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1439A -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 Google Patents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1439A
CN115751439A CN202211487431.6A CN202211487431A CN115751439A CN 115751439 A CN115751439 A CN 115751439A CN 202211487431 A CN202211487431 A CN 202211487431A CN 115751439 A CN115751439 A CN 115751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ir
air outlet
reversing
air 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743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嘉齐
沈钊
张俊强
杨良玉
张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48743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14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1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1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向风道结构,该换向风道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出风栅,进风口与出风栅之间形成风道,第二壳体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使出风栅相对于进风口转动,以改变风道出风方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暖风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壳体组件,第二壳体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使出风栅相对于进风口转动,以改变风道出风方向,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而且体积小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电暖器品种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电热毯、石英管电暖器、暖风机、空调、电油汀等,其中暖风机因其散热面积大、热效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暖风机由壳体、风机组件、发热体组件组成,风机组件位于发热体组件后面,风机组件提供动力,由电机、风叶等组成,电机一般安装在后壳或者下壳。
现有的暖风机其结构大多包括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外壳,并在外壳内设置发热体和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风从进风口进入外壳经过风机吹向发热体,然后从出风口导出,该类产品的外壳大多为盒子形状,为了方便内部部件的布局合理,其进风口和出风口往往没有设在同一直线上,其风阻较大,送风距离短,同时该类产品的出风方向只能通过转动外壳改变其水平送风方向,其出风口不能俯仰调节,适用范围小,而且暖风机体积有限,很难做到转换送风角度,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操作问题,如放置在地上只能吹到小腿无法温暖到膝盖,使用者往往只能通过将一侧垫高来实现改变角度的目的,然而在暖风机工作时,一旦倾斜角度过大则会触发倾倒开关,使机体启动保护装置,自动断电,零部件多,不便于装配。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解决以上提到的暖风机无法改变风向,零部件多,不便于装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暖风机无法改变风向,零部件多,不便于装配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换向风道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出风栅,进风口与出风栅之间形成风道,第二壳体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使出风栅相对于进风口转动,以改变风道出风方向。
进一步,进风口为弧形结构,出风栅为平面结构,出风栅相对于进风口转动,以使风道内的风量不变。
进一步,第二壳体组件上还设置有风叶和发热件,发热件设置在出风栅上,风叶转动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经过发热件从出风栅流出。
进一步,出风栅上设置有支撑筋,发热件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抵接在支撑筋,以使发热件定位在出风栅上。
进一步,出风栅上设置有卡扣,发热体上设置有卡接部,卡扣与卡接部卡接,以将发热体固定在出风栅上。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内,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第二壳体组件,以驱动第二壳体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
进一步,出风栅上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连接,旋转部内开设有容纳槽,驱动件置于容纳槽内。
进一步,容纳槽内设置有驱动部,驱动件的驱动端卡接在驱动部内,以使驱动件的驱动端驱动出风栅转动。
进一步,第一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三壳体架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进风口设置在第三壳体上。
进一步,第一壳体组件还包括第四壳体,第四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顶部,驱动件可拆卸设置在第四壳体上。
进一步,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出风栅架设在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之间。
进一步,第五壳体、第六壳体与出风栅卡接。
进一步,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远离出风栅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以相对于第三壳体转动。
进一步,风叶设置在第四壳体和第五壳体之间,风叶与出风栅平行设置。
一种暖风机,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
本发明的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出风栅,进风口与出风栅之间形成风道,第二壳体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使出风栅相对于进风口转动,以改变风道的出风方向,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而且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与摆放,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换向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换向风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出风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第二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第二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第一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驱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底座;11、支撑座;12、第一支撑臂;13、第二支撑臂;2、第一壳体组件;21、第一壳体;22、第二壳体;23、第三壳体;231、进风口;24、第四壳体;3、第二壳体组件;31、第五壳体;311、第一弧面;32、第六壳体;321、第二弧面;33、出风栅;331、支撑筋;332、卡扣;333、旋转部;3331、容纳槽;334、第一挡板;335、第二挡板;4、驱动件;5、驱动支架;51、固定部;52、第一连接部;53、第二连接部;54、放置部;6、风叶;7、风叶支架;8、发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1至附图10描述本发明的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现有的暖风机其结构大多包括一设有进风口231和出风口的外壳,并在外壳内设置发热体和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风从进风口231进入外壳经过风机吹向发热体,然后从出风口导出,该类产品的外壳大多为盒子形状,为了方便内部部件的布局合理,其进风口231和出风口往往没有设在同一直线上,其风阻较大,送风距离短,同时该类产品的出风方向只能通过转动外壳改变其水平送风方向,其出风口不能俯仰调节,适用范围小,而且暖风机体积有限,很难做到转换送风角度,使得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操作问题,如放置在地上只能吹到小腿无法温暖到膝盖,使用者往往只能通过将一侧垫高来实现改变角度的目的,然而在暖风机工作时,一旦倾斜角度过大则会触发倾倒开关,使机体启动保护装置,自动断电,零部件多,不便于装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解决以上提到的暖风机无法改变风向,零部件多,不便于装配的问题。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中的换向风道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组件2,第一壳体组件2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壳体组件3,第一壳体组件2上开设有进风口231,第二壳体组件3远离进风口231的一端设置有出风栅33,进风口231与出风栅33之间形成风道,第二壳体组件3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2转动,使出风栅33相对于进风口231转动,以改变风道出风方向。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组件2,第一壳体组件2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壳体组件3,第一壳体组件2上开设有进风口231,第二壳体组件3远离进风口231的一端设置有出风栅33,进风口231与出风栅33之间形成风道,第二壳体组件3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2转动,使出风栅33相对于进风口231转动,以改变风道出风方向,结构简单,便于装配,而且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与摆放,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进风口231为弧形结构,出风栅33为平面结构,出风栅33相对于进风口231转动,使风道内的风量不变,风道的出风方向改变。本实施例中,出风栅33相对于进风口231转动的过程中,出风栅33与进风口231只要不产生重合部分,无论出风栅33旋转至哪一个位置,风量由进风口231进入后,再由出风栅33出来,可以保证出风量不变,同时出风栅33可以旋转角度,以便于用户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行吹风,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在本实施例中,将进风口231设置成弧形面的进风口231,不仅可以提高进风量,而且可以便于出风栅33旋转的角度范围比较大,便于出风栅33向不同的方向吹风。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风栅33也可以设置成弧形面的结构,但是设置成弧形面的结构,在保证出风栅33与进风口231不重合的情况下,即保证风量不减小的情况下,将出风栅33设计成弧形面的结构,会使出风栅33相对于进风口231的旋转范围变小,不便于出风栅33向多个角度旋转送风,因此本实施例中将出风栅33设置成平面结构在保证相同出风量的情况下,旋转的角度范围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在其它实施例中,进风口231和出风栅33的形状也可以设至成其它结构,只要能满足相应的功能即可。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二壳体组件3上还设置有风叶6和发热件8,发热件8设置在出风栅33上,风叶6转动使空气从进风口231进入,经过发热件8从出风栅33流出。
具体地,出风栅33上设置有支撑筋331,发热件8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抵接在支撑筋331,以使发热件8定位在出风栅33上。出风栅33上设置有卡扣332,发热体上设置有卡接部,卡扣332与卡接部卡接,以将发热体固定在出风栅33上。本实施例中,支撑筋331设置在出风栅33的底部,在出风栅33的底部两侧设置有支撑筋331,卡扣332设置在出风栅33的侧部和顶部。在将发热件8安装到出风栅33上时,首先将发热件8的支撑部抵接在出风栅33的支撑筋331,使发热件8先定位在出风栅33上,然后将发热件8向出风栅33的方向按压,使发热件8边缘的卡接部卡接在出风栅33的卡扣332上,实现对发热件8和出风栅33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出风栅33与发热件8连接的稳定性,在出风栅33侧面的两侧和顶部均设置有卡扣332,具体卡扣332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四个或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它数量的卡扣332,只要能将发热件8稳定地固定在出风栅33上即可。本实施例中,发热件8为PTC发热体。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风栅33和发热件8的连接固定也可以是插接或者螺接的方式,只要能实现稳固连接即可。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壳体组件2包括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和第三壳体23,第三壳体23架设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进风口231设置在第三壳体23上,本实施例中,第三壳体23为弧形面结构,以便于增大风道内的进风量。第一壳体组件2还包括第四壳体24,第四壳体24设置在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和第三壳体23顶部,第一壳体21、第二壳体22、第三壳体23和第四壳体24之间围设成旋转腔室,第二壳体组件3转动设置在旋转腔室内。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壳体组件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座11、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间隔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用于对第一壳体组件2进行支撑。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换向风道结构的重量,同时也为了节约成本,将支撑座11的内部设置成空芯结构,将支撑座11的内部设置成空芯结构,还可以在支撑座11的内部安装控制板及电路元件,不仅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而且使得换向风道结构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或者拿取,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座11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的形状结构,只要够支撑第一壳体组件2和第二壳体组件3,同时保证第二壳体组件3相对于第二壳体组件3转动时,换向风道结构不会发生倾倒,保证换向风道结构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平稳的运行即可。
在进行装配时,先将第一壳体21的底壁和第二壳体22的底壁安装在支撑座11上,然后将第三壳体23架设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同时将第三壳体23的底壁安装在支撑座11,然后将第一支撑臂12抵接在第三壳体23的一端,第二支撑臂13抵接在第三壳体23的另一端,第一支撑臂12和第二支撑臂13实现对第三壳体23的支撑,进而实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支撑。
进一步,如图8至图9所示,本发明中的换向风道结构还包括驱动件4,驱动件4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2内,驱动件4的驱动端连接第二壳体组件3,以驱动第二壳体组件3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2转动。本发明中的换向风道结构还包括驱动支架5,驱动支架5设置在第四壳体24上,驱动件4固定设置在驱动支架5上。具体地,驱动支架5包括固定部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3和放置部54,固定部51可拆卸设置在第四壳体24上,固定部51与第四壳体24之间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卡扣332连接,只要能将固定部51固定连接在第四壳体24上即可,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间隔设置在固定部51远离第四壳体24的一面,放置部54架设在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远离固定的一端,驱动件4放置在放置部54内。
为了便于驱动件4的驱动端伸出与出风栅33连接,以驱动出风栅33转动,在放置部54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凹槽,以方便便于驱动件4的驱动端伸出,另一方面,凹槽对驱动件4的自动度进行限定,保证驱动件4稳固安装在放置部54内。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驱动出风栅33转动,放置部54与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角度大于90°,小于180°,具体固定部51与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的角度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部51与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可以设置成铰接的形式,同时在固定部51与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设置紧固件,以便于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调节固定部51与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的角度,调节好角度后使用紧固件对固定部51与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进行紧固,实现固定部51与第一连接部52和第二连接部53之间的限定。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二壳体组件3包括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出风栅33架设在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之间。第五壳体31、第六壳体32与出风栅33卡接。具体地,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均与出风栅33卡接,在第五壳体31上设置第一卡扣332,在第六壳体32上设置有第二卡扣332,在出风栅33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在出风栅33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一卡扣332与第一卡槽卡接,第二卡扣332与第二卡槽卡接,以实现出风栅33与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的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332与第一卡槽一一对应设置,第二卡扣332与第二卡槽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卡扣332和第二卡扣332设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能实现将出风栅33稳固连接在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上即可。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风栅33与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是螺钉连接或者插接的形式,只要能实现将出风栅33固定在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即可。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远离出风栅33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以相对于第三壳体23转动。具体地,在第五壳体31远离出风栅33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弧面311,第六壳体32远离出风栅33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弧面321,第一弧面311与第五壳体31垂直设置,第二弧面321与第六壳体32垂直设置,第一弧面311和第二弧面321的弧度与第三壳体23的弧面的弧度相同,保证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相对于第三壳体23转动的平稳性,同时设置第一弧面311可以加强第五壳体31的强度,设置第二弧面321可以加强第六壳体32的强度,保证换向风道结构运动的平稳性。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风叶6设置在第四壳体24和第五壳体31之间,风叶6与出风栅33平行设置。本发明中的换向风道结构还包括风叶支架7,风叶支架7设置在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之间,风叶支架7和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之间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插接或者卡接,只要能将风叶支架7固定在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之间即可。风叶6设置在风叶支架7上,本实施例中,为了减轻换向风道结构的重量,同时也为了节约材料,减小成本,在风叶支架7上开设有减重孔。风叶6设置在风叶支架7上,风叶支架7固定在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上,本实施例中,风叶6与出风栅33平行设置,风叶6和出风栅3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以便于调节风量的大小及风量流通的速度。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调节风叶6与出风栅33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第五壳体31上沿垂直于出风栅33的方向设置第一滑道,在第六壳体32上沿垂直于出风栅33的方向设置第二滑道,在风叶支架7的一端设置第一滑块,在风叶支架7的另一端设置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道内,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道内,实现风叶支架7相对于出风栅33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实现风叶6与出风栅33之间距离的调节,调节好距离后,可以使用紧固件,如螺钉将风叶支架7固定在第五壳体31和第六壳体32上。
进一步,如图1至图7所示,出风栅33上设置有旋转部333,旋转部333与第一壳体组件2转动连接,旋转部333内开设有容纳槽3341,驱动件4置于容纳槽3341内。具体地,在出风栅33顶部设置有旋转部333,旋转部333为空心圆柱体,在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第一旋转件,在第一壳体21上设置有第二旋转件,第一旋转件插接在空心圆柱体的一端空心内,第二旋转件插接在空心圆柱体另一端的空心内,实现旋转部333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转动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之间设置销轴,销轴穿过空心圆柱体,实现与空心圆柱体的转动连接。
为了驱动出风栅33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2转动,进而使得第二壳体组件3整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2转动,在旋转部333中心处开设有容纳槽3341,容纳槽3341内可以容纳驱动件4,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设置在驱动支架5上,驱动支架5固定在第三壳体23上,驱动支架5上的放置部54可以放置在容纳槽3341内,同时驱动件4的驱动端伸出放置部54的部分卡接在驱动部上,进而可以驱动端驱动实现出风栅33的转动,进而实现第二壳体组件3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2的转动。本实施例中,在空心圆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挡板334和第二挡板335,第一挡板334和第二挡板335以及在空心圆柱体中心处开设的插口形成容纳槽3341,实现将放置部54放置在容纳槽3341内。为了使驱动件4的驱动端对出风栅33实现驱动,进而实现第二壳体组件3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2的转动,在第一挡板334上开设有第一驱动槽,在第二挡板335上开设有第二驱动槽,第一驱动槽与容纳槽3341连通,第二驱动槽与容纳槽3341连通,便于驱动件4的驱动端进入至第一驱动槽和第二驱动槽内固定。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为双驱动件4,在驱动件4的两侧均设置有驱动端,因此需要设置第一驱动槽和第二驱动槽,便于平稳驱动出风栅33转动,进而实现换向风道结构的平稳运行。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暖风机,包括上述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
本发明的换向风道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风叶6转动,带动风从进风口231进入到风道内部,风进入到风道内部后,启动发热件8发热,对进入到风道内部的风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风经过出风栅33排出到空气中,从出风栅33出来的风为暖风,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加热,当需要改变加热出风的方向时,驱动件4启动,驱动件4的驱动端分别驱动第一挡板334和第二挡板335旋转,进而驱动出风栅33旋转,进而驱动第一壳体组件2整体的旋转,改变风道的出风方向,用户可以将风道的方向调节成所需要的角度,不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而且装个换向风道结构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及摆放,提高了用于的体验感。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转动设置有第二壳体组件,第一壳体组件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组件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设置有出风栅,进风口与出风栅之间形成风道,第二壳体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使出风栅相对于进风口转动,以改变风道出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风口为弧形结构,出风栅为平面结构,出风栅相对于进风口转动,以使风道内的风量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组件上还设置有风叶和发热件,发热件设置在出风栅上,风叶转动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经过发热件从出风栅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出风栅上设置有支撑筋,发热件上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抵接在支撑筋,以使发热件定位在出风栅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出风栅上设置有卡扣,发热体上设置有卡接部,卡扣与卡接部卡接,以将发热体固定在出风栅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设置在第一壳体组件内,驱动件的驱动端连接第二壳体组件,以驱动第二壳体组件相对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出风栅上设置有旋转部,旋转部与第一壳体组件转动连接,旋转部内开设有容纳槽,驱动件置于容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容纳槽内设置有驱动部,驱动件的驱动端卡接在驱动部内,以使驱动件的驱动端驱动出风栅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第三壳体架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进风口设置在第三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组件还包括第四壳体,第四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顶部,驱动件可拆卸设置在第四壳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出风栅架设在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五壳体、第六壳体与出风栅卡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五壳体和第六壳体远离出风栅的一端为弧形结构,以相对于第三壳体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风叶设置在第四壳体和第五壳体之间,风叶与出风栅平行设置。
15.一种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风道结构。
CN202211487431.6A 2022-11-25 2022-11-25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Pending CN1157514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7431.6A CN115751439A (zh) 2022-11-25 2022-11-25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7431.6A CN115751439A (zh) 2022-11-25 2022-11-25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1439A true CN115751439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7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7431.6A Pending CN115751439A (zh) 2022-11-25 2022-11-25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1439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0900A (ko) * 1999-12-28 2001-07-07 이계안 자동차용 히터의 도어구조
US20060182429A1 (en) * 2005-02-11 2006-08-17 Lasko Holdings, Inc. Portable electric heater
CN201672670U (zh) * 2010-05-17 2010-12-15 台州市中联电器有限公司 可绕横轴自动摆动的暖风机
CN103363588A (zh) * 2013-05-31 2013-10-2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4654540A (zh) * 2013-11-22 2015-05-27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风道升降型双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
CN104676717A (zh) * 2015-03-19 2015-06-03 慈溪市沣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用暖风机
CN105241060A (zh) * 2015-11-02 2016-01-13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旋转的暖风机
CN106895481A (zh) * 2017-02-14 2017-06-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出风结构、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0081507A (zh) * 2019-06-04 2019-08-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打滑保护机构及设有其的电暖器
CN110094797A (zh) * 2019-06-04 2019-08-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暖器
CN110360655A (zh) * 2019-08-02 2019-10-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014454U (zh) * 2019-01-31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0900A (ko) * 1999-12-28 2001-07-07 이계안 자동차용 히터의 도어구조
US20060182429A1 (en) * 2005-02-11 2006-08-17 Lasko Holdings, Inc. Portable electric heater
CN201672670U (zh) * 2010-05-17 2010-12-15 台州市中联电器有限公司 可绕横轴自动摆动的暖风机
CN103363588A (zh) * 2013-05-31 2013-10-23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4654540A (zh) * 2013-11-22 2015-05-27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风道升降型双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
CN104676717A (zh) * 2015-03-19 2015-06-03 慈溪市沣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桌面用暖风机
CN105241060A (zh) * 2015-11-02 2016-01-13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60度旋转的暖风机
CN106895481A (zh) * 2017-02-14 2017-06-2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顶出风结构、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0014454U (zh) * 2019-01-31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110081507A (zh) * 2019-06-04 2019-08-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打滑保护机构及设有其的电暖器
CN110094797A (zh) * 2019-06-04 2019-08-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暖器
CN110360655A (zh) * 2019-08-02 2019-10-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7925B (zh) 立式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15751439A (zh) 换向风道结构及暖风机
CN110953636A (zh) 一种电暖器
CN214841109U (zh) 一种暖风装置和麻将桌
CN216346702U (zh) 空调器
US6644300B1 (en) Portable blower heater/cooler apparatus
CN213901236U (zh) 一种具有提手固定结构的取暖器
CN206234882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吸油烟机
CN215723494U (zh) 一种智能取暖器
CN220852441U (zh) 热雾加湿装置和电器
CN218953651U (zh) 冷暖风扇
CN221035908U (zh) 取暖器
CN219367978U (zh) 折叠式可调节暖风机
CN215523482U (zh) 一种对流式取暖器
CN216364716U (zh) 底座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15951543U (zh) 一种强制对流取暖器
CN215412092U (zh) 一种便携式桌摆取暖器
CN219756658U (zh) 一种多功能喷雾式冷暖风机
CN215808787U (zh) 一种聚风型静音取暖器
CN215892529U (zh) 一种取暖器
CN216244534U (zh) 取暖器
CN211551750U (zh) 便携式多功能取暖器
CN216769785U (zh) 一种折叠暖风机
CN218820615U (zh) 一种暖风机
CN220892357U (zh) 一种电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