) * 2019-06-24 2020-04-2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sma-木质摩擦阻尼器
JP6782868B1 (ja) * 2020-03-19 2020-11-11 日鉄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制振ブレース架構
CN111962698A (zh) * 2020-07-01 2020-11-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sma自复位滑动摩擦阻尼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24259A (ja) * 2005-07-20 2007-02-01 Shimizu Corp 摩擦ダンパー装置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JP2010249169A (ja) * 2009-04-13 2010-11-04 Miwa Tec:Kk 摩擦ダンパー
CN210421490U (zh) * 2019-06-24 2020-04-2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sma-木质摩擦阻尼器
JP6782868B1 (ja) * 2020-03-19 2020-11-11 日鉄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制振ブレース架構
CN111962698A (zh) * 2020-07-01 2020-11-2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sma自复位滑动摩擦阻尼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安鑫;刘书羽;: "大跨度劲性桁架转换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天津建设科技, no. 02, 30 April 2016 (2016-04-30), pages 4 - 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7870B (zh) 2024-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2698B (zh) 一种基于sma自复位滑动摩擦阻尼器
CN109853370B (zh) 一种连续梁用负刚度减隔震装置
CN109024961B (zh) 一种记忆合金自复位耗能阻尼器
CN109853770B (zh) 一种自复位双弓对拉双重耗能支撑装置
CN111764526B (zh) 一种组合碟簧滑移摩擦自复位耗能阻尼器
CN211114191U (zh) 一种双阶摩擦阻尼器
CN110158803B (zh) 隔震支座的多方向减震与抗拉拔装置及其隔减振方法
CN111005613A (zh) 粘弹摩擦型耗能自复位防屈曲支撑
CN108999455B (zh) 一种易复位高耗能屈曲约束支撑
CN111664208A (zh) 轴向型变刚度摩擦阻尼器
CN110173059B (zh)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sma-木质摩擦阻尼器
CN109826333B (zh) 一种可实现变阻尼力输出的摩擦阻尼器
CN114934607A (zh) 一种具有双重耗能特性的金属-可变摩擦复合阻尼器
CN210178066U (zh) 一种轴向型减震摩擦阻尼器
CN115787870A (zh) 一种拉压出位摩擦耗能器
CN210421490U (zh)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sma-木质摩擦阻尼器
CN211007128U (zh) 一种自复位黏弹性阻尼器
CN111425040A (zh) 附加弹簧的摩擦阻尼器
CN115573476A (zh) 一种拉伸出位摩擦耗能器
CN210767319U (zh) 一种自复位阻尼器
CN114482666B (zh)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摩擦阻尼器及其耗能方法
CN210086538U (zh) 一种消能装置
CN110670935A (zh) 一种损伤可控的耗能器
CN207484729U (zh) 一种自复位耗能器
CN115288314A (zh) 多阶段耗能自复位阻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