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6657A -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6657A
CN115756657A CN202211513839.6A CN202211513839A CN115756657A CN 115756657 A CN115756657 A CN 115756657A CN 202211513839 A CN202211513839 A CN 202211513839A CN 115756657 A CN115756657 A CN 115756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loader
intelligent contract
creating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138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鑫
毛淑平
郭润文
彭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221151383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66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6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66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可以应用于金融科技领域。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Description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合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智能合约类加载器、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智能合约是一种无需中介、自我验证、自我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或程序。现在主流智能合约平台一般采用自研虚拟机外加指定编程语言的方式实现智能合约的编写和运行。例如以太坊ETH生态采用EVM虚拟机,该智能合约语言为solidity(一种融合了C/C++/Go语言风格的智能合约高级语言);例如facebook Libra采用MVM虚拟机,使用move语言(一种类似Rust的主打安全性的语言)作为智能合约的编程语言等等。这些指定的编程语言提高智能合约的开发者的技术门槛。
为了降低智能合约开发的技术门槛,提高智能合约项目的通用性,相关技术中,通过主流JAVA语言来编写合约,通过传统的JVM虚拟机构建合约运行环境。但由于传统的JVM虚拟机的类加载采用双亲委派机制,使得同一个类无法被多次加载到JVM中,例如,class1被合约A加载后,无法被合约B加载,大大限制了java智能合约的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的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智能合约加载器、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
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
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
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
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包括:
创建合约spring上下文并注入基础服务组件,其中所述基础服务组件包括数据存储组件、服务调用组件、消息通讯组件和缓存组件;
将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与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进行关联;
扫描合约上下文中所有合约代码包含的方法;
创建基于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合约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加载请求信息包括目标智能合约的身份信息和版本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智能合约库中拉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声明;以及
在验证所述合约声明后,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合约声明获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代码类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响应于智能合约的卸载请求,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线程资源;
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控制反转容器;以及
移除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对智能合约卸载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未被引用且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未被引用且合约代码的类实例未被引用后,执行智能合约卸载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已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返回已加载的合约对象。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所述智能合约类加载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
第二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
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创建模块包括:
第一创建子模块,用于创建合约spring上下文并注入基础服务组件,其中所述基础服务组件包括数据存储组件、服务调用组件、消息通讯组件和缓存组件;
关联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与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进行关联;
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合约上下文中所有合约代码包含的方法;
第二创建子模块,用于创建基于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合约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智能合约库中拉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声明;
第二获取子模块,在验证所述合约声明后,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合约声明获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代码类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智能合约卸载模块。
所述智能合约卸载模块包括:线程资源回收子模块、容器资源回收子模块和实例移除子模块。
线程资源回收子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线程资源;
容器资源回收子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控制反转容器;以及
实例移除子模块,用于移除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已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返回已加载的合约对象。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智能合约加载器是基于JVM虚拟机类加载器,突破双亲委派机制实现合约对象间相同的类的对象隔离,减少智能合约项目依赖使用容器和合约虚拟机来搭建合约运行环境。通过引入spring合约上下文,在合约上下文初始化时注入通用服务实现,满足合约安全及业务场景的需求。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公开实施例为JAVA合约运行提供一个使用简单、运行高效、安全的合约加载机制,开发人员使用流行的JAVA编程语言就可以编写智能合约,有利于降低智能合约开发的技术门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智能合约加载器、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的应用场景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合约加载器的系统架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合约动态卸载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中出现的术语进行解释:
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的概念最早于1994年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Nick Szabo提出并定义为“一套以数字形式指定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无需中介、自我验证、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或者程序。所谓合约,就是条文、合同一类的东西,里面记录了发生的条件与对应执行的条款,以支持确权等操作;所谓“智能”,就意味着自动化、可编程,确定、高效、安全地执行合约逻辑是智能合约的基本要求。
双亲委派机制:一个类加载器(ClassLoader)收到了类加载的请求时,它不会直接去加载指定的类,而是把这个请求委托给自己的父类加载器(ClassLoader)去加载。只有父类加载器(ClassLoader)无法加载这个类的时候,才会由当前这个类加载器(ClassLoader)来负责类的加载。
合约虚拟机:智能合约的运行需要在一个资源隔离的环境中,以保证所有的节点即使拥有不同的配置等环境,其运行结果也是统一的,这种隔离的运行环境就是虚拟机,负责为合约提供安全的沙盒执行环境。
合约加载器:负责监听外部的智能合约执行请求,在收到智能合约执行请求后,根据请求中的合约ID,从合约库中拉取并缓存该合约声明,验证合约声明后再根据合约声明的要求拉取对应的合约代码,完成对合约代码的验证后加载合约代码,并向其传入数据,启动合约代码的执行过程。
为了满足智能合约执行的确定性,需要在智能合约设计时采用确定性的算法和确定性的数据来源。当前,实现现智能合约运行环境的技术实现主要有三种:脚本方式、容器化方式、虚拟机方式。脚本方式最早在比特币系统中采用,是最传统的实现可编程逻辑的一种方式,但在功能完备性和编程可扩展性有所欠缺,缺少通常意义下的智能合约体系。容器化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不同于虚拟机的一种新型虚拟化技术,只需要将智能合约所需要的依赖程序打包即可独立运行,而不需要一个附加的虚拟操作系统环境。相对于堆栈执行代码的虚拟机方式更为独立和灵活、可调用的资源也更多。但也需要考虑更“重”的一些系统因素,对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提出了较多要求。使用这种方式的智能合约平台也较为少见,比如IBM的区块链项目Hyperledger Fabric。目前业界实现智能合约运行环境通常采用虚拟机方式,通过合约虚拟机为合约代码提供一个完全对底层透明的执行环境。主流智能合约平台采用的合约虚拟机有以太坊ETH生态的EVM虚拟机、facebook Libra的MVM虚拟机等等。
现有各大智能合约平台一般采用自研虚拟机外加指定编程语言来的方式实现智能合约的编写与运行,对参与智能合约项目研发的技术门槛较高,缺少对当前比较流行的JAVA编程语言的支持。考虑到自研虚拟机的高准入门槛,和当前业界通常采用Solidity来编写智能合约,未能吸纳更多的开发者加入。为了使智能合约应用更容易推广普及,提高优秀智能合约项目的通用性,需要考虑通过当前主流的JAVA语言来编写合约,并通过传统的JVM虚拟机构建一个使用简单、运行高效、安全的合约运行环境,从而降低开发准入门槛,吸纳更多的开发者形成智能合约开发生态。
然而传统的JAVA程序执行,是将依赖于JVM的语言(Java、Scala、Groovy等)程序经过一次JIT(just in time即时编译技术)编译之后,将程序代码编译为class字节码,然后通过在不同操作系统的JVM进行解释,转为为不同平台的机器码执行。传统JVM的类加载采用双亲委派模型,低层类加载器在收到类加载请求时,需要先委派给高层类加载器去完成,只有在高层类加载器无法完成该请求时,才会重新委派给低层类加载器。通过这一机制,确保了系统的核心类不会被篡改,恶意代码无法访问关键资源。但是这种双亲委派机制导致同一类无法被多次加载到JVM中,当合约A加载了class1后,合约B无法加载class1,进而导致智能合约加载失败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智能合约加载器、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的应用场景图。
如图1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应用场景100可以包括智能合约加载场景。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为智能合约加载器所在服务器,该服务器部署有JVM虚拟机,针对用户通过发起的业务请求,例如使用某智能合约进行加载,例如响应于用户利用终端设备101、102、103所发出的智能合约调用请求,该服务器加载相关的智能合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一般可以由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一般可以设置于服务器105中。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也可以由不同于服务器105且能够与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服务器105通信的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执行。相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也可以设置于不同于服务器105且能够与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服务器105通信的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确定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可用于区块链技术领域,也可用于金融技术领域,还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公开实施例确定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合约加载器的系统架构图。结合图2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合约加载流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针对当前基于JAVA合约缺少一种使用简单、运行高效、安全的合约加载机制,本公开实施例基于传统的JVM虚拟机类加载器和spring容器抽象的应用上下文方式构造出一种智能合约加载器,该加载器具备隔离性、动态性、安全性三大特征,用于满足智能合约运行环境需要解决智能合约状态的图灵完备和合约执行的沙箱隔离要求,确保智能合约的执行问题不会影响当前业务系统的运行。当监听到外部的智能合约执行请求后每个合约对应一个类加载器实例,例如当加载合约A时,创建合约A类加载器示例和合约A spring上下文;当加载合约B时,创建合约B类加载器示例和合约B spring上下文。
以下将基于图1描述的场景和图2的系统架构,通过图3~图6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包括操作S210~操作S250,该方法可以由服务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
在操作S210,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
一个示例中,智能合约加载器是智能合约运行环境的重要组成,负责监听外部的智能合约执行请求,当监听外部发起的智能合约加载请求后,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目标智能合约即待加载智能合约,该合约可能从未被加载,可能已经被加载。因此在操作S220之前,需要现在合约注册中心确认目标智能合约的当前状态。若智能合约已经加载,则能根据合约ID在合约注册中心找到对应的合约。
在操作S220,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已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返回已加载的合约对象。
一个示例中,当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则表征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当前未被加载,则根据加载请求信息在合约代码库中获取该目标智能合约执行的合约代码class文件。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已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则表征该目标智能合约已经加载,直接返回已加载的合约对象。具体过程可参加图4所示的操作S221和操作S222。
在操作S230,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
在操作S240,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
在操作S250,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
一个示例中,一个示例中,从合约仓库拉取合约代码class文件后,创建一个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加载该合约代码。并创建合约spring上下文,与新创建的合约类加载器实例进行关联,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具体可参见图5所示的操作S241~操作S244。并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从而完成智能合约动态加载的过程。实现在系统运行时,将合约代码动态加载到合约运行环境,实现不需要重启则可以实现合约新版本的发布和升级。通过JVM虚拟机类加载器和spring容器抽象的应用上下文方式实现智能合约间的相互隔离,即合约运行环境的合约对象相互隔离、独立运行,不同合约对象中的相同的类(或BEAN)都不会影响和冲突。个别合约运行异常不影响合约运行环境中的其他合约运行。从而满足智能合约状态的图灵完备和合约执行的沙箱隔离要求确保智能合约的执行问题不会影响当前业务系统的运行。
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智能合约加载器是基于JVM虚拟机类加载器,突破双亲委派机制实现合约对象间相同的类的对象隔离,减少智能合约项目依赖使用容器和合约虚拟机来搭建合约运行环境。通过引入spring合约上下文,在合约上下文初始化时注入通用服务实现,满足合约安全及业务场景的需求。本公开实施例为JAVA合约运行提供一个使用简单、运行高效、安全的合约加载机制,开发人员使用流行的JAVA编程语言就可以编写智能合约,有利于降低智能合约开发的技术门槛。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操作S220包括操作S221和操作S222。
在操作S221,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智能合约库中拉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声明
在操作S222,在验证所述合约声明后,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合约声明获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代码类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加载请求信息包括目标智能合约的身份信息和版本信息。
一个示例中,为了保证智能合约的安全性,需满足智能合约运营平台的开发规范和安全规范,在合约发布或调用的时候需要做加签、验签处理,例如可以对合约信息、方法名、参数等进行校验。加载请求信息包括目标智能合约的身份信息和版本信息,首先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智能合约库中拉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声明,身份信息即智能合约ID。在获取到目标合约的合约声明后,需要对该声明进行验证,验证智能合约声明后,再根据智能合约声明的要求拉取对应的智能合约执行体的可执行文件实体。在完成对智能合约执行体的验证后,加载合约执行体,并向其传入数据,启动智能合约代码的执行过程。
下面将结合图5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过程。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操作S240包括操作S241~操作S244。
在操作S241,创建合约spring上下文并注入基础服务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基础服务组件包括数据存储组件、服务调用组件、消息通讯组件和缓存组件。
在操作S242,将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与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进行关联。
在操作S243,扫描合约上下文中所有合约代码包含的方法。
在操作S244,创建基于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合约对象。
一个示例中,利用spring框架的应用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为该合约spring上下文注入数据存储、服务调用、消息通讯、缓存等服务组件。使得智能合约智能只能通过合约运行环境提供的基础服务组件访问系统资源。在将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与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进行关联,具体的,将该合约spring上下文的默认类加载器设置成根据目标智能合约新创建的合约类加载器实例,扫描合约上下文中所有合约代码包含的action方法,并创建基于该合约spring上下文的合约对象。通过引入spring合约上下文,在合约上下文初始化时,动态为合约对象注入数据存储、服务调用、消息通讯、缓存等通用服务实现,满足合约安全及业务场景的需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除了支持合约执行体动态加载,同时支持合约动态卸载,实现在系统运行时,将合约对象从合约运行环境动态卸载,而不需要重启系统。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合约动态卸载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包括操作S310~操作S330。
在操作S310,响应于智能合约的卸载请求,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线程资源。
在操作S320,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控制反转容器。
在操作S330,移除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
一个示例中,合约卸载需要满足合约的类加载器实例没有被引用、合约代码的类Class没有被引用、合约代码的类实例没有被引用等条件。在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后,执行合约卸载请求。动态卸载流程包括:合约运行环境合约执行服务接收到上游合约场景发起的合约卸载请求,该请求将触发合约卸载。合约执行服务根据合约id和版本检查该合约对象是否已被加载到合约注册中心。若合约对象已经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则关闭合约Spring上下文中的HTTP连接池或线程池等资源。关闭合约Spring上下文的IOC容器,移除实现合约隔离的保障机制。去除合约类加载器实例的引用,移除实现合约类隔离的保障机制。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为JAVA合约运行提供一个使用简单、运行高效、安全的合约加载机制;基于传统的JVM虚拟机类加载器,并突破双亲委派机制实现合约对象间相同的类的对象隔离,减少智能合约项目依赖使用容器和合约虚拟机来搭建合约运行环境;通过引入spring合约上下文动态为合约对象注入数据存储、服务调用、消息通讯、缓存等通用服务实现。保证了智能合约加载器具有隔离性、动态性和安全性三大特点。
基于上述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本公开还提供了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以下将结合图7对该加载器进行详细描述。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的结构框图。
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7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710、第二获取模块720、第一创建模块730、第二创建模块740和返回模块750。
第一获取模块710用于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710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10,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获取模块720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获取模块720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20,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创建模块730用于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创建模块730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30,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创建模块740用于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创建模块740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40,在此不再赘述。
返回模块750用于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在一实施例中,返回模块750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50,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创建模块740包括:第一创建子模块、关联子模块、扫描子模块和第二创建子模块。
第一创建子模块,用于创建合约spring上下文并注入基础服务组件,其中所述基础服务组件包括数据存储组件、服务调用组件、消息通讯组件和缓存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创建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41,在此不再赘述。
关联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与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进行关联。在一实施例中,关联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42,在此不再赘述。
扫描子模块,用于扫描合约上下文中所有合约代码包含的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扫描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43,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创建子模块,用于创建基于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合约对象。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创建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44,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220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和第二获取子模块。
第一获取子模块,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智能合约库中拉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声明。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获取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21,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获取子模块,在验证所述合约声明后,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合约声明获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代码类文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获取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222,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智能合约卸载模块。
所述智能合约卸载模块包括:线程资源回收子模块、容器资源回收子模块和实例移除子模块。
线程资源回收子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线程资源。在一实施例中,线程资源回收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310,在此不再赘述。
容器资源回收子模块用于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控制反转容器。在一实施例中,容器资源回收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320,在此不再赘述。
实例移除子模块用于移除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在一实施例中,实例移除子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前文描述的操作S330,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第二返回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已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返回已加载的合约对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710、第二获取模块720、第一创建模块730、第二创建模块740和返回模块750中的任意多个模块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或者,这些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获取模块710、第二获取模块720、第一创建模块730、第二创建模块740和返回模块75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第一获取模块710、第二获取模块720、第一创建模块730、第二创建模块740和返回模块75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9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9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9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9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9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9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903中,存储有电子设备9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901、ROM902以及RAM 903通过总线904彼此相连。处理器901通过执行ROM 902和/或RAM 9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所述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902和RAM 9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9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905,输入/输出(I/O)接口905也连接至总线904。电子设备9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9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9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9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9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909。通信部分9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9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905。可拆卸介质9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9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908。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902和/或RAM 903和/或ROM 902和RAM 9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时,该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系统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装置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在一种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依托于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等有形存储介质。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也可以在网络介质上以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分发,并通过通信部分909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911被安装。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网络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9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9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的程序代码,具体地,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诸如Java,C++,python,“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
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
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
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
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包括:
创建合约spring上下文并注入基础服务组件,其中所述基础服务组件包括数据存储组件、服务调用组件、消息通讯组件和缓存组件;
将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与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进行关联;
扫描合约上下文中所有合约代码包含的方法;
创建基于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合约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请求信息包括目标智能合约的身份信息和版本信息,所述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智能合约库中拉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声明;以及
在验证所述合约声明后,根据所述版本信息和所述合约声明获取所述目标智能合约的合约代码类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智能合约的卸载请求,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线程资源;
关闭所述合约spring上下文的控制反转容器;以及
移除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智能合约卸载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合约类加载器实例未被引用且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未被引用且合约代码的类实例未被引用后,执行智能合约卸载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已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返回已加载的合约对象。
7.一种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类加载器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智能合约加载请求,获取目标智能合约的加载请求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若确定所述目标智能合约未注册到合约注册中心,根据所述加载请求信息获取合约代码类文件;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合约类加载器实例并加载所述合约代码类文件;
第二创建模块,用于基于合约spring上下文创建合约对象;
返回模块,用于返回新创建的合约对象。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
CN202211513839.6A 2022-11-28 2022-11-28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Pending CN1157566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3839.6A CN115756657A (zh) 2022-11-28 2022-11-28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13839.6A CN115756657A (zh) 2022-11-28 2022-11-28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6657A true CN115756657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0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13839.6A Pending CN115756657A (zh) 2022-11-28 2022-11-28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665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3222B2 (en)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US8739147B2 (en) Class isolation to minimize memory usage in a device
US8875106B2 (en) Automated testing process
US10949216B2 (en) Support for third-party kernel modules on host operating systems
US9665465B1 (en)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application permissions
Pacheco Microservice Patterns and Best Practices: Explore patterns like CQRS and event sourcing to create scalable, maintainable, and testable microservices
CN104137076A (zh) 用于图形处理单元的应用的验证
JP2014521184A (ja) 信頼レベルのアクティブ化
US20110067007A1 (en) Automatic thread dumping
US11068243B2 (en) Application stack builder based on node features
US10902151B2 (en) Cognitive API policy manager
CN101118497A (zh) 一种类装载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218261A1 (en) Isolating processes using aspects
CN115756657A (zh) 基于java的智能合约加载器实现方法及智能合约加载器
CN112506781B (zh) 测试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116509A (zh) 程序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78451A (zh) 文件加载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78388A (zh) 程序开发方法和装置
LU500621B1 (en) Enhancing shadow stack enforcement after process creation
Madushan Cloud Native Applications with Ballerina: A guide for programmers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cloud native applications using Ballerina Swan Lake
CN113127051B (zh) 一种应用资源打包过程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460601B (zh) 依赖包安全性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8739187B2 (en) Legacy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within a bundle framework
CN114138245A (zh) 基于管道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hiaramida Reliability Issues among Android Components: Analysis, Testing and Solu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