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4912A - 具有多齿主链节的用于机器的地面接合履带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齿主链节的用于机器的地面接合履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4912A
CN115734912A CN202180042841.7A CN202180042841A CN115734912A CN 115734912 A CN115734912 A CN 115734912A CN 202180042841 A CN202180042841 A CN 202180042841A CN 115734912 A CN115734912 A CN 115734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teeth
bolt
distance
bol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28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L·雷克
D·S·克拉克
E·B·威斯布鲁克
K·L·斯坦纳
J·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erpillar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terpilla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erpillar Inc filed Critical Caterpillar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734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4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0Tracks of articulated type, e.g. chains
    • B62D55/205Connections between track links
    • B62D55/21Links connected by transverse pivot pins
    • B62D55/213Master track l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2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 of steering gear 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B62D5/28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 of steering gear 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 for pivoted bog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5/00Endless track vehicles
    • B62D55/08Endless track units; Parts thereof
    • B62D55/18Tracks
    • B62D55/20Tracks of articulated type, e.g. chains
    • B62D55/205Connections between track links
    • B62D55/21Links connected by transverse pivot p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20Off-Road Vehicles
    • B60Y2200/25Track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Transmissions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Jib Cranes (AREA)
  • Guiding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地面接合履带(26)包括由标准链节(34)和至少一个主链节(36)形成的履带链条(28)。主链节(36)包括通过前螺栓(44)和后螺栓(46)夹持在一起的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的夹持表面(50、66)分别形成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所述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可包括总共2或3个全齿和齿根(82,84),限制为分布在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之间。

Description

具有多齿主链节的用于机器的地面接合履带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机器中的地面接合履带,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多齿主链节。
背景技术
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具有由多个链节构成的地面接合履带,所述多个链节联接在一起以形成围绕可旋转的履带接合元件延伸的柔性无端式环。采矿、建设、林业、道路建设和其它行业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具有地面接合履带的机器。与任何机器系统一样,可能期望提供用于某些部件的便利拆卸以进行保养或维修的一些装置。为此目的,“主链节”设在许多地面接合履带中,并且多年来已经开发出许多不同的设计。
在一个常见的主链节设计类别中,多个齿设在单独的主链节部分上,主链节部分可互锁以将主链节部分配合在一起。诸如螺栓的紧固件可用来将相应的链节部分固定在一起,并且主链节定位在机器履带中,在所述机器履带中,其操作与任何其它链节中的任一者非常相似。当期望断开履带以进行维修、保养、运输等时,移除将链节部分联接在一起的紧固件,以允许通过拆卸链节部分来分离履带。一个以上的主链节可用于给定的履带链条中,并且由平行履带链条构成的组装的履带通常具有至少两个主链节。尽管基本的两部分主链节设计已被证明相当有用,但履带型机器操作的许多环境的崎岖性可能对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提出额外要求,并且一些现有的主链节往往过早失效。
主链节中的齿的数量、间隔、定向、曲率和其它几何特征可变化,并且多年来,工程师已经实验了许多不同的设计。还已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单齿设计提供实用策略。然而,单齿主链节仍具有缺点,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似乎允许在链节部分之间的旋转或摇动,最终导致性能退化或故障。
多齿主链节设计可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尽管多个齿可帮助实现链节部分之间的稳健互锁,但是在制造期间可能需要大量的机械加工时间以产生具有许多齿的单独链节部分。此外,每个部分上的许多辐射式(radiused)齿表面可用于集中现场经历的应力,所述应力也最终可能导致性能退化或故障,特别是在硬岩环境中。
授予Livesay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案第2008/0174175号涉及用于履带的主链节,其包括具有由齿和相邻凹部限定的正弦节段形式的第一链节构件和第二链节构件的轮廓表面。尽管Livesay等人在应用方面具有优点,但由于上述原因和其它原因,本领域始终存在改进空间和备选策略。
发明内容
在一方面,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履带的主链节包括第一半链节,所述第一半链节具有:第一链节带,所述第一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横向开孔;以及第一夹持表面,所述第一夹持表面形成第一齿组、在第一齿组与第一半链节的板侧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以及在第一齿组与第一半链节的轨侧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主链节进一步包括第二半链节,所述第二半链节具有:第二链节带,所述第二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横向开孔;以及第二夹持表面,所述第二夹持表面形成第二齿组、在第二齿组与第二半链节的板侧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以及在第二齿组与第二半链节的轨侧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前螺栓孔和后螺栓孔各自部分地形成于第一半链节与第二半链节中的每一个内,并且与第一夹持表面和第二夹持表面中的每一个相交,并且构造成分别接收前螺栓和后螺栓,以用于将第一半链节和第二半链节一起夹持以使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互锁。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各自包括与多个齿根交替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根包括邻近相应上升斜面的前齿根,以及邻近相应下降斜面的后齿根。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限制为分布在前螺栓孔与后螺栓孔之间。
在另一方面,一种地面接合履带包括履带链条,所述履带链条具有端对端联接的多个履带链节并且包括多个标准链节和主链节。主链节包括第一半链节和第二半链节。第一半链节包括第一链节带和形成第一齿组的第一夹持表面。第二半链节包括第二链节带和形成第二齿组的第二夹持表面。前螺栓孔和后螺栓孔各自部分地形成于第一半链节和第二半链节中的每一个内,并且与第一夹持表面和第二夹持表面中的每一个相交,并且构造成分别接收前螺栓和后螺栓,以将第一半链节和第二半链节夹持在一起,使得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互锁。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各自包括与多个齿根交替的多个齿,并且限制为分布在前螺栓孔与后螺栓孔之间。
在又一方面,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履带的主链节包括第一半链节,所述第一半链节具有:第一链节带,所述第一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横向开孔;以及第一夹持表面,所述第一夹持表面形成第一齿组、在第一齿组与第一半链节的板侧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以及在第一齿组与第一半链节的轨侧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主链节进一步包括第二半链节,所述第二半链节具有:第二链节带,所述第二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横向开孔;以及第二夹持表面,所述第二夹持表面形成第二齿组、在第二齿组与第二半链节的板侧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以及在第二齿组与第二半链节的轨侧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前螺栓孔和后螺栓孔各自部分地形成于第一半链节和第二半链节中的每一个内,以接收用于将第一半链节和第二半链节夹持在一起的螺栓。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各自包括总共两个全齿和总共三个齿根。前螺栓孔和后螺栓孔各自与第一夹持表面和第二夹持表面相交,并且位于第一齿组和第二齿组外侧,使得螺栓孔应力集中位置分别在主链节中的齿根应力集中位置的前部和后部间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地面接合履带的机器的侧部图解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主链节的侧部图解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主链节的透视图解视图;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主链接的第一半链节的侧部图解视图;
图5是第一半链节的另一个侧部图解视图;
图6是第一半链节的立面视图;
图7是第一半链节的等距视图;
图8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主链节的第二半链节的侧部图解视图;
图9是第二半链节的另一个侧部图解视图;
图10是第二半链节的立面视图;以及
图11是第二半链节的等距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履带型机器10。履带型机器10包括框架12,框架具有支承在其上的操作员驾驶室14。机器10的液压致动机具系统15包括支承在框架12的前端处的铲刀17和支承在框架12的后端处的破土犁16。履带型机器10可包括多种机器中的任一种,诸如履带型拖拉机、履带装载器、半履带机器或其它。履带型机器10包括履带系统18,所述履带系统具有安装在框架12的第一侧处的地面接合履带26,以及安装在框架12的相对侧处并且在图1中不可见的第二基本相同的地面接合履带。履带系统18还包括驱动链轮20、前惰轮22、后惰轮24和多个履带支重轮30。地面接合履带26以大体上常规方式围绕各种可旋转的履带接合元件延伸。履带系统18描绘为具有所谓的高驱动构造,其中驱动链轮20升高并且与两个惰轮22和24一起操作。在其它情况下,履带系统18可具有椭圆形履带布置或其它。履带型机器10的重量基本上由履带支重轮30支承,所述履带支重轮沿地面接合履带26的内侧表面在履带轨上滚动。地面接合履带26通常将包括两个平行履带链条。在图1中可见的一个履带链条28具有端到端联接的多个履带链节,并且包括多个标准链节34和至少一个主链节36。如上所述,履带链条28可为两个平行履带链条中的一个,并且因此应理解,第二基本相同或镜像的履带链条隐藏在图1中页面平面后面而看不到。履带板32附接到标准链节34和主链节36中的每一个,并且履带销38将履带链条28与其协作履带链条(在图1中不可见)联接。
在实际实施策略中,根据本公开的地面接合履带中的履带链条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主链节36。例如,一个、两个、三个或可能更多个主链节可设在每条履带链条中,以提供履带26可断开以进行保养或更换的多个位置。还应当认识到,尽管地面接合履带被认为是实际应用,但在其它情况下,具有根据本公开的主链节的履带可应用于输送机或另一应用中。如上所述,履带链条28可包括多个标准链节34和主链节36。标准链节34可为直链节、具有横向偏置链节带的偏置链节、与履带板一体地形成的链节,或多种其它类型的链节中的任一个。如从以下描述将进一步显而易见的,设想主链节36在现场使用寿命的过程中提供改进的抗断裂性或抗性能退化。
现在还参考图2和3,主链节36包括具有第一链节带48的第一半链节40。第一横向开孔49形成于第一链节带48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横向开孔49包括履带销开孔,所述履带销开孔构造成通过过盈配合接收履带销。另外或备选地,诸如卡环、保持器等的主动销保持特征可用于将履带销固定在第一横向开孔49中。第一半链节40进一步包括第一夹持表面50,所述第一夹持表面形成第一齿组52、在第一齿组52与第一半链节40的板侧56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54、以及在第一齿组52与第一半链节40的轨侧60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58。主链节36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二链节带62的第二半链节42。第二横向开孔64形成于第二链节带62中,并且在所示实施例中包括构造成诸如通过过盈配合接收履带销套管的套管开孔。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熟悉用于连接邻近平行履带链条的履带销和套管构造和布置。根据本公开的套管开孔通常至少在其尺寸方面不同于履带销开孔。因此,如从图2和3可见,第二横向开孔64的直径可大于第一横向开孔49。然而,本公开因此不受限制,并且开孔64小于开孔49的相反布置,或开孔64和49大小相等的布置仍然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第二半链节42进一步包括第二夹持表面66,所述第二夹持表面形成第二齿组68、在第二齿组68与第二半链节42的板侧56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70、以及在第二齿组68与第二半链节42的轨侧60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72。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中的每一个以及主链节36本身的板侧56是构造成附接到如图所示的履带板32的一侧。轨侧60是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中的每一个以及主链节36的相对侧,并且构造成与履带链条28中的相邻履带链节在一起,以形成在使用期间由履带支重轮30接触的履带轨。为描述性方便起见,本文中使用了术语“上升”、“下降”、“前向”、“后向”和类似方向指示,并且它们不应理解为将描述的范围限于所描述的主题特征的任何特定定向或布置。类似地,术语“第一”、“第二”等不应视为需要对本说明书的任何特定排序、定向或其它限制,并且为了方便起见,这里同样使用。
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各自部分地在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中的每一个内形成,并且分别接收前螺栓44和第二螺栓46,以用于将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夹持在一起,使得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互锁。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可各自在第二半链节42的板侧56中敞开,并且在第一半链节40内终止。在第一半链节40内,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中的每一个可有内螺纹。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各自分别包括多个齿78和80,以及分别与相应齿78和80交替的多个齿根82和84。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限制为分布在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之间。“限制分布”意指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中的齿和齿根的整体布置在两个螺栓孔74和76之间,其意义将从以下描述进一步显而易见。多个齿78和80在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中包括总共两个或三个全齿。在改进方案中,多个齿78和80在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中包括总共两个全齿,以及总共三个齿根。如本文所述的全齿包括完全前部和后部的齿,以便在轮廓中包括前齿面和后齿面,并且跨过相应半链节的宽度是完整和不中断的。因此,由螺栓孔相交的齿将是沿宽度中断的,并且前部和后部中断并且因此是不全的,并且包括前齿面或后齿面中的仅一个或仅部分前齿面或后齿面的齿也是不全的。当主链节36组装而进行使用,并且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夹持在一起,并且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互锁时,通过将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定位在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外侧,螺栓孔应力集中位置可分别在齿根应力集中位置的前部和后部间隔开。
图2中还示出了主链节36的数个尺寸属性和比例属性。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限定中心到中心螺栓孔距离101。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一起限定链节间距距离100(第一横向开孔49与第二横向开孔64之间的中心到中心距离)。第一横向开孔49和前螺栓孔74限定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98。第二横向开孔64和后螺栓孔76限定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99。图2中标识的尺寸属性和比例属性,以及本文种论述的其它属性之间和之中的关系,以及装配具有期望几何形状的总共两个或三个全齿的意义将从以下描述中进一步显而易见。
现在还参考图4-11,示出了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的各种视图。如图6中所描绘,第一半链节40限定前面宽度104。如图10中所描绘,第二半链节42限定后面宽度106。第一夹持表面54和第二夹持表面70通常是互补的,并且因此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中的每一个可理解为限定前面宽度104和后面宽度106。在图7中,可看到,第一齿组52限定齿宽度或全宽度102。互补的第二齿组68可类似地理解为限定全宽度104。下文进一步论述面宽度104、106、全宽度102和其它特征之间和之中的关系。
应当记得,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与多个齿根交替的多个齿。如附图中所描绘,第一齿组52的多个齿根82和第二齿组68的多个齿根84各自包括前齿根82和84。第一半链节40中的前齿根将理解为最靠近链节带48的齿根82,并且第二齿组68的前齿根84将理解为最远离链节带62的齿根。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还分别包括后齿根82和84,后齿根在半链节40的情况下是最远离链节带48的齿根82,并且在第二半链节42的情况下是最靠近链节带62的齿根84。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从相应前齿根82和84延伸的前过渡表面。在第一齿组52的情况下,前过渡表面在86处示出,并且从前齿根82延伸到上升斜面54。在第二齿组68的情况下,前过渡表面在88处示出,并且从前齿根84延伸到上升斜面70。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包括从相应后齿根82和84延伸的后过渡表面。在第一齿组52的情况下,后过渡表面在90处示出,并且从后齿根82延伸到下降斜面58。在第二半链节42的情况下,后过渡表面在92处示出,并且从后齿根84延伸到下降斜面72。在实际实施策略中,前螺栓孔74与前过渡表面86和88中的一个相交,但不与前过渡表面86和88的另一个相交。后螺栓孔76与后过渡表面90和92中的一个相交,但不与后过渡表面90和92的另一个相交。在第一半链节40的情况下,前过渡表面86形成大于由前齿根82形成的前齿根半径的半径。在第二半链节42的情况下,后过渡表面92形成大于由后齿根84形成的后齿根半径的半径。还从图5可看到,后过渡表面90形成半齿表面,并且从图8可看到,前过渡表面88形成半齿表面。
应当记得,第一夹持表面50和第二夹持表面66彼此互补地形成。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或从上下文中显而易见,否则本文对夹持表面50或66中的一个的特征的描述和讨论可通过类比的方式理解为适用于另一个。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基本上是彼此的镜像,并且上升斜面54和70以及下降斜面58和72也一样。图5示出了第一齿组52的附加特征,其将理解为通过类比的方式适用于齿组68的特征。应当记得,后过渡表面90从后齿根82延伸到下降斜面58。后过渡表面90可形成如上文所指出的半齿,其包括相对于水平平面以齿角94定向的齿表面,所述齿角与齿组52中齿中的每一个的类似限定的齿角相同。齿角94可为大约55°。齿78中的每一个还限定齿半径91。齿半径91可为1.98毫米到4毫米。齿78中的每一个可为前后对称的,并且一起限定齿到齿距离96。齿到齿距离或齿距离可为从13毫米到18毫米。前齿根82形成引入根半径,其在图5中以附图标记93示出。引入根半径93大于由其它齿根82形成的半径,并且可与过渡表面86融合,过渡表面继而又与上升斜面54融合。第二半链节42的后齿根84形成类似的引入半径。“融合”意指平滑的过渡,使得由前齿根82限定的轮廓中的线段的端点也是由过渡表面86形成的轮廓中的线段的端点,所述端点又过渡到由上升斜面54形成的线段的端点。引入根半径93可为4.8毫米到6毫米,第二齿组68中的引入根半径也可如此。本文给出的量纲量或无量纲量可理解为涵盖与测量误差内的所列数量的偏差。
如上所述,主链节36的某些比例属性和尺寸属性协作以实现两个或三个全齿装配在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之间的空间包络内。这些比例属性中的一个是螺栓孔距离101与链节间距距离100的比率。螺栓孔距离101是螺栓孔74和76的中心轴线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链节间距距离100是第一横向开孔49和第二横向开孔64的中心轴线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的距离。螺栓孔距离101与链节间距距离100的比率可为0.22:1到0.33:1。在实施方式中,螺栓孔距离101为44毫米到91毫米,并且链节间距距离100为203毫米到318毫米。还应当记得,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98由第一横向开孔49和前螺栓孔74限定。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99由第二横向开孔64和后螺栓孔76限定。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98在相应开孔的中心轴线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99在相应开孔的中心轴线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98与螺栓孔距离101的比率以及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99与螺栓孔距离101的比率可为0.5:1到1:1。还应当记得,第一横向开孔49可包括销开孔,并且第二横向开孔64可包括套管开孔。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98与螺栓孔距离101的比率为0.57:1到1:1。同样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99与螺栓孔距离101的比率为0.55:1到0.86:1。
还如上文所论述,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限定前面宽度104和后面宽度106。由于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是互补的并且配合在一起的,因此可在第一半链节40或第二半链节42中的任一个上找到面宽度104和面宽度106,但为方便起见仅在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中的一个上标记。前面宽度104和后面宽度106中的每一个是在形成相应齿组的放大中心区段外侧的相应半链节的最宽或几乎最宽的部分。前面宽度104与全宽度102的比率和后面宽度106与全宽度102的比率可为0.4:1到0.8:1。在改进方案中,并且在如上所述的第一横向开孔49包括销开孔并且第二横向开孔64包括套管开孔的情况下,前面宽度104与全宽度102的比率为0.57:1到0.75:1。同样在此实施例中,后面宽度106与全宽度102的比率可为0.4:1到0.63:1。相对于全宽度102的不同尺寸和局部放大的面宽度104和106可有助于支承螺栓44,并且通过比原本可用的围绕螺栓孔74和76的相对更大的材料体积消散应力。存在面宽度104和106的相应半链节的放大宽度通常将限于纵向或前部和后部范围。因此,在实际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链节40和42中的每一个可向外凸起以适应额外链节材料的放置。此外,螺栓孔74和76可相对于彼此侧向偏移比原本可行的更多。如图6中所示,前面宽度104可在前和后位置处沿宽度测量,在该位置处,第一半链节40的内侧弯曲表面轮廓105过渡到线性表面轮廓111。第二面宽度106可在弯曲内侧表面轮廓107过渡到线性表面轮廓113的位置处沿宽度测量。
工业适用性
应当记得,主链节36中的螺栓孔相对于相应的齿组定位,使得螺栓孔与最前齿根和最后齿根之间没有重叠。换句话说,螺栓孔被定位,并且两个或三个全齿的形状和大小确定成使得齿组的分布限制在螺栓孔之间的空间。螺栓孔(并且包括围绕螺栓孔并且限定螺栓孔的材料)可在使用期间经受应力集中。同样,应力集中可在一组齿中的相对紧密弯曲的齿根半径处产生。本公开反映了以下发现和观察:具有产生应力集中趋势的特征的重叠可导致增加的性能退化风险,诸如主链节中的开裂或故障。尽管某些早期主链节设计采用重叠螺栓孔和齿根,但在本公开中,这些特征彼此间隔开以避免应力集中位置的叠加。因此,根据本公开,预期断裂风险降低。
本公开还反映了与主链节和具有三个以上的齿的主链节中的单齿设计的限制有关的发现和观察。在某些单齿主链节的情况下,在两个半链节中的每一个上仅提供单个互锁齿和凹部可导致对获得半链节互锁的挑战,从而在使用期间可能导致旋转或摇动,这最终可能导致性能退化或故障。在齿数大于三个的情况下,可预期:在不损害其它因素,诸如齿大小或形状,包括齿到齿的距离、齿角、齿半径、引入根半径、可制造性和潜在其它因素的情况下,齿不能在至少某些履带链节中装配到螺栓孔之间的空间中。因此,主链节36的尺寸属性和比例属性反映了此类因素的平衡,其中最佳尺寸范围和形状范围的齿和齿数可在螺栓孔之间的空间中实施。
本说明书仅用于说明目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缩小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完整和合理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当前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通过查看所附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如本文所使用,冠词“一(a)”和“一(an)”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并且可与“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在意图表示仅有一个项目时,使用术语“一个(one)”或类似语言。此外,如本文所使用,术语“具有(has)”、“具有(have)”、“具有(having)”等旨在为开放式术语。此外,短语“基于”意图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履带(26)的主链节(36)
包括:
第一半链节(40),所述第一半链节包括第一链节带(48),所述第一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横向开孔(49);以及第一夹持表面(50),所述第一夹持表面形成第一齿组(52)、在所述第一齿组(52)与所述第一半链节(40)的板侧(56)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54)、以及在所述第一齿组(52)与所述第一半链节(40)的轨侧(60)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58);
第二半链节(42),所述第二半链节包括第二链节带(62),所述第二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横向开孔(64);以及第二夹持表面(66),所述第二夹持表面形成第二齿组(68)、在所述第二齿组(68)与所述第二半链节(42)的板侧(56)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70)、以及在所述第二齿组(68)与所述第二半链节(42)的轨侧(60)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72);
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各自部分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中的每一个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持表面(50)和所述第二夹持表面(66)中的每一个相交,并且构造成分别接收前螺栓(44)和后螺栓(46),以用于将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夹持在一起,以使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互锁;
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各自包括与多个齿根交替的多个齿,所述多个齿根包括邻近相应上升斜面(54、70)的前齿根(82),以及邻近相应下降斜面(58、72)的后齿根(84);以及
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限制为分布在所述前螺栓孔(74)与所述后螺栓孔(7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链节(36),其中:
所述前螺栓孔(74)和所述后螺栓孔(76)限定螺栓孔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一起限定链节间距距离;并且
所述螺栓孔距离与所述链节间距距离的比率为0.22:1到0.3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链节(36),其中:
所述螺栓孔距离为44毫米到91毫米;并且
所述链节间距距离为203毫米到318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链节(36),其中:
所述第一横向开孔(49)和所述前螺栓孔(74)限定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并且所述第二横向开孔(64)和所述后螺栓孔(76)限定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
所述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与所述螺栓孔距离的比率以及所述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与所述螺栓孔距离的比率为0.5:1到1: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链节(36),其中:
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限定前面宽度和后面宽度,并且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限定齿宽度;
所述前面宽度与所述齿宽度的比率和所述后面宽度与所述齿宽度的比率为0.4:1到0.8:1;并且
所述多个齿在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中包括总共2个全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链节(36),其中:
所述第一横向开孔(49)包括销开孔,并且所述第二横向开孔(64)包括套管开孔;
所述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与所述螺栓孔距离的比率为0.57:1到1:1;
所述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与所述螺栓孔距离的比率为0.55:1到0.86:1;
所述前面宽度与所述齿宽度的比率为0.57:1到0.75:1;
所述后面宽度与所述齿宽度的比率为0.4:1到0.63:1;
所述多个齿限定13毫米到18毫米的齿距离,以及1.98毫米到4毫米的齿半径;
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的多个齿根(82、84)各自包括4.8毫米到6毫米的引入根半径。
7.一种地面接合履带(26),包括:
履带链条(28),所述履带链条具有端到端联接的多个履带链节并且包括多个标准链节(34)和主链节(36);
所述主链节(36)包括第一半链节(40)和第二半链节(42);
所述第一半链节(40)包括第一链节带(48)和形成第一齿组(52)的第一夹持表面(50);
所述第二半链节(42)包括第二链节带(62)和形成第二齿组(68)的第二夹持表面(66);
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各自部分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中的每一个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夹持表面(50)和所述第二夹持表面(66)中的每一个相交,并且构造成分别接收前螺栓(44)和后螺栓(46),以将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夹持在一起,使得所述第一齿组(52)和第二齿组(68)互锁;并且
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各自包括与多个齿根(82、84)交替的多个齿,并且限制为分布在所述前螺栓孔(74)与所述后螺栓孔(7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接合履带(26),其中:
所述多个齿在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中包括总共两个或三个全齿;
所述前螺栓孔(74)和所述后螺栓孔(76)限定螺栓孔距离,并且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一起限定链节间距距离;并且
所述螺栓孔距离与所述链节间距距离的比率为0.22:1到0.33: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地面接合履带(26),其中:
所述多个齿在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中包括总共两个全齿;
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中的每一个包括前齿根(82)和从所述前齿根(82)延伸的前过渡表面(86、88),以及后齿根(84)和从所述后齿根(84)延伸的后过渡表面(90、92);
所述前螺栓孔(74)与所述前过渡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相交,但不与所述前过渡表面(86、88)中的另一个表面相交,并且所述后螺栓孔(76)与所述后过渡表面(90、92)中的一个表面相交,但不与所述后过渡表面(90、92)中的另一个表面相交;
所述第一链节带(48)包括第一横向开孔(49),并且所述第二链节带(62)包括第二横向开孔(64);
所述第一横向开孔(49)和所述前螺栓孔(74)限定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并且所述第二横向开孔(64)和所述后螺栓孔(76)限定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并且
所述第一开孔到螺栓距离与所述螺栓孔距离的比率以及所述第二开孔到螺栓距离与所述螺栓孔距离的比率为0.5:1到1:1。
10.一种用于地面接合履带(26)的主链节(36)
包括:
第一半链节(40),所述第一半链节包括第一链节带(48),所述第一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横向开孔(49);以及第一夹持表面(50),所述第一夹持表面形成第一齿组(52)、在所述第一齿组(52)与所述第一半链节(40)的板侧(56)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54)、以及在所述第一齿组(52)与所述第一半链节(40)的轨侧(60)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58);
第二半链节(42),所述第二半链节包括第二链节带(62),所述第二链节带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二横向开孔(64);以及第二夹持表面(66),所述第二夹持表面形成第二齿组(68)、在所述第二齿组(68)与所述第二半链节(42)的板侧(56)之间延伸的上升斜面(70)、以及在所述第二齿组(68)与所述第二半链节(42)的轨侧(60)之间延伸的下降斜面(72);
前螺栓孔(74)和后螺栓孔(76)各自部分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中的每一个内,以接收用于将所述第一半链节(40)和所述第二半链节(42)夹持在一起的螺栓;
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各自包括总共两个全齿和总共三个齿根(82、84);并且
所述前螺栓孔(74)和所述后螺栓孔(76)各自与所述第一夹持表面(50)和所述第二夹持表面(66)相交,并且位于所述第一齿组(52)和所述第二齿组(68)外侧,使得螺栓孔应力集中位置分别在所述主链节(36)中的齿根应力集中位置的前部和后部间隔开。
CN202180042841.7A 2020-06-18 2021-06-03 具有多齿主链节的用于机器的地面接合履带 Pending CN1157349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05,681 US11618518B2 (en) 2020-06-18 2020-06-18 Ground-engaging track for machine having multi-tooth master link
US16/905681 2020-06-18
PCT/US2021/035613 WO2021257285A1 (en) 2020-06-18 2021-06-03 Ground-engaging track for machine having multi-tooth master lin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4912A true CN115734912A (zh) 2023-03-03

Family

ID=7664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2841.7A Pending CN115734912A (zh) 2020-06-18 2021-06-03 具有多齿主链节的用于机器的地面接合履带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2) US11618518B2 (zh)
EP (1) EP4168295A1 (zh)
JP (1) JP2023530472A (zh)
KR (1) KR20230023016A (zh)
CN (1) CN115734912A (zh)
AU (1) AU2021291949A1 (zh)
BR (1) BR112022025491A2 (zh)
CA (1) CA3181876A1 (zh)
PE (1) PE20231559A1 (zh)
WO (1) WO2021257285A1 (zh)
ZA (1) ZA20230055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3647A (en) 1966-09-29 1970-06-03 Coal Industry Patents Ltd Improvements in Chain Connector Links.
US3427079A (en) * 1967-06-09 1969-02-11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wo-piece master track link
US3822923A (en) 1972-11-30 1974-07-09 Caterpillar Tractor Co Master track link
GB1501033A (en) * 1975-08-04 1978-02-15 Caterpillar Tractor Co Track shoe and bolt retention arrangement
DE3013026C2 (de) 1980-04-03 1982-07-22 Intertractor Viehmann GmbH & Co, 5820 Gevelsberg Spurkette für Kettenfahrzeuge
US4351573A (en) * 1980-12-24 1982-09-28 Deere & Company Split master link for track of track-laying tractors
US4579394A (en) * 1983-09-16 1986-04-01 Deere & Company Split master link for track-laying vehicle track
US4636014A (en) * 1985-12-23 1987-01-13 Caterpillar Inc. Master track chain connection for crawler tractors
US5700384A (en) 1995-11-09 1997-12-23 Caterpillar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lit master link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US20080174175A1 (en) 2007-01-19 2008-07-24 Livesay Richard E Master link for machine track and method
CN203637969U (zh) 2013-11-26 2014-06-11 刘海雄 结构改进的挖掘机链节
US10676143B2 (en) 2017-09-28 2020-06-09 Caterpillar Inc. Keyhole master track 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02592A1 (en) 2023-06-29
ZA202300556B (en) 2024-05-30
US11618518B2 (en) 2023-04-04
AU2021291949A1 (en) 2023-02-02
CA3181876A1 (en) 2021-12-23
JP2023530472A (ja) 2023-07-18
EP4168295A1 (en) 2023-04-26
US20210394840A1 (en) 2021-12-23
KR20230023016A (ko) 2023-02-16
PE20231559A1 (es) 2023-10-03
BR112022025491A2 (pt) 2023-01-17
WO2021257285A1 (en)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15849B2 (en) Conveyor chain
US8016102B2 (en) Conveyor chain for mining machinery
US9227787B2 (en) Conveyor chain
US9592865B2 (en) Track assembly having dual-sprocket drive wheel
US11511940B2 (en) Conveyor chain
WO2016028722A1 (en) Track assembly having arcuate crawler shoes
EP1473260A1 (en) Modular conveyor and conveyor links
WO2017083268A1 (en) Undercarriage track link assembly having offset link gaps
EP3790783B1 (en) Undercarriage clamping master track link with textured track pin bore
CN115734912A (zh) 具有多齿主链节的用于机器的地面接合履带
CA3164858A1 (en) Track shoe with wear resistant grouser
GB2127520A (en) Driving chain
US5199197A (en) Wear resistant offset sidebar chain
AU2019283816B2 (en) Conveyor chain
CA2914482C (en) Conveyor chain
WO2019125658A1 (en) Master track link with unitary rail
CN113260557B (zh) 具有倾斜轨道表面边缘的履带链节和具有该履带链节的机器履带
CA3201565A1 (en) Master link and articulated chain assembly for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