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50016A -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50016A
CN115750016A CN202211458917.7A CN202211458917A CN115750016A CN 115750016 A CN115750016 A CN 115750016A CN 202211458917 A CN202211458917 A CN 202211458917A CN 115750016 A CN115750016 A CN 115750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bine
air
compressor
carbon dioxide
sub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8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秀婷
刘光旭
黄彦平
昝元锋
卓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14589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50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50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50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停机系统包括:透平旁路,输入端连接透平的输入管路、输出端连接透平的乏气输出管路;透平的输入管路和透平旁路上均设有阀门;主压气机旁路,输入端连接冷却器的输入管路、输出端连接主压气机输出管路;冷却器至主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主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再压气机旁路,输入端连接再压气机的输出管路、输出端连接高温回热器至低温回热器的管路;再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再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气封子系统,其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设备密封结构。本发明利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安全停机。

Description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循环发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转换技术具有系统简化、效率高、体积小、易于实现模块化建设等技术优势,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实现发电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发电技术。简单回热布雷顿循环系统因存在夹点问题,循环效率低于再压缩布雷顿循环;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由于存在分流再压缩,系统停机及控制更为复杂,实现主压缩机、再压缩机以及透平的安全停机至关重要。目前,未见对带有旁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方法的探讨,本发明提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停机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控制方法空白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安全停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包括:透平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透平的输入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透平的乏气输出管路上;透平的输入管路和透平旁路上均设有阀门;主压气机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冷却器的输入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主压气机输出管路上;冷却器至主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主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再压气机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再压气机的输出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高温回热器至低温回热器的管路上;再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再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气封子系统,其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设备密封结构;包括透平的密封结构、主压气机的密封结构和/或再压气机的密封结构;所述透平、主压气机、再压气机、热源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透平、主压气机、再压气机、热源。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气封子系统包括混合器、预热器、缓冲罐;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预热器的输入端;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的输入端,缓冲罐的输出端连接至设备密封结构。
进一步可选地,混合器的输入端和缓冲罐的输出端均设有阀门。
进一步可选地,还包括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其输出端连接至冷却器输入管路上。
进一步可选地,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的输出端还连接至气封子系统的输入端。
进一步可选地,还包括气封控制系统,用于为压气机和密封体提供密封气体;所述气封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器、混合器、缓冲罐、阀门、流量计和连接管线;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用于调整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回路气体流量和安全停机后的气体排放量;水冷子系统,用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内设备的冷却功能,设备包括冷却器、电动机和发电机。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其输入端连接至冷却器输入管路上。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通过透平旁路及阀门、主压气机旁路及阀门、再压气机旁路及阀门和/或辅助子系统控制透平、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停止;所述辅助子系统包括气封子系统。
整个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实现了从满功率到透平停止、压气机停止的过程,过程中涉及主回路阀门及旁路阀门的调节、加热功率及涡轮设备转速的控制调节、主回路与辅助子系统的配合。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辅助子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和/或水冷子系统。
本发明用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安全停机,包括以下步骤:
按比例切除透平负载,每次15-25%额定负载来切除透平负载。当主压气机、再压气机进气流量低于额定流量的50%,打开再压气机旁路调节阀V703、V704、V803、V803,增大进气量的同时关闭透平旁路调节阀V203、V204至0%,期间保证压气机进气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
给透平降速,降为额定转速的90%、50%、20%降速,速率1000-3000rpm/min,每次降速稳定运行时间不低于5min,期间调节透平旁路阀门V203、V204,逐步增大开度,调节再压气机旁路调节阀V703、V704、V803、V803,增大开度,以保证两压气机进气流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透平降转速的同时,调节气封子系统,通过调节气封系统加热功率稳定气封子系统的进气温度,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气封子系统的气源来自存储增压子系统;期间调节如图4所示的冷却子系统,保证透平、压缩机、电机等机械转动设备的冷却。
透平降低转速的过程中,同步降低热源的出口温度,以35℃-50℃的降温速率给热源降温,直至热源出口温度降为250℃左右。降温期间关注透平轴向位移,当透平轴向位移低于-0.5mm时停止降温,待透平轴向位移高于-0.2mm后继续降温,期间稳定气封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气封系统进气温度。
透平停机过程,待透平外缸内壁温150℃时,停止盘车电机,逐步调节透平旁路阀门V203、V204和压气机旁路阀门V703、V704、V803、V803,保证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进气流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期间调节冷却子系统,保证透平、压缩机、电机等机械转动设备的冷却。
压气机停机过程,主压气机和再压缩压气机先停主压缩机,再停再压缩机,两压气机同时降转速,当主压气机降到额定转速60%-65%、20%-25%、10%-15%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间隔稳定运行不低于5min,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主压气机、轴承、驱动电动机声响和振动是否正常,主压气机本体转速、轴振、轴瓦温度是否正常,驱动电机转速、绕组温度、轴承温度、频率、电流是否正常,主压气机气封支路泄漏压力、驱动电机三相电流是否正常,期间稳定气封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气封系统进气温度,调节冷却子系统,保证透平、压缩机、电机等机械转动设备的冷却。
正常后继续降低转速,直至压缩机转速将为0。
压缩机停止后继续以35-50℃/h的速率降低热源温度,至热源出口温度降至80℃左右,打开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排放二氧化碳至储罐中,完成整个回路降压和停机。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针对现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控制方法空白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停机控制方法,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的安全停机。
本发明可应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回路的停机控制,在再压缩循环这种分流系统中通过流量分配调控、阀门开度、转速控制、温度控制和压力控制可以实现主压缩机、再压缩机、透平等转动设备的安全停机,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的停机,为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热电转换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系统停机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循环系统回路图。附图1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热源,2-透平,3-电动机,4-高温回热器,5-低温回热器,6-冷却器,7-再压气机,8-主压气机,9-轴连器,10-发电机;a-气封子系统,b-水冷子系统,c-容积控制子系统,d-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e-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V201~V204/V701~V704/V801~V804/Ve01/Vd01均为阀门。
图2为本发明气封子系统回路图。附图2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a1-混合器,a2-预热器,a3-缓冲罐,a01~a03均为阀门。
图3为本发明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回路图。附图3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d1-储罐,d2-低温液体增压泵,d3-气封加热器,d4-真空泵。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冷却子系统示意图。
图5为超临界二氧化碳旁路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透平旁路、主压气机旁路、再压气机旁路、气封子系统和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主要由热源1、透平2、电动机3、高温回热器4、低温回热器5、冷却器6、再压气机7、主压气机8、轴连器9和发电机10构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循环流程为:经热源1加热后的高温高压二氧化碳进入透平2做功,做功后的乏气依次流经高温回热器4热侧和低温回热器5热侧被初步冷却后在低温回热器5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流经冷却器6热侧进一步冷却后进入主压气机8增压后进入低温回热器5冷侧加热;另一路进入再压缩压气机7增压后与低温回热器5冷侧出口汇合后进入高温回热器4冷侧加热后流入热源1,完成整个循环流动。
回路的热源1,即加热设备为中间换热器,其热源可以由核能、太阳能、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能源形式提供。高温回热器4和低温回热器5,回热器为MCD(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一种紧凑式微通道换热器),具备高效换热结构。冷却器6是介质为水或空气的MCD换热器。涡轮转动设备为高紧凑、小体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透平2为MW级高速旋转透平,轴承可用电磁轴承、可用润滑油轴承。
主回路(指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回路)的主压气机8、再压气机7和透平2均设置旁路,用于回路调节流量及分流比,更重要的是实现回路应急,避免透平2紧急停机,损坏设备。
透平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热源1到透平2的输入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透平2的乏气输出端到高温回热器4的输入端的管路上;透平2的输入管路上设置阀门V201~V202,透平旁路上设有阀门V203~V204。
主压气机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主压气机8的输出端到低温回热器5的冷侧输入端的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低温回热器5的输出端到冷却器6的输入端的管路上;冷却器6至主压气机8的输入管路上设置阀门V801~V802,主压气机8的旁路上均设有阀门V803~V804。
再压气机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再压气机7的输出端到高温回热器4的冷侧输入端的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高温回热器4的热侧输出端到低温回热器5的热侧输入端的管路上;再压气机7的输入管路上设置阀门V701~V702,再压气机7旁路上均设有阀门V703~V704。
旁路阀门实现设备流量调节,危机时刻隔断设备,保护回路主设备。
气封子系统,如图2所示,其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设备密封结构;包括透平的密封结构、主压气机的密封结构和/或再压气机的密封结构,主要为包括透平的密封结构、主压气机的密封结构和再压气机的密封结构。循环系统中的动力转换设备采用的密封为干气密封,密封气体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处干气密封温度不小于80℃,停机过程中压气机、透平干气密封温度范围为95-110℃。气封子系统用于实现回路设备干气密封,控制干气密封流量和温度,配合压气机和透平变转速工况。
气封子系统包括混合器a1、预热器a2、缓冲罐a3。混合器a1的输入端连接热源1的输出端至透平2的输入端的管路上,混合器a1的输入端还连接主压气机8的输出端到低温回热器5的冷侧输入端的管路上。混合器a1的输出端连接预热器a2的输入端;预热器a2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a3的输入端;预热器a2的另一条输入管线连接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的输出端。缓冲罐a3的输出端连接至设备密封结构。混合器a1的输入端管路上设有阀门a01和阀门a02;缓冲罐a3的送往设备密封结构的管路上设有阀门。
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如图3所示,其输出端连接至冷却器6输入管路上,具体连接至低温回热器5的热侧输出端至冷却器6的输入端的管线上。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用于实现二氧化碳注气到回路,给回路升压,回路运行前,应充满液态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主要由储罐d1、低温液体增压泵d2、气封加热器d3和真空泵d4。储罐d1的输出端通过管线连接至低温液体增压泵d2的输入端,低温液体增压泵d2的输出端连接至气封加热器d3的输入端,气封加热器d3的输出端连接至真空泵d4的输入端,真空泵d4的输出端分为两路:一路去往主回路,连接至低温回热器5的热侧输出端至冷却器6的输入端的管线上;另一路去往气封子系统,连接至预热器a2的输入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和水冷子系统。
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用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回路气体流量的调整,其输入端连接至冷却器输入管路上,如图1所示。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包括相应管道和阀门,主要实现回路气体流量的调整。
水冷子系统,用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内设备的冷却功能,设备包括冷却器、电动机和发电机。水冷子系统包括相应管道和阀门,实现回路冷却功能,主要是冷却器6、电动机3和发电机10等需要冷却的设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停机前,检查各阀门、仪表、回路特征是否正常,检查各阀门开度,确认透平前后密封腔温度(130℃-180℃)正常。
步骤2,确认一切正常后,先给透平降速,降为额定转速的90%,降速率1000-3000rpm/min,稳定至少5分钟,透平降转速的同时,调节气封子系统,通过调节气封子系统的预热器的加热功率稳定气封系统的进气温度。
步骤3,降速后,确认装置正常运行,气封进气及流量稳定(主压缩机和再压缩机流量保持设定比),以35-50℃/h的速率降低热源温度,在降温的同时时刻关注透平轴向位移,当透平轴向位移低于-0.5mm时停止降温,待透平轴向位移高于-0.2mm后继续降温,期间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压气机两者透平气封子系统进气温度。
步骤4,按比例切除透平负载,每次15-25%额定负载来切除透平负载。当主压气机、再压气机进气流量低于额定流量的50%,打开压气机旁路调节阀V703、V704、V803、V803,增大进气量的同时关闭透平旁路调节阀V203、V204至0%,期间保证压气机进气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
步骤5,当透平所有负载切除后,以35-50℃/h的速率降低热源温度,降温期间关注透平轴向位移,当透平轴向位移低于-0.5mm时停止降温,待透平轴向位移高于-0.2mm后继续降温,期间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气封子系统进气温度。
步骤6,继续降低透平转速,转速降至额定转速的50%,稳定运行时间不低于5min,期间调节透平旁路阀门V203、V204,逐步增大开度,调节压气机旁路调节阀V703、V704、V803、V803,增大开度,以保证两压气机进气流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7,继续降低透平转速,转速降至额定转速的20%,稳定运行时间不低于5min,期间调节透平旁路阀门V203、V204,逐步增大开度,调节压气机旁路调节阀V703、V704、V803、V803,增大开度,以保证两压气机进气流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8,以35-50℃/h的速率降低热源温度,降温期间关注透平轴向位移,当透平轴向位移低于-0.5mm时停止降温,待透平轴向位移高于-0.2mm后继续降温,期间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气封子系统进气温度。至热源出口温度降至150℃左右,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9,当透平转速低于120rpm时,启动盘车电机,将透平切换至阀位控制模式。
步骤10,以升速率2000-5000rpm/min降低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转速至额定转速的40%,降速期间增大主压气机旁路阀门V703、V704,同时注意再压气机旁路阀门V803、V803调节,保证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进气流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11,当透平外缸内壁温低于150℃时,停止盘车电机,逐步调节透平旁路阀门V203、V204和压气机旁路阀门V703、V704、V803、V803,保证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进气流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12,以35-50℃/h的速率降低热源温度,降温期间关注透平轴向位移,当透平轴向位移低于-0.5mm时停止降温,待透平轴向位移高于-0.2mm后继续降温,期间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气封子系统进气温度。至热源出口温度降至150℃左右,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13,确认一切正常,以升速率2000-5000rpm/min降低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转速至额定转速的20%,降速期间增大主压气机旁路阀门V703、V704,同时注意再压气机旁路阀门V803、V803调节,保证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进气流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14,以35-50℃/h的速率降低热源温度,降温期间关注透平轴向位移,当透平轴向位移低于-0.5mm时停止降温,待透平轴向位移高于-0.2mm后继续降温,期间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压气机和透平气封系统进气温度。至热源出口温度降至80℃左右,同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保证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步骤15,确认一切正常,以升速率2000-5000rpm/min降低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转速至3000rpm,停主压压气机和再压缩压气机,给热源断电。
步骤16,待压气机完全停止后,打开安全排放子系统中二氧化碳安全排放管线阀门。
需补充说明的是,输入透平降负荷指令,通过热力计算得出所需透平前后压差vPDT,通过计算透平前后压差测量值PDT101和热力计算所需压差vPDT二者之间的差值,确定阀门的进气量,自动载入PID运算单元,经运算后程序会自动输出调节信号给阀门V203和阀门V201,判断V203是否在全关状态、V201是否在全开状态,若是,则减小阀门V201开度的同时,增大阀门V203的开度,降低透平入口压力,以保证气门处于适当开度(这是为了避免负荷瞬间下降时,透平能通过减小气门开度适应负荷下降),若调节阀门V201、阀门V203仍不能满足负荷下降的速度,则信号会继续传递给阀门V201、V202,V201、V202会减小相应的阀门开度,以减小透平进口流量,适应系统降负荷的要求。超临界二氧化碳旁路控制流程参考图5。
至此,整个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实现了从满功率到透平停止、压气机停止的过程,过程中涉及主回路阀门及旁路阀门的调节、加热功率及涡轮设备转速的控制调节、主回路与辅助子系统的配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平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透平的输入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透平的乏气输出管路上;透平的输入管路和透平旁路上均设有阀门;
主压气机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冷却器的输入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主压气机输出管路上;冷却器至主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主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
再压气机旁路,其输入端连接至再压气机的输出管路上、输出端连接至高温回热器至低温回热器的管路上;再压气机的输入管路上和再压气机旁路上均设有阀门;
气封子系统,其至少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设备密封结构;包括透平的密封结构、主压气机的密封结构和/或再压气机的密封结构;
所述透平、主压气机、再压气机、热源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透平、主压气机、再压气机、热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封子系统包括混合器、预热器、缓冲罐;
混合器的输入端连接热源的输出端和主压气机的输出端;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预热器的输入端;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缓冲罐的输入端,缓冲罐的输出端连接至设备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混合器的输入端和缓冲罐的输出端均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其输出端连接至冷却器输入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的输出端还连接至气封子系统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封控制系统,用于为压气机和密封体提供密封气体;所述气封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器、混合器、缓冲罐、阀门、流量计和连接管线;
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用于调整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回路气体流量和安全停机后的气体排放量;
水冷子系统,用于实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内设备的冷却功能,设备包括冷却器、电动机和发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其输入端连接至冷却器输入管路上。
8.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通过透平旁路及阀门、主压气机旁路及阀门、再压气机旁路及阀门和/或辅助子系统控制透平、主压气机和再压气机停止;所述辅助子系统包括气封子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子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存储增压子系统、二氧化碳安全排放子系统和/或水冷子系统。
10.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停机前,检查阀门、仪表、回路及透平前后密封腔的状态是否正常;若正常,则进行透平降速,同时通过调节气封子系统的进气温度达到稳定状态;
S2:透平降速后,降低热源温度,同时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和压气机透平气封子系统进气温度;按比例切除透平负载,调节压气机进气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
S3:切除透平负载后,降低热源温度,同时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和压气机透平气封子系统进气温度;对透平降速,调节压气机进气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调节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降低热源温度,同时稳定气封子系统预热器出口温度和压气机透平气封子系统进气温度,当热源出口温度降至150℃左右时,调节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当透平转速低于120rpm时,启动盘车电机,将透平切换至阀位控制模式;
S4:透平模式切换后,降低压气机转速,调节压气机进气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调节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S9:当透平外缸内壁温低于150℃时,停止盘车电机,调节压气机进气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调节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S10:降低热源温度,当热源出口温度降至150℃左右时,调节预热器功率使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降低压气机转速,调节压气机进气量不低于额定进气量的75%,调节压气机气封进气温度不低于80-90℃;
S5:将降低压气机转速至3000rpm后停机,将热源断电;
S6:当压气机完全停止后,打开安全排放子系统中二氧化碳安全排放管线阀门。
CN202211458917.7A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750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8917.7A CN115750016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8917.7A CN115750016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50016A true CN115750016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34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8917.7A Pending CN115750016A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500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627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具备负荷调节功能的发电系统及自适应负荷调节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321A (ja) * 1999-07-08 2001-03-23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超臨界蒸気圧縮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逃し弁付き圧力制御弁
US20140084595A1 (en) * 2012-09-26 2014-03-27 Supercritical Technologies, Inc. Thermodynamic cycle with compressor recuperation,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A2966621A1 (en) * 2014-11-03 2016-05-12 Echogen Power Systems, L.L.C. Valv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essure within a supercritical working fluid circuit in a heat engine system with a turbopump
CN108979770A (zh) * 2018-08-27 2018-12-11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9098803A (zh) * 2018-09-13 2018-12-2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热量梯级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CN111577400A (zh) * 2020-04-29 2020-08-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干气耦合迷宫密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方法及装置
CN211781359U (zh) * 2020-03-11 2020-10-2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吸收式热泵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热电联产系统
CN212614894U (zh) * 2020-06-05 2021-02-26 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CN112502796A (zh) * 2020-11-26 2021-03-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Sco2膨胀机的运行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3137293A (zh) * 2021-05-27 2021-07-2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以及透平调节和紧急停机方法
US20210396176A1 (en) * 2020-06-23 2021-12-23 Toshiba Energy Systems & Solutions Corporation Supercritical co2 turbine
CN215444174U (zh) * 2021-05-25 2022-01-07 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可防止加热器骤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闭式循环系统
CN114856736A (zh) * 2022-04-28 2022-08-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控制方法
CN115059526A (zh) * 2022-08-17 2022-09-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启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321A (ja) * 1999-07-08 2001-03-23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超臨界蒸気圧縮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逃し弁付き圧力制御弁
US20140084595A1 (en) * 2012-09-26 2014-03-27 Supercritical Technologies, Inc. Thermodynamic cycle with compressor recuperation,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A2966621A1 (en) * 2014-11-03 2016-05-12 Echogen Power Systems, L.L.C. Valv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essure within a supercritical working fluid circuit in a heat engine system with a turbopump
CN108979770A (zh) * 2018-08-27 2018-12-11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09098803A (zh) * 2018-09-13 2018-12-2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热量梯级利用方法及其系统
CN211781359U (zh) * 2020-03-11 2020-10-27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吸收式热泵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热电联产系统
CN111577400A (zh) * 2020-04-29 2020-08-2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干气耦合迷宫密封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轴端密封方法及装置
CN212614894U (zh) * 2020-06-05 2021-02-26 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US20210396176A1 (en) * 2020-06-23 2021-12-23 Toshiba Energy Systems & Solutions Corporation Supercritical co2 turbine
CN112502796A (zh) * 2020-11-26 2021-03-16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Sco2膨胀机的运行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215444174U (zh) * 2021-05-25 2022-01-07 上海朝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可防止加热器骤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闭式循环系统
CN113137293A (zh) * 2021-05-27 2021-07-2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以及透平调节和紧急停机方法
CN114856736A (zh) * 2022-04-28 2022-08-0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系统控制方法
CN115059526A (zh) * 2022-08-17 2022-09-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再压缩布雷顿循环系统及启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世伟: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主要控制策略与汽轮机启动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15 December 2018 (2018-12-15), pages 1 - 94 *
郝浩然;杨小勇;王捷;: "旁路阀调节对高温气冷堆闭式布雷顿循环瞬态特性影响研究", 原子能科学技术, no. 04, 20 April 2016 (2016-04-20), pages 612 - 620 *
黄潇立;王俊峰;臧金光;: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热力学特性研究", 核动力工程, no. 03, 15 June 2016 (2016-06-15), pages 34 - 3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76275A (zh) * 2024-04-01 2024-05-0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具备负荷调节功能的发电系统及自适应负荷调节方法
CN117976275B (zh) * 2024-04-01 2024-05-2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具备负荷调节功能的发电系统及自适应负荷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9739A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US11885244B2 (en) Pumped heat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electric heating integration
US11578650B2 (en) Pumped heat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hot-side thermal integration
EP4193038A1 (en) Pumped heat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charge cycle thermal integration
WO2022036023A1 (en) Pumped heat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generation cycle thermal integration
CN115263476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串联式双透平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AU2021326502A1 (en) Pumped heat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load following
CN111379626B (zh)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系统的运行方法
CN115750016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系统的停机系统及方法
WO2022036106A1 (en) Pumped heat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thermal plant integration
CN212337391U (zh) 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发电系统
CN212837970U (zh) 一种两级透平气悬浮orc发电系统
CN114922705B (zh) 一种分流再压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及方法
EP4296477A2 (en) Pumped heat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modular turbomachinery
CN113982700B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轴封供汽系统
WO2023133341A1 (en) Long-duration phes systems with modular configurations
CN116816467A (zh) Mw级紧凑式二氧化碳发电系统和使用方法
CN116357551A (zh) 一种节能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
CN114198158A (zh) 一种两级透平磁悬浮orc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