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8747A -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8747A
CN115758747A CN202211465933.9A CN202211465933A CN115758747A CN 115758747 A CN115758747 A CN 115758747A CN 202211465933 A CN202211465933 A CN 202211465933A CN 115758747 A CN115758747 A CN 1157587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cal
entity
digital
management
digital tw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659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田
刘玉玺
欧阳红
程思远
石文娟
高士杰
张小武
朱平飞
熊根鑫
张建虎
刘俊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ina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659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87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8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87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涉及电力领域,采用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模拟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事件,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接收统一管控系统返回的指令,并向物理系统发送指令的方法,通过数字孪生引擎构建了与物理系统中物理实体一一对应的数字实体,实现与物理系统的双向互动,状态同步,实现了对于用电侧设备的统一管理,从而降低了对用电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电侧系统不仅涉及电网,也涉及客户资产和电力市场经销商资产,存在种类繁多的运行监控和控制设备。用电侧设备需要与电力经销、电力调度等系统进行信息交换,以完成需求响应、有序用电、智慧用能业务。
在现有技术中,开发人员通过将调研得到的用电侧设备的属性和参数表达成数据表的字段或软件对象的成员,基于数据表或软件对象开发电力自动化系统。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用电侧信息系统建设,存在开发成本和运行成本较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从而达到对用电侧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降低用电侧设备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字孪生引擎,包括: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数字实体管理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
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用于根据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将物理实体转化为数字实体;
数字实体管理系统,用于对数字实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管理;
运行管理系统,用于支撑数字实体的运行。
可选地,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包括:要素库、要素生成模块、孪生模板库、孪生模板生成模块和数字实体生成模块;
要素库为预先生成的属性和功能的集合,用于提供与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相同的属性和功能;
要素生成模块,用于生成要素库中新的功能或属性;
孪生模板库为预先生成的模板的集合,用于提供将物理实体转化为数字实体的孪生模板;
孪生模板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新的孪生模板;
数字实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要素库中与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相同的属性和功能以及孪生模板,将物理实体转化为数字实体。
可选地,数字实体管理系统包括:标识管理模块、参数管理模块、状态管理模块、服务管理模块、事件管理模块、关系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时钟管理模块和触发器管理模块。
可选地,运行管理系统包括:引擎运行管理模块、档案管理模块和历史数据管理模块。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物理系统,包括:物理系统、信息系统、通讯系统、业务接口和统一管控系统;
物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的物理实体,用于通过物理实体的控制器实现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
信息系统,用于生成与管理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用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消息,接收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向统一管控系统发送消息,或向物理系统发送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
通讯系统,用于实现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通讯;
业务接口,用于提供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的通道;
统一管控系统,用于实现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和业务实现。
可选地,信息系统包括:数字孪生引擎、北向消息处理系统和南向消息处理系统;
数字孪生引擎,用于生成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并进行管理,用于解析物理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或数据订阅;
北向的消息处理系统,用于处理物理系统向信息系统发送的消息;
南向的消息处理系统,用于处理信息系统向物理系统发送的消息。
可选地,通讯系统包括:通讯网关、通讯前置机和安全隔离网关;
通讯网关,用于使物理系统和通讯前置机进行消息的交换;
通讯前置机,用于与物理系统保持长连接,接收来自物理实体上传的消息或向物理实体下发指令;
安全隔离网关,用于验证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交换的消息。
可选地,统一管控系统包括:业务运行系统和管理系统;
业务运行系统,用于执行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检测及控制;
管理系统,用于对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或下发指令给信息系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管理的方法,包括:
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
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模拟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
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事件;
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接收统一管控系统返回的指令,并向物理系统发送指令。
可选地,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前,还包括:数字孪生引擎根据物理系统中的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生成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计算机设备实现设备管理的方法。
因此,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采用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模拟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事件,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接收统一管控系统返回的指令,并向物理系统发送指令的方法,通过数字孪生引擎构建了与物理系统中物理实体一一对应的数字实体,实现与物理系统的双向互动,状态同步,实现了对于用电侧设备的统一管理,从而降低了对用电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数字孪生引擎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信息物理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发现,由于用电侧设备种类繁多,标准不一,难以统一管理,针对不同设备需要开发不同系统进行管理,当一些新型号的设备进入电力系统时,会带来新的信息化系统,且在设备升级换代和更新的过程中,相关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也应升级改造,这不但导致电网公司大量的成本支出,而且影响了新型感知设备推广应用的速度,甚至对电力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形成阻碍,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字孪生引擎和一种信息物理系统,对用电侧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设备管理的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计算机设备实现设备管理的方法。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字孪生引擎100,包括: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110、数字实体管理系统120和运行管理系统130。
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110:用于根据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将物理实体转化为数字实体。
物理实体为用电侧设备。
物理实体的属性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实体的标识、参数和状态。物理实体的功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实体的服务、时间、关系、任务、时钟和触发器。
数字实体为物理实体在信息化上的映射,是一种虚拟实体。数字实体可以与物理实体一一对应,实现协同变化。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110包括:要素库111、要素生成模块112、孪生模板库113、孪生模板生成模块114和数字实体生成模块115。
要素库111:用于提供与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相同的属性和功能。
要素库为预先生成的属性和功能的集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要素库进行不同的设定。
要素生成模块112:用于生成要素库中新的功能或属性。
孪生模板库113:用于提供将物理实体转化为数字实体的孪生模板。
孪生模板库为预先生成的模板的集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孪生模板库进行不同的设定。
孪生模板生成模块114:用于生成新的孪生模板。
数字实体生成模块115:用于根据要素库中与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相同的属性和功能以及孪生模板,将物理实体转化为数字实体。
数字实体管理系统120:用于对数字实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管理。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实体管理系统120包括:标识管理模块121、参数管理模块122、状态管理模块123、服务管理模块124、事件管理模块125、关系管理模块126、任务管理模块127、时钟管理模块128和触发器管理模块129。其中,标识管理模块、参数管理模块、状态管理模块对应数字实体的属性的管理。
运行管理系统130:用于支撑数字实体的运行。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运行管理系统130包括:引擎运行管理模块131、档案管理模块132和历史数据管理模块133。
引擎运行管理模块131:用于管理数字孪生引擎的运行。
档案管理模块132:用于管理数字孪生引擎运行时产生的档案。
历史数据管理模块133:用于管理数字孪生引擎业务交互时产生的历史数据。
请参阅图2,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S201: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
物理系统为多种标准不一的用电侧设备组成的用电侧系统。
设备编码指示物理系统中的物理实体。
事件代码指示物理实体要完成的业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物理系统向数字孪生引擎发送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即完成一次业务请求。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前,先根据物理系统中的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生成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采用数字孪生的方式生成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物理实体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当物理系统中新增物理实体时,数字孪生引擎根据物理系统中的新增的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生成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在数字孪生引擎中增加与新增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无需开发新的系统,即可实现对新增设备的管理。
S202: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模拟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
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为:设备代码指示的物理系统中的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
模拟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为:使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的事件和设备编码指示的物理实体的事件同步。
S203: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事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的事件管理模块,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事件,以便使统一管控系统判断事件等级并确定处理方式。
S204: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接收统一管控系统返回的指令,并向物理系统发送指令。
指令包含需要执行指令的设备编码,以便使物理系统中需要执行指令的物理实体进行执行指令的操作。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向物理系统发送指令后,记录发送指令的操作。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物理系统接收到指令后,执行指令。
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通过数字孪生引擎构建了与物理系统中物理实体一一对应的数字实体,实现与物理系统的双向互动,状态同步,实现了对于用电侧设备的统一管理,从而降低了对用电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的成本。
第三实施例以实现的业务为异常报告为例,设定状态异常的设备为第一物理实体,设定第一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等级需要断电处理。
请参阅图3,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具体步骤如下:
S301: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
第一设备编码指示第一物理实体。
第一事件代码指示第一物理实体的异常状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前,物理系统检测到第一物理实体状态异常,向数字孪生引擎发送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通讯系统处理物理系统发送的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后,将物理系统发送的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发送给数字孪生引擎。通过通讯系统中的安全隔离网关对发送的消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才能继续发送消息,使得信息的交互更加安全。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为包含数字孪生引擎的系统)将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存储到信息存储模块中。
S302:数字孪生引擎中第一设备编码对应的第一数字实体模拟第一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
数字孪生引擎中第一设备编码对应的第一数字实体模拟第一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为:数字孪生引擎中第一设备编码对应的第一数字实体模拟第一物理实体的异常状态。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编码和第一事件代码的信息被信息系统中的北向消息处理系统识别后,进入数字孪生引擎中第一设备编码对应的第一数字实体的事件管理模块,使得第一数字实体的事件和第一物理实体的事件同步。通过设置北向和南向的分布式消息处理系统,可以分别对消息进行处理,增强了对于处理消息的能力,实现对于业务的高效响应。
S303:数字孪生引擎中第一设备编码对应的第一数字实体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事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中第一设备编码对应的第一数字实体的事件管理模块,通过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消息处理模块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事件,以便使统一管控系统判断事件等级并确定处理方式。
S304:数字孪生引擎中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接收统一管控系统返回的跳闸指令。
跳闸指令包含第二设备编码,第二设备编码指示物理系统中需要跳闸的物理实体,需要跳闸的物理实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物理实体。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跳闸指令通过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消息处理模块提交到信息系统中的任务队列中,并进行优先处理。
S305:数字孪生引擎向物理系统发送跳闸指令。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跳闸指令进入数字孪生引擎中第二设备编码指示的第二数字实体的服务管理模块,通过服务管理模块对第二数字实体对应的第二物理实体发送跳闸指令。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向物理系统发送跳闸指令后,把向物理系统发送跳闸指令的操作记录到历史数据中。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数字孪生引擎向物理系统发送跳闸指令后,通讯系统处理跳闸指令,并将跳闸指令发送到物理系统中,由物理系统执行跳闸指令。
在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数字孪生引擎通过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异常报告,实现将状态异常的物理实体的设备编码和指示异常状态的事件代码发送给统一管控系统,由统一管控系统判断事件等级并给出处理方法,再将统一管控系统的指令发送给物理系统,由物理系统执行,提高了对用电侧设备的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请参阅图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物理系统400,包括:物理系统410、信息系统420、通讯系统430、业务接口440和统一管控系统450。
物理系统410:包括至少一个的物理实体,用于通过物理实体的控制器实现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
信息系统420:用于生成与管理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用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消息,接收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向统一管控系统发送消息,或向物理系统发送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信息系统420包括:数字孪生引擎421、北向消息处理系统422、南向消息处理系统423、业务消息处理模块424和任务队列425。
数字孪生引擎421:用于生成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并进行管理,用于解析物理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或数据订阅。
数字孪生引擎421为第一实施例中的数字孪生引擎100。
北向消息处理系统422:用于处理物理系统向信息系统发送的消息。
北向为物理系统向信息系统发送消息的发送方向。
南向消息处理系统423:用于处理信息系统向物理系统发送的消息。
南向为信息系统向物理系统发送消息的发送方向。
业务消息处理模块424:用于处理业务消息。
任务队列425:用于保存业务指令。
通讯系统430:用于实现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通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通讯系统430包括:通讯网关431、通讯前置机432和安全隔离网关433。
通讯网关431:用于使物理系统和通讯前置机进行消息的交换。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通过对通讯网关进行不同的设计和适配,可以适应不同的通信协议,以实现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之间的消息交换。
通讯前置432:用于与物理系统保持长连接,接收来自物理实体上传的消息或向物理实体下发指令。
安全隔离网关433:用于验证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交换的消息。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安全隔离网关隔离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当交互的消息通过密码验证时,才将消息继续发送至信息系统或物理系统。
业务接口440:用于提供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的通道。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业务接口与信息系统中的数字孪生引擎进行业务交互。
统一管控系统450:用于实现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和业务实现。
业务可以为异常报告、状态管理、用电服务或电费测算,统一管控系统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实现其他业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统一管控系统450包括:业务运行系统451和管理系统452。
业务运行系统451:用于执行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检测及控制。
管理系统452:用于对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或用于下发指令给信息系统。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管理系统用于对信息系统中的数字孪生引擎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或用于下发指令给信息系统中的数字孪生引擎。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物理系统在实现设备管理的功能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一种信息物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物理系统与设备管理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3。
处理器501例如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er,NP)、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s,NPU)、数据处理单元(data processing unit,DPU)、微处理器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本申请方案的集成电路。例如,处理器501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PLD例如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502例如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又如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又如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但不限于此。可选地,存储器502独立存在,并通过内部连接504与处理器501相连接。或者,可选地存储器502和处理器501集成在一起。
网络接口5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接口503例如包括有线网络接口或者无线网络接口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有线网络接口例如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例如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网络接口例如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接口,蜂窝网络网络接口或其组合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01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如图5中所示的CPU0和CPU1。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500可选地包括多个处理器,如图5中所示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例如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又如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选地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500还包括内部连接504。处理器501、存储器502以及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3通过内部连接504连接。内部连接504包括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可选地,内部连接504是单板或总线。可选地,内部连接504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500还包括输入输出接口506。输入输出接口506连接到内部连接504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输出接口506用于与输入设备连接,接收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的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命令或数据。输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键盘、触摸屏、麦克风、鼠标或传感设备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输出接口506还用于与输出设备连接。输入输出接口506通过输出设备输出处理器501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产生的中间结果和/或最终结果。输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等。
可选地,处理器501通过读取存储器502中保存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或者,处理器501通过内部存储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处理器501通过读取存储器502中保存的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的情况下,存储器502中保存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程序代码510。
处理器501实现上述功能的更多细节请参考前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这里不再重复。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数字孪生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引擎包括: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数字实体管理系统和运行管理系统;
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用于根据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将所述物理实体转化为数字实体;
所述数字实体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数字实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管理;
所述运行管理系统,用于支撑所述数字实体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模型建模系统包括:要素库、要素生成模块、孪生模板库、孪生模板生成模块和数字实体生成模块;
所述要素库为预先生成的属性和功能的集合,用于提供与所述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相同的属性和功能;
所述要素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要素库中新的功能或属性;
所述孪生模板库为预先生成的模板的集合,用于提供将所述物理实体转化为所述数字实体的孪生模板;
所述孪生模板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新的所述孪生模板;
所述数字实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要素库中与所述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相同的属性和功能以及所述孪生模板,将所述物理实体转化为所述数字实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实体管理系统包括:标识管理模块、参数管理模块、状态管理模块、服务管理模块、事件管理模块、关系管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时钟管理模块和触发器管理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孪生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管理系统包括:引擎运行管理模块、档案管理模块和历史数据管理模块。
5.一种信息物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物理系统包括:物理系统、信息系统、通讯系统、业务接口和统一管控系统;
所述物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的物理实体,用于通过所述物理实体的控制器实现所述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
所述信息系统,用于生成与管理所述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用于接收所述物理系统发送的消息,接收所述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向所述统一管控系统发送消息,或向所述物理系统发送所述统一管控系统下发的指令;
所述通讯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物理系统和所述信息系统的通讯;
所述业务接口,用于提供所述物理系统和所述信息系统数据交换的通道;
所述统一管控系统,用于实现所述物理系统和所述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和业务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物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系统包括:数字孪生引擎、北向消息处理系统和南向消息处理系统;
所述数字孪生引擎,用于生成所述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并进行管理,用于解析所述物理系统发送的业务请求或数据订阅;
所述北向的消息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所述物理系统向所述信息系统发送的消息;
所述南向的消息处理系统,用于处理所述信息系统向所述物理系统发送的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物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系统包括:通讯网关、通讯前置机和安全隔离网关;
所述通讯网关,用于使所述物理系统和所述通讯前置机进行消息的交换;
所述通讯前置机,用于与所述物理系统保持长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物理实体上传的消息或向所述物理实体下发指令;
所述安全隔离网关,用于验证所述信息系统和所述物理系统交换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物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管控系统包括:业务运行系统和管理系统;
所述业务运行系统,用于执行所述物理系统和所述信息系统的运行检测及控制;
所述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或下发指令给所述信息系统。
9.一种设备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
所述数字孪生引擎中所述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模拟所述事件代码指示的事件;
所述数字孪生引擎中所述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向统一管控系统上报所述事件;
所述数字孪生引擎中所述设备编码对应的数字实体接收所述统一管控系统返回的指令,并向所述物理系统发送所述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孪生引擎接收物理系统发送的设备编码和事件代码前,还包括:
所述数字孪生引擎根据所述物理系统中的物理实体的属性和功能,生成所述物理实体对应的数字实体。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所述计算机设备实现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
CN202211465933.9A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Pending CN1157587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5933.9A CN115758747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65933.9A CN115758747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8747A true CN115758747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5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65933.9A Pending CN115758747A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87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hied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f cyber 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s
WO2016101638A1 (zh) 一种电力系统云仿真平台的运营管理方法
Stanovich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mart-grid cyber-physical systems testbed
CN114253793A (zh) 动态追踪控制
US11423358B2 (en) Electric power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US20110257956A1 (e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ower Environments
CN111159897B (zh) 基于系统建模应用的目标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556158A (zh) 物联网平台的接入方法、接入装置、接入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48238A1 (zh) 针对电能表软件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GB2513141A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with real-time data center air flow simulator
CN113515382A (zh) 云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程序产品
CN105278906A (zh) 可编程显示器
CN110134504A (zh) 一种基于有限状态机的操作系统需求层形式化建模方法及装置
Senington et al. A linked data approach for the connection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with production simulation models
CN113516331A (zh) 一种建筑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06980A (zh) 一种虚拟机的部署方法和装置
CN109507991B (zh) 一种双轴伺服控制平台调试系统及方法
CN109683917A (zh) 用于将应用部署于应用服务器的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11460244B (zh) 智能建筑bim模型的制作方法、系统、介质及制作设备
CN116662039B (zh) 基于共享内存的工业信息并行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8701033A (zh) 客户操作系统唤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US10922208B2 (en) Observer for simulation test and verification
CN115758747A (zh) 一种数字孪生引擎、信息物理系统和设备管理的方法
CN110286887A (zh) 能源检测软件的开发方法及装置
Wiesner et al. Soft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for developing and testing carbon‐aware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