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5742A - 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5742A
CN115735742A CN202211431841.9A CN202211431841A CN115735742A CN 115735742 A CN115735742 A CN 115735742A CN 202211431841 A CN202211431841 A CN 202211431841A CN 115735742 A CN115735742 A CN 115735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hagnum
plants
moss
peat
marsh wet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18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乐
施晓灯
李贺鹏
徐俊锋
朱弘
房瑶瑶
岳春雷
王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
Publication of CN115735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5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泥炭藓植株及生境地泥炭土,移至温室内培养,扩增泥炭藓植株数量;清除入侵植物植株及繁殖体;切除入侵植物根区及其上下方土壤,构建出修复槽;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待修复;向所述修复槽铺设基质层,在所述基质层上覆盖本发明培养得到的泥炭藓。本发明通过对待修复地生长的泥炭藓进行人工培养,快速增加可用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的泥炭藓植株数量。并且本发明选择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的泥炭藓和泥炭土,避免了修复移栽的泥炭藓与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生态差异,用于生态修复的泥炭藓植株能够更快适应修复地的生态环境,成活率更高,修复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领域,涉及泥炭藓生境地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泥炭藓类植物属于泥炭藓科泥炭藓属,国内泥炭藓植物种类约50种。泥炭藓是贫营养泥炭地中的优势种之一,是对泥炭地中泥炭累积贡献最大的植物。泥炭藓类植物死亡后分解速度缓慢,其活体的累积和残体为泥炭地创造出可观的生物量。泥炭藓类植物生活在低温湿润的环境中,主要分布在寒带、北温带地区,我国泥炭藓主要分布在东北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地区,亚热带地区的泥炭藓主要零星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的山区,如云贵高原山间洼地汇水区、湖北神农架、福建天宝岩、浙江龙王山等。
因为气候变暖、湿地旱化、人为干扰等原因,我国现存的多数泥炭藓湿地是泥炭藓植物与维管植物共生的生态系统,由纯泥炭藓组成的湿地非常罕见。泥炭藓植物喜低温环境,而气候增温造成泥炭藓的萎缩。沼泽湿地旱化为维管植物入侵泥炭藓生境提供的适宜生境,人为扰动造成泥炭藓厚度变薄、湿地水质富营养化等后果,而泥炭藓类植物分布在贫营养地区,水体威胁泥炭藓类植物的生存。泥炭藓植物逐渐与维管植物共存,维管植物的根际激发效应加速泥炭地累积的碳物质分解。亚热带地区,蕨类植物入侵泥炭藓湿地,造成泥炭藓面积萎缩。
泥炭藓面积萎缩,则进一步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例如安吉小鲵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属世界性濒危物种,种群数量不足千条,被IUCN列为极危等级。我国安吉小鲵主要分布在安吉龙王山(海拔1330m)、临安清凉峰(海拔1610m)、安徽清凉峰(海拔1450m)的泥炭藓沼泽中。目前安吉小鲵的3块栖息地面积狭小,不足3公顷。安吉小鲵生长与繁殖高度依赖于泥炭藓及繁殖水坑,生境存在泥炭藓退化现象:泥炭藓具有难分解、吸水能力强、易堆积等特性,造成泥炭藓沼泽呈现旱化趋势;同时安吉小鲵生境存在群落演替现象;萱草-大泥炭藓群落逐渐被福建紫箕-稀花蓼群落所取代,这极大威胁安吉小鲵的生存。这使得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具有更大的生态回报,通过对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生态修复,进而可以保护依赖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存的珍惜动植物。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人工培养泥炭藓的相关技术文献资料,但这些人工培养的泥炭藓并不适用于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生态修复。在生态修复工作中,至少要考虑泥炭藓植株的生态适应性、泥炭藓沼泽湿地入侵植物对泥炭藓的感化作用、生态修复失败对泥炭藓沼泽湿地造成进一步生态失衡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修复蕨类植物入侵泥炭藓湿地的技术手段,而许多蕨类植物植株粗壮,其入侵泥炭藓湿地的修复工作一直是困扰生态修复工作者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发明人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尝试,以及多次的实验和努力,不断的改革创新,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泥炭藓培养步骤和野外生境修复步骤:
步骤S1、泥炭藓培养:
采集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泥炭藓植株及生境地泥炭土,移至温室内培养1~5代,扩增泥炭藓植株数量;
步骤S2、野外生境修复:
步骤S21、清除入侵植物植株及繁殖体;
步骤S22、切除入侵植物根区及其上下方土壤,构建出修复槽;
步骤S23、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待修复;
步骤S24、向所述修复槽铺设基质层,在所述基质层上覆盖S1培养得到的泥炭藓。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为:
将泥炭藓切成小段,均匀平铺在所述泥炭土上,向基质中加入腐殖土上清液,调节基质pH值为酸性。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为:
将泥炭藓切成5~10mm小段,均匀平铺或两层叠排在所述泥炭土上,种植总密度为40~60g/m2,向基质中定期或不定期加入腐殖土上清液,维持基质中的液体淹没基质但不淹没泥炭藓,调节pH值为6~7;保持泥炭藓植株湿润、不干燥。相关内容也按照“权利要求书”修改。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培养温度为10~30℃;空气湿度80%~100%;阴雨天补光,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Lx以内;待所述泥炭藓长出新芽后,向泥炭藓上喷洒赤霉素液,促进泥炭藓生长。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1中,所述入侵植物包括蕨类植物。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2中,切掉入侵植物覆盖区域下50~80cm深土壤。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3中,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2个月以上。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4中,基质层厚度为20cm以上,所述基质为泥炭土。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4中,泥炭藓覆盖厚度为20cm以上,所覆盖泥炭藓与周围原生状态下泥炭藓持平。
根据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生境修复后,泥炭藓生长动态检测步骤和补充修复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发明针对植物入侵等干扰泥炭地土壤碳贮量的因素,采用室内培养泥炭藓、清除入侵植物、加深土壤深度、覆盖泥炭藓等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泥炭藓沼泽湿地,本发明方法还可以用于泥炭藓层薄、过度放牧等造成泥炭藓生境退化进行泥炭藓修复。
b)本发明通过对待修复地生长的泥炭藓进行人工培养,可以使泥炭藓植株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快速增加可用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的泥炭藓植株数量。并且本发明选择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的泥炭藓和泥炭土,避免了修复移栽的泥炭藓与泥炭藓沼泽湿地的生态差异,用于生态修复的泥炭藓植株能够更快适应修复地的生态环境,成活率更高,修复效果好。
c)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清除入侵植物植株及繁殖体,彻底根除了修复地入侵植物的危害,确保修复后的泥炭藓沼泽湿地不再再次被入侵。对于蕨类植物来说,残留根、孢子都是其繁殖体。
d)本发明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切除入侵植物根区及其上下方土壤,避免入侵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或者腐烂残体对修复后的泥炭藓产生有害影响,避免入侵植物对泥炭藓异株克生。蕨类植物释放化学物质的部位主要有根系、茎、叶等,释放的方式有分泌、挥发、雨水淋洗和残体腐烂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包括泥炭藓培养步骤和野外生境修复步骤。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泥炭藓培养。
采集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泥炭藓植株及生境地泥炭土,移至温室内培养1~5代,以温室内首次培养得到的泥炭藓植株为第一代,在第一代基础上扩增培养得到泥炭藓植株的第二代,以此类推,从而扩增泥炭藓植株数量。将泥炭藓切成5~10mm小段,均匀平铺或者以相同湿重两层叠排的方式放置在所述泥炭土上,种植总密度为40~60g/m2,向基质中定期或不定期加入腐殖土上清液,维持基质中的液体淹没基质但不淹没泥炭藓,调节pH值为6~7;保持泥炭藓植株湿润、不干燥。培养温度为10~30℃;空气湿度80%~100%;阴雨天补光,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Lx以内;待所述泥炭藓长出新芽后,向泥炭藓上喷洒赤霉素液,促进泥炭藓生长。
步骤S2、野外生境修复。
步骤S21、清除入侵植物植株及繁殖体。亚热带地区,蕨类植物入侵泥炭藓湿地而造成泥炭藓面积萎缩是非常大的技术难题。入侵蕨类植物例如分株紫萁覆盖区严重旱化、土壤板结,其残留根、孢子等都可以繁殖体,使蕨类植物在泥炭藓沼泽湿地不断繁殖。
步骤S22、切除入侵植物根区及其上下方土壤,构建出修复槽。为了避免入侵植物特别是蕨类植物的繁殖体、残体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对泥炭藓的感化作用,在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中,切掉入侵植物覆盖区域下50~80cm深土壤,具体根据植株大小、入侵植物根系深度决定修复槽的深度。
步骤S23、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待修复。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2个月以上,例如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2~3个月。一方面观察修复槽及其周边的入侵植物进行观察,是否有新入侵植株长出。另一方面,对修复槽周边基质中还可能残留的入侵植物特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自然稀释、消解,为后期泥炭藓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步骤S24、向所述修复槽铺设基质层,在所述基质层上覆盖S1培养得到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或第五代泥炭藓。这些经过人工培养泥炭藓植株的初始来源就是以该地采集的泥炭藓植株,基质层厚度为20cm以上,所选基质为泥炭土。泥炭藓覆盖厚度为20cm以上,所覆盖泥炭藓与周围原生状态下泥炭藓持平。
本实施例中,于2020年10月,用龙塘山(临安清凉峰)、龙王山(安吉)、大岩湖(庆元黄皮湿地)3处泥炭地原有的泥炭藓种源进行培育,对龙塘山4种泥炭藓(即,拟狭叶泥炭藓Sphagnum cuspidatulum,垂枝泥炭藓S.jnsenii,暖地泥炭藓S.junfhuhnianum,卵叶泥炭藓S.ovatum)、龙王山2种泥炭藓(暖地泥炭藓S.junfhuhnianum,大泥炭藓S.palustre)、大岩湖1种泥炭藓(多纹泥炭藓S.multifibrosum)分别进行培养。使用龙塘山、龙王山、大岩湖泥炭地各自的泥炭土作为栽培基质,将泥炭藓切成5-10mm左右的小段,均匀平铺在泥炭土上,种植密度为50g/m2,加入5%的腐殖土上清液,不要淹没泥炭藓,pH值控制在6.0左右。为了保持高湿度环境,在培养床上安装一排微喷灌设备,每天喷晒2-3次清水,此外,每月定时添加1次腐殖土上清液。保持室温(10~30℃),若温度超过30℃,开空调,使温度控制在30℃以内。安装灯光设备,在阴雨天进行补光,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Lx以内,可以安装补光灯。待长出新芽后,使用装有0.0001%赤霉素液微喷水瓶向泥炭藓上喷洒适量的赤霉素液,促进泥炭藓生长。各泥炭藓培养1年后的长度即重量如表1所示。
表1泥炭藓培养结果。
Figure BDA0003945307560000051
10月中旬清除入侵植物,例如分株紫萁(Osmundastrum cinnamomeum),分株紫萁为落叶蕨类植物,根状茎短粗直立或成粗肥圆柱状的主轴,待秋季叶片凋落后,采取人工砍伐措施清除泥炭地内所有分株紫萁,并挖除分株紫萁覆盖区域下60cm深土壤,形成一个修复槽或修复坑。沼泽湿地中的水浸入修复槽,维持淹水状态2个月,然后再在修复槽内铺设30cm厚的泥炭土层,在泥炭土层上方铺设30cm厚经过本发明人工培养的泥炭藓,并使其与周围原生状态下泥炭藓基本持平,完成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工作。
以龙王山原生暖地泥炭藓沼泽地块为对照1,以龙王山原生暖地泥炭藓沼泽地块附近蕨类植物入侵后地块为对照2,与龙塘山修复一年后的暖地泥炭藓沼泽比较,采集2-3cm深度的表层土样,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土壤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比较。
对照1 对照2 修复处理
土壤有机碳SOC(g kg<sup>-1</sup>) 367.40±149.25a 178.84±113.45b 251.33±97.21ab
土壤总氮TN(g kg<sup>-1</sup>) 18.75±9.63a 8.78±6.78c 14.24±2.31b
土壤总磷TP(g kg<sup>-1</sup>) 0.73±0.31a 0.51±0.27a 0.57±0.13a
注:同一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在p=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表明:修复1年后,在泥炭藓根部的土壤的碳、氮、磷的含量相比于入侵地块均有所提升。
完成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后,经对泥炭地生境恢复后泥炭藓生长动态进行监测,和对泥炭地生境恢复后土壤碳累积情况进行测定后,确认采用该泥炭藓沼泽湿地的修复方法对泥炭藓沼泽湿地进行修复的效果十分良好。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泥炭藓培养步骤和野外生境修复步骤:
步骤S1、泥炭藓培养:
采集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泥炭藓植株及生境地泥炭土,移至温室内培养1~5代,扩增泥炭藓植株数量;
步骤S2、野外生境修复:
步骤S21、清除入侵植物植株及繁殖体;
步骤S22、切除入侵植物根区及其上下方土壤,构建出修复槽;
步骤S23、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待修复;
步骤S24、向所述修复槽铺设基质层,在所述基质层上覆盖S1培养得到的泥炭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为:
将泥炭藓切成小段,均匀平铺在所述泥炭土上,向基质中加入腐殖土上清液,调节基质pH值为酸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为:
将泥炭藓切成5~10mm小段,均匀平铺或两层叠排在所述泥炭土上,种植总密度为40~60g/m2,向基质中定期或不定期加入腐殖土上清液,维持基质中的液体淹没基质但不淹没泥炭藓,调节pH值为6~7;保持泥炭藓植株湿润、不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培养温度为10~30℃;空气湿度80%~100%;阴雨天补光,光照强度控制在8000Lx以内;待所述泥炭藓长出新芽后,向泥炭藓上喷洒赤霉素液,促进泥炭藓生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所述待修复泥炭藓沼泽湿地为有入侵植物的泥炭藓沼泽湿地;所述入侵植物包括蕨类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切掉入侵植物覆盖区域下50~80cm深土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中,保持修复槽淹水状态2个月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基质层厚度为20cm以上,所述基质为泥炭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中,泥炭藓覆盖厚度为20cm以上,所覆盖泥炭藓与周围原生状态下泥炭藓持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境修复后,泥炭藓生长动态检测步骤和补充修复步骤。
CN202211431841.9A 2021-11-23 2022-11-16 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Pending CN115735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28367 2021-11-23
CN202111392836 2021-11-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5742A true CN115735742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7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1841.9A Pending CN115735742A (zh) 2021-11-23 2022-11-16 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357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479A (zh) * 2023-05-24 2023-06-23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排水疏干的泥炭沼泽水位和植被的方法
CN116871309A (zh) * 2023-06-14 2023-10-13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一种退化高原泥炭地恢复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479A (zh) * 2023-05-24 2023-06-23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排水疏干的泥炭沼泽水位和植被的方法
CN116267479B (zh) * 2023-05-24 2023-08-11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排水疏干的泥炭沼泽水位和植被的方法
CN116871309A (zh) * 2023-06-14 2023-10-13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 一种退化高原泥炭地恢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udig et al. Sphagnum farming from species selection to the production of growing media: a review
CN115735742A (zh) 一种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01955261B (zh) 一种湖滨湿地生态修复方法
CN109174957B (zh) 一种重金属镉污染耕地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07509406B (zh) 一种快速提高工矿废弃地土壤固碳能力的方法
CN102668831A (zh) 沉水植物繁育毯及其应用
CN109287182B (zh) 一种用于铜矿废弃地植被恢复的方法
Giannini et al. Growth and nutrient uptake of perennial crops in a paludicultural approach in a drained Mediterranean peatland
Grantz et al. Transplanting native plants to revegetate abandoned farmland in the western Mojave Desert
CN101461320B (zh) 一种沙地无水栽植长柄扁桃的方法
CN108246798B (zh) 利用喷播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Grover et al. Improved, scalable techniques to cultivate fire mosses for rehabilitation
CN105660159A (zh) 一种退化湿地中芦苇植被的快速恢复与构建的方法
Yang et al. Soil water threshold for the growth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 in the Ulan Buh desert in arid northwest China
Lunt et al. Impacts of peatland restoration
Bu et al. Bryophyte spore germinability is inhibited by peatland substrates
Rosenburgh Restoration and recovery of Sphagnum on degraded blanket bog
Hernea et al. The behaviour for SRC willow Inger in experimental trial Ghilad, Romania.
Wilhelm et al. Assessment of an integrated peat-harvesting and reclamation method: Peatland-atmosphere carbon fluxes and vegetation recovery
Watts Revegetation of upland eroded bare peat using heather brash and geotextile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grazing
Xiaoling et al. Survival and recovery growth of riparian plant Distylium chinense seedlings to complete submergence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CN112427452A (zh) 一种植物间作修复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Wakhid et al. Net primary production of oil palm plantations on tropical peat.
CN105557112A (zh) 利用覆草和接菌的协同作用进行改土培肥的方法
Keightley Micro-propagated Sphagnum introduction to a degraded lowland bog: photosynthesis, growth and gaseous carbon flux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