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9347A - 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49347A CN115749347A CN202211401129.4A CN202211401129A CN115749347A CN 115749347 A CN115749347 A CN 115749347A CN 202211401129 A CN202211401129 A CN 202211401129A CN 115749347 A CN115749347 A CN 1157493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ed concrete
- surface layer
- ring beam
- reinforcing
- steel ba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9000011150 reinforc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3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04570 mortar (masonr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29910001294 Reinforc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829 resin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27 cl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d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应用在砌体墙加固技术领域,该方法将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钢筋网砂浆面层三者相结合,使原有砌体墙与新增的加固结构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共同受力。本发明提供的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可大幅度提高了砌体墙的强度和平面外刚度,提高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该加固方法具有加固时对原结构影响较小,不改变原建筑结构整体布局和使用功能,大幅度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和面外刚度及施工技术简单成熟等特点。本加固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未设构造柱的大开间砌体结构纵墙承载力和平面外刚度不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砌体墙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砌体结构是常见的建筑结构之一,砖砌体由黏土砖和砂浆两种材料粘结组成,其抗压强度较高而抗拉抗剪强度很低,因此砌体构件普遍存平面内抗剪承载力较高,而平面外承载力较弱的特点,因此,对于一些建造时间较长、材料性能出现退化的大开间砌体结构急需进行抗震加固。
目前砌体墙的加固方法主要在于通过增设加固部分实现原有构件承载能力的提高,如: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墙板加固法、增设构造柱及扶墙柱加固法等,由于砖砌体构件刚度一般较小,完整性较差,这些加固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缺陷,如: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法通过混凝土将钢筋网和原有砌体墙连接从而提高墙体承载力,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砂浆与砌体间的连接并不可靠、共同工作能力有限;增设构造柱法能有效提高结构整体性,但对砌体墙本身加固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开间砌体结构的纵墙,由于墙体较长,面外刚度较小,现有的单一加固方法均不能达到既能增加墙体的抗剪承载力,又能提高墙体的平面外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本复合加固方法可大幅度提高砌体墙的强度和平面外刚度,提高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该加固方法具有加固时对原结构影响较小,不改变原建筑结构整体布局和使用功能,大幅度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和面外刚度及施工技术简单成熟等特点,本加固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未设构造柱的大开间砌体结构纵墙承载力和平面外刚度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包括原砌体墙和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钢筋网砂浆面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分别位于原砌体墙表面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位于原砌体墙的两侧,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均由砌体墙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的表面喷射有砂浆面层,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内部设置有面层竖向钢筋、面层水平钢筋和面层拉筋,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圈梁箍筋和圈梁纵向受力钢筋,所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和构造柱箍筋,所述圈梁箍筋、面层拉筋和构造柱拉筋均贯穿原砌体墙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砌体墙顶和墙底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根据原砌体墙长度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原砌体墙两侧各设置一层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筋网砂浆面层的水平钢筋穿过新增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竖向钢筋锚固于原砌体墙顶部和底部新增钢筋混凝土圈梁中,原砌体墙两侧钢筋网通过穿过原砌体墙的拉筋连接,从而使原砌体墙、新增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钢筋网砂浆面层形成了一个整体,可大幅度提高了原砌体墙的强度和平面外刚度,提高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竖向钢筋、面层水平钢筋、面层拉筋、圈梁箍筋、圈梁受力钢筋、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和构造柱箍筋之间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面层竖向钢筋、面层水平钢筋、面层拉筋、圈梁箍筋、圈梁受力钢筋、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和构造柱箍筋之间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可以提高其之间的连结强度,并使其之间形成整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钢筋网砂浆面层的钢筋相互搭接,原砌体墙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分别通过圈梁的纵筋、箍筋和构造柱竖向钢筋、箍筋使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两侧的钢筋网砂浆面层通过面层拉筋连接,同时砂浆面层为一体浇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设置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可以保证加固结构的连接可靠和较强的整体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凿除须加固原砌体表面的砂浆层,然后对砌体表面进行打磨,剔除砌体表面粘有的砂浆;
2)根据加固原砌体墙的尺寸及材料的强度确定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尺寸和位置以及砂浆面层的厚度;
3)在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圈梁位置剔除原砌体墙两侧的部分墙体,使完成浇筑后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钢筋网砂浆面层保持平齐;
4)根据新增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网砂浆面层的配筋,在墙体上标注出构造柱箍筋、圈梁箍筋及面层拉筋的位置,并用电钻进行打孔;
5)进行增构造柱、圈梁、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筋网的绑扎和定位工作;
6)采用高压水枪对原砌体墙整个墙面进行清洗,清洗掉墙体表面的灰尘,并对墙体起到了湿润的作用;
7)对圈梁箍筋、构造柱箍筋和面层拉筋穿墙部位采用树脂胶进行灌注,待树脂胶固化后架设模板,进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钢筋混凝土圈梁和钢筋网砂浆面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步骤对原砌体墙进行加固,可以大幅度提高了砌体墙的强度和平面外刚度,提高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该加固方法具有加固时对原结构影响较小,不改变原建筑结构整体布局和使用功能,大幅度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和面外刚度及施工技术简单成熟等特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具体要求如下:
a.当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承重构件时,对于室内正常湿度环境,其面层厚度为35mm~45mm;
b.对于露天或潮湿环境,应为45mm~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原砌体墙,可对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厚度进行对应选择,可使钢筋网砂浆面层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加固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中砂浆采用水泥砂浆,砂浆强度不小于M20;
结构加固用钢筋,宜采用HRB335级钢筋或HRBF335级钢筋,以及HPB300级钢筋;
钢筋网砂浆面层中加固用钢筋网宜采用点焊方格钢筋网,网中竖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6mm:
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6mm;
网格尺寸不大于30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加固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中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相交时穿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若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为边柱、钢筋混凝土圈梁为顶层梁或底层梁时面层钢筋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圈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设置钢筋网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可以保证加固结构的连接可靠和较强的整体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中采用双面钢筋网水泥砂浆时,钢筋网应采用穿通墙体的S形或Z形钢筋拉结,拉结钢筋宜成梅花状布置,其竖向间距和水平间距均不大于50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网砂浆面层的加固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具体要求如下:
a.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数量根据墙体长度确定,构造柱间距设为2000mm~3000mm;
b.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c.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位置,钢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2mm;
d.对于边柱、角柱位置,钢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4mm;
e.箍筋一般部位采用直径6mm、间距200mm进行布置,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采用直径6mm、间距100mm;
f.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凿除原砌体墙的厚度不大于墙体厚度的1/2,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宽度不小于20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加固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具体要求如下:
a.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混凝土采用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b.钢筋混凝土圈梁纵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2mm;
c.圈梁箍筋一般部位采用直径6mm、间距200mm进行布置;
d.钢筋混凝土圈梁凿除原砌体墙的厚度不大于墙体厚度的1/2,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不小于20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混凝土构圈梁对原砌体墙的加固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加固方法将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及钢筋网砂浆面层相结合,给出了一种未设构造柱的大开间砌体结构纵墙复合加固方法,相比传统的单一加固方法,本加固方法提供的砌体墙复合加固结构和方法可大幅度提高砌体墙的强度和平面外刚度,提高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2、本加固方法不需要对原有墙体进行拆砌,不改变原建筑结构整体布局和使用功能,对原结构影响较小;
3、本加固方法可有效解决传统加固方法中存在的加固效果不可靠问题,在水平作用下加固部分与原有墙体连接紧密,协同工作效果好;
4、本加固方法中构造柱钢筋与墙面钢筋网片连接紧密且均锚固入上下圈梁中,受力模式接近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可有效提高结构整体性;
5、本加固方法具有加固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成熟、加固效果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砌体墙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原砌体墙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原砌体墙;2、加固结构;201、钢筋混凝土圈梁;202、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3、钢筋网砂浆面层;3、砂浆面层;4、面层竖向钢筋;5、面层水平钢筋;6、面层拉筋;7、圈梁箍筋;8、圈梁受力钢筋;9、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10、构造柱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4,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包括原砌体墙1和加固结构2,加固结构2包括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及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分别位于原砌体墙1表面的顶部和底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位于原砌体墙1的两侧,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均由砌体墙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表面喷射有砂浆面层3,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内部设置有面层竖向钢筋4、面层水平钢筋5和面层拉筋6,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圈梁箍筋7和圈梁受力钢筋8,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9和构造柱箍筋10,圈梁箍筋7、面层拉筋6和构造柱拉筋均贯穿原砌体墙1的内部,在原砌体墙1顶和墙底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201,根据原砌体墙1长度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在原砌体墙1两侧各设置一层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水平钢筋穿过新增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竖向钢筋锚固于原砌体墙1顶部和底部新增钢筋混凝土圈梁201中,原砌体墙1两侧钢筋网通过穿过原砌体墙1的拉筋连接,从而使原砌体墙1、新增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及钢筋网砂浆面层203形成了一个整体,可大幅度提高了原砌体墙1的强度和平面外刚度,提高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面层竖向钢筋4、面层水平钢筋5、面层拉筋6、圈梁箍筋7、圈梁受力钢筋8、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9和构造柱箍筋10之间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通过面层竖向钢筋4、面层水平钢筋5、面层拉筋6、圈梁箍筋7、圈梁受力钢筋8、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9和构造柱箍筋10之间通过绑扎或焊接连接,可以提高其之间的连结强度,并使其之间形成整体,通过上述方法设置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可以保证加固结构2的连接可靠和较强的整体性。
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及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钢筋相互搭接,原砌体墙1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分别通过圈梁纵筋8、箍筋7和构造柱竖向钢筋9、箍筋10使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两侧的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通过面层拉筋6连接,同时混凝土为一体浇筑。
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凿除须加固原砌体表面的砂浆层,然后对砌体表面进行打磨,剔除砌体表面粘有的砂浆;
2)根据加固原砌体墙1的尺寸及材料的强度确定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尺寸和位置以及混凝土面层的厚度;
3)在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位置剔除原砌体墙1两侧的部分墙体,使完成浇筑后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与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保持平齐;
4)根据新增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配筋,在墙体上标注出构造柱箍筋10、圈梁箍筋7及面层拉筋6的位置,并用电钻进行打孔;
5)进行增构造柱、圈梁、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钢筋网的绑扎和定位工作;
6)采用高压水枪对原砌体墙1整个墙面进行清洗,清洗掉墙体表面的灰尘,并对墙体起到了湿润的作用;
7)对圈梁箍筋7、构造柱箍筋10和面层拉筋6穿墙部位采用树脂胶进行灌注,待树脂胶固化后架设模板,进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和钢筋网砂浆面层203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通过上述步骤对原砌体墙1进行加固,可以大幅度提高了砌体墙的强度和平面外刚度,提高大开间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该加固方法具有加固时对原结构影响较小,不改变原建筑结构整体布局和使用功能,大幅度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和面外刚度及施工技术简单成熟等特点。
钢筋网砂浆面层203具体要求如下:
a.当采用钢筋网水泥混凝土面层加固砌体承重构件时,对于室内正常湿度环境,其面层厚度为35mm~45mm;
b.对于露天或潮湿环境,应为45mm~50mm,在处于不同环境下的原砌体墙1,可对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厚度进行对应选择,可使钢筋网砂浆面层203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加固效果。
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砂浆采用水泥砂浆,砂浆强度不小于M20;
结构加固用钢筋,宜采用HRB335级钢筋或HRBF335级钢筋,以及HPB300级钢筋;
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加固用钢筋网宜采用点焊方格钢筋网,网中竖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小于6mm:
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小于6mm;
网格尺寸不大于300mm,通过上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加固性能。
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相交时穿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若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为边柱、钢筋混凝土圈梁201为顶层梁或底层梁时面层钢筋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或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通过上述方法设置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可以保证加固结构2的连接可靠和较强的整体性。
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采用双面钢筋网水泥砂浆时,钢筋网应采用穿通墙体的S形或Z形钢筋拉结,拉结钢筋宜成梅花状布置,其竖向间距和水平间距均不大于500mm,通过上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加固性能。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具体要求如下:
a.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数量根据墙体长度确定,构造柱间距设为2000mm~3000mm;
b.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c.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位置,钢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2mm;
d.对于边柱、角柱位置,钢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4mm;
e.箍筋一般部位采用直径6mm、间距200mm进行布置,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采用直径6mm、间距100mm;
f.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凿除原砌体墙1的厚度不大于墙体厚度的1/2,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宽度不小于200mm,通过上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加固性能。
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具体要求如下:
a.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的混凝土采用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b.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纵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2mm;
c.圈梁箍筋7一般部位采用直径6mm、间距200mm进行布置;
d.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凿除原砌体墙1的厚度不大于墙体厚度的1/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高度不小于200mm,通过上述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的参数设置,可以使提高钢筋混凝土构圈梁对原砌体墙1的加固性能。
使用过程简述:首先凿除须加固原砌体表面的砂浆层,然后对砌体表面进行打磨,并剔除砌体表面粘有的砂浆,其次根据加固原砌体墙1的尺寸及材料的强度确定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尺寸和位置以及混凝土面层的厚度,然后在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位置剔除原砌体墙1两侧的部分墙体,使完成浇筑后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与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保持平齐,随后根据新增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配筋,在墙体上标注出构造柱箍筋10、圈梁箍筋7及面层拉筋6的位置,并用电钻进行打孔,然后进行增构造柱、圈梁、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钢筋网的绑扎和定位工作,其次采用高压水枪对原砌体墙1整个墙面进行清洗,清洗掉墙体表面的灰尘,并对墙体起到了湿润的作用,最后对圈梁箍筋7、构造柱箍筋10和面层拉筋6穿墙部位采用树脂胶进行灌注,待树脂胶固化后架设模板,进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和钢筋网砂浆面层203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包括原砌体墙(1)和加固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2)包括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及钢筋网砂浆面层(203),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分别位于原砌体墙(1)表面的顶部和底部,所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位于原砌体墙(1)的两侧,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均由砌体墙两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成,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表面喷射有砂浆面层(3),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内部设置有面层竖向钢筋(4)、面层水平钢筋(5)和面层拉筋(6),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圈梁箍筋(7)和圈梁纵向受力钢筋(8),所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9)和构造柱箍筋(10),所述圈梁箍筋(7)、面层拉筋(6)和构造柱拉筋均贯穿原砌体墙(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竖向钢筋(4)、面层水平钢筋(5)、面层拉筋(6)、圈梁箍筋(7)、圈梁受力钢筋(8)、构造柱竖向受力钢筋(9)和构造柱箍筋(10)之间通过绑扎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及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钢筋相互搭接,原砌体墙(1)两侧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分别通过圈梁的纵向受力钢筋(8)、箍筋(7)和构造柱的竖向钢筋(9)、箍筋(10)使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两侧的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通过面层拉筋(6)连接,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的混凝土为一体浇筑。两侧的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砂浆采用喷射浇筑或人工分层多次压实抹面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凿除须加固原砌体表面的砂浆层,然后对砌体表面进行打磨,剔除砌体表面粘有的砂浆;
2)根据加固原砌体墙(1)的尺寸及材料的强度确定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尺寸和位置以及砂浆面层的厚度;
3)在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位置剔除原砌体墙(1)两侧的部分墙体,使完成浇筑后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与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保持平齐;
4)根据新增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的配筋,在墙体上标注出构造柱箍筋(10)、圈梁箍筋(7)及面层拉筋(6)的位置,并用电钻进行打孔;
5)进行增构造柱、圈梁、钢筋网砂浆面层(203)钢筋网的绑扎和定位工作;
6)采用高压水枪对原砌体墙(1)整个墙面进行清洗,清洗掉墙体表面的灰尘,并对墙体起到了湿润的作用;
7)对圈梁箍筋(7)、构造柱箍筋(10)和面层拉筋(6)穿墙部位采用树脂胶进行灌注,待树脂胶固化后架设模板,进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和钢筋网砂浆面层(203)砂浆的喷射或抹面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具体要求如下:
a.当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砌体承重构件时,对于室内正常湿度环境,其面层厚度为35mm~45mm;
b.对于露天或潮湿环境,应为45mm~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砂浆采用喷射施工,强度不小于M20;
结构加固用钢筋,宜采用HRB335级钢筋或HRBF335级钢筋,以及HPB300级钢筋;
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加固用钢筋网宜采用点焊方格钢筋网,网中竖向受力钢筋直径不易小于6mm:
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易小于6mm;
网格尺寸不大于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相交时穿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和钢筋混凝土圈梁(201),若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为边柱、钢筋混凝土圈梁(201)为顶层梁或底层梁时面层钢筋锚固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或钢筋混凝土圈梁(20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砂浆面层(203)中采用双面钢筋网水泥砂浆时,钢筋网应采用穿通墙体的S形或Z形钢筋拉结,拉结钢筋宜成梅花状布置,其竖向间距和水平间距均不大于5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具体要求如下:
a.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数量根据墙体长度确定,构造柱间距设为2000mm~3000mm;
b.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的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c.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位置,钢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2mm;
d.对于边柱、角柱位置,钢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4mm;
e.箍筋一般部位采用直径6mm、间距200mm进行布置,楼层上下500mm范围内采用直径6mm、间距100mm;
f.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凿除原砌体墙(1)的厚度不大于墙体厚度的1/2,钢筋混凝土构造柱(202)宽度不小于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具体要求如下:
a.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的混凝土采用自密实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
b.钢筋混凝土圈梁(201)纵筋数量不少于4根、直径不小于12mm;
c.圈梁箍筋(7)一般部位采用直径6mm、间距200mm进行布置;
d.钢筋混凝土圈梁(201)凿除原砌体墙(1)的厚度不大于墙体厚度的1/2,钢筋混凝土圈梁(201)高度不小于20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01129.4A CN115749347A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01129.4A CN115749347A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49347A true CN115749347A (zh) | 2023-03-07 |
Family
ID=85369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01129.4A Pending CN115749347A (zh) | 2022-11-09 | 2022-11-09 | 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4934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11728A (zh) * | 2023-05-05 | 2023-07-11 | 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砖混建筑内部框架结构加固改造工艺 |
-
2022
- 2022-11-09 CN CN202211401129.4A patent/CN11574934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411728A (zh) * | 2023-05-05 | 2023-07-11 | 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砖混建筑内部框架结构加固改造工艺 |
CN116411728B (zh) * | 2023-05-05 | 2024-05-03 | 广东建科建筑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砖混建筑内部框架结构加固改造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24818B (zh) |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 | |
CN108005387B (zh) | 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 | |
CN101285330A (zh) | 环保型结构保温混凝土砌块、砌体及抗震住宅建筑方法 | |
CN101858119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 |
CN115749347A (zh) | 一种砌体墙复合加固方法 | |
CN103774777A (zh) | 一种装配式骨架密肋梁-板复合结构大板 | |
CN111411693A (zh) | 装配浇注一体化剪力墙结构建筑体系 | |
CN215106121U (zh) | 一种单向叠合板拼缝处连接构造 | |
CN201826392U (zh) | 配筋砌块钢筋混凝土结构及其隔震、减震体系 | |
CN114032724A (zh) | 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 | |
CN212295166U (zh) | 一种基于加肋盒的装配式墙体连接结构 | |
CN112538915A (zh) |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8018972A (zh) | 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制作及装配方法 | |
CN111663682A (zh) | 一种基于加肋盒的装配式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035453B (zh) | 一种有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3374174B (zh) | 一种新型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构造柱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234370U (zh)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立面不平齐节点的加固结构 | |
CN201065589Y (zh) | 饰面墙板自模预应力钢丝网增强轻集料混凝土结构现浇墙体 | |
CN102889004B (zh) | 一种砖砌体墙增设圈梁的方法 | |
CN108005405B (zh) | 一种无圈梁砌体结构的滑移隔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2982692A (zh) | 一种单向叠合板拼缝处连接构造和施工方法 | |
RU110391U1 (ru) | Многопустотный несущий элемент плит зданий | |
CN100395417C (zh) | 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方法 | |
CN111794554A (zh) | 一种新型砖砌体墙加固技术 | |
CN206289833U (zh) | 一种实心轻质预制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