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3541A - 空调散热风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散热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3541A
CN115773541A CN202211531240.5A CN202211531240A CN115773541A CN 115773541 A CN115773541 A CN 115773541A CN 202211531240 A CN202211531240 A CN 202211531240A CN 115773541 A CN115773541 A CN 115773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ir
shell
groove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312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ngyiha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ongyih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ongyih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ongyih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3124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35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3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35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散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散热风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上安装有进风密封机构、出风密封机构以及驱动机构。进风密封机构用于对进风口进行封堵,出风密封机构用于对出风口进行封堵,驱动机构同时驱动进风密封机构对进风口封堵、出风密封机构对出风口封堵。从而达到了在散热风机不进行使用时,将壳体的进风口、出风口进行封堵。本申请具有减少散热风机在不使用时灰尘堆积的效果。

Description

空调散热风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散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散热风机。
背景技术
空调分为单冷空调和冷暖两用空调,两种空调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空调是使用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
空调制冷的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为了使冷凝器能快速的散热,通常都会采用散热风机加速空气的对流,从而快速的与空气进行对流传热。
目前,公开号为CN113525014A的一体式多用空调机包括机壳,以及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电动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总成。冷凝器水平安装在蒸发器总成和电动压缩机的上方且位于机壳的上部,在冷凝器的上方固定有散热风机,散热风机位于机壳的顶部;在蒸发器总成的同一侧开设有与机壳外贯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连接有用以与待调节温度空间相连通的通风管。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空调主要在夏冬季节进行使用,空调外机放置在室外长时间不使用,空调外机内的散热风机容易沉积较多的灰尘,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散热风机在不使用时灰尘的堆积,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散热风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空调散热风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散热风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进风密封机构,包括多个平行排布的旋转叶,所述旋转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处用于对所述进风口进行遮挡;
出风密封机构,包括转动板和多个呈圆形阵列的旋转板,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通风口,所述转动板绕所述通风口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旋转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板,所述移动块在所述转动板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通风口的圆心错位,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内凹面和外凸面,当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通风口的圆心移动时,多个所述旋转板相互靠拢,直至相邻的旋转板之间的内凹面和外凸面相互贴合,以对所述出风口或通风口进行遮挡;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旋转叶以及所述转动板同步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调不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驱动进风密封机构的旋转叶对进风口进行密封,同时驱动出风密封机构的旋转板对出风口进行密封。从而完成对壳体内部完成密封,从而在对空调不进行使用时,减小在外部的灰尘等杂质堆积在散热风机内。
可选的,所述进风密封机构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固定杆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设置,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旋转叶与所述固定杆一一对应转动连接,相邻所述旋转叶能搭接在一起;
所述旋转叶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升降传动件,所述升降传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传动件用于同步带动若干所述旋转叶绕所述固定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升降传动件的移动来驱动旋转叶绕固定杆转动,从而控制旋转叶之间处于打开状态或相互搭接在一起对进风口进行封堵。
可选的,所述升降传动件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旋转叶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旋转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块插设在所述控制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传动件与出风密封机构连接,使得升降传动件控制旋转叶打开也能控制出风密封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升降传动件控制旋转叶关闭也能同步控制出风密封机构处于密封状态。
可选的,所述旋转叶远离所述升降传动件的一端上开设有搭接槽,所述旋转叶的中部开设有让位槽,相邻所述旋转叶的搭接槽和所述让位槽拼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转叶处于密封的状态时使得相邻旋转叶搭接的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外部灰尘或污水进入到壳体内部
可选的,所述旋转叶靠近所述升降传动件的一端朝向所述壳体内部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转叶在打开的状态时,外部空气进入到壳体内能对准冷凝器,从而提高外部空气带走冷凝器热量的效率,使冷凝器的散热效率更高。
可选的,所述进风密封机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旋转叶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过滤网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旋转叶的两端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叶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容纳在所述旋转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旋转叶与固定杆连接的中部开安装孔,便于将过滤网安装在固定的固定杆上,从而将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旋转叶上的旋转块与过滤网的旋转槽贴合,使得旋转叶旋转的过程中对旋转槽进行封堵,从而减小了外部空气从缝隙中进入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远离所述转动板的圆心;所述移动块插设在所述移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板,使得移动块在移动槽内进行滑动,从而使得旋转板在壳体上进行转动,从而将出风口进行封堵或打开。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热敏传感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热敏传感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热敏传感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升降传动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升降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传动件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热敏传感器感应到冷凝管温度较高时,驱动驱动件运动,从而使得升降传动件移动,升降传动件移动带动旋转叶转动,从而将进风口打开,升降传动件同时带动出风密封机构运动,从而将出风口也打开。从而使得散热风机正常工作。当热敏传感器感应到冷凝管温度较低时,驱动驱动件复位,从而带动升降传动件复位,升降传动件同时带动旋转叶复位、出风密封机构复位,从而将出风口、进风口进行封堵,从而使得散热风机在不进行工作时进行封存保护,减小散热风机上堆积的灰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壳体、进风密封机构、旋转叶、出风密封机构、旋转板、转动板以及驱动机构的配合,使得散热风机在不使用时,驱动机构同时驱动进风密封机构的旋转叶和出风密封机构的旋转板、转动板对壳体进行密封,从而达到了减小散热风机不使用时灰尘堆积的效果;
2.通过壳体、旋转叶、固定杆、升降传动件、旋转板、转动板以及移动块之间的配合,从达到驱动升降传动件时,能同时对进风口与出口进行控制的效果;
3.通过热敏电阻与驱动件的电性连接,从而达到了控制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开启封堵状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空调散热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空调散热风机隐藏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空调散热风机隐藏出风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进风密封机构和出风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旋转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防护网;2、进风密封机构;21、旋转叶;211、搭接槽;212、让位槽;213、安装孔;214、旋转块;215、限位块;22、固定杆;23、滤网;24、旋转槽;3、出风密封机构;31、转动板;311、移动槽;312、控制端;313、控制块;32、旋转板;321、移动块;4、驱动机构;41、驱动件;411、伸缩气缸;412、活塞杆;42、热敏传感器;5、冷凝器;6、散热风机;7、升降传动件;71、控制板;72、限位槽;73、控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空调散热风机。
参照图1和图2,空调散热风机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壳体1上安装有进风密封机构2、出风密封机构3以及驱动机构4。进风密封机构2用于对进风口11进行封堵,出风密封机构3用于对出风口12进行封堵,驱动机构4同时驱动进风密封机构2对进风口11封堵、出风密封机构3对出风口12封堵。从而达到了在散热风机6不进行使用时,对壳体1的进风口11、出风口12进行封堵,从而减少散热风机6上灰尘的堆积。
参照图1,进风口11设置在壳体1竖直方向的两侧上,进风口11为了适配壳体1长方体的型状并且达到进风空间的占比最大,因此进风口11通常设置为长方形。出风口12设置在壳体1正面上,而出风口12为了适应散热风机6的形状通常设置为圆形。
参照图2和图3,壳体1内还安装有冷凝器5、散热风机6。散热风机6位于冷凝器5与出风口12之间,散热风机6与出风口12同轴设置。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防护网13,防护网13罩设在出风口12的开口处,防护网13的设置避免异物进入壳体1内导致散热风机6损坏,同时也减小人员在散热风机6工作时将肢体触碰散热风机6。
通过叶轮转动,使得外部的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经过冷凝器5后从出风口12排出,从而达到了将冷却器的温度散热为常温。
参照图3和图4,位于一侧的进风密封机构2包括旋转叶21、固定杆22,本实施例中固定杆22设置为四个,四个固定杆22的轴线与壳体1的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且四个固定杆22的轴线平行设置,四个固定杆22均固定连接在进风口11的侧壁上,旋转叶21与固定杆22一一对应连接。利用旋转叶21在固定杆22上进行转动实现对进风口11的封堵或开启。旋转叶21的转动搭接从而便于对长方形的进风口进行封堵。
参照图3和图5,旋转叶21呈弯折设置,旋转叶21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朝向壳体1的中部弯折,使得旋转叶21处于打开状态时,外部空气通过旋转叶21引流后空气能对准冷凝器5(如图3)进行冷却,从而提高空气的冷却效果。
参照图5,旋转叶21的位于壳体1外部的端部开设有搭接槽211,旋转叶21中部开设有让位槽212,让位槽212供位于上面相邻的旋转叶21进行搭设,此时搭接槽211的内部抵接在让位槽212的内壁上。
参照图5,旋转叶21上开设有安装孔213,安装孔213孔贯通旋转叶21的上下两端,安装孔213的两侧与固定杆22转动连接。固定杆22上固定连接有滤网23,滤网23的设置使得散热风机6(如图3)在工作的过程中,减少外界空气进入到壳体1内的杂质,从而减小散热风机6(如图3)损坏的可能。
参照图3和图5,滤网23呈竖向设置,滤网23靠近旋转叶21的部分开设有旋转槽24,旋转槽24的设置便于旋转叶21在固定杆22上进行旋转。同时旋转叶21上也固定连接有旋转块214,旋转块214在旋转的过程中将旋转槽24进行封堵。使得旋转叶21旋转至开启状态时,滤网23能完全将空气进行过滤。
参照图3,旋转叶21位于壳体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升降传动件7,升降传动件7包括控制板71,控制板呈U型设置。旋转叶的两侧分别与控制板连接,从而使得控制板带动旋转叶转动的更加稳定。
参照图3,旋转叶2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15,控制板71上开设有限位槽72,限位槽72为腰型槽,限位槽72的长度方向为水平方向,限位块215插设在限位槽72内。通过移动控制板71使得四个旋转叶21同步转动,从而控制四个旋转叶21对一侧的进风口11进行封堵或开启。
参照图3,两侧的进风口11上的进风密封机构2为对称设置,两侧同时设置进风口11从而提高空气进入到壳体1内的效率。
参照图4,出风密封机构3包括转动板31,转动板31的中部设置有通风口,使转动板31的通风口与壳体1的出风口12连通,壳体1上转动连接有五块旋转板32,五块旋转板32相互拼接在一起将出风口12进行封堵。转动板31套设在壳体1外围,转动板31与壳体1转动连接,转动板31上开设有移动槽311,移动槽311的一端靠近转动板31的圆心设置,另一端朝向远离转动板31圆心逐渐偏移。转动板31上转动连接有移动块321,移动块321插设在移动槽311内。
通过转动转动板31,使得移动块321在移动槽311内向远离转动板31圆心的方向进行滑动,从而将旋转板32带动转动,使得旋转板32相互分开,此时出风口12处于打开的状态。再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转动板31,使得移动块321在移动槽311内向靠近转动板31圆心的方向进行滑动,使得旋转板32再次相互拼接在一起,从而将出风口12进行封堵。
参照图4,旋转板32的一端为控制端312,控制端312上转动连接有控制块313。控制板71上开设有控制槽73,控制槽73为腰型槽,控制槽73的长度方向与限位槽72的长度方向平行,控制槽73与限位槽72交错设置,交错设置减小了控制板71的占用面积。
参照图3,驱动机构4包括驱动件41,驱动件41固定连接在控制板71最低端,本申请中的驱动件41为伸缩气缸411,伸缩气缸41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上,伸缩气缸411的活塞杆412竖直向上设置,活塞杆412的最顶端与控制板71的最低端固定连接。
通过驱动伸缩气缸411的活塞杆41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控制板71向下运动。控制板71向下运动带动旋转叶21转动,同时带动转动板31转动,使得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均处于打开状态。
参照图3,驱动机构4还包括热敏传感器42,热敏传感器42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靠近冷凝器5的位置上,热敏传感器42与两个驱动件41电性连接,当冷凝器5的温度较高时,热敏电阻驱动驱动件41运动,从而带动控制板71向下运动。控制板71向下运动时带动旋转叶21和旋转板32转动,从而将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均打开,接着散热风机6开始工作。
当散热风机6停止工作后,冷凝器5的温度降低,热敏电阻驱动驱动件41复位,驱动件41复位带动控制板71向上运动,从而使得旋转叶21和旋转板32再次将出风口12和进风口11进行封堵,从而减小了外部的灰尘堆积在散热风机6内,从而减小了散热风机6损坏的可能。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空调散热风机的实施原理为:当空调开始工作时,冷凝管温度升高,热敏传感器42驱动伸缩气缸411的活塞杆412向下运动,活塞杆412向下运动带动控制板71向下运动,控制板71向下运动带动旋转叶21转动,从而使得进风口11处于打开状态。同时控制板71向下运动时带动转动板31转动,转动板31转动带动五个旋转板32转动,五个旋转板32转动的从而将出风口12打开。
此时散热风机6开始工作,使得空气不断从进风口11的旋转叶21引导后进入至壳体1内,空气经过滤网23的过滤,并且受到旋转叶21的引导使得空气能直接吹到冷凝器5表面,使得散热效率更好。此时散热风机6将温度较高的空气再通过出风口12排出,出风口12的防护网13对散热风机6起到保护的作用。
当散热风机6停止工作后,冷凝器5温度降低后,热敏传感器42驱动伸缩气缸411的活塞杆412向上运动至复位,活塞杆412运动带动控制板71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旋转叶21转动,使得相邻的旋转叶21相互搭接在一起,从而将进风口11进行封堵。同时带动转动板31转动,带动五个旋转板32转动至相互拼接在一起,从而将出口进行封堵。
因此在散热风机6不进行工作时,旋转叶21将进风口11进行封堵,旋转板32将出风口12进行封堵。从而减小了空气中的灰尘堆积在散热风机6上,减小了散热风机6损坏的可能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进风密封机构,包括多个平行排布的旋转叶,所述旋转叶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的进风口处用于对所述进风口进行遮挡;
出风密封机构,包括转动板和多个呈圆形阵列的旋转板,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连通的通风口,所述转动板绕所述通风口的轴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旋转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板,所述移动块在所述转动板上的滑动方向与所述通风口的圆心错位,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内凹面和外凸面,当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通风口的圆心移动时,多个所述旋转板相互靠拢,直至相邻的旋转板之间的内凹面和外凸面相互贴合,以对所述出风口或通风口进行遮挡;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多个所述旋转叶以及所述转动板同步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密封机构还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固定杆的轴线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上设置,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旋转叶与所述固定杆一一对应转动连接,相邻所述旋转叶能搭接在一起;
所述旋转叶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升降传动件,所述升降传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升降传动件用于同步带动若干所述旋转叶绕所述固定杆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传动件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旋转叶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旋转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控制块,所述控制板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块插设在所述控制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远离所述升降传动件的一端上开设有搭接槽,所述旋转叶的中部开设有让位槽,相邻所述旋转叶的搭接槽和所述让位槽拼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叶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壳体中部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密封机构还包括过滤网,所述旋转叶与所述固定杆连接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过滤网穿过所述安装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过滤网靠近所述旋转叶的两端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叶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容纳在所述旋转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由一端至另一端逐渐远离所述转动板的圆心;所述移动块插设在所述移动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热敏传感器,所述驱动件和所述热敏传感器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热敏传感器与所述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件位于所述升降传动件的一端并与所述升降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传动件移动。
CN202211531240.5A 2022-12-01 2022-12-01 空调散热风机 Pending CN1157735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1240.5A CN115773541A (zh) 2022-12-01 2022-12-01 空调散热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31240.5A CN115773541A (zh) 2022-12-01 2022-12-01 空调散热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3541A true CN115773541A (zh) 2023-03-10

Family

ID=8539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31240.5A Pending CN115773541A (zh) 2022-12-01 2022-12-01 空调散热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35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0602A (zh) * 2024-01-15 2024-02-20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超低温变频空气源热泵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0602A (zh) * 2024-01-15 2024-02-20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超低温变频空气源热泵
CN117570602B (zh) * 2024-01-15 2024-04-12 广东芬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超低温变频空气源热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94667B1 (ko) 압축기용 냉각 장치
KR101781845B1 (ko)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기
CN105186334A (zh) 自动降温冷却式环网柜
CN115773541A (zh) 空调散热风机
CN105207086A (zh) 压缩机制冷送风均匀散热式环网柜
KR100770710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3791558A (zh) 空调
CN113784593B (zh) 一种拼装式散热柜及其工作方法
KR10065499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2179029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773692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의 흡입/토출 플랩 구조
CN107166520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KR100662154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659243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油冷机
CN214249833U (zh) 空气换热装置及空调机组
CN220931495U (zh) 一种油站冷却保护系统
CN218467784U (zh) 一种空压机用高效散热装置
CN219536678U (zh) 一种烟气风量可调式变频控制柜
CN215062428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2407648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20545343U (zh) 通信机房冷却设备
CN220062090U (zh) 蜗壳组件及移动式空调器
CN219283503U (zh) 一种寿命长的热泵机组
CN221036144U (zh) 吊顶风管机
CN212408849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