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34555A -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34555A
CN115734555A CN202211043426.6A CN202211043426A CN115734555A CN 115734555 A CN115734555 A CN 115734555A CN 202211043426 A CN202211043426 A CN 202211043426A CN 115734555 A CN115734555 A CN 115734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support
chassis
base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434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雷戈里·弗朗西斯·路易·博沙尔
亚历山大·阿兰·让-皮埃尔·梅内布
阿里·谢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VH SAS
Original Assignee
OVH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VH SAS filed Critical OVH SAS
Publication of CN115734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34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88Cabinets therefor, e.g. chassis or racks or mechanical interfaces between blades and support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85Servers; Data center room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1497Rooms for data centers; Shipping container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9/00Pallets or like platforms, with or without side walls, for supporting loads to be lifted or lowere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5/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industrial 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 E04H2005/005Buildings for data processing ce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机架系统包括:多个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机架被构造成在服务器机架中容置服务器;至少一个机架柱,至少一个机架柱由服务器机架中的彼此上下设置的至少一些服务器机架形成,每个机架均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测量的机架深度;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基座,支撑基座设置在至少一个机架柱的下方以支撑至少一个机架柱,至少一个支撑基座被构造成被定位在数据中心的地表面上,以将至少一个机架柱的负载分布在地表面上,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测量的基座深度,基座深度大于机架深度,基座深度与机架深度的比介于1.2与2.5之间且包括1.2和2.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架组件。

Description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8月30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1306168.2的欧洲专利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容置用于在其中储存服务器的多个服务器机架。特别地,机架通常被布置成多排,以优化可以配装在数据中心内的机架的数量,同时提供用于对机架内的服务器和其他电子设备进行冷却的有利配置。
在一些情况下,已经考虑将服务器机架彼此上下叠置,以更有效地使用数据中心内的竖向空间。虽然这可能是有利的,但可以彼此上下叠置的机架的数量通常受到一叠机架中最底部的机架能够安全支撑的负载的限制。已考虑的一种解决方案是,不是将机架彼此上下叠置,而是构建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对给定的成排的机架中的服务器机架中的每个服务器机架进行支撑,使得支撑框架支撑机架的重量。然而,这可能是限制性的,因为必须在将支架定位在支撑框架中之前构建及安装支撑框架,因此根据支撑框架要支撑的预定数量的支架来确定支撑框架的尺寸。因此,该解决方案对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机架的安装提供了非常小的适应性,因为机架的最终构造必须提前预定。
此外,当服务器机架彼此上下叠置时,可能需要安装不同的管道(例如,电气管道、液体管道)以支撑服务器和其他支撑设备(例如,网络设备、电源设备、冷却设备的操作)。然而,在整个数据中心内对这些管道进行布线还需要提供足够的支撑以将管道固定就位。在某些情况下,这可能导致管道由服务器机架支撑,这进一步增加了当机架彼此叠置时由最底部的一个机架支撑的负载,从而加剧了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减轻这些缺点中的至少一些缺点的机架系统。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不便。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机架系统包括:多个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机架被构造成在服务器机架中容置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机架被构造成储存能够经由服务器机架的前侧部访问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机架限定至少一个容置部分以用于在所述容置部分中接收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器;至少一个机架柱,至少一个机架柱由服务器机架中的彼此上下设置的至少一些服务器机架形成,至少一个机架柱的每个服务器机架均具有在从服务器机架的前侧部延伸至后侧部的前后方向上测量的机架深度;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基座,支撑基座设置在至少一个机架柱的下方以支撑至少一个机架柱,至少一个支撑基座被构造成被定位在数据中心的地表面上,以将至少一个机架柱的负载分布在地表面上,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测量的基座深度,基座深度大于机架深度,基座深度与机架深度的比介于1.2与2.5之间且包括1.2和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由混凝土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是单个一体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限定有基座通道,基座通道在至少一个机架柱中的对应的一个机架柱下方延伸;基座通道大致侧向地延伸;以及基座通道沿着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通道从基座通道的顶部敞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管道,至少一个管道用于服务由服务器机架中的至少一些服务器机架储存的服务器,至少一个管道在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基座通道内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座通道是第一基座通道;并且至少一个支撑底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限定第二基座通道,第二基座通道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基座通道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此外,第一基座通道和第二基座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流体在第一基座通道和第二基座通道中流动,使得流体与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内表面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包括:下部基部部分,下部基部部分限定基座深度;以及上部支柱部分,上部支柱部分从下部基部部分向上延伸,上部支柱部分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测量的支柱深度,支柱深度小于基座深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部支柱部分包括从下部基部部分向上延伸且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支柱壁;以及两个支柱壁之间的距离约等于机架深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部基部部分的底表面沿着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整个深度和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宽度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机架柱包括第一机架柱和第二机架柱,第一机架柱在侧向上与所述第二机架柱相邻。机架系统还包括由第一机架柱和第二机架柱形成的机架排;至少一个支撑基座包括第一支撑基座和第二支撑基座,第一支撑基座支撑第一机架柱,第二支撑基座支撑第二机架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机架柱包括第三机架柱和第四机架柱,第三机架柱在侧向上与所述第四机架柱相邻;机架排是第一机架排,机架系统还包括平行于第一机架排延伸的第二机架排,第二机架排由第三机架柱和第四机架柱形成,第三机架柱和第四机架柱与第一机架柱和第二机架柱间隔开;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基座包括第三支撑基座和第四支撑基座,第三支撑基座支撑第三机架柱,第四支撑基座支撑所述第四机架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机架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底板,至少一个底板在第一机架排与第二机架排之间延伸,至少一个底板设置成在竖向上高于支撑基座的底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机架柱中的每个服务器机架均具有在侧向方向上测量的机架宽度;以及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具有在侧向方向上测量的基座宽度,基座宽度与机架宽度大致相同。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包括:可叠置底架,可叠置底架被构造成支撑多个服务器,可叠置底架包括:左侧底架部分和右侧底架部分,左侧底架部分限定可叠置底架的左端部,右侧底架部分与左侧底架部分在侧向上间隔开,右侧底架部分限定可叠置底架的右端部,可叠置底架被构造成在左侧底架部分与右侧底架部分之间支撑服务器,左侧底架部分和右侧底架部分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用于支撑上部服务器机架组件,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在所述服务器机架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被构造成由下部服务器机架组件支撑,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设置成在竖向上低于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服务器机架组件还包括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机架具有框架并限定有至少一个容置部分,至少一个容置部分用于将多个服务器容置在至少一个容置部分中;以及服务器机架,服务器机架连接至可叠置底架,服务器机架设置在左侧底架部分与右侧底架部分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还包括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在侧向上延伸并且将左侧底架部分和右侧底架部分互连,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设置在服务器机架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左侧底架部分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中的每一者还包括:前直立构件,前直立构件连接至前上部支撑件和前下部支撑件;后直立构件,后直立构件平行于前直立构件延伸,后直立构件连接至后上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上部纵向构件,上部纵向构件在前上部支撑件与后上部支撑件之间延伸;以及下部纵向构件,下部纵向构件在前下部支撑件与后下部支撑件之间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侧底架部分和右侧底架部分中的每一者还包括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被构造成连接至在侧向上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各自具有上述目的和/或方面中的至少一者,但不一定具有所有这些目的和/或方面。应当理解的是,由于试图实现上述目的而产生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可能不满足这些目的和/或可能满足本文未具体列举的其他目的。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和/或替代特征、方面和优点将从以下描述、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中变得显而易见。
应当理解,与部件的位置和/或方向有关的术语,例如“上”、“下”、“顶”、“底”、“前”、“后”、“左”、“右”在本文中用于简化描述并且不旨在限制使用中的部件的特定位置/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以及其他方面和另外的特征,将参照结合附图使用的以下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机架系统的右侧正视图;
图3是图1的机架系统的机架柱的包括支撑基座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从图1的机架系统的包括可叠置底架和连接至可叠置底架的机架的机架组件的顶侧、前侧、右侧截取的立体图;
图5是从图4的机架组件的顶侧、后侧、右侧截取的立体图;
图6A是图4的可叠置底架的上部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6B是图4的可叠置底架的下部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7是从图4的机架组件的顶侧、前侧、右侧截取的立体图,示出了沿着可叠置底架的侧部延伸的竖向的管道和布线;
图8是从部分地围绕布线的可叠置底架的顶侧、前侧、右侧截取的立体图;
图9是图1的机架系统的排的一部分的前视图;
图10是支撑基座的前视图;
图11是图10的支撑基座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0的支撑基座的右侧正视图;
图13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撑基座的从顶侧、前侧、右侧截取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支撑基座的从顶侧、前侧、右侧截取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可叠置底架的上部拐角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16是用于连接可叠置底架的拐角支撑件的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可叠置底架的上部拐角支撑件和下部拐角支撑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18是可叠置底架的两个下部拐角支撑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在数据中心100中使用的机架系统10。机架系统10包括多个机架20,机架被构造成在其中容置电子设备。特别地,机架20设置成容置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电源设备和/或用于支持服务器功能的其他支持设备(例如,冷却设备)。机架20因此可以被称为“服务器机架”。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20设置成彼此平行的多个排12。如可以看出的,多个机架20彼此上下地设置以形成柱14,其中,每个排12包括多个在侧向上相邻的柱14。例如,在该特定实施方式中,每个柱14包括彼此上下叠置的六个机架20。以这种方式将机架20彼此上下地叠置允许数据中心操作员更有效地利用数据中心100内可用的竖向空间来储存更多机架20。
现在将参照图4和图5来描述机架20。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20中的每个机架相同地构造,因此本文将描述机架20中的单个机架。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20具有机架框架21并限定出三个在侧向上相邻的容置部分22。在使用中,每个容置部分22可以接纳多个服务器或其他支持设备(例如,网络设备、电源设备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机架20可以具有单个壳体22。机架20具有在机架20的左端部23与右端部24之间测量的宽度以及在机架20的上端部与下端部之间测量的高度。在该实施方式中,机架20的宽度大于机架20的高度,因此机架20可以说是水平延伸而不是竖向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机架20的宽度可以小于机架20的高度。
储存在容置部分22内的电子设备(例如,服务器)能够经由机架20的前侧部25访问。在使用中,为了促进由机架20支撑的电子设备的冷却,使得空气从机架20的前侧部25流动通过机架20而到达机架20的后侧部26,以使得当热从电子设备传递至流动通过机架20的空气时,热空气从机架20的后侧部26排出。例如,可以在机架20中提供风扇以促进空气流动通过机架。此外,机架20可以可选地设置有设置在机架20的后侧部26上的空气-液体热交换器,以对通过机架20的后侧部26排放的气流进行冷却。
每个排12的机架20被定向成在各排12之间形成冷通道和热通道。特别地,两个连续的排12的机架20的前侧部25面向彼此以在前侧部25之间形成冷通道(冷空气通常在此处流入到机架20中),而两个连续排12的机架20的后侧部26面向彼此以在后侧部26之间形成热通道(热空气在此处由机架20排放)。
如可以看出的,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机架20连接至可叠置底架80,从而与可叠置底架一起形成机架组件200,以促进机架20的叠置和/或处理。特别地,可叠置底架80提供了相对紧凑且具有便于多个可叠置底架80(具有或不具有机架20,如将在下文更详细讨论的)的叠置的支撑点的结构。此外,如下文将说明的,可叠置底架80能够连接至设置在该底架80的上方或下方(即,在同一机架柱14内)以及/或者在侧向上与该底架相邻(即,在同一排12内但在侧向上相邻的柱14中)的其他类似的可叠置底架。如将要理解的,一般而言,将机架20进行叠置而不是将机架20放置在单独支撑每个机架20的超大框架内可以有利于数据中心100的管理,因为每个机架的排12可以逐渐构建,从而提供更能适应的方法来设置数据中心100。
现在将详细描述可叠置底架80及其相对于对应机架20定位的方式。
如图4和图5所示,可叠置底架80具有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在该实施方式中,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是彼此的镜像。左侧底架部分82L限定了可叠置底架80的左端部。右侧底架部分82R限定了可叠置底架80的右端部。如可以看出的,机架20容置在左侧底架部分82L与右侧底架部分82R之间,使得机架20在一侧上具有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即,左侧底架部分82L设置在机架20的左端部的左侧,右侧底架部分82R设置在机架20的右端部的右侧。
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通过侧向延伸的两个长形下部底架构件84互连。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底架构件84包括在前后方向上隔开且竖向对齐的前下部底架构件84和后下部底架构件84。在使用中,下部底架构件84设置在机架组件200的机架20的底部表面下方以支撑其上方的机架20。也就是说,机架20的底部表面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下部底架构件84中的每个下部底架构件的上表面上。
机架20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连接至支撑底架80。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20通过机械紧固件(例如螺栓)固定至支撑底架8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机架20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系绑至支撑底架80。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底架80可以包括支撑服务器或其他电子设备的结构,使得支撑底架80本身用作机架20。如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底架80本身可以被认为是机架的一部分。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具有大致U形的轮廓,特别是当从可叠置底架80的前部或后部观察时,可叠置底架80具有大致U形的轮廓。特别地,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不包括将左侧底架部分82L、右侧底架部分82L、82R互连的上侧向构件(平行于下部底架构件84)。注意的是,这允许机架20容易地下降到下部底架构件84上(例如,经由叉车),而可叠置底架80的任何构件不会干扰或无须被移除。这可以有利于组装机架组件200的过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
如下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为可叠置底架80提供支撑点,以便于将可叠置底架80中的多个可叠置底架彼此上下地叠置。继续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平行于彼此延伸的前直立构件和后直立构件90。上部纵向构件92和下部纵向构件92以与直立构件90垂直的方式在直立构件90的相反的端部之间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对于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两个对角线构件94在前直立构件与后直立构件90之间延伸。每个对角线构件94从直立构件90中的一个直立构件的下端部延伸至相对的直立构件90的上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构件90、92、94都是长形构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可以不同地构造。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角线构件94可以被省略(例如,如图8所示,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以及/或者,对角线构件94可以被平行于纵向构件92的其他构件代替。
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还具有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86以及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88。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的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86在机架20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类似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的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88在机架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由于支撑件86、88通常分别位于支撑底架80的上部拐角部和下部拐角部,因此支撑件86、88可以被称为“拐角支撑件”。下部拐角支撑件88设置成在竖向上低于上部拐角支撑件86。可叠置底架80的拐角支撑件86、88在可叠置底架80的上侧部上提供四个支撑点以及在可叠置底架80的下侧部上提供四个支撑点,以用于对可叠置底架80中的多个可叠置底架进行叠置。在该实施方式中,上部拐角支撑件86布置成形成在上部拐角支撑件86之间描述矩形的顶点。类似地,下部拐角支撑件88布置成形成在下部拐角支撑件之间描述的矩形的顶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拐角支撑件86连接在直立构件90与上部纵向构件92之间,而下部拐角支撑件88连接在直立构件90与下部纵向构件92之间。注意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上部拐角支撑件86连接至直立构件90的相应的上端部。例如,上部拐角支撑件86可以焊接至直立构件90的上端部或以其他方式紧固至直立构件90。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下部拐角支撑件88连接至直立构件90的相应的下端部。例如,下部拐角支撑件88可以焊接至直立构件90的下端部或以其他方式紧固至直立构件9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拐角支撑件88紧固至前下部底架构件和后下部底架构件84中的一者。
如图2和图3所示,上部拐角支撑件86被构造成支撑另一可叠置底架80(例如,待叠置在该上部拐角支撑件26上方的另一机架组件200)的下部拐角支撑件88。下部拐角支撑件88被构造成由另一可叠置底架(例如,待叠置在该下部拐角支撑件88下方的另一机架组件200)或任何其他支撑表面的上部拐角支撑件86支撑。
在该实施方式中,拐角支撑件86、88中的每一者均具有大致矩形棱支柱状。上部拐角支撑件86中的每一者均具有面向上的上支撑表面89。下部拐角支撑件88中的每一者均具有面向下的下支撑表面(未示出)。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支撑表面89被构造成在该上支撑表面89上支撑叠置在该上支撑表面89上的另一可叠置底架80的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下支撑表面。类似地,在该实施方式中,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下支撑表面被构造成被支撑在设置在该下部拐角支撑件88下方的另一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上部拐角支撑件86的上支撑表面89上,或者,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下支撑表面被构造成被支撑在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另一个支撑结构上。上部拐角支撑件86和下部拐角支撑件88被构造成通过一个或更多个机械紧固件紧固至另一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下部拐角支撑件和上部拐角支撑件。
参照图6A和图6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部拐角支撑件86中的每个上部拐角支撑件可以具有用于引导另一(上部)可叠置底架叠置在可叠置底架80顶部的一个或更多个定位特征部91。在该示例中,定位特征部91是从上支撑表面89向上延伸的突出部91。此外,如图6B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下部拐角支撑件88中的每个下部拐角支撑件均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对应的定位特征部93,定位特征部93被构造成接合另一(下部)可叠置底架80的定位特征部91。更具体地,在该示例中,定位特征部93是由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下支撑表面限定的凹部93并且构造在定位特征部93中接纳设置在该定位特征部93下方的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突出部91。在该实施方式中,突出部91和凹部93被图示为大致矩形和棱形支柱,但是可以设想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突出部91和凹部93可以具有任何其他适合的形状。此外,可以设想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下部拐角支撑件88可以具有突出部91,而上部拐角支撑件86限定凹部93。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拐角支撑件86、88可以被不同地构造。例如,可以设想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拐角支撑件86、88可以是L形支架。
参照图15,本文将描述拐角支撑件86、88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拐角支撑件86、88以不同的方式固定至彼此。注意的是,图15示出了具有本体178的前上部拐角支撑件86,本体178具有大致矩形的棱支柱状。本体178具有上面部180、下面部(未示出)、前面部182、两个侧面部184(两个侧面部184中的一个侧面部在图15中示出)和后面部(未示出)。可以看出,上面部180限定了上开口185,而前面部182限定了前开口187。本体178在限定出本体178的不同的外面部的壁之间是中空的。图15所示的前上部拐角支撑件86被构造成支撑并紧固至上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图17所示)。如图17所示,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具有与图15的前上部拐角支撑件86类似的构造,然而,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不具有上开口185,而是在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前面部168上具有前开口166以及在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面向连接有前上部拐角支撑件86的下表面上具有下开口(未示出)。
如图16所示的锁定装置190被构造成与图17的两个匹配的拐角支撑件86、88结合使用,以将拐角支撑件86、88固定至彼此。锁定装置190具有基部193和能够绕共用的轴线(未示出)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基部193的上可旋转锁定构件192和下可旋转锁定构件194。锁定构件192、194设置在基部193的相反的侧部上。杆195连接至可旋转锁定构件192、194以使锁定构件192、194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注意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操纵杆195以使锁定构件192、194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旋转90°。锁定构件192、194能够分别插入通过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下开口和前上部拐角支撑件86的上开口85。锁定构件192、194然后经由杆195旋转至锁定构件192、194的锁定位置,在锁定构件192、194的锁定位置,锁定构件192、194不能通过拐角支撑件86、88的相应的开口移除,从而将拐角支撑件86、88固定至彼此。尽管该锁定系统参照上下叠置的两个可叠置底架80的前上部拐角支撑件86中的一个前上部拐角支撑件和前下部角支撑件88中的前下部角支撑件示出,但应理解的是,在两个可叠置底架之间的另外的对应的拐角支撑件86与88之间提供类似的布置。因此,本文中将不再详细描述其他拐角支撑件86、88的构造。这种锁定系统用于连接集装箱并通常被称为“扭锁”系统。
如图18所示,除了竖向方向之外,图15和图17的拐角支撑件还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连接至彼此。注意的是,如图18所示,与上述锁定装置190类似的锁定装置190’将两个可叠置底架80的两个下部拐角支撑件88固定至彼此。特别地,锁定装置190’的后锁定构件(未示出)插入到一个可叠置底架80的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前开口166(图17)中,而锁定装置190’的前锁定构件(未示出)插入到另一可叠置底架80的后下部拐角支撑件88的后面部170上的后开口(未示出)。锁定装置190’的杆195’则被移动以使前锁定构件和后锁定构件旋转至前锁定构件和后锁定构件的锁定位置,从而将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固定至后下部拐角支撑件88。虽然未在本文中示出,但拐角支撑件86、88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连接至另一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拐角支撑件86。
设想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拐角支撑件86、88可以不同地构造。例如,拐角支撑件86、88可以是角支架,使得两个不同的可叠置底架80的两个匹配的拐角支撑件86、88可以竖向地和/或在前后方向上连接至彼此。
现在返回到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还均具有被构造成连接至在侧向上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前侧向连接凸缘和后侧向连接凸缘96。更具体地,如图9所示,左侧底架部分82L具有前侧向连接凸缘和后侧向连接凸缘96,前侧向连接凸缘和后侧向连接凸缘96被构造成连接至左侧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即连接至左侧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侧向连接凸缘96,从而形成左侧相邻的机架柱14的一部分。类似地,右侧机架部分82L具有前侧向连接凸缘和后侧向连接凸缘96,前侧向连接凸缘和后侧向连接凸缘96被构造成为连接至右侧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即连接至右侧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侧向连接凸缘96,从而形成右侧相邻的机架柱14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每个侧向连接凸缘96均具有竖向表面98,该竖向表面98侧向面向外并且被构造成与另一可叠置底架80的对应的竖向表面98配合。返回至图4和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向连接凸缘96通常与下部拐角支撑件88竖向对准。换句话说,侧向连接凸缘96设置成在竖向上低于上部拐角支撑件86。此外,每个侧向连接凸缘96连接至侧向端部构件102的端部,该侧向端部构件102从对应的下部拐角支撑件88侧向延伸。
如将理解,上部拐角支撑件86和下部拐角支撑件88以及侧向连接凸缘96一起允许可叠置底架80在多个方向上连接至其他可叠置底架80。即,参照图9,可叠置底架80在高度方向H(即在竖向上)上和在前后方向上能够经由上部拐角支撑件86和下部拐角支撑件88连接以及在侧向方向L上经由侧向连接凸缘96连接。
参照图7,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被构造成便于布线和/或管道穿过由机架组件200构成的机架排12。为此,侧向连接凸缘96设置成在侧向上位于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中对应的一者的延伸在该一者的前上部拐角支撑件与后上部拐角支撑件86之间的部分的外部。更具体地,对于左侧底架部分82L,侧向连接凸缘96设置在左侧底架部分82L的纵向构件92的左侧。类似地,对于右侧底架部分82R,侧向连接凸缘96设置在右侧底架部分82R的纵向构件92的右侧。如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可叠置底架80的左侧和右侧中的每一者上限定了在前侧向端部构件102与后侧向端部构件102之间纵向地界定的以及在侧向连接凸缘96与纵向构件92之间侧向地界定的敞开的空间。注意的是,如图7所示,该空间可以容置竖向延伸的多个管道79和/或布线75、77(在图7中示意性地示出为布线束)。例如,布线75、77可以是电气或网络布线。管道79可以设置成将冷却液体(例如,水)引导至设置在机架20上的冷却设备。如此,可叠置底架80可以在可叠置底架80——包括之间两个在侧向上相邻的可叠置底架80——的侧部上容置管道和/或布线。这可以便于将该管道或布线引至机架柱14的上机架组件200。
此外,可叠置底架80定尺寸成相对紧凑的。例如,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定尺寸成配装在标准运输容器内,从而能够易于运输并且对于机架20而言不会占用排12内的较大的空间。特别地,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的在侧向上相反的侧向连接凸缘96之间测量的厚度介于1m与3m之间且包括1m和3m,并且可叠置底架80的深度(即,可叠置底架80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介于1m与1.5m之间且包括1m和1.5m。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的宽度为约2.5m(即+/-10%),而可叠置底架80的深度为约1.1m(即+/-10%)。同时,可叠置底架80的在上部拐角支撑件86与下部拐角支撑件88之间测量的高度介于0.8m与1.2m之间且包括0.8m和1.2m。特别地,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叠置底架80的高度为约1m(即,+/-10%)。
除了与机架20一起使用以便于机架20的处理之外,可叠置底架80也可以在没有机架20的情况下使用并提供可叠置结构,该可叠置结构可以用于例如将管道和/或布线75、77贯穿其中,如图8所示。注意的是,如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的对角线构件94被省略,使得布线75、77(或管道)可以在竖向上在纵向构件92之间侧向地延伸通过可叠置底架8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例如,如图9所示,可叠置底架80可以设置在给定柱14的多个机架组件200的下方。如此,对于给定排12,可以提供彼此竖向对准的可叠置底架80的层以引导管道和/或布线75、77连续地穿过。
现在返回至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机架系统10包括用于支撑机架柱14中的相应的机架柱的多个支撑基座30。具体地,支撑基座30被构造成被定位在数据中心100的地面GS(图2),以将机架柱14的负载分布在地面GS上。注意的是,每个机架柱14的机架20的总的负载可能较大,特别在多于两个机架20被彼此上下叠置时更是如此。支撑基座30可以便于在机架柱14的底部处理这些负载。
现在将参照图10至图12来描述支撑基座30中的一个示例性支撑基座。支撑基座30具有下部基部部分32和从下部基部部分32向上延伸的上部支柱部分34。在本实施方式中,下部基部部分32通常是平面的并且平行于数据中心100的地面GS延伸。下部基部部分32具有被放置成与地面GS接触(即配合)的底表面47,使得下部基部部分32由地面GS支撑。如图11和图12所示,下部基部部分32具有在下部基部32的前端部31与后端部33之间在前后方向上测量的深度DB和在限定了支撑基座30的左端部41和右端部43的下部基部部分32的左端部41与右端部43之间侧向(即,垂直于深度DB)测量的宽度WB。深度DB和宽度WB对应于支撑基座30的深度和宽度,因此可以分别称为基座深度DB和基座宽度WB。下部基部部分32的底表面47沿着深度DB和宽度WB的整体延伸,使得底表面47的面积为基座深度DB乘以基座宽度W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表面47可以沿着基座深度DB和/或基座宽度WB的一部分(即,沿基座的大部分)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基座宽度WB与支架20的宽度大致相同。然而,如可以看出的,下部基部部分32定尺寸成使得基座深度DB大于机架20的机架深度。如此,支撑基座30将对应的支架柱14的负载分布到地面GS的较大区域上,这比在支架柱未被支撑基座30支撑的情况下由机架20可能分布的区域大。例如,基座深度DB与机架20的机架深度RD的比DB/RD可以介于1.2与2.5之间且包括1.2和2.5。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深度DB与机架20的机架深度RD的比为约2。
上部支柱部分34包括从下部基部部分32大体竖向延伸的两个平行的支柱壁36,即前支柱壁和后支柱壁36。每个支柱壁36侧向地延伸,特别地,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柱壁36从支撑基座30的左端部侧向延伸至右端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柱壁36可以沿着支撑基座30的宽度的有限部分延伸。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柱壁36具有两个侧向间隔开的凸起部分44和在两个凸起部分44之间延伸的降低部分48,使得支柱壁36在两个凸起部分44之间形成凹部46。每个凸起部分44限定对应的支柱壁36的上表面37,该上表面37在使用中支撑上机架组件200的对应的可叠置底架80。尽管提供凸起部分44和降低部分48减小了支撑基座30的重量,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比如在图13所示的替代实施方式中,支柱壁36可以被构造成具有恒定的高度。
如图12所示,上部支柱部分3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测量的柱深度DP。在该实施方式中,支柱深度DP是在两个支柱壁36的外表面之间测量的。支柱深度DP小于基座深度DB。更具体地,支柱深度DP大约等于(即,在10%的范围内)可叠置底架80的前下部拐角支撑件88和后下部拐角支撑件88之间的距离。如此,如图2和图9所示,可叠置底架80的下部拐角支撑件88可以由支柱壁36支撑,并且上部支柱部分34保持相对紧凑。
前支柱壁36和后支柱壁36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在前支柱壁36与后支柱壁36之间限定基座通道38。注意的是,基座通道38由支柱壁36的相应的内表面39(图11)和下部基部部分32的上表面42限定。基座通道38通常是线性的并且在上柱部分34的左端部与左端部之间侧向地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座通道38从其顶部敞开。也就是说,基座通道38不是从顶部封闭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基座通道38可以从其顶部封闭。
如图12所示,基座通道38在对应的机架柱14的机架20的下方延伸。特别地,基座通道38被构造成接纳管道45,管道45为由机架20容置的设备提供服务。注意的是,支撑基座30中的在侧向上相邻的支撑基座(即,同一排12的支撑基座30)定位成使得支撑基座各自的基座通道38彼此对准。如此,通常为线性的管道45在同一排12的支撑基座30的基座通道38内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管道45是液体冷却管道,管道45将冷却液体比如水引导至设置在机架20中的至少一些机架内的冷却装置(例如,水冷块和/或空气-液体热交换器)/将水从冷却装置引导。例如,管道45流体地连接至竖向延伸的管道79(图7),该管道79将冷却液体朝向设置在支撑基座30上方的机架20引导。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设想了其他类型的管道45。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管道45可以包括用于为储存在机架20中的电子设备供电的电气管道。管道45还流体连接至外部冷却回路,该外部冷却回路包括其他冷却设备(例如,干式冷却器)以对冷却液体进行冷却,该冷却液体则经由管道45再循环返回至机架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部支柱部分34可以不同地构造。例如,如图14所示,在替代实施方式中,上部支柱部分34具有从下部基部部分32大体竖向延伸的三个支柱壁36以及将三个支柱壁36的上端部互连的上壁52。注意的是,上壁52限定了上部支柱部分34的上表面54。如可以看出的,在该替代实施方式中,上部支柱部分34限定了两个基座通道38’,即前基座通道38’和后基座通道38’,前基座通道38’和后基座通道38’通常彼此平行地延伸。特别地,前基座通道38’和后基座通道38’通常从上部支柱部分34的左端部侧向延伸至右端部。在该替代实施方式中,前基座通道38’和后基座通道38’被构造成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以使得:当流体在基座通道38’中流动时,流体与支柱壁36的内表面39接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涂层可以限定内表面39(例如,防水树脂)。如将理解的,在该替代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管道45,因为基座通道38’用作管道45本身,因为基座通道38’包含冷却液体。前基座通道38’和后基座通道38’可以设置成对处于不同温度处的冷却液体进行引导。例如,前基座通道38’可以引导较冷的冷却液体,而后基座通道38’可以引导被加热的冷却液体,或者,前基座通道38’可以引导被加热的冷却液体,而后基座通道38’可以引导较冷的冷却液体。
在该实施方式中,每个支撑基座30是单个一体部件,使得支撑基座30形成为单个部件,而不是各种组装部件。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基座30由混凝土制成。注意的是,混凝土是一种在处理压缩负载方面表现良好的材料(例如金属结构可能不是这种情况)。如将在下文更详细描述的,支撑基座30还可以消除对金属上框架的需求,否则该金属上框架将用于对引导液体通过数据中心100的管道进行支撑。因此,支撑基座30可以有助于减少金属材料的使用。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板150在地表面GS上方安装在连续排12之间,使得每个支撑基座30中的每个支撑基座的大部分在竖向上低于底板150。例如,底板150可以连接至柱14的可叠置底架80中的最低的可叠置底架,或者甚至连接至支撑基座30。底板150因此提供了数据中心操作员可以在排之间来回的表面1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做30的下部基部部分32的上表面42可以形成数据中心操作员在排12之间来回的表面。
此外,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部区域250可以保留在机架柱14的上方,以用于可以搬运机架组件200的机器人机架搬运系统。
设想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基座30可以支撑多于一个的机架柱14。例如,支撑基座30可以制得更长并且支撑两个或三个机架柱14。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多个排互连器155在机架20的排12中的连续排之间延伸。注意的是,在该实施方式中,排互连器155是连接在排12中的连续排的两个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支撑底架80之间的长形构件。也就是说,每个排互连器155连接至给定排12中的一个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支撑底架80和连续行12中的另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支撑底架80。排互连器155由此使排12之间的运动最小化,这对于使机架系统10更刚性而言是有用的,因为连续的行12连结至彼此有助于形成更稳定的结构。例如,排互连器155可以用于抵抗由地震活动或可能导致排12移动的其他因素引起的不稳定性。
设想的是,上述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和/或可叠置底架80可以独立于支撑基座30单独提供。因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些非限制性实现形式的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可以表示为以下编号的条款中。
条款1.一种用于数据中心100的服务器机架系统200,所述服务器机架系统200包括:可叠置底架80,所述可叠置底架80被构造成支撑多个服务器,所述可叠置底架包括:左侧底架部分82L和右侧底架部分82R,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限定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左端部,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与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在侧向上间隔开,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限定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右端部,所述可叠置底架被构造成在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与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之间支撑所述服务器,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86,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上部支撑件用于支撑上部服务器机架组件,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上部支撑件在所述服务器机架20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88,所述前下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被构造成由所述下部服务器机架组件200支撑,所述前下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88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所述前下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88设置成在竖向上低于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上部支撑件86。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服务器机架组件还包括服务器机架20,所述服务器机架20具有框架21并限定有至少一个容置部分22,所述至少一个容置部分22用于将所述多个服务器容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容置部分中;所述服务器机架20连接至所述可叠置底架80,所述服务器机架20设置在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与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之间。
条款3.根据条款1或条款2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可叠置底架80还包括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84,所述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84在侧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互连,所述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84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机架20下方。
条款4.根据条款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还包括:前直立构件90,所述前直立构件90连接至所述前上部支撑件86和所述前下部支撑件88;后直立构件90,所述后直立构件90平行于所述前直立构件90延伸,所述后直立构件90连接至所述后上部支撑件86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86;上部纵向构件92,所述上部纵向构件92在所述前上部支撑件86与所述后上部支撑件86之间延伸;以及下部纵向构件92,所述下部纵向构件92在所述前下部支撑件88与所述后下部支撑件88之间延伸。
条款5.根据条款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L中的每一者还包括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96,所述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96被构造成连接至在侧向上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200。
条款6.根据条款5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96具有侧向面向外的竖向表面98。
条款7.根据条款5或6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对于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而言,所述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96设置成在侧向上位于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上部支撑件86的外部。
条款8.根据条款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对于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每一者而言,所述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96设置成在侧向上位于所述左侧底架部分82L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82R中的对应的一者的在所述前上部支撑件与所述后上部支撑件86之间延伸的一部分的外部。
条款9.根据条款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可叠置底架具有测量值介于1至3之间且包括1和3的宽度。
条款10.一种用于数据中心100的机架系统10,所述机架系统包括:多个服务器机架组件200,所述服务器机架组件200根据条款1至9中的任一项构造,至少一个机架排12,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排12由所述服务器机架组件200中的至少一些服务器机架组件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排12包括机架柱14,所述机架柱14由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和叠置在所述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顶部的第二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形成,所述第二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下部支撑件88与所述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上部支撑件86对准并由所述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上部支撑件86支撑。
条款11.根据条款10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下部支撑件88与所述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上部支撑件86配合。
条款12.根据条款10或11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机架柱14包括第三服务器机架组件200,所述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叠置在所述第三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顶部,使得所述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下部支撑件88与所述第三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上部支撑件86对准并由所述第三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的所述上部支撑件86支撑。
条款13.根据条款10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加价系统,其中,所述机架柱14是第一机架柱14,所述至少一个加价排12包括第二机架柱14,所述第二机架柱14在侧向上与所述第一机架柱14相邻;所述第一机架组件200和所述第二机架组件200中的一者在侧向上与所述第二机架柱14中的另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相邻;以及所述第一服务器机架组件200和所述第二服务器机架组件200中的一者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紧固至其他服务器机架组件200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
条款14.根据条款10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至少机架排12包括第一机架排12和第二机架排12,所述第二机架排12平行于所述第一机架排12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机架排12间隔开,所述机架系统10还包括至少一个排连接器15,所述至少一个排连接器15中的每一者将所述第一机架排12的所述服务器机架组件200中给定的一个服务器机架组件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与所述第二机架排12的所述服务器机架组件200中的给定的一个服务器机架组件的所述可叠置底架80互连,以使所述第一机架排12与所述第二机架排12之间的相对运动最小化。
对本技术的上述实施费暗示的修改和改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前面的描述旨在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技术的范围旨在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

Claims (20)

1.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所述机架系统包括:
多个服务器机架,所述服务器机架被构造成在所述服务器机架中容置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机架被构造成储存能够经由所述服务器机架的前侧部访问的服务器,每个服务器机架限定至少一个容置部分以用于在所述容置部分中接收一个或更多个服务器;
至少一个机架柱,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由所述服务器机架中的彼此上下设置的至少一些服务器机架形成,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的每个服务器机架均具有在从所述服务器机架的所述前侧部延伸至后侧部的前后方向上测量的机架深度;以及
至少一个支撑基座,所述支撑基座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的下方以支撑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被构造成被定位在所述数据中心的地表面上,以将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的负载分布在所述地表面上,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测量的基座深度,所述基座深度大于所述机架深度,
所述基座深度与所述机架深度的比介于1.2与2.5之间且包括1.2和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由混凝土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是单个一体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限定有基座通道,所述基座通道在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中的对应的一个机架柱下方延伸;
所述基座通道大致侧向地延伸;以及
所述基座通道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宽度的至少大部分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基座通道从所述基座通道的顶部敞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架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管道,所述至少一个管道用于服务由所述服务器机架中的至少一些服务器机架储存的服务器,所述至少一个管道在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所述基座通道内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
所述基座通道为第一基座通道;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限定第二基座通道,所述第二基座通道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基座通道进行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基座通道和所述第二基座通道被构造成允许流体在所述第一基座通道和所述第二基座通道中流动,使得所述流体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内表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包括:
下部基部部分,所述下部基部部分限定所述基座深度;以及
上部支柱部分,所述上部支柱部分从所述下部基部部分向上延伸,所述上部支柱部分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测量的支柱深度,所述支柱深度小于所述基座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
所述上部支柱部分包括两个支柱壁,所述两个支柱壁从所述下部基部部分向上延伸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
所述两个支柱壁之间的距离约等于所述机架深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所述下部基部部分的底表面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整个深度和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的宽度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包括第一机架柱和第二机架柱,所述第一机架柱在侧向上与所述第二机架柱相邻;
所述机架系统还包括由所述第一机架柱和所述第二机架柱形成的机架排;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包括第一支撑基座和第二支撑基座,所述第一支撑基座支撑所述第一机架柱,所述第二支撑基座支撑第二机架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包括第三机架柱和第四机架柱,所述第三机架柱在侧向上与所述第四机架柱相邻;
所述机架排是第一机架排,所述机架系统还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机架排进行延伸的第二机架排,所述第二机架排由所述第三机架柱和所述第四机架柱形成,所述第三机架柱和所述第四机架柱与所述第一机架柱和所述第二机架柱间隔开;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包括第三支撑基座和第四支撑基座,所述第三支撑基座支撑所述第三机架柱,所述第四支撑基座支撑所述第四机架柱。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机架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底板,所述至少一个底板在所述第一机架排与所述第二机架排之间延伸,所述至少一个底板被设置成在竖向上高于所述支撑基座的底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架系统,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机架柱中的每个服务器机架均具有在侧向方向上测量的机架宽度;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基座中的每个支撑基座均具有在所述侧向方向上测量的基座宽度,所述基座宽度与所述机架宽度大致相同。
16.一种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架组件,所述服务器机架组件包括:
可叠置底架,所述可叠置底架被构造成支撑多个服务器,所述可叠置底架包括:
左侧底架部分和右侧底架部分,所述左侧底架部分限定所述可叠置底架的左端部,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与所述左侧底架部分在侧向上间隔开,所述右侧底架部分限定所述可叠置底架的右端部,
所述可叠置底架被构造成在所述左侧底架部分与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之间支撑所述服务器,
所述左侧底架部分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中的每一者均包括:
前上部支撑件和后上部支撑件,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上部支撑件被构造成对上部服务器机架组件进行支撑,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上部支撑件在所述服务器机架的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以及
前下部支撑件和后下部支撑件,所述前下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被构造成由下部服务器机架组件支撑,所述前下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所述前下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被设置成在竖向上低于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上部支撑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
所述服务器机架组件还包括服务器机架,所述服务器机架具有框架并限定有至少一个容置部分,所述容置部分用于将所述多个服务器容置在所述容置部分中;以及
服务器机架,所述服务器机架连接至所述可叠置底架,所述服务器机架设置在所述左侧底架部分与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可叠置底架还包括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所述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在侧向上延伸并且将所述左侧底架部分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互连,所述至少一个下部底架构件被设置在所述服务器机架下方。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左侧底架部分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中的每一者还包括:
前直立构件,所述前直立构件连接至所述前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前下部支撑件;
后直立构件,所述后直立构件平行于所述前直立构件延伸,所述后直立构件连接至所述后上部支撑件和所述后下部支撑件;
上部纵向构件,所述上部纵向构件在所述前上部支撑件与所述后上部支撑件之间延伸;以及
下部纵向构件,所述下部纵向构件在所述前下部支撑件与所述后下部支撑件之间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机架组件,其中,所述左侧底架部分和所述右侧底架部分中的每一者还包括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所述至少一个侧向连接凸缘被构造成连接至在侧向上相邻的服务器机架组件。
CN202211043426.6A 2021-08-30 2022-08-29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 Pending CN1157345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306168.2A EP4142441B1 (en) 2021-08-30 2021-08-30 Rack system for a data center
EP21306168.2 2021-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34555A true CN115734555A (zh) 2023-03-03

Family

ID=77750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43426.6A Pending CN115734555A (zh) 2021-08-30 2022-08-29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9508A1 (zh)
EP (1) EP4142441B1 (zh)
KR (1) KR20230032971A (zh)
CN (1) CN115734555A (zh)
CA (1) CA317040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78273B1 (en) * 2003-12-30 2007-10-09 Google Inc. Modular data center
WO2016131138A1 (en) * 2015-02-17 2016-08-25 Vert.Com Inc Modular high-rise data centers and methods thereof
US10709034B2 (en) * 2018-02-21 2020-07-07 Google Llc Supporting rack-mounted computing devices
DK3550245T3 (da) * 2018-04-06 2020-08-17 Ovh Varmeveksleranordn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170401A1 (en) 2023-02-28
EP4142441A1 (en) 2023-03-01
KR20230032971A (ko) 2023-03-07
US20230069508A1 (en) 2023-03-02
EP4142441B1 (en) 2024-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7908B2 (en) Supporting rack-mounted computing devices
US10905026B2 (en) Integration cell for seismic electronic equipment rack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units thereby
US10312484B2 (en) Tiered battery cabinet
US11306970B2 (en) Stackable dry cooler assembly with heat exchanger panels
JP2012516570A (ja) ホットアイル封じ込め型の冷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240936B2 (en) Rack arrangement for a data center
US11162696B2 (en) Cooling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thereof
JP2019525497A (ja) 耐震電子機器ラック用の統合セル
CN115734555A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机架系统
CN113179677A (zh) 模块化可调节计算机架
US20210274676A1 (en) Rack arrangement for a data center
US700281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ou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in a rack
CN219164971U (zh) 一种拼装式模组堆叠机柜
JP2532375Y2 (ja) 電子機器用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収納ケース
KR20220029483A (ko) 데이터 센터용 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