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7661A -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7661A
CN115767661A CN202111033495.4A CN202111033495A CN115767661A CN 115767661 A CN115767661 A CN 115767661A CN 202111033495 A CN202111033495 A CN 202111033495A CN 115767661 A CN115767661 A CN 115767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terminal
data packet
type
local area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334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润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3349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76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6669 priority patent/WO20230304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7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7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入网设备接收要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包,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至少包括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通过该方法,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合理利用通信资源。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网络通信协议能够支持蜂窝设备(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设备/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第五代(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第六代(6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等)和非蜂窝设备(除蜂窝设备以外的其他网络通信设备)连接到网络(包括5G核心网络和数据网络)中。当前协议中,各个数据包的发送端设备需要将数据发送至核心网设备或者数据网络,由核心网设备或者数据网络进行数据转发至接收端设备,以完成数据传输。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一些设备的数据包的通信路径过长,从而影响通信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避免某些设备的数据包的通信路径过长,从而提高通信效率,合理利用通信资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由接入网设备执行,方法包括:接收要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包;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至少包括接收终端的公网互联网协议IP地址;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和适配层,适配层为PDCP层的上层协议层,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包括:适配层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方法还包括: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数据包进行解码;接入网设备中的适配层从解码后的数据包中提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基于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通过核心网设备或数据网络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为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包括:接入网设备中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为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方法还包括:为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从数据包中获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基于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转发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本地IP地址、端口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接收终端的类型至少包括非本地局域网设备、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包括: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公网IP地址确定接收终端为是否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若是,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若否,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是否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和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一种;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包括MAC地址、设备型号、接收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时经过的中间设备的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公网IP地址确定接收终端为是否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为通过无线局域网或有线网络接入的全部或部分的终端的公网IP地址;若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不属于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确定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否则确定接收终端不是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设置于接入网设备或与接入网设备可通信连接,通信装置包括: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要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包;设备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至少包括接收终端的公网互联网协议IP地址;数据包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通信装置,或者,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中,接入网设备在收到数据包之后,不直接将其转发至数据网络或者核心网,而是先确定该数据包的接收终端的类型,并根据类型转发该数据包至接收终端。由此,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终端共存的通信系统,对于一些类型的接收终端,能够选择路径更短的通信路径,以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合理利用通信资源。
进一步,可以在现有的接入网设备的PDCP上层增加适配层,以执行确定该数据包的接收终端的类型的步骤。进一步,适配层可以与现有的SDAP层(或与SDAP层实现相似功能的协议层)结合,或者适配层可以设置与SDAP层以下。
进一步,接入网设备针对来自发送终端的数据包和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的数据包可以均执行判断接收终端的类型这一操作。但接入网设备对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不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3GPP的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5G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eRG对各个数据包的处理以及传输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LWA同位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LWA非同位场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接入网设备协议栈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接入网设备协议栈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现通信方法的接入网的应用场景图;
图10为图6中S60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目前3GPP在室内增强方面的研究进展,3GPP技术报告(Technology Report)技术评审(Technical Review,TR)22.858中引入了一种新的应用场景。请参见图1,图1为3GPP的一种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在该场景下,网络内部可能存在3GPP设备(如图1中的UE1和UE3)和非3GPP设备(如图1中的UE2和UE3),3GPP设备可以通过前置无线接入站(PremisesRadio Access Station,PRAS)连接到演进的家庭网关(Evolved Residential Gateway,eRG),再连接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5G)核心(core)网,5G核心网也称为5GC,非3GPP设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即通过网线连接)或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连接到eRG。其中,UE3既支持通过PRAS连接到eRG,也支持有线连接或WLAN连接到eRG,故UE3可以认为是3GPP设备也可以认为是非3GPP设备。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在该场景中。
为了使得本申请更加的清楚,首先对本申请涉及到的部分名词或内容作简单介绍。
1、终端(terminal)。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是一种具有网络数据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工业控制终端设备、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支持有线通信,也即通过网线进行通信,终端也可以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例如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新空口(new radio,NR)等。示例性的,终端具体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车载终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移动陆地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是具有收发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其中,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
其中,用于接收数据包的终端称之为接收终端(也可以称为接收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3GPP设备,也可以为非3GPP设备。用于发送数据包的终端称为发送终端(也可以称为发送终端)。
2、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指的是用于为终端提供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可以包括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连接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等,此时,接入网设备可以支持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例如,LTE、NR等。示例的,RAN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N架构中的中心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PRAS和eRG等。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为5G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 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收发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RAN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移动通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还可以为具有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示例的,芯片系统可以包括芯片,还可以包括其它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由基站控制器管理,例如2G网络中的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3G网络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还可指未来新的通信系统中控制管理基站的装置。
3、核心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设备位于核心网中,可以用于对数据包转发和解析。例如,以5G通信系统为例,核心网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设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设备等。
4、数据网络。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是指提供数据服务的通信网,包括但不限于:公用数据网(Public Data Network,PDN)、局域数据网(LocalArea Data Network,LADN)等。
5、本申请涉及到的设备类型。
本地局域网设备,也即不是非本地局域网设备的设备:对于一个接入网设备而言,其本地局域网设备是指与该接入网设备接入同一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的其他终端设备,传输至该设备的数据包无需经过核心网或外部数据转发。
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区别于本地局域网设备,传输至该设备的数据包需要经过核心网或外部数据转发。
可选的,本地局域网设备根据接入网络的方式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蜂窝设备、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等。
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是指仅通过WLAN接入网络的终端。例如,若图1中的UE2在一段时间内仅通过WLAN连接的方式接入网络(如与eRG连接),则UE2在该时间段内被认为是纯无线局域网设备。
纯有线设备:是指仅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接入网络的终端。例如,若图1中的UE2在一段时间内仅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接入网络(如与eRG连接),则UE2在该时间段内被认为是纯有线设备。
蜂窝设备:是指仅通过蜂窝连接接入网络的设备,可以包括通过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或全球用户识别(Universal 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USIM)卡接入网络的设备,蜂窝设备可以包括3G/4G/5G/6G等设备。例如,蜂窝设备可以指图1中的UE1。
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是指面向同一服务,可以同时通过蜂窝连接(如LTE/5G等)和非蜂窝连接(如WLAN/有线)来访问该服务,并能协调处理对应的数据(如重复包检测等)的设备。例如,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可以指图1中的UE3。
需要说明的是,同一终端可以支持通过WLAN、蜂窝连接、非蜂窝连接、有线、蜂窝连接+非蜂窝连接等接入方式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接入网络。
接入网设备在判断一个设备为本地局域网设备还是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判断:
方式a、接入网设备可以将直接/间接与自己连接,以实现网络通信的终端确定为本地局域网设备,将所有不属于本地局域网设备的终端确定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例如,参见图1,若接入网设备为eRG,则eRG可以确定图1中示出的通过PARS间接与自己连接的UE1和UE3为本地局域网设备,并且确定图1中示出的通过有线或WLAN与自己直接连接的UE2和UE3为本地局域网设备。也即,此时,UE1、UE2和UE3均为本地局域网设备。
方式b、接入网设备可以将预设的设备表中的终端确定为本地局域网设备,将不在预设的设备表中的终端确定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此时,预设的设备表中的终端可以为直接/间接与接入网设备连接以实现网络通信的终端的全部或者部分。例如,预设的设备表中可以仅包括图1中示出的通过PARS间接与自己连接的3GPP设备(即UE1和UE3),此时仅UE1和UE3为本地局域网设备,UE2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方式c、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各个终端的公网IP地址确定该终端为本地局域网设备还是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此时,一种实现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直接根据各个终端的公网IP地址确定该终端为本地局域网设备还是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将预设的设备表中的各个终端的标识设置为各个终端的公网IP地址,接入网设备可以将预设的设备表中的终端确定为本地局域网设备,将不在预设的设备表中的终端确定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6、设备中协议层对业务数据的处理方式。
此处的设备可以包括各个终端、接入网设备(如PARS、eRG、基站等)、网络设备(如5GC等)。
设备在发送业务数据时,设备中的各个协议层自上而下对业务数据依次进行处理后发送出去,在接收业务数据时,设备中的各个协议层自下而上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后获取业务数据。
以下通过图2,对协议层对业务数据的处理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5G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在终端侧和接入网设备(以基站为例进行说明)侧都布局有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Physical,PHY)层,各层之间对业务数据进行处理的流程可参见图3。
以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接入网设备接收业务数据为例,参见图3,在终端侧,当一个协议层接收到上层(例如,IP层)递交的数据包(该数据包可以称为该协议层的SDU,例如,SDAP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称为SDAP SDU,PDCP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称为PDCP SDU,RLC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称为RLC SDU,MAC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称为MAC SDU)后,该协议层为该数据包增加对应的包头(Header,图中以H表示),并将增加包头后的数据包递交给下层。SDAP层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为IP包(Packet)。也就是说,终端中的SDAP层、PDCP层、RLC层以及MAC层依次对IP包增加包头后,通过PHY将业务数据发送出去。其中,RLC层可能对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拆分得到多个SDU块。在MAC层,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上递交下来的多个MAC SDU增加包头后组成一个TB进行传输。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数据包之后,自下而上在每个协议层依次将该层对应的包头(H)删除,在SDAP层获取到IP包。图中的RBx和RBy标识不同的RB,对应不同的无线数据业务。
其中,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提到的“上层”和“下层”与现有协议中网络(如LTE或3GPP等)的各个协议层级之间的关系一致,如PHY层为MAC层的下层。
7、本申请涉及到的网络接入方式。
间接接入:包括通过路由器、光猫、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中间设备接入。
直接接入:指不通过中间设备接入网络,区别于间接接入,可以包括有线连接或者通过无线接入。
以上是对本申请涉及到的部分概念所作的简单介绍。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WLAN通信的场景中,WLAN通信的场景可以为家庭内设备或办公区域内设备之间的通信场景,例如,手机投屏到电视,手机与打印机连接(例如,手机通过本地局域网内部的路由连接打印文件)、电脑与手机连接(例如,手机通过本地局域网内部的路由连接传输数据到电脑),传感器与手机(例如,传感器通过本地局域网内部的路由连接将警报信息传输到手机)等通信场景,实际通信中不希望这些通信场景下的业务数据路由到核心网设备或外部的数据网络再发送至电视、打印机或手机上。这就需要eRG能够支持本地局域网内部的路由。
在3GPP面向4G发展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中,曾研究过基于家庭基站的本地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访问(Local IP Access,LIPA)和面向LTE-WLAN聚合(LTE-WLAN Aggregation,LWA)技术,但这两种技术都要求目标设备(即接收数据的设备)具有3GPP能力,也即要求目标设备为3GPP设备。以LWA技术为例,LWA可包含同位(Collocated)和非同位(Non-Collocated)两种场景,请参见图4和图5,图4为一种LWA同位场景的示意图,图5为一种LWA非同位场景的示意图,LWA同位场景为WLAN设置在基站(如eNB)内部的场景,LWA非同位场景为WLAN设置在基站以外的场景。图4和图5中的WLAN指的是WLAN功能实体,包括实现WLAN的硬件实体和WLAN协议栈。
在图4的LWA同位场景中,基站(如eNB)中均可以包括:LTE承载(Bearer)对应的PDCP层和RLC层,分离的(Split)LWA承载对应的PDCP层和RLC层,切换的(Switched)LWA承载对应的PDCP层和LTE-WLAN聚合适配协议(LTE-WLAN Adaptation Protocol,LWAAP)层。分离的LWA承载对应的PDCP层通过切换的LWA承载对应的LWAAP层连接至基站的WLAN层,分离的LWA承载对应的RLC层和LTE承载对应的RLC层均与MAC层连接。基站与分组核心网(EvolvedPacket Core,EPC)之间的通信接口为S1接口。图5的LWA非同位场景与图4的LWA同位场景之间的区别在于,基站的WLAN层被设置于终端中(此时,该终端可以称为WLAN终端(WLANTermination,WT)),基站与WT之间通过Xw接口连接。其中,Xw接口为基站(eNB)与无线局域网中WT之间的接口。
在这两种场景中都引入了LWAAP层,特别的,对于非同位场景,还引入了WT(例如,可以为路由器),用以终止基站到WLAN的Xw接口协议。
其中,LWAAP层的主要功能是为PDCP层的数据包添加无线承载标识(Radio BearerIdentify,RBID),用以标识其来自某个特定的承载(Bearer)。添加完RBID的数据包通过WLAN传输到终端,在传输过程中,WLAN为数据包添加LWA以太类型标识(现有协议中该标识为0x9E65),用以与其他WLAN数据包进行区分。在终端侧的WLAN模块若根据该以太网标识识别到该类型的数据包,终端会将数据包的RBID去除后传给终端的LTE模块的PDCP层进行处理,以完成数据包的传输。根据图4和图5可以看出,不论是在同位场景还是非同位场景,基站在发送数据包时,该数据包都是先经过PDCP层的处理(例如,加密),再经过LWAAP层的处理。这就意味着,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终端必须具备能够将数据包的RBID去除的能力,也即终端需要具备WLAN能力;另外,终端还需要具有与基站对等的PDCP层,从而能够对数据包解析还原出业务数据,也即终端需要具备LTE能力。也就是说,接收到该数据包的终端必须同时具备WLAN能力和LTE能力,其适用的场景比较局限。
根据上文中的描述可知,在现有技术中,接入网设备(如基站)通过WLAN向终端传输网络数据时,只能向同时具备WLAN能力和LTE能力的设备传输。也就是说,对于不同时具备WLAN能力和LTE能力的设备,需要经过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才能向这些设备传输网络数据,会导致通信路径过长,从而影响通信效率。
另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通信系统中必然会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如何为不同的类型的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划适合的通信链路,从而提高通信效率,合理利用通信资源,将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了提高通信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中,通过为不同类型的设备选择数据通信链路,从而避免某些设备的数据包通信路径过长,提高通信效率。
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01至S603,详述如下。
S601,接入网设备接收要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包。
接入网设备可以为PRAS、eRG、基站、小基站或者接入点(AP)等用于接入数据网络或者5G核心网的设备,各个终端直接或间接接入该接入网设备,实现网络通信。
其中,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来自于发送终端,也可以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该数据包可以经过若干个中间设备转发至接收终端,中间设备可以包括路由器、光猫、接入网设备、数据网络以及核心网设备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S602,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至少包括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可选的,接收终端的类型可以包括非本地局域网设备、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示例,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通信链路的划分需要,对终端进行自定义的类型划分,并确定划分后各个类型的终端对应的数据包处理方式以及通信链路,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接收终端的属性为用于确定接收终端支持的通信链路的信息。接收终端的属性可以包括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MAC地址。接收终端的属性还可以包括接收终端的设备型号等信息。接收终端的属性还可以包括接收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时经过的中间设备的信息(如中间设备的标识号等)。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终端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所有能够用于确定接收终端支持的通信链路的信息均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接收终端的属性的保护范围。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例如,接入网设备通过检测接收终端公网IP地址是否在预设的设备表中以判定接收终端为本地局域网设备或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可以根据各个终端的设备型号确定终端具体是本地局域网设备中的哪种类型,比如,当终端为智能手机时,若终端的型号为XY,XY型号的手机支持WLAN、蜂窝两种接入网络的方式,若该手机在访问数据网络时优先通过WLAN访问,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将该终端确定为纯WLAN设备,若该手机在访问数据网络时,可以同时通过WLAN和蜂窝访问网络,但是二者之间没有协调处理数据的能力,则接入网设备将该终端视为两个独立的纯WLAN设备和纯蜂窝设备,若该手机在访问数据网络时,可以同时通过WLAN和蜂窝访问网络,且二者之间能够协调处理数据,则接入网设备可以将该终端确定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
S603,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接收终端确定不同的通信链路,并通过确定的通信链路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此时,在接入网设备侧可以维护一套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确定对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以及通信链路的规则,以使得接入网设备能够根据该规则确定转发各个数据包的通信链路。
通过图6的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在收到数据包之后,不直接将其转发至数据网络或者核心网,而是先确定该数据包的接收终端的类型,并根据类型转发该数据包至接收终端。由此,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终端共存的通信系统,对于一些类型的接收终端,能够选择路径更短的通信路径,以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合理利用通信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包括适配(Adopter)层,图6中S602由适配层执行。可选的,接入网设备还包括PDCP层,适配层设置为PDCP层的上层协议层。
本申请在现有的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的上层增加适配层,适配层用于执行上述S602,适配层除了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之外,还可以用于确定该数据包对应的通信链路。从而,由接入网设备的各协议层配合完成对数据包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包通过确定的通信链路发送至接收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具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适配层功能的协议层后续有可能为其他名称,但是具备其中一种功能的协议层都可以认为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协议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和图8,其为两种接入网设备协议栈结构的示意图,图7中适配层设置于PDCP层的上层、SDAP层(或者实现5G中SDAP层相似功能的其他协议层,后文不再说明)的下层。图8中适配层设置于PDCP层的上层,且该适配层与SDAP层整合为一层,此时可以对现有的SDAP层进行增强,在现有的SDAP层增加了本文中适配层的功能。可选的,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的下层还可以包括WLAN AP/有线AP(图中未示出),WLAN AP用于向本地局域网中的WLAN设备或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通过WLAN发送处理后的数据包。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各个设备中的协议层的示意图,发送终端(以UE1表示)901通过PARS 902与接入网设备903连接,以接入核心网/数据网络904。其中,UE1 901的协议栈结构可参照图2中的说明,PARS侧未部署SDAP层,其他协议层与UE1对应。接入网设备903的协议栈结构也可以替换为图8中的结构。接入网设备903的WLAN AP/有线AP可以与WLAN设备(Device)905连接,WLAN设备905的协议栈结构由上往下可以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层、MAC层和PHY层。接入网设备903可以通过其WLANAP/有线AP(图中未示出)与接收终端(图中以UE2表示)906进行数据传输。UE2 906侧可以部署WLAN通信协议和5G通信协议(也即蜂窝通信),WLAN通信协议和5G通信协议中各层的结构可参照现有技术和前述实施例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方法在应用于图9的通信场景时,若UE1 901向UE2906传输数据包,则可以通过图6以及下文中的示例1至示例3实现。若核心网/数据网络904向UE2 906传输数据包,则可以通过图6下文中的示例4至示例6实现。
根据上文的描述可知,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可以来自于发送终端(记为情况1),也可以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记为情况2),以下对情况1和情况2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情况1、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
在情况1下,发送终端可以为本地局域网设备。
在情况1下,在S602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数据包进行解码;接入网设备中的适配层从解码后的数据包中提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该公网IP地址可以用于后续过程中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
其中,可选的,解码可以包括解密和/或解压缩。具体的,发送终端在发送数据包之前会对该数据包的包头进行压缩,包头中可以包括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接入网设备需要对数据包的包头解压缩之后,才能提取该数据包的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在现有的LTE或者5G协议中,解码的操作由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执行,本申请实施可以沿用现有协议的规定,从而能够遵循现有的接入网设备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适应现有的通用场景。
在情况1下,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不同,S603的实现过程也不同,以下通过示例1至示例4分别进行描述:
示例1,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在示例1中,S6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通过核心网设备或数据网络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也即,在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时,数据包仍需要通过核心网(如5GC)设备或者数据网络转发至接收终端,也即仍采用现有协议的通信链路进行转发,完成本次数据传输。
示例2,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
在示例2中,S6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基于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数据包的数据部分至少包括发送终端向接收终端传输的数据内容。进一步,该数据部分可以为图3中的IP包。
可选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包括MAC地址、本地IP地址、端口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可以为有线/WLAN的通信链路。
示例3,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
在示例3中,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为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RBID);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进行编码;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针对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现有协议中该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使用的无线/有线承载(Bearer)向接收终端发送该数据包。在接入网设备侧需要为该数据包添加对应的RBID。此时,适配层在执行S602之后,继续执行为数据包添加RBID的步骤,适配层将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传输至PDCP层,由PDCP层对其进行编码。
此时,接入网设备中适配层与其他协议层的关系可以参见图7或图8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特别的,针对图7的接入网设备的协议栈结构,适配层需要具备SDAP层添加RBID的功能,另外,也可以在适配层整合SDAP层的其他部分功能,此时,在接入网设备处理数据包时,该数据包在接入网设备的协议栈的传输方向保持由上层协议往下层协议的方向传输,方便传输控制。
可选的,编码可以包括加密和/或压缩等处理。接入网设备对数据包进行编码是为了在接入网设备到接收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保证传输安全,并提高传输效率。在接收终端接到编码后的数据包之后可使用对应的解码方式对编码后的数据包解密和/或解压缩。进一步,PDCP层的编码包括对数据包进行包头(H)压缩以及加密。
在示例3中,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6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中的SDAP层为数据包添加RBID;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与示例3中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不同的是,适配层执行S602之后,由SDAP层完成为数据包添加RBID的步骤,此时适配层将数据包先发送至SDAP层,也即数据包在接入网设备的协议栈中先由下层向上层传输。然后,该数据包再由协议栈的上层向下层传输:SDAP层将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再发送至适配层,适配层将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传输至PDCP层,由PDCP层对其进行编码。此时,数据包在接入网设备的协议栈中的传输更为灵活。
示例3中,该数据包由SDAP层向下层的协议层传输至WLAN AP/有线AP,逐层添加每层对应的包头(H),每层的处理方式可参见图3的相关说明,并通过WLAN AP或者有线AP发送至接收终端。此时,适配层的下层,即PDCP层,需要对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如加密、压缩等)。可选的,PDCP层对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进行编码时,可以对数据包的RBID不进行编码。
情况2、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
在情况2下,在S602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从数据包中获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无线通信协议中,5GC的接入网设备通过SDAP层为接收到的来自核心网的数据包统一添加RBID,用于标识该数据包对应的无线承载,通过对应的无线承载将数据包转发到接收终端的公网IP对应的终端,以完成数据传输。
针对本申请图7和图8的两种接入网设备的协议栈结构,接入网设备对接收到的数据包存在以下两种处理:
处理1:如图7的协议栈结构,适配层为SDAP层的下层协议层,沿用上述现有协议,来自核心网或数据网络的数据包在接入网设备的协议栈中由上层向下层传递,接入网设备的SDAP层按照上述协议为数据包添加RBID之后,数据包被传递至适配层,由适配层执行从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中获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执行图6中的S602,以确定数据包的接收终端的类型。
处理2:如图7的协议栈结构,适配层为对现有的SDAP层增强得到的。适配层(或称SDAP层)从数据包中获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执行图6中的S602,以确定数据包的接收终端的类型。适配层(或称SDAP层)还执行为数据包增加RBID的步骤。
在情况2下,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不同,S603的实现过程也不同,以下通过示例4至示例6分别进行描述:
示例4: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在示例4中,S6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转发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至接收终端。示例4中,接入网设备按照现有的无线通信协议发送该数据包。其中,RBID可以是SDAP层添加的,其添加RBID的步骤参照上述处理1和处理的相关描述。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核心网/数据网络将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终端。
示例5: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
在示例5中,S6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基于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在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数据包的数据部分之前,若接入网设备执行上述处理1,则适配层还可以去除数据包在SDAP层添加的RBID。
由于数据包在SDAP层已经添加了RBID,但数据包基于局域网的通信地址传输至接收终端,故适配层可以将添加的RBID去除。
关于示例5的详细阐述可参见如上示例2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赘述。示例2和示例5中,接入网设备基于终端在局域网内的通信地址(包括MAC地址、本地IP地址、端口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有线/WLAN的通信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数据包的数据内容,无需按照公网IP地址转发。接收终端接收的是数据包中的数据内容,无需对RBID解析,也能够跳过各个协议层对数据包解析的过程。
示例6: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
在示例6中,S603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进行编码;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可选的,在接入网设备的SDAP层或者适配层为该数据包添加RBID。
此时,该数据包在适配层处理之后,通过PDCP层传输至WLAN AP/有线AP,逐层添加每层对应的包头(H),每层的处理方式可参见图3的相关说明,并通过WLAN AP或者有线AP发送至接收终端。此时,适配层的下层,即PDCP层,需要对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进行编码(如加密、压缩等)。可选的,PDCP层对添加了RBID的数据包进行编码时,可以对数据包的RBID不进行编码。
若将示例2和示例5应用在图4和图5的类似场景中,数据包在接入网设备(相当于图4和图5中的基站)内的协议栈内由上向下传输,先经过PDCP层处理,此时若确定接收终端为纯有线设备或纯无线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不为数据包加RBID、或者添加了RBID(图4和图5中在LWAAP层添加RBID)之后再由适配层去除该RBID。接入网设备直接向接收终端发送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接收终端接收数据部分,跳过对RBID解析以及PDCP等协议层解析的过程。由此,只要接收终端与接入网设备之间存在有线/无线的通信链路,就可以正确接收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无需如图4和图5的场景中要求接收终端必须同时具备WLAN能力和LTE能力(也即解析RBID的能力)才能成功解析数据包。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时,接收终端支持蜂窝通信链路,蜂窝通信链路传输数据包的方式可参照现有协议,这里不再赘述,另外,接收终端还支持有线/WLAN通信链路,接入网设备按照示例3和6的方式通过线/WLAN通信链路向接收终端发送数据包。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蜂窝通信链路、有线/WLAN通信链路同时向接收终端发送同一数据包,以保证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终端可以结合不同的链路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数据提取,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单一的通信链路在数据传输中的丢包问题。
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接收终端当前支持的多个通信链路(即蜂窝通信链路、有线/WLAN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状况,选择通信质量最好的通信链路向该接收终端发送数据包,从而能够在接收终端的某一通信链路的通信质量差的情况下,仍能够保证准确且高效地传输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和图10,图6中S602可以通过图10中的各个步骤实现。图10中的步骤包括:
S6021,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公网IP地址确定接收终端为是否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若S6021的确定结果为是,跳转至S6022。若S6021的确定结果为否,跳转至S6023。
S6022,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S6023,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是否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和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一种。
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包括MAC地址、设备型号、接收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的接入点的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接入网设备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时,先获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以确定接收终端是否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如果是,则直接按照非本地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发送该数据包。如果接收终端为本地局域网设备,则接入网设备需要继续获取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以确定接收终端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和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哪一种。
可选的,S6021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获取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为通过WLAN或有线网络接入的全部或部分的终端的公网IP地址;若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不属于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则接入网设备确定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否则确定接收终端为本地局域网设备。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从接入网本地内存或者服务器/数据库等设备获取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每一公网IP地址对应一个终端。
可选的,核心网或数据网络可以将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发送给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存储于自己本地。或者,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与自己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各个终端是否为本地局域网设备,并将确定为本地局域网设备的公网IP地址存储于本地。当接入网设备需要执行图10中的S6021时,从本地存储获取该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
可选的,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与自己直接或间接连接的各个终端是否为本地局域网设备,包括:若终端通过中间设备与接入网设备连接,则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中间设备获取其管理的各个终端的公网IP地址。或者,接入网设备可根据各个终端的本地局域网的IP地址和/或端口号,确定该终端对应的公网IP地址,也即该终端进行数据通信时使用的IP地址。
可选的,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被存储于一张地址表中。此时,接入网设备若确定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在该地址表中,则确定接收终端为本地局域网设备。接入网设备若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不在该地址表中,则确定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或者,上述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属于一个预设的地址范围。此时,接入网设备若确定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属于该地址范围,则确定接收终端为本地局域网地址。接入网设备若确定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不属于该地址范围,则确定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地址。
可选的,前述获取各个终端的属性的步骤由接入网设备中的适配层执行、且获取的属性由适配层存储,以使得适配层能够根据存储的信息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
请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信装置110的结构图,通信装置110可以设置于接入网设备中或与接入网设备可通信连接,通信装置110包括:
数据包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要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包;
设备类型确定模块1102,用于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至少包括接收终端的公网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用于根据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数据包转发至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包括PDCP层和适配层,适配层为PDCP层的上层协议层,设备类型确定模块1102,具体用于在适配层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通信装置110还可以包括:解码模块,用于在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数据包进行解码;第一提取模块,用于在接入网设备中的适配层从解码后的数据包中提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具体包括:局域网的通信地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在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转发单元,用于基于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具体用于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通过核心网设备或数据网络将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可以包括:第一承载标识添加单元,用于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在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为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第一编码单元,用于在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第一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可以包括:第二承载标识添加单元,用于在接入网设备中的SDAP层为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第二编码单元,用于在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第二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通信装置110还可以包括:第二提取模块,用于在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从数据包中获取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具体可以包括:数据提取单元,用于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在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基于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还可以用于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转发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至接收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数据包转发模块1103,可以包括:第三编码单元,用于基于接收终端的类型,在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第三发送单元,用于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
可选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本地IP地址、端口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接收终端的类型至少包括非本地局域网设备、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类型确定模块1102,可以包括:第一类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公网IP地址确定接收终端为是否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若第一类型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是,由非本地局域网设备确定模块执行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的步骤;若第一类型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为否,由第二确定模块执行根据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确定接收终端的类型是否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和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一种;其中,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包括MAC地址、设备型号、接收终端与接入网设备连接时经过的中间设备的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型确定单元,可以包括:地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为通过无线局域网或有线网络接入的全部或部分的终端的公网IP地址;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不属于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时,确定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否则确定接收终端不是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关于通信装置110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的更多内容,可以参照图1至图10关于通信方法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的通信装置110可以对应于接入网设备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芯片,例如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射频芯片等;或者对应于接入网设备中包括具有通信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具有数据处理功能芯片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接入网设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装置、产品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其可以是软件模块/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模块/单元,或者也可以部分是软件模块/单元,部分是硬件模块/单元。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步骤。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请参见图1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接入网设备120,包括上述图11示出的通信装置110,或者,接入网设备120包括存储器1201和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1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12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202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定义接入网设备到终端设备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下行链路,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下行方向;而终端设备到接入网设备的单向通信链路为上行链路,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为上行数据,上行数据的传输方向称为上行方向。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
虽然本申请披露如上,但本申请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接入网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要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其中,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至少包括所述接收终端的公网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和适配层,所述适配层为所述PDCP层的上层协议层,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包括:
所述适配层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码;
所述接入网设备中的适配层从解码后的数据包中提取所述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所述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所述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
基于所述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通过核心网设备或数据网络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所述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为所述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
所述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
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发送终端,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中的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为所述数据包添加承载标识;
所述接入网设备中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
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从所述数据包中获取所述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或纯有线设备,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所述接入网设备的适配层获取所述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并确定所述接收终端对应的局域网的通信地址;
基于所述局域网的通信地址,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提取的数据部分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转发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至所述接收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来自于核心网或数据网络,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所述接入网设备的PDCP层对添加了承载标识的数据包进行编码;
通过局域网的通信链路将编码后的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接收终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域网的通信地址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地址、本地IP地址、端口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至少包括非本地局域网设备、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公网IP地址确定所述接收终端为是否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若是,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若否,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是否为纯无线局域网设备、纯有线设备和蜂窝-非蜂窝聚合设备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其他信息包括MAC地址、设备型号、所述接收终端与所述接入网设备连接时经过的中间设备的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中的公网IP地址确定所述接收终端为是否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所述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为通过无线局域网或有线网络接入的全部或部分的终端的公网IP地址;
若所述接收终端的公网IP地址不属于所述至少一个公网IP地址,确定所述接收终端为非本地局域网设备,否则确定所述接收终端不是非本地局域网设备。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设置于接入网设备中或与所述接入网设备可通信连接,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数据包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要发送至接收终端的数据包;
设备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确定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其中,所述接收终端的属性至少包括所述接收终端的公网互联网协议IP地址;
数据包转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终端的类型将所述数据包转发至所述接收终端。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或者,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033495.4A 2021-09-03 2021-09-03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7676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3495.4A CN115767661A (zh) 2021-09-03 2021-09-03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116669 WO2023030477A1 (zh) 2021-09-03 2022-09-02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33495.4A CN115767661A (zh) 2021-09-03 2021-09-03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7661A true CN115767661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2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33495.4A Pending CN115767661A (zh) 2021-09-03 2021-09-03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7661A (zh)
WO (1) WO202303047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2201B (zh) * 2011-05-27 2017-03-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融合网络环境下的通信方法
CN106790732B (zh) * 2015-11-24 2020-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网络标识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172120B (zh) * 2017-03-27 2022-06-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处理节点及网络节点
CN108259453B (zh) * 2017-05-31 2020-03-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0477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9535B2 (en) Handover method in mobile network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078582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10660008B2 (e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947776B1 (en) Data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366401B (zh) 基站以及可在两基站间切换的通信装置
US11026274B2 (en) Sessio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device
CN104580343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终端
WO2019233275A1 (zh) 一种窄带物联网中eUICC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23008014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TW202033016A (zh) 通訊設備和連接恢復方法
US20200204986A1 (en) Uplink Data Compre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P5898121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セッサ、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3329352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30004839A1 (en) Model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7095977B2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5767661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接入网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124047A1 (en) Media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19214625A1 (zh) Ue能力信息的上报、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对应装置
CN11095864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317329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WO2022153750A1 (ja) 基地局、ユーザ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方法
WO2023141816A1 (en) Ecentral unit, distributed unit,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data unit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US20220167219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321318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3023936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