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6707A -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6707A
CN115776707A CN202111050125.1A CN202111050125A CN115776707A CN 115776707 A CN115776707 A CN 115776707A CN 202111050125 A CN202111050125 A CN 202111050125A CN 115776707 A CN115776707 A CN 115776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sla
information
network element
q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01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501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670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680 priority patent/WO20230358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6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6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0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geographic posi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了提供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服务水平协议SLA规格需求,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该第一业务的体验质量QoE需求;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基于本申请,可以实现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与业务关联,从而有利于提高终端设备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网络支持在中心侧、边缘侧分布式部署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同时通过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解决方案和通用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大量部署用户面功能网元,整个网络中不同业务在不同的用户面路径上呈现不同业务的差异化业务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
因此,如何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满足业务需求的用户面路径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以期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满足业务需求的用户面路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规格需求,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并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实现了用户面路径与业务关联,有助于为终端设备选择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用户面路径,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示例性地,该第一业务是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包括以下一种或多项:终端设备使用频率最高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流量消耗最大的业务、QoE对SLA指标敏感的排名前N(TOP N)的应用、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定制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
例如,对于高带宽的业务,举例来说,终端设备所使用的该业务所需要的带宽为500兆赫兹,若该业务所能使用的带宽低于500兆赫兹,那么,该业务的QoE的值会降低,终端设备会关注该高带宽业务的QoE。由此,该业务也可以称为该终端设备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
在第一业务是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的情况下,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有助于为终端设备选择满足终端设备对偏好的业务的QoE需求的用户面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示例性地,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端到端时延、单用户峰值速率、最低保障带宽、转发优先级、丢包率、时延抖动。
示例性地,第一网元为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满足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该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该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该第一业务的标识、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或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该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该第一网元接收来自该数据分析网元的该第一信息;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一信息确定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元通过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获取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有利于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其中,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所表示的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的一一对应关系,或者,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多对一的关系。
或者,第一业务QoE-SLA模型所表示的第一业务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和输入参数的关联关系。
SLA指标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端到端时延、单用户峰值速率、最低保障带宽、转发优先级、丢包率、时延抖动。
作为一个示例,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一网元可以根据预配置的SLA规格需求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例如,第一网元上预配置了不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获取到第一业务的标识之后,可以从预配置的不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中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作为另一个示例,在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的情况下,第一网元可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包括的第一业务的最优QoE对应的SLA指标确定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或者,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对应的SLA指标确定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可选地,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该第一业务的标识。
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以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从而有利于确定与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相关的第一信息。
可选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业务的标识,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或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元从服务器获取该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该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包括第三业务的信息,所述第三业务的QoE满足设置的条件;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三业务的信息确定该第一业务的标识。其中,该设置的条件可以为:该第三业务的QoE小于或等于设置的阈值。例如,该业务对网络的带宽的要求高于某一个设定的带宽,若当前网络所提供的带宽小于该设定的带宽,那么该业务的QoE则小于该阈值,即该业务的QoE满足设置的条件。终端设备希望分配给该第三业务的带宽能够高于该设定的带宽,所以该终端设备会一直关注该第三业务的QoE,即终端设备对该第三业务的QoE关注度很高,作为一个例子,该第三业务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
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三业务的QoE不满足设置的条件。相应地,该设置的条件可以为:该第三业务的QoE大于或等于设置的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该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元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三业务的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标识,有利于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标识从数据分析网元请求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或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从而有利于确定满足终端设备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的QoE需求的用户面路径。
可选地,该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该第一信息与该时间信息和/或该位置信息对应。
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情况下,第一网元可以获取与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有利于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面路径,以及有利于满足终端设备在不同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QoE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元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该方法还包括:该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为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
其中,用户面路径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户面路径的标识、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
相应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第二信息之后,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第二信息包括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路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元是数据分析网元,该第一网元获取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该第一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该第二请求消息用于为该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用户面路径,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该第一业务的标识;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或该第一业务的标识确定该第一业务;该第一网元确定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该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该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元根基于第二网元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或第一业务的标识确定第一业务,并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从而使得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实现了用户面路径与业务关联,有助于为终端设备选择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用户面路径,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满意度。
可以理解,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元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包括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网元确定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包括:该第一网元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该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该业务包括该第一业务;
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三信息确定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网元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一网元可以从其他网元接收该第三信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该第三信息,例如第一网元内置该第三信息,本申请并不限定。
相应地,若第二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则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第二信息包括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路径。
若第二网元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则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将第二信息转发给会话管理网元;进一步地,会话管理网元再根据第二信息包括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路径。
可选地,该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对该第一业务的QoE需求,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该第一网元根据该QoE需求和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可选地,该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为该终端设备选择的用户面路径与该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
在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情况下,第一网元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面路径,从而有利于满足终端设备在不同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QoE需求。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元获取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该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该第二业务的QoE需求;该第一网元根据该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该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其中,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与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可以是同一个会话,也可以是不同的会话。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元获取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并根据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重选用户面路径,有利于满足终端设备对不同业务的QoE需求。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数据分析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该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或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该第一业务的QoE需求,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该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该数据分析网元向该第一网元发送该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该终端设备的会话的用户面路径的选择。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数据分析网元在接收到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请求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一网元,有利于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以及有利于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从而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其中,该第一业务是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包括以下一种或多项:终端设备使用频率最高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流量消耗最大的业务、QoE对SLA指标敏感的排名前N(TOP N)的应用、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定制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
在第一业务是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的情况下,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有助于为终端设备选择满足终端设备对偏好的业务的QoE需求的用户面路径,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端到端时延、单用户峰值速率、最低保障带宽、转发优先级、丢包率、时延抖动。
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所表示的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的一一对应关系,或者,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多对一的关系。
或者,第一业务QoE-SLA模型所表示的第一业务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和输入参数的关联关系。
SLA指标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端到端时延、单用户峰值速率、最低保障带宽、转发优先级、丢包率、时延抖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信息,包括:该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该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该业务包括该第一业务;该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该第三信息确定该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该终端设备的标识,该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确定该第一信息,包括:该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该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第一业务;该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该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该业务包括该第一业务;该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该第三信息确定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该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该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以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从而有利于确定与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相关的第一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该第一业务的标识,该数据分析网元确定该第一信息,包括:该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该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该业务包括该第一业务;该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该第三信息确定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该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该第一业务的标识和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该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可选地,该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该第一信息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
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确定与时间信息和/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并发送给第一网元,有利于第一网元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用户面路径,以及有利于满足终端设备在不同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QoE需求。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四信息,该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业务QoE相关的指标、业务访问信息或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该业务包括第一业务,该第四信息用于确定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该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该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四信息,使得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四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示例性地,该第一业务是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包括以下一种或多项:终端设备使用频率最高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流量消耗最大的业务、QoE对SLA指标敏感的TOP N的应用、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定制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第一网元,或第一网元中的部件。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数据分析网元,或数据分析网元中的部件。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用户面功能网元,或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部件。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以及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网元。当该通信装置为第一网元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第一网元中的芯片。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第一网元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数据分析网元。当该通信装置为数据分析网元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数据分析网元中的芯片。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数据分析网元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当该通信装置为用户面功能网元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芯片。当该通信装置为配置于用户面功能网元中的芯片时,该通信接口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
可选地,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可选地,该输入/输出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指示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指示信息的过程,接收能力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输入能力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十一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该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被执行。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的第一网元和数据分析网元,该第一网元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数据分析网元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评估业务QoE的模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或者其他演进的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于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机器间通信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machine,LTE-M)、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或其他网络。其中,IoT网络例如可以包括车联网。其中,车联网系统中的通信方式统称为车到其他设备(vehicle to X,V2X,X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例如,该V2X可以包括:车辆到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车辆与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通信,车辆与行人之间的通信(vehicle topedestrian,V2P)或车辆与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通信等。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以5G网络为例,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例如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协议中定义的5G网络。其中,图1为基于服务化接口的网络架构示意图。5G网络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和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可以包括以下网元中的一个或多个: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function,PCF)网元、网络数据分析功能(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NWDAF)网元、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以及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等。以用户面功能网元为例,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为5G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装置或实体,本申请并不限定,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中,用户面功能网元简称为UPF。
下面对图1中示出的各网元做简单介绍:
1、UE:可以称为终端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
终端设备可以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设备,IoT是为了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2、RAN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功能,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级别、业务的需求等使用不同质量的传输隧道。接入网络可以采用不同接入技术的接入网络。目前的无线接入技术有两种类型:3GPP接入技术(例如3G、4G或5G系统中采用的无线接入技术)和非3GPP(non-3GPP)接入技术。3GPP接入技术是指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5G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成为下一代基站节点(next generation node base station,gNB)。非3GPP接入技术是指不符合3GPP标准规范的接入技术,例如,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为代表的空口技术。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接入网络功能的接入网可以称为RAN。RAN能够管理无线资源,为终端设备提供接入服务,进而完成控制信号和用户数据在终端和核心网之间的转发。
RAN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WiFi系统中的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等,还可以为5G(如,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接入网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分配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小区通信。
3、AMF:主要用于移动性管理和接入管理等,如用户位置更新、用户注册网络、用户切换等。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还可用于实现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entity,MME)中除会话管理之外的其它功能。例如,合法监听、或接入授权(或鉴权)等功能。。
4、SMF:主要用于会话管理、UE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和管理、选择可管理用户平面功能、策略控制、或收费功能接口的终结点以及下行数据通知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会话管理功能主要用于负责移动网络中的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释放等。具体功能例如可以包括为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选择提供报文转发功能的UPF等。
5、UPF:可用于分组路由和转发、或用户面数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处理等。用户数据可通过该网元接入到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
UPF可以包括中间UPF(intermediate UPF,I-UPF)网元、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data unit,PDU)会话锚点UPF(PDU session anchor UPF,PSA-UPF)。
6、DN:用于为用户提供数据服务的网络。例如,运营商业务的网络、因特网(internet)、第三方的业务网络、IP多媒体服务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网络等。
7、PCF:用于指导网络行为的统一策略框架,为控制平面功能网元(例如AMF,SMF等)提供策略规则信息等。
8、NWDAF:可用于提供数据收集、训练、分析、发放分析结果给其他功能网元,以帮助其他功能网元优化对应的策略控制。例如,NWDAF向AMF提供终端设备的移动性分析信息,以辅助AMF制定移动性相关策略,或者NWDAF向SMF提供终端设备的会话分析信息,以辅助SMF制定会话管理相关策略等。
图1中N1、N2、N3、N4、N6、N7、N9、N11、N14、N15、Nnwdaf以及Nnf为接口序列号。这些接口序列号的含义可参见3GPP标准协议中定义的含义。
应理解,上述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仅是举例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各网元的功能的网络架构都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
还应理解,图1中所示的AMF、SMF、UPF、PCF、NWDAF等可以理解为核心网中用于实现不同功能的网元,例如可以按需组合成网络切片。这些核心网网元可以是各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实现不同的功能,本申请对于上述网元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定。
还应理解,上述命名仅为便于区分不同的功能而定义,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5G网络以及未来其他的网络中采用其他命名的可能。例如,在6G网络中,上述各个网元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沿用5G中的术语,也可能采用其他名称等。图1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称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的名称可能为其他的名称,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上述各个网元之间的所传输的消息(或信令)的名称也仅仅是一个示例,对消息本身的功能不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的移动性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策略控制网元、接入网设备、用户面网元分别可以是图1中的AMF、SMF、PCF、RAN、UPF,也可以是未来通信如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网络中具有上述AMF、SMF、PCF、RAN、UPF的功能的网元,本申请对此不限定。为方便说明,本申请以移动性管理网元、会话管理网元、策略控制网元、应用功能网元、接入网设备、网络开放功能网元、用户面网元分别为上述AMF、SMF、PCF、RAN、UPF为例进行说明。并且,本申请中以终端设备为UE进行举例说明。
5G网络支持UPF在中心侧、边缘侧分布式部署,同时通过移动边缘计算(mobileedge computing,MEC)解决方案和通用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大量部署,造成了整个网络中不同业务在不同的用户面路径上呈现不同业务的差异化业务质量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
3GPP技术规范(technology specification,TS)定义了SMF选择UPF的参考因素,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UPF的动态负荷(UPF’s dynamic load)、UE的位置信息(locationinformation)、UPF能力对于UE会话需求的满足度(capability of the UPF and thefunctionality required for the particular UE session)、会话所属的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类型(type)、为PDU会话选择的会话和业务连续性模式(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 mode,SSCmode)、UE的签约数据(UE subscription profile in UDM)、业务路由目标(routingdestination of traffic)网络标识、运营商本地策略(local operation policies)、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UE的接入技术(access technology being used by the UE)、与用户面拓扑和用户面端点相关的信息、有线接入网关(wireline access gateway function,W-AGF)、可信非3GPP网关(trusted non-3GPP gateway function,TNGF)或可信无线局域网交互功能实体(trusted WLAN interworking function,TWIF)提供的N3终端的标识符、有关UPF(s)的用户面接口的信息、关于为UE提供服务的接入网的N3用户面端点的信息、有关UPF的N9用户面端点的信息、有关与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ata 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DNAI)相对应的用户平面端点的信息、冗余序列号(redundancy sequence number,RSN)、有关UE会话的接入业务转向、交换和分流(access traffic steering,switching and splitting,ATSSS)指导能力、支持UPF分配IP地址/前缀、支持高延迟通信等。
但是SMF在选UPF时并没有考虑与业务的QoE需求相关的因素,因此选择的UPF可能不能满足业务的QoE需求。可以理解,UPF用于建立UE的会话的用户面路径,在选择的UPF不能满足业务的QoE需求的情况下,基于该UPF为UE的会话建立的用户面路径也难以满足业务的QoE需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以期实现满足用户对不同业务的QoE需求。
下面将结合多个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
可以理解,下文仅为便于理解和说明,以设备之间的交互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构成任何限定。例如,下文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网元可以替换为配置于第一网元中的部件(如电路、芯片或芯片系统等)。
下文示出的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可。
此外,附图中仅为便于理解,将SMF、PCF、NWDAF、UPF等核心网网元单独示出,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对于核心网网元的具体形态不作限定。
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网元A向网元B发送消息、信息或数据,以及网元B接收来自网元A的消息、信息或数据的相关描述,旨在说明该消息、信息或数据是要发给哪个网元,而并不限定它们之间是直接发送还是经由其他网元间接发送。
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时”、“在……情况下”、“若”以及“如果”等描述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设备(如数据分析网元)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设备(如数据分析网元)在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他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对第一业务的QoE”与“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是等效的描述,下文实施例中,统一用“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进行描述。以及“用户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与“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是等效的描述,下文实施例中,统一用“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进行描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下文实施例中,涉及到平均意见得分(mean opinion score,MOS)时,都以MOS的满分是5分为例进行说明。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后续所描述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表现形式不做限定。例如,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例如,从2021年1月1日00:00至2021年1月1日24:00。又例如,时间信息可以是相对时间,例如相对于某设定时间点的一个小时内。该时间信息的粒度可以是以小时为粒度,也可以是以分钟或者天为粒度。位置信息指的是终端设备接入时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可以是3GPP通信网络中定义的位置,可简称通信网络位置,例如服务小区A或注册区域B,又例如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位置信息也可以是非3GPP通信网络中定义的位置,比如为具体的地理位置,例如,经纬度或者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位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下文实施例中与时间段8:00~24:00对应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1可以满足终端设备在时间段8:00~24:00使用第一业务时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与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2可以满足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1接入时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与时间段0:00~8:00和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3可以满足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1接入且在时间段0:00~8:00使用第一业务时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
本申请中的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是具备数据收集、训练、分析、推理功能的网元,可以收集来自网络网元、第三方业务服务器、终端设备或网管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基于相关数据做分析训练,并向网络网元、第三方业务服务器、提供终端设备或网管系统提供数据分析信息,例如,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是NWDAF、管理数据分析业务(management data analyticsservice,MDAS)。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是一个单独的网元,也可以是多个网元的组合,或者是与其他网元合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方法200包括S210和S220,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
示例性地,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或者第一网元是数据分析网元。
第一业务是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包括以下一种或多项:终端设备使用频率最高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业务、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流量消耗最大的业务、QoE对SLA指标敏感的排名前N(TOP N)的应用、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定制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例如,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业务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一周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业务,或者,终端设备在一天内使用时间最长的业务,本申请实施例对一定时长不做限定。类似地,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长内流量消耗最大的业务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一周内流量消耗最大的业务,或者,终端设备在一天内流量消耗最大的业务。
应理解,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终端设备偏好业务是视频业务。又例如,终端设备偏好业务是视频业务和游戏业务。
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用于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用户面路径是指用户数据包传输路径,一条用户面路径由多个节点组成,例如,一条用户路径由接入网设备、用户面功能网元(如分支节点(branching point)UPF、锚点(anchor)UPF等)、媒体面服务器组成。一般而言,当终端设备通过特定接入网设备接入时,其不同的用户面路径是指不同的用户面功能网元和媒体面服务器对应的路径。
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端到端时延、单用户峰值速率、丢包率、最低保障带宽、转发优先级、抖动。其中,抖动可以是时延抖动,时延抖动可以是时延在xx ms范围内的置信度,时延在xx ms范围内的置信度是根据出现超过时延范围(xx ms)的报文的概率确定的。假设100000个报文中有一个报文可能会超过时延范围(xx ms),则时延在xx ms范围内的置信度为99999/100000=99.999%。例如,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100ms,以及单用户峰值速率大于或等于5Gbps。
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指的是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对第一业务的体验质量需求。例如,第一业务是视频业务,终端设备对视频业务的QoE需求指的是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对视频的内容质量和/或呈现质量的需求。
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可以用不同的参数来表征。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可以用MOS表征。例如,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为MOS大于或等于3.5分。
作为另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可以用对第一业务的内容质量、呈现质量、操作质量以及响应质量等质量的需求来表征。
例如图3所示,用户对不同类型业务的QoE需求可以归纳为视听QoE需求和交互QoE需求两大类。基于这两大类QoE需求,可以通过内容质量、呈现质量、操作质量以及响应质量这4个维度来提炼出用户对不同业务的QoE需求。因此,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可以用对第一业务的内容质量、呈现质量、操作质量以及响应质量等质量的需求来表征。示例性地,对内容质量的需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清晰度、流畅度、色彩保真、立体感;对呈现质量的需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清晰度、流畅度、立体感、视听同步、图像畸变、花屏、卡顿;对操作质量的需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自由度、精准度、舒适度、持久性、友好性;对响应质量的需求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加载等待时延、画质切换时延、操作响应时延、黑边拖影、头动感知延迟。例如,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包括:清晰度至少达到全高清(即分辨率不低于1080P),以及不能出现花屏或卡顿。
作为又一个示例,终端设备第一业务的QoE需求还可以用能够影响第一业务的内容质量、呈现质量、操作质量、响应质量等质量数据的相关参数来表征。例如图3所示,能够影响第一业务的内容质量、呈现质量、操作质量、响应质量等质量数据的相关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带宽、时延、丢包率、丢帧率、跳帧数、抖动。例如,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包括:带宽大于2Gbps,以及时延小于100ms。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用于表征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具体参数,也不限定用于表征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参数的个数。还应理解,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还可以用上述多个示例中的参数联合表征。例如,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包括:MOS大于或等于3.5分,以及带宽大于2Gbps。
应理解,图3仅为示例,示出了不同业务的QoE的评估模型的一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当然,任何能够影响用户对不同业务的QoE的指标都可以用来表征终端设备对业务的QoE需求。
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表示按照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运行第一业务时,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能够达到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例如,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为MOS大于或等于3.5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100ms,以及单用户峰值速率大于或等于5Gbps。按照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运行第一业务时,第一业务的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100ms,以及第一业务的单用户峰值速率大于或等于5Gbps。当第一业务的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100ms,以及第一业务的单用户峰值速率大于或等于5Gbps时,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MOS是3.5分,即能够达到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
当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时,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中预配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示例性地,第一网元中预配置了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以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不同QoE需求。例如,第一网元中预配置了对应于时间段8:00~24:00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1;例如,第一网元中预配置了对应于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2;例如,第一网元中预配置了对应于时间段0:00~8:00和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3。
应理解,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第一业务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对应于时间段8:00~24:00,第一业务是AR业务,因此上文所述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1是终端设备对AR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又例如,对应于时间段0:00~8:00和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第一业务是云游戏业务,因此上文所述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3是终端设备对云游戏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从运营商签约门户网站(portal)或服务器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接入到运营商签约网站或应用(application,APP),并通过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设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进一步地,运营商签约门户网站(portal)或服务器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发送给第一网元。应理解,用户通过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设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时,根据用户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设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也就是说,当基于用户设置的第一业务SLA规格需求运行第一业务时,用户对第一业务的QoE能达到用户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
用户通过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设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时,可以仅设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和对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用户可以设置不同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以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不同QoE需求。
示例性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接入到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并通过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设置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或者设置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或者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运营商签约门户网站或服务器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发送给第一网元。
示例性地,当服务器根据用户设置的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时,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设置的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以及预定义的QoE需求与SLA规格需求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当服务器根据用户设置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时,服务器根据用户设置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以及预定义的业务类型与SLA规格需求的映射关系,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服务器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发送给第一网元。
用户通过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设置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时,可以仅设置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一业务的业务类型和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用户可以设置对第一业务的不同QoE需求。例如,对应于时间段8:00~24:00,用户可以设置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1;例如,对应于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用户可以设置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2;例如,对应于时间段0:00~8:00和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用户可以设置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3。
应理解,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第一业务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对应于时间段8:00~24:00,第一业务是AR业务,因此上文所述的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1是终端设备对AR业务的QoE需求。又例如,对应于时间段0:00~8:00和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第一业务是云游戏业务,因此上文所述的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3是终端设备对云游戏业务的QoE需求。
用户通过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设置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时,可以仅设置一个业务,也可以设置多个业务。当用户设置了多个业务时,用户还可以设置对该多个业务的优先级。示例性地,用户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指的是,用户期望的对业务的QoE需求能被满足的业务。
示例性地,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用户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可能不同,因此用户可以设置对应于不同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的不同的业务。例如,对应于时间段8:00~24:00,用户设置的是AR业务;对应于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用户设置的是AR业务;对应于时间段0:00~8:00和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用户设置的是云游戏业务。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业务的标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具体地,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法可以参考下文的方法400的描述。
当第一网元是数据分析网元时,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第二请求消息用于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用户面路径,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或第一业务的标识;第一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或第一业务的标识确定第一业务;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具体地,该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方法500的描述。
一种可能的情况,上述第二网元可以为SMF或者PCF中的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在S210中,第一网元获取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可以包括一个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例如包括游戏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也可以包括多个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例如包括游戏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视频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S220,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应理解,第一网元选择的用户面路径能够满足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也就是说,第一网元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满足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中对应的指标。其中,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端到端时延、单用户峰值速率、丢包率、最低保障带宽、转发优先级、时延抖动。
示例性地,若存在多条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都满足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可以将多条用户面路径中的任一条用户面路径确定为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或者,第一网元可以将多条用户面路径中负载最低的用户面路径确定为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
具体地,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是否满足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中对应的指标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也就是说,第一网元将不同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与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中对应的指标做比较,若某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满足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对应的指标,则第一网元将该用户面路径确定为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获取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的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是预配置的。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时,第一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示例性地,第一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的方法包括: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请求消息#1,请求消息#1用于请求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第一网元接收来自数据分析网元的响应消息#1,响应消息#1包括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元从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
以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如表1所示为例。假设,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100ms,以及带宽大于或等于2.5Gbps,则由表1可知用户面路径#3的SLA指标满足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3。
表1不同用户面路径的信息和SLA指标
用户面路径的信息 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
用户面路径#1的信息 端到端时延为100ms,带宽为2Gbps
用户面路径#2的信息 端到端时延为120ms,带宽为2Gbps
用户面路径#3的信息 端到端时延为80ms,带宽为2.5Gbps
用户面路径#4的信息 端到端时延为120ms,带宽为2.5Gbps
应理解,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是用户面路径在一定时间段内支持的SLA指标。该一定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是第一网元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的时刻,或者是第一网元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的时刻之后的时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对该一定时间段的时长不做限定,该一定时间段可以是预定义,也可以是根据终端设备使用第一业务的时长确定的。
可选地,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是与时间信息对应的,则上述一定时间段是根据该时间信息确定的。例如,时间信息是8:00~12:00,则该一定时间段可以是8:00~12:00,或者该一定时间段可以是7:00~12:00,或者该一定时间段可以是8:00~13:00。
第一网元还可以获取不同的用户面路径在不同时间段支持的SLA指标。例如,不同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如表2所示。相应地,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需求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对应的时间信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例如,第一网元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需求,确定终端设备在时间段#1使用第一业务,则第一网元根据表2,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在时间段#1内能支持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用户面路径。
表2不同用户面路径在不同时间段的SLA指标
Figure BDA0003252617310000181
可选地,若在S210中,第一网元获取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多个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在S220中,第一网元可以根据该多个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多条用户面路径。例如,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视频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游戏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通过上行分流UPF(uplink classifier-UPF,ULCL-UPF)分流到两个不同的PSA-UPF实现两条用户面路径的选择,该两条用户面路径分别满足视频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游戏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此外,可选地,若第一网元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则方法200还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为终端设备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
相应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到第二信息之后,根据第二信息包括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路径。
示例性地,用户面路径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户面路径的标识、DNAI。
可选地,方法200还包括:第一网元获取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二业务的QoE需求。
示例性地,第二业务是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第一网元获取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可以参考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为了简洁,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述。
可选地,方法200还包括:第一网元根据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应理解,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与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第一业务与第二业务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与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可以是同一个会话,也可以是不同的会话。
可选地,若第一会话与第二会话是同一个会话,且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与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不同,则第一网元根据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或者,若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选择的用户面路径不能满足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根据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并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实现了用户面路径与业务关联,有助于为终端设备选择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用户面路径,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下面结合图4对上文S210提及的第一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一信息并选择用户面路径的方式进行描述。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10,第一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请求消息。
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业务的标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其中,第一网元可以是SMF或PCF中的一个。
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示例性地,该第一请求消息是订阅请求消息,该订阅请求消息用于订阅第一信息。例如,第一网元可以在终端设备注册于网络时,向数据分析网元订阅第一信息。例如,第一网元可以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订阅服务_订阅操作(Nnwdaf_AnalyticsSubscription_Subscribe)服务,以订阅第一信息。
又示例性地,该第一请求消息是即时请求消息,该即时请求消息用于即时请求第一信息。例如,第一网元可以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信息服务_请求操作(Nnwdaf_AnalyticsInfo_Request)服务,以请求第一信息。
关于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S210。
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是根据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以及业务在该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运行时QoE确定的,该业务包括第一业务。
应理解,当用户面路径上的负载发生变化时,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也可能发生变化。上述用于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指的是当业务在该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运行时该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
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可以用MOS来表征,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还可以用其他的参数来表征。具体地,用于表征第一业务的QoE的参数与用于表征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参数相同,用于表征第一业务的QoE的参数可以参考S210中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描述。
可选地,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可以用于请求上述第一信息包括的一项或多项,或者,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不同的标识,以请求上述第一信息包括的具体的一项。
例如,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上述第一信息包括的一项或多项。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基于第一请求消息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上述一项或多项。也就是说,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可以将第一业务的标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以及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中的一项或多项发送给第一网元。
又例如,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标识#1,该标识#1用于标识,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业务的标识。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基于第一请求消息中的标识#1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类似的,标识#2用于标识,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标识#3用于标识,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可选地,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任意一个能识别终端设备的标识。例如,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以下一项或多项: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用户永久标识(subscriptionpermanent identifier,SUPI),通用公共用户标识(generic public subscriptionidentifier,GPSI),IP五元组等。示例性地,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上述标识#1或标识#2。也就是说,当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时,第一请求消息请求的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或第一业务的标识。当然,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时,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的第一信息也可以包括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可选地,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示例性地,第一业务的标识可以是上述标识#2。也就是说,当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时,第一请求消息请求的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当然,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时,第一请求消息请求的第一信息也可以包括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第一业务的标识是第一网元从运营商签约portal或服务器获取的。示例性地,第一网元从运营商签约portal或服务器获取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信息;第一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标识。应理解,终端设备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指的是使用该终端设备的用户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
示例性地,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接入到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之后,通过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设置用户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或者通过运营商签约的网站或APP设置用户对业务QoE关注度最高的多个业务和该多个业务优先级。进一步地,运营商签约portal或服务器将用户设置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业务的标识发送给第一网元,或者将用户设置的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多个业务的标识和多个业务的优先级发送给第一网元。相应地,第一网元将用户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的标识确定为第一业务的标识;或者,第一网元从运营商签约的portal或服务器获取到用户对业务的QoE关注度最高的多个业务的标识和优先级之后,将优先级最高的业务的标识确定为第一业务的标识。当然,第一网元也可以将多个业务的标识和多个业务的优先级携带在第一请求消息中发送给数据分析网元。
可以理解,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多个业务的标识,则第一请求消息可以用于请求多个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或多个业务的QoE-SLA模型。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基于多个业务的标识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或多个业务的QoE-SLA模型,或者,第一信息可以包括多个业务中部分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或多个业务中部分业务的QoE-SLA模型。
可选地,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向第一网元发送与该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
S420,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信息。
在确定第一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数据分析网元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数据分析网元根据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信息。应理解,该业务包括第一业务。
其中,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可以包括:访问该业务的终端设备的类型或标识、访问该业务的时间信息(例如业务的持续时间、发生的时间等)、访问该业务的位置信息(例如业务发生时终端设备的位置)等。
应理解,第三信息仅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而不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信息。还应理解,第三信息包括的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是业务在该用户面路径上运行时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
本申请实施例对数据分析网元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数据分析网元可以从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第四信息,第四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流的业务访问信息、业务QoE相关的指标、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等。然后,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用户面功能网元上报的上述信息确定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
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在接收第一请求消息之前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也可以在接收第一请求消息之后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若数据分析网元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且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则数据分析网络获取到第一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以及数据分析网元获取到的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第一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当然,在此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获取到其他业务相关的信息。
示例性地,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如表3所示。
表3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的业务访问信息以及第三信息
业务类型和业务访问信息 不同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 业务的QoE(MOS)
业务#1和业务访问信息#1 用户面路径#1的SLA指标 3.5分(满分5分)
业务#1和业务访问信息#2 用户面路径#2的SLA指标 4分(满分5分)
业务#1和业务访问信息#3 用户面路径#3的SLA指标 4.5分(满分5分)
业务#2和业务访问信息#4 用户面路径#4的SLA指标 3.5分(满分5分)
业务#2和业务访问信息#5 用户面路径#5的SLA指标 4分(满分5分)
业务#2和业务访问信息#6 用户面路径#6的SLA指标 4.5分(满分5分)
应理解,表3仅为示例,以第三信息包括的不同业务在不同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是MOS为例进行说明。数据分析网元获取到的第三信息中,不同业务在不同用户面路径上的QoE可以用任何能够影响用户对业务的QoE的指标来表征。例如,数据分析网元获取到的第三信息中,不同业务在不同用户面路径上的QoE可以用业务的时延和业务使用的带宽表征。
示例性地,若数据分析网元在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获取第三信息,且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业务的标识仅获取与第一业务相关的信息。以第一业务是表3中的业务#1为例,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的业务访问信息可以仅包括业务#1的业务访问信息,以及获取的第三信息可以仅包括业务#1分别在用户面路径#1至用户面路径#3上的QoE。
进一步地,例如,数据分析网元根据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或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
在该实现方式中,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标识。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具体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和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标识。
示例性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类型,然后对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该类型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的标识。
例如,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是第一类终端设备,然后数据分析网元对表3所示的业务类型和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第一类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是业务#1,即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业务的标识是业务#1的标识。
可选地,若第一请求消息还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为位置信息,则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三信息确定该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的标识。
例如,时间信息是时间段#1,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对表3所示的业务类型和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终端设备在时间段#1内偏好的业务是业务#1,即数据分析网元确定该时间段#1对应的第一业务的标识是业务#1的标识。
例如,位置信息是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对表3所示的业务类型和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终端设备通过接入网设备#1接入时偏好的业务是业务#1,即数据分析网元确定该接入网设备#1的标识对应的第一业务的标识是业务#1的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如上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存在何种关联关系。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记为模型#1)所表示的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的一一对应关系,或者,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多对一的关系。
例如,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然后根据第三信息和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的标识,建立第一业务的QoE与至少一个SLA指标之间的一对一映射关系或多对一映射关系,从而得到模型#1。
示例性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类型,然后对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该类型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之后,根据第三信息包括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第一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确定模型#1。
以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如表3所示为例,假设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是业务#1,则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三信息和业务#1建立的模型#1如表4所示。其中,SLA指标#1是表3中用户面路径#1的SLA指标;SLA指标#2是表3中用户面路径#2的SLA指标;SLA指标#3是表3中用户面路径#3的SLA指标。
表4业务#1的QoE(MOS)与不同SLA指标的对应关系
不同SLA指标 业务#1的QoE(MOS)
SLA指标#1 3.5分(满分5分)
SLA指标#2 4分(满分5分)
SLA指标#3 4.5分(满分5分)
又例如,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和第一业务的标识,建立第一业务的QoE与至少一个SLA指标之间的一对一映射关系或多对一映射关系,从而得到模型#1。
再例如,在数据分析网元获取到的第三信息包括多个业务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仅根据第三信息,建立不同业务的QoE与不同SLA指标之间的一对一映射关系或多对一映射关系,从而得到模型#1。可以理解,在此情况下,模型#1不仅包括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其他业务的QoE与不同SLA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模型#1如表5所示。其中,SLA指标#1至SLA指标#3见上文对表4的描述。SLA指标#4是表3中用户面路径#4的SLA指标;SLA指标#5是表3中用户面路径#5的SLA指标;SLA指标#6是表3中用户面路径#6的SLA指标。
表5不同业务的QoE(MOS)与SLA指标的对应关系
业务类型 不同SLA指标 业务的QoE(MOS)
业务#1 SLA指标#1 3.5分(满分5分)
业务#1 SLA指标#2 4分(满分5分)
业务#1 SLA指标#3 4.5分(满分5分)
业务#2 SLA指标#4 3.5分(满分5分)
业务#2 SLA指标#5 4分(满分5分)
业务#2 SLA指标#6 4.5分(满分5分)
应理解,表5所示的QoE-SLA模型可以称作业务#1的QoE-SLA模型,也可以称作业务#2的QoE-SLA模型。
可选地,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确定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相关的模型#1。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相关的模型#1表示与该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的一对一映射关系或多对一映射关系。例如时间信息包括时间段#1,则与时间信息相关的模型#1表示第一业务在时间段#1内的QoE与SLA指标的一对一映射关系或多对一映射关系。
可选地,即使第一请求消息没有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确定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相关的模型#1。即,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建立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第一业务的QoE以及SLA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得到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相关的模型#1。例如,与时间信息相关的模型#1如表6所示,表6中以第一业务是业务#1为例。
表6不同时间信息对应的业务#1的QoE(MOS)与SLA指标的对应关系
Figure BDA000325261731000024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4至表6中,与业务的QoE对应的SLA指标可以等同于为满足业务的QoE的SLA规格需求。例如,表4中与3.5分对应的SLA指标#1可以等同于为满足3.5分需求的SLA规格需求。基于此,上述表4至表6可以等同于为业务的QoE需求与SLA规格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上述表6可以等同于下文的表7。其中,表7中的SLA规格需求#1等同于表6中的SLA指标#1,或者优于表6中的SLA指标#1,当终端设备对业务#1的与时间信息#1对应的QoE需求是3.5分时,SLA规格需求#1能满足终端设备对业务#1的与时间信息#1对应的QoE需求;SLA规格需求#2和SLA规格需求#3的含义与SLA规格需求#1的含义类似,以及SLA规格需求#2和SLA规格需求#3分别与SLA指标#2和SLA指标#3的关系,类似于SLA规格需求#1与SLA指标#1的关系。
表7不同时间信息对应的满足业务#1的不同QoE需求(MOS)的SLA规格需求
Figure BDA0003252617310000242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的第三信息中不包括业务的某个QoE以及与该QoE对应的SLA指标时,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包括的该业务的其他QoE以及与该其他QoE对应的SLA指标,预测与该某个QoE对应的SLA指标。进一步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三信息和预测的信息建立模型#1。
例如,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的第三信息如表3所示,对于业务#1,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与3.5分、4分以及4.5分别对应的SLA指标预测与5分对应的SLA指标。类似地,对于业务#2,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根据与3.5分、4分以及4.5分别对应的SLA指标预测与5分对应的SLA指标。假设,对于业务#1,数据分析网元预测的与5分对应的SLA指标是SLA指标#7。对于业务#2,数据分析网元预测的与5分对应的SLA指标是SLA指标#8。则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三信息以及预测的信息建立的模型#1如表8所示。其中,SLA规格需求#1可以等同于SLA指标#1,或者优于SLA指标#1;SLA规格需求#2可以等同于SLA指标#2,或者优于SLA指标#2;其他SLA规格需求类似。
表8满足不同业务的QoE需求(MOS)的SLA规格需求
业务类型 不同SLA规格需求 业务的QoE需求(MOS)
业务#1 SLA规格需求#1 3.5分(满分5分)
业务#1 SLA规格需求#2 4分(满分5分)
业务#1 SLA规格需求#3 4.5分(满分5分)
业务#1 SLA规格需求#7 5分(满分5分)
业务#2 SLA规格需求#4 3.5分(满分5分)
业务#2 SLA规格需求#5 4分(满分5分)
业务#2 SLA规格需求#6 4.5分(满分5分)
业务#2 SLA规格需求#8 5分(满分5分)
应理解,表8仅以数据分析网元预测了与5分对应的SLA指标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对于业务#1,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预测分别与1分、1.5分、2分、2.5分、3分对应的SLA指标。类似地,对于业务#2,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预测分别与1分、1.5分、2分、2.5分、3分对应的SLA指标。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仅以MOS满分为5分、以0.5分递增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记为模型#2)是根据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第一业务QoE-SLA模型所表示的第一业务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是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参数和输入参数的关联关系。
作为一个示例,模型#2是根据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第一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
例如,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再使用第三信息包括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第一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训练神经网络得到神经网络模型。
示例性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类型,然后对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该类型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
以第三信息如表3所示为例,假设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是业务#1,则数据分析网元根据业务#1的QoE和用户面路径#1至用户面路径#3的SLA指标训练神经网络得到神经网络模型,并将该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模型#2。其中,业务#1的QoE为训练神经网络所使用的输入参数,用户面路径#1至用户面路径#3的SLA指标用于判断神经网络是否训练成功。例如,将3.5分作为训练神经网络输入参数,将神经网络的输出的SLA指标与用户面路径#1的SLA指标作比较,若两者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认为神经网络训练成功;若两者的差值不小于预设阈值,则继续训练神经网络。
又例如,在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的情况下,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和第一业务的标识,使用第三信息包括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第一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训练神经网络,以得到神经网络模型。
作为另一个示例,模型#2是根据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多个业务在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该多个业务包括第一业务。
例如,第三信息如表3所示,则数据分析网元根据业务#1至业务#2的QoE和用户面路径#1至用户面路径#6的SLA指标训练神经网络得到神经网络模型,并将该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模型#2。其中,业务#1至业务#2的QoE为训练神经网络所使用的输入参数,用户面路径#1至用户面路径#6的SLA指标用于判断神经网络是否训练成功。
应理解,在该示例中,即使数据分析网元没有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也可以根据不同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不同业务的QoE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也就是说,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在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前得到神经网络模型,也可以在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得到神经网络模型。
可选地,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则模型#2是根据该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业务的QoE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例如时间信息包括时间段#1,则模型#2是根据在时间段#1内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和业务的QoE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
或者,模型#2是根据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该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业务的QoE以及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以及该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业务的QoE为训练神经网络所用的输入参数。
可选地,即使第一请求消息没有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或者,数据分析网元没有收到第一请求消息,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确定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相关的模型#2。即,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业务的QoE以及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训练神经网络得到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以及不同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多个业务的QoE为训练神经网络所用的输入参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在该实现方式中,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根据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或第一业务的标识。具体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或者,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标识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示例性地,当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时,数据分析网元首先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然后对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最后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以及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又示例性地,当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标识和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时,数据分析网元首先根据第一业务的标识确定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最后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以及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其中,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可以是预配置的,或者携带在第一请求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地,数据分析网元上预配置了与不同类型业务对应的QoE需求。则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首先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和/或第一业务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最后根据第一业务的类型确定第一业务的QoE需求。
当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以及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时,数据分析网元首先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再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和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的方式如上所述。
如上所述,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确定不同的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当确定的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不同时,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和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也不同。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是上述模型#1。
例如,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模型#1选择与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对应的SLA指标,并将该SLA指标作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例如,模型#1如表4所示,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是4分,则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表4将SLA指标#2确定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当然,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将SLA指标#3确定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又例如,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模型#1预测满足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SLA指标,并将预测得到的SLA指标作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例如,模型#1如表9所示,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是4.5分,则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表9可知,用户面路径的端到端时延对业务#1的MOS影响较大,基于此,数据分析网元预测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50ms、带宽大于或等于2.5Gbps时,终端设备对业务#1的MOS可以达到4.5分,即数据分析网元预测满足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SLA规格需求包括:端到端时延小于或等于50ms、带宽大于或等于2.5Gbps。
表9业务#1的QoE(MOS)与不同SLA指标的对应关系
不同SLA指标 业务#1的QoE(MOS)
端到端时延为100ms,带宽为2Gbps 3.5分(满分5分)
端到端时延为100ms,带宽为2.5Gbps 3.5分(满分5分)
端到端时延为80ms,带宽为2.5Gbps 4分(满分5分)
可选地,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模型#1,确定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可选地,若数据分析网元无法获取到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将第一业务的最优QoE对应的SLA指标确定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例如,第一业务是业务#1,模型#1如表9所示,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端到端时延为80ms,带宽为2.5Gbps。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是上述模型#2,则数据分析网元将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作为模型#2的输入参数,将模型#2的输出结果作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可选地,若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模型#2,确定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例如,模型#2是根据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第一业务的QoE以及不同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则数据分析网元将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的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第一业务的QoE需求作为模型#2的输入参数,将模型#2的输出结果作为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应理解,上文仅以第一信息分别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以及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中的多项。
数据分析网元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第一信息之后,执行步骤S430。
S430,数据分析网元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相应地,第一网元从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一信息。
示例性地,若第一网元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订阅服务_订阅操作(Nnwdaf_AnalyticsSubscription_Subscribe)服务订阅第一信息,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订阅服务_通知操作(Nnwdaf_AnalyticsSubscription_Notify)服务,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又示例性地,若第一网元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信息服务_请求操作(Nnwdaf_AnalyticsInfo_Request)服务请求第一信息,则数据分析网元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信息服务_请求响应操作(Nnwdaf_AnalyticsInfo_Request Response)服务向第一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可选地,若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第一请求消息是订阅请求消息,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周期性地确定第一信息,并且在确定的第一信息发生变化时,向第一网元通知变化之后的第一信息。
S440,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可以理解,对于不同的第一信息,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也不同。
作为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可以直接获取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相应地,第一网元可以根据预配置的SLA规格需求或用户设置的SLA规格需求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例如,第一网元上预配置了不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获取到第一业务的标识之后,可以从预配置的不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中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又例如,用户设置了不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第一网元获取到第一业务的标识之后,可以从用户设置的不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中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作为又一个示例,第一信息包括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则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和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具体地,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可以参考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详述。
S450,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之后,可以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第一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的方式如上文S220所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从第一网元接收的第一请求消息,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获取到的业务访问信息、业务的QoE以及不同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确定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第一网元,使得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进而使得第一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以图2中的第一网元为数据分析网元为例,图5将结合图2来说明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并根据该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选择用户面路径的一种实现方式。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实施例中,第二网元可以是SMF、PCF或UPF中的一个。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510,第二网元发送第二请求消息。相应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第二请求消息。
第二请求消息用于为终端设备的会话请求用户面路径。第二请求消息所请求的用户面路径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或第一业务的标识中的至少一个。关于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更多描述可以参考上文方法400中的描述。
可选地,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QoE需求。
可选地,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时间信息。
可选地,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位置信息。
示例性地,该第二请求消息是订阅请求消息,该订阅请求消息用于为终端设备的会话订阅用户面路径。例如,第二网元可以在终端设备注册于网络时,向数据分析网元订阅用户面路径。例如,第二网元可以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订阅服务_订阅操作(Nnwdaf_AnalyticsSubscription_Subscribe)服务,以订阅用户面路径息。可选地,第二网元还可以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订阅服务_解除订阅操作(Nnwdaf_AnalyticsSubscription_Unsubscribe)服务,以取消订阅用户面路径。
又示例性地,该第二请求消息是即时请求消息,该即时请求消息用于即时为终端设备的会话请求用户面路径。例如,第二网元可以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信息服务_请求响应操作(Nnwdaf_AnalyticsInfo_Request Response)服务,以为终端设备的会话请求用户面路径。
关于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S210。
可选地,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而没有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则方法500还包括S520。若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业务的标识,则后续直接执行步骤S530
S520,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一业务。
应理解,在S520之前,方法500还包括数据分析网元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关于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S420,以及关于以及数据分析网元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S420。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数据分析网元是在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之前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还是在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之后获取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和第三信息。
示例性地,数据分析网元接收到第二请求消息之后,首先根据第二请求消息包括的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终端设备的类型;然后对业务的业务访问信息进行用户画像分析,确定该类型的终端设备偏好的第一业务。
S530,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可以理解,在S530之前,方法500还包括: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此外,该数据分析网元还可以根据其他信息来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本申请并不限定,其他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同理,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根据第三信息确定与时间信息和/或位置信息相关的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具体地,更多关于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方法400。
数据分析网元确定出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之后,则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具体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方式,可以参考上文方法400中的描述,为了简洁,此处不再详述。
S540,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数据分析网元根据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的方式,可以参考上文S220中第一网元的描述。
S550,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相应地,第二网元接收第二信息。
第二信息包括用户面路径的信息。示例性地,用户面路径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面功能网元的标识、用户面路径的标识、DNAI。
示例性地,若第二网元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订阅服务_订阅操作(Nnwdaf_AnalyticsSubscription_Subscribe)服务订阅用户面路径,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订阅服务_通知操作(Nnwdaf_AnalyticsSubscription_Notify)服务,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又示例性地,若第二网元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信息服务_请求响应操作(Nnwdaf_AnalyticsInfo_Request Response)服务请求用户面路径,则数据分析网元通过调用NWDAF服务化接口_分析信息服务_请求响应操作(Nnwdaf_AnalyticsInfo_RequestResponse)服务向第二网元发送第二信息。
可选地,若第二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的第二请求消息是订阅请求消息,则数据分析网元可以周期性地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并且在用户面路径发生变化时,向第二网元通知变化之后用户面路径的信息。
相应地,若第二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则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合适的用户面路径。
若第二网元是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则方法500还包括:策略控制功能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包括数据分析网元为终端设备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分析网元根据获得的第三信息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并基于第二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实现了用户面路径与业务关联,有助于为终端设备选择满足终端设备对第一业务的QoE需求的用户面路径,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下面以第一网元是PCF网元、以数据分析网元是NWDAF网元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结合图4和图5所述的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中NWDAF可以为前述图4所述的方法中的数据分析网元,PCF可以为前述图4所述的方法中的第一网元,UPF可以为前述图5所述的方法中的第二网元。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601,UPF向NWDAF发送流量使用报告。
例如,该流量使用报告可以为traffic usage report。
流量使用报告包括不同用户/流的业务访问信息、业务QoE相关的指标、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等。
其中业务QoE相关的指标包括时延、带宽、抖动、传输速率、业务类型、视频类业务的清晰度、游戏或直播类业务的交互数据等。
应理解,在S601中,向NWDAF发送流量使用报告的UPF有多个。
S602,NWDAF建立QoE-SLA模型。
NWDAF对UFP上报的用户/流的业务访问信息、业务QoE相关的指标、用户面路径的SLA指标进行深度学习和用户画像,标识出不同类型UE偏好的业务。例如,NWDAF对UPF上报的信息进行深度学习和用户面画像,标识出第一类UE偏好业务#1,第二类UE偏好业务#2,第三类UE偏好业务#3。
NWDAF还根据UPF上报的信息建立差异化业务QoE与不同SLA指标的关联模型(即建立QoE-SLA模型)。
其中,NWDAF建立的QoE-SLA模型可以包括不同业务的QoE与不同SLA指标一对一映射关系或多对一映射关系。例如,QoE-SLA模型如上述表5所示。
或者,NWDAF建立的QoE-SLA模型是根据不同业务的QoE和不同SLA指标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不同业务的QoE作为训练神经网络所使用的输入参数。
更多关于业务的QoE-SLA模型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方法400。
S603,UE#1向SMF发送会话建立请求。
例如,会话建立请求可以为Nsmf_PDUSession_CreatSMContext Request消息。
例如,会话建立请求包括UE#1的标识。
S604,SMF向PCF发送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建立请求。
例如,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建立请求可以为Npcf_SMPolicyControl_Creat Request消息。
SMF通过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建立请求从PCF获取和订阅用户的签约策略和规则。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建立请求包括UE#1的标识。
S605,PCF向NWDA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UE#1的标识。
关于第一请求消息的更多描述可以参考上文方法400。
S606,NWDAF向PCF发送第一信息。
NWDAF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NWDAF根据在S602中标识出的不同类型UE偏好的业务和/或建立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信息。
具体地,NWDAF确定第一信息的方式可以参考上文S420中的描述。
可选地,在S606中,NWDAF还向PCF发送UE#1的标识。
S607,PCF向SMF发送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响应。
例如,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响应可以为Npcf_SMPolicyControl_Creat Response消息。
PCF向SMF发送用户的签约数据以及为UE#1的会话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标识。
若PCF从NWDAF接收到第一信息,则PCF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1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再根据UE#1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UE#1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并将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标识发送给SMF。
S608,SMF向UPF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
例如,N4会话建立请求可以为N4-Session Establishment Resquest消息。
SMF从PCF接收到用户面路径的标识之后,向该用户面路径的标识对应的UPF发送N4会话建立请求。
相应地,UPF根据N4会话建立请求完成会话建立流程,提供满足UE#1的偏好业务的SLA规格需求的用户面会话。
S609,SMF接收N4会话建立响应。
例如,N4会话建立响应N4-Session Establishment Response消息。
可选地,方法600还包括S610至S612。
例如,NWDAF可以基于UPF上报的信息标识出不同类型UE在不同时间段偏好的业务,然后基于时间段向PCF推送不同的第一信息或用户面路径的标识。
若PCF或者SMF确定当前的用户面路径需要更新,则向NWDAF请求第一信息,那么该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S610,NWDAF向PCF发送第一信息。可选地,在S610中,NWDAF还向PCF发送UE#1的标识。
例如,S606是在时间段#1执行的,NWDAF基于UPF上报的信息确定UE#1在时间段#1偏好业务#1,则在S606中,NWDAF向PCF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业务#1的标识或业务#1的SLA规格需求。若在时间段#2,NWDAF基于UPF上报的信息确定UE#1在时间段#2偏好业务#2,则在S610中,NWDAF向PCF发送的第一信息包括业务#2的标识或业务#2的SLA规格需求。
S611,PCF向SMF发送会话管理策略控制更新通知请求。
例如,会话管理策略控制更新通知请求可以为Npcf_SMPolicyControl_UpdateNotify Response。
在S610中,PCF从NWDAF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1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并重新为UE#1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并将重新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标识发送给SMF。需要说明的是,若在S607和S611中,PCF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确定的UE#1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不同,则在S611中,PCF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重选用户面路径。或者,在S611中,若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路径不能支持PCF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信息确定的UE#1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则PCF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重选用户面路径。
S612,SMF执行N4会话修改。
SMF收到PCF为UE#1的会话重新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标识之后,根据该重新选择的用户面路径的标识执行N4会话修改。
应理解,在方法600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方法600构成任何限定。例如,S601可以在S605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605之后执行;S602可以在S605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605之后执行。还应理解,图6仅示出了方法600可能执行的步骤,而不是意味着方法600一定会执行S601至S612。例如,方法600可以不执行S610至S612,或者,方法600可以不执行S611和S612。
还应理解,方法600以PCF向NWDA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在方法600中,可以是SMF向NWDA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请求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1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此外,该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PCF可以向SMF发送第一信息。SMF收到该第一信息后,根据该第一信息选择用户面路径,该方法可以参考本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中PCF的描述。换句话说,最终,用户面路径的选择和确定可以由SMF执行,也可以由PCF来执行,其他实施例所示的方法类似,本申请并不限定,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WDAF接收到来自PCF的第一请求消息之后,根据标识出的不同类型UE偏好的业务和/或建立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PCF,使得PCF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进而使得PCF可以根据UE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UE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与图6所述的方法类似,该方法中NWDAF可以为前述图4所述的方法中的数据分析网元,PCF可以为前述图4所述的方法中的第一网元,UPF可以为前述图5所述的方法中的第二网元。如图7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701至S702与方法600中的S601至S602相同。
S703,UE#1向portal发送订阅信息注册/更新请求。
例如,订阅信息注册/更新请求可以为subscription informationregistration/update request。
用户通过UE#1接入到运营商签约网站或APP,定制用户对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列表和优先级。
可选地,用户可以定制不同时间段对应的对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列表和优先级。例如,用户在时间段#1对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是业务#1和业务#2,业务#1的优先级高于业务#2的优先级;用户在时间段#2对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是业务#2和业务#3,业务#2的优先级高于业务#3的优先级。
S704,portal向UE#1发送订阅信息注册/更新响应。
例如,订阅信息注册/更新响应可以为subscription informationregistration/update response。
S705,portal向PCF发送用户签约信息更新请求。
Portal将用户定制的对QoE关注度最高业务列表和优先级发送给PCF。
S706至S707与方法600中的S603至S604相同。
S708,PCF向NWDA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
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第一请求消息包括UE#1偏好的业务的标识。
UE#1偏好的业务即用户定制的对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若用户定制的对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包括多个,则第一请求消息包括多个业务的标识,或者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优先级最高的业务的标识。例如,用户定制的对QoE关注度最高的业务包括业务#1和业务#2,业务#1的优先级高于业务#2的优先级,则第一请求消息可以包括业务#1的标识和业务#2的标识,或者,第一请求消息包括业务#1的标识。
S709,NWDAF向PCF发送第一信息。
NWDAF接收到第一请求消息之后,NWDAF根据第一请求消息包括的UE#1偏好的业务的标识和在S702中建立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信息。
具体地,NWDAF确定第一信息的方式可以参考上文S420中的描述。
可选地,NWDAF向PCF发送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上述一项或多项。
可选地,在S709中,NWDAF还向PCF发送UE#1的标识。
S710至S715可参考方法600中的S607至S61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方法700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方法700构成任何限定。例如,S701可以在S708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708之后执行;S702可以在S708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708之后执行;S703至S704可以在S701之前执行,也可以在S701之后执行。还应理解,图7仅示出了方法700可能执行的步骤,而不是意味着方法700一定会执行S701至S716。例如,方法700可以不执行S713至S715,或者,方法700可以不执行S714和S715。
还应理解,方法700以PCF向NWDA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在方法700中,可以是SMF向NWDA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以请求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1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但是在SMF向NWDAF发送第一请求消息之前,SMF从PCF获取用户定制的对QoE关注度最高业务列表和优先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F获取到用户签约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用户签约信息确定UE偏好的业务,并将UE偏好的业务的标识携带在第一请求消息中发送给NWDAF,使得NWDAF可以根据UE偏好的业务的标识和建立的QoE-SLA模型确定第一信息,并将第一信息发送给PCF。PCF接收到第一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UE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进而使得PCF可以根据UE偏好的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UE的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以上,结合图2至图7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8至图10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应理解,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内容可以参见上文方法实施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8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810和处理单元82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800可以是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一网元,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网元的功能的芯片。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200或方法400中的第一网元,或者对应于方法600或方法700中的PCF,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2中的方法200或图4中的方法400中的第一网元执行的方法单元、图6中的方法600和图7中的方法700中的PCF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2中的方法200、图4中的方法400、图6中的方法600和图7中的方法700的相应流程。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800可以是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第二网元,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网元的功能的芯片。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500中的第二网元,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5中的方法500中的第二网元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5中的方法500的相应流程。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800可以是上文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分析网元,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文方法实施例中数据分析网元的功能的芯片。
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400至方法700中的数据分析网元,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用于图4中的方法400至图7中的方法700中的数据分析网元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并且,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4中的方法400至图7中的方法700的相应流程。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中的收发单元810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通信设备900中的收发器920,该通信装置800中的处理单元820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通信设备900中的处理器910。
还应理解,当该通信装置8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收发单元810用于实现通信装置800的信号的收发操作,处理单元820用于实现通信装置800的信号的处理操作。
可选地,该通信装置800还包括存储单元830,该存储单元830用于存储指令。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9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10和收发器920。该处理器910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920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可选地,该通信设备900还包括存储器930,用于存储指令。
应理解,上述处理器910和存储器930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处理器910用于执行存储器93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93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10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910。
还应理解,收发器920可以包括接收器(或者称,接收机)和发射器(或者称,发射机)。收发器92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收发器920有可以是通信接口或者接口电路。
当该通信设备900为芯片时,该芯片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可以为该芯片上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示意图。这里的芯片系统也可为电路组成的系统。图10所示的芯片系统1000包括:逻辑电路1010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interface)1020,所述逻辑电路用于与输入接口耦合,通过所述输入/输出接口传输数据(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以执行图2、图4至图7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2、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图2、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第一网元和数据分析网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第二网元和数据分析网元。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服务水平协议SLA规格需求,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的体验质量QoE需求;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或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所述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来自所述数据分析网元的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和/或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包括第三业务的信息,所述第三业务的QoE满足设置的条件;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三业务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是数据分析网元,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为所述第一会话请求用户面路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所述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QoE需求和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所述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业务的QoE需求;
所述第一网元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10.一种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分析网元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业务的服务水平协议SLA规格需求或所述第一业务的体验质量QoE-SLA模型,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所述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的用户面路径的选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网元确定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数据分析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还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所述数据分析网元确定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所述数据分析网元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和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业务是所述终端设备偏好的业务。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业务的服务水平协议SLA规格需求,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的体验质量QoE需求;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是会话管理网元或策略控制功能网元,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向数据分析网元发送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或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所述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数据分析网元的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所述终端设备的签约信息包括第三业务的信息,所述第三业务的QoE需求满足设置的条件;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业务的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是数据分析网元,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网元的第二请求消息,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会话请求用户面路径,所述第二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或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所述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请求消息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QoE需求和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所述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二业务的QoE需求;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业务的SLA规格需求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会话选择用户面路径。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网元的第一请求消息,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第一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第一业务的服务水平协议SLA规格需求或所述第一业务的体验质量QoE-SLA模型,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满足终端设备对所述第一业务的QoE需求,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表示所述第一业务的QoE与SLA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的用户面路径的选择。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和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SLA指标和业务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面路径上的QoE,所述业务包括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和所述第一业务的QoE-SLA模型确定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SLA规格需求。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以使得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50125.1A 2021-09-08 2021-09-08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Pending CN115776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0125.1A CN115776707A (zh) 2021-09-08 2021-09-08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PCT/CN2022/112680 WO2023035872A1 (zh) 2021-09-08 2022-08-16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0125.1A CN115776707A (zh) 2021-09-08 2021-09-08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6707A true CN115776707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88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0125.1A Pending CN115776707A (zh) 2021-09-08 2021-09-08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6707A (zh)
WO (1) WO20230358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7958B (zh) * 2011-11-11 2016-09-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用户感知的方法及系统
US10397758B2 (en) * 2017-09-07 2019-08-27 T-Mobile Usa, Inc. Function selection based on utilization level in 5G environments
US10887799B2 (en) * 2019-01-10 2021-01-05 Cisco Technology, Inc. SRv6 user-plane-based trigger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ssion or flow migration in mobile networks
CN111614563A (zh) * 2019-02-22 2020-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面路径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1729243B2 (en) * 2019-09-20 2023-08-15 Intel Corporation Dash-based streaming of point cloud content based on recommended viewpor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5872A1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4290B2 (en)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base station, gateway device, control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19091228A1 (zh) 通信方法和网络设备
KR20200035146A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네트워크 데이터 애널리틱스
CN109756951B (zh) 用于网络选择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129091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nular beamforming across multiple portions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information
CN112566149A (zh) 配置业务的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11512685B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3504228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ミングインタフェース(api)フィルタに基づくapi能力変更の報告
CN114007204A (zh) 基于中继通信与直连通信的通信选择方法和设备
US2023004778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002332A1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179367A1 (en) New method for external parameter provisioning for an af session
US20230104162A1 (en) Using dnai to identify a smf supporting connection to a local dn
WO2023035872A1 (zh) 确定用户面路径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3853817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75740A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379854A1 (en) Data obt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28075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240107287A1 (en) Support of non-subscribed temporary local slices while roaming for local ims service
CN117751688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1789800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9003A (zh) 意图管理的方法与装置
CN117616824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74807A (zh) 一种数据收集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7097618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