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2379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2379A
CN115762379A CN202211088656.4A CN202211088656A CN115762379A CN 115762379 A CN115762379 A CN 115762379A CN 202211088656 A CN202211088656 A CN 202211088656A CN 115762379 A CN115762379 A CN 115762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rocessing
displayed
processing components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86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立
陈金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86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2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2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2379A/zh
Priority to US18/233,776 priority patent/US20240078068A1/en
Priority to DE102023122735.1A priority patent/DE102023122735A1/de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1Resolution modifying circuits, e.g. variable screen forma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with two or more screen areas displaying information with different brightness or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2Overlay of images, i.e. displayed pixel being the result of switching between the corresponding input pix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其中,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电子设备,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设备集成有与显示处理相关的处理部件,该处理部件不能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一般会额外配备独立的处理部件来负责电子设备的全部显示处理。
但是,这会导致电子设备未利用其集成的处理部件,造成电子设备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所述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输出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所述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其中,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至少基于所述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响应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进入使用模式,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响应于电子设备与第一显示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其中,至少基于所述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所述分屏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分屏信息和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分屏信息、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得来自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控制器反馈的各分屏区域的显示标识信息,基于所述显示标识信息调整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待显示内容的显示分辨率;
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后,配置所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关系,以至少实现所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数据交互。
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和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未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显示配置信息和所述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还包括:
响应于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处理部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第二处理部件针对目标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处理任务转移给所述第一处理部件,所述第一处理部件与所述第二处理部件的类型不同。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输出模块,用于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控制器、中央处理器和至少两个处理部件;
所述显示控制器,用于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将所述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
所述处理部件,用于对所述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显示控制器;
所述显示控制器,还用于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在本申请中,通过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实现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减少对电子设备的资源的浪费,增强图像输出质量和效率,避免时延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分屏区域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4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并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01、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处理部件至少具备显示处理功能。处理部件的类型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制,例如,处理部件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dGPU(独立的显卡)、iGPU(集成在CPU中的集成显卡)、VPU(Vector Processing Unit)、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或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
本实施例中,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可以对应目标模式,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在不同的目标模式下,处理部件对应的控制参数不同。在对应的目标模式下,处理部件基于对应的控制参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对应处理。
其中,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电子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不属于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可以被电子设备使用。例如,属于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iGPU或电子设备中内置的dGPU;不属于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电子设备的外置或外接dGPU,外置或外接dGPU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接口接入电子设备,以供电子设备使用。
本实施例中,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在显示输出区域不唯一的情况下,显示输出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可以都属于电子设备。当然,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也可以部分显示输出区域属于电子设备,另一部分显示输出区域不属于电子设备。例如,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包括: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具有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和电子设备的外接显示屏具有的第二显示输出区域。
步骤S102、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
对应显示输出区域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步骤可以包括:将处理结果输出值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
对应显示输出区域不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步骤可以包括:将对每个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得到的处理结果输出至对应的显示输出区域。例如,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包括:上述第一显示输出区域和上述第二显示输出区域,对应地,将对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第一显示输出区域,将对第二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二处理结果输出至第二显示输出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实现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减少对电子设备的资源的浪费,增强图像输出质量和效率,避免时延等。
作为本申请另一可选实施例,参照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是对上述实施例1描述的控制方法的细化方案,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201、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
当然,电子设备也可以响应于触发事件,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触发事件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在用户基于显示屏的显示控制器提供的osd菜单进行显示屏的显示输出区域分屏时生成,或者通过设置于电子设备的物理按键触发模式切换时生成。
对应电子设备响应于触发事件,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的实施方式,可以由电子设备的显示控制器或中央处理器或其他处理器确定每个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相应地,可以由中央处理器将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发送给对应的处理部件,由对应的处理部件对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可以都属于电子设备。例如,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可以为:将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具有的显示输出区域划分得到的至少两个分屏区域。
当然,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也可以部分显示输出区域属于电子设备,另一部分显示输出区域不属于电子设备。例如,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包括: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具有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和电子设备的外接显示屏具有的第二显示输出区域;或者,电子设备中显示屏具有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和电子设备对应的投屏设备的投屏区域;或者,电子设备本身装配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对应地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处理部件与显示输出区域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制。例如,处理部件与显示输出区域为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个处理部件分别对应一个显示输出区域,每个处理部件对应的显示输出区域各不相同;或,处理部件与显示输出区域为一对多对应关系,即,每个处理部件可以对应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均由对应的一个处理部件进行处理;或,处理部件与显示输出区域为多对一对应关系,即,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应一个显示输出区域,该一个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由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共同进行处理。
具体地,基于处理部件与显示输出区域的对应关系,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每一处理部件对应一驱动,处理部件可以利用驱动与显示屏的显示控制器(如,scalar芯片)进行沟通,驱动将处理结果给到显示控制器,以使得显示控制器对处理结果进行解码,由显示驱动驱动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显示电路显示解码后的内容。
其中,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可以但不局限于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S2011、响应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至少基于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其中,分屏模式可以为按照设定分屏比例进行分屏的模式,相应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可以为按照设定分屏比例对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进行划分得到的。例如,如图3中(a)部分所示,按照3:1的比例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第一分屏区域和第二分屏区域;或,如图3中(b)部分所示,按照1:1的比例将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划分为第一分屏区域和第二分屏区域。
分屏模式也可以为画中画分屏模式,相应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一个或多个分屏区域以小窗口的方式悬浮在另外的分屏区域上。例如,如图3中(c)部分所示,第二分屏区域以小窗口的方式悬浮在第一分屏区域上。
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可以不同,相应地,与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可以对对应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待显示内容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进行设置。例如,在如下使用场景下设置每个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
使用场景一:
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包括独立显卡和集成在CPU中的集成显卡,在电子设备使用独立显卡进行与第一显示任务(如,对第一对象的渲染设计任务)相关的显示处理过程中,用户需要利用集成在CPU中的集成显卡进行与第二显示任务(如,对第二对象的渲染设计任务)相关的显示处理,对第一对象的渲染设计任务需要的处理能力资源高于对第二对象的渲染设计任务需要的处理能力资源。
在使用场景一中,与独立显卡对应的第一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为对第一对象的渲染设计任务相关的待显示内容,与集成在CPU中的集成显卡对应的第二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为对第二对象的渲染设计任务相关的待显示内容。
使用场景二:
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包括独立显卡和集成在CPU中的集成显卡,在电子设备使用独立显卡对第一对象进行渲染设计时,用户需要利用集成在CPU中的集成显卡进行不同于渲染设计的显示工作关联的显示输出处理。
在使用场景二中,与独立显卡对应的第一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为对第一对象进行渲染设计的待显示内容,与集成在CPU中的集成显卡对应的第二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为不同于渲染设计的的待显示内容(如,与渲染设计相关的要点、设计模板等内容)。
本步骤中,确定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至少可以获得以下至少一种:显示屏的分屏信息、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其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包含至少两个分屏区域。
至少基于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S20111、基于所述分屏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显示屏的分屏信息至少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包含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例如,显示屏的分屏信息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至少两个分屏区域的个数、大小比例关系和用户设定的分屏区域的属性中至少一种。用户设定的分屏区域的属性可以表征分屏区域为主屏区域或副屏区域。
具体地,基于所述分屏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至少一种:
基于至少两个分屏区域的个数,确定至少两个处理部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个数与至少两个分屏区域的个数一致,每个分屏区域各自对应一个处理部件;
基于至少两个分屏区域的大小比例关系,确定每个分屏区域的大小,基于分屏区域的大小,确定分屏区域的处理部件。
基于用户设定的分屏区域的属性,确定与属性对应的类型的处理部件作为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分屏区域的属性与处理部件的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设定。
其中,用户可以基于osd菜单将显示屏的显示输出区域分屏为至少两个分屏区域,并设定每个分屏区域的属性,例如,若分屏为两个分屏区域,设定两个分屏区域的属性分别为主屏和副屏,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包括:dGPU和iGPU,显示控制器(如,scalar芯片)可以在确定外置接口(Type-c in)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确定主屏区域对应dGPU,副屏区域对应iGPU。
在确定主屏区域对应dGPU,副屏区域对应iGPU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dGPU对主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iGPU对副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dGPU和iGPU分别利用驱动将处理结果给到scalar芯片,scalar芯片对处理结果进行解码,由显示驱动驱动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显示电路(如,4k panel)显示解码后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为其中一种示例,其并不作为对处理部件的交互过程的限制,且图4中DP、eDP、PCIE 8X、HDMI等传输协议也仅为其中一种传输协议,其并不作为对传输协议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副屏区域对应iGPU,iGPU独立用于副屏区域,主屏区域对应dGPU,dGPU独立用于主屏区域,电子设备中除iGPU和dGPU之外的其它部件(如,memory、SSD\HDD及speaker、mic、camera等外置部件)可以被主屏区域和副屏区域共同使用。
在基于显示屏的分屏信息可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包含至少两个分屏区域的基础上,可以基于分屏信息确定分屏区域与处理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分屏区域与处理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分屏区域与处理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
处理部件与分屏区域为一一对应关系,即,每个处理部件分别对应一个分屏区域,每个处理部件对应的分屏区域各不相同;
或,处理部件与分屏区域为多对一对应关系,即,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应一个分屏区域,该一个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由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共同进行处理。例如,若显示屏包含第一分屏区域和第二分屏区域,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共同对第一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且,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共同对第二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S20112、基于分屏信息和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对应分屏信息包含至少两个分屏区域的大小比例关系的实施方式,本步骤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
S201121、基于大小比例关系,确定每个分屏区域的大小;
S201122、基于各个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对各个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进行高低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高低排序可以包括从高到低排序或从低到高排序。
S201123、基于分屏区域越大所需处理部件处理能力越高的条件、每个分屏区域的大小和上述排序结果,确定每个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
例如,若至少两个分屏区域包括:第一分屏区域和第二分屏区域,第一分屏区域和第二分屏区域的大小比例关系为3:1,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包括:dGPU和iGPU,dGPU的处理能力高于iGPU的处理能力,确定第一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为dGPU,第二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为iGPU。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1121-S201123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20112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S20113、基于分屏信息、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对应分屏信息包含至少两个分屏区域的大小比例关系的实施方式,本步骤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
S201131、基于大小比例关系,确定每个分屏区域的大小;
S201132、基于各个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对各个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进行高低排序,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高低排序可以包括从高到低排序或从低到高排序。
S201133、对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比较,确定表征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重要程度排序的第二排序结果。
S201134、基于分屏区域越大且待显示内容重要程度越高所需处理部件处理能力越高的条件、每个分屏区域的大小、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确定每个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
例如,若至少两个分屏区域包括:第一分屏区域和第二分屏区域,第一分屏区域和第二分屏区域的大小比例关系为3:1,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包括:dGPU和iGPU,dGPU的处理能力高于iGPU的处理能力,第一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重要程度高于第二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重要程度,确定第一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为dGPU,第二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为iGPU。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1131-S201134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20113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当然,本申请中并不局限于基于显示屏的分屏信息、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至少一种确定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还可以基于如下至少一种确定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显示屏的屏幕配置信息、显示屏的显示控制器反馈的分屏区域的显示标识信息、待显示内容对应的内容源信息、显示方向、处理部件的类型和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11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S2014、获得来自显示屏的显示控制器反馈的各分屏区域的显示标识信息,基于显示标识信息调整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待显示内容的显示分辨率;
本实施例中,分屏区域的显示标识信息可以用于识别分屏区域的显示属性。对应显示控制器为scalar芯片的实施方式,分屏区域的显示标识信息可以为但不局限于:EDID(Extended display identification data,扩展显示器识别数据)。
具体地,基于显示标识信息,可以识别分屏区域的显示属性,基于分屏区域的显示属性调整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待显示内容的显示分辨率。分屏区域的显示属性可以包含但不局限于:分屏区域的显示分辨率。
S2015、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后,配置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关系,以至少实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用户输入配置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可以自动配置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关系。
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数据交互,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文件数据交互;
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指令数据交互;
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显示参数同步交互。
S2012、响应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进入使用模式,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S20121、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步骤中,第一显示配置信息为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相关的显示配置信息。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尺寸、分辨率和类型中至少一种。
具体地,可以至少基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尺寸、分辨率和类型中至少一种,确定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控制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例如,若第一显示屏的尺寸为22英寸,分辨率为1680×1050,第二显示屏的尺寸为19英寸,分辨率为1440×900,确定第一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为具有更高处理能力的dGPU,确定第二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为处理能力相对较低的iGPU,其中,dGPU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中内置的dGPU,或,电子设备的外置dGPU。
S20122、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和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和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可以实现处理部件与显示屏之间更加适配,有效利用处理部件。
本步骤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
S202121、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可以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配置的高低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
高低排序可以包括从高到低排序或从低到高排序。
S202122、基于各个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对各个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进行高低排序,得到第四排序结果。
高低排序可以包括从高到低排序或从低到高排序。
S202123、基于显示屏显示配置越高所需处理部件处理能力越高的条件、第三排序结果和第四排序结果,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
例如,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显示屏的显示配置高于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配置,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包括:dGPU和iGPU,dGPU的处理能力高于iGPU的处理能力,确定第一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为dGPU,第二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为iGPU。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2121-S202123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20212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S20123、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步骤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
S201231、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可以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配置的高低排序,得到第三排序结果。
高低排序可以包括从高到低排序或从低到高排序。
S201232、基于各个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对各个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进行高低排序,得到第四排序结果。
高低排序可以包括从高到低排序或从低到高排序。
S201233、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比较,确定表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的重要程度排序的第五排序结果。
S201234、基于显示屏配置越高且待显示内容重要程度越高所需处理部件处理能力越高的条件、第三排序结果、第四排序结果和第五排序结果,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
例如,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显示屏的显示配置高于第二显示屏的显示配置,第一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的重要程度高于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的重要程度,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包括:dGPU和iGPU,dGPU的处理能力高于iGPU的处理能力,确定第一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为dGPU,第二显示屏对应的处理部件为iGPU。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1231-S201234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20123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同样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进行设置,使用场景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使用场景一和二。
S2013、响应于电子设备与第一显示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至少基于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步骤中,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或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显示屏的尺寸、分辨率和类型。
其中,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例如,在电子设备具有一个显示屏,第一显示设备具有一个显示屏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第一dGPU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控制电子设备中的第二dGPU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或者,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dGPU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控制电子设备中的iGPU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
至少基于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S20131、在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第一显示设备。
在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对应的处理部件。
若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对应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第一显示设备对应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S20132、在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和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第一显示设备。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对应的处理部件。
若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对应的处理部件为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显示设备对应的处理部件为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和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和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当然,在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并不局限于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对应的处理部件,也可以基于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和待显示内容的显示质量要求中至少一种和第二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对应的处理部件。
S20133、在第一显示设备未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和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在第一显示设备未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和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从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为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分配对应的处理部件,以满足充分利用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的要求。
在确定出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的情况下,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其中,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可以但不局限于基于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
当然,基于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基于待显示内容的类型和显示参数、待显示内容之间关联关系、待显示内容对应的内容源和显示方向中至少一种及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S2014、响应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投屏模式,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投屏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显示屏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和电子设备对应的投屏设备的投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本步骤中,显示屏的第一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和投屏设备的投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一致。
投屏设备的投屏信息至少可以但不局限于:用于确定电子设备对应的投屏设备的个数。
具体地,可以基于投屏设备的个数,确定至少两个处理部件,每个投屏设备各自对应一个处理部件且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对应一个处理部件;或者,多个投屏设备对应一个处理部件且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对应一个处理部件。
步骤S202、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实现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减少对电子设备的资源的浪费,增强图像输出质量和效率,避免时延等。
作为本申请另一可选实施例,参照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3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是对上述实施例1描述的控制方法的细化方案,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301、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输出至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其中,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电子设备。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可以从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选择处理部件对应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从开机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当然,电子设备也可以从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
从开机或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的情况下,处于开启状态的处理部件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若开机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均处于开启状态,从开机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时,可以将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其中一个处理部件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由剩余处于开启状态的处理部件对应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或,从开机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时,保持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均为开启状态,由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应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可以采用并行或串行方式对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若第一目标模式下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均处于开启状态,从第一目标模式进入第二目标模式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其中一个处理部件可以从开启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由剩余处于开启状态的处理部件对应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
步骤S302、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所述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实现充分利用电子设备的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减少对电子设备的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中的步骤S101并不局限于包括上述步骤S201或上述步骤S301,步骤S101也可以包括上述步骤S201和上述步骤S301。
作为本申请另一可选实施例,参照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4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主要是对上述实施例1描述的控制方法的扩展方案,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401、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步骤S402、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
步骤S401-S402的详细过程可以参见实施例1中步骤S101-S102的相关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03、响应于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处理部件,将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第二处理部件针对目标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处理任务转移给第一处理部件,第一处理部件与第二处理部件的类型不同。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提供外置接口,可以由显示控制器确定外置接口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确定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处理部件,将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对应目标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处理部件切换为第一处理部件,第一处理部件与第二处理部件的类型不同。例如,如图7中(a)部分所示,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分屏为主屏区域和副屏区域,主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为电子设备内置的dGPU,副屏区域对应的第二处理部件为iGPU,iGPU对副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机械能处理,内置dGPU对主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如图7中(b)部分所示,若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处理部件即外置dGPU,将iGPU针对副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处理任务转移给外置dGPU,外置dGPU和iGPU分别利用驱动将处理结果给到scalar芯片,scalar芯片对处理结果进行解码,由显示驱动驱动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显示电路(如,4k panel)显示解码后的内容。
接下来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进行介绍,下文介绍的控制装置与上文介绍的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输出模块。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输出模块,用于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控制模块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输出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输出至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其中,控制模块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至少基于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响应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进入使用模式,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响应于电子设备与第一显示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至少基于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其中,控制模块至少基于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分屏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分屏信息和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分屏信息、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控制模块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得来自显示屏的显示控制器反馈的各分屏区域的显示标识信息,基于显示标识信息调整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待显示内容的显示分辨率;
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后,配置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关系,以至少实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数据交互。
其中,控制模块至少基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和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确定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其中,控制模块至少基于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和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第一显示设备;
在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和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第一显示设备;
在第一显示设备未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二显示配置信息和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
响应于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处理部件,将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第二处理部件针对目标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处理任务转移给第一处理部件,第一处理部件与第二处理部件的类型不同。
与上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实施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应用该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实施例。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100、中央处理器200和至少两个处理部件300。
显示控制器100,用于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确定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300;
中央处理器200,用于将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发送给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300。
处理部件300,用于对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显示控制器100。
显示控制器100,还用于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处理部件300属于或不属于电子设备,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输出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二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以利用对应驱动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所述唯一的显示输出区域,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具有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的第一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至少两个显示输出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响应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至少基于所述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响应于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进入使用模式,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响应于电子设备与第一显示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所述显示屏的分屏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中对应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所述分屏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分屏信息和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分屏信息、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各分屏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确定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获得来自所述显示屏的显示控制器反馈的各分屏区域的显示标识信息,基于所述显示标识信息调整各分屏区域对应的待显示内容的显示分辨率;
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进入分屏模式后,配置所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关系,以至少实现所述至少两个分屏区域之间的数据交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配置信息和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基于所述第一显示配置信息、所述处理部件的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确定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各自对应的处理部件,以利用各处理部件对对应显示屏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显示配置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第一显示设备配置的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第一显示设备;
在所述第一显示设备未配置有处理部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二显示配置信息和所述处理部件的处理能力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剩余处理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一显示设备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电子设备接入第一处理部件,将所述至少两个处理部件中的第二处理部件针对目标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的处理任务转移给所述第一处理部件,所述第一处理部件与所述第二处理部件的类型不同。
9.一种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处理部件对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所述处理部件包括至少两个;
输出模块,用于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控制器、中央处理器和至少两个处理部件;
所述显示控制器,用于响应于电子设备进入目标模式,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将所述显示输出区域的待显示内容发送给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对应的处理部件;
所述处理部件,用于对所述待显示内容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传输给所述显示控制器;
所述显示控制器,还用于将处理结果对应输出至所述显示输出区域;
其中,所述处理部件属于或不属于所述电子设备,所述显示输出区域唯一或不唯一。
CN202211088656.4A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762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656.4A CN115762379A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8/233,776 US20240078068A1 (en) 2022-09-07 2023-08-14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23122735.1A DE102023122735A1 (de) 2022-09-07 2023-08-24 Steuerungsverfahren, vorrichtung und elektronische einrichtu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656.4A CN115762379A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2379A true CN115762379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9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8656.4A Pending CN115762379A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78068A1 (zh)
CN (1) CN115762379A (zh)
DE (1) DE102023122735A1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78068A1 (en) 2024-03-07
DE102023122735A1 (de) 2024-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156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刷新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JP5317161B2 (ja) オン・スクリーン・ディスプレイ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9870754B2 (en)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6201413B (zh) 一屏多窗口显示的触控分配方法、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US966524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plying a new skin to a display environment
US20160027402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628569A (zh) 一种双系统实时显示运行方法及设备和双系统一体机
KR20110064334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설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2203130B (zh) 一种车载信息娱乐终端及其多屏交互显示方法、汽车
CN113835656A (zh) 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30774A (zh) 打印方法、装置、打印机及存储介质
US1026834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190179474A1 (en) Control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3259603B (zh) 一种视频多功能一体化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10906B (zh)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35657A (zh) 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780348B (zh) 图像传输装置、图像传输系统、和控制图像传输装置的方法
CN115762379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125367A (zh) 用于处理视频会议画面的显示的方法、装置和相关产品
CN111782100A (zh) 背景图片的预览实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334309B2 (en) Image displa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1733955B2 (en) Split-screen display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US20220075630A1 (en)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220012074A1 (en) Program and device for screen sharing
US202203505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reen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